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五 二、结显末那因果位相应心所
 
{返回 韩镜清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68
【论文】
五.七 未转依位,与前所说心所相应;已转依位,唯二十一心所俱起,谓遍行、别境各五,善十一。如第八识,已转依位,唯舍受俱,任运转故,恒于所缘平等转故。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辨果位相应。
 
 
 
【述记‧卷二十九】
 
  自下第二、显因果位相应多少。
 
  若在因位,同前师所说多少[1]。此第七识「已转依位」,与二十一心所俱生。「如第八识,已转依位」,说亦如彼唯舍受俱。任运而转,曾不易脱,不分别生,六识可[2]然。虽初地以去有行、不行,成佛以去,无不行时。据此义故,亦名无动摇,故唯舍受[3]。
 
  又复此智多起平等[4],平等即大悲等[5]。佛位多胜功德相应,在第四禅,故唯舍受。
 
  又设下地有平等智,不变异故,如在因位唯舍受俱。
 
  若在十地,随第六识所引何地,乃至有顶,皆有此智[6]。依彼地心法空智引入灭定时,彼地有故,不可定说下地第七为有顶依[7]。虽通诸地,皆唯舍受,此义应思[8]。不可以因数难彼[9]心所法,未必皆似故。「恒于所缘,平等转故」,「唯舍受俱」。诸善心所,法尔作用,有二十一心所俱起。
 
 
 
【疏翼】
 
  以上第二依问辨第二能变十门分别中,第五段文第六门显染俱第七门显触等相应讫。
 
 
 
 
 
 
 
 
--------------------------------------------------------------------------------
 
[1] 本论卷四云︰
 
然此意俱心所十八,谓前九法、八随烦恼,并别境慧。
 
[2] 「可」字,康平本作「不」。
 
[3] 灵泰《抄》云︰
 
入初地以去,第六识入法空根本智,及法空后得智,及法空灭尽定,其第七识平等性智即行。若入生空观根本智,及生空观后得智,及灭尽定,其第七识有漏心位,平等性智即不行。
 
[4] 《佛地经》云︰
 
平等性智者,由十种﹝平等法性﹞相,圆满成就。
 
[5] 十种平等法相之第四为「弘济大慈平等法性圆满成故」,第五「为无
 
 待大悲平等法性圆满成故」。
 
 又《佛地经论》卷三云︰
 
谓观自他一切平等,大慈大悲恒共相应,常无间断,建立佛地无住涅槃。
 
[6] 《枢要》卷下云︰
 
平等性智唯舍受俱者,观智是初定,平智初定摄;观智喜乐俱,平智随喜乐!
 
有二解︰一解︰得。然今说者,取至佛位,唯舍一定。未自在,随观察智,自在不然故。
 
若尔,七识因舍俱,净由他喜乐,在因无寻伺,果由他引生?
 
答︰寻伺行相粗,非由他引转,亦应喜乐非一,类不由他引,不随生故。
 
第二义︰一切是舍,何故地同,其受即别?
 
答︰喜乐易脱,故恒唯舍。定不相违,故从能引。若至佛位,能依通九地,所依唯第四定与净第八相依相续,无动摇故。十地无漏,能依所依俱定同地,随他引故,未无动故。此说法﹝空﹞观品,非生﹝空﹞观品,犹有漏摄。
 
[7] 灵泰《抄》云︰
 
若第七识在有漏位,或在法执位,虽在下地,亦与上地第六识生空妙观察智为依。若十地位中,第七识无漏位成平等性智,随在何地──初静虑、二地,乃至有顶──第六识入法空妙观察智,亦引第七识必同地。不可无漏第七识在下地,与上地第六识法空妙观察智为依,必同地。若在佛位,则不然,第七识常在第四静虑地,设第六识依有顶地以入灭尽定,亦下地第七与上地第六识为依。
 
如有难云︰何故果位平等智唯依第四禅,因位平等智则返余地起?答︰生死之位、下地第七识为根,发上地妙观察智,因果既殊,何妨二位别?
 
[8] 如理《义演》云︰
 
此释外难。
 
难云︰次言平等智由第六引,诸地皆有者,亦应引第七识随在何地与何受相应,初、二禅等有喜乐等?答︰不尔,皆唯舍受故。「应思」者,意同前解。
 
[9] 「彼」,谓果位。

{返回 韩镜清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五 三、染意有覆无记性摄
下一篇: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五 一、辨染意何受相应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二 一、破有为相有实自性等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九 七、修道位
 摄大乘论 第4讲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四 一、识食能持身命即第八识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十二、破声常声显论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四 五、第二能变思量识相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九 一、明唯识实性
 摄大乘论 第131讲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十 一、明伏断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八、破法我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楞严八十分义 开释余疑分第二十五[栏目:乘一法师]
 前世今生 第三章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1)[栏目:探秘生死轮回的启蒙书·前世今生]
 通往自由与智慧之路 六 人的价值[栏目:隆波通禅师]
 答吴觉僧问[栏目:太虚法师]
 This Precious Opportunity[栏目:Jetsun Khandro Rinpoche]
 Karma and Vipaka[栏目:The Theory of Karma]
 临济宗[栏目:禅宗·临济宗]
 23.如何修持身口意[栏目:星云法语·成功人生]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三)第二集[栏目: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空法师]
 省视自己,走出迷茫的森林[栏目:读懂人生·禅意智慧]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