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再论「念佛与万行」
 
{返回 温金柯博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74

再论「念佛与万行」 

许多朋友对于「念佛与万行」一文有意见,认为可以大加讨伐。可是仔细读他们的发言,听他们和我的讨论,我发现他们的立论都和我原来的主张一样,也就是都认为「念佛不应舍弃万行」。既然如此,那么,他们应该与此文的主张相契莫逆才对呀!为什么反而认为此文大逆不道呢?这似乎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我知道,问题的关键在于「念佛与万行」一文质疑的对象是日本净土宗的祖师法然上人。因此,问题的关键,不是他们不认同该文所说的内容,而是认为法然上人是不能质疑的。

不错,该文所指出的正是《选择本愿念佛集》的最后一篇,也就是该书的结论中所说的:

「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

法然上人在这里用的是「抛」字。

「念佛」正行与其他诸行之间的关系,用「抛」字来界定,显然是有毛病的。因为「抛」字有弃去、远离、拒斥之意。换言之,是「废弃万行」之意。念佛的人要扬言要抛弃、废弃「持戒」、「布施」、「禅定」、「般若」……。这样的讲法是有语病的。日本净土宗经常会出现「念佛而作恶是否可以往生」这一类奇怪的疑问,或许与这样的语病不无关系。

佛教当中,有一些强调某一法的重要性的语法,但都没有类似的毛病。如六祖檀经说:

「我此法门,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如果法然上人用「往生之道,唯论念佛,不论余诸杂行。」这样的表达就没有毛病,但是用「且抛诸杂行」,就有问题。举例来说,万行之中的「持戒」之中有「不杀生」。念佛往生,固然可以「不论是否持不杀生戒」,但绝不能说「念佛的人,且抛不杀生戒」,这样说得太过头了,而且有「坏乱佛法」之嫌。

如果六祖惠能,也像法然上人那样说:「我此法门,唯论见性,且抛禅定解脱。」同样有坏乱佛法之嫌,难免入于邪道、狂禅。

我希望,认为「念佛与万行」一文有问题的人,可以分清楚两个层次,一个是:你真的认为「念佛的人应该抛弃、拒绝一切善行」吗?如果不是,那就不必质疑我,反而应当赞同我所说。另一个是:你真的认为「无论如何都不应质疑法然上人」吗?如果是,那我也没有办法。因为「依法不依人」才是佛教的正道。不是吗?


{返回 温金柯博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念佛与万行
下一篇:佛教的修练与身体
 四向四果与菩萨
 龙树菩萨所述的极乐净土义
 印顺导师对阿含经的看法
 「平生业成」和「念念不舍」之间
 略述佛教的死刑观
 海纳百川以成其大--谨以「福慧圆满」赞颂导师
 佛陀的师承与超越
 《杂阿含经》辨义
 佛教的修练与身体
 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在境缘中去除贪瞋痴[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无死的金刚心 第4章 雪崩与狼灾[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21[栏目: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七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法空恩师讲《广论》87讲[栏目:广论·法空法师]
 书魂游记[栏目:太虚法师]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二 4 断见和常见[栏目:宽见法师]
 让心灵安排个地方[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梁武帝给现代人的启示[栏目: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根本与方便——追寻以憨山大师为主流的晚明丛林改革之路[栏目:江灿腾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