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萨戒略颂讲记
 
{返回 智敏上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8758

菩萨戒学习资料

(为讲寺灌顶前菩萨戒学习资料)

智敏上师讲授

多宝讲寺

下边是菩萨戒了。我们只能讲一个愿,因为时间快到了,下边烧饭的人要到大寮去了。

菩萨戒里边,我们以前讲菩萨戒,讲得比较仔细的,这里呢,我们略略地讲一下。但是,也是某些方面以前没有详细讲的,这里要补充一下。那就是说,真正要完整的,把两个一起学一下,那就完整的。

具体说,在哪里不一样呢?我们上次讲菩萨戒是根据宗大师的《菩萨戒论》——《瑜伽师地论》讲的,《虚空藏经》没有广开讲。这里,菩萨戒的根本戒有十八条,前面四条是《瑜伽师地论》里边的,我们今天笔记里也有。菩萨戒十八条根本罪,从第一条到第四条是从《瑜伽师地论 · 菩萨戒品》里边来的,它只有四条根本罪,而第五到十八,这个十二条是从《虚空藏菩萨经》里边来的。上一次我们讲菩萨戒重点是讲《瑜伽师地论》和宗大师的《菩萨戒品》,《虚空藏经》是带着讲的。这一次我们把《瑜伽师地论》不广讲了,那么宗大师的《菩萨戒品》也不那么广开了,而把《虚空藏菩萨经》里边十二条根本罪就比较仔细地来讲一下,那么这两边一对照之后,那完整的就得到了。

 


壹、序分

 


《讲录》:菩提愿:菩萨道为六度四摄,须令愿与行配合。

今天,我们先把颂念一下,菩萨戒的愿。菩萨戒有愿菩提心,行菩提心,愿菩提就是发菩提心,行菩提就是受菩萨戒,有戒相戒条的。那么先是菩提愿:

 


菩提愿

三宝财法应守护 勿因怨爱起贪瞋 勿执持爱心怨心而起贪瞋诸恶门

于善知识应依止 受用作善回向余 受用衣食等应思来处有情而发愿度脱每作一善必回向一切有情

这是发菩提心。你说菩提心好象空空泛泛的,到底具体的是什么内涵呢?这里给你标了一些。

「三宝财法应守护」,很重要,三宝的财法一定要保护,因为其他人的财法你侵损之后你固然有罪,而三宝的财法属于十方的僧的,十方所有的僧都是它的主,那么你侵损三宝的财物的话,受的罪就特别重。我们以前讲《僧护经》里边就讲了很多的公案。有一个小沙弥,他为了他师父,采了七个果子给他师父吃,三宝东西,应是公的,要有大家有,要没有大家没有,你自己拿七个给师父吃,结果下恶道,受地狱的苦受了很多年,很多时间,受了之后,出来之后,饿鬼,饿鬼身上长了七个疱,经常流脓血,痛得不得了。这个果报很厉害,这七个果,我们看了是很小的事情,没有几个钱,但是三宝财物,就特别重。

三宝财物侵损了、偷去了,当然是严重了;你保护的不好,损坏了或者霉烂了,同样的有责任的。所以说执掌三宝财物的人,最高的要求是阿罗汉,他不会错因果;再起码的最好还是初果;再往下的,要懂戒的人。所以这个是个重大的事情。一般人去了,他不懂戒,或者因果不很看重的,是害人了,叫他去造罪去了。所以说我们管三宝财物的人呢,自己假使当了这个执事,要好好学戒,把《僧护经》多看一看,要爱护三宝财物比自己的眼珠还要严重,这样子才可以避免造很重的罪。

「三宝财法应守护,勿因怨爱起贪瞋」,菩萨戒、菩提心,一切众生都作父母想,不要因为那些有情是冤家起瞋恨心、是亲家起贪着心,不能起不平等的贪瞋的心。

「于善知识应依止」,善知识就是我们说依止善知识,那些善知识要好好地依止他学法。

「受用作善回向余」,自己受用,衣食等等,我们在观堂吃饭的时候要五观,起五个观想,作善事情都要回向给一切众生,不要为自己。总之,发菩提心的人,他的心量是大的,一切好事情都送给众生的,都是回向众生的,自己情愿为众生而吃苦。这是总的菩提心。

下边是两段,一段是不能做的,一段是应当做的。

诸师尊前作欺诳 他人作善令悔疑

瞋恨骂辱于菩萨 心不正直作谄诳 以上为应断四黑法

「诸师尊前作欺诳」,善知识应当依止的,而你在他们面前,「师尊」,自己的师父,或者那些阿舍黎之类的,「欺诳」,骗他。

「他人作善令悔疑」,人家作好事,你使他起「悔」,他捐了好多钱,「哎呀」,他说,「你捐错了,你这个捐了庙里干啥哩?他们的庙里的僧人不作又不劳动,他们吃得好好的,你自己辛辛苦苦换来的钱都给他们去用了。」使他追悔:「哎,该不要供养的。」或者「疑」,供了之后到底有没有因果、到底能不能得福报?恐怕不一定吧?使他作悔作疑,这个都是坏事,都是损坏菩提心。

「瞋恨骂辱于菩萨」,这个更严重了,菩萨发了菩提心的、受了菩萨戒的人,不管是圣者也好,凡夫也好,你对他起了瞋恨心,骂他、侮辱他,罪很大。

「心不正直作谄诳」,发菩提心的人要直心是道场,「心不正直」,在人家面前作一些谄曲的样子或者欺诳的事情,这个是直接危害菩提心的。

这四种坏事是不能做的,下边是要做的事。

 


于诸有情不欺诳 于诸有情正直心

于诸有情如来想 令诸有情圆菩提 以上为应修四白法

「于诸有情不欺诳」,对一切有情不要欺诳的心。「于诸有情正直心」,直心是道场,是什么就是什么,正正直直的,菩提心就是一切有情作父母想,怎么欺诳他呢?什么事情都要老实地告诉他。「于诸有情如来想」,一切有情都当作佛的看。「令诸有情圆菩提」,最后一切有情都要使他们成佛。

我们发菩提心的人,自己情愿受一切苦,要使一切有情得到最高的安乐,最大的安乐就是成佛。就是要使一切有情都能成佛,自己吃点苦没有关系,这个心有了,菩提心。那么,假使你自己斤斤较量,为了自己的利益要牺牲人家的利益的,那就是跟菩提心差得太远了。菩提心太远了之后,那你修行的话是背道而驰的,你做的事情是好事,但是你发的心是坏事,这两个东西就不相称,你念经经常念要发菩提心的,碰到事情的时候又自私自利的要损害人家的,那不是两个不相称吗?你要得感应、要得效果,怎么会得到呢?而且你还是在骗佛了,在佛面前说,发菩提心,「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结果你经一念完了,去害众生去了,去恼害众生去了,你佛面前说的话你怎么说呢?这些是发菩提心的人,该怎么做、哪些不要做的,这里讲了。

下边是菩萨戒的戒条。有的人想受菩萨戒,当然我们说一般受的是优婆塞菩萨戒,六重二十八轻,这是瑜伽菩萨戒,但是原则是一样的。可以学一下,以后有机会也可以受。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

 

 

 


昨天,我们把菩提愿的偈讲了,菩提愿就是发菩提心。下边是菩提行,菩提行就是菩萨戒。所以我们抄的笔记上就说明了这个十八个根本的罪,其中有四个是从《瑜伽师地论》来的,还有十二个从《虚空藏经》里来的。那么,这个菩萨戒我们以前在讲《菩萨戒颂》的时候已经广讲了,今天还是略略地讲一下。但是我们昨天讲了,《虚空藏经》里的内涵今天还是要比较详细的发挥一下。以前讲过的就略,以前没有讲的就广一点,将来跟菩萨戒合起来看呢,可以把意思比较完整地拿出来。

 


贰、正宗分

 


甲一、十八他胜罪

 


《讲录》:菩提行偈:别解脱戒为总法,菩萨戒因人而施,各各不同。十八根本罪,初四出瑜伽,余出虚空藏经。

现在我们先看总的菩提行偈里边十八个根本罪,这十八个根本罪都标有字,一、二、三、四,这是《瑜伽师地论》里来的,第五到十八是《虚空藏菩萨经》里边来的。这个我们等一下讲的时候,把《虚空藏经》仔细分析一下。先讲前面四个。

 


乙一、《瑜伽师地论》四他胜

 


菩提行偈

一赞己毁他二悭法财 三不忍忏谢反打辱 四弃舍大乘持伪法

 


丙一、赞己毁他(为贪利敬故)

「赞己毁他悭法财」,第一条是「赞己毁他」。赞己毁他的原因主要是为什么?为什么赞己?为什么要毁他?主要为贪求利养、恭敬,它的目的就是为求名闻利养,以这样子的出发点来赞叹自己毁谤人家的,这样子的人就是根本罪。假使为了三宝的事情,为了其他法上的事情,偶尔讲到一些自己或者人家的过失,是从法上出发,不属于这个根本罪。这就要求抓住这个重点,他之所以要赞自己毁谤人家,都是为了自己贪求利养恭敬,那么这就是犯根本罪。

 


丙二、悭法财(性悭财法,不修惠施)

第二条,「悭法财」。自己有法有财,人家来求,不布施。那么这个在一般的人来看呢,我的东西人家来求我不给,最多是小气,也没有什么大的罪,但是菩萨戒,发的菩提心,要利他,要舍弃一切自己的利益来利益人家的,那这个心发了之后,人家来求你东西的时候,你不给,那就违背菩提心愿的,所以说这是犯很重的罪,菩萨戒里边是一条大重罪。自己的财或者法人家如法地来求,你不愿意,悭贪,不给,那么这个就是菩萨戒里的根本罪。求财物,人家要,那么求法,你自己有的法,只要对方是这个根基,不是盗法,也不是外道来偷法破坏佛教,对这个要求那你要满人家的愿。菩萨是满一切善愿的,你要是不给的话呢,那是根本罪。

我们大家都知道舍利弗在行菩萨道的时候,假使人家要眼睛,就布施眼睛,那个菩萨道就是这样做的。我们说,在没有证到一定高位的时候,哪些不能布施的,我们也讲过,像布施眼睛,不是一般初发心的菩萨要做的,假使人家要你身上的肉或血什么东西了,这个都是要见道以前正式行六度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或者是证了空性以上的菩萨,正规的说,证了空性的菩萨,他作这样的布施那是广大利益众生,对于他自己说,因为证得空性了也感不到很大的痛苦,假使在没有证到空性之前,初发心菩萨这么做,自己受了极大的苦痛,可能会退心。舍利弗就是施了眼睛之后,退了心了,退了心之后,不但是菩萨道行不成,还是起了瞋恨心,堕落到畜生道做毒蛇。

所以说没有这个力量做的时候,不要勉强做。我们以前讲菩萨戒的时候都讲过了,什么地位的时候行什么布施,都有一定层次的,不是随便的。那么开性罪也一样,杀盗淫妄的罪在某个利他的时候可以开,但也要什么样的菩萨能开,初发心菩萨不能开,不要说可以开的话就乱开,这个下边要讲这一条。那么,财啊,法啊,人家需要的法,人家是那个基,不是盗法也不是外道破坏的,那是要给,不给的话,就是根本罪。

 


丙三、不忍忏谢反打辱(内怀猛利忿恨,不舍怨结)

第三条,「不忍忏谢反打辱」。人家有些地方做错了,他认罪来忏悔,你就是心里怀恨,不接受人家的忏悔,还要反过来打骂侮辱,这样子是根本罪。后边,不受忏悔呢,恶作罪是有的,这里不但不受忏谢,还要反过来打骂,那么,这样子就是根本罪。后边的,单是不受忏悔的不是根本罪,反过来有打骂的骂辱的,这样子的就是根本罪。

 


丙四、弃舍大乘持伪法

第四条,「弃舍大乘持伪法」。伪法就是相似佛法,表面上看是讲的是佛教,实际上从内涵上跟佛教是不一样的,甚至于是相反的。最害人的就是相似佛法,那就是穿了佛教的外衣,做反佛教的事情。我记得在《广论》磁带里边,日常法师向大家很痛切地说了一句话,就是破坏佛教的有两个事情,外边的人是破坏不了的,都是内部,内部是哪两个事情破坏呢?一个说相似佛法,说的佛法表面上看引经据典讲的是佛教,内涵呢却抽掉了,讲的是反佛教的东西,这是一个破坏佛教的因素。另一个是取筹,取筹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在末法时期,大多数的人都是凡夫,知见不正的,而极少数的人却是知见正的,如果一取筹的话,少数服从多数的话,那就是正知正见的人就要服从那些邪知邪见的啦,所以说这也是破坏佛教的一方面。相似佛法,我们在末法时期最要注意这个事情,讲的是佛法,内涵却不是佛教。在宗大师注解里边,他这么说,一切非清净法、一切随顺黑法的都叫伪法,相似佛法。那么,真正的大乘法你不去学,去执持那些不是清净的法、随顺黑法,黑法就是恶法,顺了那些恶法的东西,你却是执持它,那么这样子的人就是犯一个根本罪。

这前面四条是《瑜伽师地论》里边说的四根本罪。我们现在请大家把五字真言的《讲录》请大家翻了对照看,因为这个里边讲了比较详细的,我们可以对照看。

 


《讲录》:

1.由贪名利恭敬而赞己毁他。2.悭惜法财,不以给施。菩萨于来问法,及求财者,最少须施一句、一钱,不虚其愿。3.他来忏谢前罪,其心真切而不听许,不舍怨结,而反打辱。4.弃舍大乘开示,建立相似伪法,于佛法中夹杂烦恼,即名为伪。此条障智慧。

它这里说《瑜伽师地论》的四个罪。第一条「由贪名利恭敬而赞己毁他」,「赞己」也是犯菩萨戒的,「毁他」也犯菩萨戒,这在宗大师的注解里边分的。不要说我没有毁他,单是赞叹自己——也是犯的,那么毁他当然更犯了。

第二条,「悭惜法财,不以给施,菩萨于来问法,及求财者,最少须施一句、一钱,不虚其愿。」那么,这个我们法流有传承的,就是路上碰到要钱的,你身上没有钱,你给他一分钱也好,现在来说五分、一毛钱也好,总表示你愿意布施他,如果你不给的话,受过菩萨戒的人那就是戒律上有违背了,……(3B)从悲心出发,他既然跟你来要钱了,他总有他的困难,我们如果钱多,给个一块两块,钱少,给个一毛两毛也可以,乃至给一分钱也可以,总表示愿意布施。求法也一样的,人家诚心诚意地如法地来求法,多少给一点,你再忙给一点点也好,总之表示自己愿意布施。在某些地方,假设有特殊情况之下可以开了不犯的也有,但是总的来说,能够布施一点总是布施一点好。

下边,第三条,「他来忏谢前罪,其心真切而不听许,不舍怨结,而反打辱。」骂,打辱,你不听他忏悔,已经是不对了,人家真心诚意地来忏悔,不听他,反而打他、侮辱他、骂他,这个太过分,根本罪。

第四条,「弃舍大乘开示,建立相似伪法,于佛法中夹杂烦恼,即名为伪,此条障智慧。」这是海公上师的注解。他是说,在佛法里边把自己的烦恼主观知见加进去的,都是伪法。

所以说我们学法一定要有传承,传承的法就是上边的师承他一贯地下来的见,我们是把它接受下来又把它传下去,这是正知正见。如果自己凭自己的智慧来看经书,没有传承,在西藏,你再看得多,再讲得好,没有传承,人家不听你的。那么,汉地就没有这个优良传统,只要你说得天花乱坠的,很多人就会相信。我们说,自己看经就是一个毛病,自己的主观知见,那就是我执烦恼,都会插进去,顺了我的,就大大地发挥,不顺自己的就把它淹没,甚至于把它歪曲、改变,所以这样子讲呢,相似佛法。我们的佛法要原原整整的,不能改变的,你改变了一点点,那性质就不一样了。我们说一个复杂的机器,假使一个线路,里边的电线你把它弄掉两根,自己来安排自己来接那个头,那这个机器肯定坏掉了,接不响了,因为它是你自己搞的。那么,我们佛法一样,你把整个的佛教自己的东西掺进去一点点就变了质了,何况你掺了很多。

所以说,相似佛法是一个破坏佛教最厉害的东西,因为人家看起你来还是在宣传佛教,你也引了很多经典,但是你引的里边没有把意思拿准,或者是断章取义,或者是强调某一方面,或者是不完整,甚至于走到反的方向去。在菩萨戒里边都是属于根本罪的,很重。

 


乙二、《虚空藏菩萨经》十四根本罪

 


五盗三宝物六谤三乘 七夺衣反俗八五无间 九谤无业果诸邪见 十破坏村等

 


下边,「盗三宝物谤三乘,夺衣反俗五无间,谤无业果诸邪见,破坏村等」,这个六条,属于在虚空藏菩萨戒里边。它分了几类,一类是国王,刹帝利王,他凭他自己的权力做一些坏事,有五条,还有一些大臣依靠他的职权做一些坏事,也是五条。这个十条里边,国王五条,大臣五条,有四条是相同的,那么大臣里边有一条不同的,加上去,一共是六条,所以说这六条在原来《虚空藏菩萨经》里边是十条。

我们把《虚空藏菩萨经》的内涵先给大家念一下,然后再来看我们的文。

 


丙五、盗三宝物

善男子,所谓灌顶剎利王,领国土有自在力,取兜婆物及四方僧物,或教人取,是则名犯初根本罪。

在《虚空藏菩萨经》里边这么说:「善男子,所谓灌顶剎利王,领国土有自在力,取兜婆物及四方僧物,或教人取,是则名犯初根本罪。」灌顶王就是国王,他统领国土,他有自在能力,他可以自己做主了,第一条,就是把佛法僧的东西自己拿来或者叫人家去取,「盗三宝物」,这个盗实际上不是偷盗,是用国王的权力来拿的。这样子,这个国王就犯第一条根本罪。

 


丙六、谤三乘

复次,善男子,灌顶剎利王领国土有自在力,毁谤正法,舍声闻乘、辟支佛乘,舍无上乘,又制他人不令修学。是名第二犯根本罪。

第二条「谤三乘」。灌顶剎帝利王「毁谤正法,舍声闻乘辟支佛乘,舍无上乘,又制他人不令修学。」这个毁谤正法,把整个佛教都毁谤了,声闻乘也好,辟支佛乘也好,无上的大乘也好,全部毁谤。自己毁谤,还叫人家不准修,这是犯的第二条根本罪,「谤三乘」。后边,单谤声闻乘,不谤大乘的,恶作罪,这个后边有的。整个佛教的三乘都谤的是根本罪。

 


丙七、夺衣反俗

复次,善男子,灌顶剎利王领国土有自在力,若复有人,以如来故,剃除须发,身被法服,持戒毁戒有戒无戒,脱其袈裟逼令还俗,或加杖捶,或复系缚,或截手足乃至断命,自作使他,造如此恶。是名第三犯根本罪。

第三条「夺衣反俗」。就是有人因为信佛的缘故,「剃除须髪」,那就是出家了,「身被法服,持戒」,这个出家的,穿了出家的衣服的,这类人,不管你是持戒的,毁戒的,有戒的就是得了戒,无戒的没有得戒的,只要他是在佛的教下出家,穿了出家的衣服的,如果国王以他的权力把他的袈裟脱掉,逼他还俗的话,甚至于加刑罚,杖捶,就是鞭子、棍子打,或者把他抓起来,或者是割手割足,或者是断命了,自己作,或者叫人家作这些坏事的,根本的他胜罪,是菩萨戒的根本罪。那就是说,不管是有戒无戒、持戒毁戒,只要他是在佛教里边出.家的穿了法服的,都不能逼他还俗。所以,夺衣反俗是一个根本罪。

 


丙八、五无间

复次,善男子,灌顶剎利王领国土有自在力,作五逆罪。何等为五?一者杀母,二者害父,三者杀阿罗汉,四者破和合僧,五者出佛身血。如是五无间罪,若犯一者,是则名为犯根本罪。是名第四犯根本罪。

第四条「五无间」。如果国王他自由自在地,他造五无间罪,杀母、杀父、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这五条里边只要犯一条,就是犯五无间罪,而且还犯了菩萨戒的根本罪。这当然是对受了菩萨戒的国王来说了,所以说造五无间罪的,你随便犯了一条,那就是犯了根本的菩萨戒。

我们这里就想起了皈依的力量。阿阇世王他听了提婆达多的话,他害了他的父亲,又把他母亲关起来,那就是五逆罪了,提婆达多要杀佛要作新的佛,他劝阿阇世王把瓶沙王,他的父亲,把他杀掉,做新的王,这两个人合起来这么搞。最后,阿阇世王皈依佛之后,在佛面前诚心忏悔他造的罪,因为靠了佛的加持力,靠他自己的忏悔力,本来造无间罪要堕阿鼻地狱的,他因为凭他的忏悔,凭他皈依三宝真诚的心,所以地狱只去了七天,马上就超脱了,那就是说皈依的力量大。前面我们说灭罪可以靠皈依三宝的力量可以灭罪,这就是一个证明。这里说了,五无间任何一条犯了,也就是菩萨戒的根本罪也犯了。

 


丙九、谤无业果诸邪见

复次,善男子,灌顶剎利王领国土有自在力,谤无因果,不畏未来,造十恶业道,亦教他人令行十恶。是名第五犯根本罪。

那么,国王里边第五条的根本罪「谤无业果诸邪见」。假使说一个.国王他有自在力,在他国土里边,起个邪见,拔无因果,说造了坏事将来不会受报的,那么造十恶业道,杀盗淫妄,贪瞋痴,两舌绮语恶口等等都做,自己做,也叫人家做,这个就是犯菩萨戒的根本罪。

 


善男子,是名灌顶剎利五根本罪。若犯一者,此则名为犯波罗夷。先所修习一切善根皆悉烧然,离安隐处,失人天乐,堕于恶趣。

这五条是国王的。当然,不是国王,犯了也一样犯罪。《虚空藏菩萨经》是针对国王说的。那就是我们这里后边的第五条,「盗三宝物」,三宝的东西,佛法僧的东西,以国王的权力拿来,这是根本罪。「六、谤三乘」,佛法不管声闻缘觉菩萨乘,你毁谤它,都是属于犯根本罪的。叫人家不要修了,不要去学这些东西,只有国王有这个自在力。那么,下边对于那些在佛的教下出家,穿了出家衣服的,逼得他还俗,甚至于打骂,关起来或者是断命这些都是菩萨的根本罪,当然你断命另外还有断命的罪还有一条。这里,就是只要是「七、夺衣反俗」都是属于菩萨戒的根本罪。这个当然,你一个在家的普通老百姓是没有这个权力,这是国王的罪了。那么,第八,造「五无间」罪那就是不分那一个了,造了之后都是犯菩萨戒的根本罪。「九、谤无业果」,那是同的,国王自己、其他的人也是一样。这前面的五六七八九这五条,就是主要是对国王说的。

 


丙十、破坏村等

复次善男子,大臣亦有五根本罪犯波罗夷,若有犯者,先所修习一切善根皆悉烧然,堕于恶趣,离安隐处,永失一切天人之乐。何等为五?谓彼大臣统理国土,依倚王力,取兜婆物及四方僧物,或教人取。是则名犯初根本罪。

那么,下边,在《虚空藏菩萨经》里边有五条是大臣的。大臣也有一定的权力,他也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他依靠王的势力,他统理他的地方,取佛法僧的东西,自己取,或者叫人家取,也是根本罪,这跟国王一样,所以说不重复了。

 


复次善男子,若彼大臣统理国土依倚王力,破坏村邑城郭国土,或教人破。是名第二犯根本罪。

第二条,「若彼大臣,统理国土,依倚王力,破坏村邑城郭国土,或教人破,是名第二犯根本罪。」(大臣亦有五根本罪,第一、三、四、五,同灌顶刹利王第一、二、三、四。)大臣统领他的国土依靠王的势力,「破坏村邑城郭国土」,就是说破坏那些有老百姓住的地方,自己破坏,或者叫人家破坏,这是犯第二条根本罪。这就是我们这里的「破坏村等」,是第十条,那是大臣的,一般的人没有这个力量破坏,大臣他靠王的势力可以破坏。那么在海公上师的《讲录》里边他发挥一下,不但是人间的村邑聚落,乃至是鬼神村,一般就是说,我们这个树林、有大树都有鬼神住的,五年以上的树一般都有鬼神居住,那么你破坏那些树林也是等于说破坏了鬼神的村邑聚落,也是算根本罪,因为破坏村邑聚落都是伤命的事情。这是大臣的第二条,因为前面国王没有了,这里就摆了第十条。

 


复次善男子,若彼大臣统理国土依倚王力,毁谤正法,舍声闻乘、辟支佛乘,舍无上乘,亦制他人不令修学。是名第三犯根本罪。

大臣的第三条,他靠王的势力毁谤正法,也是舍声闻乘、辟支佛乘、舍无上乘,自己毁谤,也叫人不要修不要学。这一个也跟国王一样,这一条不重复,也摆在前边。

 


复次善男子,若彼大臣统理国土依倚王力,若见有人,以如来故,剃除须发、身被法服,持戒毁戒有戒无戒,脱其袈裟,逼令还俗,或加杖捶,或复系缚,或截手足,乃至断命。自作使他,造如此恶。是名第四犯根本罪。

第四条,大臣的罪,他靠了王的势力,看见有人依如来故,就是在如来的教下,「剃除须髪,身被法服」,穿了出家衣服,不管他是持戒的毁戒的或者是有戒无戒的,凭他的势力不准他穿袈裟,「脱其袈裟,逼令还俗」,逼他还俗的,甚至于打缚,关起来断命的,这样子的也是一条根本罪。前面国王也有,所以这一条不重复。

 


复次善男子,若彼大臣统理国土依倚王力,作五逆罪。何等为五?一者杀母,二者害父,三者杀阿罗汉,四者破和合僧,五者出佛身血。如是五无间罪,若犯一者,是则名为犯根本罪。是名第五犯根本罪。

善男子,是名大臣五根本罪。若犯一者,此则名为犯波罗夷,先所修习一切善根皆悉烧然,离安隐处失人天乐堕于恶趣。

大臣的第五条,也是造五无间罪,依止国王的力量,作杀母、杀父、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的,随做一个,是根本罪。所以这一条也不重复。

这里把国王的、大臣的十条罪合拢来,六条,就是说,从第五条盗三宝物,第六谤三乘,第七夺衣反俗,第八五无间,第九谤无业果诸邪见,第十破坏村等,那就是对国王大臣的十条把它浓缩到六条。下边从十一条开始到十八条是属于对初发心菩萨犯的根本罪。

我们先对照海公上师的注解看有没有补充的。

 


《讲录》:5.取三宝物,或教人取。6.毁谤正法,舍声闻乘、辟支佛乘及无上佛乘。今日五、六两病最深。7.夺僧侣衣,迫使返俗。8.作五逆罪,一者杀母,二者杀父,三者杀阿罗汉,四者破和合僧,五者出佛身血。若犯其一,即名根本。9.谤无因果,不畏未来,造十恶业,不畏未来受报。10.破坏村邑,伤众多命。此戒国王、大臣,欲其慈心不杀。又五年以上之树,有鬼神村。

第五条,「取三宝物,或教人取。」自取、教人取。第六条,「毁谤正法,舍声闻乘、辟支佛乘及无上佛乘。」都在里边,一样的。第七条,「夺僧侣衣,迫使返俗」,就是夺衣反俗,一样的。第八条,「作五逆罪,一者杀母、二者杀父、三者杀阿罗汉、四者破和合僧、五者出佛身血,随犯其一,是名根本」,一样的。第九条,「谤无因果,不畏未来,造十恶业,不畏未来受报」,这个都是根据《虚空藏经》来的,一模一样,内容一样的。第十条,「破坏村邑,伤众多命。此戒国王、大臣,欲其慈心不杀。又五年以上之树,有鬼神村。」国王大臣有势力了,他破坏那些村邑国土,假使打仗的时候,屠城等等都是这一类的。那么,这当然是犯菩萨戒的根本罪,因为是杀害众生的。这里海公上师加了一点,五年以上的树有鬼神村,如果破坏了鬼神村,当然不是人的聚落,但也有罪,也属于这个罪的范围,当然不能说一定是根本罪了,这个不敢说,但也是属于这个罪的范围之内的。所以,鬼神村也不能随便破坏。

下边开始关于初发心菩萨的事情。初发心菩萨有八条根本罪。我们根据《虚空藏菩萨经》念一下,然后再对照我们这里的,因为这里有一些是有一点不同的,我们看下去就知道。

 


复次善男子,初发心菩萨趣向大乘,有八根本罪犯波罗夷,先所修习一切善根皆悉烧然,堕于恶趣,离安隐处,失人天乐,亦失大乘境界之乐,久在生死,离善知识。何等为八?

十一妄说空 十二退他菩提十三谤别戒 十四毁谤声闻缘觉乘 十五嫉毁妄慢过人说

十六贪利衒卖言自得 十七恃力夺取禅给诵 十八退菩提等廿五心 如是十八根本罪

 


丙十一、妄说空

谓彼菩萨宿业因缘生五浊世,有馀善根近善知识,归趣甚深大乘之法,发无上心,智慧微浅。是初发心菩萨,又从他闻甚深空法读诵受持,复于少智愚痴人前读诵解说。余人闻已,惊疑怖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退没,乐声闻乘。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一根本重罪。

《讲录》:

11.于诸愚人浅慧者前,解说读诵甚深空法,不当其机,是人闻已,惊疑怖畏,便退成佛无上道心。

先看第一条,初发心菩萨的第一条「妄说空」。它说这个初发心菩萨因为过去的因缘生在五浊恶世,他有善根能够亲近善知识,归敬大乘,发无上的心,但是他的智慧不厚,智慧很小,他「从他闻甚深空法,读诵受持,复于少智愚痴人前读诵解说,余人闻已,惊疑怖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退没,乐声闻乘,是名初发心菩萨犯第一根本重罪。」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有些菩萨生在五浊恶世,这个时候的人根基很差,他总算过去有些善根,能够亲近善知识,也归向大乘,也发了菩提心,也受了菩萨戒。但是他的智慧很小,他从其他的善知识里边听到一些甚深空性的法,他听了之后就受持读诵,自己受持读诵之后,又给一些没有智慧的、愚痴的人去讲,那么这些人听了空性的东西他不能理解,产生恐惧,什么修了半天都是空的,他害怕,他对菩提心就退掉了,宁愿修个声闻乘去了。那么你把人家的菩提心退了,这个菩萨有罪了,这是第一条根本,就是妄说空。

妄说空是什么呢?就是不是那个机,他不能理解甚深空性法的人,你不要给他乱说空,你说了之后,人家害怕、退道心,那自己就是犯根本罪了。人家是退道心了,自己讲的人也犯了菩萨戒的根本罪。所以说,说法要当机。甚深空性的法如此,密法更不要乱说。你说了密法之后,人家诽谤之后,你自己犯什么罪也可想而知了,把人家也诽谤了密乘法,也是金刚地狱的罪人了,所以说,这都是两败俱伤的事情,千万不要做。那就是说法要对机,不是那个机就不要说。密法,有的人说是保密,保密是保密了,但要看是什么机?是那个真的机,是密器,是能够接受密法的根器的人,要说,他什么地位就说什么法,高层次的说高级的法,低的说低的法,应当说。但是不是那个根器的人就不能说,一说的话,对方产生了毁谤的话,自己也犯戒,对方也堕落,这是有罪的。那么,妄说空,甚深的空性的法也不能随便说,要对机而说。这是一条。

 


丙十二、退他菩提

复次善男子,初发心菩萨语余人言,汝今不能乐于大乘,亦不能行六波罗蜜,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如早发声闻辟支佛心,速尽生死入般涅槃。余如上说。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二根本重罪。

下边,「退他菩提」。初发心菩萨对人家说,「汝今不能乐于大乘,亦不能行六波罗蜜,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如早发声闻辟支佛心,速尽生死入般涅槃。」假使一个初发心菩萨他不能观机,对于一个有大乘根基的人说,你这个人是大乘的根基没有,你不能修六度,六个波罗蜜多是不能修的,你终不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终得不到的,你不如早一点发声闻缘觉的心,好好地去修二乘法,可以证到涅槃,自己解脱生死。这样子的人把人家的菩提心退了,犯根本罪。

 


《讲录》:12.劝他发声闻心,尽生死,于无上正等正觉,心生退没。

海公上师里边的看一看,「劝他发声闻心,尽生死,于无上正等觉心,心生退没。」一样的。对方的根机,不是声闻乘的机,他可以发菩提心,入大乘道的,你劝他还是声闻乘好、稳当,这样子快一点了生死,你行菩萨道,六波罗蜜,头目脑髓都要牺牲,你受不了的。舍利弗眼睛施给人家,人家说左眼不要,要右眼,右眼施给他,又说臭的,不要,甩在地下,一脚「啪」一下地就踩烂了,这个人家就受不了的,你还是安心修声闻道好了。这样子的话那就是犯根本罪。因为菩萨戒里边退菩提心是一个最大的罪,你自己退了,人家退了都是犯根本罪。那么,「退他菩提」,「妄说空」,十二是「退他菩提」,人家可以发菩提心的,你不给他发,说他不能修大乘,叫他修声闻缘觉,他相信你了,修声闻缘觉去了,那就是犯根本罪。

 


丙十三、谤别戒

复次善男子。初发心菩萨语余人言,汝今何用受学波罗提木叉律仪,当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先所造作身口意业诸不善行,当得清净,不受未来诸恶果报。余如上说。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三根本重罪。

 


丙十四、毁谤声闻缘觉乘

复次,善男子,初发心菩萨语余人言,汝今不应听受读诵声闻经典,汝当覆蔽声闻经典,声闻法中无大果报,不能断除结使烦恼,汝当听受读诵清净大乘甚深经典,又能消除诸不善业,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此说已,有信受者,二人倶名犯根本罪。余如上说。是名初心菩萨犯于第四根本重罪。

下边再一条,假使初发心菩萨对人家说,反过来了,你不要去听受读诵声闻经典,你把声闻经典要盖覆,「覆蔽」就是说你把声闻经典抹杀它,不要去弘扬它。声闻里边没有大果报,「不能断除结使烦恼」,不能断烦恼的,最大的报没有的,你应当听受读诵清净甚深的大乘经典,能够消除不善业,可以很快地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话我们听听好象蛮对的,但是犯根本戒。这个为什么原因?

 


《讲录》:13.劝他但持大乘经典,舍学别解脱戒。14.毁谤声闻缘觉乘,不得大果。

我们看海公上师说的,「劝他但持大乘经典,舍学别解脱戒。」这个关键他点出来了。我们说,学大乘以别解脱戒、声闻乘为基础的,如果你把基础抽掉了,声闻乘的东西不要学,单是学大乘,你说诵念大乘经典可以灭罪,我们昨天讲的么,念甚深大乘经典是能灭罪的,但是你要有基础啊,你没有基础单是这样搞的话也不行的了。所以说,你叫人家声闻缘觉的经把它淹没它,不要学,不能断烦恼,只要念大乘经典,念了就可以了——这样子的事情我们现在也有,把根本的东西不要学,就是说念两本经就可以了。这是根本罪。因为我们说,念大乘经典灭罪是对的,但是你要根本的基础,就是要持别解脱戒。我们昨天也讲了,要有精进,要有持戒,如果你持戒不严的话,你念咒也好,念佛也好,念大乘经典也好,效果没有的,这是最重要的两个条件。其他条件还很多了。那么你把底层抽掉了,那就是说是空中楼阁,把地基不要,声闻乘的、根本的别解脱戒、基本的那些法不要,你说只要大乘,上层建筑,你建到哪里去?建不住的!所以说这样子,也是根本罪。

这很危险了,不学菩萨戒的人,往往会走错路,说是好心,这是大乘经典,功德大,你念好了,声闻的东西,最多是一个阿罗汉、自了汉,没有用的,不要去学——犯根本的菩萨戒!这个我们想一想,是很严重的了。菩萨戒是大乘的,但是你毁谤声闻乘,就是要犯菩萨戒的,这个是大家值得注意的。这是「毁谤声闻缘觉乘」,第十四条。

 


丙十五、嫉毁妄慢过人说

复次,善男子,初发心菩萨欺妄两舌,希求名称利养恭敬,赞大乘经为他解说,而语人言,我是善解摩诃衍者。为贪利故,见他解说大乘经典得供养者,憎毁轻嫉而自贡高,虚诳妄语得过人法。作此行者,离安隐处,犯波罗夷,于大乘中为犯最重根本罪也。善男子,譬如有人欲趣宝洲,乘船入海,而于中路自坏其船,没溺而死,不自济命,岂能得宝。如初发心菩萨,亦复如是。乘正信船,入于大乘深广法海,始得入海,自坏信船,失智慧命。如是愚痴初发心菩萨,以嫉妒故,虚诳妄语得过人法,而犯大乘重根本罪。余如上说。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五根本重罪。

《讲录》:15.为贪利养,说过人法,亦名上人法,未得言得,未证言证。

 


再下边,「嫉毁妄慢过人说」。「复次,善男子,初发心菩萨欺妄两舌,希求名称利养恭敬,赞大乘经为他解说,而语人言,我是善解摩诃衍者。为贪利故,见他解说大乘经典得供养者,憎毁轻嫉而自贡高,虚诳妄语得过人法。作此行者,离安隐处,犯波罗夷,于大乘中为犯最重根本罪也。」那就是说,自己为了名闻、利养、恭敬、名称,自己说一些虚诳的话,他赞叹大乘,因为大家知道大乘功德大,他为了得到名称利养恭敬,就在人的面前赞叹大乘的经典,也讲给人家听,这个看起来很好嘛,你赞叹大乘也为人家讲解大乘经典,这是好事情,他说「我是善解摩诃衍者」,我是通达大乘的,我给你讲,他的目的是为了贪利,这个目的就不纯了。还有看见人家弘扬大乘的,得了利养的,非常妒忌,而自己贡高,他说自己,打妄语,说自己得过人法,自己是过来人,或者是得了禅定法,或者是修了什么道果的,抬高自己嘛。人家讲大乘法得了利养恭敬,妒忌,那么我要超过他,就自己乱说,说自己得了神通,证果证道了、开了悟的等等的话,以这样的方式,来贪求利养的,这样的人,是根本罪,在《虚空藏经》里边还加了一句话,「于大乘中为犯最重根本罪也」,在大乘里边犯了最重的根本罪!那是说过人法了,在别解脱里边是大妄语了,是根本罪,所以说这是最重的根本罪。不但是菩萨戒里边犯了根本罪,而且是大乘里边最重的根本罪。他是为了名闻利养恭敬。

所以说,我们学佛的人,千万不要以佛法来抬高自己,以佛法的手腕来得到名闻利养恭敬的,那很容易堕落到犯戒的里边去。你弘扬佛法是好事,流通经典也是好事,给人家讲也是好事,但是你要是为了名闻利养恭敬的话,夹杂这个目的的话,一不小心就会犯根本罪。那么你要抬高自己决定会妒忌人家、打击人家,那这样根本的菩萨戒就犯掉了。所以说,千万不要以法来抬高自己,千万不要以法来得到利养,以法求利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事情,果报极大的。

所以说,经忏我们是有两方面看了,一方面经忏是念经度人,当然说是好事,但是你把佛的经或者是仪规拿来卖钱求利,这个罪就非常严重,所以说经忏这个事情一般的人是不提倡的。我们这里也是不提倡的,我们是从来没有说,念一个佛事要多少钱,念一个什么要多少钱,从来不订那些东西,只有那些信心的居士,他家里有困难,需要念点经,从悲心出发,随你给多少钱,你不给也可以了。我记得以前有一个Z,他家里出了事,好象给不给钱我们都没有管他,给了没有我也不知道,反正给他念了经了,这个是不反对。

 


丙十六、贪利衒卖言自得

复次善男子,未来世中,初发心菩萨语在家出家初发心菩萨言,修多罗中甚深空义,及以三昧诸陀罗尼忍辱之地种种庄严,是大明智诸菩萨等所可观行,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又能为他分别演说,我自解了,以慈悲故为汝等说,汝等亦当随所说行,于深妙法而得知见。彼初发心菩萨不作是言,我读诵思惟从他闻解,而言自得,皆是贪求利养因缘而自衒卖,违负三世诸佛菩萨及众贤圣,犯于大乘最深重罪,失人天路,尚不能得声闻辟支佛乘,何由渐进到于大乘?善男子,譬如有人将导众人游行旷野,经过丛林,极大饥渴,见彼林中有诸美果而弃舍之,取于毒果,食已命终。善男子,彼人犹尚不能自济,况复兼能度于余人?彼初发心菩萨亦复如是。人身难得今已得之,遇善知识,发大乘心,而贪利养,轻自衒卖,犯重根本罪,违负三世诸佛菩萨,为诸贤圣之所弃舍,堕于恶趣。是故婆罗门、剎利、毗舍、首陀罗,不应亲近此恶菩萨。若亲近者,亦皆得罪。余如上说。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六根本重罪。

那么,下边就是「贪利衒卖」了。初发心菩萨对在家的出家的初发心菩萨说(他本身是初发心菩萨),「初发心菩萨语在家出家初发心菩萨言,修多罗中甚深空义,及以三昧诸陀罗尼忍辱之地种种庄严,是大明智诸菩萨等所可观行,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又能为他分别演说,我自解了,以慈悲故为汝等说,汝等亦当随所说行,于深妙法而得知见。彼初发心菩萨不作是言,我读诵思惟从他闻解,而言自得,皆是贪求利养因缘而自衒卖,违负三世诸佛菩萨及众贤圣,犯于大乘最深重罪,失人天路,尚不能得声闻辟支佛乘,何由渐进到于大乘?……」,(4A始,中间可能缺)应当要受持这些经,他往往自吹自擂地说这些我都知道的,我自己已经开悟了,我现在慈悲给你们讲这些,你们好好地听,听了之后受持。这个重点就是说目的是贪求利养,而说自己开悟的,不是说我是从哪里学来的。你说这是我从什么地方学来的,我现在告诉你,为你讲一讲,这个是可以的。他说这个是我自己开悟的,不是从人家那里来的,目的是为了贪求利养,「贪利衒卖言自得」,贪这个利养,赞叹大乘,为人家说大乘,说我自己得到的,这样子的人,根本罪!很严重。我们是不是会有这个心思?可能事情不一定做,这样的心会不会生起来?不敢说。不学菩萨戒的人可能很容易犯这一条。这几条都很容易犯的,学了之后就要提高警惕,绝对不要这样做。

 


《讲录》:16.受持读诵大乘经典,不言从他开解,诡谓自得,以贪利故,轻自炫卖。

海公上师的注解里说,「受持读诵大乘经典,不言从他开解,诡谓自得,以贪利故,轻自衒卖。」大乘经典自己学了,不说是从他那里学来的,说自己开悟的,为了贪利,「轻自衒卖」,为了贪利养可以像拍卖一样的,就讲给人家听,目的是要得利养。把佛法来当商品拍卖了,这样子的人又说自己开悟的,不是从人家听来的,如果具足这些条件的,犯菩萨戒的根本罪。

 


丙十七、恃力夺取禅给诵

《讲录》:17.国王大臣,凭自权威,夺习禅者之产业,以给念诵者。佛法产业,由诸施主愿力而来,千辛万苦之所积聚,历史虽久而不磨灭,施主宿愿,未可少违(买砖之资不可买瓦),取禅给诵,故犯根本也。

下边一条,「恃力夺取禅给诵」。先看海公上师注解。「国王大臣,凭自权威,夺习禅者之产业,以给念诵者。佛法产业,由诸施主愿力而来,千辛万苦之所积聚,历史虽久而不磨灭,施主宿愿,未可少违(买砖之资不可买瓦),取禅给诵,故犯根本也。」也不一定是国王大臣,就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也可以,佛法的产业是施主发了愿的,他辛辛苦苦积了钱,他供养哪一个,就哪一个该享受,而凭国王的权力把它夺过来给另外一个僧团,那跟施主的愿是不合的了。施主的愿不能违的,所以说修禅定的地方这个僧团的财产,你夺过来给那些念诵的,虽然都是好的僧团,但是也犯根本罪。海公上师就说了一句话,「买砖之资不可买瓦」,就是专款专用了,就是因果了。假使这个钱,施主供养是买砖的,你不能去买瓦。错因果了,人家发的愿是买砖的,你怎么去买瓦去呢?人家发了愿是造大殿的,你不能拿去盖其他的寮房。那么这是专款的,这个佛教里边因果讲得很严格。

 


复次善男子,未来恶世,初发心菩萨造作诸杂旃陀罗行,谓剎利旃陀罗、婆罗斗旃陀罗、大臣旃陀罗、大将军旃陀罗、毗舍旃陀罗、首陀罗旃陀罗。何等名为旃陀罗义?彼谓造作诸恶心业。此恶比丘自言智慧,自恃财宝行于布施,放逸憍慢,瞋嫌憎嫉余善比丘,共相斗诤,恃王臣力,取善比丘物以奉大臣,大臣得以传以上王,佛法僧物亦复如是。善男子,王与大臣及恶比丘犯根本罪。余如上说。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七根本罪。

所以,《虚空藏菩萨经》里边这一条是这么说的,这个人,初发心菩萨,他行动很卑鄙,他依靠国王大臣的力量,自己说自己有智慧,因为靠了国王大臣的力量,有了一点资财,他也拿去布施,「放逸憍慢,瞋嫌憎嫉余善比丘,共相斗诤……」它的原文是这样子的,这些恶比丘,就是受了菩萨戒的恶比丘,依靠国王大臣的势力,自己放逸憍慢,对那些善比丘妒忌,互相斗诤,依靠王大臣的力量把善比丘的东西来供养大臣,大臣得到之后再去供养国王。那么,比丘的东西如此,佛法僧的东西也同样,他去夺过来,献给大臣,大臣又献给国王。这样子的受了菩萨戒的初发心菩萨和国王大臣同样都犯根本罪。这是这里的菩萨戒里边的第十七条。

那么,这里就是说,原文是明显的,就是以善比丘的东西拿来献给国王大臣,这属于根本罪。这里是「禅给诵」,意思有点不一样。如果用禅给诵来说的话,真正修行的比丘的东西给那些不是真心修行的人,那么这是根本罪。

 


丙十八、退菩提等廿五心

复次,善男子,未来恶世,初发心菩萨造作诸杂旃陀罗行,谓剎利旃陀罗、婆罗门旃陀罗、大臣旃陀罗、大将军旃陀罗、毗舍旃陀罗、首陀罗旃陀罗。此恶比丘恃怙国王及大臣力,自言智慧,自恃财宝,行于布施,轻戏毁辱诸善比丘,鬥诤恼乱,法说非法,非法说法,舍正经律,颠倒义论,断学般若,离慈悲心,不信如来所说经典,巧方便戒,违法立制,令诸清净善行比丘废于坐禅读诵经典,无苦恼者生其苦恼,有苦恼者复令增长,恒怀恶心,坏善威仪,行住坐卧无复时节,毁禁破戒,实非沙门自言沙门,实非梵行自称梵行,不解经典为他解说,邀致四众供养恭敬。善男子,王与大臣及恶比丘犯根本罪,余如上说。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八根本重罪。

最后一条,「退菩提等廿五心」。这一条在《虚空藏经》就没有说二十五心,它但是说一些罪行,犯了这些罪的就犯了根本罪的。那么,这一条的原文,我再念一下:

「复次善男子,未来恶世,初发心菩萨造作诸杂旃陀罗行,谓剎利旃陀罗、婆罗斗旃陀罗、大臣旃陀罗、大将军旃陀罗、毗舍旃陀罗、首陀罗旃陀罗。此恶比丘」那就是受了菩萨戒的比丘,他「恃怙国王及大臣力,自言智慧」自己说有智慧;「自恃财宝,行于布施,轻戏毁辱诸善比丘,斗诤恼乱,法说非法,非法说法,舍正经律」,真正的经律舍掉;「颠倒义论」,去说那些颠倒的义论;「断学般若」,般若不学,「离慈悲心,不信如来所说经典、巧方便戒」,佛说的经、善巧方便的戒不相信,而「违法立制」,违背佛教的法,另外立一个制度;「令诸清净善行比丘废于坐禅读诵经典」,立这个制度使那些清净的修行的比丘不能坐禅、不能读颂经典,禅诵都搞不成;「无苦恼者生其苦恼」,没有苦恼的人使他生起苦恼;「有苦恼者复令增长」,使有苦恼的人更加增长他的苦恼。「恒怀恶心」,经常怀坏的心;「坏善威仪」,心里边是恶心,外边的威仪也破坏好的威仪。「行住坐卧无复时节」,行住坐卧不合时节,就是白天睡觉,晚上走路等等。「毁禁破戒」,毁犯佛的禁戒。「实非沙门自言沙门」,本来不是沙门,已经沙门的体没有了,自称是沙门。「实非梵行自称梵行」,实际上没有修梵行,自己说我是修梵行的。「不解经典为他解说」,经典自己也没有懂,就来不及跟人家讲,讲的目的是「邀致四众供养恭敬」,他的目的是要四众弟子对他恭敬供养,所以说自己懂不懂不管,自己乱说。这样子的人,「王与大臣及恶比丘犯根本罪」,包括王大臣,包括这样子的恶比丘,都犯根本罪。

《虚空藏经》里边原文如此。海公上师就把这些事情把它列成二十五条,每一条都是退菩提心的,所以说「退菩提等廿五心」。那么,这个二十五条在《讲录》上有,我们念一遍。内容是一样的,就是海公上师把它分成二十五条,这二十五条属于退菩提心的内涵。

 


《讲录》:

18.退菩提等廿五心:(1)恃怙国王及大臣力。(2)自言智慧。(3)自恃财宝,行于布施。(4)轻戏毁辱诸善比丘。(5)斗争恼乱。(6)法说非法。(7)非法说法。(8)舍正经律。(9)颠倒议论。(10)断学般若。(11)离慈悲心。(12)不信如来所说经典。(13)巧方便戒。(14)违法立制。(15)令诸清净善行比丘,废于坐禅,读诵经典。(16)无苦恼者,生其苦恼。(17)有苦恼者,复令增长。(18)恒怀恶心。(19)坏善威仪。(20)行住坐卧,无复时节。(21)毁净破戒。(22)实非沙门,自言沙门。(23)实非梵行,自称梵行。(24)不解经典,为他人说。(25)邀请四众,供养恭敬。

第十八条,「退菩提等廿五心:(1)恃怙国王及大臣力」,依靠国王大臣的力量做一些坏事。「(2)自言智慧」,这些都是《虚空藏经》原文有的话,我们这个跟原文对照一下。原文是「此恶比丘恃怙国王及大臣力」,这里是「恃怙国王大臣力」,一样的。「自言智慧」,一样的。「(3)自恃财宝行于布施」,「自恃财宝行于布施」,一样的。「(4)轻戏毁辱诸善比丘」,一样的,还分一条。「(5)斗诤恼乱」,一样的。「(6)法说非法」,一样的,「(7)非法说法」,也一样的。「(8)舍正经律」,一样的,「(9)颠倒议论(“议”《虚空藏经》作“义”)」,也是一样的。「(10)断学般若」,一样的。「(11)离慈悲心」,也是一样的。「(12)不信如来所说经典」,这是不信如来所说的经典,也是一样的。「(13)巧方便戒」,也一样的。「(14)违法立制」,也一样的。「(15)令诸清净善行比丘,废于坐禅读诵经典」,一样的。「(16)无苦恼者生其苦恼」,一样的。「(17)有苦恼者,复令增长」,一样的。「(18)恒怀恶心,(19)坏善威仪」,全部一样的。「(20)行住坐卧无复时节」,一样的。「(21)毁坏破戒」,这里「坏」字可能是写字的人写错的,在《虚空藏经》原文中是禁戒的「禁」,禁止的「禁」。「毁禁破戒」,也是一样的。「(22)实非沙门,自言沙门;(23)实非梵行,自言梵行」,全部一模一样。「(24)不解经典,为他人说。「(25)邀致四众供养恭敬」。

文字全部是原文,海公上师把它分成二十五个,这二十五个犯了之后,都是退失菩提心的,随便犯一条,都是根本罪。这里我们就把菩萨戒的十八条的根本罪都说完了。中间基本上跟原文是符合的,就是这个「退菩提等廿五心」,在原文是没有分类的,凡做这些事都犯根本罪,而这里把它分了二十五个,意思是一样的。反正犯了这些罪的话都是犯根本罪的。

「如是十八根本罪」,这十八个根本罪讲完了。那么,我们就知道,前面四条是从《瑜伽师地论 · 菩萨戒》里来的,后边的十四条,是从《虚空藏菩萨经》里边取下来的。

 


乙三、四缠三品犯及舍戒复戒之相

于罪有犯更欲造 无惭愧心深爱乐 不见为罪谓功德 四缠具足上品犯

若但以罪为功德 或加前三之一二 如是名为中品犯 唯前三者下品缠

若犯上品即舍戒 若犯中下得恶作 舍戒现身堪更受 不同比丘别解脱

 


菩萨于四(及十四种)他胜处法,随犯一种,况犯一切,不复堪能于现法中,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意乐清净,是即名为相似菩萨,非真菩萨。菩萨若用软中品缠,毁犯四种(及十四种)他胜处法,不舍菩萨净戒律仪。上品缠犯,即名为舍。若诸菩萨,毁犯四种(及十四种)他胜处法,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深生爱乐,见是功德,当知说名上品缠犯。非诸菩萨暂一现行他胜处法,便舍菩萨净戒律仪,如诸苾刍犯他胜法,即便弃舍别解脱戒。若诸菩萨由此毁犯,弃舍菩萨净戒律仪,于现法中堪任更受,非不堪任,如苾刍住别解脱戒,犯他胜法,于现法中不任更受。略由二缘,舍诸菩萨净戒律仪:一者弃舍无上正等菩提大愿,二者现行上品缠犯他胜处法。若诸菩萨虽复转身遍十方界,在在生处,不舍菩萨净戒律仪,由是菩萨,不舍无上菩提大愿,亦不现行上品缠犯他胜处法。若诸菩萨转受余生,忘失本念,值遇善友,为欲觉悟菩萨戒念,虽数重受,而非新受,亦不新得。

 


四缠颂 下二颂须连诵

一于罪有犯更欲造 二无惭愧心三深爱乐 四不见为罪谓功德 四缠具足上品犯

《讲录》:四缠颂:缠为烦恼之异名。所谓四缠者:⑴犯罪之后,数数欲造;⑵心无惭愧;⑶深生爱乐;⑷不见为罪,反谓功德。

下边四缠颂。四缠颂就是犯戒的轻重来看了。「于罪有犯更欲造」,它分了四个条件了,「无惭愧心深爱乐,不见为罪谓功德,四缠具足上品犯。」缠,就是烦恼,四种烦恼对于这个罪又分四类来看,这四类就来判犯戒的轻重的。

第一条,「于罪有犯更欲造」,这个罪犯了之后心里还想做,他因为心里对这个罪,做这个事情他感到痛快、感到舒服、感到欢喜做,做了之后还想做,这是一条。

第二,「无惭愧心」,做了这个坏事了,没有惭愧心。惭愧心,对自己来说,是惭,自己感到不对,或者从法上这个看是不对的,是忏;对人家说,这个事情人家知道了,感到不好意思,这是愧。惭愧的意思很多,《俱舍》里边讲了很多,我们就介绍一个容易懂的。那么,自己做了坏事没有惭愧心,对自对他不起惭愧心。

第三,「深爱乐」,对这个坏事深爱乐,心里欢喜做。第四,「不见为罪谓功德」,不但是说不知道做了之后有罪,反而说做了这个事情有功德。这个外道就很多了,外道杀了人祭天,不但是没有罪,有功德,他杀鸡杀羊那就很多了,杀人还少一点,他过年了把三牲,猪羊牛杀了,把头砍下来供神,认为是功德,这个就颠倒得不得了。杀生是坏事,要堕恶道的,他说是功德,邪见!

那么假使受了菩萨戒的,违犯了,做了那些坏事之后,做了之后还要做。第二是做了之后没有惭愧心,不怕,自以为没有关系。第三个,欢喜做,这个事情心里欢喜。第四个,不但是欢喜,还认为是有功德。如果你这个四条具足的话,那么你做的事情就是上品犯,「四缠具足上品犯」,最重的罪,上品,根本的。

下边不是上品的,是可以悔的。上品是不能悔的,破了根本罪的话那就是戒就破掉了。

 


三品犯颂

若但以罪为功德 或加前三之一二 如是名为中品犯 唯前三者下品缠

 


「若但以罪为功德」,假使你单单以罪为功德,「或加前三之一二」,前面三条加上一条,或者两条,三条不具足,这样子是中品犯。就是说,罪不知道是罪,还认为是功德,前面的三条里边随便加上一条或者两条,没有三条具足的,那么这样子中等的犯,中品犯。假使只有前面三条,不以罪为功德的,因为以罪为功德的是邪见,这是最重的,那么单是前面三条,犯了之后还想犯,也不知惭愧,同时心里也欢喜做那个坏事,这个三个里边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而第四个没有,不见为功德的。知道这是坏的,不是好事,这样子的人呢,下品缠,就是下品的犯。那就是犯的罪分三种,上品的犯,中品的犯,下品的犯。

 


舍戒复戒颂

若犯上品即舍戒 若犯中下得恶作 舍戒现身堪更受 不同比丘别解脱

 


那么,这样子犯了之后,到底得了什么后果呢?下边就是说,「若犯上品即舍戒,若犯中下得恶作,舍戒现身堪更受,不同比丘别解脱。」假使你犯了上品的戒的话,就是四个烦恼都具足的话,那么你菩萨戒体就破掉了,不成为菩萨了,不可悔,不能忏悔了。缠那么,假使你犯了中品或者下品的犯,不是根本罪,是恶作罪。恶作罪是可以忏悔的,就是说,就是前面十八个根本罪里边看你犯的时候心里的烦恼怎么样?如果你里心烦恼四种烦恼都具足的,那是根本的罪,戒体破掉了;假使你四个根本烦恼里边有三个或者是单是前面三个,或者加后面一个的,那是中等的或者下等的,是恶作罪,这个都可以忏悔。

那么这里再交代一下,上品的罪犯了之后,舍戒了,戒体没有了,能不能再受?能受!只要你菩萨的心没有断,就是菩提心的愿心没有断掉的话,还可以再受,跟比丘的别解脱戒不一样。比丘别解脱戒根本罪犯了之后,永弃于佛门之外了,不能再重受了。犯了根本罪就要驱摈了,要驱除出僧团了,好象大海里边不纳死尸一样的。尸体放在大海里,大海不容纳的,要把你漂到岸上来的。佛法里边再慈悲,那些破戒的僧,犯了根本戒的出家人是不能容纳的。那么,比丘戒是如此,但是菩萨戒不是,菩萨戒只要你菩提心没有断掉,即使你犯了根本戒舍掉之后,也可以再受,就是现身都能受。这是菩萨戒与比丘有不同之处,也是重点是菩提心的关系。

我们说,菩提心能灭罪,这么大的罪造了之后只要菩提心还在的话,还可以再受戒。所以说,菩提心的力量大。但是菩提心不是一句空话,菩提心就是要把一切众生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担子来做,要为一切众生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头目脑髓都愿意的心,这个心起来了,很多的罪也消了。所以我们说修菩提心能灭罪也是这个道理。

那么,这里就是说你只要菩提心不舍掉,哪怕是犯了上品戒,这辈子还能再受。再受是再受了,你犯戒的罪可是要受的,你没有忏悔干净呢,那你还得要受这个罪。

假使犯了罪怎么办呢?「于四力门精勤忏」,就是昨天讲的。根据这四个门好好地忏悔。

我们现在这个道场里,每天《上师供》里边有三十五佛忏悔文,希望大家念的时候诚心诚意地念。这是海公上师慈悲,我们说《上师供》本来里边原文是没有三十五佛忏的,三十五佛忏是西藏宗大师提倡的四加行中的一个忏罪法,是专门修的忏罪法,是属于加行的。海公上师慈悲,感到汉地的人罪障大,念《上师供》后边那些法,罪不干净的话不能修,就是前面的密乘戒、五方佛戒没有经过忏悔你不能受那些戒的,所以说把《上师供》里边加上三十五佛忏。原来的我们的这里倒是也有,老本子三十五佛忏是在后头的,不在原文里边的,是加进去的,现在因为一些老婆婆文革以后翻来翻去搞不清楚,只好给他们加在里边,顺着念下去就行了。实际上,这不是原文,是海公上师慈悲加进去的。这是一个三十五佛忏悔法。

那么,另外忏罪的方法我们这里道场用的也不少了,就是念四皈依,、修金刚萨埵了,还有大礼拜,还有修曼茶也可以忏罪,三皈依观缠也是观想身上的罪障、在佛法僧上师面前的罪都消灭了,这些观想都是忏悔法,那么就希望大家能够真正地拿起来用。法就是武器,敌人是哪个?敌人就是烦恼、业障,你如果武器交给你了,你武器不用,或者生锈,烦恼业障来了你毫无抵抗力,给他鼻子牵起跑了,那就可惜了。所以我们交给你的武器就是希望能够善于利用。这个武器拿了之后不是摆了好看的。

我们说陈列馆里边、历史博物馆是给人家看的,是历史的陈迹,过去了的事情,是给人家看看的,我们这个修行的武器决不是历史博物馆给人看看的,是拿来防身体的,防止自己的命的,保命的。什么命?法身慧命!

尤其是比丘,得了比丘戒,那就是绍隆佛种,是要弘扬佛法,住持正法的使命在我们身上的,那么这个法身慧命从我们传戒的时候得到之后,就要好好地保护。保护的方法,我们的武器也给了不少。这些武器都是保护你法身慧命的武器,那就是要随时随刻锻炼得精熟,那碰到敌人的时候拿出来应用,马上就打胜仗的。如果你武器摆在那里不用,那么,敌人来了毫无抵抗力,那就可惜了。所以说,我们说,法不是拿来增加好看的,或者是拿来做学问的,拿来给人家讲讲,或者是欣赏的文学的这些东西,真正的佛法是拿来教我们修行,对治烦恼,对治业障,烦恼障、所知障,这些东西把它对治好了之后,能够证到人空法空,那就是我们的大事才能够究竟。绝对不是说拿个学问到处衒卖,或者是感觉这个佛讲得好,赞叹:「好得很!好得很!」。

我记得以前有个公案,有一个人,他弄了一把宝剑,龙泉宝剑,是最有名的,我们说宝剑是用来干什么的?宝剑是防身,可以对付敌人的。他拿了这个宝剑之后就挂在墙上,每天说:「啊呀!这个宝剑好啊!这个宝剑很锋利啊!它砍下去砍铁就跟砍豆腐一样,什么人来了都能战胜……」。尽是赞叹,没有用,也没有练,那么敌人来了你怎么办呢?没用的!所以说佛法也是同样的,不是赞叹就了事的,更不是拿来卖钱的。这个我们再三地强调,菩萨戒里边绝对不要拿佛法来作博取名利的事情。

再一个我要说一下的,就是居士在投稿也好,有些居士给人家助人念经,或者超度人家也好,最好不要取钱。你投稿稿费来了,你供养三宝去,如果拿佛法的钱来养自己家庭的话,这个罪是受不了的,不但你自己受不了,你家里的人也受不了!将来的后果很严重。

在居士团体里边赶经忏的事情现在也有了,这个怎么说呢?如果你是要好朋友,他家里有事,你给他念念经,不是坏事,但是不要取利,不要拿东西、拿钱。还有的,你佛法学了很好,你能够给人家说,也能写文章宣传佛法,好事情,但是不要取报酬。你讲了经之后,居士不受供养的,如果一定要供养你的话,转供养三宝;投了稿之后,稿费来了之后,这是他们规定的,投了文章多少字要给钱,你这个钱不要拿来自己享受,转供养三宝,这样子做福报越来越大,功德越来越大。如果你把弘扬佛法的东西来养身、养家,这样子的罪从今天菩萨戒里看看,就够大的了。即使没有够上根本罪,也是不轻的罪。

所以说,佛法是好事情,跟原子弹一样的,会用的是大好事情,会给人类造很大的幸福,不会用也会造很大的罪,你自己反而衒卖了,到处这样搞起来了,那是罪也不小!所以说学佛法一定要谨慎,再三强调不要凭自己的智慧看两本书,你看了这本书,没有看到那本书,这个利害你不知道。

我们有传承的,海公上师或者其他的法流,这些话,耳朵里经常能听到,不是书上这本看看、那本看看,经常有这些教授教诫听到的,那是一定的一个模式,海公上师座下的弟子,人家有一个评价,说的话好象一个印板里印出来的,不会移动的,甚至于口吻都会有相同之处,因为对大家对海公上师都十分崇敬,很多说话的口份都仿照海公上师的原话,所以说出来都会有很相同之处,共同语言极多。凡是接触过海公上师弟子的人都有这个评价,一听就听出来的,你是海公上师弟子,因为他们的话,缠知见也好、甚至于方言也好,很多是相同的。这个我们说有法流的传承跟自己看书截然不一样,自己看书你看到这边没有顾到那边,看到那边没有顾到这边,不会完整,有些漏洞自己补不了,甚至于会断章取义,以自己的私心杂念来吸取佛的意思。那么,有传承就不一样。西藏为什么重传承呢?就是这个原因!当然,真正能够法成就的人,他的加持力那就跟佛菩萨的加持力同等。真正即身成就的,绝对佛的功德都有,那么这个更不要说了。即使没有的话,从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习惯势力也可以使我们避免很多错误。所以说,传承我们是很重视。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这里。

 

 

(4B)昨天我们把根本的罪十八个讲过了。但是中间有一些要简别一下。在十五页,第四条,「弃舍大乘持伪法」,下边是五、六,「盗三宝物谤三乘」。这里「谤三乘」呢,就是说,对菩萨乘、声闻乘、缘觉乘都毁谤,一共有三个罪。在这条里边,如果谤无上佛乘的,那就是根本罪;如果谤声闻乘的,也是一个罪;如果谤缘觉乘的,也是一个罪;如果三个一起谤的,就是三个他胜罪。所以说这个一条里边,谤三乘法,每一乘他自己毁谤、让人家不要去学这个,都是根本罪。

那么这里边,假使谤大乘的话,大乘里边有深广两派,讲甚深的、空性的,讲缘起的,两个一起谤,如果谤一个,没有根本罪;那么,声闻乘的话,一般是四谛法,如果你把四谛法全部谤了,那就是根本罪;缘觉乘是十二缘起,如果十二缘起整个推翻了,毁谤它不是佛说的,那就是一个根本罪。

那么,假使声闻乘里边谤一部份,或者是缘觉乘谤一部份,大乘里边谤一部份 ,那不属于他胜罪。这是一条。

另外,在后边,就是第十四条根本罪,「毁谤声闻缘觉乘」,前面一条(第十三条)谤别解脱戒,这个也是属于二乘的东西,好象有重复,但是不重复。我们说,谤别解脱戒,就是说你劝人学大乘,不要别解脱戒的,那这一条也是根本罪。

下面的谤声闻缘觉乘,它跟前面的「谤三乘」,也有声闻缘觉乘,它们有什么差别呢?前面的谤的是声闻缘觉乘不是佛说的,要舍弃的,那么是谤「教」。我们说,佛的正法分教证两部份,前面第六条谤三乘是谤教,不是佛说的,这个教是不合理的,不如法的。那么,这个谤声闻缘觉乘呢,是谤「证」。它就是说,声闻缘觉乘你再怎么学,也断不了烦恼,了不了生死,它不能证出三界的果的,这是谤证的一方面,所以跟前面第六个谤三乘中的谤声闻缘觉是不同。

后边我们讲下去的时候,在恶作罪里边,障般若中也有「轻声闻乘废自乘」,也有轻声闻乘的,这个有什么差别?一个是他胜罪,一个是恶作罪,两个轻重不一样。这个里边的轻声闻乘不是全部毁谤声闻乘,就是菩萨不要学声闻乘的,学小乘的人还是要学的。那么这个「轻声闻乘」跟前面的全部把声闻乘抹杀、不要的那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是恶作罪,不属于根本罪。

大概我们把昨天的他胜罪里边有些该要简别的把它简别一下。今天开始讲恶作罪。

昨天把他胜的四缠颂,就是你犯他胜罪的时候心里的四种烦恼,四种烦恼具足的,那么是根本犯,上品的,是犯根本罪。假使第四种「不见为罪谓功德」是有,前面三种是不具足,或者一个或者两个,那么是中品的罪,可悔。假使你「不见为罪谓功德」,这是邪见了,假使这条最重的邪见没有的,单是前面的三个或者一个、两个,这是下品的犯,下品的烦恼。下品烦恼罪是最轻的,下品罪,但是也有罪,这个也是可悔,可以忏悔的。上品烦恼不能忏悔,只有重来,只要菩提心没有退掉,还可以重受。

下边是恶作罪。菩萨戒里边,只分两种罪,一种是根本罪,一种是恶作罪。根本罪不能忏,恶作罪是可以忏悔的。

 


甲二、四十六违犯罪

 


乙一、违犯善法障六度

 


恶作罪十颂

如是恶作四十六 摄诸善法益有情 摄善法者摄六度 其中总有三十四

障施有七戒有九 忍四精进禅定三 障般若者为八种 余摄饶益戒十二

《讲录》:恶作罪十颂:恶作共四十六,其三十四属摄善法戒,十二属饶益有情戒。

第二轮的罪是恶作罪。恶作罪有多少?「如是恶作四十六」,有四十六种。那么,这恶作罪包含哪些范围呢?是「摄诸善法益有情」,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两个合起来的。

我们说,菩萨戒里边有三聚净戒,一个是别解脱戒,一个是摄善法戒,一个是饶益有情戒。别解脱戒跟一般的别解脱戒一样,五戒、八戒、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条戒,这是一样的。那么,摄善法戒呢,是修六度的时候,违犯的一些罪。假使修布施的时候,某些地方做错了,对布施有违背的,那就是犯一个恶作罪。那么,这六度里边一共有三十四条。最后是饶益有情戒,饶益有情的,那有十二条,一共四十六条。那么,别解脱戒专门是护持不犯那些非法的事情不做;摄善法戒是修六度,也是对于有情有好处,利益有情的,但是总的来说,是完成自己功德的;饶益有情戒是全部是利他的,对自己自利方面是没有的,专门是利他的。那么,这三聚净戒的差别不一样。

恶作罪里边,重点是摄善法戒里有三十四条,饶益有情戒有十二条,一共四十六。「如是恶作四十六,摄诸善法益有情」,他的性质分两种,一种是「摄诸善法」,摄善法戒,一种是「益有情」,饶益有情戒,两种,加起来四十六。

摄善法戒是什么?「摄善法者摄六度」,就是修六度的时候,有违犯的有三十四条,「其中总有三十四」。那么,这三十四是怎么配置的呢?「障施有七戒有九,忍四精进禅定三,大欲无足数数贪,障般若者为八种。」布施度的时候,违背布施度的有七条;违背持戒的、戒波罗蜜的有九条;违背忍辱波罗蜜的有四条;违背精进的有三条;违背禅定的也是三条;违背般若的有八条,一共是三十四条。

「余摄饶益戒十二」,其余的饶益有情戒的违背的,有十二条。一共是四十六。这是算帐了。下边分开讲。

 


丙一、障施有七

一三业不敬于三宝 二大欲无足数数贪 三不敬耆德四不好答 五延请不往六不受施

七如理求法不施法 此之七种障于施

《讲录》:

摄善法中,障施七种:⑴身口意三业,日夜空度,不供三宝。⑵于诸利养,贪得无厌。⑶不敬硕德高年。⑷他来请问,骄慢嫌恨,而不善答。⑸他来延请,不受不往。⑹拒绝施予。⑺如理求法,恚恼不施,遇盗法或非器,乃不应施。

 

 

丁一、三业不敬于三宝(于三宝所不供养礼赞随念功德)

第一是违背布施的,「障施有七」了,障碍布施度的有七种。这几种罪是什么?「三业不敬于三宝」,第一条。「三业」,我们的身口意三业 对三宝不恭敬,这是第一条。这个内涵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们受了菩萨戒的,每天身口意对于三宝一定作恭敬的表现,不能空过一日。哪怕你磕一个头,念一个赞,赞叹佛,或者供养一点东西,总之必须每天要做一点。一点也不做,这一天空过了,就是违背了布施的波罗蜜多的那一条戒。三业对三宝不恭敬,没有供养了。身是礼拜供养,口是赞叹,心里边也是对三宝的恭敬了,那么如果这三个都没有的话,那就是这一天就空过了,就是犯一条戒。那么,你少至磕一个头,唱一句赞偈,或者多少供养一点东西,那这一天没有空过,这一条戒就没有犯。这个你们可以对照我们的《讲录》的十二页,可以对照看。

 

 

丁二、大欲无足数数贪(于利养恭敬贪着不舍)

第二条,「大欲无足数数贪」,我们受了菩萨戒的人,他不能有贪心,一切要利益众生,不能自己享受,假使说对这个利养你贪心太大,「大欲无足」,人家供养你了还嫌少,不断地要,数数地贪,一次一次地贪,就是难养也难满,这样子的人不容易对付。像这样子对利养、恭敬,就是希望大家对他恭敬、赞叹,或者是顶礼、或者是供养,吃的穿的,或者是红包。这样子要了还要,不断地要,不满足,这样子的人就犯一条菩萨戒。

 


丁三、不敬耆德(憍慢嫌恨,不敬不迎)

第三条,「不敬耆德不好答」,这些一般都是对出家人来说的,但是在家人也可以相仿地来比度。「耆德」就是说戒腊高于自己的,有功德的、闻思修戒定慧功德有的,这些上座、有德的人,你对他不恭敬,不好好地问讯、推座、让路等等,对他不恭敬,人家过来了,你站在中间,不让路,你位置坐满了,你坐在那里,不站起来,不让他坐等等,看到他来了也不睬他,也不好好地含笑先言,这些不敬耆德,对于戒腊高于自己的、有功德的人不恭敬的话。那么,在家的说呢,那些比你先皈依的、先受五戒的、学法比你时间长的、有戒定慧闻思修功德的,你一点也不恭敬,也是一样。

 


丁四、不好答(他来请问,憍慢嫌恨,不如理答)

「不好答」,是第四条。人家是如法地来问你一些问题,你心里怀着憍慢心,或者嫌恨心,对这个人讨厌,或者起瞋恨心,不善答,不好答,就是不正规地答,不按着道理回答他,故意给他乱说,说一些绕圈子的话。或者他问这个,你说那个,或者这个话明明这样子的,你说是那样子的,不是正规的,颠倒的回答他的话,那么就违犯一条菩萨戒。

 


丁五、延请不往(他来延请,憍慢嫌恨,不受所请)

第五条,「延请不往」,人家来请你,假使应供,出家人人家要供养你,有功德嘛,他请你去受供,你自己心里有憍慢心或者是嫌恨心,或者以前对他有看法的,你认为他不恭敬你的,你讨厌他的,或者认为这一家太穷了,我这么大的大比丘到他那里去应供丢脸的,不去,这样子的话,也是犯一条菩萨戒。不管哪个请,人家东西供养好不好,人家有请的话,要满人家的愿,要去。如果人家请了你的话,那么如法地请了,假使不如法地请,他请了你去有刁难的,或者有别的用意的,那不去可以的。如法地来请的话你自己不去的话,那就是你自己有憍慢心或者嫌恨心,不去,那是犯菩萨戒。

 


丁六、不受施(他来奉施,憍慢嫌恨,违拒不受)

第六,「不受施」,那就是他不是请你去应供,供养你东西,财宝了,金银了,或者什么东西,你对他心里有嫌恨心,或者是有什么事情对他起烦恼心、讨厌的心、瞋恨的心、恚恼的心,这样的心 ,「不受施」,他来供养的东西你不要,这样子把他的善心给挫伤了的话,那是违背菩萨戒的。菩萨戒总是利益众生的,你这样子对众生没有利益,他想培福,你不给他培,他要供养,好心,你不接受他,使他心里难受,这都是违背菩萨戒的。

 


丁七、如理求法不施法(他来求法,嫌恨嫉妒,不施其法)

第七,「如理求法不施法」,求法有两种,一种他来问你什么问题,一种是你有什么好的经书,他要请这个经书。他是如理地求,就是合理的求,不是不合理的,或者以憍慢的心来求,或者是故意地刁难地问你,或者是外道盗法,不给,是可以的;如理的,就是不是那些情况,正规的、恭恭敬敬的,顶礼要求的。那么你因为心里的憍慢心,瞋恨心或者是妒忌心,不给,憍慢心,你认为这个法很高,看他不起,你懂啥东西?不给你说,或者是这个经书你看不懂的,不给你——真的看不懂不给,可以的,他如果看得懂,你如果嫌他这个人怎么样子,不欢喜他,不给,这些都是犯菩萨戒的。

那么,还有一个,有些经书很难得,解决很多问题的,他来要这个经书,你不给,为什么?妒忌心,怕他学了这个法之后,他胜过自己,他在自己之上了,四众弟子就对你不恭敬,供养他去了,以这样的妒忌心而不布施的,也犯一条菩萨戒。

这个我们说,很容易犯。凡夫总是维护自己,对自己有利的,总是尽量做,对自己不利的,就不做,甚至要阻碍人家做。我们说,经书,那些不如法的,假使密法的经书,你不是那个器,还是没有到那个水平,不给你是对的,这是保护你,使你不受损。密法是开飞机,如果你是个没有空中驾驶飞机的技术,把飞机交给你了,那就是害死你了,你开了上去,肯定要掉下来粉身碎骨的。那不交给你飞机是悲心,是不给你受罪。但是,他是那个器,他要求那个法,你不给,那是妒忌心,就不好了,就犯菩萨戒。

「此之七种障于施」,这七条,就是对布施度有障的,就是违背布施波罗蜜多的,所以说犯了是菩萨戒里边的恶作罪。下边,对尸罗,对持戒波罗蜜多有违背的有九条。

 


丙二、障戒有九

 


一于恶有情怀瞋恨 二护他律仪不共学 三应不共学四开性罪 五邪命取财及六掉动

七不乐涅槃八不避护 九于他烦恼不制止 如是九事障尸罗

 


丁一、于恶有情怀瞋恨(于恶有情,嫌瞋恚恼,弃舍不顾)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诸暴恶犯戒有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由彼暴恶犯戒为缘,方便弃舍,不作饶益,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讲录》:障戒九种:⑴于犯戒之有情,须悯其为无明所覆,不当怀瞋。

 


「于恶有情怀瞋恨」,一些恶的有情,这个「恶有情」是对犯了戒、或者做了坏事的人来说,对这一类人你怀了瞋恨心,看他不起,不对他做饶益的事情,那么这样子是犯菩萨戒。那是没有悲心了。我们说一切众生都是有佛性,他虽然现在做了很多的恶,这是他烦恼促使他做的,我们应当可怜他,烦恼使他做了这么多的恶的话,他将来要受很大的果报,那么只有使他烦恼慢慢地消除,希望他将来不受苦报。你对于那些坏的破戒的或者作恶的有情,「随他去,他是一个坏家伙,听他受报去!」这样子的心不作饶益的话,那就是没有悲心,对于菩萨戒是违犯的。「于恶有情怀瞋恨」,违犯这一条,就是说不去管他,不作饶益,这个样子,对他还有瞋恨心,恨他。我们凡夫都会有这个心,好的人希望他怎么好怎么好,也愿意帮助他,那些不好的人呢,破戒的、犯戒的、做坏事的人,随他去,随他受报去。虽然没有害他,但是你对他不做饶益的事情,在菩萨戒来说是违犯的。

 


丁二、护他律仪不共学(别解脱戒为护他故所立遮罪,菩萨应与声闻共学,而不共学)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毗奈耶中,将护他故,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诸有情类,未净信者,令生净信,已净信者,今信增长,于中菩萨与诸声闻,应等修学无有差别。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尚不弃舍将护他行,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长,学所学处,何况菩萨利他为胜。

「护他律仪不共学」,这个是说,声闻的戒当中,有一些戒是护他心的,在别解脱戒里边,有一种是「性罪」,性罪就是说,就是持戒也好,不持戒也好,犯了之后都是要堕恶道的,要受报的;「遮罪」,就是佛制的,叫你不要做,保护你修行,或者是避免在家人的讥嫌的,像这一类的罪呢,声闻戒里边,包括我们比丘、比丘尼戒里边就有很多这一类的戒。

我们说,出家人跟女人一起走路,或者是吃酒、吃肉等等,这个都是在家人很讥嫌的,像这一些罪呢,遮罪 ,菩萨也要学,菩萨也要防讥嫌,如果人家对这个人有讥嫌,认为他不对头,那你菩萨道就行不开了,人家不要你帮助了。声闻如此,菩萨更要如此,菩萨要饶益有情,要利他的,如果一般的人对他有讥嫌的话,那就是不能做菩萨道的事情,有妨碍,所以说「护他律仪」,虽然是声闻乘的,是防止他心、避免讥嫌的那些罪,那些遮罪,菩萨同样的也要学,甚至比声闻还要进一层地学。如果你不学的话,认为这是声闻的事情,跟菩萨没有关系的,那么这个就犯一条菩萨戒。

 


《讲录》:⑵护他律仪,谓端其外表,所行如律,使人见之,未信者信,信已增长,由是杜绝烦恼流嫌。菩萨动身发语,均须利益众生,故于将护之遮戒,应于声闻共学,若不共学,即有违犯。

在我们海公上师的《讲录》里边,「护他律仪」,就是一些避免讥嫌事情了,他具体地举了一些,「端其外表」,就是行动,行住坐卧都要有端正的相貌,我们出家人走路就是端端正正地走,不能勾肩搭背的,不能两个手搀了走,也不能两个人肩膀搭了走,也不能跳跳蹦蹦地走,走路有走路的样子。所以,我们在汉地有些居士喜欢穿袈裟、甚至要披缦衣,人家远看就像个出家人,但是头发又长长的。这个在汉地开许,在念佛、拜佛的时候穿一下,已经是开许了,照规矩是不能有的,缦衣是沙弥穿的。那么如果你出了殿之后,还是穿了这个衣跑来跑去,又是个居士又没有学过威仪,走路的样子、坐的样子等都不如法,假使这个人头发是秃的,人家看起来你到底像个出家人,对出家人就不推崇,有讥嫌,所以居士不要随便穿出家衣服。

「端其外表」,出家人经过戒堂的训练,行住坐卧都有一定的威仪,使人家产生恭敬心。

「所行如律」,所做的事情都是合戒律的,「使人见之,未信者信,信已增长」,有这个作用。所以,威仪是有这个作用的。这些护他律仪都是威仪或者行动方面的事情。

「由是杜绝烦恼流嫌」,那么,这样子做的话有什么好处?自己烦恼可以制止。你跟女人不一起走路,不见面,不说话,那当然你不会动烦恼了,那么人家看起来,对佛教徒确实好,出家的人很规矩,不会说讥嫌的话。

「菩萨动身发语,均须利益众生」,声闻是为了自修了,出三界了,而菩萨动身也好,说话也好,都是着眼于利益众生。所以,这些戒一定要护持,如果不护持的话,人家对你有看法,那对你利益众生的事情有阻碍的。

所以说,这些戒「故于将护之遮戒」,将护人心的,那些遮戒,跟声闻乘同要学。假使不学的话,违犯。在宗大师的菩萨戒里边说,不但是跟声闻同学,而且要学得比他更要好!因为你要利众生,人家对你有讥嫌了,你怎么利众生?人家本身对你有看法,你做的事情就否定了,就不接受你的菩萨道了,那么这个效果就没有了。所以说,一定要做得更好。这是一方面,声闻乘里边有些戒是要共学的,而且要学得更好。

 


丁三、应不共学(别解脱戒为令声闻少事少业所立遮罪,菩萨不应共学,而与共学)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如薄枷梵于别解脱毗奈耶中,为令声闻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于中菩萨与诸声闻,不应等学。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不顾利他,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可名为妙。非诸菩萨利他为胜,不顾自利,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得名为妙。

另一方面,「应不共学」。声闻戒里边它的遮罪,一方面是护持他心,这是要共学的。声闻戒另外有些遮罪是为了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就是说声闻乘要少的事情,专门修行的,也不能藏很多的东西,他只要是自己够了就行了,不要藏的,那么就是三衣一钵了,吃得东西,一天托钵,托好了之后也不藏,吃完了就算了,如果还多一点,就布施蚂蚁、虫、蛆之类的,他不藏过夜东西的,晚上没有东西的。菩萨就不行了,菩萨要利益众生,你如果没有东西的话,没有财物你怎么利益众生呢?所以,菩萨对声闻的某些如少事少业少希望住的那些遮戒呢,菩萨不能跟他学。菩萨一学的话,那你什么事情都不干了,东西也没有的,要布施要供养都没有了,你菩萨道怎么行呢?

所以说,「应不共学」,某些遮罪菩萨是不能跟声闻学的呢,你就不要跟他学。如果你还是照这么做了,那么有犯菩萨戒。

 


《讲录》:⑶菩萨有不于声闻共学者,如佛制比丘不得蓄藏财宝衣物,菩萨为欲广度众生,多积财宝,以济贫苦,律所开许。

这个我们看海公上师的,「菩萨有不与声闻共学者」,行菩萨道的人跟声闻的遮罪有一些是不能共学的。「如佛制比丘不得蓄藏财宝衣物」,比丘不能藏多的衣服,只能三衣,那么财宝更不能拿,金银财物都不能拿的。但是「菩萨为欲广度众生」,你要利众生的话,你没有财怎么利益呢?要「多积财宝,以济贫苦,律所开许」,这是菩萨戒开的。

那么就是说,这是辨证的,声闻乘里边有些避讥嫌的罪,菩萨要共学,而且要学得比他更好;而声闻乘里边有些为了自己单独清净地修行,少事少恼少希望住的那些遮罪,菩萨是不能跟他学的。菩萨要利益众生,目的不一样,所以说一个是共学,一个不能共学。一个不共学,犯罪,一个是共学犯罪。

 


丁四、开性罪

下边一条是「开性罪」。什么叫性罪?我们前面说的,除了佛制的那些遮罪之外,其余杀盗淫妄这四个是根本的,是性罪。管你制不制,都是犯了有罪,要堕恶道的,叫性罪。

「开性罪」是什么意思呢?菩萨在利益众生的时候,有的时候要开性罪,开性罪的目的是为了利他,不是为自己。我们说,偷东西,你偷来自己用,这是犯罪的,犯盗戒,但是菩萨有的时候他要度众生,他自己又没有东西,那些东西虽然是人家的,但是对人家也没有妨碍,拿过来用,可以利益众生的,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开这个罪。「为利他」,但是绝对没有一毫的自利的心在里边,如果有一毫的自利心在里边,那就是根本罪,没有话说的。

我们记得以前宋朝有个永明延寿大师,他以前在作一个官的时候,是管仓库什么的,他把很多东西拿来救济那些灾民去了,是公家的东西,他认为公家这个藏在那里没有用,很多灾区的老百姓苦得要死了,他就救掉了,结果他犯罪,犯了罪之后国家的东西随便散掉了,要杀头了,但是人家上面看到他不是自私自利的心,是为救老百姓的心,所以把他免掉了,后来他就出家了。这样子的情况是不犯罪。

但是这个,我们要很慎重,要开性罪的菩萨不是初发心菩萨。在我们这些凡夫,才受了菩萨戒了,你说你开性罪,杀盗淫妄干起来了,哪就是犯根本戒。

那么什么资格的菩萨可以开这个性罪呢?一般说是要求很高的。在宗大师的《戒品释》里边,他说这一类菩萨「此是无染获得自在」(注:《菩萨戒品释》卷五:论曰:『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颂曰:『悲愍无不善』。〖释〗……又为利他,而作杀生等业之身,旧译《集学论》说:『意谓未得大地,勤修六度行者,非许余人。』《新疏》说为『已入大地』。有说,若已得大地,则又云修六度行,其言无义。故旧译为善,似为应理。然如前《集学论》引经所说,非本得地前略行六度便以为足,必须多劫修道,善巧方便成就大悲之菩萨众。此谓正受菩萨戒已,如理修学菩萨学处,具菩提心爱他过己,除杀生等更无救他方便。菩萨于此为利他故,乃可开许,非开一切大乘之人。若仅能学菩萨律仪尚不开许,况诸自许大乘不护律仪,纵有相似悲心及菩提心,定不应作。譬如别解脱中,若病苾刍,不非时食,于病有损,食则有益者,虽可开许,然余一切苾刍,皆应守护。又《集学论》文,虽是说不净行,然杀生等余根本罪,皆应同尔。又妄语等四及不与取,如下所说,于彼有情见有大利,无余方便可得之时,如理善护菩萨律仪,具足尔时所说发起,当审视察有犯无犯。以此惟是诸佛境界,最极微细,损益重故。云海论师及最胜子,并《传释》中,杀生时说,此是无染获得自在清净意乐菩萨所行,非少善根、智慧驽钝、贪着自利、于素怛缆如言取义者之所行境。惟是诸佛现量证知,非余所作,作而反招非福果故。)没有染污心,自私的染污心没有,这些贪瞋痴慢的心没有,同时得到自在的菩萨,受了清净意乐的菩萨,登地以上的,这样子可以做。不是少少一点点善根,受了一点菩萨戒——受菩萨戒当然也有善根才能受,但是凡夫智慧很差,他是对自私自利的心没有放下的,像这一类的人是不能开的。再一点,杀盗淫妄四个罪,对比丘来说,即使是清净意乐心的、高的菩萨,也不开。因为要护持比丘的尊严,所以说出家的菩萨对于不净行的这条淫戒是不开的。……(5A始,中间可能有缺)在海里乘了一个船,船里边有五百个商人,带了很多珠宝金银,那么船老大就起黑心,要把这五百个商人杀掉,把他的财宝吞没。那么,他在动这个念头,还没有下手之前,释迦牟尼佛因地的菩萨,他就知道他的意图,他想,要是船老大下了手之后,五百个商人的命断掉了,这个船老大将来下一辈子也要堕地狱,都受苦,倒不如我把这个船老大杀掉了,我自己受苦,我杀人要受苦,但是救了这五百商人,船老大下一辈子地狱的苦也没有了。那么还是这样子,牺牲自己,把他杀掉了。这样子的心杀人没有罪,可以开。但是不是这样子的心的话那就是有根本罪的。这也不是一般的菩萨,是高地位的菩萨。

所以说,「开性罪」这条戒也不是随便开的。有的人就抓住这一点就乱开杀盗淫妄,打妄语乱打,杀也可以开,「杀了众生吃了他的肉,我度他!」这样子的话,恐怕不是那回事了。

第五条「邪命取财」。那就是邪命,那就是指出家人的事情。我们把《讲录》念一下。

 


《讲录》:⑷菩萨安住净戒,悲心救众,乃开性罪杀人,胜如杀己,不可以小事辄开,稍涉一念之私,便获大罪。

第四条「菩萨安住净戒」,净戒就是菩萨戒了,「悲心救众」,他的出发点是大悲心,要救济有情来开性罪,这样子才能开。为自利的心是不能开的,也是初发心的菩萨是不能开的,要悲心成就的菩萨。「杀人胜如杀己」,杀人家比杀自己还感到难受,这样子的菩萨才可以开。「不可以小事辄开」,不能一点点事情就开性罪,找个借口。「稍涉一念之私,便获大罪」,要是你要有一念的自利的心,不是大悲心利益众生的,只要这么一个念头夹在里边,就是根本罪!所以说,不能随便开。

再要强调一下的,凡是出家的菩萨淫戒任何情况之下不能开,所以说出家人不能说这个借口,开性罪,犯淫戒是不允许的。哪怕是高的大菩萨的,现出家相的,绝对不开这条戒,菩萨戒里有规定的。(注:《菩萨戒品释》卷五: 何故惟于非梵行,分别在家出家差别耶?答云:无过。以虽违犯杀生、不与取、妄语业道,然不定犯他胜处罪。若制后苾刍,犯非梵行业道,则亦定犯根本重罪,依此密意说其差别,与《集学论》亦不相违。总修梵行即最胜之利他,舍此更无增上利他。设见别有增上有情义利,须犯别解脱根本罪时,当舍学处而作。故亦是许在家菩萨,非许出家。若许出家,无须先舍学处之义。)

 


丁五、邪命取财

那么,第五条,「邪命取财及掉动」,这也指出家人了,以不如法的事情来养命的,作不如法的事情为生活而养命,生活就是养命了,那么这样子作五种邪命的事情来求生活利养的,反正是作这些事情都是求利养了。所以出家人里边他把在家的工作和事情都放下了,但他还要生活了,那么要受供养了,就在受供养的时候会产生很多问题。要追求大大的供养,高的供养,多的供养,那么想了很多的方法,这就是邪命。

邪命一般说是五种,这是根据《智度论》里来的,在《俱舍》里边那是更严格了,凡是从贪心生出来的身语业所造的都是邪命,那就是从贪心出发的身语业都是邪命,这里《智度论》限制的小一点,做了这五种事情的人算邪命。

 


《讲录》:⑸行不如法之事,而为生活现五邪命,以求生活利养。「(一)诈现异相。(二)自说功能。(三)占相吉凶。(四)高声现威。(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于彼得利,则于此说之。」

哪五种呢?「(一)诈现异相」,做一个奇怪的样子,就是与众不同的样子,表示自己突出,不同一般的人,你既然不同一般的人呢,那人家就要恭敬你呀,或供养你了。「诈现异相」,故意做的与人家不同,衣服故意穿得不一样,说话故意做得那个样子,总之是使人家看起来突出。

第二种,「自说功能」,自己说自己怎么怎么了不得,怎么能够不倒单,能够吃一顿,打饿七,几天不吃饭等等。你修行很好,不要跟人家说嘛,你把功德给人家说,什么意思啦?那不是要人家要供养你,还要什么呢?没有其他说法了,你赖也赖不掉了,你跟人家说这些话,你不是要人家恭敬供养,你要什么呢?为什么要给他说呢?「自说功能」,本身就是想得恭敬利养的一个表现了。

第三,「占相吉凶」,给人家看相,这件事怎么能够大吉大利,怎么做要有凶祸的,等等。这 个东西,出家人不能看相,不能说吉凶。你这样子做呢,人家相信你了,就要供养你了,说了半天,还是要受供养了。

「(四)高声现威」,说话的时候说大话,就是声音很响,表示自己无畏,这样子做也就是突出自己,表示自己了不得,了不得么人家好供养。

下边,「(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于彼得利,则于此说之」,你得到供养了,对其他的人的说,激动他也供养。假使你说,昨天你得了某人供养你一千块钱,今天跑到某居士面前,就跟他说,你看那个居士真好,他供养心很大,他昨天供养我一千块。这个话里边,就是说你比他还要有钱,你起码得二千块了。这个话是邪命,是不能这样子做的。

 


丁六、(及)掉动(为掉所动,心不寂静,嬉戏腾跃)

下边,是「及掉动」。「掉动」就是说,身语不寂静,喧哗、嬉戏等等,动手动脚,高声喧哗的。

《讲录》:⑹在修行处,身语掉动,扰乱大众。

看海公上师的话:「在修行处,身语掉动,扰乱大众。」在修行的地方,人家在听经或者人家在念诵,你大声说话,或者拿东西乒乒乓乓地搞,这是「掉动」,不寂静的表现,那是菩萨戒犯一条了,不是小事情。人家说,骂一句就算了,「这是不规矩」,这不是小小的不规矩了,还是一个犯菩萨戒了。所以说,很严重了,法会的时候不要乱吵乱闹,都是犯菩萨戒的事情。

 


丁七、不乐涅槃(妄谓菩萨不应忻乐涅槃,求断烦恼)

《讲录》:⑺具立异论,不乐涅槃,自无解脱正见,何能教人出生死海。

下边是「不乐涅槃」,第七条。我们看《讲录》:「具立异论,不乐涅槃,自无解脱正见,何能教人出生死海。」那就是说,对人家说,入了涅槃,这就是外道说的话了,灰身灭智,你要行菩萨道,你入了涅槃就不能行菩萨道了,你不要求涅槃,你应当流转生死,这样子你才可以利益众生。这些话听起来似是而非的。好象说行菩萨道是不能涅槃,那你不要涅槃了,那你在生死里边好了,那才能够度众生。

这个话我们说对不对?我们说,错的!涅槃是出生死苦,不但菩萨自己要出生死苦,要把一切众生都度出生死苦,涅槃是要求的,但是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的涅槃而把众生的生死就不管了,这是菩萨的心。你说叫大家不要求涅槃了,就在生死里流转好了,那你不是颠倒了嘛!所以,这个是犯菩萨戒的,好象看起来是大乘的心,实际上是真正的说是违背菩萨戒的。这样子叫人家不要厌离生死,不要怖畏生死,行菩萨道的人该在生死里流转的,这个话错的。菩萨求涅槃,不是不求涅槃,但是不是为了自己安乐乐涅槃,要为众生的一切苦都除掉了再说自己的话。

所以说,「不乐涅槃」这个话是违背菩萨道的,是错误的。这都是相似佛法。

 


丁八、不避护(不防恶名,不雪流言)

《讲录》:⑻己有大过,须迁地忏悔,避其旧处,勿使见者生恶,加持则改过失,若实无过,受人毁谤,应表其非,善护众心,不避不护,是染违犯。

「不避护」,不避护就是自己有些讥嫌的时候,该避的避,该护的护。

什么叫该避该护呢?下边我们看《讲录》:「己有大过,须迁地忏悔,避其旧处,勿使见者生恶,加持则改过失……」这个话的意思就是说,假使自己真正犯了很大的错误,人家对他有讥嫌,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就是要避,避到其他地方去,回避一下。不要使人家看到他的事情得恶加持,自己也可以改正过失。这是「避」。

要是「护」呢,假使自己没有做坏事,而人家却讥嫌很多,那么这个时候要护,护就是什么?就是应当表白自己的实相,就是清晰了,真相要给人讲清楚,不要使人家误会,以为他犯了不好的事情,实际上没有。这就是「护」。

所以说,人家对自己有讥嫌的时候,确实犯了过失的,要避地,免得人家起烦恼。假使没有犯过失的话,要使这个事情清晰,使大家知道这个实相,不要受这个蒙蔽。假使你有这个讥嫌的时候,不避又不护的话,犯菩萨戒。因为你菩萨戒的人行菩萨道,大家对你恭敬你才能行菩萨道,大家对你讥嫌了你怎么行菩萨道呢?人家还骂你了,所以说这样子的情况之下要采取措施,一个就是有罪的要避,没有罪的要护,要清晰。

 


丁九、于他烦恼不制止(姑息将护,不作义利)

再下边一条,「于他烦恼不制止」。「他烦恼」,就是这个有情他本身是烦恼很重的,那么你菩萨要调伏他呢,在某些必要的时候诃责、处罚甚至于驱摈,都要做,如果你不做,你讲面子,让他烦恼去发展,不制止他,他不能改过,他不能制止烦恼,造了很多罪,那你是有责任。他的烦恼你不制止他的话,那你犯了菩萨戒了,你为什么不制止他呢?他有了烦恼造坏事的话,你该制止他,该罚的罚,该骂的骂!那你不做的话,跟菩萨戒就不符合了。

所以行菩萨道跟行声闻的持戒不一样,声闻只要不做好了,什么坏事不做,他就持戒清净,菩萨戒就不行了,你看到这件事情,你不管,不管本身就犯菩萨戒。要做,要做的事情你不做的话你就犯菩萨戒,不能袖手旁观了,不行的。菩萨戒就是要直接干预这些事情的,非法的事情就是要制止的。

 


《讲录》:⑼于恶有情现行烦恼应加制止,而不制止。

所以我们看海公上师的,「于恶有情现行烦恼应加制止」,那些坏的有情他烦恼很重的时候,该制止他就是要使他调伏烦恼了,这是悲心了,悲心出现的时候,如果这个是刚强难调的众生的话,那你该骂的就要骂,该打的就是要打。铁棒喇嘛为什么要打呢?我们打香板还是木片片打的,不痛的,铁棒喇嘛打的是铁棍子,痛得很,那就是你悲心要调伏的时候就得要打,这样子才能使他烦恼制止。你假使不制止他的话,「应加制止而不制止」,那你就犯菩萨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应以种种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义利。护其懮恼,而不现行,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观由此缘,于现法中少得义利,多生懮恼。

在《瑜伽师地论》的里边就是说,你要制止他烦恼的时候,各种各样辛楚加行、处罚等等,要做的就要做,不要姑息。有的人看到好象太严格了,不讲人情,其实我们说这是大悲心。为了使他烦恼降伏下去,使他不造那么大的罪,该这么做的时候就要做,如果你不做的话,你就犯菩萨戒。不负责了。所以,师父对徒弟该打的时候要打,该骂的时候就是要骂,不能一味客气的。徒第很听话,那是好的;如果不听话,烦恼重,做坏事,不骂的话,那你失责,这个师父有罪的。

「如是九事障尸罗」,这九条,如果你犯了的话,对于持戒波罗蜜多就是有亏损的,障碍持戒波罗蜜多的。下边是忍辱方面的。

 


丙三、障忍有四

 


障忍四者一瞋报瞋 二犯他不谢三不受悔 四怀恨他恶执不舍

 


丁一、以瞋报瞋

「障忍四者瞋报瞋」,障碍忍辱的有四条,第一条就是「瞋报瞋」。这也指沙门,但是在家人一样通用。

沙门四法,我们考过的,「瞋不报瞋,骂不报骂,打不报打,弄不报弄」,这是沙门(出家人)应当具的德行。人家瞋恨心对你,你不以瞋恨心对他,人家骂你,你不回骂,人家打你,你不还打,人家作弄你,你不作弄。我们有些人就作不到了。他不骂你,你也不骂他,如果他骂了你,你就要回嘴了,「怎么他骂我我不回他这不是一个傻瓜吗?」那么,还有他弄一些方法,各式各样的想些阴谋作弄你,你发觉了,你也作弄他,你也弄一套方法作弄他——这个不行的!「弄不报弄」,沙门是不能这样回报的。假使你是以瞋报瞋、以打报打的话呢,违背忍辱波罗蜜多,犯菩萨戒的一条。

 


《讲录》:障忍四种:(一)人之见瞋,己须容忍,不可以瞋报瞋,以打还打。

大家看海公上师的书:「障忍四种:(一)人之见瞋,己须容忍,不可以瞋报瞋,以打还打。」人家看见你起瞋恨心,你要修忍辱,不要去以打报打,以瞋报瞋,以骂报骂。这个是不能这样子回报。

 


丁二、犯他不谢

《讲录》:(二)侵犯有情,而不忏谢。

第二条,「犯他不谢」。犯了他有情,就是触犯了人家了,不忏悔,感到他这个人我给他忏悔,这个不好意思的,那犯菩萨戒的,忍辱嘛,他即使地位低,你触犯了他了,就得要向他忏谢。

我们记得佛在世的时候,毕陵伽婆蹉他是大阿罗汉,因为很多劫里都是大富长者家里享受的大少爷,所以说烦恼是断掉了,习气没有断,他家里使唤的人很多,他一开口就是丫头、奴才的喊的,但心里没有烦恼。有一次,他经常走过恒河,这河神是个女的,她尊重他是阿罗汉,每一次他经过,把水排开,使他从河里走过去,脚不打湿。这是恭敬他了。但是这个阿罗汉因为过去习气——阿罗汉习气没有断的——他总是走过河的时候,因为经常河神给他开路呢,他就说,「丫头,给我开开路。」他心里是没有看不起她,但是这个「丫头」这个话无始以来喊惯了,是脱口而出。那这个河神很不愿意了,她说我恭敬他,帮他的忙,给他把河水排了,让他过去,他天天骂我丫头,这个我受不了。她就到佛那里去说了,这个阿罗汉好是很好,但是天天叫我丫头,骂人好象不太好啊。

佛就把毕陵伽婆蹉喊来,是不是有那一回事?毕陵伽婆蹉说:「啊,是的,我是叫她丫头的。」佛说:「你怎幺叫她丫头?」「我这个不是烦恼,我是习气太重了。」佛说:「你给她忏悔了。」他就给她忏悔了,阿罗汉给河神忏悔,他也忏悔了,你触犯了她,就该忏悔。但是他忏悔的时候又是「丫头,我对不起了」,还是喊丫头去了,因为习气的关系了。这个就是犯他不谢的话,触犯了他,不管对方是多么低,该忏悔的要忏悔。

 


丁三、不受悔(他来忏悔,怀嫌恨心,不受其谢)

《讲录》:(三)他曾犯己,来谢前愆,心怀嫌恨,而不受悔。比较根本罪中,不忍忏谢反打辱为轻。

「不受悔」,假使人家触犯自己了,那么他那一方面自己感到不对,来忏悔,你不受他的忏悔,那么是犯一条恶作罪。

那么,前面我们根本罪里边「不受忏谢反打辱」,人家来给你忏悔,你不受他的忏悔,根本罪,怎么这里是恶作罪呢?这里是轻一点。我们看海公上师他写得有,「他曾犯己,来谢前愆」,他曾经触犯自己,来忏悔他过去的罪,但是「心怀嫌恨」,对这个人不欢喜、嫌恨他,「而不受悔」,故意使他起烦恼,不受他的悔。这一条是恶作罪,它比根本罪要轻一点。根本罪里边「不受忏谢」,还要「打辱」他,打他骂他侮辱他,这个是根本罪。这里单是不受悔,是恶作罪,这两个不一样。从颂里边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反打辱」已经标出来了,颂里边也可以看的出来了。这是第三条。

 


丁四、怀恨他恶执不舍

《讲录》:(四)于他起忿,执恶不舍。

第四「怀恨他恶执不舍」,他的这个人不好,就是心里总是记住,执恶不舍。这个我们说修忍辱的人,人家有什么不好马上过了就忘掉了,心里不要去执着它。心里有一个执着的话,以后他一来了就起一个讨厌的心,那什么事情都会搞僵的,对自己的悲心有损。对菩提心有损,所以说「怀恨他恶执不舍」,对人家的恶,坚执不舍,坚持对他有成见的,这个属于菩萨戒有罪的。我们也回想起来了,我们这个登了坛受比丘戒的,三坛大戒都受的,都是菩萨戒受过的,如果同学里边有一点意见,永远搁在心里边,你想想看,你菩萨戒犯了没有呢?这个要放下,不要执恶不舍。

这是障碍忍辱的四种。

 


丙四、障精进三

 


障碍精进恶作三 一摄徒二眠乐三喜世论

 


下边是障碍精进的恶作罪有三种,「障碍精进恶作三,摄徒、眠乐、喜世论」,三种。

 


丁一、摄徒(为贪供事,摄受徒众)

《讲录》:障精进三种:⑴贪摄徒众,希图供事。比丘摄徒普通为一至三人,再多须有特别办法及组织。

「摄徒」,这个一般指出家人,那么在家人也可以做,在家人也可以带学生「摄徒」。比丘一般收徒弟最多三个,不能多,多了之后你不能教啊!徒弟收了之后要负责把他教好的,如果徒弟收了之后没有教好,师父有罪。所以说为了要把他教好,一定不能太多,三个。那么超过三个怎么办呢?不收!就是不收!那么,勉强一定要你收呢,不买面子,就是不收!

但是什么情况之下可以开?要是你有其他特别的办法及组织,像我们这个寺院讲戒、讲经、讲论,在这个情况之下勉强开一开,但是也不能乱开。你假使确实不能教好这个弟子的话,就是不要剃好一些。

这个对我本人来说就是很担心,剃的人呢非要你剃不可,不剃么好象是看他不起,实际上剃一个,担子重一个,教不好的话罪很大的。我们以前也发现很多,剃了之后,他没有教好,跑掉了,这个东西心里就是一个不踏实的、歉然的,没有教好了,你给他剃了,最好还是还掉了,你另外再去找个剃了算了。我这个剃了要取消了。为什么呢?我剃了没有把你教好了,我责任是背在那里的。所以说,尽量能够少剃,好一些。

「摄徒眠乐」,徒弟太多了,你自己肯定精进不起来了。他要教这个要教那个的话,你不是太忙了吗?自己要修行就成问题。所以说,在这些地方,真正要精进的话,确实不能搞得太多。

 


丁二、眠乐(耽眠卧乐,非时非量)

《讲录》:⑵耽乐睡眠,懈怠放逸。每日须计划应修之法,不可虚度岁月。

那么第二「眠乐」,一天到晚贪睡觉,懈怠放逸了。我们这里不晓得有没有,空下来就躺在床上,好象是很会养生。我们说养生是好的,你把身体要健康可以修行了。但是过分的养生了,不修行了,那你这个生养了干啥呢?目的就不对头了。我们的生养了是要修行的,你修行不修了,一天到晚躺在那里,吃好的穿好的,睡懒觉,不去动它。我们说不动的话,反而身体要垮掉了。一个人还是要活动一下。我听说,哪个人给我说的,一个狗他很宝贝它,平时不太放出去的,有一次山上跑了一次回来就死掉了。过分劳动了,劳动太过分,山上走了一转,就吃不消了,就死掉了,它就是平时没有锻炼了。

出家人要修行的话不能太懒惰了,懒惰了你精进不起来了,你偶尔精进一下子,你受不了。「耽乐睡眠,懈怠放逸。每日须计划应修之法,不可虚度岁月。」那就是海公上师说的,每天你修要多少法,都要有计划。我们这里很多是不错,每天上殿照规矩上,上课、听讲之外,修加行等等,排得足足的,空的时间也没有,还要办常住事情,这些是好的。

 


丁三、喜世论

《讲录》:⑶喜谈世事,空度光阴。

第三条,「喜世论」。这个出家人里边,在家人更多了,碰上之后就说话,说什么话?不是说经上的话,也不是说律上的话,也不说修行的话,世间的话,王贼水火妇女,甚至是淫欲,享受五欲的事情。这些事情,我们说王贼,那些看报纸、看国家大事也在里头的了,对真正修行的话……当然我们说关心国家大事是要的,但是你逢人便谈、津津有味地谈,那是不对的。自己知道了就可以了,人家不知道告诉他一下也可以。谈得很有味道,念经念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就烦死了,就不想念了,这个话说起来,两三个小时乃至晚上不睡觉的都说不完的话,这就是精进的心没有。你这个也是精进吗?「我这个说话不睡觉不是很精进么?」这个我们说,对正法的不精进就是懈怠了,管你不睡觉也好,你天天打麻将也好,你这个是懈怠了。你说我不睡觉还是懈怠啊?就是懈怠!你没有修法啊,你修了法就是精进了。你把法放下了,去搞那些空事了,也叫懈怠。

这是违背精进度的三条,「摄徒眠乐喜世论」。

 


丙五、障净虑三

障碍禅度亦三种 一不问二盖障三贪味禅

 


下边,障碍禅度的,障碍禅定的也有三种:「障碍禅度亦三种,不问、盖障、贪味禅」。就是对禅定方面有妨碍的有三条。

 


丁一、不问(嫌恨憍慢,不求师教)

《讲录》:障禅三种:⑴于善知识所,不求教授禅法。入住出相,欲修何禅,须问次第。

「不问」,自己想修定,心要定下去,修定有修定的办法,对善知识不去问,或者看不起这个善知识,或者对他有看法,嫌恨心,或者憍慢:「他这个算什么?我比他高得多了,我去问他?」这样子的话就不去问。不问的话,你自己修定该怎么修就不知道了。

我们看海公上师的,「于善知识所,不求教授禅法」,修定有一定的方法的,「入住出相」,入定的时候要怎么入,住定的时候怎么住,出定的时候怎么出,都有一定的方式的。你不去问,不去问的话,总不外是嫌恨心、瞋恨心、憍慢心这一些。「欲修何禅」,该修什么禅也不去问,「须问次第」,你要修什么禅的话要去问这个次第。入定住定出定这个次第都要问清楚,然后自己修。盲修瞎练,自己搞一套,书上看一看,看懂看不懂也不知道,就搞起来了,你不出毛病哪个出毛病呢?

我们记得有个居士,他说他修气功,就是看了气功的书就这么自己搞起来了,后来他出毛病了。我说,你就要出毛病了,气功么,你还得要找一个气功师了,气功师找到了他本身还会出毛病的,你现在连一个气功师都没有,就看了一本书,书上万一印错了一个字那你怎么办呢?你勘误表没有拿到,你糟糕了!所以说单是看看书什么的话,这是冒险了!那么,气功师你就是照了他也会出毛病。真正佛教里的东西……(5B始,中间可能有缺)你可能执了一边去了,有所偏执的话也会出毛病,所以说不问的话是犯菩萨戒,违背禅定波罗蜜的。

 


丁二、盖障(于五盖等不知调治)

《讲录》:⑵盖为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五盖,障谓烦恼、所知二障,修禅以去障,如先贪着禅味,即无进步。

第二种是「盖障」,你修禅的时候,就要去盖,五盖,贪、瞋,这个贪是欲贪,主要是欲贪,瞋恚的盖,昏沉……你怎么会得定呢?这是加持的。什么加持呢?佛菩萨是不会加持你的,佛菩萨要你断了烦恼,去了五盖,才会给你得了正规的定,这个加持的定是邪定,是鬼神定了,得了那个定不是好事情。所以说,你五盖还在的话,你决定不会得定。如果你说你得了定,那不是你自己修的定,是人家加持你的定。加持你的当然一般修气功会有啊,但是并不是好事情,给人家牵了鼻子走了有什么好呢?

这个五盖,真正要修禅的话,一定要得初禅之前,五盖去掉了,才能得初禅。那么,如果你要见道,以初禅的心见道,那也是要五盖都要除掉,这个疑盖就是对四谛的疑都要除掉。那就是欲贪、瞋恚盖、昏沉睡眠盖合一个、掉举恶作合一个、疑第五个。「不问盖障」,这个「盖」是五盖。这里「障」是什么呢?在《瑜伽师地论》里边就是说五盖,这里加个「障」,就是烦恼障、所知障,这个也要知道。这个知道之后,实际上这个五盖就是烦恼了,那么你修定的时候那些烦恼的盖该要知道的,如果不知道的话,不能进入定,甚至犯一条戒。

 


丁三、贪味禅(贪味静虑,见为功德)

《讲录》:⑶修禅以去障,如先贪着禅味,即无进步。

第三「贪味禅」,修禅的时候会产生喜乐的感觉,很舒服,一般肯做的人都会有感觉。但是我们说修定目的是要开智慧,要用禅定的工具来达到开智慧的目的,所以说禅定不是目的。他得了禅定之后,感到很舒服,有轻安、有喜乐,就呆在那个里边享受那个味道,就是贪味禅。贪着这个禅的味道的话,最起码的话就是你呆在那里不动了,不能进步了,如果再进一层说的话,会退。我们《俱舍》讲过了,味禅是会退的,那是靠不住的,因为你在那里已经执着那个禅了,起了贪的烦恼了,那就是染污定,它会退,你想进呢,反而退!

所以说一切不要执着。你一执着的话,享受那个味道了,那进不去了,不但进不去,还会退下来。那么禅定工夫进不去是一回事,你犯菩萨戒却是另一回事。你要贪味禅的话,本身就违背菩萨戒了,犯一条了。

这是障碍禅定的。下边说障碍般若的。障碍般若的有八条。

 


丙六、障般若八

 


一轻声闻乘二废自乘 三勤修异道四乐外论 五于大乘中分胜劣 六自赞毁他七不往听

八依文舍义不敬法 如是八者障般若

 


丁一、轻声闻乘(妄谓菩萨不应修学声闻乘法)

《讲录》:障般若八种:⑴法无大小,大小由心,声闻乘教为出生死之法要,不可轻也。

第一个是「轻声闻乘」。这个我们讲过了,这个「轻声闻乘」跟前面的毁谤声闻乘不一样。毁谤声闻乘呢,就是把声闻乘一概抹杀,说不是佛说的,这个是错的东西。那么,这里轻声闻乘呢,他就是说小乘的人你发二乘心的,声闻乘要学,这是自了汉,出三界;现在修大乘菩萨,那就声闻乘不要学了,你再去学声闻乘的话,你不是菩萨了嘛。这样子的话,他并不是说声闻乘一概不要学的,就是小乘要学的,大乘的人不要学的,这样子谤声闻乘属于恶作罪。

我们前面说过了,菩萨没有别解脱戒的基础你怎么上去呢?你的般若也开不开的。我们说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没有戒,你慧那里来?所以说轻声闻乘本身就障碍般若。那么,这个看起来好象是矛盾,般若是智慧了,持戒是呆呆板板的,好象是那些笨蛋才去持戒的。实际上却不是那回事。我们讲《中观》的时候经常引那句话,龙树菩萨的那句话——「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先要把一切法的缘起搞清楚了,智慧得到之后,最后一切法空性的智慧才能得到。那么你现在声闻乘讲的一些道理都是缘起法,你不要它的话,你如何得空性智呢?所以障般若,对般若是有障碍。声闻乘它是基础,并不是究竟。我们究竟上边还加,但是声闻乘基础不要的话,那还是不行的。所以说轻毁声闻乘,说菩萨不要的,那本身就是障碍般若的一条。

 


丁二、废自乘(废弃大乘,学声闻乘)

《讲录》:⑵废自大乘,一向勤习声闻法。

第二条是反过来了,他就是废大乘,「废自乘」,自己大乘不修了,却是一心去学声闻法了。那就是两了极端,一个是声闻乘一概不要学,你只要学大乘好了;一个是声闻乘要紧,我大乘都放弃了,不学了,那个也是一个执着,又是一个极端。既然是菩萨,大乘法怎么能不学呢?声闻乘要学,不是说把声闻乘学了,大乘就不要学了,那你成什么菩萨呢?所以,这个当然很明显的,「废自乘」,单学声闻而不学自己大乘的话,那就是犯菩萨戒了。大乘都不学了,你还称什么菩萨呢?那么,该怎么做呢?就是大乘要精进地学,也要兼学声闻乘,不能轻视声闻乘一点都不要学,这才是正规的道路。

 


丁三、勤修异道(未精佛教,勤修异道)

《讲录》:⑶不依八正道及自性三宝是名异道。得四禅后,始得可修异道法,与彼辩论,以破其执。

下边是第三条,「勤修异道乐外论」,「勤修异道」。有的就是说对外道的那些东西,「异道」、「外论」在《瑜伽师地论》两个连在一起的,第三条也是异道外论,第四条也是异道外论,这里是把它分开说,实际上就表示这两条都有异道外论。

「异道」、「外论」到底指什么?这个海公上师有注解,宗喀巴大师也有注解。

我们先看海公上师的:「不依八正道及自性三宝是名异道。」不依八正道来修的,或者是依自性三宝,这是指我们本身的那个心地的功德,不是从这一方面出来的,就是「异道」,也是心外求法了。

 


现有可精研之佛教,未精研究,而于自教不勤研究,反于不应专究之异论外论,精勤修学,是染违犯。言外论者,《传释》说,为外道因明声明等论。前戒所应勤修之事,谓菩萨藏,此戒总说佛教。就自身者,谓若上聪敏,若能速受,若经久时能不忘失,若于其义能思能达,若于佛教如理观察,成就俱行无动觉者。于日日中常以二分精学佛语,一分学外,则无违犯。上聪敏者,谓少许时便能记念。最胜子云:「能思义者,谓慧通利。能达义者,谓慧明了。如理观察者,谓俱生大慧。能速受者,谓能速学。」(《菩萨戒品释》卷五)

「外论」,宗大师有注解,一般指因明、声明,就是说逻辑和文学,这一类东西要不要学?菩萨自己的内明学好之后,要度众生,要学,如果你自己学好了,你文学也不懂,逻辑也不懂,因明也不懂,你怎么说服人家呢?一点学问也没有,人家看你不起,不会听你的话。那么你要度众生的话,你必须要学一点。但是什么时候学?自己内明学好了,还得要两分学内,一分学外。大部份时间,一倍的时间,两分的时间学内明,虽然学好了,还得学,抽一部份的时间来学这些,为了度众生,并不是为了自己说这个东西怎么了不得,是怎么好,是为度众生用的工具,那必须学一下,这是可以的。如果你勤学异道,对异道拼命地修,而自己的真正要修的本分的修法放下了,那当然错了,犯菩萨戒。

海公上师「得四禅后,始得可修异道法」,这个异道法是修法,那么「与彼辩论,以破其执」。海公上师是以教证来分的,「勤修异道」是证方面的,「乐外论」是教方面的。

 


丁四、乐外论

《讲录》:⑷乐着外论,妨修胜法,于世间科哲学等,须俟佛法通达,二分学内,一分学外。

「乐外论」也是,「乐着外论」,声明、因明之类的,「妨修胜法」,妨碍自己的殊胜的大乘法。它这个外论呢,海公上师就是说,古代的注解是因明、声明,那个时候的学问就是这两门,那么现在来说就是世间的科学、哲学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我们看到有的人很执着,拼命地学这个,尤其是气功师拼命地把这个世间的科学、生理学的东西给他自己的气功配套,也配上去,那就是说我们的东西是符合科学的。这个呢,在某些地方对于弘扬佛教也可以用一下,但是也不必专门去搞这个,因为毕竟现在的科学还没有到绝顶,很多佛的道理科学还解释不了,你一定要把它硬配硬拉硬凑的话,会搞出错误。

我记得好象是《内明》杂志,有一位写一篇文章,他说我们宇宙里边有四个力场,这正好配好我们佛教有四个缘。但是四个力场是一个一个发现的,以后万一发现了第五个力场的时候,那佛教里只有四个缘,没有第五个缘的,那你怎么配呢?所以说,不要硬配。我感到有些科学很多地方说明佛教是真理、是对的,但是一定要把佛教和科学拉平拉等号,也没有这个必需,现在我们的科学还是很幼稚,真正离开全部知道宇宙的奥妙的话还很远。再加上一个,我们观察的工具,眼耳鼻舌身,有限的,有一定的局限的。你眼睛能看到的只不过是光波里边极小的一段,紫外的、红内的都看不到,那么你看到这一点点,你能说宇宙真理就看完了吗?耳朵听到的声波也仅仅是中间那个听得到的声波,再短的声波、再长的声波,你也听不到了,你可以说你宇宙的东西你能够观察完了吗?鼻子嗅到的、身体碰到的也一样。

我们从佛教的业报来说,一条河,饿鬼看到的是粪池,天人看到的是琉璃,人看到的是水,鱼看到的是宫殿,你这个本身观察的器官就不一样,你怎么能以人间五官所见的东西来统理一切宇宙的真理呢?一般说是不可能。要真正地要达到佛教的真理,要现量的证才能证到,不是我们五官接触的相对而就得到真理的。这个是要定中的现量证的。有些不要勉强地去拉。

 

 

 


昨天我们菩萨戒讲到障般若有八种,第一种是轻声闻乘,第二种是废自乘。第一个是叫人家不要学声闻的法,第二个就是自己大乘法不学,专门学声闻乘法,这是两个极端,都不行,都犯菩萨戒。第三条,勤修异道,第四条乐外论,那就于大乘中分胜劣是说第三条修外道法,是证,第四条是乐外道的论,是教,这两条,一个是修一个是学,两个意思是一样的,外道不是佛道,不依八正道的,不依自性三宝的,都是异道。外论就是过去的因明、声明之类的,现在来说科学哲学之类,逻辑之类的,都是属于外道。外道法,我们说,菩萨道在自己内明学好的时候,为了要给外边的人辩论,要说服人家,要弘法,那也得要学,但不能耽着、乐外论。在学外论的时候,要感到这个当它是一个很不好吃的药一样,为了要使外道那些人转化到佛教来,不得不学这些东西,并不是对它生什么意乐心。它这个第四条,乐外论的话,对这个外道的论就是非常之欢喜,味着,甚至于放不下。这样子学是不对的。真正内明学好了,佛法学好了,还得两分学内,一分学外,只能是一般的时间去照顾那些说服外论的书,不能全部时间去学。那么你乐外论呢,就是全部把外论当作一个很有味道的,执着、贪着那个东西,那就犯菩萨戒。

 


丁五、于大乘中分胜劣

论曰: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闻菩萨藏,于甚深处,最胜甚深真实法义、诸佛菩萨难思神力,不生信解,憎背毁谤:不能引义、不能引法、非如来说、不能利益安乐有情。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如是毁谤,或由自内非理作意,或随顺他而作是说。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若闻甚深最甚深处,心不信解,菩萨尔时应强信受,应无谄曲,应如是学:我为非善,盲无慧目,于如来眼随所宣说,于诸如来密意语言,而生诽谤。菩萨如是自处无知,仰推如来于诸佛法无不现知等随观见。如是正行,无所违犯。虽无信解,然不诽谤。(《菩萨戒品释》卷五)

,

《讲录》:⑸佛法引人得自性三宝,不立一法,于大乘中,不应分判何宗为劣。药无高下,治病为良。

下面一条,「于大乘中分胜劣」,大乘里边不要分这个好、那个不好。

这里边它原来的意思,《瑜伽师地论》里菩萨戒是这么说的,菩萨对于甚深的法或者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法,他不生信解,甚深的法是指空性的,不可思议的法是指神通之类的,那么这两种法,任何一种他不相信,诽谤它,不能引生好的事情,不是佛说的,那么这样子就犯一条菩萨戒的恶作罪。

那么,海公上师把它引申一个它的意义,他说「佛法引人得自性三宝,不立一法」,本来佛法是无法可说的,正是因为众生有病,根据你的病就给你说对治的法,所以说佛法里边都是治病的,不要执着那个法高那个法低。这句话是印光法师经常说的,海公上师也引了:「药无高下,治病为良」,这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对治我们的毛病习气的,那么这个药哪个贵就是好,哪个药贱就是差,这个不能这样说。能把病治好了就是好的药,假使你再贵的药吃下去把病搞坏了,治不了,甚至把病加重了,那这个药也不好。药并不在它的价值高低来看,只能说能治病的就是好的药,不能治病的药就不是好的药,再贵的药不治病也没有用。假使热病,你吃红参,红参很贵,但是你热病吃这个反而把病弄坏,那就没有意思。

所以说不能从价值来分高下,这个是不对的。只要能够对治病,就是好药。那么你是什么样子的毛病习气,就是说这个药对你有好处,不能说这个药好,其他的药都差、都不行。这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你是这个病,他是那个病,你叫他跟你吃一样的药,你不是害他吗?所以说不能执着。

那么根据《瑜伽师地论》的意思,大乘里边分深广两种,一种是甚深的法,一种是广大的神通、不可思议的法,这两种你任何哪一种说他是不对,它谤法的情况他们分了四条,就是深广二派,这两个宗里边,你随便谤哪一种,说这个好,哪个不好,就是「分胜劣」了。那么这个谤有几种:说它「不能引义」,不能产生智慧,是一种;「不能引法」,不能培福报;第三个说它不是佛说的;第四个是因为前面这三个原因呢,「不能利益安乐有情」,对众生没有利益。这四类的话,毁谤大乘任何一派,广的或者深的,哪就是属于这一条的犯罪。那么,海公上师就把它分胜劣了,把它更引申一层,这样子我们看起来更清楚一点。

 


丁六、自赞毁他(有爱恚心自赞毁他)

论曰: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人所,有染爱心,有瞋恚心,自赞毁他,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摧伏诸恶外道,若为住持如来圣教,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或欲令其未净信者,发生净信,已净信者,信复增长。(《菩萨戒品释》卷五)

《讲录》:⑹以爱染瞋恚,自赞毁他(希求名利)。此处较前条根本罪轻。

再下边一条,「自赞毁他」。我们说,「赞己毁他悭法财」,「赞己毁他」是根本罪,那么「自赞毁他」怎么又成了恶作罪呢?这两边有不一样。

这里的「自赞毁他」,就是说自己有染污的心,就是憍慢的心,或者是瞋恚的心,自己有憍慢的心赞叹自己,自己有瞋恚的心毁谤人家,那么这样子赞己毁他是从烦恼心出发,这是属于恶作罪。前面的是「赞己毁他」是贪求利养,所以菩萨戒对贪求利养特别重。如果你贪求利养的自赞毁他是根本罪,不可悔的,那么你从烦恼出发的自赞毁他呢,这是可以悔的,是恶作罪,可以忏悔。所以这两个同样是自赞毁他,但是轻重不同,那是因为他不是贪求利养的,不是求利养,如果你贪求利养的话,那就是根本罪了。所以,这里海公上师「爱染瞋恚,自赞毁他」到此为止。希求利养是属于根本的。所以说,这个罪比根本的要轻一点。

 


丁七、不往听(闻说正法,憍慢嫌恨,而不往听)

《讲录》:⑺四十里路讲经,应往听法,以骄慢心而不往听,是染违犯。

「不往听」,人家来讲经说法,四十里以内有人讲经说法的一定要去听,你如果以憍慢的心、或者是看他不起的心、或者对这个法不尊重的心不去听的话,犯一条菩萨戒的恶作罪。那么这里就是说在一般的情况之下,假使人家讲的经,你自己已经懂了,学得相当好,或者正在修禅定,或者你正在生病,等等,这些情况不去,不犯,这是开许,这个我们在讲菩萨戒的时候已经广讲了,这里就不多说。

 


丁八、依文舍义不敬法(不敬说法,妄加批评)

《讲录》:⑻看经论而不求义,不依传承,是为今日之通病。依文解义,故所见异,有承传则同正见,恭敬法宝经书,始能增长智慧。

第八条,「依文舍义不敬法」,它就是说,对讲经的那位法师只看他讲的文字好不好,他讲的内容不去管他的,那就是依文不依义的,那就是犯一条菩萨戒。

看海公上师的:「看经论而不求义」,这里一般是请法师讲经了,假使某一位法师,他学问很好,他讲经的时候都是讲的典故,很高雅的文字、古文等等的,那你就认为他讲得好,而对他讲的内容不管了。那么,有的法师他文化不高,但是他佛法学了很多,或者是已经开了悟的,那么他讲的时候,语言比较粗鄙,比较通俗,但是他的意思都对的,你认为这个讲得很粗,不要听,那么这个就是违背这一条。

海公上师他说的,听法如此,看书也一样,「看经论而不求义,不依传承」,这是强调传承了,「是为今日之通病」,现在的人呢,看经论只看它的文字,不求他的意义对不对,也不依传承,这里特别强调传承。「依文解义,故所见异」,因为一本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看的话,同样一本书你看的内容各人各人的就会不一样。因为你没有把自己的烦恼、见撇开,带着自己的主观见去看的,那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所以说,尽管有人听《广论》,也有人看《广论》,或者看了很多佛书,他的知见是错的,为什么原因?他就是本身以自己的主观意见来吸取,经里跟我合的,我就说它对,跟我不对的,就把它撇开了,甚至于背后还说一些跟经论反的话,那就是完全是在学自己,不是学经论了。这个日常法师经常说的,我们学的是佛的经论,不是学自己,你自己来主观取舍经的内容,符合我的,以佛的经论来充实自己,引经据典,不符合的,就撇开不说,甚至于是诽谤,这样子不能得到经的真义。这是「依文舍义不敬法」的一个地方的解。

「有传承则同正见」,有传承的见会一样,这个我们昨天就讲了。我们在海公上师座下的人基本上是一个见的,一个事情的看法相同的,不会说你这样子看、他那样子看,不会的,这是传承的见的关系。那么你自己看书就会了,自己看书十个人看了之后,对一个事情有十个看法,没有传承啊,所以传承是重要的。

「恭敬法宝经书,始能增长智慧」,那么我们说,传承是要紧,恭敬心也非常重要,法宝经书如果不恭敬的话,你想增长智慧,不可能!只能增长邪知邪见,增长我慢,自己看了很多书,自以为懂了,实际上是错解了,我慢心却是增长了。我们看到有些,这是亲眼看到的,我们也给他提出来了,他看经书躺在床上,跟看小说一样,把书撒在那里看,这个绝对不恭敬的!放在腿上看,翘起腿上看,都不行的,最好是端端正正坐着看,要桌子抹干净,手洗干净,这样子看书得益,恭敬。

印光法师经常这样说,一分恭敬,一分利益,你要得益的话就从恭敬中求,没有恭敬就得不到利益了。我们说,以前有人拜《大般若经》,拜《华严经》,拜了开悟的,这是什么?恭敬!他没有看书,也没有念经,就是拜,一心的恭敬礼拜,会开悟,这是感应了。你不恭敬的话,即使你把书背下来了,你还是知见是错的,没有把经的精神实质掌握好。那你讲了半天,说么是引了很多经典,实际上都是引错了,那个就是知见不正么,那就不好了。所以「依文舍义不敬法」,这些都要避免。

「如是八者障般若」,这个是八条违背般若的波罗蜜多。

那么这样子呢,三十四条,摄善法戒违背的都讲完了。

 


乙二、违犯饶益有情戒

 


一八事不助二不看病 三不济七苦盲聋等 四见作非理不正说 五恩者不报六不解愁

七求财食等不给施 八不以财法摄徒众 九不随他心十不赞扬 十一不作摈责十二神通等

此之十二益有情 总摄三聚应修学

 


还有十二条,饶益有情戒有所违背的,就是下边的十二条。饶益有情戒里边有十二种。

 


丙一、八事不助

《讲录》:障饶益有情戒十二种(即四摄):

一、菩萨于有情应作助伴八种:⒈代思彼彼行业合律法否。2.现前助彼作业。3.往来行旅为作导引。4.方便开示耕农等类。5.守护资财,示其作用。6.合作乖离解忿诤。7.助理合法之集合。8.兴建三宝之福会,为之择时助修。

「八事不助」,这是第一条。有八个事情,你要帮助他,你不帮助他的话,就犯菩萨戒。哪八个事情?海公上师的书上写得很清楚。

第一种,「代思彼彼行业合律法否」,他做事情你要给他考虑考虑,他这个事情该不该做,是不是合法,是不是合戒律,如果不合法不合戒律的就劝他不要去做。

我们也碰到过一些青年,他的工作是做什么的,有个上海的青年,他是作摊贩的卖黄鳝的,卖给哪个?卖给酒家馆子,赚钱很多,一天要卖好多好多,发财的,但是这个职业不好,所以说劝他不要做,但是他没有放下,没有放下,将来的果报就不好。

黄鳝我们大家都知道,很惨的了,我们也看到他们一些邻居割黄鳝,一个脸盆里边摆了一盆,拿一个刀或者什么片片,在肚子上一挑、一拉,拉开了,成了两半,就趴在里边,还在动,黄鳝还在挣扎,活的死的就放在一起,还没有死透,都摆在一起,又拿一条,又这么一剖,又甩进去,在活活地受苦,然后把它吃掉。这是很残酷的事情,但是一般就认为无所谓,那么这样子就不好了,我们希望他们不要做那些事情。那么,打渔之类的同样,现在看看是很好啊,发财了,但是果报来了你就来不及了。所以说菩萨戒里边一般职业他做什么事,就需要给他考虑考虑,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合法。

第二种,「现前助彼作业」,那么他如法的事情呢,他做的时候你要帮他忙,他要是能力不够,帮助他。

第三,「往来行旅为作导引」。出门去一般是人生路不熟,很困难,那么假使你看到有旅行的人给他带路或者指点他哪里有吃饭等等,这是好事情,也是菩萨戒里边的一个,你不作的话那是犯菩萨戒,所以说这些都要做的,不要说那不管我的事,就不去管他了,那你行什么菩萨道呢?

第四,「方便开示耕农等类」。人家假使做耕地的,或者做生意的,他不内行,那么你要告诉他,怎么做能够把地耕好、把生意做好,能够赚钱,当然不是暴利、不是做投机倒把,合法的利润是可以赚的。

第五种,「守护资财,示其作用。」那么,你赚了钱之后,告诉他怎样子守护资产,不要去浪费乱用,如何去把它保持好。

第六种,「和合乖离解忿诤」(“和合”,《讲录》原文为“合作”)那些有矛盾的把他们两个和合起来,有什么斗诤的把它解除,和合了,帮他们解决矛盾的事情。

第七是「助理合法之集会」(“会”,《讲录》原文为“合”),第八是「兴建三宝之福会,为之择时助修。」那些定期的福祉(吉会),培福的事情(福业),或者是兴建三宝,造作大殿,……(6A)我们四月间造大殿了,那不可能的。这个时候我们大殿还没有,那么要造大殿,这是临时产生这个事情。那么这是培福事情了,那么就帮助他去做这些事情。

那这个八条呢,它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最初的两条是帮助他怎样得到资财的,中间几条是告诉他做什么事情,保护他的资财,增长,不要失掉。最后两条,你资财、钱有了,也给你保护好了,你该怎么用,就告诉应该哪里去用。这八条是菩萨要做的事情。不是乱做,你说有资财,你钱多了,我和你打麻将去,我和你那里去玩去,跳舞去,这个是害人了。所以说,先是教他怎样积集资财,积集资财之后怎么守护,守护里边斗诤怎么解除,然后你最后钱多了怎么用,都告诉他!这是饶益有情戒里边的第一种,八事要帮助他。如果不帮助的话,就犯菩萨戒。

 


丙二、不看病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遭重疾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往供事,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菩萨戒品释》卷五)

《讲录》:二、不慈悲看护病人。

第二条是「不看病」。看病是第一福田。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比丘生的病很脏很厉害,大家都嫌脏不愿意去看护他,那么佛看到那个病人那么苦,就亲自给他照顾,同时规定僧人必须要看病。佛就问那个病人:「你为什么没有人照顾呢?」 他就说他以前也不照顾人的,那么果报了,佛就给他说法,他也感到自己的不对。同时佛也制定僧团里一定要看病,不看病是犯戒的,菩萨戒里边也有这么一条。如果人家有病你不去看护他的话,那犯菩萨戒。那么居士,家庭的人不说了,邻居有害病的,不是叫你天天去给他烧饭,但也得去看看他,或者送点东西,安慰安慰他,这是属于看病一类的。见了不管,随他去,那就违背菩萨戒。当然,你说我没有受菩萨戒,但是菩提心总是还要嘛,你修行没有菩提心,你成就什么东西呢?你菩提心要有的话,这些事情都要做。

 


丙三、不济七苦盲聋等

《讲录》:三、不济七苦。身苦四:⒈疾病,⒉根残,⒊缺支,⒋远行疲困;心苦三:⒈五盖,⒉四障(烦恼、所知、业、报),⒊八寻思(欲、恚、害、亲属、国土、不死、他轻鄙、资财族姓觉)。

第三条,「不济七苦盲聋等」。有七种苦,你不去救他的话,犯菩萨戒。那就是要做的事情,你说你不关我的事,我家里好好修行,他们的事情我管不了——犯戒!哪七苦呢?七苦里边,分身苦四种,心苦三种。

看《讲录》有的,「身苦」四:「疾病」是一种,「根残」是一种,「缺支」是一种,「远行疲困」是一种。疾病一般是害病,根残就是身体有残缺的,缺支就是眼睛瞎的、耳朵聋之类的东西,根残就是没有手没有腿的那些了。远行疲困,从很远、远途来,几天几夜没有好好休息,或者路上碰到大水大雨或者夏天大太阳的,闹了几天,非常疲困,这样子身上的苦,都要救济他,给他解决问题。有病的要给他吃药看病,给他守护;根残的,走路不方便,扶他一下;缺支的,他眼睛不行,你给他牵着他走一段路。这都是该做的事情。远行疲劳的,你找个地方给他休息,给他吃点点心,喝点营养品,等等的,你自己没有钱的话,你指示他地方,那里有吃东西的,那里可以休息的,这些都是菩萨应做的事情。

我们以前,城市里边公共汽车上,现在不知有没有,看到老人、病人或者是残缺的人,都让座,这个是好事情,符合菩萨道的。据说文革以后,我是不大乘车的,他们说再年轻、再身体好的人看到那些老人、病人、残缺的人来,他眼睛往窗户外一看,只当没看到,坐我的位子,我不动。这样子就没有悲心,这个就不好。有的时候马路上,有瞎子、老人横穿马路,他穿不来,你陪他走过去。大城市马路车很多,年纪大的、有病的、或者腿有不行的,他走路不方便的,那就帮助他,这都是菩萨道的事情。

下边「心苦」,有三种。一种是「五盖」,一种是「四障」,一种是八个「寻思」。

五盖我们昨天讲过了,欲贪、瞋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还有一个疑,这些都是心里的烦恼。有这些烦恼的话,心里很苦,愁苦,那么你告诉他如何想办法帮助他去掉这些烦恼。那么四个障,烦恼障、所知障、业障、报障,这四个障是心里面也是痛苦的,那么你也可好好地帮他排除,劝说,使他把心放下。

还有八个寻思,八个寻思就是打妄想,八种妄想。

一种是「欲」,就是贪欲,贪男女色之类的。

「恚」是心里不高兴的事情,对那些人那些事情心里怀恨,心里记仇。

「害」,对于冤家想害他,想整他一下,这些都是不好的妄想。你看他呆呆地坐在那里,他在打这个妄想,有的在想淫欲的事情,或者在想报仇的事情,或者是想过去有什么气愤的事情,尽量回忆,那都是不好的寻思,心里也会生苦恼。

「亲属」,那就是亲里觉,对自己的亲属,想到他,甚至于他有什么苦,想救他。这个你说想救他不是好事吗?你出家了还打这些妄想干什么?那些事情,尤其是在修定的事情都要放下,不能尽想自己的眷属。

「国土」,就是想家乡,想家乡味,这里吃了水土不服,什么都不方便,最好到自己家乡去,吃一点家乡味,过一下瘾,这都是不正的寻思。

还有「不死」,就是想不要死掉,求长生,修长寿法。佛教里边为了自己成就或者弘法利生,修长寿法是对的,他这个是跟气功师一样的,修了长寿法是为了享受,自己身体不好,想修一点气功,把身体搞好了,好享受什么男女的事情,什么东西,那个目的就不对头。不要说方法对不对,目的就不对。那么这个不死觉也是一种不好的寻思。

「他轻鄙」,就是说心里怎么感到人家看他不起,人家不认识他,好象我这么有才有德的人,你怎么看我不起、不重用我等等,就是不识英雄,那这样子的心尽量在他脑筋里盘算、这么想,这些人会不会有?有的。我们这里以前就来了一位,大学生,才来了没几天,正在考验,就跑掉了。据说他为什么跑掉?没有重用他。他是大学生,很有本事,你没有用他,把他丢在一边,这些都是自己找烦恼了。你怎么知道人家不重用你呢?你才来,总得要有熟悉的过程了。

那么,还有一个,第八个,「资财族姓觉」,他总是想发财,想族姓呢,就是想高贵的家族,就是要求自己名利、地位那些东西。这些都是妨碍我们修行的寻思,这些都要放下。假使这些人有这些恶寻思的话,那就要劝他放下。

这是七种苦,我们看到之后,身苦也好,心苦也好,都要帮助他,救济他,解除他的苦。

 


丙四、见作非理不正说

《讲录》:四、见彼有情所行非人义,不以戒律正说其过,令之改悔。

第四条,「见作非理不正说」。「见彼有情所行非人义,不以戒律正说其过,令之改悔。」(这个「非人义」可能有一点错了)看见有情作的事情不合理,做错了,那你要以戒律来劝他,说他的过失不对,要改,「令之改悔」。你看到他作的事情不对头,你不说他,随他去,你说少事少恼好嘛,这个不行,菩萨不能少事少恼,看见人家作错了、犯戒了,将来要受苦的,赶快劝他,不要这么做,做下去,害人害己,将来的果报不好。要劝,不劝的话,就犯戒。

 


丙五、恩者不报

《讲录》:五、于有恩者现如未报,应常表己图报之心。

第五条,「恩者不报不解愁」。对你有恩的一定要报,现在报不了,将来有机会一定要报。「于有恩者现如未报,应常表己图报之心。」假如现在还没有报的话,现在没有力量报的话,常常要使他知道自己有报恩的心,现在虽然自己力量不够,但是我有心将来有机会会报的。但是也不要经常挂在嘴上,使他知道就行了。那么,现在有能力报的呢,马上就报。「恩者不报」,假使对你有恩的人你不去报答他的话,犯菩萨戒。所以,忘恩负义的人就是犯戒律的人。

 


丙六、不解愁

《讲录》:六、有情丧失财位,应善为之开解愁结,示以世间无常,本来是苦;人命尚在呼吸之间,随时不免危险;身外财物,终归散灭;自心清净,则境清净;因果决定,忧恼无益;应速修行,不可放逸;常忆三宝,危而获安。诸佛菩萨,遍周法界,正法现前,便得与之相应,苦难当下解脱。

下边一条,「不解愁」。有情心里有愁闷的时候,他心里有打不开的时候,你要劝解他,帮他放下这些愁恼。

「有情丧失财位,应善为之开解愁结」,丧失财位也好,家庭里边有什么人死亡也好,或者碰到什么不幸的事情也好,使他心里愁忧的话,就要想办法劝说,使他解除那些愁忧。「示以世间无常,本来是苦」,那当然用佛教的道理去开示他,不是用世间的道理:「你今天苦,我和你跳舞去……」怎么怎么,这个要不得!就是说,用佛教的道理开示他,世界上本来是无常的,本来是苦的。「人命尚在呼吸之间,随时不免危险;身外财物,终归散灭;自心清净,则境清净」,人也好,物也好,都是无常的,都要散的。

《阿含经》里有个颂,特别好,大家最好把它记住。「崇高必坠落」,你地位爬得再高,终归要下来的。「积聚终归散」,你把财物积聚得再多,总有一天要散的,王贼水火不肖子都会把你的财产弄完,「积聚终归散」。「恩爱会别离」,再要好,总有一天要分散的,你说海枯石烂、永不负心,你要死的,你死了之后,他跟你不去的。有的时候,生别,活的时候给你拆散了,也没有办法了,你犯了法之后,就关起来,或者杀头杀掉了,你怎么不别离呢?你殉葬一起死,但死了之后也合不在一起。「有情决定死」,一切有情要么不生,生下来总有一天要死的,灵芝药也好、修仙也好、炼丹也好,没有用,终归要死的。这个颂可以解除很多的愁忧,这些是很有价值的,我们佛教徒都要知道的。

下边就是说,「自心清净则境清净」,你要求环境清净,这个要求你自己心里清净了。如果心不清净的话,环境照样不清净。有些人说我怕声音,城市里边很闹,跑到郊区;郊区还有汽车声音,还是闹;跑到深山,深山里还有老虎叫,你怎么办呢?你只好这个世界不要呆了。所以说,境的清不清净就看你自心了,你自心清净的话,境再吵,对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说,在城市里边修行修得很好的还是有的。他一天到晚在闹市之中,但是心也不挂在那边,这个对他也没有损害。当然说,初学的人环境清净点好,但是不要执着,太执着清净的话,没有心情观行的。你说这边不好,那边有那边的不好。最最好的地方在哪里?在西方极乐世界,娑婆世界是找不到绝对清净的地方的。你心里清净之后,哪里都是净土,那么,哪里都没有问题了。

「因果决定,忧恼无益」,这个也是要明因果。你碰到这些事情是过去的业所感的果,你愁他干什么呢?你再愁,因果如此,也愁不掉,不会你一愁它就没有了,没有用的,是这么个因果。那你好好做善事,把这个坏的因果冲掉,忏悔、多行善法,这个是改得掉的。我们说,佛教徒不信命,但是能改命。不好的命可以改成好的命,因为命不是死板板的,我们不是宿命论者,把你算了命之后,就死在这个命之下了,你就动也动不得了,不是那回事,你只要好好地做好事,把你过去的不好命的那些业忏悔掉了,自然会改过来的。

「应速修行,不可放逸;常忆三宝,危而获安。诸佛菩萨,遍周法界,正法现前,便得与之相应,苦难当下解脱。」这个就是佛法里边的道理告诉他了。你愁忧有什么用呢?还是好好修行,赶快修行,不要放逸,经常忆念三宝,「危而获安」,再危险,只要归依三宝,会解除问题。这个归依三宝解除问题的事情,我们上一次讲归依的时候,能够靠归依来灭业障的事情也讲了一些了。你只要一心地忆念三宝、归依三宝的话,什么危险的事情都可以冲破,得到安乐。诸佛菩萨的法身遍法界尽虚空,你只要一念相应,当下感应就来,你不相应的话,那当然就没有办法了。我们说,四川的土话,石头泡水,石头你泡在水里边,浸在水里边,但是泡不进去。它不吸的,棉花泡在水里边,马上就胖起来了,把水都吸在里边来了,石头泡在水里边,你泡它一年、十年、一百年,它还是一块石头,里边不会因为有水进去了,涨起来了。还有一句四川话,因为我们跟四川人接触的很多,都是四川的土话,说这个人是「不进油盐的」,就是好话听不进的。那么这样子当然得不到感应的。你如果真正地正法现前,心里把正法现前之后,跟佛菩萨相应,当下苦难就解脱。

所以说,我们有些困难的事情,愁忧,不要愁忧,你自己的力量想解决这些问题,你不要想了。你是一个凡夫,你有好大力量解决这些问题?你好好求三宝嘛。你为什么三宝摆在面前不求,自己去愁苦,动脑筋,想办法,能不能解决问题呢?恐怕解决不了,你好好求三宝的话,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闻声救苦,你有苦,你好好地求,他听了你的苦,他马上救你,就怕你不信,就怕你不求。如果真的求的话,我们不要说过去的《感应录》,就是现在当下很多的居士们、乃至出家僧人里边得到三宝感应的事情多得不可计,就是我亲自耳朵里听到的也不少,不要从书上看。书上看的,到底写的对不对?这是他亲身经历,他也不会跟我打妄语了,归依弟子给师父打个妄语干什么呢?他骗我干啥呢?我又不是不信佛的,他骗我信佛啊?不是那回事,那是他亲身体验,对三宝感恩,所以说要对大家讲一下。这些事情也不是骗人的。我们自己信了三宝之后,有了什么困难,有什么事情之后,赶快求三宝了。

我记得《影尘回忆录》,这本书我很早看了,它里边一个,倓虚法师办了一个佛学院了,有一个学生害肺病,害得是很重,因为肺病是要传染的,大家不敢跟他同寮,把他一个人抬到天井里,他一个人睡在天井里边,他难过的不得了,等于叫他等死了,人家都不要他一个房间了。他苦得很啊,一天到晚大叫大吵的。后来有一个人,是他们寺院里的一个当执事的,他起了悲心,「哎呀,你一个人在外面太苦了。」那么就把他摆在他寮房去住。他因为有病,天天大叫大吵的,把那个人吵得睡不着。后来,倓虚法师去看他,跟他说:「你很苦,有病,你信佛,怎么一个事忘了?」他说:「什么事情啊?」「你求观音菩萨啊!你有苦么,求观音菩萨!」 他听了之后,「对!对!对!」当天就拼命地念观音菩萨,声音响得不得了,把大家吵得睡也睡不着。结果他念得半夜里,没有声音了,人家以为他死掉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天还没有亮,他醒过来了,就跟他同寮的人说:「赶快!我肚子饿得不得了,要吃东西了。」「现在饭还没有烧好。」他说:「哎呀不行啦!你救救我,我苦啊,肚子饿啊,赶快库房拿一点东西给我吃。」还逼得他去拿东西给他吃。结果好了。

所以说,观音菩萨不可思议,所以碰到困难的时候好好求菩萨么。

 


丙七、求财食等不给施

《讲录》:七、他来希求现有财食,嫌恚不给。

下边,第七「求财食等不给施」。人家要给你求财,求吃的东西,不给。

一般我们普通的人,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不给你是可以的,我欢喜给你么就给你,不给你么就不给你了。但是我们佛教徒受了菩萨戒的,人家跟你要什么,你不给他的话,就是犯菩萨戒。你有一个很好的东西,才买来,很欢喜,人家说你这个东西给我,要不要给呢?如果这个东西跟修法有用的,或者家里有什么重要关系的,那可以说这个有什么情况不能给,如果没有这个情况的话,他要你就给,不给的话你是犯菩萨戒的。所以说,不要小气。

你想一想么,一切法都是无常的,今天是你的,明天是他的,文化大革命来给你抄家了,你的金银宝珠都给你拿走了,你有什么办法呢?人家要你给了他,还培福了,为什么不好呢?我记得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们上海里弄里边,有一家有钱的,抄了家之后,那些人拿去,一路上的人参、洋参啦什么东西,边走边掉了,掉了一地,好东西都拿走了,金银财宝都拿完了,你怎么办?拿完了就拿完了,也没有办法的。所以说,王贼水火不肖子共的财产,不是你的,是这五家共的,这五家那一家都可以把你拿走的。那么,你不必小气,还是趁自己还有的时候培了福还好一些。

「他来希求现有财食」,假使你现在有的财也好,吃的东西也好,人家要,「嫌恚不给」,心里讥嫌,或者心里不高兴,不给,那就犯戒,非给不可!这个人家就气不过了,你怎么我要非给不可呢?我又不欠你的!——你要行菩萨道的话,你就是要给的。

 


丙八、不以财法摄徒众

《讲录》:八、师于徒众,不以财法摄之。

第八条,「不以财法摄徒众」。下面就是说,摄受徒弟或者是寺院里边收一些人,你收了之后要以财以法来摄持他。「财」呢,就是吃的、用的、穿的,要照顾他,这个是生活方面的,生活用品。那么「法」呢,你再给他吃,够不够?养个猪差不多了,吃得胖胖的,睡在那里,那有什么用处呢?他是一个人,他是要修行的人,那你还要以法来摄持,单是财还不够。

那么法如何摄持呢?这里我们还要补充一点资料,在宗大师的注解里边,以法摄持有两种,一种是教授的摄持(八种教授),一种是教诫的摄持(五种教诫)。

 


八种教授

以法摄受分二:一、施与教授有八:心未住者为令心住所缘境故,有五教授,谓于上品贪瞋痴慢及寻思者,如其次第不净、慈悲、缘起、界别及以随念阿那波那。心已住者,为令获得自义利故,为说能治常断二见,远离二边处中之行,为一教授。为令舍除于道未作而谓已作,于果未得而谓已得,诸增上慢,为二教授。此为安住,正方便道,舍弃留难,三中所摄。(菩萨戒品释卷一)

「教授」,假使这个人是贪心重的、瞋恨心重的、愚痴的、我慢重的、还是寻思重的(就是妄想多的),那么这五种人就要告诉他,贪心重的要修不净观,瞋恨心大的修慈悲观,痴心大的修缘起观,慢心大的修界差别观,妄想多的修数息观,这是五种教授,对于五种不同根器的人的五种的教授。就是心不定的人叫他心定下来,修行嘛,反正我们教授教诫都是为了修行了,心还没有能够止下来的,为什么止不下?贪心大、瞋心大,那么把贪心、瞋心除掉,心就能止了,用五停心观把心停下来、止下来。那么,假使心已经能够住下来了,那就要给他说道理了,要远离断常二边,中道,中道的道理要告诉他。那么,告诉他中道的道理之后,还要防止偏差。修道的时候,没有修说自己修了,果没有得说自己已经得了,这两种增上慢要告诉他,不要起这个慢。

这个「教授」里边有八种。「施与教授有八:心未住者为令心住所缘境故,有五教授,谓于上品贪瞋痴慢及寻思者,如其次第不净、慈悲、缘起、界别及以随念阿那波那。」前面五种是对治他的烦恼心,使他心住下来。

「心已住者,为令获得自义利故,为说能治常断二见,远离二边处中之行,为一教授。」第六种就是正说正法,远离二边,说中道。

「为令舍除于道未作而谓已作,于果未得而谓已得,诸增上慢,为二教授。」第七、八两种,修道也好,果也好,没有得到的,不要自以为得到了。很多人会搞错。修定,自己感到自己有点定的味道了,自己身体忘掉了,或者看到什么东西都是飘飘茫茫的,好象是不实在的一样了,就说「我证了空性了!」——这个你离开空性还远得很,这才是奢摩他的境界,还没有真正得止,毗钵舍那的空观根本还没有起来,你怎么说你得了真空观呢?还差得远!像这一些,未得谓得、未作谓作的道理要告诉他,不要起增上慢。这是教授有八种。

 


五种教诫

二施与教诫有五:一、遮止有罪现行。二、开许无罪现行。三、若有行所遮止,谏诲止息。四、虽已如是谏诲,若仍不舍,如法治罚。五、若有正行开遮,赞令欢喜。(菩萨戒品释卷一)

「教诫」有五种,那些有罪的现行要把它遮止,就是不要犯罪,不要犯戒;那些没有罪的事情,开许可以做;假使有什么犯了,要告诉他,要息下来,要忏悔;如果说你好好地劝解他之后,他还是要犯,不肯舍掉,要罚——师父教徒弟嘛,就要罚了,该骂就骂,该打就打,该驱摈就驱摈了;那么能够如法修行的人呢,要赞叹他,使他心里欢喜。

这是五种教诫、八种教授,法摄持内容就是这些。

 


丙九、不随他心

《讲录》:九、于善事应随顺他心,不逆其意,恶事不随。

第九条,「不随他心」。这个内容就很多了。我们这里就简单说一下,根据海公上师的「于善事应随顺他心,不逆其意,恶事不随。」凡事不要跟人家顶了去干。他做的事情是善的,那么就将就他好了,不一定要去跟他反起来叫他改掉。但是坏事却不要随他了。你说坏事随顺他,随喜众生,他作坏事我随喜,杀人放火都随喜,那你是个糊涂蛋了。杀人放火要劝他不要做的,好的事情不要固执一定要照我的方法做,他那样子做,他认为好,你随他去,不要一定要叫他顺着自己的方式做,假使是坏事呢,却不要随他了。如果你不随他心的话,他做的是好事,非要他照自己的方式做不可,叫他放下他那一套,这个也犯菩萨戒。

 


丙十、不赞扬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他实有德,不欲显扬,他实有誉,不欲称美,他实妙说,不赞善哉,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菩萨戒品释》卷五)

《讲录》:十、人有功德,嫉而不赞。

第十,「不赞扬」。「人有功德,嫉而不赞」。功德,我们佛教一般所说的功德是圣财,信、戒、闻、舍、智慧这一些,「七圣财」,就是信戒闻舍慧惭愧。佛教的功德指这一些功德。人家有这些功德的话,你妒忌,不赞叹,你虽然没有说他不好,但是不赞叹,也不行,犯菩萨戒,非赞叹不可!

这个人家想了,菩萨不好做了,有些事情我不想做的,你非逼得我干,不干就是犯戒,怎么办呢?那你菩萨戒不要乱受。你自己考虑考虑,你能受就受,你是菩萨,就要受菩萨戒,你还不是菩萨,慢慢来,等到你心发起来了,再受。但是不是说你不要受是可以的,你不要受的话,你成不了佛,也度不了众生,你修行也赶不上路,你修了半天的法,菩提心没有,等于说,这部机器是进口货,好得很,没有汽油,再好……(6B)都是菩提心的事情。

我们前面讲过,修行,什么仪规、什么善的事情,都是三个步骤,一个是加行,一个是正修,一个是回向。加行重点是菩提心,归依发心是重点,那个仪规都是归依发心,没有菩提心,大乘的法、密乘的法,尤其是密乘的法,谈不上,没有菩提心,你修了都是背道而驰,不会得好果的,有的是白干的;正修的时候是要解空性,能够知一切法没有自性;最后回向法界一切众生,不为自己。这三个东西不但是仪规如此,做一切好事都如此,要这么做,正在做的时候要知一切法自性空,做的加行以菩提心出发,最后是回向法界众生,不是为自己,这样子就是菩萨心,也是我们菩提道应做的事情。

这里呢,就是你不赞叹,不赞叹的话就是没有菩提心了,人家有功德你不高兴,你即使不反对,你不赞叹就是犯菩萨戒,那就一定要你赞叹。当然,不是勉强地赞叹,「哦,你好你好」,这么说,还是心里不高兴的说,这也不是真的赞叹。

 


丙十一、不作摈责

《讲录》:十一、于作恶者,不加摈责。

「于作恶者,不加摈责」,这一条更难了。做坏事的人你要诃责他,甚至于他太坏了还要驱摈。我们说,做好事当然要赞叹,做功德要赞叹,假使这个人信心好,就要赞叹他信心好;假使持戒好,哎,你持戒很好;假使他有智慧,法学得多,都要赞叹,不是乱赞。他明明很笨,你说:「啊!你智慧大得不得了。」你这个到底是讥讽他呢还是赞叹他呢?这个要不得。是智慧大的、学得好的,赞叹他智慧大;信心好的,赞叹他信心好。还是根据前面的,信、戒、闻、舍、慧,这些功德,如实地赞叹。

作恶的,就看他了,犯的过失分上中下三品。你犯了上品罪的人呢,心里是对他要菩提心、悲心出发,没有对他不好的心,但是行动上就是要诃责,上品犯罪的上品诃责,中品犯罪的,中品诃责,下品的罪下品诃责。诃责之后,如果这个罪该罚的,该骂的、该处分的,就是要处罚。

处罚的又分上中下三品。上品犯的上品的处罚,中品犯的中品的处罚,下品犯的下品的处罚,乃至于他实在过失太大的,要驱摈。中下二品的驱摈,就是说叫你参学去,到外边去,这个三个月这里不能住。你到外边住三个月再来,或者半年再来,或者一年再来,或者两年再来,这是临时的驱摈,权摈。还有一种呢,灭摈,就是说永远不要再来了,上品犯的人,过失太大了,你不要来了,这个地方你不要来住了。

这个看起来没有慈悲心,是不是没有慈悲心?实际上,他这样上品犯的人过失很大,他不能消受檀越的布施,在清净的僧伽蓝里边他也是造了很多罪,为了使他不造罪,不浪费施主的财物,还是不要住在这里好,免得他堕落。这还是好心。这是从好心出发,表面上呢却是要严格处理,就是说对那些作恶的人不能姑息、讲情面、马马虎虎。你对他马马虎虎,一则他作坏事不知悔改,二则他犯了罪,又是消耗了信众的财物,再是在清净道场使人家生讥嫌,这些都是危害正法的事情,也是危害他个人将来受苦的事情,这个不慈悲。真正的慈悲,要摈,要摈就摈,要诃就诃,要罚就罚,这才是真正的慈悲。

所以说,我们佛教的慈悲不是女人的慈悲。女人的慈悲,对孩子,管你好不好,都是欢喜。心里是欢喜,但是表面上是该罚是要罚的。孩子不罚的话,不骂的话,将来出了个流氓、阿飞,或者是土匪的话,那你才糟糕了,害他一生,将来枪毙,死了之后还要入地狱了。

 


丙十二、不作神通等

《讲录》:十二、菩萨具足神通,而不方便显示调伏众生。

第十二,「菩萨具足神通,而不方便显示调伏众生。」这是神通的,「不作摈责」是一种,「不作神通」是一种。假使有些众生,这是有神通的菩萨,这是大菩萨了,不是一般的菩萨了,有神通的菩萨,如果对众生需要用神通调伏的时候,他就得要用神通调伏,如果你不用神通调伏他的话,那么也犯菩萨戒。但是有一条,你要以神通调伏他的话,不说这是我的神通,我叫你怎么怎么,或者故意现给他看一些稀奇的事情。

我记得以前有一个国王,他出家了,出了家修行很好。后来有一次,听到人家有个消息告诉他,他的国家里边,他国侵犯还是国家有什么内乱,他就是感到,他以前是国王了,国王的心起来了,他要去把这个事情平下来,或者是敌国来侵犯了要把他打出去。他一定要告假回去。他师父看他回去是不妙了,你好好修行修了一半,怎么放下了又做国王去打仗去了呢?这个完全是不行的事情了,他就用神通调伏。他也不在他面前现什么神通,他就说:「好好,你要回去,今天好好休息,早点休息,明天早上你回去好了。」

晚上休息的时候,他用神通给他加持一个梦,这个梦怎么样子呢?就是说,这个国王做梦他已经回去了,他就征调他的军队,跟敌国打仗,打了半天,打败了,给抓起来,后头插了一根鸡毛,要杀头了,绑到刑场要杀了,正在刀要砍下来的时候,他大叫「师父救命!」大叫的时候,师父跑进来了,问他:「哎,你干啥?」他醒过来了,这样子他把梦说一下。

师父说:「叫你不要去嘛。」「啊」,他说,「不去了。」就不去了。这就是用神通调伏,他师父也没有说这是我给你现的通。现在有些人就是说,「你这个人前辈子是我的什么什么人」,这个我看看恐怕是不对头的,菩萨戒里也没有叫你这么做。菩萨戒里边说,现神通是大菩萨,而且不要让对方知道是你现的。现在有些人,有没有通还成问题,到处宣传「我怎么怎么的」,这个是末法时期的现象。

那么,「此之十二益有情」,这十二条都是饶益有情戒里边摄的,如果违犯了都是犯菩萨戒。这是菩萨戒的饶益有情戒。

 


叁、结分

 


总摄三聚应修学

总的来说,菩萨戒里边有别解脱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三聚,都是要修学的。那么菩萨戒讲完了。


{返回 智敏上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宗道 菩萨戒集颂讲记
下一篇:律海十门讲记
 在海公老上师诞辰110周年会供法会上的讲话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五讲
 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廿八讲
 敏公上师在康公圣诞法会上的开示
 多宝讲寺培养僧才的点滴经验
 印度佛学史分期略说讲记
 《菩提道次第广论》思考题
 大乘五力往生法
 广论讲记(二)(道前基础二+下士道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做佛事的方法[栏目:明一法师]
 因果的真相 第十三章(七)邪曲不善的行为与造作,是最没有效率的算盘,只会招惹生命痛楚的因缘[栏目:因果的真相]
 贤愚经白话 净居天请洗浴缘品第四十七[栏目:贤愚因缘经白话]
 与祖师同行 伍 时时觉地花 开发智慧烦恼断[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栏目:杨曾文教授]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一卷[栏目:大智度论阅读笔记·学诚法师]
 生命之流(宽谦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法界为心——妙峰禅师(朱光磊)[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善导大师著作简介(隆盎)[栏目: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研究]
 七佛通诫[栏目: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