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四不共加行 连载四
 
{返回 狮吼音·开示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20

第二届宗门实修法座《四不共加行》教授连载四
2006.12.26 《四不共加行》第4天课程 教授献曼达

各位仁波切、法师和与会大众们,大家早安!Good morning!Ann-nyong-ha-se-yo!好像我会说好多种语言一样。今天要讲说得内容,是“献曼达”及“上师相应法”。

首先是“献曼达”,我会简略的做一个解说。各位请翻到法本的第28页(中文是第29页):

圆满二资粮献曼达仪轨有二。一者、上座时,主要缘为资粮田之修持曼达,与主要缘为物质之供养曼达。所谓修持曼达,即于任何质材曼达盘之四方与中央共有五处,观想各个莲茎上,八狮称举宝座莲花日月垫之上,中间上师,前方本尊,右方佛陀,后有正法,左有僧伽众尊,周边圣贤护法等。思维意义而献七支供养。

首先,福德可分为有为的福德和无为的福德等,经典中有提到很多。无为福德的积聚,对于我们一个凡夫来说,要做到非常的困难,因此,有为福德的善加积聚,无论是在基、道、果等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对于一个福薄的人来说,不用说实际去修持了,就连要听闻到修持或佛法的名称都很难。因此,自心一定要圆满积聚福德,方法即是献曼达。

首先,供养“曼达”或“曼达拉”在显乘或密乘当中都有提及。一般来说,“曼达拉”是梵文。意思是什么呢?有“提取精髓”的意思。因此,我们在供养曼达之前,首先要认识提取的“精髓”是什么?这是很重要的。提取的精髓是什么呢?就是佛的三身的果位,即是法身、报身及化身。我们要得到佛的三身果位,因此要献曼达;我们要提取、取出的精髓就是佛三身的果位。

提取的方式是什么呢?是依靠不断地供养诸佛菩萨,使自心的罪障愈来愈清净,功德愈来愈增长,最后得到一切功德圆满,一切业障尽除,就是取得了精髓。所以我们要不断地供养诸佛菩萨,不断的修持曼陀罗,来达到这样的目的。

曼达之材质可分上、中、下等三种:上等的材料是由珍宝所做成的曼陀罗;中等的是由铜、铁做成的;下等的是由木头、石头、沙而做成的。曼达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例如消灾的曼达是四方型;增福的曼达是圆形;怀摄的曼达是半圆形;诛灭的曼达是三角形。曼达也有不同的颜色,例如消灾是白色;增福是黄色;怀摄是红色;诛灭是黑色。曼达的大小也有不同,最小的要有十二指宽。至于高度呢?经书里没有写,没办法,所以自己要弄出来一个高度。

献曼达时,主要有两种曼达:一个是观想为资粮田的“修持曼达”,也就是我们供放在前方的所依曼达。二、主要缘为物质之供养曼达,就是我们手上拿着做供养的曼达。但是如果在我们修持的佛堂中,已经有供着佛、法、僧三宝或上师的所依的话,就不一定需要另外设置一个修持曼达。无论有没有真实供养一个修持曼达在前方,总之要按照29页内文形容的作观想。之后,要献供如法、正确的七支供养,真心感动的来作供养。

献曼达最主要的部份,也就是持诵十万遍曼达时最主要的是献“供养曼达”。(请各位翻到第37页)供养曼达即是七个供堆。首先,我们要观想“大地涂香敷妙花”,这个曼达盘就如黄金的大地一般,上面涂着各种的香,并且在整个大地的周围,像围栏一样的妙花围在周围。然后在曼达中间是须弥山,周围四周有四大洲,右左有日月为庄严。接者“观为佛国作供献”,我们意缘、观想这个曼达即是佛陀的慈心与悲愿加持而成的净土而作供养。依此献供力,“有情咸受清净刹”,一切有情的有漏罪障清净而能亲见净土,证得佛四身的果位。我们要这样做观想而供养。

接下来谈到供养的方法,其中先讲到供堆的材料,之前供养的基础(曼达盘的材质)已经讲过,所以这里谈到供堆需要的材料。

第一、若是供养各种的药物,可以帮助我们消除疾病,得到长寿。

第二、若是用各种珍宝、宝物来供养,可以帮助成就我们的愿望。

第三、若是用香水混合或涂抹过的米或麦来作供养,象征赐予众生欢喜,并且象征能生起出离心。

其中珍宝类的东西是不会变质的(因此可以重覆使用作供养)。但是像药物或者米、麦等,它因为容易变质,所以不能一直重覆使用作供养。

拿着曼达的时候,是左手持曼达盘,但不能空手而持,所以手中要握一点米、麦或是一些珍宝在手中,然后再持曼达盘。如果是空手持曼达盘,那是一个不好的缘起。然后右手握着各种供品、供堆的东西,譬如刚刚所谈到的药、米、麦或珍宝等。如此拿好曼达盘(左手)跟供品(右手)之后,我们要用右手手掌的底部,右绕曼达盘。自宗冈仓的传统当中提到,先右绕两次,然后再左绕一次;右绕左绕的差别在于续典的依据不同,依据外部续典[1]是右绕,依据内部续典是左绕,有很多种说法。一般传统来说,先右绕两次,然后再左绕一次,或者也可以右绕三次,这样也可以。

但这里的重点是,为什么要用手掌的底部去绕呢?因为在我们手掌底部有一个菩提心的脉在这个地方。所以这样右绕三次时,有着帮助我们清净烦恼、生起慈悲心跟菩提心的缘起。

那么在右绕时同时手在清净这个曼达盘时,要观想我们供养的对境,这一切都变成净土,山、石、土、荆棘等不清净的外相都得以清净,而转变成为平坦的黄金大地。这样的观想即是清净国土的一种修持,这是在波罗蜜多经典里面谈到的‘清净国土’的修持方法。

这样右绕清净之后,接下来要将右手所持的米或物品,首先要放置在曼达盘的中间。如果首先没放在中间,让中间是空的话,象征我们将来可能会投生到一个空的净土去,这是不好的缘起。

再来是供养要有七堆,即是须弥山、四大洲及日、月。

接下来要确认曼达的方位。曼达盘的哪个方向是东方呢?有两种说法:一、自己面对的前方为东方。二、对面皈依境朝向自己的方向为东方。东方即是东胜身洲,若是视自己前方为东方而做供养,象征我们献供出身、语、意;观想自身方向为东方作供养的话,象征我们快速得受皈依境的加持。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各自从那里开始都是可以的。

以上主要观想须弥山、四大洲等。近来许多人讨论须弥山到底存不存在?然而,观修和实际是不同的。每个人都作着各自的观想,可能有的想须弥山是圆的,有的观想成四方的。如果每个人心中想的都成为真实的话,那会太多了。所以观想的并不一定就是实际的情况。

所以最主要这里所形容的须弥山、四大洲的一切事物等,也就是整个宇宙都转变成净土,一切不净都清净了,成为佛国净土。这是为了广大开展自己心行的方法。 所以在文字当中是形容有须弥山、四大洲等,但是各位如果想要观想一个心的七个供堆的话,当然也可以。你可以想东方是亚洲,西方是美洲等,从逻辑上来说,我觉得观想是可以的。但是,这样观想事前要先作很多构思,可能会蛮复杂及困难的,所以按照文字上形容的须弥山、四大洲来说,我们想它代表意思是我们整个宇宙都转变成净土,透过这个方法,让我们心胸与视野变得更宽广。

例如很多人希望贡献己力让中国成为人间净土。事实上,所谓人间净土,可以在献供曼达时来观想。首先所谓净土,并不是说他本来就是清净的,而是透过观修将不净转变后成为清净。就好像阿弥陀佛的净土,阿弥陀佛本身,开始他也是一位凡夫,但是依靠清净国土的修持,清净一切地方、财物、身形等的染污,而成为清净本智的自性。这时,即是成就了极乐净土。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作修持。

由于时间的关系,献曼达的部份就讲到这里,有关细节的部份,要麻烦明就仁波切在晚上的时候,给予大家教学了。我自己总是很严肃,但晚上明就仁波切的课程很轻松,仁波切会开玩笑,相信大家在晚上上课时,也不用紧张了,不是像我这样严肃的上课。本来我自己就是很严肃的,我不太会笑,想要笑的念头也很难生起,所以很对不起!抱歉!铁面无私…。(众笑及鼓掌)

接下来进入到“上师相应法”,这是第41页说:“迅即得入圣化之上师瑜伽有二。为不共与共同之修持…。”不共的上师瑜伽是指那洛六法的上师瑜伽,并不是这里需要修持的,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共同的上师瑜伽修持,所以接着说:

后者修法如下所述。观自身为本尊。

头顶莲花日月坐垫上,根本上师权势持金刚,

湛蓝金刚杵铃交持印。严丽珍宝相好甚绝妙。

观为十方三时佛总性。如前所述作七支供养。

接下来由于要进入“上师相应法”的修持,而“上师相应法”的修持最主要就是要得受“加持”、得受“圣化”的修持法门,而这种“圣化”跟“加持”它是隐藏的,它是不能行露的,如果太喧哗的话是不行的,例如大声宣布自己在修上师相应法,这是不行的,因此现在请照相、摄影及录音都要收起来。

备注:

有关《上师相应法》课程教授内容(包含私人笔记)严禁以影像档、语音档、文字档、图片档公开刊载或播出于任何媒体上,包括电视、VCD、DVD、录影带、网站、报章杂志等。

有关《上师相应法》之仪轨修持,行者必须获得法王亲自口传及教授,才可修持。


法王致词

这次,聚集了很多的法友,在我心中,就好像与亲人重逢一样,内心充满了喜悦跟紧张。但是,我感到很愧疚的是,因为这次事情太多了,心中总是担心很多事,没有准备的很好。但我总是执着,希望看到你们的笑脸,所以我一直努力着。

在佛陀的胜地,千佛成道的密严净土,我发愿:我的一切身、口、意都永远跟随着你们。给予你们安慰,减轻你们的痛苦。

今天是我们课程的圆满日,之后大家又各自分散,但是,希望你们能将这次课程的教导,记在心上。因为,这代表我们感情的联系。我不知道这次的课程是否对你们有立即的帮助,但是,希望在将来,各位总能想起曾经有个年轻人,对你们说了这样的课程,而有所帮助。因为,这是我一心为你们上课的祝福。以后,你们如果在这课程上有任何问题,可以写信给官方网站电子信箱( 。。。),我有空的时候,可以尽量回答。

最后,我祝福各位法师,各位居士们,健康长寿,法喜充满!如果自己没有太大的无常,我们会再相见的。感恩大家!


[1] 外续:宁玛派以事部、行部、瑜伽部三者为外续。内续:无上续。

(完)


 


{返回 狮吼音·开示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观音菩萨修持法门 连载一
下一篇:四不共加行 连载三
 观音菩萨修持法门 连载二
 「菩提道灯论」开示日志 第五堂课
 修行不可无众生
 提炼出如纯金般的本心,帮助这个世界
 佛子行三十七颂 连载五
 一位好上师,要有三德相!
 法王为祈雨撰写的烟供文--烟供天戏
 幸福快乐与痛苦
 贪图利养之过患
 修心七要 连载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荷兰转世案例研究[栏目:佛教与科学]
 感恩[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一0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菩提心为道的法教[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金刚经说什么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栏目:南怀瑾居士]
 站在高楼不摔倒,掉进粪坑不晕倒[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祥云慈雨——纪念妙湛师百年诞辰(陈慧瑛)[栏目:妙湛老和尚纪念文集]
 41 情与无情[栏目:大机大用]
 三论宗纲要 三论宗的教理和观行 第一章 教迹[栏目: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六七、我对于音乐的看法[栏目:慈航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