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8 正定
 
{返回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02

3-2-8《正定》

诸比丘!云何为正定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与乐,具足初静虑而住。寻伺寂静故内净、为心一趣,由无寻无伺之三摩地生喜与乐,具足第二静虑而住。离喜故,于舍而住,正念正知、以身集正受,如诸圣者之所宣说,有舍有念之乐住,即具足第三静虑而住。断乐、断苦故,及已灭忧与喜故,成不苦、不乐而舍念清净,具足第四静虑而住。诸比丘!此名之为正定。」

(南传相应部五 道相应127-128)


何等为正定?正定有二种:有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若心住不乱不动,摄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

何等为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住不乱不散,摄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北传杂含797(七八五))

正定,梵语 samyak-samādhi,巴利语 sammā- samādhi。又作三摩地、三昧,即四静虑或四禅定,正定可分为二类,即: (一)有漏正定:又作有漏禅、世间禅。世间乃有漏之别名。

与有漏心相应之定,称为有漏正定。凡夫修有漏之六行观,于下地观粗、苦、障而厌离之,于上地观静、妙、离而欣求之,以此六行观,能断除下地之烦恼,而住于四禅、四无色等定中,此即为有漏正定。于四禅等定中,依其性质可分为味定、净定、无漏定等三种,其中,味定、净定即属有漏正定。


(二)无漏正定:梵语 anasrava-samapatti。意译无漏等至。指于出世间无漏心所得之禅定。又作出世间定、出世间禅。出世间,为无漏之别称。


俱舍论等谓于未至定、中间定、四根本静虑(即四根

本定)、下三无色定等九地能生起无漏正定。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舍利弗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谓贤圣等三昧根本、众具,云何为贤圣等三昧根本、众具」?

佛告舍利弗:「谓七正道分,为贤圣等三昧,为根本,为众具。何等为七?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舍利弗!于此七道分为基业已,得一其心,是名贤圣等三昧根本、众具」。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北传杂含766(七五四))

一件事情的圆满完成是必须事前之规划、准备、执行才能够完成,即前事为后果之基,无漏正定之圆满完成亦如是。从正见……乃至……正念之七正道分,戒定慧之理事具足,念处觉分之方法具足,是正定能否正确如法圆满完成之根本,如无七正道分众具为正定之基础,所得之禅定则倾向于有漏之世间禅定,所以七正道分为贤圣等三昧根本、众具。

「诸比丘!譬如以诸力作所作之事业,皆是依于地、立于地,以如是力作所作之事业。诸比丘!如是比丘,依于戒、立于戒、修习八支圣道,多修八支圣道。

诸比丘!比丘云何依于戒、立于戒以修习八支圣道?多修八支圣道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修习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修习正定。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依于戒、起于戒以修习八支圣道,多修八支圣道。

(南传相应部五 道相应190-191)

舍利弗!云何有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之比丘,修习八支圣道,多修八支圣道耶?

舍利弗!于此有比丘,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正见。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正思惟。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正语。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正业。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正命。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正精进。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正念。依远离、依灭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正定。

舍利弗!如是,有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之比丘,以修习八支圣道,以多修八支圣道。

舍利弗!依此理而知:有善知识、善伴群、善随从者,此悉皆为梵行。舍利弗!以我为善知识,故有生法之众生,以解脱生;有老法之众生,以解脱老;有死法之众生,以解脱死:有、愁、悲、苦、忧、恼法之众生,以解脱愁、悲、苦、忧、恼。

(南传相应部五 道相应119-120)


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之三依一向,是三十七道品整体修习之重要原则,但有一前提是必须依于戒、立于戒以修习四念处……乃至……八支圣道。如无此三依一向修习之原则,就如车行于无有目标、目的地之方向行驶般,充其量是在修习世间之善法,成为世间八支圣道,与解脱涅槃为要之出世间八支圣道是背道而驰的。

三依一向有如下之说明:


(一)依远离:远离分为身远离、心远离,远离染着所爱处,远离喧嚣瞶闹处、远离一切障道处,而不断身体力行。远离不善迷惑处、远离破戒罪过处、远离一切见思邪曲处,令心坚固于正道、正念,而不断策励增上一切善法使其清净。


(二)依离贪:贪分为欲贪、色贪、无色贪三种。整合欲贪可分为四类:


(1)显色贪,于他人之身分及青、黄、赤、白等显现之色起贪着。

(2)形色贪,谓于长短、娇媚等形相之色起贪着。

(3)妙触贪,谓于自己及他人身分之细软、光滑等触起贪着。

(4)供奉贪,谓于他人之趋承服事、折旋俯仰等起贪着。又作承事贪。

于此四类贪应警觉、应诃责,且于贪欲、瞋恚、惛眠、掉举、疑等五盖,应排除、断灭,以调伏粗重之欲贪染着。

色、无色贪称为有贪,以其爱着禅定之有故。凡人对此二界,每易生起解脱之情想,妄以此二界为解脱之界,为遮止此一情想,故于上二界立有贪之名,以彰显其所缘之解脱非真解脱,非真实依止之处故应离断。

(三)依灭尽:一切法门之修习,如果只伏住而不断灭贪瞋

痴,就犹如伏眠草般,春风吹又生,于截断生死轮回是毫无助益的,而灭尽想可依六顺明分法,即于一切诸行,当作无常观,无常即苦想,苦即无我想,断想、离贪想、灭想而住,顺此六想而达于明,灭尽一切贪瞋痴无余尽。


(四)回向于舍:回向,梵语 parīnāma。又作回向、转向、施向。舍,指远离惛沉、掉举之躁动,住于寂静,而不浮不沉,保持平等正直之精神作用或状态。回向于舍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于平静,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槃。

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

「大德!言贪欲之调伏、瞋恚之调伏、愚痴之调伏者,大德!贪欲之调伏、瞋恚之调伏、愚痴之调伏者,是何者之增上语耶?」

「比丘!贪欲之调伏、瞋恚之调伏、愚痴之调伏者,

乃涅槃界之增上语。以此说诸漏之灭尽。」 如是谈已。彼比丘白世尊曰: 「大德!言不死,不死者、大德!云何为不死耶?

云何为达不死之道耶?」 「比丘!贪欲之灭尽,瞋恚之灭尽,愚痴之灭尽者,此名之为不死。此即八支圣道,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 (南传相应部五 道相应125-126)

戒、定、慧三学之增上修习,调伏了贪欲、瞋恚、愚痴三毒,使诸漏逐渐灭尽,而达至不死之涅槃界。生与死是世间相对之语言,涅槃则无有相对理、法、事,无有主宰者,亦无掌控者,唯有依缘而起之中道如相,此为真实之不死,而达成不死之方法即八支圣道。

八支圣道的圆满完成是需要了解许多助缘,而所谓之助缘于后篇章将分别详细说明。


{返回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两翼篇 四、四正勤、四如意足 4-1《四正勤》
下一篇: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7 正念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1-2 威仪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2-2-5 慧力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2-1《五根》
 两翼篇 四、四正勤、四如意足 4-2-2 勤如意足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1-4 不净观
 心、慧解脱篇 七、结语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2-2-3 念力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4 正业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2-2-2 精进力
 两翼篇 四、四正勤、四如意足 4-1-3 令生勤(修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是不是说人的心态和观念会让人投胎在不同的地方?[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佛化家庭篇 六、修行之道[栏目:佛化家庭篇]
 第二部 治疗身体疾病的光[栏目:西藏医心术]
 奢摩他[栏目:雪歌仁波切]
 坛经讲座 目录 序言[栏目:贾题韬居士]
 Right View: The Sammaditthi Sutta and its Commenta..[栏目:Others]
 从善入流,兴建大利[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第五十一 干达罗迦经[栏目:第二篇 中分五十经篇]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0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六集]
 第三十三则:一犯淫戒功德失[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