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的探索
 
{返回 林崇安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02
佛学论文选集
 
《杂阿含经》的探索
 
林崇安(1997)
 
《阿含经》,又称作《阿笈摩》,是由《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及《增一阿含经》所构成。此中,以《杂阿含经》为根本,将佛陀所教导的一切事(蕴、处、缘起、食、谛、界、四念住等)间厕结集在内。《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指出:
 
说种种禅法,名《杂阿含》,是坐禅人所习。
 
由此可知《杂阿含经》除了开显一切事的义理之外,更是禅法实践的指导。西元435至443年间,刘宋时期求那跋陀罗将梵文的《杂阿含经》译成汉文五十卷。另有译者不详的《别译杂阿含经》二十卷,于西元431年就已译出。这些《阿含经》译出后,长久以来未被珍惜。到了民国以后,才开始受到中国佛教界的重视,以下分成三个阶段来描述《杂阿含经》的探索情形。
 
第一阶段:《杂阿含经》本母的发现
 
西元1924年(民13年),吕澄发表〈杂阿含经刊定记〉于《内学年刊》第一辑,指出《瑜伽师地论》〈摄事分〉自第八十五卷至九十八卷为《杂阿含经》的本母,并将经文的卷次品目作了初步的厘订,判定《杂阿含经》为四分十诵如下:
(一)      五取蕴、六处因缘相应分
      第一诵:五取蕴诵
      第二诵:六处诵
      第三诵:缘起诵
      第四诵:食诵
      第五诵:谛诵
      第六诵:界诵
(二)      佛弟子所说、佛所说分
      第七诵:佛弟子所说诵
      第八诵:佛所说诵
(三)      道品分
      第九诵:念住等诵
(四)      结集分
      第十诵:八众诵
 
将《杂阿含经》与〈摄事分〉相互对照后,吕澄指出:
 
杂含结集,乃以义为部类;每一类中,出经千百,亦但义类相同,诸经却无次第。至于本母,就义决择,又不必尽,一门或释一经、或释各经;又或多门以释一经,文段次第更为难见,然比观经文,固若网在纲,有条不紊也。
 
因此,经由《杂阿含经》与〈摄事分〉本母的比对,《杂阿含经》的义理逐渐明朗了。不久,聂耦庚发表〈杂阿含经蕴诵略释〉登于《内学年刊》第二辑。
 
第二阶段:《杂阿含经论》的编整与印行
 
刊印出版《杂阿含经》与〈摄事分〉本母的逐段对读,使阿含义理再现于世人之前,是一重要的工作。西元1938年,蜀藏编刻处印行《杂阿含经论》,依据吕澄四分十诵的编法,由丘檗校订,将经文分成四十卷,分别配上《瑜伽师地论》〈摄事分〉中契经事本母。1983年,新文丰出版社重新印行流通。另一方面,印顺导师在1971年出版的《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中,先依〈摄事分〉的(一)行择摄、(二)处择摄、(三)缘起食谛界择摄、(四)菩提分法择摄,将杂阿含经中的各别经文列于别颂的各门之下。1983年,印顺导师进一步将经论详细编印出来,由正闻出版社出版了《杂阿含经论会编》,分成三大册,第一、二册的内容为:
(一)      五阴诵(内含阴相应)
(二)      六入处诵(内含入处相应)
(三)      杂因诵(内含因缘、谛、界、受相应)
(四)      道品诵(内含念处等相应、安那般那念、学、不坏净相应)
以上四诵的经文配合〈摄事分〉卷八五到九八的本母,使经论双方的义理凸显出来。第三册的内容则是剩下的《杂阿含经》经文,分为三诵:
(五)      八众诵(内含比丘、魔、帝释、剎利等相应)
(六)      弟子所说诵(内含舍利弗、目犍连等相应)
(七)      如来所说诵(内含罗陀、见、断知等相应)
 
经由印顺导师的整理,将《杂阿含经》分成七诵五十一相应。在《佛光大藏经》中的《杂阿含经》,杨郁文先生则将全经分成五诵五十一相应;属于「记说」的弟子所说及如来所说二诵散附于五阴诵、杂因诵及道品诵之后,因而归纳成五诵。以上吕澄与印顺导师将《杂阿含经》及其本母编整,使阿含义理不再隐晦,另外,西元1959年,三时学会印出韩清净科记的《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对于全论作出细腻的科判,〈摄事分〉也包含在内,此项科判,对义理脉络的分析,提供了非常大的助益。
在资料方面,南传的《杂阿含经》,称作《相应尼柯耶》或《相应部》,在1927年已由巴利文译成英文,译成汉文则要到1995年才完成,这些资料有助于了解各相应的内容及经文次序的调动情形。
 
第三阶段:巴利圣典及藏文的配合与阿含的实践
 
在吕澄及印顺导师的经论会编下,《杂阿含经》的组织架构及经义有了初步的成果,进一步的研究有待努力,今讨论如下:
 
第一、巴利圣典的五部《尼柯耶》及其相关注释的研究,对于佛法术语在不同经论上的阐释,有待归纳、整理。配合南北传经文的比对,可进一步找出北传所「佚失」的《杂阿含经》卷二五。例如,第八七五至八七九经,当属「正断相应」。第五六一经也属「神足相应」。
 
第二、藏文虽无整部《杂阿含经》(只有零碎几篇),但却有完整的《瑜伽师地论》,其译语、文法常比玄奘译文来得明确,因而,经由汉、藏《瑜伽师地论》之对勘有助于义理的澄清。例如,〈摄事分〉中,有关《杂阿含经》的相应部分,玄奘译文(卷八五)如下:
 
杂阿笈摩者,谓于是中,世尊观待彼彼所化,宣说如来及诸弟子所说相应,蕴、界、处相应,缘起、食、谛相应,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入出息念、学、证净等相应,又依八众说众相应。后结集者为令圣教久住,结嗢柁南颂,随其所应,次第安布。
 
而《藏文大藏经》中,此段的相当文句,译成汉文是:
 
杂阿笈摩者,谓世尊观待彼彼所化而宣说,后结集者为令圣教久住故,结嗢柁南颂,随其所应,次第安布,配于教说,于是中:蕴、处及缘起相应,如是食、谛、界及受相应,诸声闻及如来所说相应,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入出息念、诸学、证净相应,及依八众之众相应。
 
此中,藏文所说的《杂阿含经》内容与《瑜伽师地论》卷三的「九事」、卷二五的「契经」、《显扬圣教论》卷八的「契经」,都有相同的次第如下:
(一)      五蕴
(二)      六处
(三)      缘起
(四)      食
(五)      谛
(六)      界、受
(七)      佛弟子(声闻)所说
(八)      佛(如来)所说
(九)      道品(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入出息念、学、证净)
(十)      八众
 
故知「佛弟子及佛所说」这一部分是列在道品之前,这种次第确实符合《杂阿含经》初译时的经次。换言之,第一结集时《杂阿含经》的编辑是:五蕴品、六处品、缘品(缘起、食、谛、界、受)、弟子所说品、如来所说品、八众品。
 
第三、汉、藏〈摄事分〉之对勘,有助于校订错字并厘清经义。例如,经文「喜贪尽」是「喜、贪尽」;经文「无常者,是有为行,从缘起」应是「无常者,是有为、行、从缘起」。论文「邪解脱见所集成界」应是「邪胜解及见所集成界」;论文「诸行种种外性故」应是「诸行种种多性故」等等。这些微细的出入,都可订正,而后,对《杂阿含经》的各部经文可作出配合论义的详细科判,以便掌握脉络。
 
第四、在实践方面,重视阿含义理的泰国、缅甸、锡兰等国,许多高僧大德的禅修经验已译成中文出版,这些修持的经验与《杂阿含经》经义的印证,将是研究中重要的一环。例如,在《尊者阿迦曼传》中,提及尊者在自己的禅修摸索中,最初三个月被定中的各种幻象所吸引,但却不能得到泰然自若且平和的心境,于是他把注意的焦点回转到身上,使它横亘周旋在全身不同的层面或范围中,永远在『念住』(即,智觉、觉性)的审视之下,因而发现这才是正确的方法,从而得到了开悟。这也表示佛法的真理是在我们的身心之内。泰国的佛使比丘,在《菩提树的心木》中说:
 
在我们的修行中,我们必须如截十里流,阻止『触』发展成『受』,如果失败的话,就必须阻止『受』发展成『爱』。此后,就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在『触』发生的时候,我们就要赶快回头改走智觉的路,我们不要走『我』和『我所有』的路;即使我们已经走到了『受』的阶段,还是要走智觉的路,我们不要随『我』和『我所有』之波而逐流,如此就绝对不会有苦了。
 
佛使比丘在此指出,要以智觉(正念与智慧,二者合称智觉或觉性)来修缘起的还灭,要在「触」或「受」的当下,截断生死之流。他在这儿强调了智觉或觉性的重要。在《人类手册》中,他也指出觉察「感受」的重要,他说:
 
在经典里有关修行的记载,大多数在教导我们观察『受』。很多证得阿罗汉果的圣人,都是以『受』为观照的对象。
 
另一个传承系统,是由缅甸反哺印度的内观法门,葛印卡老师指出:
 
佛陀更进一步探索有关痛苦生起的真理,他发现人们实际的执着,不在感官对象,而是感官对象与感官接触时产生在身上的『感受』。因此,人们要解决的,不只是感官与它们的各别对象,还要解决这二者接触所合成的『感受』。对感受必须警觉,不要生起贪瞋的习性反应。这点在佛陀的缘起开示中,说得很明白。
 
又如,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智觉、觉性或「正念、正知」?泰国的隆波田、阿姜查及阿姜念等禅师,都有其独到的训练方法。禅修时如何修持四种禅那?缅甸的帕奥禅师有其传承的指导方式,这些实证的经验与指导,有助于我们重新检视《杂阿含经》中,有关实践的具体方法。总之,《杂阿含经》的内容,在义理及实践方面,正敞开着大门,供有志于了解释尊当日的教导者,好好探索一番。

{返回 林崇安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含经》的成佛之道
下一篇:《长阿含经》和《长部》的核心教导
 《大般若经》中菩萨正性离生的探讨
 缘起「三是偈」的解说
 无我和空性 第二讲 破即蕴我
 《坛经》中的阿含精神
 《入中论》破「即蕴我」的探究
 从《罗怙罗经》来看佛法的教学
 《坛经》的心性与佛性略探
 生活禅、动态内观与念佛
 制戒十利和小小戒可舍的探讨
 阐陀的疑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从慧思到智顗(陈远明)[栏目:天台宗文集]
 药师经讲解 第十二讲[栏目:法界法师]
 梦中西方三圣接引没去,还会往生吗?[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华雨集总目次[栏目:印顺法师]
 第三品 难陀品[栏目:自说经]
 成佛后第一个度化他[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无门直指 第五十七节 见性成佛[栏目:程叔彪居士]
 弘愿寺感恩之行[栏目:弘愿寺·弘愿园地]
 原来经络的冲动非常有次序,能感觉到一根一根经脉在冲动...这种现象正常吗?[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