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4-3 十二处
 
{返回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27

5-4-3{十二处}

复次,诸比丘!比丘即于六内外处法,观法而住。

然,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六内外处法,观法而住耶?

于此,诸比丘!比丘知眼,知色,知缘其二者生结。而知未生之结生起,又知已生之结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结,于未来不再生起。又知耳,知声…乃至…知鼻,知香…乃至…知舌,知味…乃至…知身,知触…乃至…知意,知法,知缘其二者生结。而知未生之结生起,又知已生之结灭尽,知已灭尽之结,于未来不再生起。

如是,或于内法,观法而住;于外法,观法而住;于内外法,观法而住。或于法,观生法而住;或于法,观灭法而住;或于法,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法」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比丘如是,于法观法而住。

(南传长部经典二 大念处经286-287)

复次,诸比丘!比丘于六内外处之法随观法而住。 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六内外处之法随观法而住耶?于此,比丘知眼、知色、知缘此两者而生结。未生之结生起者,其知之;已生之结舍离者,其知之;所舍离之结于未来不生者,其知之。知耳、知声、知缘此两者而生结……乃至……知鼻、知香、知缘此两者而生结……知舌、知味、知缘此两者而生结……知身、知触、知缘此两者而生结……知意、知法、知缘此两者而生结。未生之结生起者,其知之;已生之结舍离者,其知之;已舍离之结于未来不生者,其知之。如是,于内法随观法而住……不执着世间。

如是,比丘于六内外处之法随观法而住。

(南传中部一 念处经79-80)

十二处,指六根加六境。又作十二入、十二入处。处为梵语 āyatana 之译,乃养育、生长之意。即长养心、心所之法,计分为十二种,乃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等处。前六处为六根,系属主观之感觉器官,为心、心所之所依,有六内处之称;后六处为六境,属客观之觉知对象,为心、心所之所缘,称六外处。此十二处摄尽一切法,若六根与六境和合则生识,因识生而有结缚生起,譬如黑牛系白牛譬喻中所说:「……非黑牛系白牛,亦非白牛系黑牛,然于中间若轭,若系鞅者,是彼系缚。……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中间欲贪,是其系也。」因此清楚了知根境二者生结之因缘,知于未生之结生起,又知已生之结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结,于未来不再生起。于内六处,观法而住;于外六处,观法而住;于内外六处和合生识之处,观法而住。于内外六处所生起之结缚,观生法而住;于内外六处离断系鞅,观灭法而住;于内外六处收摄六根离断境缘,观生灭法而住。这些依法的观察自然会有「法是存在」的念头,但此法是藉助、资助开发智能与止观的渡河船筏一样,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应当无所依而住,且亦不执着世间之任何物而住,这才是修习法念处的目的。


{返回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4-4 四圣谛
下一篇: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4-2 五取蕴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1 正见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2-1-5 慧根
 两翼篇 四、四正勤、四如意足 4-1《四正勤》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6 正精进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1-1 安那般那念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4-1 五盖
 三十七道品 序文 (附:三十七道品总表)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2 正思惟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1-2 威仪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四、公案 — 求我空智 4.不争人我[栏目:善祥法师]
 安居第二十六日(二):为他人带来一个顺性的环境[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访问葛印卡导师 ――谈内观禅修[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相应3经 自身内无我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杂阿含经卷第五(一○四)[栏目:杂阿含经]
 阿秋喇嘛 (蒋阳龙朵加参尊者)自传[栏目:阿秋法王]
 相应1经 指甲尖经[栏目:相应部 13.现观相应]
 除障的药供粉,如何使用?[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相应6经 舍利弗与拘絺罗经第四[栏目:相应部 44.无记相应]
 中华民国国民道德与佛教[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