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观呼吸与观四界 一、如何培养入出息念 10-1-4 肆、达到禅那
 
{返回 佛法与内观系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75

10-1-4 肆、达到禅那

1. 当信、精进、念、定、慧五根得到充分培养,专注力就会超越近行定而达到安止定。当你以这方式达到禅那时,你的心将不间断地知道「似相」。这情况可能持续数小时,甚至整夜或一整天。

2. 当你的心持续专注在似相一或两小时,你要试着去辨识在心脏附近的「心所依色」,此处安住着意门(有分识)。「有分识」明亮而光明。疏上解释它就是意门。你一再尝试,就容易辨识到「意门」依于「心所依色」,以及呈现在这儿的「似相」。当你能如此时,应试着辨识寻、伺、喜、乐及一境性的五禅支,一次一个。经由持续地练习,最后你能同时辨识五禅支。五禅支是:

(1)寻:将心导向并置于「似相」。

(2)伺:将心持续置于「似相」。

(3)喜:对「似相」的喜悦。

(4)乐:经由体验「似相」相关的乐受。

(5)一境性:对「似相」的心一境性。

3. 它们各自称为「禅支」,但合为整体就称为「禅那」。刚开始练习禅那时,你应该练习以长时间进入禅那,而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辨识禅支。你要练习初禅的自在,有五种自在:

(1)转向自在:能够在出定之后辨识诸禅支。

(2)入定自在:能够在任何时刻随心入定。

(3)住定自在:能够随意住定多久。

(4)出定自在:能够在预定的时间出定。

(5)省察自在:能够辨识诸禅支。

4. 转向与省察二者发生在相同的「意门心路过程」。转向是由「意门转向心」来运作,在此是以五禅支中的一支,例如「寻」作为所缘。省察则是由意门转向心之后马上生起的第四、五、六或第七个速行心来运作,也取同样的所缘。

5. 在《增支部》的《山牛经》中提到,当大目犍连尊者还是预流果时,正练习禅那。佛陀提醒他,在还没有熟练于初禅五自在时,不要试着进修第二禅。佛陀解释说,若还未熟练于初禅五自在,就试更高的禅那,不但会失去初禅,也无法达成第二禅,两者都会失去。

6. 当你已熟练初禅五自在后,可进习第二禅。为此,你要先入初禅,出初禅,而后思惟初禅的过失及第二禅的功德。要思惟初禅仍是接近五盖,也要思惟初禅中的寻、伺禅支是粗,使初禅比无寻、无伺的第二禅不寂静。因此,希望去除此二禅支,而只留下喜、乐、一境性,你要再将心专注于「似相」。

7. 以这方式,你将证得拥有喜、乐及一境性的第二禅。而后,要练习第二禅的五自在。当练习成功且想进习第三禅时,你要思惟第二禅的过失及第三禅的功德。思惟第二禅是接近初禅,而第三禅比第二禅寂静。也要思惟第二禅的喜禅支是粗,使第二禅比无喜的第三禅不寂静。以这方式思惟,你从第二禅出定后希望证得第三禅,并再专注于「似相」。以这方式,你将证得拥有乐及一境性的第三禅。

8. 你进一步练习第三禅的五自在。当你已练习成功且想进习第四禅时,要思惟第三禅的过失及第四禅的功德。你要思惟第三禅的乐禅支是粗,使第三禅比无乐的第四禅不寂静。以这方式思惟,你从第三禅出定后希望证得第四禅,并再专注于「似相」。以这方式,你将证得具有舍及一境性的第四禅。而后,你要练习第四禅的五自在。

11. 证得第四禅时,呼吸完全停止。如此完成了培养入出息念的第四阶段:

『我学寂止身行而入息。』

『我学寂止身行而出息。』」

10. 这个阶段始于禅相刚生起之前,定力随着四禅培养出来,呼吸愈来愈静,一直到在第四禅时呼吸停止了。

11. 当禅修者利用入出息念达到第四禅,并已培养五自在,那么,一旦由定所产生的光是明亮、灿烂而炽放时,如果他想要,他可以移向培养「内观禅修」。另一方面,禅修者也可以继续培养「寂止禅修」。

 


{返回 佛法与内观系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观呼吸与观四界 二、如何培养四界观 10-2-1 壹、四界观简略法
下一篇:观呼吸与观四界 一、如何培养入出息念 10-1-3 参、平衡七觉支
 生活中的禅修 序 11-1 正念动中禅第一日法谈
 自觉手册 6-1 导论
 内观禅修手册 5-2 阿姜达磨多罗的开示
 身念住念观法 第一篇 理论 7-1-6 六、当下和实相
 基本佛经选集一 1-1 《大念住经》
 身念住念观法 第一篇 理论 7-1-10 十、色和心
 观呼吸与观四界 三、辨识色法的理论 10-3-7 柒、内观与剎那定..
 观呼吸与观四界 二、如何培养四界观 10-2-4 肆、眼门五十四色法..
 身念住念观法 第二篇 实修 7-2
 内观禅修手册 5-1 内观禅修手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戒做不到心里害怕怎么办?[栏目:传明法师]
 法句经开示 常自反省[栏目:如瑞法师]
 The Dog King Silver [Justice][栏目: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 Old]
 传承的意义是什么?[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生死皆自在·第四章 了悟生死 解脱自在,生死箴言[栏目:生死皆自在]
 长衫、二衫、三衫[栏目:佛教常用呗器、器物、服装简述]
 如盲执烛[栏目:般若]
 我听别的居士讲不能多使用水对吗?[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智慧[栏目:远凡法师·禅的世界]
 中台禅寺八十八年度春季常住僧众精进禅七 88.3.5─88.3.12[栏目:惟觉法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