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九三卷
净空法师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98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五九三卷)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经文第二段,「贤首广说」,我们从长行看起:
 
  【尔时贤首菩萨。以偈答曰。】
 
  这一句清凉大师在科判里面,「总标举」,我们看大师的疏钞。「以偈答者,此略有二,一少言摄多义故,二美辞赞说,令净信故」,这说出为什么菩萨要用偈颂来答。文殊菩萨所问的,修「净行品」的功德无量无边,称说不尽。菩萨慈悲,总是希望让我们初学的人,听说一百四十一愿都生欢喜心。依教奉行,将来有什么样殊胜的果德?总有这个疑问。所以在无量义里面给我们说出少分,也能满足初学人的欢喜心,所以用偈颂来答复。偈颂有两个意思,第一个言语少。此地的偈颂是七言颂,就是一句七个字,四句是一首。但是不一定四句偈说一桩事情,有的时候一句说一桩事情,有的时候两句说一桩事情,有时候是三句说一桩事情,不一定,到下面我们就会读到了。总而言之,言词少,含义非常的丰富。
 
  第二个意思,偈颂在古时候它就像诗词一样,可以唱颂的,所以是词句非常优美的赞美诗。目的是让我们对菩萨所说的能生起清净信心。《金刚经》上说得好,「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用清净心来接受,就生智慧,智慧开了之后,所谓是闻一知十,一闻千悟。这是真的,一句、两句话当中开悟了,大彻大悟,无尽的义理一时都通达明了了。有这个意思在。
 
  底下说,「以始德该终,散说难尽故,显此胜妙之功德故」。这个「以始德该终」,在前面给诸位报告了,「始」是十信位,十信之始是初信。「该」就是包括,初学就包括到圆满,「终」是圆满,圆满是如来究竟佛果。也就是说十信菩萨所修的是如来果地上的行持,我们用现在的话说,如来所表现的生活、工作(如来的工作是教学)、待人接物都离不开初学的。初学是什么?《华严经》讲了相当长的时间,确实有些同学非常关心,希望有机会我们在一起学习《华严》。问我学《华严》要具备什么条件,这个问得好。
 
  清凉大师在这个经里面一开头教给我们,《华严》的当机是法身菩萨,不是普通人。可是凡夫有也有分,哪一类的凡夫?叫大心凡夫。什么叫大心?诸位要知道,大心是菩提心。菩提心真的发出来了,那就是初住菩萨,就是法身大士。底下一会我们就读到了,初住菩萨,发心住。为什么称为大心众生?菩提心我们发了,发心学习,但是没学成。我们再细心去回过头来想想,原来十信位的菩萨就是大心菩萨,为什么?他们菩提心是从初信位就开始学菩提心,一直到贤首菩萨,学得差不多将要圆满了。贤首代表十信圆满,圆满就入住,入了初住。我们要发心学习十信位的菩萨,这也就是说明为什么十信位我们要细讲,原因就在此地。到十住以后,我们就略说,不再细讲,如果要细讲,这部经我估计会超过两万个小时,太长了,现在我们已经讲了三千多个小时,往后一定是略说,不能像前面那样细说。
 
  再说到菩提心怎么落实?这个重要,我们才知道从哪里学起。从《弟子规》学起,弟子规是菩提心的根,是菩提心的落实。菩提心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你们大家想想看,是不是弟子规?是!弟子规做不到,就没有菩提心。儒家的《弟子规》是的,道家的《太上感应篇》也是的。道教还有一篇文章,《文昌帝君阴骘文》,性质跟《感应篇》差不多,文比较短,只有七百多字。佛教里面的《十善业道》,印光大师又给我们加了点补充教材,是什么?《了凡四训》、《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安士全书》,这是印祖给我们的补充教材,因果教育。如果不在这上扎根,入不了《华严》。这些基础的东西,在我们今天一般人来看,善行,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这是善行,不能不修,不能不知道。
 
  凡是与这些课程里面的条目相违背的,那是恶行,恶行违背法性,善行随顺法性。这把理说出来了,为什么要学,道理说出来了,一定要认真努力。把我们内心与一切人事物对立的念头化解掉,矛盾化解掉,疑虑化解掉,冲突化解掉,始终让自己保持着心平气和。心平就是菩提心的平等心,气和就是清净心、慈悲心,我们与法性就相应;换句话说,与《华严》就相应。所以学《华严》必须要在这里奠定基础。如果是出家人,沙弥律仪十戒、二十四门威仪,要统统做到。现在我们把它学到,一直到成菩萨,成佛了,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这些,这个学习不是阶段性的。所以此地这一句话四个字要记住,「始德该终」,就是它不是阶段性的。学了以后永远要保持,永远不能失掉,到如来果地还是这样的。
 
  你们要看看经典上记载释迦牟尼佛的行持,看看《佛本行经》,看看《释迦方志》、《释迦谱》。你就晓得如来在果地上,他的生活、教学、待人接物,完全落实弟子规,完全落实十善业,完全落实感应篇。并不是说到如来果地了,这些东西是初学人学的,他可以不要了。他要不要,谁肯相信他?谁肯跟他学?学了之后,一生都要保持,决定不能让它空过。
 
  末后一句,「显此胜妙之功德故」,这一句要略微解释一下。什么叫功德?许多学佛的人误会,以为在佛门里面出点力、出点钱,这就叫做功德,错了!那不是功德。我们看到有些寺院庵堂,大殿上摆个箱子,让人随喜捐助的,这个箱子上写个「功德箱」。我们丢一点钱进去,那是功德?诸位想想梁武帝见达摩祖师的故事,你应该就觉悟。梁武帝以国王之尊护持佛法,为佛教建立大小寺庙四百八十座。这在中国历史上真的是空前绝后,过去没有,梁武帝以后一直到今天也没有;度僧几十万人,就是布施供养出家人。达摩到中国来,梁武帝就想夸耀自己的功德,提出这桩事情向达摩祖师请教。我这一生所做的功德大不大?哪里晓得达摩祖师说了真话,「并无功德!」这句话让梁武帝非常寒心,话不投机,就叫他走了。所以达摩跟梁武帝没有缘分。并无功德。
 
  梁武帝做的这些是不是好事?好事;不是功德,是福德。如果梁武帝问,我的福德、福报大不大?那达摩祖师一定说很大很大。修的福,不是功德。福报再大,《六祖坛经》里面说得很好,「此事福不能救」。此事是什么事?六道轮回,生死大事,福德不能救,功德能救。也就是功德能帮助你超越六道轮回,福德不行。福德,再大的福德,你在三善道享福,出不了六道轮回,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护持道场是福德,讲经说法也是福德,我们今天干的这个全是福德。要把福德变成功德,这就对了。怎么变成功德?不着相就是功德。梁武帝着相,念念不忘他做那么多好事,这就是他心不清净,他还有执着,他还有分别,还有妄想,所以功德就变成福德。如果做这么多好事,断恶修善,没有执着,没有分别,没有妄想,福德就变成功德。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所以功德,简单的说,修功有所得就叫功德。功是功夫,是你真正修行,什么叫真正修行?持戒,有功。持戒的功夫不错,后头就有得,得的是什么?清净心,清净心是定。所以,持戒有功就得定,修定有功就开智慧。修因叫功,它的结果叫德,有因有果,这是我们学佛同学不能不知道的。所以佛在大经上常常教我们,因戒得定,持戒是因,得定是果。我们今天看到确实有些持戒很严的人,一般人很赞叹他,持戒得好,他没得定。那是什么原因?他变成福德,他不是功德。为什么得不了定?他心里面分别执着没有舍掉,自己持戒很严,看到别人不持戒的,他就要生气,他就要批评,显示自己戒律持得好。诸位想想,他是真持戒还是假持戒?
 
  真正持戒,六祖在《坛经》上说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持戒!还见到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就错了!把持戒变成福德,持戒得不到定,得不到清净心;不见世间过,清净心就现前。凡是修功的人,我们想他肯定落实了四个字,我们常讲的诚敬谦和,真诚、恭敬、谦虚、和睦,这是个真正修功的人,有功夫。不见他人过,只见自己过,自己天天改过自新,不见他人过。他人犯的过失,修行人用什么眼光看?他是我的老师,他做出样子来给我看,让我反省,我有没有他的过失,如果有,赶快改;没有,记住,不能犯这样的过失。修行人心目当中,那是我的老师,故意做那个样子给我看,让我觉悟。他哪有过失?他没有过失,他在唱戏、他在表演,真正修行人是用这种心目来看人,来看事。所以前面讲的顺违皆顺,无有一法不善,无有一法不妙,这里称为胜妙,殊胜的微妙。
 
  然后才晓得天下人,六道众生,没有过失。谁有过失?过失在我一个人。那些全都是我的老师,表现顺法性的,叫我学,应该要这样做,在我面前表演;违背法性的,让我警觉,这些东西我不能做。一个老师教我正面的,一个老师教我负面的,这叫妙,这叫胜。善财童子在《华严经》上,大家看到了,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要多长的时间?大乘教常讲无量劫,三大阿僧祇劫。可是善财童子给我们示现的是一生成就,圆满成就。什么道理?就是善人是我老师,恶人是我的老师,顺境是我的老师,逆境也是我的老师。学生弟子就是我一个人,除我一个人之外,个个都是老师,个个都是善知识,个个都是佛,个个都是菩萨。一生成就,哪里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甚至于不要到来生。所以功是修行,德就是你修功之所得。
 
  经上常讲持戒得定,修定开慧,慧开之后,证实相,证实相是什么?宇宙人生的真相你统统明白了,这叫做证实相。另外还有个意思,功是福力之功能,我们讲修福,自利利他,你要有功夫;能,现在人讲能量,你有功夫,你有能量,你才能帮助别人。这个功能确实是善行之德,所以称之为功德;换句话说,功能可不能用错了,一定要知道与法性相应。在中国,古圣先贤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与本善相应,就是佛法里面讲的与法性相应;如果与本善相违背,这就错了。
 
  学习,最近有些同修送了十几本书给我看,略略的翻了一翻,全是近代西方人研究探讨生死轮回的报告。在研究的过程当中,有不少人跟灵界沟通,我们一般讲通灵。确实有高级的神灵,他们书上讲的神灵,透露很多的讯息,说出很多智慧的语言。告诉我们,人没有生死,生死是怎么回事情?你身有生死,灵魂没有生死,他们现在讲灵魂,灵魂没有生死;你身体有痛苦,灵魂没有痛苦。而且濒临在死亡边缘的时候,有很多现象,大多数的现象,都忽然觉得他的身体浮起来了,飘浮起来,他可以回头看到他自己的身体躺在病床上。看到很多护士、医生来给他治疗,他自己很想告诉他,我现在很舒服,没事。但是说话别人听不到,有这种经验。你要是了解这些事实真相,对死亡就没有恐惧,知道这是什么?换个身体。
 
  那么人来到这个世间是干什么的?高级的神灵透出的信息,人到世间来是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来工作的,一个是来学习的。看到他这个报告,我们立刻就晓得,佛法也是这么说的,不过名词不一样。佛法所讲的,人到这个世间来也是两种,一种是工作的,这是什么?乘愿再来,是来度化众生的,这是工作的。另外一种就是一般众生,他是受报的,人生酬业。过去行的善,有善因,这一生到世间来享福;过去生中造的不善,这一生到人间来受苦,这是佛说的。享福、受苦都是学习,外国他们高级的神灵讲学习,这个说得也很有意思。学习圆满,就是你有你的功课,生生世世都有功课,都要学习。像念书一样,念得很好,考试都及格,第二年就升级。如果念得不好,考试都不及格,留级。如果成绩实在太差,降级。降级还是要学习,升级也要学习,学习永无止境。这是些外国最近研究因果轮回、前世今生,透露的一些消息。
 
  这就是我们这个地方讲的功德,你修功,一定要与德相应。我们现在在人间,这一生到人间来,真的是有功课,共同的功课是一定要把人做好。人是什么?在佛法里面讲,十善、五戒;在中国古圣先贤教诲里面讲,伦理、道德,我们这一生就是我们要学的功课,人伦。我们如果能把这些功课学好,我们这一生学好了,就是考试及格了,来生升级生到天上去。天上有天上的功课,都能够把功课做好,那就太简单了,步步高升。如果我们这一生没有把伦理道德做好,学了什么东西?学了贪婪,学了瞋恚,学的是愚痴。不但来生留级之分都没有,留级是什么?你来生又到人间来,你人没学得好,继续学,来生到人间是留级。太差了,要降级!人道一降级,下面就是饿鬼、畜生、地狱,降级了,到那个地方再学。学好了,慢慢向上提升。
 
  佛对这桩事情给我们讲得很清楚,畜生道的业因是愚痴,饿鬼道的业因是悭贪,地狱道的业因是瞋恚。他们在那边学习,学什么?地狱道不瞋恚,真正回头忏悔,自己认错,我错了!不再对一切众生生瞋恚心,他就离开地狱,往上升!在鬼道里面学什么?学不贪,学着不吝啬。畜生道学不再愚痴,无论在哪一道,都是在学习。在天上,学上品十善,学习慈悲喜舍;声闻道学习四谛,缘觉道学习十二因缘,菩萨道学习六度万行,佛道学习清净平等,统统都在学习。所以顺着法性就上升,违背法性就往下坠落,不能不知道。到底是往上提升,还是往下坠落,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与别人无关;与佛菩萨,与一切神灵,与上帝、与阎王,统统没有关系,全在自己。所以自己要对自己负责,这就对了。
 
  我们再看下面,底下这一段,『贤首菩萨,以偈答曰』。偈颂从下面就开始,就正式答复文殊菩萨的提问。我们先看清凉大师注解,第二段,「正显偈辞,有三百五十九颂半」。这个经文比「净行品」长,超过一倍都不止。「净行品」里面一百四十一首偈,一百四十一桩事,功德殊胜。所以说明它的功德,菩萨就用了三百五十九颂半。「大为三分」,这是讲段落,我们以后就用这个三大段,总共有三大段。
 
  「初四颂」,这就是从第一到第四。你看看清凉大师给我们标的,「谦赞许说分」,我们要学。谦是性德,菩萨十信圆满了,显示出来第一个是谦虚。赞是赞叹,普贤菩萨十愿,礼敬诸佛,称赞如来,你想这两个字是不是普贤这两愿?谦就是恭敬,对任何一个人都要谦虚,都要恭敬。你不要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别人都不如我,错了!今天我收到一个同学传真来给我的报告,他在大概是上一、两个月,发现苍蝇念佛往生,好几只。他自己在房间里面,他是个学生,住在学生宿舍,房间里面放念佛机,放佛号。苍蝇飞进来了,他忽然警觉到苍蝇也是众生,不要赶它,可能它也是来听经,来念佛的,因为晚上他放《地藏经》。真的苍蝇不干扰他,他也不干扰苍蝇。听了一、两天之后,这苍蝇真的往生了,赶也赶不走,往生了!以后他明白了,往生就把苍蝇埋起来,给它处理后事,念佛给它回向,好几只。蚊虫、苍蝇、小动物,你能轻视它吗?你能觉得我很了不起,你不如我?不可以。
 
  你能对蚊虫、苍蝇、蚂蚁都能表示谦虚恭敬,弟子规就落实了,十善业就落实了,对人更不必说,这就是学佛。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就是这样的,对任何一个小动物都谦虚,都恭敬。你看它通灵性,你在做功课,它来参与,它不干扰你,叮在一旁,动也不动,在那里听经,在那里跟大众一起念佛,赞叹!
 
  「许说」,文殊菩萨问。接受文殊的提问,来详细回答。这是前面四首颂。后面这是第二段,第二大段有「三百四十六偈半,正说胜德分」。文殊菩萨问的,正说十信菩萨所修的净行。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把段落接着介绍一下,「次三百四十六偈半,正说胜德分」。这是主要的,如果说是像经开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它有这个味道在。前面四首偈就是序分,当中三百四十六首半的偈颂是属于正宗分,末后有九首偈,第三段九偈,「校量劝持分」,这个等于说是流通分。校量是比较,比较功德,劝导大众要受持,要依教奉行。前面四首也分两个小段,「初偈总明,后三开章」。我们先看第一首偈:
 
  【善哉仁者应谛听。彼诸功德不可量。我今随力说少分。犹如大海一滴水。】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说,这首偈「前半赞问劝听,后半谦己少说」,末后一句是以大海滴水来做比喻,「次下当明」,这个地方就不细说,后面会讲到。『善哉』,这句话是赞问,赞叹文殊菩萨代大众提问。可见得提问不是个容易事情。菩萨难道不知道吗?普贤能说一百四十一愿,难道不知道依教修行的功德吗?当然知道。自己不说,留着给贤首菩萨说,这个用意很深。前面已经跟诸位报告过了,贤首是十信心满,十信菩萨圆满的果位,所以他出来代表,报告他自己学习的心得。所以「善哉」,这个意思用现在的话说,你问得太好了!
 
  『仁者』是贤首对文殊菩萨的敬称,这两个字在佛门里面常用,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以为这是个普通的称呼词,不晓得这种称呼是最尊敬的。「仁者」是菩萨,我们称菩萨是梵语,是翻译的名称,如果称它的意思就是仁者。从意思上翻,仁者是仁慈的人,一个人能想到自己,就联想到别人。所以中国这个「仁」是两个人的意思,有自己就有别人,想到自己,一定想到别人。能够舍己为人,牺牲自己,成就别人,这是菩萨。菩萨不容易做。
 
  佛经里面有个小故事,说一个小乘阿罗汉,证得阿罗汉了,非常羡慕菩萨,所以他就发心回小向大,学菩萨行菩萨道。有一位天神看到了,故意来示现来试验他、考验他,看他行不行。就变成一个很可怜的人,在路上哭哭啼啼的来了。这个罗汉看到,问他你怎么这么伤心?有什么难事?他就故意的说,他说我家里的老人病得很重,医生诊断找不到药引子。他说要用什么东西做药引?他说要一个真正修行人的眼睛,难!到哪里去找?这个罗汉一想,是,我现在是回小向大行菩萨道,于是把眼睛就挖一个给他。挖一个给他之后,大概是挖左眼。这个人接着说:错了!错了!我要的是右眼,不是左眼。他说:你为什么早不说?早说我还有一个眼睛,现在我都挖给你,两个眼睛都没有了。不容易,再把这个眼睛又挖出来给他。这个人接到手上之后,闻一闻,「不好闻,算了!」丢到地上去就走了。罗汉听到之后,算了,菩萨道真难行!还是当阿罗汉去。说明菩萨不容易,受不了委屈,禁不起考验,就退转了,佛经上有这么个故事。所以称「仁者」。
 
  『应谛听』,我们在此地就看到,彼此双方都谦虚,应该谛听。「应谛听」里面含义很深,贤首对文殊,文殊是等觉菩萨,贤首是十信位的菩萨,讲的是真实法,完全与法性相应,所以应该谛听。「谛」,用现在的话说,仔细的听,认真的听。我们初学的人看到,贤首对文殊都叫「应谛听」,我们要不要谛听?实在讲,文殊菩萨的问,是利乐有情问,不是他不知道,他是代我们这些有情众生发问的。这是现身说法,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我们今天常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真正行菩萨道的人,处处都要想到,给一切众生做好榜样。文殊菩萨在此地,都是恭恭敬敬认真仔细在听。其他的人哪个不认真?哪个不认真学习?
 
  所以古代的帝王,我们现在一提起来,人家说那是专制,那是封建。以一种非常轻视的心态来看待,错了!难道说古时候古圣先贤都不是好人?现在人个个都是好人,个个人都超过古圣先贤吗?封建、专制再不好,它有一样好处,这些做帝王的人都常常礼请,用现在的话说,学者专家,到宫廷里面去上课,讲学。帝王带着嫔妃、大臣在那里听课,就是「善哉仁者应谛听」。难道这些讲的人真的超过帝王吗?未必!帝王要做出好榜样。你看我们作国王、国家的领导人,都在接受老师的教诲,都这样认真努力的学习,做给天下人看,做给人民看。人民看了之后,上行下效,上面这样爱好学习,让全国人民统统都提起学习的风气,所以国家社会长治久安。
 
  人民贫富不均,这是事实真相,不可能到贫富平均的。佛讲得很好,什么原因?每个人修的因不同,果报怎么会相同?佛告诉我们,我们人到这个世间来是两种业力。一种叫引业,引导你到这一道来受生,这是引业。我们都得人身,现在都是以人的身分住在地球上,我们这个业是相同的,引业相同。可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命运不同,际遇不同,有贫富贵贱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满业,这是另外一个原因,满业是你过去所修的福报不相同。佛经上讲得清楚,你这一生有财富,命里有财富,发大财,亿万富翁。这怎么回事情?为什么你发财,别人发不了?你过去生中修财布施得的果报,你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如果这一生当中,你聪明智慧超人,物质生活也能过得去,并不很富足。那是什么?过去生修法布施,法布施是因,聪明智慧是果报。这一生当中健康长寿,健康长寿是果报,过去生中修无畏布施。
 
  如果过去生中这三种布施统统修,修得都不错,那你的福报太大了,有富贵,又有聪明智慧,又有健康长寿。我们在中国帝王里面看到,康熙、干隆,这两个人真的三种布施的果报我们看到了。佛跟我们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要晓得你前生修的什么因,你这一生所受的果报就是的。干隆跟康熙,真的,富贵、聪明智慧、健康长寿。所以我们就知道,他过去生中,这三样东西修得圆满,得这么大的福报。我们要想有他那样福报,行不行?行,不难,只要你肯修,你今生很认真努力修,你来生福报就现前。种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不种因,想得果报,没这个道理!佛讲得透彻,佛讲得明白。
 
  底下一句说『彼诸功德不可量』,「彼」是指修净行的这些人,修净行都是菩萨,就是前面一品所说的一百四十一愿。我们在前一品讲得很清楚,这一百四十一愿就是普贤十大愿王的落实,做到了,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落实在对一切人事物当中。一百四十一条说的是大纲,每一条展开是无量无边的细行,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说「彼诸功德不可量」,哪能说得尽!量是度量,说不尽的功德,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修成之后,永不退转。我们今天是初学,有进有退,为什么会退?前面李长者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为什么不退?念念与法性相应,他就不退;与诸法实相相应,就永无退转。如果我们的发心是从意识里面发的心,那就很容易退转,这个不能不知道。
 
  底下一句,『我今随力说少分』,这一句是谦虚,随自己的能力只能说少分;换句话说,那个不可称量的功德,我没有能力完全说出来。承蒙文殊菩萨的提问,我只能说少分,少到什么程度?下面用个比喻来说,『犹如大海一滴水』,修净行的人,他的功德像大海,我今天能说得出来的,不过是大海一滴水而已。用比喻来形容他所说的少分。聪明人从这一滴水里面,就得大海全味。这首偈赞问劝听,下面三首是这品经的序分,是贤首菩萨所说的,我们把这三首偈先念一遍:
 
  【若有菩萨初发心。誓求当证佛菩提。彼之功德无边际。不可称量无与等。何况无量无边劫。具修地度诸功德。十方一切诸如来。悉共称扬不能尽。如是无边大功德。我今于中说少分。譬如鸟足所履空。亦如大地一微尘。】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注的文相当之长,我们的学习都在清凉大师《疏钞》当中,我们先看清凉大师对这段文的交代。《疏》,「以发心之德,况出修行,巧显深广」。这就是以发心的德已经不可思议了,来喻况修行,善巧方便显示功德的深广无尽。「于中」,就是于这三首偈之中,「初偈」就是第二首偈,「举发心章」。「次偈」就是第三首偈,「况出修行章,初心期于当证,德已叵量」,就是不可思量,「况长时入位遍修,故多佛不能尽说」,不但是贤首菩萨没有法子说,就是一切诸佛异口同音的称说,也说之不尽。
 
  「后偈」就是第四偈,「许说分齐,前半法说,如是者」这就是这首偈最初的两个字,「双指发心修行,下文具显故,前文双问故,后半喻明」,后半就是最后这两句,『譬如鸟足所履空,亦如大地一微尘』。这是比喻,比喻里面有两个意思,「显喻少分,谓发心行德,如太空大地,所说者狭,如足履一尘」,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这第一首偈,『若有菩萨初发心』,这个「初发心」就是十信,十信菩萨的初发心。这个心是真心,我们常讲真心切愿,他发的是什么心?『誓求当证佛菩提』。这个发心,简单的说,他要发心作佛,他发心在这一生当中成佛,这还得了!这个心一发,功德就没有边际,没有法子称说,这是大乘圆教。所以发心就有这么大的功德,能不能成就?能!诸位如果要是细心去读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解》,你就明白了。一个人如果真正发心求生净土,把世出世间一切法彻底放下,像我们前面讲的,谛闲法师的锅漏匠徒弟。早年倓虚法师给我们说的,极乐寺往生的修无法师,最近深圳念佛往生的黄忠昌居士。不但发心功德无量,他们真成就了。
 
  十方诸佛赞他的功德都赞不尽,他们为什么那么容易成就?没有别的,真信。没有丝毫妄念夹杂在其中,这个心纯!度众生重不重要?重要!要看自己有没有能力。我到极乐世界去,不是干别的事情,到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学习,那个成就不可思议;换句话说,换个环境好好的修行,修成之后,倒驾慈航,到这个世间来普度众生。我们跟这个世间众生有缘,缘是什么?有爱心,这个很重要,你真正的爱地球,真正的爱地球上所有一切众生。你懂得自爱,自爱就是依教修行,做出好样子给大家看。自己戒定慧三学不足,法缘还没有完全成熟,缘已经结了,一发心就结了,到极乐世界去打个转。学成之后,又得弥陀本愿威神加持,回来才普度众生。
 
  这是什么?一生圆满成佛。《华严》到最后,你要记住,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古大德曾经说,《华严》、《法华》皆是引导入《无量寿》。把《无量寿经》看做世尊在世间,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最重要的一部经典,最后的归宿在《无量寿》,《华严》、《法华》皆是《无量寿》的引导,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我自己学佛,我也跟诸位做过多次的报告,最初对佛法的羡慕,羡慕它的理论。方老师把佛法介绍给我,我跟他老人家学哲学。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真实智慧,《华严经》是佛经哲学概论,这都是我从他那里学来的。接触到之后,尤其是跟章嘉大师三年,章嘉大师对我做的是扎根教育,总的纲领是看破、放下、布施,最重要的指导是重视戒律。
 
  我在那个阶段年轻,疏忽了戒律,他有他的善巧方便,并不很严厉的制止,说我这是错了。年轻人有自尊心,你要老是说我错了,我下次就不来了。所以老人非常慈悲,知道我对戒律没兴趣,不谈这个问题,这个很了不起。而谈什么?谈释迦牟尼佛的生平、释迦牟尼佛的传记,看看释迦牟尼佛持戒得定开悟,让我在这个里面去体会。体会还不深刻,最后表演一招什么?他老人家入般涅槃,走了,我们失掉这个老师了。失掉这个老师,自己再很认真反省,老师教了三年,我学到什么?这反省当中,第一个印象浮出来的,「戒律很重要」,这是平常他对我轻描淡写一句话。每次上课我离开的时候,大多数他老人家会送我到门口,轻轻说一句,「戒律很重要」。所以一反省,这句话马上就冒出来了。然后想,老师为什么常常说这句话?而我自己完全把它疏忽了。
 
  想了一、两个星期,才想懂了,明白了。戒律跟儒家的礼不一样,因为我们过去总把戒律跟儒家的礼是平等看待,这个看法错误。礼是世间法,世间人的生活规范,这个世间一切都在变,所以礼,中国古代三代的礼就不一样,就有兴有革。就如同世间的宪法、法律,过若干年,这个社会不太适应了,要修订,兴革就是修订。所以夏商周的礼不一样。我们以前把戒律认为那是三千年前古代的印度人的生活规范,对它很尊重,但是不学。我们是现代人,三千年后的中国人,怎么能够适应三千年前印度这些古人的生活规范?这个错误观念,让我们跟戒律就断了缘,这个缘一断,学什么都不能成就。所以大师走,我知道这是为我走,示现给我看,让我认真去反省。明白了,戒律不是世间法,而是什么?凡圣的分水岭,你要超凡入圣,你就要学戒律;你不想超越六道,行,世间礼可以了。戒律可以帮助你超越六道轮回,可以帮助你超越十法界,这个重要。
 
  想通这一点,我这再回过头来看戒律的经典,不敢疏忽了。然后亲近李老师,李老师要求学生学习《五种遗规》,《五种遗规》第一种「童蒙养正」,《弟子规》就包括在这部分里面。老师没给我们讲,叫我们自修。可是在那个时候,我向老师请法,通常我们请法一次,老师就会答应;而我这次请法,大概是第六次,他老人家才答应。请的什么法?请他老人家为我们讲《礼记》第一篇「曲礼」。我请的时候他不作声,听了之后没反应,以后碰到第二次、第三次,搞到第六次,「好!我跟你们讲吧,反正讲了也没用」。怎么会没用?你不学,不照做。我们才知道老师的用意,用意是「我讲,你要肯做到」,这么个意思。要做不到,做不到不就白讲了。
 
  「曲礼」里面所说的全是弟子规,可以说这是根本的戒律。我们在《佛藏经》里面读到,这是佛说的,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佛不承认你,佛希望你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先学小乘。可是中国从唐朝中叶以后就不重视小乘,不学小乘,为什么不学?中国无论出家在家,用儒代替,用道代替。孔孟老庄,古时候在家的居士,出家的四众,没有不学的。他有这个根,直接入大乘没有问题。可是在今天的社会,小乘我们不学,儒没有,道也没有,直接就想入大乘,所以用一生的精力,几十年的时间不能成就。原因是什么?好象盖大楼一样,理想、计画很高,认真努力,盖一辈子都盖不成功,什么原因还不知道。实在讲,地基没有。没有地基的房子,搭个茅蓬可以,你盖个两层楼就有危险,三层以上一定会倒,崩塌下来,这一点不能不知道。
 
  我们现在明白了,搞清楚了,所以极力劝勉大家,要做扎根的学习。务必把《弟子规》里面三百六十句句句落实,要做到,《太上感应篇》要做到,《十善业道经》要做到。这都是在入佛门之前的预备的功课,你没有这个条件,不能入佛门。净宗学会成立,我们从经论上采取制订行门的纲领,就是修行的纲领。第一条是最高的指导原则,《观无量寿佛经》里面的「净业三福」,这是最高指导原则。你看第一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第一条不是佛法,是世间法,不能不知道。佛法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换句话说,佛法是出世间法,出世法是建立在世间法的基础上。世间法你都不懂,都做不到,出世间法你就无从下手。
 
  「孝亲尊师」就是《弟子规》,「慈心不杀」就是《感应篇》,「修十善业」就是《十善业道经》。你看头一条四句,儒释道三家的根,你先要学好。学好之后,你才有资格升级,升到第二条。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小乘。第三句是大乘,「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我们总的指导纲领。前面的四句,现在我们怎么落实?我提供诸位同学的,就是儒释道的三个根,必修课。印光大师还给我们做了补充教材,补充教材里面有《了凡四训》,有《俞净意遇灶神记》,有《文昌帝君阴骘文》,补充教材。这些都要纯熟,条条都是百分之百的落实,你才能往上提升。否则的话,大乘说得天花乱坠,套李老师一句话,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换句话说,你出不了六道轮回,你的讲经说法是福报,是福德,不是功德。
 
  功德是修戒定慧,是断贪瞋痴,你自己想想看,自私自利有没有?是非人我有没有?名闻利养有没有?五欲六尘、贪瞋痴慢有没有?统统具足。那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你所做的是轮回心造轮回业,你怎么能出得了六道轮回?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现在时间到了,今天就讲到此地。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九四卷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九二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七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五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三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四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九六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五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九二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三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四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八九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是我观(一)[栏目:明真法师]
 佛学基础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一节 何谓佛[栏目:佛学基础]
 淫火烧香兰[栏目:邪淫恶报感应录]
 研究文殊师利菩萨法门[栏目:郭耀华博士]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一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一集]
 若有余力再去研参经论[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究竟的皈依[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佛陀(buddho)[栏目: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The Path to Arahantship]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无中生有”与“生生不息”[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禅悟与实现 第三章 禅的本质与内涵[栏目:郑石岩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