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自觉手册 6-2 第一、培养自觉
 
{返回 佛法与内观系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62

6-2 第一、培养自觉

自觉

让我们清楚地觉知身体的每一个动作,例如,在眨眼时要觉知,在呼吸时要觉知。念头生起时要觉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觉。

自觉无价。我们买不到,也没有人能代替他人修得。例如,当我握紧拳头时,有谁知道我的感觉吗?没有别人。外表上,你可以看到我握紧拳头,可是,你不知道我的感觉。同样地,当别人握紧拳头时,我可以看见,却无法知道他的感觉。

规律的动作

做事情都有方法以达成目的。同样地,训练自觉以达成「觉知-静定-智慧」也需要技巧。

不要静坐不动;一直要规律地动作。

不要闭上眼睛。

你可以用任何坐姿或坐在椅子上,站立或躺下。

现在,我将建议你一个方法:(见图解)

1.双手手掌向下,平放大腿上。

2.以右掌外侧为缘,慢慢地翻右掌。要觉知,停。不可自语「翻右掌」,只要觉知就够了。

3.举右掌,觉、停。

4.贴右掌于小腹,觉、停。

5.以左掌外侧为缘,翻左掌,觉、停。

6.举左掌,觉、停。

7.贴左掌于右掌背上,觉、停。

8.提右掌贴胸,觉、停。

9.外挥右掌,觉、停。

10.下移右掌外缘于右大腿上,觉、停。

11.覆右掌,平放右大腿上,觉、停。

12.提左掌贴胸,觉、停。

13.外挥左掌,觉、停。

14.下移左掌外缘于大腿上,觉、停。

15.覆左掌,平放左大腿上,觉、停。

图 1. 手部动作图解

这是训练自觉的实际方法。我们不一定要熟读经典,因为那只是文字。熟读经典并不能让我们开悟。这个练习才是开悟之道。

我们也应清楚地觉知其他姿势,例如左侧卧、右侧卧、仰卧、从左侧卧起身、从右侧卧起身以及仰卧起身。

你应该常常训练自觉。

往返经行

久坐之后,可能引起酸痛,我们可以改变姿势,来回地走。走久了,可以换成坐姿。

这就叫做「更换姿势」;行、住、坐、卧应该适当地调配。

走时,不要摆动双手。应两手握于前胸或握于背后。

当往返经行时,你应觉知脚的动作。没有必要自语「右脚动」、「左脚动」。

不要走太快或太慢,自然地走。

当你走时要觉知自己在行走。如果你没有带着自觉来行走,就没有用。

日常生活中培养自觉

我们必需尽己所能来培养自觉,甚至可以在轿车里或公车上练习。

当我们坐在公车上或轿车时,可以把手放腿上而上下翻掌,或以姆指摩擦食指指尖,或是重复地握拳放拳。慢慢地做,要觉知。

不论何时何地,练习必须像游戏般地轻松。每次只动一只手而非双手一起动。动右手就别动左手;动左手就别动右手。

有人可能会说:「我很忙,没有时间练习。」或「我不能练习,我不够清净。」这些都是借口。

我们如果想要做件事情,便能找到时间做。不论做什么,都要觉知。假如你是一位老师,当你拿笔时,带着觉知拿笔。写字时也是带着觉知。

这就是培养自觉、自然地学法的自然方式。

当吃饭时,要觉知地拿汤匙。要觉知地将食物放入口中。咀嚼时,要觉知。吞咽时,要觉知。

持续练习如环链

我保证佛所说的法以及我所教的方法。如果你够认真并持续不断像环链或时针绕行般地练习,我向你保证我当下所说。

「持续地练习如环链或时针绕行」,并不表示必须时时刻刻地做规律的手部动作或往返经行。

所谓「时时刻刻练习」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情,你都要觉知每一个动作:洗衣、扫地、清理房舍、洗碗、写字或做生意。觉性将点点滴滴地累积,像雨水落在完好的容器里而装满它。

当我们来回走动,手的进出动作都要觉知,上床时我们可以反复地握拳、放拳直到入睡为止。醒来时,应继续练习。这就叫做「培养自觉」。

总结重点

如同佛陀所教导的,练习规律动作,持续若环。行、住、坐、卧或曲或伸,时时刻刻觉知每一个动作。

练习规律动作,翻覆手掌、提放手臂,要觉知;低头、抬头要觉知;左倾、右倾、眨眼、张口、气息入出,要觉知。

当念头生起时,要觉知。时时刻刻觉知所有动作。不要静坐不动。

这就是培养自觉的方法。

练习的精要,是如同「掌中叶」的法,只是觉知身体的每一动作,以及念头的起伏。我担保你若能如我所说地持续认真地修行,不出三年将止息痛苦。也许只需一年。对某些人而言,也许只要一到九十天。练习的结果是,痛苦会减少或是不再干扰你。(注︰佛陀和一群比丘走进树林,他取了几张叶子放在手里,问他的弟子们:「这林间的叶子和我手中的叶子那样较多?」弟子们回答:「世尊,林中的叶子较多。」佛陀接着说:「我所知道的多得就如同这树林中的叶子,但我所教导你们的则如我掌中的叶子」)

 


{返回 佛法与内观系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自觉手册 6-3 第二、走在正道上
下一篇:自觉手册 6-1 导论
 观呼吸与观四界 三、辨识色法的理论 10-3-10 拾、要留意的事..
 观呼吸与观四界 一、如何培养入出息念 10-1-1 壹、入出息念的培养..
 基本佛经选集一 1-4 《不断经》
 身念住念观法 第三篇 7-3-2 二、讨论
 正确的修行 森林寺院内观法 9-4-3 二、省察
 身念住念观法 第一篇 理论 7-1-1 一、佛法
 基本佛经选集二 2-2 受相应经论集
 身念住念观法 第一篇 理论 7-1-7 七、精进─正念─正知,如理作意..
 身念住念观法 第一篇 理论 7-1-6 六、当下和实相
 观呼吸与观四界 二、如何培养四界观 10-2-5 伍、如何辨识心生色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05-046珍惜悲心与慈爱[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
 忍辱勿嗔(佛遗教经)[栏目:忍辱]
 解脱之钥[栏目:阿姜查禅师]
 三论宗纲要 三论宗的史传和典籍 第一章 历代传承[栏目: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王骧陆居士全集 生日不称觞之要义[栏目:王骧陆居士]
 谈百八法门[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21[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中国佛教美术漫谈(常任侠)[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0八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智者妙音 中篇 迈向解脱之道 第五章、不共前行五加行实修指导 二、发菩提心的意义与修法[栏目:智者妙音]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