[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施度于身心生起之法?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40
  【第一六八则】
  问:施度于身心生起之法?
  答:须为菩提心摄持,将一切身命财产布施于他之意乐,惟此非仅除障施偏执之悭吝,须至心生起将一切(善根)施他有情之意乐。生此舍心,须修摄持之过患,与施之胜利。
  初摄持之过患:身命财物终须舍,乃决定义。既知后舍现舍,终归于舍,不如现舍,早种福德。以福业不感后贫(直通后世)。无边陀罗尼经说:“得长寿总持,应知长寿之因乃不杀,杀业之因乃斗诤,斗诤由执持财物,爱着身命财物。”二,思施舍之胜利。大德功德军说:‘能施此生二世乐,不舍暂时究竟苦。”入行论说:“舍一切涅槃,我心修灭度”谓我须舍一切,修灭度而得涅槃,若不然者,凡夫死时,一切终须舍,不如施诸有情之为殊胜。又说:“人天乐不外财色受用圆满,此现上果,由施而来;究竟乐亦由施入地道而得圆满菩提。”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施时意化身受用善根等,无尽施与有情,有何意义?
下一篇:施之差别?
 恩师说:“破支那堪布,应知其与教相违、与理相违、自语相违。”当如何知其..
 应可皈依处,须具如何德相?
 修定应以何为加行?
 有谓若由观察慧,以求无别慧,因果二法,则不相顺。于此应如何理解?..
 藏中人士以为许胜义谛现空双聚,为理成如幻派;唯於现境能灭戏论,即极无所..
 于菩萨学处求学.及学已受菩萨戒之程序?
 曾学法多年,年过花甲,不须勤教...多不如理,应如何为正?
 何故念恩修法,当於生母之恩,数数思修?
 地狱之苦,何故那般长永剧烈?
 于前中士道已说三学.既已说戒,何以于此六度又重说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传喜法师讲《心经》——2010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栏目:传喜法师]
 如果想解脱的话《显密前行与正行修行心要》颂词要解 珍宝人身[栏目:噶陀仲巴仁波切]
 身份以外的你[栏目:感悟人生·学诚法师]
 治心[栏目: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
 法会读诵本 05.甘露施食仪轨[栏目:法会读诵本]
 第一部份:戒学 第二节:头陀行[栏目:清净道论导读]
 人生为何 承担贡献的任务[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20[栏目:佛学问题解答]
 情与理 二、情与理的类型[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传喜法师大佛寺开示 2010年9月26日[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