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因明进阶辩经教材之二
林崇安
{返回 因明与辩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33
因明进阶辩经教材之二
 
 
林崇安,内观教育,2006.04
 
 
说明:
 
名标A和定义B之间必是:凡A是B。凡B是A。如果所下的定义不完备,就会有例外出现。
 
以下就以这一类题目作辩论。此处的攻方是站在经部与唯识宗的共通立场。
 
 
测验题
 
◆例一【藏式】有人说:量的定义是不欺妄的觉知。
 
0攻方:已决智,应是量,因为是不欺妄的觉知故。(破式)
 
守方:因不成。
 
1攻方:已决智,应是不欺妄的觉知,因为是能得自抉择义的觉知故。
 
守方:不遍。
 
攻方:应有遍,因为能得自抉择义的觉知是不欺妄的心识的定义故。
 
守方:同意[根本破式]。
 
攻方:已决智,应是新通达的觉知,因为是量故。
 
守方:同意。
 
2攻方:已决智,应不是新通达的觉知,因为是通达已再通达的觉知故。守方:因不成。
 
攻方:已决智,应是通达已再通达的觉知,因为是彼有法故。
守方:同意。
 
 
例一【立式】有人说:量的定义是不欺妄的觉知。
 
攻方:量的定义是不欺妄的觉知吗?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不欺妄的觉知,都是量吗?
 
守方:同意。
 
0攻方:凡是不欺妄的觉知,不都是量,因为已决智是不欺妄的觉知,而不是量故。(立式)
 
守方:第一因不成。
 
1攻方:已决智,应是不欺妄的觉知,因为是能得自抉择义的觉知故。
 
守方:不遍。
 
攻方:应有遍,因为能得自抉择义的觉知是不欺妄的心识的定义故。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能得自抉择义的觉知,都是不欺妄的觉知吗?
 
守方:同意。
 
攻方:已决智,应是不欺妄的觉知吗?
 
守方:同意。
 
0攻方:凡是不欺妄的觉知,不都是量,因为已决智是不欺妄的觉知,而不是量故。第一因已许。
 
守方:第二因不成。
 
2a攻方:已决智,应不是量,因为不是新通达的觉知故。
 
守方:因不成。
 
2b攻方:已决智,应不是新通达的觉知,因为是通达已再通达的觉知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已决智,应是通达已再通达的觉知,因为与已决智为一故。
 
守方:同意。
 
攻方:已决智,应不是新通达的觉知吗?
 
守方:同意。
 
攻方:已决智,应不是量吗?
 
守方:同意。
 
0攻方:凡是不欺妄的觉知,不都是量,因为已决智是不欺妄的觉知,而不是量故。因已许!
 
守方:同意。
 
攻方:量的定义应不是不欺妄的觉知吗?
 
守方:同意。
 
攻方:完结!
 
 
◆例二【藏式】有人说:现量的定义是离分别的觉知。
 
攻方:将雪山见为青色的根识,应是现量,因为是离分别的觉知故。
 
     (破式)
 
守方:因不成。
 
1攻方:将雪山见为青色的根识,应是离分别的觉知,因为是无分别心识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将雪山见为青色的根识,应是无分别心识,因为是根识故。
 
守方:同意[根本破式]。
 
2攻方:将雪山见为青色的根识,应不是现量,因为不是不错乱的识故;因为是错乱识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将雪山见为青色的根识,应是错乱识,因为是颠倒识故。
守方:同意。
 
 
例二【立式】有人说:现量的定义是离分别的觉知。
 
攻方:现量的定义是离分别的觉知吗?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离分别的觉知,都是现量吗?
 
守方:同意。
 
0攻方:凡是离分别的觉知,不都是现量,因为将雪山见为青色的根识是离分别的觉知,而不是现量故。
 
守方:第一因不成。
 
1攻方:将雪山见为青色的根识,应是离分别的觉知,因为是无分别心识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将雪山见为青色的根识,应是无分别心识,因为是根识故。
 
守方:同意。
 
0攻方:凡是离分别的觉知,不都是现量,因为将雪山见为青色的根识是离分别的觉知,而不是现量故。第一因已许。
 
守方:第二因不成。
 
2攻方:将雪山见为青色的根识,应不是现量,因为不是不错乱的识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将雪山见为青色的根识,应不是不错乱的识,因为是错乱识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将雪山见为青色的根识,应是错乱识,因为是颠倒识故。
 
守方:同意。
 
0攻方:凡是离分别的觉知,不都是现量,因为将雪山见为青色的根识是离分别的觉知,而不是现量故。因已许!
 
守方:同意。
 
攻方:完结!
 
 
◆例三【藏式】有人说:疑的定义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
 
攻方:与疑相应的心王,应是疑,因为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故。(破式)
 
守方:因不成。
 
1攻方:与疑相应的心王,应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因为是于自境犹豫的心王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与疑相应的心王,应是于自境犹豫的心王,因为是与疑相应的心王为一故。
 
守方:同意。
 
2攻方:与疑相应的心王,应不是疑,因为不是心所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与疑相应的心王,应不是心所,因为是心王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与疑相应的心王,应是心王,因为是与疑相应的心王为一故。
 
守方:同意。
 
 
例三【立式】有人说:疑的定义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
 
攻方:疑的定义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吗?
 
守方:同意。
 
攻方:凡于自境犹豫的觉知,都是疑吗?
 
守方:同意。
 
0攻方:凡于自境犹豫的觉知,不都是疑,因为与疑相应的心王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而不是疑故。(立式)
 
守方:第一因不成。
 
1攻方:与疑相应的心王,应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因为是于自境犹豫的心王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与疑相应的心王,应是于自境犹豫的心王,因为是与疑相应的心王为一故。
 
守方:同意。
 
0攻方:凡于自境犹豫的觉知,不都是疑,因为与疑相应的心王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而不是疑故。第一因已许。
 
守方:第二因不成。
 
2攻方:与疑相应的心王应不是疑,因为不是心所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与疑相应的心王,应不是心所,因为是心王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与疑相应的心王,应是心王,因为是与疑相应的心王为一故。
 
守方:同意。
 
0攻方:凡于自境犹豫的觉知,不都是疑,因为与疑相应的心王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而不是疑故。因已许!
 
守方:同意。
 
攻方:完结!
 
 
◆例四【藏式】有人说:疑的定义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
 
攻方: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应是疑,因为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故。(破式)
 
守方:因不成。
 
1攻方: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应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因为是于自境犹豫的心所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应是于自境犹豫的心所,因为是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为一故。
 
守方:同意。
 
2攻方: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应不是疑,因为是受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应是受,因为是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为一故。
守方:同意。
 
 
例四【立式】有人说:疑的定义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
 
攻方:疑的定义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吗?
 
守方:同意。
 
攻方:凡于自境犹豫的觉知,都是疑吗?
 
守方:同意。
 
0攻方:凡于自境犹豫的觉知,不都是疑,因为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而不是疑故。(立式)
 
守方:前因不成。
 
1攻方: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应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因为是于自境犹豫的心所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应是于自境犹豫的心所,因为是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为一故。
 
守方:同意。
 
0攻方:凡于自境犹豫的觉知,不都是疑,因为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而不是疑故。前因已许!
 
守方:后因不成。
 
2攻方: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应不是疑,因为是受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应是受,因为是心王眷属的受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应是心王眷属的受,因为是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为一故。
 
守方:同意。
 
0攻方:凡于自境犹豫的觉知,不都是疑,因为与疑相应之心王眷属的受,是于自境犹豫的觉知而不是疑故。因已许!
 
守方:同意。
 
攻方:完结!
 
 
◆例五【藏式】有人说:颠倒识的定义,是于自执着境错乱的觉知。
 
1攻方:见雪山为青色的根识,应是于自执着境错乱的觉知,因为是颠倒识故。(破式)
 
守方:同意。
 
攻方:见雪山为青色的根识,应是执着心,因为是颠倒识故。因已许。
 
守方:同意。
 
2攻方:见雪山为青色的根识,应不是执着心,因为是无分别心的知觉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见雪山为青色的根识,应是无分别心的知觉,因为是根识故。 
 
 
例五【立式】有人说:颠倒识的定义,是于自执着境错乱的觉知。
 
攻方:颠倒识的定义,是于自执着境错乱的觉知吗?
 
守方:同意。
 
攻方:凡是颠倒识都是于自执着境错乱的觉知吗?
 
守方:同意。
 
0攻方:凡是颠倒识不都是于自执着境错乱的觉知,因为见雪山为青色的根识是颠倒识,而不是于自执着境错乱的觉知故。(立式)
 
守方:前因不成。
 
1攻方:见雪山为青色的根识,应是颠倒识,因为是无分别心颠倒识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见雪山为青色的根识,应是无分别心颠倒识,因为是已成根识的无分别心颠倒识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见雪山为青色的根识,应是已成根识的无分别心颠倒识,因为是已成见雪山为青色根识的无分别心颠倒识故。
 
守方:同意。
 
0攻方:凡是颠倒识不都是于自执着境错乱的觉知,因为见雪山为青色的根识是颠倒识而不是于自执着境错乱的觉知故。前因已许!
 
守方:后因不成。
 
2攻方:见雪山为青色的根识,应不是于自执着境错乱的觉知,因为不是执着心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见雪山为青色的根识,应不是执着心,因为是无分别心的知觉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见雪山为青色的根识,应是无分别心的知觉,因为是根识故。
 
守方:同意。
 
0攻方:凡是颠倒识不都是于自执着境错乱的觉知,因为见雪山为青色的根识是颠倒识而不是于自执着境错乱的觉知故。因已许!
 
守方:同意。
 
攻方:完结!

{返回 因明与辩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因明立式的二轮推论法──佛教逻辑于现代辩经上的应用
下一篇:因明进阶辩经教材之一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一○○三)
 维摩诘经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维摩诘经 不思议品第六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四五)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八六九)
 摄论宗初祖天竺高僧真谛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七四一)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一○一二)
 杂宝藏经白话 金猫因缘第百三
 大乘大义章 1 第一章初问答真法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762 阿弥陀经要解(明 智旭解)[栏目:《阿弥陀经》之注疏]
 第三届禅七开示 苦空无我[栏目:净慧法师]
 没有种因,老了苦不堪言[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入菩萨行讲义 第三十六讲 智慧品[栏目:卓格多杰仁波切]
 16、一个人可以有两个师父吗?[栏目:居士学佛100问]
 冬天更要吃蔬菜[栏目:一生要素]
 大家都做一个好孩子 Everyone Should Be a Good Child[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应该把钱捐到寺院里,还是布施穷人?这两者有没有区别?[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中观宝鬘论广释 第一品 别说因果[栏目:其它善知识]
 佛教的传统形象及其现代意义略论(周齐)[栏目: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专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