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九 三、广资粮位
 
{返回 韩镜清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85
【论文】
 
九‧三四 初资粮位,其相云何?
 
 
 
【疏翼】
 
  第三最后五颂明唯识所入之位中,第二举颂文正释五位,即别举五颂别解五位。一一位中,初问兴起,次举颂别释。此即初中初也。
 
 
 
【述记‧卷五十三】
 
  此下、别解。
 
  然[1]前三问,初能入人自下不解。已略辨故,非本颂故,其所入位,所入法用,下别解释。然此二种,各五不同。义意既同,各合解释总为五也。此中五段,不假分科。今初段中,初、问,次、答。此即问也[2]。
 
 
 
【颂文】
 
九‧三五 颂曰: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疏翼】
 
  第二举颂文正释五位中,第二别答初位。
 
 
 
【述记‧卷五十三】
 
  答也。初、颂,后、解。下逐难释,易处不言。
 
 
 
【疏翼】
 
  安慧《唯识三十论》卷下云︰
 
若彼一切是唯识者,应思何由生起如是思惟──谓眼、耳、鼻、舌、身取于色、声、香、味、触耶?
 
颂曰︰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论文】
 
九‧三六 论曰:从发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顺决择识,求住唯识真胜义性,齐此皆名资粮位摄。
 
 
 
【疏翼】
 
  第一别答初位中,第二解颂。
 
 
 
【述记‧卷五十三】
 
  此、解初位始终分齐。于中有二︰初、别释颂文,后、「此位未证唯识真如」等下显位修行。初中又二︰初、略解颂文,后、广「二取随眠」即是二障。初中复二︰初、释上二句,后、释下二句,文至下[3]当知[4]。
 
  《摄论》云︰清净、增上力、坚固心胜[5]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6]。
 
  大菩提心[7]以善根[8]为自体;以大愿[9]为缘;不退屈[10]为其策发;方能发起故。「善根力」,名「清净力」,善根[11]是因,能降伏所治故;「大愿力」,名「增上力」,是缘,常值善友故;坚固心升进者,虽遇恶友方便破坏,终不弃舍大菩提心。「所修善法运运增长」,「大菩提心坚固不退」,齐此方名初劫之始。
 
  此言「深」者,即清净、增上力;「固」,即「坚固心胜进」;「深固」,即是大菩提心。
 
  「唯识真胜义性」者,简前三胜义,非「胜义胜义」故,即是真如。顺决择位识,作唯识观,「求住唯识真胜义性」。此位未能伏除识相,未名求住真唯识性,即地前四十心,皆是此位[12]。
 
  然彼以前或十万[13]、八万、六万、四万、二万、十千劫等,皆不入此位。未名清净、增上力,坚固之心未升进故。
 
  此出初道位分齐已。释上二句颂讫。
 
 
 
【论文】
 
九‧三七 为趣无上正等菩提,修集种种胜资粮故。
 
 
 
【疏翼】
 
  第一释第二十六颂上二句中,第二解二名。于中有二︰一、解「资粮」名。二、解「顺解脱分」名。此即解初名。
 
 
 
【述记‧卷五十三】
 
  此、当释名。
 
  初、释「资粮」之名。
 
  望「菩提」为号。菩提因之初位,资益己身之粮方至彼果,故名「资粮」。此即依自利释名,为出生死得大智,故求菩提也。
 
  然前第七末增上缘中解「资粮位」,亦有「未知当知根」[14],云「能远[15]资生根本位故」者,从久修者邻近为名。此说初行多求果故,亦不相违。
 
 
 
【论文】
 
九‧三八 为有情故,勤求解脱,由此亦名顺解脱分。
 
 
 
【疏翼】
 
  第二解二名中,第二解「顺解脱分」名。
 
 
 
【述记‧卷五十三】
 
  次、解「顺解脱分」名。
 
  「为有情故,勤求解脱」,望涅槃为因。涅槃名「解脱」,如常所谈。勤求于彼,此行不违,故名为「顺」。「分」者,因也,支也。 
 
  彼「顺决择分」,言「分」者,即「决择」是「分」,即择法、觉分。「分」者,支分义。顺彼决择分故[16],名「顺决择分」。
 
  今言「分」者,因支义。是解脱之因,因之一支,故名为「分」。即顺体是「分」,顺彼解脱之分,名「顺解脱分」。此依利他为因[17],为度有情,乃[18]求解脱。
 
  然求菩提,利他义显;勤趣解脱,自利义显。然于菩提有自利之谈,涅槃致利他之义者,盖欲以彼显此菩提亦利有情,以此显彼涅槃亦能自利,文影于此,义贯于彼,故也。
 
  问︰何故「顺解脱分」,「分」即是「顺」,「顺决择分」分体、非顺?
 
  答︰「决择」体是有为,「决择」可体即「分」。体有多分故。「涅槃」体是无为,解脱彼非是分,体非一多故。
 
  又解︰「解脱」者,即胜解数缘「解脱」;解脱苦,名「解脱」。因中,印境为名,乃名胜解;在果,出苦为目[19],故名「解脱」。若依此释,「解脱」即「分」,名「解脱分」。「分」义,非「顺」,与「决择分」同。
 
  然彼望慧为名,此望胜解为号。今为此解,即无前难。
 
  上来虽出位体分齐,释位,二名不同,总是解释资粮位讫。
 
 
 
【疏翼】
 
  以上第一略解颂文中,第一释上二句讫。
 
 
 
【论文】
 
九‧三九 此位菩萨,依因、善友、作意、资粮四胜力故,于唯识义虽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门,修菩萨行。
 
 
 
【疏翼】
 
  第一别释颂文中,第二释下二句。于中分二︰一、先释第四句,二、后释第三句。初中又二︰一、出四胜力住外门修,二、无伏灭随眠现起力。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五十三】
 
  下、解「渐次悟入」之时,初位渐次。释颂下二句,此出四力。
 
  《摄论》[20]第六云[21]「谁能悟入」中「大乘多闻熏习相续」,此乃「因力」,简二乘等种姓。「多闻[22]」即前所说本、习二姓[23]。彼云「已得逢事无量诸佛出现于世」,即「善友力」。彼云「已得一向决定胜解」,非诸恶友所能动坏,名「作意力」。彼云「已善积集诸善根故,善备[24]福智资粮菩萨」,名「资粮力[25]」。由前「无间三因,已善积集诸善根」等。世亲云︰第一力为因[26];第二力为缘[27];第三力能修正行[28];第四力由积集善根,名为资粮菩萨[29]。「如是名由作意力,善修福智二种资粮」,能入十[30]地;名依持力。
 
  此四,望二乘姓、恶友缘、任[31]运心、下资粮,以皆胜故,名「四胜力」。
 
  此位依此四力,于唯识义虽深信解,而未能了二取皆空;一切多住事相,散心行诸粗行,名「住外门修菩萨行」。
 
  问︰《华严》第八[32]〈十住品〉颂云︰第四生贵真佛子,从诸贤圣正法生,有无诸法无所着,舍离生死出三界。彼经第九[33]又解十住初心菩萨,余住亦尔。颂云︰清净妙法身,应现种种行;犹如大幻师,所乐无不见[34]。或处为众生,究竟菩萨行;或处现初生,出家行学道。或于树王下,自然成正觉;或处为众生,示现入泥洹。[35]如何此文[36]言「多住外门修菩萨行」?
 
  答︰此第四住菩萨[37]作十种观法,第七观业、第八观果︰折伏现缠,不依见道等所有无明更造恶[38]业[39]、令后果起,名为「舍离生死出于三界」。定当能出,非时已出[40]。今依外门修菩萨行,亦不违也。
 
  又此十住菩萨亦有少分依有漏定,能现八相度脱有情。以十住初发心住中,分得十力学于十法,第十法者,「为苦众生作归依处[41]」,此住以去,彼诸菩萨展转增胜,能现[42]八相。然多起散行,少能入定,作真如观;名「多住外门」,不说彼菩萨唯住外门也,亦不相违。
 
 
 
【论文】
 
九‧四○ 故于二取所引随眠,犹未有能伏灭功力、令彼不起二取现行。
 
 
 
【疏翼】
 
  第一先释第四句颂中,第二无伏灭随眠现起力。
 
 
 
【述记‧卷五十三】
 
  由此事故[43],二取现行为能熏习所引随眠,「犹未有能伏灭」此二随眠之力,「令彼不起二取现行」。
 
  问︰《华严经》第九[44]解十住菩萨中云︰除灭诸烦恼,永尽无有余,无碍寂灭观,是则佛正法[45]。云何此言未伏「二取」?
 
  答︰彼依伏因邪教邪师所起不共无明伴烦恼类,说尽[46]、非尽一切自分别生烦恼及俱生烦恼。
 
  又说佛法功[47]力能灭一切烦恼,非十住位已能灭一切烦恼[48]。下此论文[49]资粮道中,于分别二取虽渐伏灭,未全[50]伏故。《缘起经》云:内法异生不放逸者,我不说为无明缘行故[51]。因邪教发[52]不共、相应无明,见道[53]等者,此位能伏,今说不伏,谓自分别[54]所起,及俱生等全分为论[55]。
 
  又但总言多分未能,名为未伏,非少亦未。论下文云:于「加行位」始方「能伏分别二取」[56]。自邪思惟[57],于资粮位亦有起故。《瑜伽论》说:胜解行菩萨于三处忘[58]失,犹起烦恼,或时舍戒[59]。所说诸法[60],如暗中射,或中、不中[61]。故此位中,自分别烦恼未尽。
 
 
 
【疏翼】
 
  此第二释颂文下二句中,第一释第四句颂文讫。
 
 
 
【论文】
 
九‧四一 此「二取」言,显二取取,执取能取、所取性故。
 
 
 
【疏翼】
 
  第二释颂文下二句中,第二释第三句颂文。于中分二︰一、释「二取」言,二、释「随眠」言。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三】
 
  正释下二句颂。
 
  颂「二取言,显二取取」。非即二取名「二取」也。但只二取名「二取」者,有非执二取种,岂亦伏耶[62]?又相分等,非必可伏,故执二取实有等之取,方名「二取」[63]。
 
 
 
【论文】
 
九‧四二 二取习气,名彼随眠,随逐有情,眠伏藏识,或随增过,故名随眠。即是所知、烦恼障种。
 
 
 
 
 
【疏翼】
 
  第二释第三句颂文中,第二释「随眠」言。
 
 
 
【述记‧卷五十三】
 
  二取之种,名彼「二取随眠」,何义?
 
  「随逐有情」,常在生死,「眠伏藏识」,不现余处,故名「随眠」。「或随增过,故名随眠」──随逐有情,多增过失,故名「随眠」。
 
  何故「眠」者,乃是「增」义?
 
  如人嗜眠,眠即滋多,故名[64]过失增,是「随眠」义。
 
  前,当性彰名;后,从喻为目[65]。与萨婆多别,如别抄[66],即二障种也[67]。
 
  上解本颂讫。
 
 
 
【疏翼】
 
  以上第一别释颂文中,第一略解颂文讫。
 
  安慧《唯识三十论》卷二云︰
 
论曰︰又如前﹝第十九﹞颂有云︰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后生余异熟。当说二取云何断及未断,是故今广说「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谓乃至不起此识,求住于心之法性即所说「唯识性」中,但行于所取及能取所缘境界。
 
「二取」者,谓所取取及能取取﹝藏文作「'dzin pa gbis ni gzuv ba'i 'dzin pa dav/ 'dzin pa'i 'dzin pa ste/」﹞。彼之「随眠」者,谓能生起未来二取取故,即于彼等之阿赖耶识中所熏种子。乃至修观行者于无二之相唯识性中,未起心求住,即如许时未能伏灭二取取随眠,即是未能断义。此中显示若未能断外缘者,则内所缘,亦未能断;是故今说彼作是思,谓我由眼等能取色等。
 
 
 
【论文】
 
九‧四三 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
 
 
 
【疏翼】
 
  第一别释颂文中,第二广「二取随眠」,即是二障。
 
 
 
【述记‧卷五十三】
 
  第二、解二障中,初、出体释名等。二、见、修分别。三、约人分别。四、约有无漏道伏断分别。五、结归颂文。[68]先解烦恼障中,初、出体,后、释名[69]。
 
  以萨迦耶见为首,由我为本,生诸烦恼;我见若无,烦恼随断。见、修二断,其义亦然。或虽所生之惑先除,我见未灭,究竟尽位,由我见断余方断尽。此依九品,品虽别断,断八品等时不断我见,烦恼先断。说以我见无品数,全离欲方断故[70]。
 
  又解︰既所生惑,有多品数,能生之见,定然亦有九品。即随离九品欲,我见渐断故,根本断时,余亦随断。
 
  此中不言「我见」,言「萨迦耶见」者,若言「我见」,不摄我所,梵云「没曳达利瑟致[71]」。梵云「萨迦耶[72]」,此云「不实移转身见」,即摄我所。为显此中摄我所故,言「萨迦耶[73]」。
 
  「百二十八根本烦恼」者,见道所断欲界四十、上界各三十六,并修道十六,有一百二十八种[74]。
 
  「及彼等流诸随烦恼」者,即二十种,或复更多,如前所引〈摄事分〉[75]说。
 
  此出自体性。若眷属及余心、心所等,五蕴为性。
 
  《佛地》第七说︰若此所发业,所得果,皆摄在中,皆以烦恼为根本故。
 
  彼论通远眷属,皆假名「障」。今此据自性障,即不取业果。若不尔者,无明所发、感善三业及果,应是染性,应是障体!既不尔者,故今此文为胜。
 
 
 
 
 
【论文】
 
九‧四四 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
 
 
 
【疏翼】
 
  第一解烦恼障中,第二释名。
 
 
 
【述记‧卷五十三】
 
  此、释名也。
 
  唯「障涅槃」,所障增故。
 
 
 
【疏翼】
 
  以上第一出体释名等义门中,第一解烦恼障讫。
 
 
 
【论文】
 
九‧四五 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恚、慢等。
 
 
 
【疏翼】
 
  第一出体释名等义门中,第二解所知障。
 
 
 
【述记‧卷五十三】
 
  所知障中有五[76]︰初、出体性。第二、释名。第三、八识分别,因破异执。第四、三性分别,亦遮外计。第五、释外妨难,亦以法我、我所为首,生余障故。如前第一卷初[77]解[78]。
 
  「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者,此出体性。此之头数,与烦恼障同[79]。若烦恼障俱,必有所知障故[80]。
 
  然显[81]烦恼粗,举有多品类可易了知,二乘所断,唯是不善有覆性故,以数束[82]显。今此所知障细,下无多品类,极难了知,唯菩萨断,亦是异熟无记所摄[83],故不显数。其实,法执无离无明,故必[84]有数。
 
  又显法执无明,五住地中唯一住摄[85],前障[86],四住地摄,故不显数。
 
  若尔,何故不言诸随烦恼?
 
  既言「慢等」,等取随惑。《佛地》亦同。此出自体性。
 
  若眷属者,《佛地》云︰诸心、心所[87]及所发业、所得果,皆摄在中。皆以法执无明,为根本故。
 
  此中「果」者,谓等流、增上、士用果等[88],除异熟果。不感报故[89]。
 
 
 
【论文】
 
九‧四六 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疏翼】
 
  第二解所知障中,第二释名。
 
 
 
【述记‧卷五十三】
 
  何名所知障?
 
  二、释名也。
 
  「所知境」者,谓有为、无为;「无颠倒性」,谓真如理。由覆此境令智不生,「能障菩提」,故「名所知障」。
 
  此即释名。此望所障增者,以得名故。下转依中,自当解释[90]。
 
  前烦恼障,烦恼即障;此所知障,障于所知。前当体彰名,持业释也。此所障受称,依士释也。
 
 
 
【论文】
 
九‧四七 此所知障,决定不与异熟识俱,彼微劣故。
 
 
 
【疏翼】
 
  第二解所知障中,第三八识分别,因破异执。于中分二︰一、简别异熟识,二、简别前七转识。初中又三︰一、不俱所以之一,二、不俱所以之二,三、不俱所以之三。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五十三】
 
  三、八识分别,因破外执。
 
  第八识,名「异熟识」。何以不俱?彼[91]异熟识是「微」细、「劣」弱故;此法执望彼,粗而强故。此是能熏,故彼非也。
 
  安慧等师执三性心皆有法执。此识,唯异熟,故唯异熟性中破之。
 
 
 
【论文】
 
九‧四八 不与无明、慧相应故。
 
【疏翼】
 
  第一简别异熟识中,第二不俱所以之二。
 
 
 
【述记‧卷五十二】
 
  诸论[92]但说此第八识唯五数俱。法执必「慧」及「无明」俱。「慧」能计度,「无明」迷故。
 
  《佛地论》[93]说[94]︰有义:法执及无明,遍三性[95]有漏心品,及二乘无漏心品。皆不了达法无我故,皆似相分见分起故。前卷已说[96]。此障中无,但护法师伏遮彼计。
 
 
 
【论文】
 
九‧四九 法空智品与俱起故。
 
 
 
【疏翼】
 
  第一简别异熟识中,第三不俱所以之三。
 
 
 
 
 
【述记‧卷五十三】
 
  若言法执,何藉慧俱,菩萨「法空智品」,许与此第八识「俱起故」。第七有法执,法空智起,即不行;第八法执有,法空智起,此应灭!既八现行,与彼俱起,定知第八无法执。
 
  量云︰第八识等,定非法执品。法空观品与俱起故。如佛第八识。
 
  若言因中法空观起,第八许断,即无漏法无所熏故,佛何得成?不可言熏镜智俱识。非无记故。犹未得故。
 
  第八异熟既尔,余识异熟应然!然今七识总合为法[97]。又下异熟心,许是法执,故不可为例[98]。于《佛地论》,此论胜也[99]。
 
 
 
【疏翼】
 
  以上第三八识分别因破异执中,第一简别异熟识讫。
 
【论文】
 
九‧五○ 七转识内,随其所应或少、或多,如烦恼说。
 
 
 
【疏翼】
 
  第三八识分别因破异执中,第二简别前七转识。于中分二︰一、多少例烦恼障,二、另简前五识。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三】
 
  无离烦恼别起执故,故数与彼烦恼等同。
 
  七识之中,根本有四[100],随惑有八[101],及别境慧,有十三法。第六识有一切。五识有根本三[102],随惑十[103],与十三法俱。
 
 
 
【论文】
 
九‧五一 眼等五识,无分别故,法见、疑等,定不相应,余由意力,皆容引起。
 
 
 
【疏翼】
 
  第二简别前七识中,第二别简前五识。
 
 
 
【述记‧卷五十三】
 
  何故五识无见、疑等?
 
  「无」计度「分别故」。
 
  「法见、疑等定不相应」等者,「等」取随中诸惑,与此五识不俱起故。即忿等十全,余十少分[104],计度分别之所生者,五识皆无。
 
  非无见道所断诸惑,名「无分别」。就见道中,无缘邪友师,自分别诸惑,而实非无意识所引见道诸惑,名「无分别」。
 
  《对法》等云︰「分别起」者,见道断[105]。既许五识中,惑通见道断,则有分别之惑。然非自力生,为意所引生故。故论云︰余由意力,皆容引起。「余」者,即见、疑等余。《佛地论》说︰五识虽无见等,由意识引有非见所摄爱、恚等起,二障所摄[106]。今此[107]意说加彼自力分别惑「余」。为遮外计执五识中,惑唯修道断故[108]。
 
 
 
【疏翼】
 
  以上第二解所知障中,第三八识分别因破异执讫。
 
 
 
【论文】
 
九‧五二 此障但与不善、无记二心相应。论说:无明唯通不善、无记性故。
 
 
 
【疏翼】
 
  第二解所知障中,第四三性分别遮外计门。于中分四︰一、标宗引论,二、遮外出理,三、因解二障宽狭,四、无记简余三。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三】
 
  四、三性分别遮外计门。
 
  《瑜伽》第五十九卷说︰欲界烦恼,一分是不善,及余上二界,是无记[109]。即是「无明唯通不善、无记性故」。
 
  不言通善,如何乃言善心中有法执?
 
  法执必有无明俱故。《对法》第四亦言欲界烦恼能发恶行是不善,余是有覆[110]。
 
  如何乃言无明通善?
 
 
 
【论文】
 
九‧五三 痴、无痴等,不相应故。
 
 
 
【疏翼】
 
  第四三性分别遮外计门中,第二遮外出理。
 
 
 
【述记‧卷五十三】
 
  若彼救言:生死有漏皆不善摄,故必有无明者,若尔,善心既有无痴,此执有痴,「痴与无痴不相应故」,如何可说善与不善俱[111]?痴、无痴等,定不相应。相违法故,如无贪、贪等。不可言此执心无无明俱,如人执心,无明俱故。
 
  彼复有执:第七识中唯有我执,无法执故,如前第五卷解[112]。《璎珞经》云:善心有不善,是外道义[113]。
 
【论文】
 
九‧五四 烦恼障中,此障必有,彼定用此为所依故。
 
 
 
【疏翼】
 
  第四三性分别遮外计门中,第三因解二障宽狭。于中有三:一、定为惑依,二、体一用别,三、解何以知。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三】
 
  今遮于彼,因[114]解二障宽狭[115]。
 
  「烦恼障中,此障必有」,法体宽故。烦恼障狭,「彼定用此为所依故」。
 
  何故用此为所依也?
 
  答︰此通粗、细。烦恼所缘,必是法故,彼唯是粗;有法执时,非必有故[116]。
 
  《胜鬘经》说「世尊!于此起烦恼剎那、心相应」等,乃至「若复过于恒沙如来菩提智所应断法,一切皆是无明住地所持所建立,如诸种子皆依地生建立增长。若地坏者,彼亦随坏[117]」。若无明住地断,诸所应断,皆亦随断。《璎珞经》下卷说亦同之[118]。
 
  由此问言︰若有烦恼障,皆有[119]所知障耶?
 
  应顺前句答︰若有烦恼障,定有所知障。
 
  若尔必俱,应二障体无[120]有差别!
 
 
 
【论文】
 
九‧五五 体虽无异,而用有别。
 
 
 
【疏翼】
 
  第三因解二障宽狭中,第二体一用别。
 
 
 
【述记‧卷五十三】
 
  第七识等应二执体俱。是二执故。如二执用[121],体不相违,可唯一体。用义分故,可说有别[122]。同一种生,用分为二。如一识体,取境用多故[123]。
 
【论文】
 
九‧五六 故二随眠,随圣道用,有胜、有劣,断或前、后。
 
 
 
【疏翼】
 
  第三因解二障宽狭中,第三解何以知。
 
 
 
【述记‧卷五十三】
 
  又何以知者,此中二障随三乘「圣道」,「有胜、有劣,断或前、后[124]」。
 
  若望二障行相相对,即烦恼障粗,所知障细;若望圣道,断即不定︰或有先断烦恼障,不断所知障,如二乘等[125],求涅槃故。或有先断所知障,不断烦恼障,如住出初地等十地菩萨[126]。
 
  此依种说,不依粗重。趣一切智故[127],或有亦断烦恼、所知二障。谓入初[128]地、金刚心菩萨[129]。此依种说,若依粗重,十地皆得。得二果故,故须双断。俱非,谓诸异生──不断二障粗重种子故[130]。
 
  以上皆由不定前、后,故复言「或」,种随现行体一、体异。
 
  又烦恼障中自类障[131]九地,可有粗细,先断粗,后断细[132]。其所知障,不可依地而立品数,但依所障,辨能障粗细。有初[133]地修道断有顶所知障,而欲未尽;第二地等,亦复如是。不可依地而立品类,但由圣道[134],故复言「或」[135]。
 
 
 
【疏翼】
 
  以上第四三性分别遮外计门中,第三因解二障宽狭讫。
 
 
 
【论文】
 
九‧五七 此于无覆无记性中,是异熟生,非余三种。彼威仪等,势用薄弱,非覆所知障、菩提故。
 
 
 
【疏翼】
 
  第四三性分别遮外计门中,第四无记简余三。于中分二︰一、定「异熟生」并出所以,二、明「无覆」望二乘。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三】
 
  问︰此既无记,四无记中,何无记摄?
 
  「余三无记[136]」势力「薄弱」,不能「覆所知」,不「障菩提」故。若「异熟生」,势力强厚,通作意生,计度所起,能「覆所知障菩提」故。从异熟起,名「异熟生」,非业果也。虽与不善,有覆心[137]俱,不障二乘,但名「无覆」[138]。
 
 
 
【论文】
 
九‧五八 此名无覆,望二乘说;若望菩萨,亦是有覆。
 
 
 
【疏翼】
 
  第四无记简余三中,第二明「无覆」望二乘。
 
 
 
【述记‧卷五十三】
 
  此名「无覆」,望何人说?
 
  不覆二乘转依果故,二乘无学可现行故,非彼无学说染现行,故名「无覆」。「若望菩萨,亦是有覆」,覆所知境,障菩提故。亦彼二乘通无覆摄,故于菩萨乃有「亦」言。
 
  然破计中,《佛地论》[139]说:有执不可导彼空智,异熟心非能[140]熏,能遍计唯意识等[141]。已如前卷「遍计」中解[142],此中不说。
 
  《佛地论》说:前师难云︰若善无覆[143]无法执者,何故不能了达法空?后师质云︰亦无我执,云何不能了达生空?彼言︰第七识人[144]执俱故。今言︰我亦尔,第七识[145]法执俱故[146]。
 
  二难既齐,然前师不许第七识中有法执。不尔,违自比量。法空、我空二难齐故[147]。
 
  既有相、见分而何故非执者,如前卷解[148]。
 
  此总第四、三性破计分别[149]讫。
 
 
 
【疏翼】
 
  以上第二解所知障中,第四三性分别亦遮外计门讫。
 
 
 
【论文】
 
九‧五九 若所知障有见、疑等,如何此种,契经说为无明住地?
 
 
 
【疏翼】
 
  第二解所知障中,第五释外妨难。于中分二︰一、外人问,二、论主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三】
 
  自下第五、释诸违妨。
 
  此外人难:何处经说?
 
  《胜鬘经》说。不依《璎珞经》[150],非极成故[151]。
 
  如彼经〈一乘章〉第五云:[152]以[153]分段生死故,说阿罗汉:我生已尽,得有余果证,名梵行已立;凡夫、人、天所不能办[154];七种学人名所作已办,所断烦恼,更不受后有,名不受后有。非尽一切烦恼、一切一切受生,不受后有;有无明住地变易生故。
 
  烦恼有二︰谓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有四: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起[155]者,无始无明住地。
 
  世尊[156]!此四[157]住地,一切上烦恼若烦恼[158]依种,比无明住地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五住地中,无明住地,其力最大。恒河沙等数上烦恼依,亦令四烦恼久住,二乘智所不能断,惟如来智之所能断[159]。
 
  即无明种子,亦言种类,即五门种类当无明种类也。
 
【论文】
 
九‧六○ 无明增故,总名无明,非无见等。
 
 
 
【疏翼】
 
  第五释外妨难中,第二论主答。于中分二︰一、正答,二、例解。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三】
 
  既通见等,何故彼经唯说无明为所知障?
 
  此、论主答。
 
  今此住地,「无明增」上[160]故,总立「无明」,「非无见等」所余烦恼。
 
  何以名「增」?一者、体增:虽[161]余烦恼有俱不俱,无明皆[162]有,为此障故,如二乘无学等[163],非[164]有余烦恼俱故。二者、用增:迷一切境、障一切智,不令得佛果,非如烦恼故。三者[165]、难断增:要上上道,方能断故。故名为「增」。
 
 
 
【论文】
 
九‧六一 如烦恼种,立见一处、欲、色、有爱四住地名,岂彼更无慢、无明等?
 
 
 
【疏翼】
 
  第二论主答中,第二例解。
 
 
 
【述记‧卷五十三】
 
  此、以例解。
 
  「如烦恼种」,见、修皆有,然分别起者,「立见一处」名。岂分别中更无贪等?修道之中,唯说于「爱」,岂无瞋等?然初唯「见」,后唯说「爱」。既见所断,见力偏增,分别之首故。修所断,爱力偏增,润生惑故;法执住地,无明力增故;唯说无明,非无余也。
 
  此五住中,初、唯见道所断烦恼障;次三、修道所断烦恼障;后一、见、修所断所知障。初、迷谛理胜,一处为言,一处断故;次三、有品迷事、理惑,约界论之;后一、障智,总名无明。无品数故,无有[166]别迷谛行相故。
 
  「地」者,依止。种子与现行为依,名之为「地」。此约数、种、断[167]品等门,分别五住地[168]可知[169]。
 
  总是第一出二障体,释二障名讫。
 
  古云:此五住地如四流体,三界烦恼等一切无明名「无明」者,不然[170]。此文为正。
 
 
 
【疏翼】
 
  以上第二解二障中,第一出体释名等讫。
 
 
 
【论文】
 
九‧六二 如是二障,分别起者,见所断摄;任运起者,修所断摄。
 
 
 
【疏翼】
 
  第二解二障即广释「二取随眠」中,第二见修所断。
 
 
 
【述记‧卷五十三】
 
  明二障中,第二见修分别。
 
  俱生、分别,既通六识,分别起者,见道所断,粗易断故。六识之中俱生起者,修所断之,细难断故。
 
  前言五识随意引生,即成分别[171]。俱生之惑,如五识中烦恼障说[172]。无违理失。即初地中,断五识惑,二[173]障并得。
 
 
 
【论文】
 
九‧六三 二乘但能断烦恼障,菩萨俱断。
 
 
 
【疏翼】
 
  第二解二障即广释「二取随眠」中,第三约人分别。
 
 
 
【述记‧卷五十三】
 
  三、约人分别。
 
  「二乘但能断烦恼障」等,求解脱故,所知之障不障彼故。「菩萨俱」障,二果别故。由作意故,断有先后[174]。后中定障,二乘亦分[175]断,少[176]故,不说。
 
 
 
【论文】
 
九‧六四 永断二种,唯圣道能;伏二现行,通有漏道。
 
 
 
【疏翼】
 
第二解二障即广释「二取随眠」中,第四约有无漏道伏断分别。
 
 
 
【述记‧卷五十三】
 
  第四、有无漏道伏断分别。
 
  伏烦恼时,此俱法执亦不起故,名伏法执,非别起伏道。或见道前加行智伏。诸论皆[177]有漏诸道不能断种。有相缚故,粗重缚[178]故,不证理故。无漏不尔故。
 
 
 
【论文】
 
九‧六五 菩萨住此资粮位中,二粗现行,虽有伏者,而于细者及二随眠,止观力微,未能伏灭。
 
 
 
【疏翼】
 
  第二解二障即广释「二取随眠」中,第五结归颂文。
 
【述记‧卷五十三】
 
  自下第五、结归本颂。
 
  「二粗现行虽有伏者」,即伏多分分别之粗惑,因邪师邪教[179]皆伏自[180]思惟者,未尽,下四善根等方尽。
 
  而细分别者,及二障中若粗、若细所有随眠,由能对治止观力微,未能伏灭。初起止观未胜修[181]心,不如四善根中能伏二细分别现种。其俱生现种,皆少亦能伏。
 
  次加行位及第十卷皆有此文[182]。
 
  此中「伏」言,非为六行修习势力制之不起,令彼不自在,是此中「伏」义,下准此知。菩萨不断下界地惑,起定生上故[183]。
 
  又约十地分别断之法用等,下自有文[184],不烦预述。如《中边》上卷说,此二障诸障相摄[185]。
 
  以上解颂讫。
 
 
 
【疏翼】
 
  以上第一解初位第二十六颂文中,第一别释颂文讫。
 
 
 
【论文】
 
九‧六六 此位未证唯识真如,依胜解力,修诸胜行,应知亦是解行地摄。
 
 
 
【疏翼】
 
  第一解初位第二十六颂中,第二显位修行。于中分二︰一、辨位,二、辨修行。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四】
 
  自下第二、辨位修行。此即辨位,后明修行。
 
  《摄大乘论》说五道为四︰谓胜解行地、见、修、无学地[186]。
 
  今以此即彼,四地中何地?十三住中何住?
 
  此位依胜解修行,亦「解行地」摄。论言「亦」者,亦顺决择分。彼[187]是「解行地」,此亦如是,故论有「亦」言。「胜解」者,即决定义。散心决意解思惟,未证解故。「亦」言,至下当知[188]。
 
 
 
【论文】
 
九‧六七 所修胜行,其相云何?
 
 
 
【疏翼】
 
  第二显位修行中,第二辨修行。
 
 
 
【述记‧卷五十四】
 
  下、辨修行。初、问,次、答。[189]
 
  虽言「胜行」,何者为「胜行」?
 
 
 
【论文】
 
九‧六八 略有二种:谓福及智。诸胜行中,慧为性者,皆名为智,余名为福。
 
 
 
【疏翼】
 
  第二辨修行中,第二答。
 
 
 
【述记‧卷五十四】
 
  下、答「胜行」,有二︰初、显二种行,后、明练[190]行。辨二行中,初、辨福智行,后、辨二种[191]利行。[192]
 
  「慧」为体者,是「智[193]」;非慧为体,名「福[194]」。此克性出体,即十力[195]、一切智[196]是「智」;余中,有「福」。
 
  五十七「二十二根」中,虽与诸文不同[197],且佛十力、慧根、具知根摄,唯是「智」。 
 
  四无所畏[198]、五根,具知根摄。通福、智。诸相、随好、舌根及四根依处──谓身根、男[199]根、眼根、舌根──依处,合四根所摄;即唯是福。三不护[200],如无畏。三念住[201],非根摄,无贪、瞋所摄;即唯福。大悲[202],无瞋、痴所摄。无忘[203]失法[204],如力。
 
  一切种妙智,亦尔,唯是智摄。永断习气[205],非根;六根所证。
 
  菩提分[206]中,四念住[207]、根[208]、力[209]、觉支[210]、道支[211]少分,是智;四正勤[212]、四神足[213]、根、力、觉支、道支少分,是福。余唯福非智,余应准知。
 
  由此诸功德种,门总为论中应作四句︰唯是智,非福──谓十力、一切智、一切种妙智、无忘失法、四念住、愿智[214]等[215];有唯是福,非智──即诸相、随好、三念住、大悲、四正勤、四神足等;有亦福,亦智──谓四无畏、三不护等,五根、五力、七觉、八道支等;有非福、非智──依事分别,谓[216]永断习气、无为功德等。
 
  余差别门功德福、智,如理应思。
 
 
 
【论文】
 
九‧六九 且依六种波罗蜜多,通相皆二。
 
 
 
【疏翼】
 
  第一辨福智行中,第二以六度为例。于中又二︰一、辨六度通相,二、辨六度别相。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四】
 
  并名为福,皆名为智──与智俱行、助成智业,皆名为智;与福俱行,助成福业,并名为福。此依助伴,通相出体。
 
 
 
【论文】
 
九‧七○ 别相,前五说为福德,第六智慧。
 
 
 
【疏翼】
 
  第二以六度为例中,第二辨六度别相。又分二解︰一、克性出体,二、邻近出体。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四】
 
  克[217]性出体者,「前五」是福,非智性故;「第六智慧」,非福性故,正智自体故。
 
 
 
【论文】
 
九‧七一 或复前三,唯福德摄,后一唯智,余通二种。
 
 
 
【疏翼】
 
  第二辨六度别相中,第二邻近出体。
 
 
 
【述记‧卷五十四】
 
  邻近生起出体者,「前三唯福」,远智慧故;第六唯智,性是慧故;「余通二种」,即精进、定,邻近于慧,亦起慧故。
 
  七十八、《解深密经》[218]、三十六初说,亦同于此[219]。
 
  彼解云︰前三为福,第六是智,余二通二。若依精进修布施、持戒、四无量等,名福;若依精进修三慧、六善巧、观四谛缘生法等,名智分。若依静虑修四无量,名福;若依静虑修六善巧等,名智分。福、智有六种,「一一分别,应知无量」等,乃至广说[220]等。
 
  此文唯三︰或有前三为福,义如前说[221]。后三唯智,近生智故。或有初三及定,是福;后一,唯智;精进,通二。或有初三及定,为福;精进及慧,为智,策慧胜故,此并有文;后四波罗蜜,唯智,非福,后得智故。
 
  此中且说六。如《对法》、第十二抄会引[222]。
 
  上来福智「一种二」讫。
 
【疏翼】
 
  以上第一显二种行中,第一辨福智行讫。
 
 
 
【论文】
 
九‧七二 复有二种:谓利自、他所修胜行。随意乐力,一切皆通自、他利行。
 
 
 
【疏翼】
 
  第一显二种行中,第二辨二种利行。于中分三︰一、辨一切胜行通二利,二、依别相二利别摄,三、所摄无边。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四】
 
  随意乐力所为[223],一切诸功德等,皆通二利。
 
 
 
【论文】
 
九‧七三 依别相说,六到彼岸、菩提分等,自利行摄;四种摄事、四无量等,一切皆是利他行摄。
 
 
 
【疏翼】
 
  第二辨二种利行中,第二依别相二利别摄。
 
 
 
【述记‧卷五十四】
 
  「菩提分等」,「等」,取禅支、十八不共法、诸相、随好等「自利行摄」。然四十三说:六度唯自利,四摄利他故[224]。
 
  「四种摄事、四无量等」,「等」,取神通、大悲、不护、三念住,皆「利他行摄」。
 
  此中所望总聚,一向多分为论,非依体性。依体性者,应四句分别︰或唯自利──谓相、随好等;或唯利他──谓四摄等;或自他利──六波罗蜜等,布施等中,亦俱利故;或俱非利──便非功德。
 
  「六到彼岸」,下[225]自广解[226]。
 
  「菩提分法」,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三十七种。如《对法》、第十抄[227]。
 
  四摄[228]如《大论》四十三,谓布施[229]、爱语[230]、利行[231]、同事[232]。以九[233]门分别[234]。
 
  四无量[235]︰谓慈[236]、悲[237]、喜[238]、舍[239]。如《对法》第十三等抄[240],及别抄解[241]。
 
  四十九说︰以胜解行地,乃至到究竟地,有四种菩萨行:一、波罗蜜多,二、菩提分法,三者[242]、神通,四、成熟[243]有情[244]。
 
  即彼又说︰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在种姓地,唯有种子依身而住。明知:种姓住,未入僧祇;若在胜解行地,始能修彼能得方便;若在清净增上意乐地中,乃名为得;在诸余地,转胜清净;在如来地,善净无上[245]。
 
  又云︰若诸不共佛法[246]下劣者,先菩萨时亦已[247]成就[248]。至佛之时,「善净圆满」。又此一切菩提资粮[249],有[250]远、有近。远者,谓去菩提果远[251],在地前也;近者,去菩提近[252],谓初护得诸相随好异熟果时。从此以上,展转清净[253]。
 
  依此等文,故知:初劫中修一切菩萨行、一切菩提分法,虽少分得,未名为证。未得无漏,未名得异熟果,未净胜故[254]。
 
 
 
【疏翼】
 
  以上第二辨二种利行中,第二依别相二利别摄讫。
 
 
 
【论文】
 
九‧七四 如是等行,差别无边,皆是此中,所修胜行。
 
 
 
【疏翼】
 
  第二辨二种利行中,第三所摄无边。
 
 
 
【述记‧卷五十四】
 
  如是一切自他利行,皆是此位所修胜行也。
 
 
 
【疏翼】
 
  以上第二答「胜行」中,第一显二种行讫。
 
 
 
【论文】
 
九‧七五 此位二障虽未伏除,修胜行时,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练磨其心,于所证、修,勇猛不退。
 
 
 
【疏翼】
 
  第二答「胜行」中,第二明练行。文分为二︰一、总出,二、别释。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四】
 
  此文:初、总。
 
  「练」谓陶练,「磨」谓磨莹[255],即修治义。
 
 
 
【论文】
 
九‧七六 一、闻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深远,心便退屈,引他已证大菩提者,练磨自心,勇猛不退;二、闻施等波罗蜜多甚难可修,心便退屈,省己意乐能修施等,练磨自心,勇猛不退;三、闻诸佛圆满转依极难可证,心便退屈,引他粗善况己妙因,练磨自心,勇猛不退。由斯三事练磨其心,坚固炽然,修诸胜行。
 
 
 
【疏翼】
 
  第二明练行中,第二别释。
 
 
 
【述记‧卷五十四】
 
  《摄论》第六[256]说入因中,三种练磨心;断除四处;缘法义境,止观恒常殷重加行,无放逸故[257]。此中但有三练磨心。
 
  初练磨心中,云「广」者,无边;「大」者,无上;「深」者,难测;「远」者,时长[258]。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第一练磨心广深退。
 
  第二练磨心难修退[259]:文皆可解。
 
  第三练磨心难证退:引他粗善者,谓有障[260]善,名为粗善。谓行施等。彼于命终,即便可爱一切自体圆满而生。我有妙善无障碍善,云何不得一切圆满?圆满佛果者,即转依也。以深妙故,功德备故,诸佛转依,难可证也[261]。
 
  彼[262]皆广解,无别义趣,意与此同,故不烦引。
 
  初且举「菩提」,后且举「转依」,论实皆得[263]。
 
  「除四处」者,一、离二乘作意[264],二、诸疑离疑[265],三、离所闻思我、我所执[266],四、断除分别[267]。
 
  「缘[268]法义境」:缘似法似义等,如彼广说[269]。
 
【疏翼】
 
  以上第二举颂文正释五位,即别举五颂别解五位中,第一段别举初﹝第二十六﹞颂别解第一资粮位讫。
 
 
 
 
 
 
 
 
--------------------------------------------------------------------------------
 
[1] 「然」字,《金藏》无。
 
[2] 智周《演秘》云︰
 
位中有此资粮之法,名「资粮位」。即有财释。
 
 本论《述记》下文作:
 
资益己身之粮乃至彼果。
 
[3] 「下」字,《金藏》有,余无。
 
[4] 此释第二十六颂上二句。于中又二︰一、出位体分齐,二、解二名。
 
 此即初中初文。
 
[5] 「胜」字,原作「升」。
 
[6] 《摄论》卷三、两《释》卷七:
 
﹝颂云:﹞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藏文作「bzav dav/ smon pa'i stobs can dav/ sems brtan khyad par 'gro ba yi/」。世亲云「谓善根力,及大愿力。由善根力,应知所治不能降伏;由大愿力,应知常值诸善知识」﹞,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藏文作「byav chub sems dpa' gravs med gsum/ kun tu brtsam pa mdzad ces brjod/」。无性云「虽遇恶友方便破坏(藏文作「mi dge ba'i grogs pos mos pa bzlog kyav/」),终不弃舍大菩提心。现世、当来,所修善法,运运增长(藏文作「khyad par 'gro ba ni mthov ba'i chos dav tshe rabs phyi ma la dge ba'i chos 'phel ba dav/」),终无退减。如是若时具善根力,及大愿力、大菩提心坚固不退,所修善法念念增进;不生喜足,顺旧而已(藏文作「yon tan cuv zad kyis chog par mi 'dzin pa de nas bzuv ste/」)。齐是,名为最初修行三无数劫(藏文作「gravs med pa gsum brtsam mo/」)」﹞。
 
[7] 「大菩提心」,藏文作「byav chub kyi sems/」。
 
[8] 「善根」,藏文作「dge ba'i rtsa ba/」。
 
[9] 「大愿」,藏文作「smon lam/」。
 
[10] 「不退屈」,藏文作「bar ma dor mi ldog pa/」。
 
[11] 「善根」二字,《金藏》有,余无。
 
[12] 真谛译《摄论》卷七〈因果位章〉第一末云︰ 
 
若人在清净乐信位中,明了见无上菩提已近己身,过四十心是故无难,入正方便,所以易得。
 
[13] 「十万」二字,《金藏》无。
 
[14] 如本论卷七云︰
 
未知当知根体位有三种︰一、根本位:谓在见道,除后剎那。无所未知可当知故。二、加行位:谓暖、顶、忍、世第一法。近能引发根本位故。三、资粮位:谓从为得谛现观故,发起决定胜善法欲,乃至未得顺决择分所有善根,名资粮位。能远资生根本位故。
 
[15] 「远」字,本论《述记》原引作「近」,今改。
 
[16] 「故」字,《金藏》无。
 
[17] 「因」字,《金藏》作「目」。
 
[18] 「乃」字,《金藏》作「及」。
 
[19] 《金藏》作「目」,余作「因」。
 
[20] 即《摄论》卷二初、两《释》卷第六初。
 
[21] 「云」字,《金藏》无。
 
[22] 「多闻」,原作「多闻熏习相续」。
 
[23] 「姓」字,《金藏》误作「性」。
 
[24] 「备」字,《金藏》同,余作「集」。
 
[25] 「资粮力」,世亲作「依持力」。
 
[26] 即以大乘熏习力为因。
 
[27] 即以事佛为缘。
 
[28] 即以有一向决定胜解为能修正行。
 
[29] 即由积集诸善根故,乃得名为善备福智资粮。
 
[30] 「十」字,原作「大」。
 
[31] 「任」字,《金藏》误作「住」。
 
[32] 此指晋译《华严》卷八。本论《述记》误作「卷九」,今改。即〈十
 
 住品〉第十一颂。
 
[33] 「九」字,本论《述记》作「十」,今改。即《华严》卷九〈初发
 
 心菩萨功德品〉第十三。
 
[34] 「见」字,本论《述记》引作「现」。
 
[35] 略引「现住甚深妙,无量自在法」。
 
[36] 「文」字,《金藏》无。
 
[37] 如《华严》卷八〈十住品〉第十一云︰
 
菩萨摩诃萨十住行,去来现在诸佛所说。何等为十?一名初发心,二名治地,三名修行,四名生贵,五名方便具足,六名正心,七名不退,八名童真,九名法王子,十名灌顶。
 
[38] 「恶」字,《金藏》无。
 
[39] 「业」字下,《金藏》有「不」字。
 
[40] 《华严》卷八〈十住品〉第十一下文云︰
 
何等是菩萨摩诃萨生贵住?此菩萨一切圣法正教中生,修十种法。何等为十?所谓信佛不坏、究竟于法、寂然定意、分别众生、分别佛剎、分别世界、分别诸业、分别果报、分别生死、分别涅槃,是为十。
 
[41] 《华严》卷八〈十住品〉上文云︰
 
彼菩萨﹝即「因初发心得十力分」﹞应学十法。何等为十?所谓学恭敬供养诸佛、赞叹诸菩萨、护众生心、亲近贤明、赞不退法、修佛功德、称扬欢美生诸佛前、方便修习寂静三昧、赞叹远离生死轮回、为苦众生作归依处。
 
[42] 《金藏》作「现」,余作「行」。
 
[43] 谓此位菩萨多住外门散心修事故。
 
[44] 「九」字,本论《述记》作「十」,今改。即《华严》卷九〈初发
 
 心菩萨功德品〉第十三。
 
[45] 「别抄」卷四末,有「此则资粮位,能灭烦恼」。
 
[46] 「说尽」二字,《金藏》倒置。
 
 《杂集论述记》卷八〈总六位心所章〉五门分别中,第四界地短长
 
 门第二子门「十地短长」云︰
 
因邪教友不共、相应﹝及缠、随眠﹞四种无明,及此伴类。十位中伏,行相粗故。
 
[47] 「功」字,「别抄」卷四作「助」。
 
[48] 《杂集论述记》云︰
 
又加行位唯能伏除分别二取一切皆尽,不说十住一切烦恼皆悉能断。但应同《缘起﹝初胜法门﹞经》说。
 
[49] 「文」字,《金藏》作「第十」二字。
 
[50] 「别抄」、《义演》、《金藏》均作「未全」,余作「一切」,如云︰
 
菩萨住此资粮位中,二粗现行虽有伏者,而于细者,及二随眠,止观力微,未能伏灭。
 
[51]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下云:
 
内法异生若不放逸、勤修学者,及圣有学,三种无明引发忘念,为非福缘。然此非福不能为缘招三恶趣,故我不说为无明缘行。
 
[52] 《金藏》作「邪教发」,余作「自分别」。
 
[53] 谓见道所断。
 
[54] 《金藏》作「自分别」,余作「因邪教」。
 
[55] 「别抄」作:
 
此依自分别起不共无明伏故,余同类烦恼亦伏不行。《﹝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说内法异生不共无明已伏故。若﹝外法异生﹞因邪教师所起者,即不能伏。彼缘强,难伏故﹝彼经云「如是所说外法异生所有福行,及不动行相应善心,皆是非理作意所引等流」。简与内法异生别﹞。
 
[56] 本论卷九原文为:
 
此加行位未遣相缚,于粗重缚,亦未能断。唯能伏除分别二取,违见道故。于俱生者及二随眠,有漏观心有所得故,有分别故,未全伏除,全未能灭。
 
[57] 《金藏》作「自邪思惟」,余作「因邪教者」。
 
[58] 「忘」字,金陵本作「妄」。
 
[59] 《瑜伽》卷四十七:
 
一、于境界可意不可意色声香味触法中,或于一时,其心颠倒忘失正念。二、于受生彼彼身中,既受生已,忘失前生﹝藏文作「lus sva ma brjed pa/」﹞。三、于所受所持诸法,久作、久说,或于一时,有所忘失﹝藏文作「chos luv mnos pa dav bzuv dav/ byas nas yun riv du lon pa dav/ smras nas yun riv du lon dag kyav ched 'ga' brjed pas na/」﹞。于是三处,有忘失念。
 
[60] 《瑜伽》卷四十七原文为:
 
或于一时,具足聪慧,于其诸法能受、能持﹝藏文作「ched 'ga' ni yid gźuvs par yav 'gyur te/ chos rnams len pa dav 'dzin pa dav/」﹞,于其义理堪能悟入﹝藏文作「don 'jug par nus la/」﹞,或于一时,则不如是。或于一时,具足忆念﹝藏文作「dran pa dav ldan par 'gyur la/」﹞,或于一时,成忘念类﹝藏文作「brjed vas pa'i rav bźin can du 'gyur ro/」﹞。于诸有情,未能了知如实调伏善巧方便﹝藏文作「sems can rnams 'dul ba'i thabs kyav ji lta ba bźin du mvon par mi wes la/」﹞,于自佛法,亦未了知如实引发善巧方便﹝藏文作「rav gi savs rgyas kyi chos sgrub pa'i thabs kyav mvon par mi wes so/」﹞。为他说法、教授、教诫、勉励而转;勉励转故,不如实知﹝藏文作「gźan dag la yav nan gyis chos ston civ gdams pa dav rjes su bstan pa la 'jug par byed de/ des nan gyis 'jug par byas pa de yav yav dag pa ji lta ba bźin du wes pas ma yin te/」﹞,或时虚弃,或不虚弃。
 
[61] 《瑜伽》卷四十七原作:
 
如暗中射,或中、不中,随欲成故,随欲成故﹝藏文作「dbav du 'grub par zad pas na/」﹞。
 
[62] 「别抄」卷四未云︰
 
问︰有漏不执心中,亦有能所取、相见等,岂皆伏耶?
 
[63] 「别抄」云︰
 
解云︰唯伏除彼能执二取也。
 
[64] 「名」字,《金藏》有,余无。
 
[65] 《金藏》作「目」,余作「因」。
 
[66] 如《略纂》卷三十二解《瑜伽》卷五十五初「如说粗重体性名随眠」
 
,藏文作「gnas van gyi lus dav gnas van gyi bdag bid kyi bag la bal źes gav gsuvs pa de la/」。
 
[67] 《略纂》卷三十二云︰
 
此中约性粗重,说粗重亦名随眠。是烦恼性故,故言「体﹝性﹞名随眠」,非约不安隐名粗重﹝《瑜伽》卷五十五初云「此中何等说名随眠?答︰诸烦恼品所有粗重不安隐性,又持诸行令成苦性」。藏文作「de la bag la bal gav źe na/ bon movs pa'i phyogs dav mthun pa'i gnas van len gav yin pa ste/ 'du byed rnams kyi źen par kun tu gnas pa bid dav/ źen par źugs pa bid do/」﹞,而彼非即名随眠故。如前卷解。
 
 《略纂》同卷前文,解《瑜伽》「略有二种粗重:一、漏粗重,二、
 
 有漏粗重」等云:
 
如前〈本地〉第二﹝意地第二之二﹞云︰「﹝又于诸自体中所有种子,若烦恼品所摄,名为粗重,亦名随眠;若异熟品所摄,及余无记品所摄,唯名粗重,不名随眠。若信等﹞善法所摄﹝种子﹞,不名粗重,亦非随眠。」如何此中言「有漏粗重」,及《对法》﹝卷十说﹞二十四粗重﹝中﹞「业粗重﹝者谓有漏业习气﹞」等?
 
大义云︰一、性粗重:即烦恼种等﹝《对法》云「『烦恼粗重』者,谓烦恼随眠」﹞。此中「漏粗重」者是。二、心不调柔名粗重:即一切有漏善法等。此中言「有漏粗重」者是。前第二卷约性粗重,《论》云善法等故非。此中约不调柔﹝不安隐﹞粗重,有漏善法亦尔,不相违也。《论》谓此若有烦恼者身中善无记等法,为漏和杂不调柔,故名习气。罗汉有此善等在,虽得微薄,法体仍存。诸漏永断,名断习气。此漏粗重习气在身,与善法中和杂不一异,如毒在身中有气分。此不一异随眠断时,此得微薄。佛圆镜智生,故言「永断习气」﹝《论》原文为「漏粗重者,阿罗汉等修道所断烦恼断时,皆悉永断。此谓有随眠者,有识身中,不安隐性、无堪任性(藏文作「de yav bag bal dav bcas pa'i lus rnam par wes pa dav bcas pa la las su mi ruv ba'i tshul gyis van par rnam par gnas pa bid gav yin pa'o/」)。有漏粗重者,随眠断时,从漏所生、漏所熏发──本所得性、不安隐性、苦依附性,与彼相似无堪任性,皆得微薄(藏文作「bag la bal spavs kyav svon zag pas bskyed civ zag pas yovs su bsgos pa ste/ de dav 'dra ba'i las su mi ruv ba'i rav bźin gyis van par gnas pa dav van par źugs pa ches srab pa dav ches chuv ba gav yin pa'o/」)。又此有漏粗重,名烦恼习(藏文作「zag pa dav bcas pa'i gnas van len ni bon movs pa'i bag chags źes bya ste/」)。阿罗汉、独觉所未能断,唯有如来能究竟断。是故说彼名『永断习气』、『不共佛法』」﹞。
 
 《入阿毗达磨论》卷七,解欲贪、瞋、有贪﹝即色、无色界贪﹞、慢、
 
 无明、见、疑七种名为「随眠﹝藏文作「phra rgyas」﹞」云︰
 
微细义是随眠义,彼现起时,难觉知故;或随缚义是随眠义,谓随身心相续而转,如空行影、水行随故;或随逐义是随眠义,如油在麻、腻在抟故;或随增义是随眠义,谓于五蕴由所缘、相应,而随增故。言随增者,谓随所缘及相应门而增长故。
 
[68] 初中又二︰一、解烦恼障,二、解所知障。
 
[69] 此即初中初文。
 
[70] 「别抄」卷四云︰
 
然二道所断,本末不同︰若见断者,由断我见,末惑虽〔疑作「先」〕亡;若修断者,先末、后本。随于何时,九品之中先断前八迷事烦恼,第九品时,方断我见,以难断故。
 
[71] 「没曳达利瑟致」,梵文为「mayadrsti」;应作「atma-maya-drsti」;
 
 藏文为「bdag las byuv ba'i lta ba/」。
 
[72] 「萨迦耶」,梵文为「satkaya-drsti」;藏文为「'jig tshogs la lta ba/」。
 
[73] 《入阿毗达磨论广释》云︰
 
此由既是移转,又是不实,故名萨迦耶见。「移转」者,以变异为体性﹝藏文为「'jig pa ni 'gyur ba'i bdag bid do/」﹞,「不实」者,即所谓和合义﹝藏文为「tshogs ni 'dus pa źes bya ba'i tha tshig go/」﹞。
 
复次,有者,即所谓众多有义。此乃说此义为有︰悟此为实有我性,而由此为无故,谓此所缘应成为无。为遮如是计议谓此若有境界,则我为实故,说言和合不实。由诸执我论者计执各自身体各自有我,于一切身体中计有一故,即非和合是实一。﹝见德格, bu, 258B.7﹞
 
[74] 《瑜伽》卷八初云︰
 
或分一百二十八烦恼。谓即上十烦恼由迷执﹝藏文作「log par bsgrub pa/」﹞十二种谛建立,应知。何等名十二种谛?谓欲界苦谛、集谛;色界苦谛、集谛;无色界苦谛、集谛;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显灭谛、道谛﹝藏文作「'dod pa na spyod pa'i dbav gis de yovs su wes pa'i 'bras bu dav/ de yovs su wes pas rab tu phye ba'i 'gog pa'i bden pa dav/」﹞;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显灭谛、道谛;无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显灭谛、道谛。
 
此中于欲界苦、集谛及于欲界增上灭、道谛,有十烦恼迷执;于色界苦、集谛,及于彼增上灭、道谛,除瞋,有余烦恼迷执;如于色界,于无色界,亦尔。
 
[75] 见本论《述记》卷三十八所引《瑜伽》卷八十八、五十八,及《法
 
 蕴足论》卷八〈杂事品〉。
 
[76] 「有五」二字,《金藏》有,余无。
 
[77] 「初」字,《金藏》有,余无。
 
[78] 如本论《述记》卷一云︰
 
「障」言「重」者,毁责名也。由烦恼障障大涅槃,流转生死。由所知障障大菩提,不得大觉。一者、犹如金刚难可断故,二者、担此难越生死流故,三者、押溺有情处四生故,四者、堕坠有情没三界故。此上四义毁责过失,故名为「重」,通二障解。五者、或二障中,我、法二执为障根本,生余障类。但说二执名为「重障」。我法执之余末障,皆轻故。
 
此解,正显二空所断。前四,通取断诸二障,即根本沉下,名之为「重」;「障」谓覆碍,覆所知境,令智不生,碍大涅槃,令不显证,故名为「障」。
 
[79] 《佛地经论》卷七初云︰
 
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诸法萨迦耶见以为上首,所有无明、法爱、恚等诸心、心法及所发业,并所得果,皆摄在中。皆以法执及无明等,为根本故。
 
[80] 《佛地经论》续云︰
 
烦恼障中有所知障。是所依故,必执有法而计我故。体虽无二,而用有别,如一识体取境用多。由此熏生一种子体,亦有多用。起时虽俱,而渐次断。圣道势力有分齐故。
 
[81] 「显」字,《金藏》有,余无。
 
[82] 「束」字,《金藏》作「来」。
 
[83] 《佛地经论》续云︰
 
若所知障,就二乘说无覆无记,四无记中,何无记摄?异熟生摄。以从异熟识生起故。若尔,何者非异熟生?如增上缘,余所不摄,皆此摄故。威仪等心不坚执故,非普遍故,无二障体。
 
[84] 「必」字,《金藏》作「名」。
 
[85] 《胜鬘经》说有五住地︰
 
一、见一处住地﹝藏文作「lta ba gcig la gnas pa'i gnas kyi sa/」﹞、欲爱住地﹝藏文作「'dod pa'i 'dod chags la gnas pa'i gnas kyi sa/」﹞、色爱住地﹝藏文作「gzugs kyi 'dod chags la gnas pa'i gnas kyi sa/」﹞、有爱住地﹝藏文作「srid pa'i 'dod chags la gnas pa'i gnas kyi sa/」﹞、无明住地﹝藏文作「ma rig pa'i gnas kyi sa/」﹞。
 
 该经《述记》卷二云︰
 
然障有二︰谓烦恼、所知。所知无明是胜,总立名「无明住地」。烦恼障中,分成见、修︰见道以见为首,发业迷理是增,以一时断但是分别,总立名见一处住地。修道迷别事生,断复前后,复要须数,宜为此约界分成三种︰欲、色二界,自界得名;无色恐执为无,显是三有。破外道计为涅槃,为名有爱,非是无也。
 
[86] 「障」字下,《金藏》有「住地」二字。
 
[87] 「所」字,原作「法」。
 
[88] 灵泰《抄》云︰
 
谓此所知障前后相引,故名「等流」。同时即名士用果,增上果极宽。
 
[89] 「别抄」卷四末云︰
 
问︰何故烦恼中显数,所知障中不显数耶?解云︰为显烦恼有多品数,易了知故,小乘共了,故明显数。所知障唯菩萨断,难了知故,故不显也。又解︰烦恼摄四住地,故别显数。显差别故,所知唯一无明,更不分也。
 
[90] 见本论卷十云:
 
诸所知障,既不感生,如何断彼得无住处?彼能隐覆法空真如,令不发生大悲、般若,穷未来际利乐有情;故断彼时,显法空理。此理即是无住涅槃。令于二边俱不住故。
 
若所知障亦障涅槃,如何断彼,不得泽灭?择灭离缚,彼非缚故。
 
既尔,断彼宁得涅槃?非诸涅槃皆择灭摄,不尔,性净应非涅槃!能缚有情住生死者,断此说名择灭无为。诸所知障不感生死,非如烦恼能缚有情,故断彼时不得择灭。然断彼故,法空理显,此理相寂,说为涅槃。非此涅槃,择灭为性。
 
[91] 「彼」字,《金藏》无。
 
[92] 如《瑜伽》卷五十一、《显扬》卷十七等。
 
[93] 见《佛地经论》卷七初。
 
[94] 「说」字,《金藏》无。
 
[95] 「三性」,原作「善恶无记」。
 
[96] 见本论卷八,如云︰
 
执我法者必是慧故,二执必与无明俱故。痴、无痴等,不相应故。不见有执导空智故。执有、达无,不俱起故,曾无有执,非能熏故。
 
[97] 第七识与有覆无记心所相应。
 
[98] 智周《演秘》云︰
 
此设遮也。设彼例云︰若眠等识是异熟心,不有法执,法空智俱,四无记中,异熟无记一切应与法空智俱,皆无法执如第八等!故今答意︰异熟名同,执不执别,不可为例。
 
[99] 《佛地经论》卷七详述三不俱所以,唯说「转识中五识」时,与此
 
 论有歧。如云︰
 
阿赖耶识既无法执,余转识中,异熟果者亦应如是。性类同故;于五识中亦无法执,无有猛利分别用故,不推求故。《摄大乘》﹝卷二﹞说能遍计心唯是意识,故知五识不缘遍计所执自性。如无分别无推求见、不能计我,亦不能计度诸法。然由意识计我、计法,起爱、恚等,引五识中非见所摄爱、恚等起。虽无有见,而有爱恚无明等法,二障所摄。是故二执分别推求,唯在第六、第七意识。若爱、恚等非见所摄,不推求者亦在五识。
 
[100] 根本烦恼谓:我痴、我见、我慢、我爱。
 
[101] 随烦恼有八:惛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乱、不
 
 正知。后二以无明为性者。
 
[102] 谓贪、瞋、痴。
 
[103] 谓无惭、无愧、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
 
 不正知。
 
[104] 即忿等十小随惑,此中全;大、中随惑亦十,此中少分。
 
[105] 《对法》卷四原文为:
 
谓分别所起染污见、疑、见处、疑处,及于﹝疑「依」﹞见等所起邪行烦恼、随烦恼,及见等所发身、语、意业,并一切恶趣等蕴、界、处,是见所断义。
 
此中「分别所起染污见、疑」者,谓闻不正法等为先,所起五见等。「分别所起」者,为简俱生萨迦耶见及边执见。
 
问︰何相边执见是俱生耶?答︰谓断见。已学现观者起如是怖︰今者我我为何所在﹝藏文作「mvon par rtogs pa la źugs pas va'i bdag gav yin źes skrag pa gav las byuv ba'o/」﹞?
 
「见处」者,谓诸见相应共有法﹝藏文作「lta ba dav lhan cig 'byuv ba'i chos rnams dav/」﹞,及彼种子。疑处,亦尔。「于﹝疑「依」﹞见等所起邪行烦恼随烦恼」者,谓依见等门及缘见等所起贪等﹝藏文作「lta ba'i sgo nas źugs pa dav/ de la dmigs pa 'dod chags la sogs pa gav rnams so/」﹞。
 
[106] 见《佛地经论》卷七,原文为:
 
然由意识计我、计法,起爱、恚等,引五识中非见所摄爱、恚等起。虽无有见,而有爱、恚无明等法,二障所摄。
 
[107] 「此」字,《金藏》无。
 
[108] 《俱舍论》卷二〈分别界品〉第一云︰
 
「十五界」者,谓十色界及五识界。「唯修断」者,此十界唯修所断。
 
[109] 《瑜伽》卷五十九原文作:
 
初聚一分是不善,余二聚是无记。
 
[110] 《瑜伽》卷五十九原作:
 
若任运起,能发恶行者,亦是不善,所余是有覆无记。
 
[111] 「俱」字,《金藏》有,余无。
 
[112] 如本论卷五云︰
 
此中有义:末那唯有烦恼障俱。圣教皆言三位﹝二乘圣道、灭定、无学﹞无故,又说四惑恒相应故,又说为识杂染依故。
 
[113] 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佛母品〉第五:
 
而言善、恶一心者,是洴沙﹝梵文为「bimbisara」﹞王国中外道安陀﹝梵文为「antara」﹞师偈「明暗一相,善恶一心」。
 
[114] 「因」字,《金藏》无。
 
[115] 「狭」字下,《金藏》有「也」字。
 
[116] 《瑜伽》卷六十五末,引佛所说颂云︰
 
执法自性故,执我性而转;觉此故觉彼,由觉故还灭。
 
[117] 《胜鬘经》卷一〈一乘章〉第五原文作:
 
如是过恒沙等上烦恼﹝藏文作「be ba'i bon movs pa/」。该经《述记》卷三解云「上烦恼者,见惑分别起。以亦别助故,名为上故」﹞,如来菩提智所断﹝藏文作「de bźin gwegs pa'i byav chub kyi ye wes kyis gźom par bgyi ba de dag/」﹞。一切皆依无明住地之所建立﹝藏文作「thams cad, kyav ma rig pa'i gnas kyi sa las 'byuv lags so/」﹞。一切上烦恼起,皆因无明住地,缘无明住地﹝藏文作「ma rig pa'i gnas kyi sa ni be ba'i bon movs pa dav kun nas ldav ba thams cad kyi rgyu dav/ gźi dav/ rkyen lags so/」﹞。世尊!于此起烦恼剎那心﹝藏文作「kun nas ldav ba gav lags pa de dag/ ni skad cig pa ste/」﹞相应。世尊!心不相应﹝该经《述记》卷三解云「言心不相应义者,种子义。无缘虑故,名不相应也」﹞无始无明住地﹝藏文作「bcom ldan 'das ma rig pa'i gnas kyi sa thog ma ma mchis pa'i dus nas mchis pa ni sems dav mi ldan pa lags so/」﹞。乃至若复过于恒沙如来菩提智所应断法,一切皆是无明住地所持所建立﹝藏文作「thams cad kyi gźi dav rten ni 'di ltar ma rig pa'i gnas kyi sa lags so/」﹞,譬如一切种子,皆依地生、建立增长﹝藏文作「dper na sa bon gyi rnam pa gav ci lags pa dav/ rtsa dav/ wiv gel ba dav/ sman dav/ nags tshal de dag thams cad ni/ bcom ldan 'das/ sa la rten civ sa la gnas te/ skye źiv 'phel la/ rgyas par 'gyur lags so/」﹞,若地坏者,彼亦随坏。
 
[118] 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二〈大众受学品〉。如云︰
 
顺第一义谛起,名善;背第一义谛起,名惑;以此二为住地,故名生得善、生得惑。因此二善、惑为本,起后一切善、惑。从一切法缘生善、惑,名作以得善、作以得惑;而心非善、惑,从二得名。故善、惑二心,起欲界惑,名欲界住地;起色界惑,名色界住地;起心惑故,名无色界住地;以此四住地起一切烦恼,故为始起四住地。其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故名无始无明住地。
 
[119] 「有」字,《金藏》无。
 
[120] 《金藏》作「无」,余作「各」。
 
[121] 灵泰《抄》云︰
 
问︰若尔,有所知障必有烦恼障者,即二障体各有差别,第七识中,「应二执体俱」起!「是二执故」,如用故。
 
[122] 《佛地经论》卷七初云︰
 
一体二名,所望别故。烦恼障中有所知障,是所依故;必执有法,而计我故。体虽无二,而用有别。
 
 智周《演秘》云︰
 
用别有二︰一、现行用别,二、种子用别。有障菩提、涅槃用故。前解为本,后理亦通。
 
[123] 《佛地经论》云︰
 
如一识体取境用多,由此熏成一种子体,亦有多用。
 
[124] 《佛地经论》续云︰
 
起时虽俱,而渐次断,圣道势力有分齐故。
 
 智周《演秘》云︰
 
用既有差,断彼一分用所依体,圣道功力有分限故。
 
[125] 「别抄」作「如二乘者九品所断」。
 
[126] 「别抄」作如「大乘顿悟修道位中」。
 
[127] 如《摄论》卷三〈彼果智分〉第十一、两《释》卷十,其有颂云︰
 
烦恼伏不灭,如毒咒所害;留惑至惑尽,证佛一切智。
 
 《摄论‧无性释》云︰
 
譬如众毒为神验咒之所损害,体虽未灭,而不为患;烦恼亦尔,由念智力伏现行缠,随眠犹在。何故烦恼随眠犹在?恐同声闻乘速般涅槃故。由此道理,烦恼为因至烦恼尽,得一切智。如有颂言「念智力所制,烦恼证菩提;如毒咒所持,过失成功德﹝藏文作「ji skad du/ dran dav wes pas zin pa'i bon movs yon tan sna tshogs yovs 'grub pas/ yav bar gyur pa khyod kyi byav chub yo byad su 'gyur ba lags/ źes bwad pa lta bu'o/」﹞」。
 
 《对法》卷十四云︰
 
此诸菩萨,虽未永断烦恼,然此烦恼犹如咒药所伏诸毒,不起一切烦恼过失。
 
[128] 「初」字,疑应作「十」。
 
[129] 「别抄」作「如菩萨见道及金刚心」。
 
[130] 「别抄」作「此唯约种,不说伏现」。
 
[131] 「障」字,《金藏》有,余无。
 
[132] 《瑜伽》卷五十八云︰
 
云何修道所断﹝藏文作「bsgom pas spav par bya ba'i/」﹞诸漏?谓欲界瞋、恚;三界三种︰贪、慢、无明。由彼长时修习正道﹝藏文作「lam mchog tu goms pas spav bar 'gyur bas/」﹞,方能得断,是故名为修道所断。又彼烦恼界界地地皆有三品︰谓下、中,上﹝藏文作「khams khams dav sa sa na chuv vu dav 'briv dav chen po rnam pa gsum gsum yod pa/」﹞,能断之道亦有三品,下品之道,能断上品修所断惑。又彼修道所断诸漏,于有漏事任运而转,长时坚固,于自所迷事难可解脱﹝藏文作「bsgom pas spav bar bya ba'i zag pa de dag kyav rav gi vav kho nas zag pa dav bcas pa'i dvos po la źugs pa dav/ yun riv po nas ye yod pa yin pas de'i phyir dbral dka' ba yin pas rav gi dvos po la log par źugs pa te/」﹞,是名建立烦恼杂染迷、断差别﹝藏文作「log par 'jug pa dav spav bar bya ba'i rab tu dbye ba/」﹞。
 
[133] 「有初」二字,《金藏》作「前知」。
 
[134] 谓障圣道用。
 
[135] 亦即非由所治地品不同差别能治胜劣,而由能治胜劣作用差别,
 
 所治浅深有所不同。
 
[136] 谓工巧处、威仪路、变化心。
 
[137] 「心」字,《金藏》有,余无。
 
[138] 《枢要》卷下云︰
 
理实威仪、工巧,与所知障法执亦俱。今约孤行,故言非威仪等,亦不相违。据实,执时,非彼等心;是彼心等,即不起执。
 
[139] 见《佛地经论》卷七。
 
[140] 「能」字,本论《述记》原作「所」,今改。
 
[141] 《佛地经论》卷七原文:
 
不可法执导法空观,我执未曾见此事故。是故有漏、无漏善心,决定不与二执无明爱等相应,违教理故。一切异熟无记心品亦无法执及无明等,分别力劣,不能执故。若有倒执、法我见,有无明等阿赖耶识,不应唯与五法相应。见无明等,慧等摄故。又若此识,有法执者,无所熏故,应念念失,不须对治,则成大过,烦恼障中无此事故。又法空观初现前时,此识应断,障治相违,不俱行故。若尔,所余有漏种子应无所依,所修功德应无熏习,无所熏故。不可说言:熏习镜智。相应镜智非无记故;犹未得故。阿赖耶识既无法执,余转识中异熟果者,亦应如是,性类同故。
 
 其后复云︰
 
是故二执,分别推求,唯在第六、第七意识。
 
[142] 谓本论卷八释「遍计」中有十「故」字,证「第六、第七心品执
 
 我、法者,是能遍计」。
 
[143] 即善无覆无记心。
 
[144] 「人」字,原作「我」,《金藏》无。
 
[145] 「识」字,《金藏》无。
 
[146] 《佛地经论》卷七:
 
﹝前师难云:﹞若善无覆无记心中无法执者,云何不能了达法空?﹝后师质云:﹞亦无我执,云何不能了达生空?﹝彼前师云:﹞此既由与第七识中我执俱故,不达生空。﹝后师乃云:我亦尔,﹞亦应由与第七识中法执俱故,不达法空。
 
二难既齐,然前师不许第七识中有法执。不尔即违自比量。法空、我空二难齐故﹝前师量云︰善无覆无记心中应了法空。无法执故。如法空观。后师量云︰善无覆无记心中应了人空。无我执故。如我空观。前师量云︰善无覆无记心中不了我空。我执俱故。如第七识、第六识。后师量云︰善无覆无记心中不了法空。法执俱故。如第七识、第六识﹞。
 
[147] 灵泰《抄》云︰
 
若第七识中有法执,二难即齐;若第七识中无法执,即不齐也。
 
[148] 如本论卷八云:
 
有义:一切心及心所,由熏习为所变二分,从缘生故,亦依他起。遍计依斯妄执定实有、无,一、异,俱、不俱等,此二方名遍计所执。
 
 又云︰
 
谓心、心所及所变现,众缘生故,如幻事等非有、似有,诳惑愚夫,一切皆名依他起性。愚夫于此横执我、法,有、无,一、异,俱、不俱等,如空华等,性相都无。
 
 《佛地经论》卷七答云︰
 
诸佛菩萨无漏智等亦有二分,云何非执?是故缘生相分、见分,依他起摄。若于此上妄计心外,或定性有,方名为执。
 
[149] 即「三性破计分别门」。
 
[150] 即《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二〈大众受学品〉第七亦说「无始无明
 
 住地」。
 
[151] 灵泰《抄》云︰
 
然《唯识论》文唯引《胜鬘经》为证,以《胜鬘经》说义周悉故。若《唯识论》文,即不引《璎珞经》,《璎珞经》义不周悉故。
 
[152] 「如彼经〈一乘章〉第五云:以……」,《疏翼》原文有,未详出
 
 处,勘《大正藏》无。
 
[153] 「以」字下,《金藏》衍「无」字。
 
[154] 「所不能办」四字,本论《述记》错置于「七种学人」之后。
 
[155] 「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起」等十三字,《金藏》有,
 
 合原文,余缺。
 
[156] 「尊」字,《金藏》有,余缺。
 
[157] 「四」字,《金藏》有,余缺。
 
[158] 「若烦恼」三字,为本论《述记》增文,即加释也。
 
[159] 此段文及上段引文,《胜鬘经》卷一〈一乘章〉原文作:
 
有二种死。何等为二?谓分段死﹝藏文作「rgyun chad pa'i 'chi 'pho dav/」﹞、不思议变易死﹝藏文作「yovs su bsvos pa bsam gyis mi khyab pa'i 'chi 'pho lags so/」﹞。
 
分段死者,谓虚伪众生﹝藏文作「biv mtshams sbyor ba dav bcas pa'i sems can rnams kyi lags so/」。该经《述记》卷二云「『谓虚伪』者,既处三界因果俱漏,名为虚伪也」﹞;不思议变易死者,谓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藏文作「dbav thob pa」﹞菩萨意生身﹝藏文作「yid kyi lus/」﹞,乃至究竟无上菩提﹝藏文作「byav chub kyi sbiv po la thug pa'i bar du lags so﹞。
 
二种生死中,以分段死故,说阿罗汉、辟支佛知:我生已尽,得有余果证故;说名梵行已立﹝该经《述记》云「明灭智也。唯证有无二依,名『梵行已立』。『梵』者,净也。即真如故。『行』,谓因也」。灵泰《抄》云「『梵』,谓涅槃;『行』,八圣道」﹞。凡夫、人、天所不能办,七种学人先所未作,虚伪烦恼断故,说所作已办﹝该经《述记》云「明道谛智。凡夫、人、天,依伏不断,道智不得。三果、四向,名『七』。唯能断惑;『所作已办』,唯阿罗汉,能除虚伪烦恼尽,名『所作已办』也」﹞。阿罗汉、辟支佛所断烦恼,更不能受后有故,说不受后有﹝该经《述记》云「明集谛智也。既断烦恼障,发因俱无,名『不受后有』也」﹞。非尽一切一切烦恼,亦非尽一切受生故﹝藏文作「yav bon movs pa rnams ma spavs pa dav/ skye ba'i bon movs pa rnams yovs su ma 'tshal ba yav mchis pa'i slad du'o/」﹞,说不受后有。
 
何以故有烦恼?是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断烦恼有二种。何等为二?谓住地烦恼﹝藏文作「gnas kyi sa'i bon movs pa rnams dav/」﹞,及起烦恼﹝藏文作「kun nas ldav ba'i bon movs pa rnams so/」﹞住地有四种。何等为四?谓见一处住地﹝藏文作「lta ba gcig la gnas pa'i gnas kyi sa dav /」﹞、欲爱住地﹝藏文作「'dod pa'i 'dod chags la gnas pa'i gnas kyi sa dav /」﹞、色爱住地、有爱住地﹝藏文作「srid  pa'i 'dod chags la gnas pa'i gnas kyi sa ste/」﹞。此四种住地,生一切起烦恼﹝藏文作「gnas kyi sa bźi po de dag gis bon movs pa kun nas ldav ba thams cad skyed lags so/」﹞。起者,剎那心剎那相应﹝藏文作「de dag kyav skad cig pa ste/ sems kyi skad cig pa dav mtshuv par ldan pa lags so/」。该经《述记》云「『起者』,现行义也。不起则已,起即与心相应,名起烦恼。起已,缠绕其心,亦名为缠也」﹞。
 
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藏文作「ma rig pa'i gnas kyi sa thog ma ma mchis pa'i dus nas mchis pa ni sems dav mi ldav pa lags so/」﹞。
 
世尊!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烦恼依种﹝藏文作「gnas kyi sa bźi po 'di dag gi nav na stobs che ba gav lags pa de ni be ba'i bon movs pa thams cad kyi gźir gyur pa/」﹞。此无明住地,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藏文作「ma rig pa'i gnas kyi sa stobs che ba'i gravs sam/ cha'am/ bgrav ba'am/ dpe'am/ rgyur yav mi bzod lags so/」﹞。
 
世尊!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无明住地,其力最大﹝藏文作「ma rig pa'i gnas kyi sa ni stobs che ba lags te/ srid pa'i 'dod chags la gnas pa'i sa źes kyav bgyi'o/」。意为「无明住地,其力最大,亦说名为有爱住地」﹞。譬如恶魔波旬﹝梵文为「mara-papman」;藏文为「bdud sdig can/」﹞于他化自在天,色、力、寿命、眷属、众具自在殊胜,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其力最胜﹝藏文作「gźan 'phrul dbav byed kyi lha'i nav du gtogs kyav/ 'di ltar gzugs dav/ kha dog dav/ gzi byin dav/ stobs dav/ 'khor dav/ dbav phyug gis gźan 'phrul dbav byed kyi lha rnams zil gyis gnon to/」﹞。恒沙等数上烦恼依,亦令四种烦恼久住﹝藏文作「rten du gyur pa dav/ bon movs pa bźi dav yav yun riv pa nas lhan cig gnas pa dav/」﹞。阿罗汉、辟支佛智所不能断﹝藏文作「mi rdzi ba dav/」﹞,唯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藏文作「de bźin gwegs pa'i byav chub kyi ye wes kyis gźom par bgyi ba lags te/」﹞。如是世尊!无明住地,最为大力。
 
[160] 「上」字,《金藏》有,余无。
 
[161] 「别抄」、灵泰《抄》释文、《义演》,均作「虽」,《金藏》等作「随」。
 
[162] 「皆」字,「别抄」作「定」。
 
[163] 「等」字,「别抄」无。
 
[164] 「非」,「别抄」作「不」。
 
[165] 「别抄」有「者」字,依上文应增。
 
[166] 「有」字,《金藏》作「差」。
 
[167] 「此约数、种、断」五字,《金藏》在「名之为地」四字以上。
 
[168] 「地」字下,余本有「别」字,《金藏》无。
 
[169] 灵泰《抄》云︰
 
一、约数:即五住不同,名「数」也﹝即法数﹞。二、约种:即约种子名「住地」也。三、约断:即约见、修二断。
 
[170] 灵泰《抄》云︰
 
「四流体」者,一者、欲流:谓欲界中除五见及无明以外,自余一切烦恼皆是欲流。二、有流:谓上二界中一切烦恼,亦除却无明及色见。三者、见流:谓三界中一切身见、边见、戒取、见取、邪见为体。四者、无明流:谓三界一切无明为体﹝义令《胜鬘经述记》卷二末云「古来大德解云︰三界诸见,名『一处住』;三界中无明,名无明住地」﹞。欲界除见、无明,名为「欲爱」;上二界并除无明、见,名「色爱」,及「有爱住地」。今﹝窥﹞基法师云︰不然。若三界无明名「无明住地」者,即应三乘同断,如何乃言「唯有如来涅槃﹝应作「菩提」﹞智之所能断」耶?以此准知前解不可。
 
[171] 如本论卷九云︰
 
眼等五识,无分别故,法见、疑等,定不相应;余由意力,皆容引起。
 
[172] 本论卷六中云︰
 
五识唯三︰谓贪、瞋、痴,无分别故。由称量等,起慢等故。
 
 卷六末云︰
 
小十粗猛,五识中无;中大相通,五识容有。
 
[173] 「二」字,《金藏》无。
 
[174] 前论文云︰
 
故二随眠﹝《瑜伽》亦说为「漏随眠」及「有漏随眠」﹞随圣道用有胜、有劣,断或前、后。
 
[175] 「分」字,《金藏》有,余无。
 
[176] 「少」字,《义演》、金陵本作「小」。
 
[177] 《金藏》作「皆」,余作「或」。
 
[178] 「缚」字,《金藏》作「转」。
 
[179] 《金藏》作「师邪教」,余作「教思惟」三字。
 
[180] 「皆伏自」三字,「别抄」卷四作「因自邪」。
 
[181] 《金藏》作「修」,余作「顺」,「别抄」亦尔。
 
[182] 如本论卷九云︰
 
唯能伏除分别二取,违见道故。于俱生者及二随眠,有漏观心有所得故,有分别故,未全伏除,全未能灭。
 
 十地及佛地十一障,亦为二障所摄,卷十云︰
 
烦恼障中见所断种,于极喜地见道初断。彼障现起,地前已伏。……所知障中见所断种,于极喜地见道初断。彼障现起,地前已伏。
 
[183] 灵泰《抄》云︰
 
谓菩萨不退地定还生欲界故,或不伏欲界烦恼而生上界,得上定故。若异生用六行伏惑,即要伏下界烦恼尽,方得上定,生上界也。若生欲界,必退却上界定也。
 
问︰菩萨亦作六行伏惑之道,生上界不?答︰资粮位菩萨亦作六行伏惑之道而生上界。即如资粮位菩萨于劫坏之时,亦作六行伏惑之道而生上二界,或生他方世界皆得不粗。若至加行位,必不作六行伏之道。此行位多作三无性观。入唯识观,欲入见道故。
 
问︰且如加行位菩萨未得无漏,故不得生净居,不作六行伏惑之道,不得生上二界;此加行位若至劫坏之时,当生何处?答︰此加行位劫坏之时,即生他方欲界中。为此菩萨欲入见道。论文中唯于欲界有善趣身起,故生他方欲界之中。
 
[184] 见本论卷十初:即二障见所断种均于见道初断,而「彼障现起,
 
 地前已伏」。
 
[185] 《辩中边论》卷一〈辩障品〉︰
 
由此二种,摄一切障故,许此尽时,一切障解脱。
 
 灵泰《抄》云︰
 
准此第十﹝初﹞云「此十一障,二障所摄」,亦是诸部相摄法云。
 
[186] 见《摄论》卷二、两《释》卷六。
 
[187] 「彼」,谓《摄论》。
 
[188] 如本论卷九云︰
 
此位亦是解行地摄,未证唯识真胜义故。
 
[189] 此即问起。
 
[190] 《金藏》作「练」,余作「德」。
 
[191] 「种」字,《金藏》无。
 
[192] 初中又二︰初、总辨,次、以六度为例。此即初中初也。
 
[193] 「智」字,梵文为「jbana-sajbhara」;藏文为「ye wes kyi tshogs/」。
 
[194] 「福」字,梵文为「punya-sajbhara」;藏文为「bsod nams kyi tshogs/」。
 
[195] 《对法》卷十四云︰
 
「处非处智力」﹝藏文作「gnas dav gnas ma yin pa mkhyen pa'i stobs/」﹞者,谓依止静虑,于一切种处非处具足智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藏文作「bsam gtan la rten nas gnas dav gnas min pa rnam pa thams cad mkhyen pa yav dag par 'byor ba'i tiv ve 'dzin wes rab gav de dag mtshuvs ldan gyi sems dav sems byuv rnams so/」﹞。「一切种处非处智具足」者,谓于一切种因非因智无着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瑜伽》卷五十云「先起处非处智力,观察诸法,建立一切无倒因果」﹞。「自业智力﹝藏文作「las bdag gi can(藏文《瑜伽》作「las bdag gir bya ba」)mkhyen pa'i stobs/」﹞」者,谓于一切种自业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以于一切种自业智无着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如是余力,随其所应当正建立﹝《瑜伽》卷五十初云「若有希求,即于欲界同分界中,可爱殊胜异熟果者,方便为说,令其远离诸不善业,令其现行所有善业」﹞。
 
云何「随其所应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藏文作「bsam gtan dav rnam par thar ba dav tiv ve 'dzin dav sboms 'jug mkhyen pa'i stobs/」﹞」者,谓于一切种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由于一切种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无着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为体故﹝《瑜伽》云「若诸有情,希求世间离欲法者,与其教授,令彼趣向世间离欲,令彼获得如实之道(藏文作「ji lta ba bźin du lam thob par bya ba'i gdams vag sbyin par mdzad do/」)」﹞。
「如是根上下智力﹝藏文作「dbav po mchog dav mchog min mkhyen pa'i stobs/」﹞者,谓于一切种根上下智无着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瑜伽》云「若诸有情,希求出世离欲法者(藏文作「'jig rten las 'das pa'i 'dod chags dav bral bar 'dod pa rnams la ni/」),如应(藏文作「de ma yin pa'i de bźin gwegs pa'i stobs bdun gyis/」)为说趣出世间离欲之道。谓于此中,先起根胜劣智力,如实观察希求出世离欲者根」﹞。
 
「种种胜解智力﹝藏文作「mos pa sna tshogs mkhyen pa'i stobs/」﹞」者,谓于一切种种差别胜解智无着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瑜伽》云「次起种种胜解智力,如实观察彼根为先所有意乐(藏文作「dbav po svon du 'gro ba'i bsam pa la rnam par gzigs so/」)」﹞。
 
「种种界智力﹝藏文作「khams sna tshogs mkhyen pa'i stobs/」﹞」者,谓于一切种种差别界智力无着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瑜伽》云「次起种种界智力,如实观察意乐为先所有随眠(藏文作「bsam pa svon du 'gro ba'i bag bal rnam par gzigs so/」)」﹞。
 
「遍趣行智力﹝藏文作「thams cad du 'gro ba'i lam mkhyen pa'i stobs/」﹞」者,谓于一切种遍趣行智无着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瑜伽》云「如是了知彼根、意乐,及随眠已,次起遍趣行智力,如其所应,令于所缘趣入门中,而得趣入(藏文作「ci rigs par dmigs pa la 'jug pa'i sgo rnams la 'dzud par mdzad do/」)」﹞。
 
「宿住随念智力﹝藏文作「svon gyi gnas rjes su dran pa mkhyen pa'i stobs/」﹞者,谓于一切种宿住随念智无着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
 
「死生智力﹝藏文作「'chi ba dav skye ba mkhyen pa'i stobs/」﹞者,谓于一切种死生、无着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瑜伽》云「次起宿住随念智力及生死智力,彼由如所应所缘趣入门加行摄住心已,净修行已,为说中道,令其远离萨迦耶见以为根本,当断边执,为令永断一切烦恼(藏文作「bon movs pa thams cad spav bar bya ba'i phyir mtshan ma'i dmigs pa la 'jug pa'i sgo'i sbyor ba sems gnas pa yav 'dzin du 'jug la/ spyod pa rnams kyav rnam par dag par mdzad nas/ 'jig tshogs la lta ba'i rtsa ba dav/ rtag pa dav chad pa mthar 'dzin pa rnam par spavs pa'i dbu ma'i lam rnam par ston to/」)」﹞。
 
「漏尽智力﹝藏文作「zag pa zad pa'i mkhyen pa'i stobs/」﹞」者,谓于一切种漏尽智无着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瑜伽》云「从此后起漏尽智力︰若有有如是正修方便,奢摩他力之所任持(藏文作「de'i 'og tu de ltar yav dag par brtson źiv źi gnas kyis be bar brten te/」),虽未永断一切烦恼,而由获得不现行故(藏文作「bon movs pa ma spavs pa kun du mi spyod pa dav ldan pas/」),起不作增上慢者(藏文作「ma byas pa la byas pas mvon pa'i va rgyal 'dzin pa'i va rgyal/」),令其舍离此增上慢(藏文作「zag pa zad pa mkhyen pa'i kyis 'dor du 'jug ste/」),是名十力一门次第」﹞。
 
[196] 《对法》卷十四云︰
 
「一切种妙智﹝藏文作「rnam pa thams cad mkhyen pa/」。藏文《瑜伽》则分二合一作「rnam pa thams cad dav mchog mkhyen pa/」﹞」者,谓于蕴、处、界一切种妙智性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藏文作「phuv po dav khams dav skye mched rnams la rnam pa thams cad mkhyen pa bid yav dag par 'byor ba'i tiv ve 'dzin dav/ wes rab dav/  de dag dav mtshuvs ldan gyi sems dav sems byuv gi chos rnams so/」﹞。云何于蕴、界、处一切种妙智性具足?谓于蕴等自性、差别相、通达一切差别边际智成满故﹝藏文作「phuv po la sogs pa'i vo bo bid dav khyad par gyi mtshan bid rab tu dbye ba'i mthar thug pa mkhyen par grub ces bya ba'i tha tshig go/」﹞。
 
 《瑜伽》卷五十中云︰
 
云何一切种妙智﹝藏文无此问句﹞?谓诸如来,以要言之,于三聚法现等正觉﹝藏文作「chos rnams kyi tshogs gsum mvon rdzogs par savs rgyas te/」﹞。何者为三?一者、能引有义聚法﹝藏文作「don dav ldan pa'i chos rnams dav/」﹞,二者、能引无义聚法﹝藏文作「don dav ldan pa ma yin pa rnams dav/」﹞,三者、非能引有义聚法非能引无义聚法﹝藏文作「don dav ldan pa yav ma yin don dav mi ldan pa yav ma yin pa rnams so/」﹞。
 
当知此中,若诸如来或于能引无义聚法,或于非能引有义聚法非能引无义聚法,总于如是一切法中无颠倒智,是名如来一切种智﹝藏文作「de bźin gwegs pa'i rnam pa thams cad mkhyen pa źes bya'o/」﹞。若诸如来于其能引有义聚法,一切法中无颠倒智,当知是名如来妙智﹝藏文作「de bźin gwegs pa'i mchog mkhyen pa źes bya'o/」﹞。即于此中,若一切种智、若妙智,总合为一,名一切种妙智﹝藏文作「de la rnam pa thams cad mkhyen pa gav yin pa dav/  mchog mkhyen pa gav yin pa de gbis gcig tu bsdus pa ni rnam pa thams cad dav mchog mkhyen pa źes bya'o/」﹞。
 
[197] 《瑜伽》卷五十七云︰
 
问︰诸相、随好、力、无畏等不共佛法,几根摄耶?答︰诸相、随好,舌根及四根,依处所摄。
 
何等为四?谓身根、男根、眼根、舌根。诸佛十力如来身中﹝藏文作「thugs kyi rgyud la/」﹞,慧根所摄及具知根﹝所摄﹞;四无所畏,五根所摄,及即此一﹝藏文作「mi 'jigs pa bźi ni lva dav gcig pu de bid kyis bsdus so/」﹞。如无所畏,不护﹝藏文作「bsruv ba med pa/」﹞亦尔。三种念住﹝藏文作「dran pa be bar gźag pa gsum/」﹞非根所摄;然六根﹝信等五及具知根﹞所引﹝藏文作「yav dag par bsgrubs pa'i/」﹞,无贪、无瞋所摄。大悲亦彼所引无瞋、无痴所摄;非根所摄。无忘失法﹝藏文作「bsbel ba mi mva' ba'i chos/」﹞,如力应知。佛一切种妙智亦尔。永断习气﹝藏文作「bag chags yav dag par bcom pa/」﹞,非根所摄;然是六根所证﹝藏文作「yav dag par bsgrubs pa'i/」﹞,烦恼永断摄。
 
 《略纂》卷三十一末云︰
 
谓得上味相,是舌根相好。余但四根依处︰谓身毛上靡、一孔一毛、千辐轮相,是身根依处;马王藏相,男根依处;目绀青色,眼相依处;舌覆面门、广长,舌根依处。十力以慧、具知二根为体。此中准无畏、五根﹝信、勤、念、定、慧﹞并得体。此据强胜为论。如言如来十智力,故慧强也,偏举;四无畏、五根无强弱,故皆以为体;三种念住,谓以三善﹝为体﹞──谓无贪,于钦仰者生故;无瞋,于谤者生故;无痴,或通或局,唯于处中者生故。论云「大悲」,「非根所摄」,是「无瞋、无痴所摄」者,故知无痴别有体性。「六根﹝所﹞证」「永断习气」者,谓信等五、具知根。
 
[198] 《瑜伽》卷五十中云︰
 
如来所有四畏文,如契经说应知其相﹝藏文作「mi 'jigs pa bźi'i gźuv ni mdo 'di bid las ji skad 'byuv ba bźin du rig par bya'o/」﹞。谓诸如来于其四处﹝藏文作「gnas bźi pa/」﹞,在大众中而自称叹﹝藏文作「dam bca' bar bya ba/」﹞:谓所知障永解脱故,于一切种一切法中现等正觉﹝藏文作「rnam pa thams cad du chos thams cad mvon par rdzogs par byav chub pa 'di ni/」﹞,不共声闻;是第一处。诸烦恼障永解脱故,证得漏尽﹝藏文无此四字﹞,共诸声闻;是第二处。为求解脱诸有情类超过众苦,说出离道;是第三处。即于能出道得为碍﹝藏文作「lam de bid thob par bya ba la gags su gyur pa/」﹞,说诸障法应当远离﹝藏文作「bar du gcod par byed pa'i chos rnams yovs su spav bar bya ba 'di ni/」﹞;是第四处。
 
如来既于如是四处,如其实义,自称叹已﹝藏文作「gnas bźi po 'di dag la de bźin gwegs pas don ji lta ba bźin du dam bca' ba yin te/」﹞,次后,他于自所称叹前之二处所有相违身、语、意业,而兴谤难,复于后二自称叹处所有相违、前后乖反、堕非理相,而兴谤难。谓于世间有眼见者、无眼见者、有他心智者、无他心智者。如来于此自称叹处,能为对治诸谤难中,都不见有如实因相﹝藏文作「de bas na gnas sva ma gbis kyi dam bca' dav mi mthun pa'i sku dav gsuv dav thugs kyi spyod pa dav/ gnas phyi ma gbis kyi dam bca' dav mi mthun pa'i sva phyi 'gal ba dav/ mi rigs par 'gyur ba yod do źes dam bca' pa'i gnas kyi gben por lha'i mig dav ldan pa dav/ lha'i mig dav ldan pa ma yin pa dav/ pha rol gyi sems wes pa dav/ pha rol gyi sems wes pa ma yin pa gźan dag gis brgal ba'i rgyur 'gyur ba yav dag par rjes su gzigs te/」﹞,由是因缘,于此四处能自了知,坦然无畏、心无怯劣、无所疑虑、都无惊惧﹝藏文作「gnas 'di dag la mi bsbevs pa dav/ thugs źum pa mi mva' ba dav/ dogs pa mi mva' ba dav/ bag tsha ba mi mva' bar dam bca' bar mdzad do/」﹞。
 
[199] 「男」字,《义演》、金陵本误作「界」。
 
[200] 《对法》卷十四云︰
 
不护者,即三不护。谓大师御众时,于随所欲教授、教诫方便具足中,若定、若慧,乃至广说﹝藏文作「tshogs yovs su sruv ba bid la ji ltar bźed pa bźed pa bźin gdams pa dav rjes su bstan par sbyor ba yav dag par 'byor ba'i źes pa sva ma bźin no/」﹞。何等为三?如经言:「如来身业清净现行,无不清净现行身业可须覆藏。谓勿他知我之所有。语业、意业现行亦尔﹝藏文作「de bźin gwegs pa la sku'i phrin las yovs su ma dag pa med pa ste/ bdag la gźan gyis wes su 'ov vo źes dpyas par dgovs pa med pa dav/ de bźin du gsuvs dav thugs kyi phrin las yav rig par bya'o/」﹞。」由彼大师心无惧虑,善御所化大众。随其所欲自然强力,折伏摄受、教授、教诫、方便具足﹝藏文作「de dag tha sbad gdags su med pas dogs pa mi mva' ba'i phyir/  ston pa bid kyis 'dul ba'i skye bo bsdu ba las brtsams te/  ji ltar bźed pa de bźin du tshar bcad de/  sba bkod nas gdams pa dav rjes su bstan pa la sbyor ba yav dag par 'byor ba gsum du 'gyur bar rig par bya'o」﹞。
 
[201] 《瑜伽》卷五十中云︰
 
如来所有三念住文,如契经说,应知其相﹝藏文作「dran pa be bar gźag pa gsum gyi gźuv ni mdo las ji skad 'byuv ba bźin te/」﹞。谓诸如来于其长夜﹝藏文作「yun riv po nas/」﹞,有如是欲︰如何当令诸有情类,于我善说法毗奈耶无倒行中,如实随住﹝藏文作「'di ltar vas legs par bstan pa'i chos 'dul ba rnams la nan tan byed civ ji lta ba bźin du gnas kyav ci ma ruv sbam du bźed de/」﹞?如是欲乐法主化御众时﹝藏文作「yun riv po nas de ltar bźed pa chos kyi mva' bdag tshogs yovs su sdud pa/」﹞,若所希欲,或遂不遂,不生杂染,由三念住略所显故﹝藏文作「mdor bsdu na dran pa be bar gźag pa gsum gyis rab tu phye ba yin no/」﹞。此三念住,复由三众差别﹝藏文作「'khor gsum gyi bye brag gis/」﹞建立。云何三众?若彼一切、一向正行,是第一众﹝藏文作「thams cad kyav gcig tu ves par yav dag par sgrub par byed pa 'di ni 'khor gcig go/」﹞。若彼一切、一向邪行﹝藏文作「log par sgrub par byed pa/」﹞,是第二众﹝藏文「'khor gbis pa」﹞。若彼众中,一分正行、一分邪行,是第三众。
 
[202] 《瑜伽》卷四十四云︰
 
由四缘故,悲名大悲﹝藏文作「de la sbiv rje ni rgyu rnam pa bźis sbiv rje chen pa źes bya ste/」﹞:一、缘甚深、细微、难了诸有情苦为境生故﹝藏文作「sems can rnams kyi sdug bsval zab civ cha phra ba la rtogs par dka' ba la dmigs nas skyes pa yin/」﹞,﹝《显扬》卷四则作「一、依止一切种妙善清净转依所作成就故」﹞。
二、于长时积习成﹝藏文作「'dris pa/」﹞故,谓诸菩萨经于无量百千大劫积习﹝藏文作「goms pas/」﹞所成,﹝《显扬》作「二、长时修习所得故」﹞。
三、于所缘猛利作意而发起故﹝藏文作「rtsol ba drag pos dmigs pa la źugs pa yav yin te/」,《显扬》作「三、妙善清净智所引故」﹞,谓诸菩萨由是作意及悲所执持﹝藏文作「sbiv rjes zin pa'i/」﹞,为息有情众苦因缘,尚能弃舍百千身命,况一身命及以资财!于一切种治罚大苦,为诸有情,悉能堪忍﹝藏文作「sdug bsval gyis gnod pa'i rnam pa thams cad kyav bams su len par byed pa yin/」﹞。
四、极清净故﹝藏文作「win tu rnam par dag pa yav yin te/」,《显扬》作「四、缘极深固种种坚牢一切相苦境界故」。适与此第一缘相对换﹞,谓诸菩萨,已到究竟菩萨清净,若诸如来,已到佛地如来清净。
 
[203] 「忘」字,《金藏》误作「妄」。
 
[204] 《瑜伽》卷五十中云︰
 
云何如来无忘失法?谓诸如来常随记念,若事、若处、若如、若时,有所为作,如来即于此事、此处、此如、此时,皆正随念﹝藏文作「de la de bźin gwegs pa'i nan tan du mdzad pa ni gav dav gav du dav ji ltar dav gav gi tshe ste/ de dav der dav de ltar dav de'i tshe yav dag par nan tan mdzad pas na/」﹞,是名如来无忘失法﹝藏文作「'di ni de bźin gwegs pa'i bsbel ba mi mva' ba'i chos bid ces bya ste/」﹞:所谓如来普于一所作事业、普于一切方所差别、普于一切所作方便﹝藏文作「mdzad pa'i thabs thams cad dav/」﹞、普于一切时分差别,念无忘失,常住正念﹝藏文作「rtag tu dgovs pa be bar gnas pa 'di ni/」﹞,当知是名无忘失法。
 
 《显扬》卷四云︰
 
无忘失妙法者,谓为证一切种、一切所代有情、一切所作事,不过时故,证得如来妙净智断。
 
[205] 《瑜伽》卷五十中云︰
 
云何如来永害习气?谓诸如来或于动转、或于瞻视、或于言论、或于安住﹝藏文作「de bźin gwegs pa'i bskyod pa dav gzigs pa dav gsuv ba dav gnas pa la/」﹞,似有烦恼所起作业多不现行﹝藏文作「bon movs pa 'dra ba'i kun du spyod pa mi mva' ba/」﹞,是名如来永害习气﹝藏文作「'di ni de bźin gwegs pa'i bag chags yav dag par bcom pa źes bya'o/」﹞。诸阿罗汉虽断烦恼,而于动转、瞻视、言论,及安住中,而有种种似有烦恼所起作业。
 
 《显扬》卷四云︰
 
永断诸习气者,谓诸如来出离无始无量无数大劫生死,为证自性不随转故,证得如来妙净智断。
 
[206] 「菩提分」,梵文为「bodhy-avga」;藏文为「byav chub kyi phyogs kyi
 
 chos/」。
 
[207] 《辩中边论》卷中〈辨修对治品〉第四云︰
 
粗重由身而得显了,故观察﹝藏文作「yovs su brtags pas/」﹞此,入苦圣谛。身以有粗重诸行为相故,以诸粗重即行苦性,由此圣观有漏皆苦。诸有漏受,说为爱因,故观察此,入集圣谛。心是我执所依缘事﹝藏文作「bdag tu mvon par źen pa'i gźi ni sems te/」﹞,故观察此,入灭圣谛。怖我断灭,由斯离故﹝藏文作「bdag chad par dogs pa'i 'jigs pa med pa'i phyir ro/」﹞。观察法故,于染净法远离愚迷,入道圣谛。是故为入四圣谛理,最初说修四念住观﹝藏文作「thog mar dran pa be bar gźag pa bsgom pa rnam par gźag go/」﹞。
 
[208] 即五根,《辩中边论》云︰
 
由四神足,心有堪能﹝藏文作「rdzu 'phrul gyi rkav pa rnams kyi sems las su ruv ba dav/」﹞,顺解脱分善根满已﹝藏文作「thar pa'i cha dav mthun pa'i dge ba'i rtsa ba bskyed nas/」﹞,复应修习五种增上︰一、欲增上﹝藏文作「'dun pa ni dbav byed pa/」﹞,二、加行增上﹝藏文作「sbyor ba ni dbav byed pa/」﹞,三、不忘境增上﹝藏文作「dmigs pa ma brjed pa ni dbav byed pa/」﹞,四、不散乱增上﹝藏文作「mi 'phro ba ni dbav byed pa/」﹞,五、思择增上﹝藏文作「rab tu rnam par 'byed pa ni dbav byed pa ste/」﹞。此五,如次第即信等五根﹝藏文作「dad pa la sogs pa dbav po lva dag dav go rims bźin du rig par bya'o/」﹞。
 
[209] 即五力,《辩中边论》卷二云︰
 
即前所说信等五根,有胜势用﹝藏文作「stobs dav ldan par 'gyur ba la/」﹞,复说为力。谓能伏灭不信障等,亦不为彼所凌杂故﹝藏文作「ma dad pa la sogs pa mi mthun pa'i phyogs dav 'dre ba na'o/」﹞。此五次第依因果立,以依前因,引后果故。谓若决定信有因果,为得此果,发勤精进;勤精进已,便住正念﹝藏文作「dran pa be bar gnas so/」﹞;住正念已,心则得定﹝藏文作「sems mam par 'jog go/」﹞;心得定已,能如实知﹝藏文作「sems mam par gźag pas ni yav dag pa ji lta ba bźin du rab tu wes so/」﹞;既如实知,无事不办﹝此八字旧《中边》无﹞。故此次第,依因果立﹝以上十六字,藏文无﹞。
 
[210] 七觉支,《辩中边论》卷二云︰
 
此支助觉,故名觉支﹝旧《中边》云「觉者何义?无分别如如智,是名觉。分者何义?同事法朋,是名分义」﹞。由此觉支位在见道﹝藏文作「mthov ba'i lam la byav chub kyi yan lag bdun du gyur pa dag ni byav chub kyi yan lag rnams so/」﹞,广有七种,略为五支﹝此四字,旧《中边》及藏文无﹞:一、觉所依﹝藏文作「byav chub kyi gnas kyi yan lag/」﹞支,谓念。二、觉自性支,谓择法﹝藏文作「chos rnam par 'byed pa ni rav bźin gyi yan lag go/」﹞。三、觉出离支﹝藏文作「ves par 'byuv ba'i yan lag/」﹞,谓精进,四、觉利益支,谓喜﹝藏文作「dga' ba ni phan yon gyi yan lag go/」﹞。五、觉无染支﹝藏文作「kun nas bon movs pa med pa'i yan lag/」﹞。此复三种,谓安、定、漪﹝藏文作「win tu sbyavs pa dav/ tiv ve 'dzin dav/ btav sboms so/」﹞。轻安,即是无染因缘﹝藏文作「kun nas bon movs pa med pa'i gźi ste/」﹞。粗重为因生诸杂染,轻安是彼近对治故﹝该论《述记》卷中云「言『因缘』者,非实因缘。俱有诸法现行相望,非因缘故。以彼粗重即诸种子,与三杂染正为因缘(藏文为「rgyu」),轻安望彼是近对治。此是调柔,彼硬涩故。由此轻安治因缘故,轻安亦名无染因缘」﹞。所依,谓定,自性即舍。故此无染,义别有三﹝旧《中边》及藏文无此结文﹞。
 
[211] 八正道,《辩中边论》卷二云︰
 
于修道位,建立道支﹝藏文作「lam gyi yan lag/」﹞,故此道支广八略四﹝旧《中边》及藏文无此八字﹞:一、分别支﹝藏文作「yovs su gcod pa'i yan lag/」﹞,此虽是世间,而出世后得;由能分别见道位中自所证﹝藏文作「rav gi rtogs pa/」﹞故。二、诲示他支,谓正思惟、正语一分﹝藏文作「yav dag pa'i rtog pa dav yav dag pa'i vag ni gźan go bar byed pa'i yan lag ste/」﹞等起发言诲示他故﹝藏文作「kun slov ba dav bcas pa'i vag gis de go bar byed pa'i phyir ro/」。《对法》卷十二云「如其所证,方便安立发语言故(藏文作「des ji ltar rtogs pas rnam par bźag nas vag kun du slov ba'i phyir ro/」)」﹞。三、令他信支﹝藏文作「gźan yid ches par byed pa'i yan lag ni/」﹞,此有三种︰谓正语、正业、正命﹝藏文作「rnam pa gsum ste/ yav dag pa'i vag dav/  las kyi mtha' dav/ 'tsho ba'o/」﹞。四、对治障支﹝藏文作「mi mthun pa'i phyogs kyi gben po'i yan lag ni/」﹞,亦有三种︰谓正精进、正念、正定﹝藏文作「rnam pa gsum ste/ yav dag pa'i rtsol ba dav/ dran pa dav/ tiv ve 'dzin to/」﹞。
 
[212] 「四正勤」,亦作「四正断」。《辩中边论》卷二云︰
 
今为远离所治障法,及为修集能对治道﹝藏文作「mi mthun pa'i phyogs bsal źiv gben po bskyed pa'i phyir/」﹞,于四正断精勤修习﹝藏文作「brtson 'grus rnam pa bźi rab tu 'byuv ste/」﹞。如说「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藏文作「sdig pa mi dge ba'i chos skyes pa rnams spav ba'i phyir/」﹞」,乃至广说﹝藏文作「źes rgya cher 'byuv ba'o」﹞。余三为「于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于未生善法为令生故」;「于已生善法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圆满、令倍修习、令其增长、令其广大。」
 
[213] 《辩中边论》卷二云︰
 
依前所修离、集精进,心便安住,有所堪能,为胜事成,修四神足﹝藏文作「de spav ba'i phyir brtson 'grus rtsom pa de la sems gnas pa'i las su ruv ba bid ni rdzu 'phrul gyi rkav pa bźi po dav ste/」﹞,是诸所欲胜事因故﹝藏文作「don thams cad 'byor ba'i rgyu yin pa'i phyir ro/」。该论《述记》云「为胜神通等事成故,修此神足。『胜事』,即一切事。以是胜事所依因故。『胜事』解『神』。胜因,解『足』。前加行时所求『胜事』,胜事之『因』,即此神足」﹞。
 
「住」,谓心住﹝藏文作「sems gnas pa/」﹞,此即等持。故次正断,说四神足﹝藏文作「de'i phyir yav dag par spav ba'i 'og tu rdzu 'phrul gyi rkav pa rnams so/」﹞。此堪能性谓能灭除五种过失﹝懈怠、忘圣言、惛沉掉举、灭除沉掉不作加行、已灭沉掉复作加行﹞,修八断行﹝为灭初失,修四断行︰欲、正勤、信、轻安。为灭后四失,修四断行︰念、正知、思、舍﹞。
 
 《辩中边论》卷二又云︰
 
所依谓欲、勤所依故﹝藏文作「rtsol ba'i gnas ni 'dun pa'o/」﹞。能依谓勤,依欲起故。所因谓信,是所依欲生起近因﹝藏文作「gnas 'dun pa de'i rgyu ni dad pa ste/」﹞,若信受彼便希望故﹝藏文作「yid ches par gyur na mvon par 'dod pa'i phyir ro/」﹞;能果,谓安,是能依勤近所生果﹝藏文作「gnas pa rtsol ba de'i 'bras bu ni win tu sbyavs pa ste/」﹞。勤精进者得胜定故﹝藏文作「brtson 'grus bstsams pas tiv ve 'dzin gyi khyad par thob pa'i phyir ro/」﹞。
 
为欲对治后四过失,如数修余四种断行︰一、念,二、正知,三、思,四、舍﹝藏文作「spav ba'i 'du byed lhag ma bźi ni dran pa dav/  wes bźin dav/ sems pa dav/ btav sboms te/ bes pa bźi'i gben por gravs bźin no/」﹞。如次当知,即记言等。记言,谓念,能不忘境,记圣言故。觉沉掉者,谓即正知。由念记言便能随觉惛沉、掉举二过失故。伏行,谓思,由能随觉沉掉失已,为欲伏除发起加行﹝藏文作「dran pa ni dmigs pa ma brjed pa'o/ wes bźin ni dran pa ma brjed par gyur na/ byiv ba dav rgod pa rtogs pa'o/ rtogs nas de dav 'bral ba'i phyir mvon par 'du byed pa ni sems pa'o/」﹞。灭等流者,谓彼沉掉既断灭已,心便住舍。
 
[214] 「愿智」,藏文作「smon nas wes pa」。
 
 《显扬》卷四〈摄事品〉第一云︰
 
妙愿智者,谓于三世及非世摄所知法中,无余如实了知之所引摄无痴智见性,及彼相应等持诸心、心法。由此多所行故。
 
[215] 「等」,取四无碍解、无诤世俗智。
 
[216] 《金藏》作「谓」,余作「或」。
 
[217] 「克」,《金藏》作「自」。
 
[218] 《解深密经》卷四云︰
 
世尊!如是六种所应学事,几是福德资粮所摄?几是智慧资粮所摄?善男子!若增上戒学所摄者﹝即初三度﹞,是名福德资粮所摄;若增上慧者所摄者,是名智慧资粮所摄。我说精进、静虑二种,遍于一切。
 
[219] 《瑜伽》卷三十六云:
 
精进、静虑波罗蜜多应知通二分︰一者、福分,二者、智分。若依精进修行布施、受护净戒及修善等四种无量,如是等类所有精进,名为福分。若依精进,习闻、思、修所成慧,修界善巧、修处善巧、修缘起善巧、修处非处善巧、修能观察苦为真苦、集为真集、灭为真灭、道为真道,及于一切善不善法、有罪无罪、若劣若胜、若黑若白,并广分别缘生法中,皆能如实思择观察,如是等类所有精进,名为智分。若依静虑修习﹝藏文此处如前亦有「布施受护净戒及」﹞慈等四种无量,如是等类所有静虑,名为福分。若依静虑,能修如前精进中说蕴善巧等,如是等类所有静虑,名为智分。如是福、智略有六种,一一分别,应知无量。
 
[220] 如「福因」、「福果」、「智因」、「智果」。
 
[221] 即「远智慧故」。
 
[222] 《金藏》作「引」,余作「解」。
 
 《杂集论述记》卷二十五初云︰
 
福德智慧摄者,戒学是福德,慧是智慧,精进、静虑通福德智慧。或有处︰前五是福,后一是智。或有前三为福,后三为智。或有处︰初三及定是福,慧一是智,精进通二也。或有处︰初三及定为福,精进及慧为智。或有以定伏惑,随慧说智。或克自体说福。或有约利他名福,随顺前三,以自利说智,说后一。或有以精进遍三学,通福、智。或有前以通相论遍策,表精进亦福。或有据实遍策三学,通福、智。或有以策慧增义,说智。随相应知。如《摄论》抄﹝今不存﹞会。
 
[223] 「为」字下,《金藏》有「有」字。
 
[224] 如《瑜伽》卷四十三云︰
 
其中所有波罗蜜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所有摄事﹝藏文作「bsdu ba'i dvos po rnams」﹞,能成熟他一切有情。
 
[225] 见「十胜行」处。
 
[226] 《枢要》卷下云︰
 
六度合以八、九法,或十一法为体︰遍行一──谓思;别境四──欲、胜解、定、慧;善有四──谓信、精进、无贪、无瞋,并身、语业无表色。如应当知。「下自广说」,同下六度中。
 
[227] 《杂集论述记》云︰
 
依《佛地论》第六﹝《杂集论述记》作「五」,今改﹞卷、菩提分法,略三十七,广即无量﹝如彼卷中云「云何八万四千心行?谓诸有情八万四千诸垢尘劳心行差别。此能障碍八万四千波罗蜜多、陀罗尼门、三摩地等,如《贤劫经》(卷二〈诸度无极品〉第六)广说其相︰所谓最初修习行法波罗蜜多(西晋竺法护译作「习进行法修度有六事」),乃至最后分布佛体波罗蜜多(竺法护译作「有分舍利度无极」),三百五十一,一一皆具六到彼岸(竺法护译本无「三百五十」等文)。如是总有二千一百(诸度无极)。对治贪、瞋、痴,及等有情心行,八千四百(竺法护译作「贪、淫、怒、痴等分,四事各二千一百,合八千四百」),除四大种,及六无义所生过失十转(《杂集论述记》卷三十三云︰「对四大六裹,亦名无义所生过失」),合数八万四千(竺法护译作「八千四百,各别有十事,合八万四千」)。修习此故,复得成就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三摩地等。此则略说,广则无量(「修习此故」以下,竺法护译本无文。《杂集论述记》卷二十三解论文云︰「其八万四千法蕴,一一以千乘之,即八俱胝四十洛叉。计当八千四百万。」「洛叉」,梵文为「laksa」;藏文作「'bum/」)」﹞。于下一一门中,别释名、废立。
 
道品、佛果四智因之,为道。此三十七,并在因中助成道果,故言助道法。其通出体者,如《大集经》﹝卷二十六〈宝髻菩萨品〉第十一之二﹞乃用平等无分别智为道品体﹝如云「八道者,所谓正见。云何正见?正见者,见一切法皆悉平等。如是正见,不名空见。何以故?自有正见,非是空见。如是二见,亦名同见。复有我见、众生见、空见,不名正见。如是三见,亦复同见。又众生见、命见、空见,不名正见。如是三见,亦复同见。又有我见、断见、空见,不名正见。如是三见,亦复同见。又有有见、无见、空见,不名正见。如是三见,亦复同见。复有四见︰佛见、法见、僧见、空见,是名正见。如是四见,不名空见。善男子!若有人着如是见者,不名正见。若不着见者,乃名正见。何以故?夫正见者,见无分别平等无二。云何名为平等见耶?若作是念:凡夫法下,学法为上,如是见者,非平等见。……若能观察:凡夫之法,乃至佛法,无有差别,乃名平等」﹞。自余道品,终成观行,皆悉平等。
 
《佛地论》等第三卷﹝末﹞︰若约实义,一一智品具摄一切功德﹝如云「『如是如来清净法界,含容一切智所变化利众生事』者,谓诸如来清净法界任性而住,无有作意安立一切利众生事。『一切智』者,圆镜智等。『一切所变化』者,身语意化。『一切利众生事』者,谓能成办一切有情胜利乐事。清净法界皆能含容,彼法生时为助因故。清净法界『无有起作』者,作意名『起』,能令其心舍余境界趣余缘故,心动名『作』,心虑动摇有所作故。谓清净法界虽无作意、心虑动摇,而能容受诸智、变化、利有情事。
 
「复次,『含容一切智所变化利有情事』者,谓净法界含容一切受用变化二身所作利有情因,无穷尽故,极广大故,无对碍故,虽无分别,而增上力能生彼故。此总义言。如虚空等容色生等作用转时,虽无有我、我所作意、戏论分别,而法尔力广作一切差别作用。如是如来住无漏界,虽无一切我我所等作意戏论种种分别,而先所修大愿力故,能起『一切智所变化利有情事』。如是如来第一难思安住法身,由先愿力所任持故,一切相好功德庄严穷生死际劫量相续。虽无分别,而作『一切智所变化利有情事』。如来虽无如是分别我,于如是如是事业当作、不作,而本愿力,一切能作。如先发愿或入睡眠,或入灭定,虽无作意,随所要期,觉悟出定」﹞。
 
若就粗相,妙观察智摄四念住、四如意足﹝如《佛地经论》卷六所说﹞,观察一切身平等法故,以三摩地为自性故。平等性智摄四正断,虽用精进而为其性,而由如来平等性智所摄受故,无高下相。五根、五力,摄在大圆镜智平等性智。觉支、道支,摄在平等性智。
 
若别出体,诸法师出体皆并取十法︰信、精进、念、慧、喜、轻安、思、舍、戒、三摩地。以正思惟,小乘取觉数,大乘是有漏,不得为八正道法。此寻,依思慧为体。慧为正见支,正思惟乃取思为体,此理不然,未见文故。《大论》二十九﹝中﹞云︰﹝此中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是慧蕴摄﹝原作「慧蕴所摄」﹞。又下文言︰﹝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是﹞毗钵舍那收﹝原无﹞。
 
又五十七释二十二根中云︰「问︰五根、三十七﹝觉﹞品﹝法﹞,为五摄三十七?三十七摄五﹝耶﹞?答︰三十七摄五,非五摄三十七。不摄何等?谓语、业、命、喜、安、舍。如是或六、或四﹝合语业命三者为一﹞,彼所不摄。」若正思惟,是思数,于「不摄」中,应云不摄七法!以二十二根中无思数故。但以正思惟以慧为体故,是根中慧根摄。
 
何故发语得通思、慧,唯取慧而非思?以发五种身,故唯慧非思,如《大论》。今大乘三十七品以九法为体︰即信、精进、念、定、慧、喜、安、舍、道共戒。或十一,即开戒为三故﹝《枢要》卷下云「无表为三︰谓正语、正业、正命」﹞。
 
虽正思惟如文,以慧为体,与正见何以异?正见是分别支故。释曰︰正见,观中分别,未发语言。正思惟为他说法,依此发语。以无漏观中非寻伺所发语故,佛无寻伺故。又唯识第七︰因中以寻为体﹝如云「有义:此二亦正智摄。说正思惟是无漏故。彼能令心寻求等故。又说彼是言说因故,未究竟位,于药病等未能遍知,后得智中为他说法,必假寻伺。非如佛地无功用说。故此二种亦通无漏」﹞。
 
其三十七,于百法数相收,可知慧开为九︰即四念住、慧根、﹝慧﹞力、择法、正见、﹝正﹞思惟。如余法,即开为八︰其四念住,如此《﹝杂集﹞论》及《大论》、《显扬》、《菩萨藏经》多言以念为念住。此《﹝杂集﹞论》﹝即此卷十﹞中,念住以慧念二法为体﹝原文为「念住自体者,谓慧及念」﹞。
 
《大论》二十八﹝末﹞、《显扬》第二﹝〈摄事品〉第一﹞,又以闻、思、修三慧为念住体。闻、思唯有漏;修慧通漏无漏﹝如《瑜伽》云「由此念住者,谓若慧、若念,摄持于定,是自性念住。所余相应诸心、心法,是相杂念住。又由身、受、心、法增上,所生善有漏、无漏道,皆名念住。此复三种︰一、闻所成,二、思所成,三、修所成。闻、思所成,唯是有漏;修所成者,通漏无漏」。《显扬》则云「一、身念住:谓或缘于身,或复缘身增上教法,或缘彼教授为境界已,由闻思修之所生慧,或唯影像、或事,成就于身境处善安住念。为令于身得离系故。如于身念住,如是于受心法念住,应知亦尔」﹞。
 
又《菩萨藏经》﹝原《杂集述记》衍「二」字﹞十八﹝〈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三﹞云︰念住以先观察﹝如云「复次,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念住善巧?舍利子!所谓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故,具足修习四种念住,则能成就方便善巧」﹞。若准以三慧为体文,念住以慧为体性。有一念为体。如《大论》二十九﹝中﹞释︰是皆根力中念﹝原文为「当知此中念根,念即四念住中所有正念,谓四念住能无余断一切颠倒」﹞,即四念住同时增上法,以此说体,非真实理。
 
精进开八︰谓四正断精进,根、力、正精进,觉道精进等。
 
定开为八︰四如意足、定根、﹝定﹞力、觉支、道支。
 
合前三法,开为二十五﹝即九、八、八﹞。
 
念数、忆念,功不独守一位。但开为四︰念根、﹝念﹞力、觉支、道支。
 
信开为二︰信根、﹝信﹞力。
 
合前三十一法﹝即九、八、八、四、二﹞。
 
喜、安、舍,此三不开。
 
道共戒分三︰正语、﹝正﹞业、﹝正﹞命。
 
 又《枢要》卷下云︰
 
三十七品以九法为体︰遍行一──谓喜受;别境三──谓念、定、慧;善有四──信、进、舍、轻安;色法一──谓道共无表;喜为一──谓喜觉支;念为四──根、力、觉、道各一;定为八──四神足、根、力、觉、道各一;慧为九──四念住、根、力、觉支各为一,道支为二,谓正见、正思惟。思惟,因中是依慧寻,佛果唯慧。《瑜伽》五十七﹝意﹞云︰三十七品与五根云何相摄?道品摄根,非根摄道──谓语、业、命、喜、安、舍,故正思惟其体即慧;信为二──谓根、力;精进为八──谓四正断,根、力、觉、道中各一;舍为一──谓舍觉支;轻安为一──谓轻安觉支;无表为三──谓正语、正业、正命;故九开成三十七品。
 
[228] 「四摄」,藏文作「bsdu ba'i dvos po bźi/」。
 
[229] 「布施」,藏文作「sbyin pa/」。
 
[230] 「爱语」,藏文作「sban par smra ba/」。
 
[231] 「利行」,藏文作「don spyod pa/」。
 
[232] 「同事」,藏文作「don mthun pa/」。
 
[233] 「九」字,本论《述记》原作「十」,今改。
 
[234] 《瑜伽‧菩萨地》从〈施品〉第九至此〈摄事品〉第十五,均作
 
 九门分别︰自性、一切、难行、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此
 
 世他世乐、清净。今引第一自性分别门解后三摄事,如解爱语云︰
 
云何菩萨自性爱语﹝藏文作「sban par smra ba'i vo bo bid/」﹞?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常乐宣说悦可意语﹝藏文作「yid du 'ov ba dav/」﹞、谛语﹝藏文作「bden pa dav/」﹞、法语﹝藏文作「chos dav mthun pa/」﹞、引摄义语﹝藏文作「don dav ldan pa'i tshig smra ba 'di ni/」﹞,当知是名略说菩萨爱语自性。
 
 又云︰
 
云何菩萨自性利行?谓诸菩萨由彼爱语为诸有情示现正理,……如是行中安住悲心﹝藏文作「de ltar sban par smra bas rigs pas yav dag par bstan pa'i sems can rnams la sbiv rje'i sems be bar gźag ste/」﹞,随其所应,于诸所学随义利行、法随法行。……无爱染心劝导、调伏、安处、建立﹝藏文作「zav ziv med pa'i sems kyis bslob pa rnams dav/  don spyod pa dav/ chos kyi rjes su mthun pa'i chos sgrub pa'i tshul ci rigs par yav dag par 'dzin du 'jug pa dav/ 'dul ba dav/ 'dzud pa dav/ 'god pa 'di ni/」﹞,是名略说利行自性。
 
 又云︰
 
云何菩萨自性同事﹝藏文作「byav chub sems dpa'i don mthun pa/」﹞?谓诸菩萨若于是义、于是善根、劝他受学,即于此义、于此善根,或等或增自现受学﹝藏文作「mtshuvs pa'am lhag par bdag bid yav dag par ston te/」﹞,如是菩萨与他事同,故名同事。所化有情知﹝藏文作「mthov na/」﹞此菩萨所修同事,便于自己受学善根坚固、决定,无有退转﹝藏文作「brtan civ ves te/ phyir mi ldog par 'gyur ro/」﹞。彼作是思︰菩萨劝我所受学者,定能为我利益、安乐。由此菩萨所授我者,即于其中自现行故。无有知无利益、安乐自现行者﹝藏文作「'di ni wes bźin du phan pa ma yin pa dav bde ba ma yin pa la bdag bid kun du spyod par byed pa ni mi srid do sbam du sems pa'i phyir ro/」﹞。非诸菩萨如是同事劝导有情,他得诘言:「汝自于善不能受学,云何以善劝导、数数教授、教诫于他?汝应从他殷勤之咨受、教授、教诫﹝藏文作「pha rol smra ba de dag kyav 'di skad du khyed bdag bid kyav dge ba yav dag par blavs te/ mi 'dug na/ ci'i phyir gźan dge ba la win tu yav dag par gzuv bar bya ba dav/ bstan par bya ba dav/ gdams par bya bar sems/ khyod bid kyav re źig gźan dag gis bstan civ gdams pa dav bcos dgos so źes mi zer ro/」﹞。」
 
 《枢要》卷下云︰
 
四摄事:施以无贪及三业为体;爱语以语业为体;利行、同事,三业为性。谓无贪及思,假实合说故。
 
[235] 「四无量」,藏文作「tshad med bźi/」。
 
[236] 「慈」,藏文作「byams pa/」。
 
[237] 「悲」,藏文作「sbiv rje/」。
 
[238] 「喜」,藏文作「dga' ba/」。
 
[239] 「舍」,藏文作「btav sboms/」。
 
 《瑜伽》卷四十四中云︰
 
云何菩萨修四无量慈、悲、喜、舍?谓诸菩萨略有三种修四无量︰一者、有情缘无量﹝藏文作「sems can la dmigs pa dav/」﹞,二者、法缘无量﹝藏文作「chos la dmigs pa dav/」﹞,三者、无缘无量﹝藏文作「dmigs pa med pa'o/」﹞。若诸菩萨于其三众,一切有情安立以为无苦无乐、有苦、有乐﹝藏文作「sems can thams cad bde ba dav ldan pa dav/ sdug bsval ba dav ldan pa dav/ sdug bsval yav ma yin bde ba yav ma yin pa dav ldan pa'i tshogs gsum du rnam par gźag nas/」﹞,于其最初欲求乐者,发起与乐增上意乐﹝藏文作「sems can bde ba 'dod pa rnams kyi dbav du byas te/ bde ba bsgrub pa'i lhag pa'i bsam pa dav ldan pa'i byams pa'i sems kyis phyogs bcu khyab par byas nas/  sems can la mos pas gnas pa de ni/」﹞,当知是名有情缘慈﹝藏文作「de'i sems can la dmigs pa'i byams pa yin par rig par bya'o/」﹞。若诸菩萨住唯法想﹝藏文作「chos tsam du 'du wes pa dav ldan pa/」﹞,正观唯法假说有情﹝藏文作「chos tsam la sems can 'dogs par bsam thag nas mthov ste/」﹞,修慈俱心,当知即此名法缘慈﹝藏文作「de'i chos la dmigs pa'i byams pa/」﹞。若诸菩萨,复于诸法,远离分别,修慈俱心﹝藏文作「chos su rnam par rtog pa yav med par byams pa de bid sgom par byed pa de ni/﹞,当知即此名无缘慈﹝藏文作「de'i dmigs pa med pa'i byams pa/」﹞。如有情缘、法缘、无缘,三慈差别,悲、喜、舍三当知亦尔。
 
若诸菩萨于有苦者,发起除苦增上意乐,善于十方修悲俱心﹝藏文作「sbiv rje dav ldan pa'i sems sgom par byed pa/」﹞,是名为悲。若诸菩萨于有乐者,发起随喜增上意乐,普于十方修喜俱心,是名为喜。若诸菩萨于如是无苦无乐、有苦、有乐三种有情,随其次第,发起远离痴、瞋、贪惑增上意乐,普于十方修舍俱心,是名为舍。
 
[240] 《杂集论述记》卷二十七云︰
 
第三十四,论以无痴、无瞋、无贪,三法为体﹝如云「梵住者,谓慈住、悲住、喜住、舍住。……彼于尔时领受贪欲,无余永尽。领受瞋恚,无余永尽。领受愚痴,无余永尽」﹞。如次缘三种有情故。《显扬论》第四,唯以无贪、﹝无﹞瞋二﹝为体﹞﹝如云「此四无量体性云何?谓慈以无瞋善根为体;悲以不害善根为体;喜以不嫉善根为体;舍以无贪、无瞋善根为体;皆是怜愍众生法故。于此四中,慈唯无瞋;次二无量无瞋一分;舍是无贪、无瞋一分。又复与彼相应等持诸心、心法,并彼眷属,皆是四无量体」﹞。以除违损二﹝分﹞位故。彼缘如次三有情故,又审勘四无量,《大智度论》﹝卷二十中﹞谓前三无瞋为体,后一无贪为体﹝如云「复次,如慈、悲、喜心,爱深故,舍众生难。入是舍心故,易得出离」﹞。与乐、拔苦、喜益,三位浅深成别。
 
[241] 《枢要》卷下云︰
 
四无量以三法为体︰谓无瞋、不害及舍。喜以不嫉为体,体即无瞋,故唯三法。
 
[242] 「者」字,《金藏》无。
 
[243] 「熟」字,金陵本等误作「就」。
 
[244] 《瑜伽》卷四十九原文:
 
菩萨始从胜解行地,乃至最后到究竟地,于此一切菩萨地中,当知略有四菩萨行。何等为四?一者、波罗蜜多行,二者、菩提分法行,三者、神通行,四者、成熟有情行。
 
[245] 《瑜伽》卷四十九原文作:
 
当知如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随好,菩萨若在种性地中,唯有种子依身而住;菩萨若在胜解行地,始能修彼、能得方便;菩萨若在清净增上意乐地中,乃名为得;菩萨若在诸余上地,如是相好转胜清净;若在如来到究竟地,当知相好善净无上。
 
[246] 「诸不共佛法」五字,为本论《述记》增。
 
[247] 「已」字,《金藏》误作「具」。
 
[248] 「就」字,《金藏》误作「熟」。
 
[249] 「菩提资粮」,藏文作「byav chub kyi tshogs/」。
 
[250] 原作「若」,下一同。
 
[251] 原作「谓未护诸相随好异熟时」。
 
[252] 「去菩提近」四字,本论《述记》增。
 
[253] 此段文,《瑜伽》卷四十九原作:
 
若下劣者,先菩萨时亦已成就。始从清净胜意乐地,一切所有菩提资粮无有差别,能感一切相及随好。又此一切菩提资粮略有二种:谓去菩提若远、若近。此中远者,谓未获得诸相随好异熟果时;所言近者,谓初获得诸相随好异熟果时,或从此上,展转获得殊胜清净。
 
[254] 又《瑜伽》卷四十九说诸相与随好差别云︰
 
又即如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由所依性能任持故﹝藏文作「'di dag rten gyi tshul gyis 'dzin civ/」﹞,由极殊妙令端严故,说名随好﹝藏文作「gzugs bzav pos mdzes par byed pas de'i phyir dpe byad bzav po źes bya'o/」﹞。
 
[255] 「练磨」,藏文为「sbyov ba/」。
 
[256] 谓《摄论》卷二〈入所知相〉,及两《释》卷第六。
 
[257] 《摄论》原文作:
 
由何能入?由善根力所任持故。谓三种相练磨心故;断四处故;缘法义境,止观恒常殷重加行,无放逸故﹝藏文作「dge ba'i rtsa ba'i stobs bskyed pa dav/ rnam pa gsum gyis sems sbyov ba dav/ gnas bźi spav ba dav/ chos dav don la dmigs pa'i źi gnas dav lhag mthov bsgom pa rtag tu dav gus par byas te/ sbyor ba la bag yod par 'jug go/」﹞。
 
[258] 《摄论》云︰
 
无量诸世界,无量人有情,剎那剎那﹝藏文作「'jig rten gyi khams dpag tu med pa rnams kyi mir gyur pa'i sems can dpag tu mad pa dag skad cig gcig la/」﹞证觉无上正等菩提,是为第一练磨其心。
 
 《摄论‧世亲释》云︰
 
此中对治三种退屈心故,唯修三种练磨心﹝藏文作「de la źum pa gsum gyi gben por sems sbyov ba(后文亦作「sems gzevs bstod pa」)rnam pa gsum ste/」﹞。所以者何?以诸菩萨闻于无上正等菩提,最胜、广大,难可证得﹝藏文作「mchog tu zab civ rgya che ba'i bla na med pa yav dag par rdzogs pa'i byav chub mvon par rdzogs par 'tshav rgya bar rtogs par dka' ba thos pa na/」﹞,心便退屈﹝藏文作「źum par 'gyur te/」﹞。对治此故,修第一练磨心。
 
[259] 《摄论》云︰
 
由此意乐能行施等波罗蜜多,我已护得如是意乐。我由此故,少用功力﹝藏文作「tshegs chuv vus/」﹞,修习施等波罗蜜多,当得圆满。
 
 《摄论‧世亲释》云︰
 
此中「意乐」,谓信及欲﹝藏文作「bsam pa ni dad pa dav 'dun pa'o/」﹞。菩萨于诸波罗蜜多真实有性、具功德性、有堪能性、深生信解﹝藏文作「yod pa dav/ nan tan dav ldan pa dav/ nus pa bid dav/ pha rol tu phyin pa la yid ches pa bid de ni/」﹞,是名为「信」。深信解已,乐欲修行﹝藏文作「dad pas bskyed pa'i nan tan byed par 'dod pa bid ni/」﹞,是名为「欲」。菩萨既得如是信欲自性﹝之﹞意乐,少用功力,修习六种波罗蜜多,当得圆满。
 
[260] 「障」字,《金藏》作「漏」。
 
[261] 《摄论》云︰
 
若有成就诸有障善,于命终时,即便可受一切自体圆满而生﹝藏文作「dge ba sgrib pa dav bcas pa yav dge ba rnams dav ldan na 'phral du wi la/ 'phral du 'dod pa bźin du lus thams cad phun sum tshogs par skye na/」﹞,我有妙善无障碍善﹝藏文作「bdag dge ba sgrib pa med pa'i dge ba dav win tu ldan pa ltar/」﹞,云何尔时不当获得一切圆满?
 
 《摄论‧世亲释》云︰
 
又诸菩萨,于佛甚深广大言教,思议决择善巧转时﹝藏文作「savs rgyas rnams kyi zab civ rgya che ba'i chos rab tu 'byed pa la mkhas par gnas pa na/」﹞,如是思量︰如是无上正等菩提难可证得,堕﹝原作「隔」,今依藏文改﹞一念心方可证得!心便退屈﹝藏文作「'di ltar bla na med pa yav dag par rdzogs pa'i byav chub skad cig ma gcig tu gtogs pa thob par bya'o źes bya ba ni rtogs par dka'o źes źum par 'gyur bas/」﹞。对治此故,修第三练磨心。
 
「我有妙善」者,我有一切十种地中,妙善积集福﹝藏文无「福」﹞、智资粮。「无障碍善」者,谓金刚喻定能破在骨、粗重、微细极、难破障﹝藏文作「'dod chags dav bcas pa'i gnas van len bsrabs par byed civ dbral bar dka' ba'i sgrib pa 'byed pa rdo rje lta bu'i tiv ve 'dzin te/」﹞,此定无间,得一切障离系转依。
 
[262] 谓《摄论》暨两《释》。
 
[263] 《金藏》及《了义灯》引文均作「得」,余作「同」。
 
[264] 《摄论》原文为:
 
由离声闻独觉作意,断作意故。
 
[265] 《摄论》原文为:
 
由于大乘诸疑离疑,由能永断异慧、疑故﹝藏文作「yid gbis dav som bi spavs pas theg pa chen po la the tshom thams cad the tshom med pa dav/」﹞。
 
 《摄论‧世亲释》云︰
 
谓于大乘甚深广大,能永断除异慧﹝藏文作「yid gbis」﹞,及疑。此中「异慧」,谓鄙恶慧﹝藏文作「blo van pa」﹞,于理动摇﹝藏文作「de bźin du g·yo ba」﹞。「疑」,谓犹豫﹝藏文作「the tshom」﹞。「由于大乘诸疑离疑」者,谓于大乘安立法相三自性教﹝藏文作「mi gav theg pa chen po'i chos kyi mtshan bid rnam par gźag pa la brtsams nas vo ba bid gsum ston pa ste/」﹞,谓若说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诸如是等永无异门﹝藏文作「med pa'i rnam gravs kyis/」﹞,依遍计所执自性而说。若说诸法如幻、阳焰、梦想、光影、影像、谷响﹝藏文无﹞、水月、变化,诸如是等虚妄异门﹝藏文无此八字﹞,依依他起自性而说。若说诸法真如、实际、无相、胜义、法界、空性,诸如是等真实﹝藏文无「真实」二字﹞异门,依圆成实自性而说。于此一切异慧,及疑,永无复转﹝藏文作「'di la blo gros van pa thams cad kyi som bi 'jug par mi 'gyur ro/」﹞。
 
[266] 《摄论》原文为:
 
由离所闻、所思法中,我、我所执。断法执故。
 
 《摄论‧无性释》云︰
 
谓于所闻、所思法中,能永断除我、我所执,谓「我能闻」、「我能思觉」、「我所听闻」、「我所思义」,如是执着一切皆无。于其胜义证现观故﹝离所取、能取取故﹞。
 
[267] 《摄论》原文为:
 
由于现前现住,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藏文作「rnam par rtog pa spavs pas mvon na gnas pa dav/ bźag pa'i mtshan ma thams cad yid la mi byed civ rnam par mi rtog pa'i phyir ro」﹞。
 
 《摄论‧世亲释》云︰
 
谓加行无分别智转时,如理作意住一切定心,诸相作意分别皆断﹝藏文作「sbyor ba las byuv ba'i rnam par mi rtog pa'i ye wes gnas pa'i dge ba'i rtsa ba'i stobs las byuv ba'i sems sbyov ba rnam pa gsum la brten nas 'di ltar rtag tu gus pa dav bcas pas bag yod par 'byuv ba'i tshul bźin yid la byed pa'i gnas skabs la gnas pa thams cad du mbam par gźag pa'i rjes su mthun pa'i bzod pa rnam pa la gnas pa yin par rig par bya'o/」﹞。
 
 又云︰
 
「断分别故」者,谓于现前色等现住﹝藏文作「gav gzugs la sogs pa mvon na gnas pa dav/」﹞,及骨锁等定,所安立一切所缘诸境界相﹝藏文作「gav yav mbam par bźag pas rus pa'i phuv po la sogs pa dmigs par 'gyur ba'i mtshan ma thams cad/」﹞,皆不作意,无所分别;由无分别,方便能入﹝藏文作「yid la mi byed pas rnam par brtag par bya ba la rnam par mi rtog pa'i thabs kyis 'jug par 'gyur gyi/」﹞。若异分别,终不能入﹝藏文作「gźan du rnam par rtog par gyur na 'jug par mi 'gyur ro/」﹞。
 
 《摄论‧无性释》并云︰
 
乃至一切诸佛菩萨波罗蜜多,如是等相执着分别,悉能永离。
 
[268] 「缘」字下,《金藏》衍「似」字。
 
[269] 见《摄论》卷二中,两《释》卷六初〈入所知相分〉第四。如论云︰
 
入所知相,云何应见﹝藏文作「wes bya'i mtshan bid la 'jug pa ji ltar blta bar bya źe na/」﹞?多闻熏习所依﹝藏文作「mav du thos pas bsgom pa'i gnas/」﹞,非阿赖耶识所摄﹝藏文作「kun gźi rnam par wes pas bsdus pa ma yin la/」﹞,如阿赖耶识成种子﹝藏文作「kun gźi rnam par wes pa ltar/」﹞,如理作意所摄﹝藏文作「tshul bźin yid la byed pas bsdus pa/」﹞,似法、似义而生,似所取事有见意言﹝藏文作「chos dav don snav ba 'byuv ba'i tshul can gzuv ba'i dvos po'i gnas lta bu lta ba dav bcas pa'i yid kyi brjod pa rnams kyi sa bon yin pa'o/」﹞。
 
 《摄论‧世亲释》云︰
 
「似所取事」者,谓似色等义﹝藏文作「gzugs su gyur pa źes bya ba'i don to/」﹞。「有见」者,谓似于见﹝藏文作「lta bar gyur pa rnams so/」﹞,此即成立有相、见识﹝藏文作「de dag bid ni rgyu mtshan dav lta ba dav bcas pa'i rnam par wes par 'jog par 'gyur ro/」﹞。
 
 《摄论‧无性释》云︰
 
言「似法」者,谓契经等。如《十地》等﹝此四字,藏文无﹞。言「似义」者,谓彼所诠无我性等。似彼行相而生起故,说为似法、似义而生﹝藏文作「'di dag ni de'i rnam par 'byuv ba'i vav tshul can yin par der snav ba 'byuv ba'i tshul can no/」﹞。「似所取事」者,如彼所取而显现故。「有见」者,谓意、耳﹝原作「取」,今依藏文改﹞识俱﹝藏文作「rna ba'i rnam par wes pa dav bcas pa'o/」﹞。言「意言」者,所谓意识。或与见分俱所取、能取性。此即安立所取、能取所依自性﹝藏文作「yav na lta ba'i cha dav po'i gzuv ba dav 'dzin pa'i dvos por rnam par gźag pa rnams te/」﹞。

{返回 韩镜清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九 四、加行位
下一篇: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九 二、总明所入位次
 摄大乘论 第8讲
 摄大乘论 第94讲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十 二、十真如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十 六、问答四智心品有漏无漏
 摄大乘论 第123讲
 摄大乘论 第86讲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十 八、法身三相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九 三、广资粮位
 摄大乘论 第26讲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一、宗前敬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残暴的国王[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有情有义 贫穷就是罪恶[栏目:往事百语]
 法句经不放逸品开示[栏目:如瑞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