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107.国清师静上座悟道因缘
 
{返回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378

107.国清师静上座悟道因缘
  天台国清寺师静上座,玄沙师备禅师之法嗣,姓氏未详。
初礼玄沙,遇玄沙禅师示众云:“汝诸人但能一生如丧考妣,吾保汝究得彻去。”
  后来,师静上座就此话入室参玄沙禅师,问道:“只如教中道,不得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知见,又作么生?”
[这里所说的所知心,是指建立在能所分别、二元对立基础之上的分别心,也就是生死心。师静禅师以为玄沙教他们用所知心去体究,故有斯问。]
  玄沙禅师道:“汝道究得彻底(的)所知心,还测度得及否?”
 [这里所说的“究得彻的所知心”,实际就是“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等一义而不动”,已无能所之分,属般若智慧,而不是识心]
  师静禅师一听,当即信入。
  师静禅师后居天台山三十余年,足不出山。师静禅师虽然是从宗门悟入,但是他即继承了天台重视经教的遗风,每于禅寂之余,还经常阅藏,精研三学。加上操行孤立,故为远近学人所钦重,时人谓之“大静上座。”
住山期间,曾有人问师静禅师:“弟子每当夜坐,心念纷飞,未明摄伏之方,愿垂示诲。”
  师静禅师回答道:“如或夜闲安坐,心念纷飞,却将纷飞之心,以究纷飞之处。究之无处,则纷飞之念何存?反究究心,则能究之心安在?又能照之智本空,所缘之境亦寂。寂而非寂者,盖无能寂之人也。照而非照者,盖无所照之境也。境智俱寂,心虑安然。外不寻枝,内不住定。二途俱泯,一性怡然,此乃还源之要道也。”
  这一酬答颇有针对性,对于那些欲观心修禅的人来说,不无裨益。
  师静禅师在研读经教的过程中,还曾就教中幻义,述偈一首,问前来参学的人:
   “若道法皆如幻有,造诸过恶应无咎。
    云何所作业不忘,而藉佛慈兴接诱。”
  这个问题,在佛学中也很有典型意义。学佛的人,无论是学何宗何派,都必须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明确的回答。否则,正信和正见将无从建立。
  当时有个人称“小静上座”的僧人回答道:
       “幻人兴幻幻轮围,幻业能招幻所治。
        不了幻生诸幻苦,觉知如幻幻无为。”
  小静上座的回答,非常到位,值得我们细心体会。

 


{返回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108.保福清豁禅师悟道因缘
下一篇:106.黄龙诲机禅师悟道因缘
 249.圆悟克勤禅师悟道因缘
 140.叶县归省禅师悟道因缘
 148.华严道隆禅师悟道因缘
 195.修撰曾会居士悟道因缘
 380.东屿德海禅师悟道因缘
 210.黄龙悟新禅师悟道因缘
 22.马祖道一禅师悟道因缘
 476.为霖道霈禅师悟道因缘
 349.一山了万禅师悟道因缘
 29.石鞏慧藏禅师悟道因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延寿的禅、教会通思想[栏目:杨曾文教授]
 妙法莲华经讲记 卷六[栏目:智谕法师]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四章 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 第二节 法相唯识的一分无性说[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十)[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大般涅槃经 解题[栏目:佛书解题]
 禅宗说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意思?[栏目:禅名词FAQ]
 人开悟后是什么样子[栏目:星云法师]
 评中国学术史概论[栏目:太虚法师]
 抄药师经消灾延寿[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人为什么应该素食[栏目:广化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