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两翼篇 四、四正勤、四如意足 4-2《四如意足》
 
{返回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01

两翼篇

四 如 意 足 菩 提 分

4-2【四如意足】(四神足)

「诸比丘!对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资于由此岸至彼岸。以何为四神足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心三摩地勤行
成就之神足,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修习四神足、多修者,则资于由此岸至彼岸。」
(南传相应部六 神足相应90-91)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心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若有失此四神足者,正失顺苦尽之圣道。诸比丘!若有得此四神足者,正得顺苦尽之圣道。」
(南传相应部六 神足相应92-93)

四神足是资于由此岸至彼岸,资,是资助或资粮之意义,犹如鸟之翼、栋之梁一样,他是成就至彼岸与顺苦尽圣道重要的助缘,成就或获得这四神足,并不为了获得神力来展现神通,而是藉助着禅定所开发出来的强大堪忍力与心收摄力,观察自我及其它有情不断生死轮回的原因,再配合着八正道得顺苦尽之圣道。那神足与神力有何差异呢?有如下之叙述。

「诸比丘!为汝等说神力与神足,及顺神足修习之道,且谛听。
诸比丘!以何为神力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领受多端神变:以一身为多身……乃至……以身威及于梵世。
诸比丘!此名之为神力。
诸比丘!以何为神足耶?
诸比丘!得神力,于获得神力所资之道迹。
诸比丘!此名之为神足。
诸比丘!以何为神足之修习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此名之为神足之修习。
诸比丘!以何为神足修习之顺道耶?
此八支圣道是,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
诸比丘!此名之为神足修习之顺道。」

(南传相应部六 神足相应 114-115)

神力是不仅佛教徒,外教徒亦可经过修习而得,神力是依意志力与感官相互配合而得,眼的部份可引发天眼通、耳的部份可引发天耳通、身的部份可引发神足通或神变通、意的部份可引发他心通与宿命通,共有五神通,后面将更详细说明。

神足是获得神力后资助或协助来完成苦灭道迹的修习,而四神足则须依着欲、勤、心、观的次第的引发、勤行、持心、策心来逐步修习,修习四神足的主要目的是要完成八支圣道,因此神足是依神力来逐步增上,而八正道则需藉助神足的修习来完成。

「诸比丘!过去世之比丘,依诸漏尽,对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者,皆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诸比丘!未来世之比丘,由诸漏尽,对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者,皆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诸比丘!现在之比丘,由诸漏尽,对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者,皆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何为四神足耶?

(南传相应部六 神足相应 94-95)

世间上许多事业如果不专注或一心二用,结果一般都无法圆满甚至无法完成,修习佛法更不能例外,且不论任何法门都是强调专注一心的重要,这种放诸四海皆准的法则,过去如此,现在乃至未来亦如此,修习四神足最主要目的就是获得心一境性,以专注敏锐的精神观察自我及外界缘所起的无常性、苦性与无我性,经深刻观察体验后确定是真实、不虚,对世间及自我不再贪染爱着而心解脱;于虚妄无实缘所起的世间及自我不取着而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这些都是修习、多修四神足所能得到的结果。四神足的详细操作请看如下说明:

 


{返回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两翼篇 四、四正勤、四如意足 4-2-1 欲如意足
下一篇:两翼篇 四、四正勤、四如意足 4-1-4 令住勤(防护断)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1-6 墓园九想观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1-5 四界分别观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1《身念处》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2-1-5 慧根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2-1-3 念根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1-1 苦圣谛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4-1 五盖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2-2《五力》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4-3 十二处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5 正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慧思在大苏山的十四年(袁宗光)[栏目:慧思大师思想研究]
 生命之爱[栏目:达亮文集]
 中部33经 牧牛者大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杂宝藏经白话 慈童女缘第七[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六祖坛经》的人生哲学意义题外别谈[栏目:妙华法师]
 观察自己对导师的信心[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拈花智慧 西方的“十字信仰”和东方的“圆形信仰”[栏目:拈花智慧]
 佛教的财富观[栏目:佛网文摘]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九十一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什么是法会?[栏目: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