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107.国清师静上座悟道因缘
 
{返回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695

107.国清师静上座悟道因缘
  天台国清寺师静上座,玄沙师备禅师之法嗣,姓氏未详。
初礼玄沙,遇玄沙禅师示众云:“汝诸人但能一生如丧考妣,吾保汝究得彻去。”
  后来,师静上座就此话入室参玄沙禅师,问道:“只如教中道,不得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知见,又作么生?”
[这里所说的所知心,是指建立在能所分别、二元对立基础之上的分别心,也就是生死心。师静禅师以为玄沙教他们用所知心去体究,故有斯问。]
  玄沙禅师道:“汝道究得彻底(的)所知心,还测度得及否?”
 [这里所说的“究得彻的所知心”,实际就是“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等一义而不动”,已无能所之分,属般若智慧,而不是识心]
  师静禅师一听,当即信入。
  师静禅师后居天台山三十余年,足不出山。师静禅师虽然是从宗门悟入,但是他即继承了天台重视经教的遗风,每于禅寂之余,还经常阅藏,精研三学。加上操行孤立,故为远近学人所钦重,时人谓之“大静上座。”
住山期间,曾有人问师静禅师:“弟子每当夜坐,心念纷飞,未明摄伏之方,愿垂示诲。”
  师静禅师回答道:“如或夜闲安坐,心念纷飞,却将纷飞之心,以究纷飞之处。究之无处,则纷飞之念何存?反究究心,则能究之心安在?又能照之智本空,所缘之境亦寂。寂而非寂者,盖无能寂之人也。照而非照者,盖无所照之境也。境智俱寂,心虑安然。外不寻枝,内不住定。二途俱泯,一性怡然,此乃还源之要道也。”
  这一酬答颇有针对性,对于那些欲观心修禅的人来说,不无裨益。
  师静禅师在研读经教的过程中,还曾就教中幻义,述偈一首,问前来参学的人:
   “若道法皆如幻有,造诸过恶应无咎。
    云何所作业不忘,而藉佛慈兴接诱。”
  这个问题,在佛学中也很有典型意义。学佛的人,无论是学何宗何派,都必须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明确的回答。否则,正信和正见将无从建立。
  当时有个人称“小静上座”的僧人回答道:
       “幻人兴幻幻轮围,幻业能招幻所治。
        不了幻生诸幻苦,觉知如幻幻无为。”
  小静上座的回答,非常到位,值得我们细心体会。

 


{返回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108.保福清豁禅师悟道因缘
下一篇:106.黄龙诲机禅师悟道因缘
 5.六祖慧能大师悟道因缘
 146.石霜楚圆禅师悟道因缘
 311.文殊思业禅师悟道因缘
 137.钟司徒悟道因缘
 127.瑞鹿遇安禅师悟道因缘
 298.侍郎张九成居士悟道因缘
 242.中丞卢航居士悟道因缘
 168.洞山座下僧悟道因缘
 478.雍正皇帝悟道因缘
 44.千顷楚南禅师悟道因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四、公案 — 求我空智 4.不争人我[栏目:善祥法师]
 维摩诘经 菩萨行品第十一[栏目:白话佛经]
 求佛加持病即好[栏目:放生感应]
 相应58经 烦恼潜在趋势的舍断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三卷 决疑论 恶道缘由类(十问十答)[栏目:欲海回狂白话解]
 44.善慧海[栏目: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
 金刚经注疏五 一相无相 庄严净土[栏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解]
 《净法概述》第四章 持名念佛[栏目:方伦居士]
 康萨仁波卿行迹记初稿[栏目:格鲁派大德传记]
 无死的金刚心 第13章 咒过的黑牛角[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