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含经》的成佛之道
 
{返回 林崇安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51
佛学论文选集
 
《阿含经》的成佛之道
 
林崇安(1997)
 
《阿含经》中所揭示出来的正道,不是只拘于声闻道而已,例如,在《杂阿含三九三经》中,释尊说:
 
一、「三结尽,得须陀洹,一切当知四圣谛。」(三结是戒禁取、疑、身见三种烦恼。一个人如果灭尽了戒禁取、疑、身见这三种烦恼,就证得须陀洹的果位,他如实知道四圣谛)
 
二、「若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彼一切皆于四圣谛如实知故。」(一个人如果灭尽三结而且贪嗔痴削弱了,就证得斯陀含的果位,他如实知道四圣谛)
 
三、「五下分结尽,生般涅槃,阿那含不还此世,彼一切知四圣谛。」(一个人如果灭尽了戒禁取、疑、身见、瞋、欲贪这五个烦恼,投生到色界处涅槃,证得阿那含的果位,不再生到欲界世间,他如实知道四圣谛)
 
四、「若一切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彼一切悉知四圣谛。」(漏是烦恼。一个人如果听闻佛陀的教导,灭尽一切烦恼,得到心解脱、慧解脱,见到真理,证得声闻阿罗汉的果位,他自证自知;我生已尽,梵行已建立,所要做的已做,不再受业力牵引去投生后世,他如实知道四圣谛)
 
五、「若得辟支佛道证,彼一切知四圣谛故。」(一个人如果证得辟支佛的果位,他如实知道四圣谛)
 
六、「若得无上等正觉,彼一切知四圣谛故。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一个人如果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位,他如实知道四圣谛。什么是四圣谛?就是知道苦、苦的生起、苦的灭尽以及灭苦之道等四个圣者的真理)
 
以上六段经文,分别指出预流果(须陀洹)、一来果(斯陀含)、不还果(阿那含)、声闻阿罗汉、独觉阿罗汉(辟支佛)及佛等六种圣者,都必须知四圣谛。换言之,《阿含经》已明确指出要成佛不可不知四圣谛。释尊在《阿含经》中,更指出观察五蕴、观察感受等项目都是成佛之道所必备,也指出四念住、六法等为「一乘道」,表示是声闻菩提、独觉菩提及无上菩提所共同必经之道,以下便引据《阿含经》及解释经义的《瑜伽师地论》〈摄事分〉、《大毗婆沙论》来说明成佛之道。
 
一、成佛的要件
 
在《阿含经》中,有那些项目是成佛所必备的?可分成修定及修慧二部分来看。在修定方面,释尊所重视的一个方法是入出息念(安那般那念),《杂阿含经》八○七经说:
 
佛告诸比丘:若有正说圣住、天住、梵位、学住、无学住、如来住,学人所不得当得,不到当到,不证当证,无学人现法乐住者,谓安那般那念,此则正说。所以者何?安那般那念者,是圣住、天住、梵住,乃至无学现法乐住。
 
这一段经文的相当经句以及解释,在《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二六中,叙述如下:
 
佛告苾刍:「若有问言:云何圣住?云何天住?云何梵住?云何佛住?云何学住?云何无学住?应正答言:谓持息念。所以者何?此持息念能令学者证所未证,能令无学者得现法乐住。」此持息念不杂烦恼,故名圣住;自性光净,故名天住;自性寂静,故名梵住;诸佛多住,故名佛住;学所得故,名为学住;无学得故,名无学住;学者由此得胜现观,断除烦恼,故名证所未证;无学者由此得不动心解脱,故名得现法乐住。
由上列经论,可以看出安那般那念(持息念、入出息念)可以使学者证所未证,无学者现法乐住,诸佛所多住,因而被称作学住、无学住、佛住(如来住)。以入出息念可以修得四禅八定而得到现法乐住。在成佛之道上,必须广学各种修定的方法,因此,「入出息念」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法门。
接着,在修慧的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是什么?在《阿含经》中,释尊具体提出其内容。首先,在《杂阿含经》十三经中,释尊说:
 
诸比丘!若我于此五受阴,不如实知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者,我于诸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不脱、不出、不离、永住颠倒,亦不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比丘!我已如实知此五受阴,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故我于诸天若愁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自证得脱、得出、得离、得解脱(结缚),永不住颠倒,亦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处释尊明白地指出要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就必须如实地观察五取蕴(五受阴),必须观察自己身心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的爱味、过患、出离,由此可看出,成佛的一个要项是如实地观察五蕴,此种观察,便是慧学。同样类型的经文,也出现在观察五蕴中的受蕴上,《杂阿含经》四七九经中,释尊说:
 
若我于诸受不如实知,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不如实知,我于诸天世间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不得解脱、出离、脱诸颠倒,亦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我于诸受、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如实知故,于诸天世间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为脱、为出、为脱诸颠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中,释尊特别指出五蕴中的「受蕴」作为如实观察的对象,必须观察(一)诸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二)受集──触集。(三)受灭──触灭。(四)受集道迹──于受爱乐、赞叹、染着、坚住。(五)受灭道迹──于受不爱乐、赞叹、染着、坚住。(六)受味──若受因缘生喜乐。(七)受患──受无常变易。(八)受离──于受断欲贪、越欲贪。所以,成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项是观察自己身上的感受。相同类型的经文,又见于《杂阿含经》三七九经,释尊说:
 
诸比丘!我于此四圣谛,三转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觉者,我终不得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闻法众中,为解脱、为出、为离,亦不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已于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生眼、智、明、觉,故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闻法众中,得出、得脱,自证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处释尊指出,必须观察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才能成佛,此中,依次三周正转十二相智,在初转时有四行相:「此是苦圣谛,此是集圣谛、此是灭圣谛,此是道圣谛」,在二转时有四行相:「应当遍知未知苦谛,应当永断未断集谛,应当作证未证灭谛,应当修习未修道谛。」在三转时有四行相:「已遍知苦谛,已永断集谛、已遍证灭谛、已遍修道谛。」经由如是修习,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因此,成佛的一个要项是观察四圣谛。相同类型的经文,又见于《杂阿含经》六五○经,释尊说:
 
诸比丘!若我于此信根、信根集、信根灭、信根灭道迹不如实知者,我终不得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中,为出、为离,心离颠倒,亦不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亦如是说。
诸比丘!我于此信根,正智如实观察故,信根集、信根灭、信根灭道迹正智如实观察故,我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众中,为出、为离,心离颠倒,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信根,精进、念、定、慧根,亦如是说。
 
此处释尊指出,对五根(信、精进、念、定、慧)、五根的集、五根的灭、五根的灭道迹都必须以正智如实地观察;在《杂阿含经》六五一经也指出对五根的集、没、味、患、离要如实地观察。因此,观察五根是成佛的一个要项,同时也明示出,在修行的过程中,必须完满地培养出信、精进、念、定、慧这五个重要的心性品质。在观察十二缘起方面,释尊于《杂阿含经》二八七经说:
 
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我时作是念:何法无故(则)老死无?何法灭故老死灭?…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无明无故行无,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处灭,六入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径、古仙人迹、古仙人去处,我得随去,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从彼道,见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灭、老病死灭道迹,…行、行集、行灭、行灭道迹;我于此法,自知自觉,成等正觉。
 
由此可以看出,释尊在成佛前,观察十二缘起的流转与还灭的过程,发现了古仙人道,此道即是八圣道,由此亲见十二缘起及其集、灭、灭道迹而成佛。故观察十二缘起、实践八圣道是成佛不可或缺的要项。释尊在成佛前,也观察自心的习性,《杂阿含经》二一一经说:
 
我昔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禅思思惟:自心多向何处?观察自心,多逐过去五欲功德。…我观多逐过去五欲心已,极生方便,精勤自护,不复令随过去五欲功德,我以是精勤自护故,渐渐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处指出,对过去所受用之五欲功德(色、声、香、味、触),易起贪者,必须精勤自护,使自己活在当下,才能成佛。在《杂阿含经》七二七经中,佛告阿难:
 
唯精进修习、多修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由此可知,精进是成佛的一个要项。总上所述,要想证得无上菩提,就必须观察五蕴的味、患、离,特别是受蕴的集、灭、道、味、患、离,也必须观察四圣谛,以及五根的集、灭、道,对于十二缘起也必须如实观察。这些项目,虽名目有所不同,但其内涵其实相同:必须观察自己当下身心五蕴的性质,看清其集、灭、道、味、患、离,以精进力实践菩提道,如此而已。
 
二、一乘道
 
《阿含经》中的「一乘道」,在南传巴利经文中的意义是「唯一的道路」,表示这一条道路是走向声闻菩提、独觉菩提及无上菩提所共通而且必经之路。一乘道的内容是什么呢?《杂阿含经》六○七经说:
 
有一乘道,净诸众生,令越忧悲、灭恼苦,得如实法,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
 
故知,四念住(四念处)的修习,为成佛所必须,在《杂阿含经》六三五经,释尊也说:
 
若比丘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未净众生令得清净,已净众生令增光泽。…如净众生,如是未度彼岸者令度,得阿罗汉、得辟支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如上说。
 
因此,四念住是证得阿罗汉、独觉及无上佛陀所共通的修习处。在《杂阿含经》五六三经中,尊者阿难告诉离车长者说:
 
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三种离炽然、清净超出道,以一乘道净众生,离忧悲,越苦恼,得真如法;何等为三?如是圣弟子住于净戒,受波罗提木叉,威仪具足,…宿业渐吐,得现法、离炽然、不待时节、能得正法通达、现见观察、智慧自觉。离车长者!是名如来、应、等正觉说所知所见,说(第一)离炽然、清净超出,以一乘道净众生,灭苦恼,越忧悲,得真如法。复次,离车!如是净戒具足,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是名如来、应、等正觉,说(第二)离炽然,乃至得如实法。复有三昧、正受,于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具足如是智慧,新业更不造,宿业渐已断,得现正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生自觉智,离车!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第三离炽然、清净超出,以一乘道净众生,离苦恼,灭忧悲,得如实法。
 
此处指出,戒律、禅定及智慧三学就是一乘道,此为声闻菩提、独觉菩提及无上菩提所共通的正道,其特色是(一)现见(现法),(二)无炽然(离炽然),(三)应时(不待时节),(四)引导(通达),(五)唯此见(现见观察),(六)内所证(生自觉智)。在具足戒定慧之下,如实了知四圣谛,不再造新业,并去除宿业,因而灭除苦恼,此为成佛所必经之途。在《杂阿含经》五五○经中,摩诃迦旃延告诉诸比丘说:
 
佛世尊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六法,出苦处升于胜处,说一乘道净诸众生,离诸恼苦,忧悲悉灭,得真如法。何等为六?谓圣弟子念如来、应、等正觉所行法,念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复次,圣弟子念于正法,念于世尊现法律、离诸热恼、非时、通达、即于现法、缘自觉悟。…复次,圣弟子念于僧法,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随顺行。…复次,圣弟子念于戒德,念不缺戒、不断戒、纯厚戒、不离戒、非盗取戒、善究竟戒、可赞叹戒、梵行不憎恶戒。…复次,圣弟子自念施法,心自欣庆:我今离悭贪垢,虽在居家,解脱心施、常施、舍施、乐施、具足施、平等施。…复次,圣弟子念于天德,念四王天、三十三天、炎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清净信心,于此命终,生彼诸天,我亦如是信、戒、施、闻、慧,于此命终,生彼天中,如是圣弟子念天功德时,不起欲觉、瞋恚、害觉。
 
此处指出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及念天等六法可以灭除欲、瞋、害的心理,引导众生走向离苦而升于胜处,因而是一乘道。故知修习六法,也是成佛之道所必须。总上所述,可知修习六法、修习戒定慧三学、修习四念住,都是走向无上菩提所不可或缺的。
 
三、后有菩萨的成佛
 
在《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中,引用《阿含经》说:「菩萨经三劫阿僧企耶,修行四波罗蜜多方得圆满。」此中,释尊从名为「释迦牟尼」的佛前发菩提心,并愿将来成佛时同一佛号:释尊发愿后,一直到逢事宝髻如来为第一阿僧企耶劫;从此以后,到逢事燃灯如来为第二阿僧企耶劫;从此以后,到逢事胜观如来为第三阿僧企耶劫。在此长期间内,修行四波罗蜜多(布施、净戒、精进、般若)得圆满,而后以九十一劫来修习「相异熟业」,此中逢事六佛,第一位即胜观如来,最后即迦叶波如来(迦叶佛)。接着生于睹史多天,为补处菩萨。释尊从发菩提心起,到何时才算是真实菩萨?《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六说:
 
菩萨乃至初无数劫满时,虽具修种种难行苦行,而未能决定自知作佛;第二无数劫满时,虽能决定自知作佛,而犹未敢发无畏言:「我当作佛」;第三无数劫满已,修妙相业时,亦决定知我当作佛,亦发无畏师子吼言:「我当作佛」
 
因此,要到修习妙相业时,才是真实菩萨。最后释尊降生人间,为最后一世的菩萨,称为「后有菩萨」,其修行的最后过程,《杂阿含经》一一七七经以譬喻说明如下:
 
譬如灰河,两岸极热,多诸利刺,在于暗处,众多罪人,在于河中,随流漂没。中有一人,不愚不痴,聪明黠慧,乐乐厌苦,乐生厌死,作如是念:「我今何缘在此灰河,两岸极热,又多利刺,在暗冥处随流漂没?我当以手足方便,逆流而上。」渐见小明,其人默念:「今已疾强,见此小明。」复运手足,勤加方便,遂见平地。即住于彼,观察四方。见大石山,不断不坏,亦不穿穴,即登而上。复见清凉八分之水,所谓冷、美、轻、软、香、净,饮时不噎,咽中不阂,饮已安身。即入其中,若浴若饮,离诸恼热。然后复进,大山上见七种华…复上石山,见四层阶当,即坐其上;见五柱帐,即入其中,敛身正坐,种种枕褥,散华遍布,庄严妙好,而于其中,自恣坐卧,凉风四凑,令身安隐,坐高林下,高声唱言:「灰河众生!诸贤正士!如彼灰河,两岸极热,多诸利刺,其处誾冥,求出于彼!」
 
在这段譬喻之后,释尊指出,「灰」代表三种恶不善觉(欲、恚、害),「河」代表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两岸极热」代表内外六入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多诸利刺」代表五欲功德,「暗冥处」代表无明障,「众多人」代表「愚痴凡夫」,「随流漂没」代表生死轮回,「河中有一人不愚不痴」代表着菩萨摩诃萨,「手足方便逆流而上」代表精勤修学。「微见小明」代表得到法忍,「平地」代表持戒,「观察四方」代表见四真谛,「大石山」代表正见,「清凉八分之水」代表八圣道,「七种华」代表七觉支,「四层阶堂」代表四如意足(四神足),「五柱帐」代表五根(信、精进、念、定、慧),「敛身正坐」代表无余涅槃,「散华遍布」代表禅定(静虑)、解脱、三昧(等持)、正受(等至),「凉风四凑」代表四增上心现法安乐住,「高声唱言」代表转*轮。《瑜伽师地论》〈摄事分〉对这一段经文的阐释如下:
 
由八种相,当知总摄后有菩萨诸正行道及以道果,胜声闻乘,为无有上。何等为八?谓哀愍故;内勇悍故;谛察法忍性现前故;能出离故;自内发起观谛行故;广大善修世间正见现在前故;由获无漏菩提分法得清凉故,由善清净修觉分俱,进修无上纯净修道,依止六处修习圆满,获得六种最胜无上圆满德故。
 
此处指出,「后有菩萨」所修行的道及果有八项,超越一般声闻乘,今依〈摄事分〉解说如下:
 
(1)哀愍:于诸有情长时哀愍,熏修其心,见诸愚夫堕贪爱河,顺流漂溺,为五苦所逼,深起大悲。五苦指(一)三种不正寻思及三界爱,如同灰河之水,(二)内外六处,如极热两岸,(三)欲界诸苦如刺在下方,(四)色界缺慧眼,犹如盲冥,处在其中,(五)无色界缺圣慧眼,犹如昏暗,居在其上。
(2)内兴勇悍:未出家时,内兴勇悍:我今定当通达妙迹,归修梵行,终无退转。
(3)谛察法忍内自现前:未出家时,独坐思惟,便能证入最初静虑,于自他老病死法,正审观察,能定忍可。
(4)能正出离:能弃舍广大妙欲,净信出家,能自然受持净戒,以禁戒为依止,渐次能证非想非非想处。
(5)自内发起观察谛行:往菩提树,次第观于老死,观老死集,观老死灭,观能趣证老死灭行;如理作意为依止故,久已积集大资粮故,以俱生慧便能觉悟一切法性。
(6)广大善修正见现前:发起宿住念智,忆念先世从诸如来所,于漏尽道积习闻思,发起世间正见令现在前,依此正见如教授者,令菩萨安处一坐,乃至证得究竟漏尽。
(7)获无漏菩提分法得清凉:正见如教授者渐次胜进,现观圣谛时,便证得无漏菩提分法,故称获得清凉。
(8)进修无上修道,依止六处修习圆满,证得六种自在圆满:为欲永断有顶所系烦恼,修习无上觉支,一者修圣神通(如意足),二者修净五根,三者证得烦恼及习气无余离系(无余涅槃),四者证得四种现法乐住,五者证得世间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六者证得名身、句身、文身,得随所欲,无艰难宣说正法(转大*轮),以上六处皆究竟圆满,乃证得六种圆满功德:一者大财富,二者大舍宅,三者诸安乐坐卧具,四者无诸损恼大安乐住,五者能办一切有情正利益事,游戏自在,六者得为法王,于他所获得平等分布作用。
 
四、结语
 
以上引据《阿含经》及其相关论典,先探讨释尊亲口宣说的成佛要项及一乘道,最后以「后有菩萨」的道果作总结。由此可以明显看出《阿含经》中,有完整的「成佛之道」,今归纳如下:
一、首先,发起希欲成佛的菩提心。
二、以三无数劫(三阿僧企耶劫)累积布施、净戒、精进、般若等波罗蜜多。
三、第三无数劫满已,修妙相业时,决定自知必成定佛,亦敢发无畏言:「我当作佛」。此时为「真实菩萨」。
四、生于睹史多天时,为「补处菩萨」,于该处教化天人。
五、最后降生于人间时,为「后有菩萨」,于菩提树下修习入出息念,观察五蕴、十二缘起、四圣谛等进入见道,成为「圣者菩萨」,再经修道而成佛,证得六种自在圆满,此后转大*轮,广度有情。

{返回 林崇安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受念住的研究
下一篇:《杂阿含经》的探索
 制戒十利和小小戒可舍的探讨
 《法句经》的要义
 密宗的方法--密宗修行的次第总说
 阐陀的疑惑
 禅修的理论与实践 第五讲 观察缘起
 生活中的禅修
 《坛经》的心性与佛性略探
 西藏大手印的思想
 释尊时期的分教和阿含经的集成之研究
 释尊的禅修过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前行讲记 第一百八十讲 普贤上师言教-皈依-皈依之分类-诚信2-觉姆成就[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佛教在商品浪潮中的反思[栏目:佛网文摘]
 我是文学院的博士。想问个最简单的问题: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融合的佛教 第九章 众人说宗密——宗密的思想影响、所受评价和历史地位[栏目:董群教授]
 止贪禅[栏目:张慈田文集]
 《忘己为人》之分享[栏目:开仁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