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九‧一一三 然此见道,略说有二:
【疏翼】
第二广释颂文中,第三解见道真相差别。
【述记‧卷五十五】
自下第三、解见道真、相差别。于中有二︰初、辨真相差别,后、与六现观相摄。初中复二︰初、总标「有二」,后、依标别解。此即初[1]也。
【论文】
九‧一一四 一、真见道:谓即所说无分别智。
【疏翼】
第一辨真相差别中,第二依标别解。于中有二︰一、总解真见道,二、异说真相差别。初中又二︰一、明真见道体,二、会三一违。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渐、顿,一心、多心分别。
此中,初、总,后、诸师异说「真、相二种」分别。此出「真见道」体,以「无分别智」为体也,唯此证真故。
【论文】
九‧一一五 实证二空所显真理,实断二障分别随眠,虽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总说一心。
【疏翼】
第一总解见道中,第二会三一违。
【述记‧卷五十五】
释其真义剎那多少。
经位「虽多剎那」,以相相似「等故,总说一心」。即三心见道,依此为证,即是会五十八等一心见道之文[2]。
【疏翼】
以上第二依标别解中,第一总解真见道讫。
【论文】
九‧一一六 有义:此中二空、二障,渐证、渐断,以有浅深、粗细异故。
【疏翼】
第二依标别解中,第二异说真相差别。于中有二︰一、异说真见道,二、说相见道。初中又二︰一、「渐证渐断」说,二、「顿证顿断」说。此即初中初说。
【述记‧卷五十五】
若一心见道,以无间、解脱,并一胜进,名多剎那,总名「一心」,非无间中,复有多念。然于此中,有二异说︰
「二空」「渐证」、「二障」「渐断」[3],如下三心真见道中解。
以五十五[4]、五十九[5]、《对法》九[6]、《显扬》十七说三心文[7],证此渐也。
然五十九文亦说见道三心名顿断者,不别起观心,束三界二障合为[8]三品断[9],名顿。
此以[10]三心理障[11],证断[12],人、法俱异故,复[13]名「渐断」。理有「浅深」,障及智行,有「粗细」故[14]。
【论文】
九‧一一七 有义:此中二空、二障,顿证、顿断,由意乐力,有堪能故。
【疏翼】
第二异说真、相差别中,第二师「顿证顿断」说。
【述记‧卷五十五】
第二师说︰「二空」「顿证」、「二障」「顿断」。或三究竟︰一无间、一解脱、一胜进,从真入相见故;或二心究竟[15]︰一无间、一解脱,不假胜进,从胜入劣,且为二说[16]。合十一说,如别抄[17]解[18]。
五十八[19]及《对法》九云:又此见道所缘、能缘,平等平等,智为其相,说一心文,今以为证。
然五十五胜,此中互解二文,如《对法》第九,及别抄[20]。
此真见道也。前加行时「意乐」,俱断,故入观位,不别为[21]三。有古德云「此有三说」者,不然[22]。
【疏翼】
以上第二异说真相差别中,第一异说真见道讫。
【论文】
九‧一一八 二、相见道,此复有二。
【疏翼】
第二异说真相见道差别中,第二说相见道。
【述记‧卷五十五】
下、解相,有二︰初、解相,后、解后得智。初中有[23]三:初、总,次、别,后、总释。此初[24]也。
【论文】
九‧一一九 一、观非安立谛有三品心:一、内遣有情假缘智:能除软品分别随眠;二、内遣诸法假缘智:除中品分别随眠;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能除一切分别随眠。
【疏翼】
第一解相中,第二别。于中分二︰一、辨行相相见道,二、辨言教相见道。初中又二︰一、辨三心,二、辨十六心。初中又四︰一、总别辨别,二、义名分别,三、释「相见道」名。四、二师异说。此即初辨三心中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此中有二︰初、辨行相相见道,二、辨言教相见道。初中有二︰初、辨三心,次、辨十六心。此即初也。
「内遣」者,唯缘内身而遣假故。「有情假[25]」者,先解[26]有情,皆妄所计,但有内心似有情现,谈其无体,名之为「假[27]」。「智」者,能缘心,即缘内身为境,遣有情假之缘智[28]也,下皆准知。
然今此[29]中,人、法二障各分上、下︰粗者为上,细者为下,合为四类。然二粗者,各别除之。以智犹弱,未双断故。若上品智,方能双断。此则随智说为软等。初起,名软;次智,名中;胜前劣[30]故,后起名上。于断见惑,此智最上故。以惑随智,说「三品」也。
然初二智未能殊胜,但缘内身,除我、法假。第三心时,其智上品,能[31]广缘一切内外、我法,故三别也。此则说三「真见道」义。
若说假者,以法真见有差别故,前二智劣,未能广法;第三智胜,能广法故。此初,泛说为「相见道」。
「观非安立谛有三品心」者,五十五中,说三心「缘非安立」故。又约决定。「相见道」中,定有三心故。
【论文】
九‧一二○ 前二名法智,各别缘故;第三名类智,总合缘故。
【疏翼】
第一辨三心见道中,第二义名分别。
【述记‧卷五十五】
总别既殊,义名亦别。
诸论不同,今会诸论者,一、《对法》:三心皆是法智[32]。二、此论及《瑜伽》[33]等:前二是法智,第三名类智[34]。三、又十六心,法忍、法智,名法,后二名类[35]。四、六十九说︰若曾上界「善取相者」,即能以类智了色、无色界。不尔,不能,唯法智了[36]。
总为三例︰一、缘如名「法」;缘智名「类」,是前类故。十六心名「法」、「类」可知。《对法》约三心[37]并缘如故,皆名「法」。二、别缘名「法」,总缘名「类」。此论等[38]是,不就缘如为论故。三、缘下[39]名「法」;缘上界名「类」,是下类故。六十九文是。各据一义,亦不相违。
【论文】
九‧一二一 法真见道,二空见分,自所断障,无间解脱,别总建立,名相见道。
【疏翼】
第一辨三心见道中,第三辨「相见道」名。
【述记‧卷五十五】
「法」者,法则,仿学为义。
「真见道」中,有二空[40]见分,虽亦有自证,而不法彼亲缘如者,即乃仿之。就见分中,有无间、解脱,随自所断障有四见分;就无间道中,人、法二见分,各别法故,有初二心;解脱道中,人、法二见总法,有第三心。但法见分者[41],见分行相与真如境别故。以自证分与真如境,体义无别,故不法之。
别、总法者,显无间所断,有差别故;显解脱道所证,唯一味故。
此师以三心、十六心等,俱「相见道」,唯缘非安立,安立别故。
【论文】
九‧一二二 有义:此三是真见道,以相见道缘四谛故。
【疏翼】
第一辨三心见道中,第四、二师异说。于中分二,此即第一前渐证渐断师义。
【述记‧卷五十五】
此有二说︰第一师说此「是真见道」,即前第一渐证断师义。「以相见道」不作三心,「缘四谛故」,如《对法》说[42]。说真见道缘非安立,非相见道中,能缘非安立故。
此中有别起无间、解脱为六,并胜进入相见道为七心,或除胜进为六心,或后无间,即前解脱。即三无间,加一第三心、一[43]解脱,并一胜进入相,为五心究竟。菩萨利根,不别起解脱道故。或总四心究竟,但除胜进,从胜入劣故,合有四,说如别抄[44],有十四解[45]。
然真中言先除软品人执,次除中品法执等。此初二执皆望第三品俱断时,人、法执为粗、细,下、上故。
然诸处皆先除上品,后除下品,何意此中先除下品,后除上品?
前虽已解[46],今又解者,此约易断名下,故粗人执名下品。彼约实[47]体粗、细而言,先断者为上。此望能治道,彼望当体[48]。故此中所言先断下品者,诸论皆同。
【论文】
九‧一二三 有义:此三是相见道,以真见道不别缘故。
【疏翼】
第四二师异说中,第二师说。
【述记‧卷五十五】
第二师说[49]:此三是相见道。「以真见道」但总缘真,诸论共说,何得「别缘」以为三品?以加行心意乐尔故,入真决[50]然。
【疏翼】
以上第一辨行相相见道中,第一辨三心讫。
【论文】
九‧一二四 二、缘安立谛,有十六心,此复有二:
【疏翼】
第一辨行相相见道中,第二辨十六心。
【述记‧卷五十五】
第二、解十六心,有二︰初、总,次、别。此总也。
《对法》第九卷[51]、五十五等,皆言此二是安立谛故[52]。
【论文】
九‧一二五 一者、依观所取、能取,别立法类十六种心。
【疏翼】
第二辨十六心中,第二别辨。于中分二︰一、《对法》卷九说,二、《大论》卷五十五说。初中分四︰一、依所取能取别立法类,二、别释十六心,三、解法类二观差别,四、解「相见道」名。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唯《对法》中[53]有此文也。
「所取」,谓谛理;「能取」,谓缘理之智。法忍、法智,缘谛理为境,观所取也;类忍、类智,缘前智品,观能取也。此唯别立无间、解脱,不总合说。故名「别立」,有「十六心」。
《对法》云︰法智品道,真如为境;类智品道,法[54]智为境[55]。正与此同。
【论文】
九‧一二六 谓于苦谛有四种心:一、苦法智忍:谓观三界苦谛真如,正断三界见苦所断二十八种分别随眠;二、苦法智:谓忍无间观前真如,证前所断烦恼解脱;三、苦类智忍:谓智无间无漏慧生,于法忍智各别内证,言后圣法皆是此类;四、苦类智:谓此无间无漏智生,审定印可苦类智忍。如于苦谛有四种心,集、灭、道谛,应知亦尔。
【疏翼】
第一《对法》卷九说中,第二别释十六心。
【述记‧卷五十五】
「二十八随眠」者[56],欲界苦下十,上二界除瞋,各九。
「苦」者,苦谛;「法」者,苦谛教;「智」者,加行道中缘苦法之智;「忍」者,无漏忍,忍前苦法智。《对法》第九广解。
「忍」言「智」者,以决断故,慧即不然。虽忍、智无别,随用标名。
「苦法智」者,「法」谓苦如;能缘苦如之智,名「苦法智」。
「苦类智忍」者,谓后圣法是此苦智之类,名「苦类智」。缘此之慧,名「苦类智忍」。
「苦类智」者[57],印可缘苦类之智,名「苦类智」。
【论文】
九‧一二七 此十六心,八观真如,八观正智。
【疏翼】
第一《对法》卷九说中,第三解法类二观差别。
【述记‧卷五十五】
法品缘如;类品缘智[58]。
【论文】
九‧一二八 法真见道,无间解脱,见自证分,差别建立,名相见道。
【疏翼】
第一《对法》卷九说中,第四解「相见道」名。
【述记‧卷五十五】
法忍,法真无间道见分;法智,法真解脱道见分;类忍,法无间之自证分;类智,法解脱之自证分;印前智故,差别立也。
又解︰法忍,法无间道;法智,法解脱道;此即总法。类忍,法无间解脱之见分,虽缘智、缘如不同,见分是一,故合法也。类智,合法二道之自证分。
前解为本。
【疏翼】
以上第二别辨中,第一《对法》卷九说讫。
【论文】
九‧一二九 二者、依观下、上谛境,别立法类十六种心。谓观现前、不现前界苦等四谛,各有二心:一、现观忍,二、现观智。
【疏翼】
第二别辨中,第二《大论》卷五十五说。文分为二︰一、观下上地谛境成十六心,二、解「相见道」名。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五十五说:观「上、下二地」,安立苦等四谛境,「似法、类智」生。是第二现观位[59],乃至广说,谓忍可欲乐智、现观决定智,是第五现观边智谛现观[60]。
《显扬》十七说:法智、类智、四谛智,不由行差别,然随所作,说其差别[61]。真见道中亦可义说有十六心。十六心既尔,三心亦然。今约「行差别」说,故唯是「相」也。
然彼又[62]下、上[63]地十六心,是修道[64]。
《瑜伽》五十五说见道,《显扬》说修道,不是相违。然五十五仍说,「从见道起」,有下、上十六心生[65]。从三心非安立见道起,作此安立谛观[66]。非全出见道,在修道中方起。彼[67]文稍异,可细寻之。
「现前界」者,谓下界,即欲界。现于欲界入见道,故上二界名「不现前」[68]。
【论文】
九‧一三○ 如其所应,法真见道,无间解脱,见分观谛,断见所断百一十二分别随眠,名相见道。
【疏翼】
第二《大论》卷五十五说中,第二解「相见道」名。
【述记‧卷五十五】
其现观忍,「法真见道,无间」道「见分」;现观智,法「真见道解脱」道「见分」,不法自证分。以于前十六心后,作此观,渐粗故;与前十六心差别观故[69]。欲界四谛四十、上界各三十六谛,各除瞋,故一百一十二也。
此上皆为观心纯熟,为有情说,令见道前,亦作得入见道[70]。此[71]上已辨行相见道,别修作故。
【疏翼】
以上第二别明相见道中,第一辨行相相见道讫。
【论文】
九‧一三一 若依广布圣教道理,说相见道有九种心。
【疏翼】
第二别明相见道中,第二辨言教相见道。于中分四︰一、说九所为,二、依两十六心假立,三、依教别释,四、会诸论说。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此、广布教道理。
即菩萨等,在见道等,不作此观,但为布教,说其差别。所以须学,即是依彼假说也。
【论文】
九‧一三二 此即依前缘,安立谛二十六种止观别立。
【疏翼】
第二辨言教相见道中,第二依两十六心假立。
【述记‧卷五十五】
前相见道「安立谛」,有二种十六心,令法于彼名「二、十六种」──法彼二个十六种止观,二心别立。
【论文】
九‧一三三 谓法、类品,忍、智合说,各有四观,即为八心、八相,应止总说为一。
【疏翼】
第二辨言教相见道中,第三依教别释。亦分为二︰一、法忍智与类忍智各会说为四,二、解「相见道」名。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五十八末说[72]。
「忍、智合」者,谓八忍合为四,俱忍类故;八智合为四,俱智品故。或法忍、法智,八合为四。缘如为境,以类同故。「品」者,品[73]类义,故得为此解。类忍、类智,八合为四。缘智为境,亦类同故,此依慧别。俱定,唯一。广如彼抄说[74]。
【论文】
九‧一三四 虽见道中,止观双运,而于见义,观顺非止,故此观止开合不同,由此九心,名相见道。
【疏翼】
第三依教别释中,第二解「相见道」名。
【述记‧卷五十五】
释九所以。
此非真、相二见道摄,不作此观。然约布教故,「相见道」摄。
【疏翼】
以上第一解相中,第二别解相见道讫。
【论文】
九‧一三五 诸相见道,依真,假说世第一法无间而生,及断随眠;非实如是。真见道后,方得生故,非安立后,起安立故;分别随眠,真已断故。
【疏翼】
第一解相中,第三总释。
【述记‧卷五十五】
但以「十六心」、「三心」等,《对法》[75]、《显扬》[76]、《瑜伽》[77],如次皆有「世第一无间」等言,故今会之[78]。
此下第三、总释。于中有三︰一、会违,二、释颂不说,三、智相[79]摄。今初也。
「依真」之义,「假说」「相见道」等为「无间[80]」等。如前引《显扬》十七,正与此同[81]。此有三因,三心「相见道」,真,非安立后生故,余如文可解。
然「非安立」因,不遍三心相见道义[82]。
【论文】
九‧一三六 前真见道,证唯识性,后相见道,证唯识相;二中,初胜,故颂偏说。
【疏翼】
第三总释中,第二释颂不说。
【述记‧卷五十五】
第二、释颂不说二种见道,本颂何故但说于真?
以证「识性」,观照如故,即圆成实[83]。自证「识相」,亦是自心,观于依他故,今依见分说。论说「初胜」后者[84],后者[85]后得摄,故不及前[86],如五十五说[87]。
【论文】
九‧一三七 前真见道,根本智摄;后相见道,后得智摄。
【疏翼】
第三总释中,第三智相摄。于中分二︰一、辨本后摄,二、辨有无二分。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自下、智摄[88]。因解后得智,有相、无相别故。
【论文】
九‧一三八 诸后得智,有二分耶?有义:俱无,离二取故。
【疏翼】
第三智相摄中,第二辨有无二分。于中有三师异说,此初师义。
【述记‧卷五十五】
若依此说,佛不说法,无十五界[89],大定、智、悲以为体性,悲愿增上,众生识上声色等相生故。
此后得智,《佛地论》第三,虽有三说,有相、见等,但是此中二师之义。第一师说二分俱无,离二取故[90]。
【论文】
九‧一三九 有义:此智,见有、相无,说此智品,有分别故。
【疏翼】
第二辨有无二分中,第二师义。于中分三︰一、标宗,二、申理,三、引证。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见有、相无」。
诸圣教说此智「有分别」,故有见分,五十五等说也[91]。
【论文】
九‧一四○ 圣智,皆能亲照境故。
【疏翼】
第二师义中,第二申理。
【述记‧卷五十五】
以理为证,无相分也。
【论文】
九‧一四一 不执着故,说离二取。
【疏翼】
第二师义中,第三引证。
【述记‧卷五十五】
经论中言「离二取」者,不执着二取故,非全无见分[92]。
【疏翼】
以上第二辨有无二分中,第二师义讫。
【论文】
九‧一四二 有义:此智,二分俱有,说此思惟,似真如相,不见真实真如性故。
【疏翼】
第二辨有无二分中,第三师义。于中分三︰一、标宗引《瑜伽》证,二、引《佛地经论》、《摄论》为证破第一师,三、引教申理难第二师。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第三师说二分俱有。
七十一说「思惟」[93]──明有见分,似真如相,不见真实真如性故──成有相分。如彼四句广说[94]。
【论文】
九‧一四三 又说:此智,分别诸法自、共相等,观诸有情根性差别,而为说故。
【疏翼】
第三师义中,第二引《佛地经论》、《摄论》为证,破第一师。
【述记‧卷五十五】
《佛地经》、《摄论》等,皆说此智分别诸法、观有情等[95]。
此成有见分,破第一师。
【论文】
九‧一四四 又说:此智,现身、土等,为诸有情说正法故;若不变现似色、声等,宁有现身、说法等事?
【疏翼】
第三师义中,第三引教申理难第二师。中分为二︰一、引教,二、申理。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引经为难。
「现身、土等」,皆《佛地》第三,引文为证,不劳此引[96]。
此、破无相分第二师义。
此上引教。
【论文】
九‧一四五 转色蕴依,不现色者;转四蕴依,应无受等。
【疏翼】
第三引教申理难第二师中,第二申理。于中有四︰一、五蕴相例,二、缘色应缘声,三、缘无法应无所缘缘,四、总结。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下、引理。
以五蕴相例[97]。
【论文】
九‧一四六 又若此智不变似境,离自体法,应非所缘;缘色等时,应缘声等。
【疏翼】
第二申理中,第二缘色应缘声。
【述记‧卷五十五】
既[98]无相分,其他之心、他身、土等,离自己体之法,不带影像,应非所缘缘!
直亲照彼,不变为相故,不同真如,真如即是智自体故。
若尔,真如应非所缘缘!无似境相故。
答︰不然,带如之相起故。
离自体法,既无影像,不可言带彼相起,如何说有所缘缘?彼皆离自体故。
既不带相,起名所缘缘,缘色等时,应缘声等!缘色等智,不带声等相故。
【论文】
九‧一四七 又缘无法等,应无所缘缘,彼体非实,无缘用故。
【疏翼】
第二申理中,第三缘无法应非所缘缘。
【述记‧卷五十五】
不变为无相,为见所缘故。以无相分直照于无,无非有体[99],所缘缘义如何得成?由此故知,佛亦不能亲缘于无。
此文理证也。
【论文】
九‧一四八 由斯,后智二分俱有。
【疏翼】
第二申理中,第四总结。
【述记‧卷五十五】
总结之也。
出差别[100]。
【疏翼】
以上第三解见道真、相差别中,第一辨真、相差别讫。
【论文】
九‧一四九 此二见道,与六现观,相摄云何?
【疏翼】
第三解见道真相差别中,第二与六现观相摄。文分为三︰一、问兴起,二、总别答,三、辨相摄。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以下、诸门解释。
然五十五[101]、八、九等,皆有见道、现观分别,应如彼知,五十五[102]最胜,大有断惑、法用、诸义,未获广引。
此、为问也。
第一、与六现观相摄者[103],《对法》第十三、《显扬[104]》第十七、《大论》五十五、七十一广明。
《对法》说十[105];《显扬》说六或十八[106];《瑜伽》说六[107];《摄论》[108]说十一种三乘现观各别[109]。然有义、事、所缘三种差别,如别抄说[110]。
【疏翼】
以上约六现观出体、释名、废立等门略明讫。见道与六现观相摄门见下。
【论文】
九‧一五○ 六现观者,一、思现观:谓最上品、喜受相应、思所成慧。
【疏翼】
第二与六现观相摄中,第二总别答。文分为六,此别答初现观文。又分为二︰一、出体,二、辨位。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现」,谓现前;明了现前观此现境,故名「现观」。
「最上品」者,下、中二品劣,故非也。
「喜受相应」者,喜能明利,别有分别故。舍即不然,可与下、中品思俱,上品思慧必不俱故。七十一说:初一[111]唯与喜受相应故[112]。
思所成慧[113],即因于思所成之慧为体。《显扬》[114]及七十一等同。彼云:或此俱行菩提分法为自性。此下现观[115]并作是说。
【论文】
九‧一五一 此,能观察诸法共相;引生暖等加行道中,观察诸法,此用最猛;偏立现观。暖等不能广分别法,又未证理,故非现观。
【疏翼】
第一别答初现观中,第二辨位。
【述记‧卷五十五】
暖等,色界系。此观共相,能引暖等,思能生修故。此观一切行无常等、一切法真如等,故是最胜。名「观共相」,不言观自相。
自相者,下、中摄故,未广缘故。虽如,亦是诸法自相,未证之时,但共相故。
于见道前,「此用最猛」。「猛」者,利也、胜也,「偏」说为「现观」。「暖等不能广分别法」,但观所取无等。虽亦观一切法无我等,多分有分齐观。
又三乘通说,在二乘位,唯观四谛,别别行相不及于思。谓种种思惟,种种观察,名「广分别」。暖等无此能,不如于思,不立现观。其见道等,虽亦不能广分别法,缘真理故,立为现观。此又不同彼,未证理故。七十一说四善根非现观,是等流故[116]。
【疏翼】
以上第二总别答中,第一别答初现观讫。
【论文】
九‧一五二 二、信现观:谓缘三宝──世、出世间──决定净信。此助现观,令不退转,立现观名。
【疏翼】
第二总别答中,第二别答第二现观。
【述记‧卷五十五】
信亦上品,通漏、无漏[117]。现观者,是慧,现观诸法,以信助现观,令不退故,亦名现观。
有处但说无漏者,以胜故,立为不坏信故[118]。
【论文】
九‧一五三 三、戒现观:谓无漏戒。除破戒垢,令观增明,亦名现观。
【疏翼】
第二总别答中,第三别答第三现观。
【述记‧卷五十五】
即道共戒。
前第一卷,已出体讫[119],余文可知。
【论文】
九‧一五四 四、现观智谛现观:谓一切种──缘非安立──根本、后得无分别智。
【疏翼】
第二总别答中,第四别答第四现观。
【述记‧卷五十五】
谓在何位?但「缘非安立」,即通二智,皆是此摄,故言「一切种」。
七十一等[120]说,此缘非安立谛境慧为自性[121]。
五十五说:三心见道等,是此现观[122]。故即一切见、修道二智也,不取无学等二智,与究竟现观不殊故。
【论文】
九‧一五五 五、现观边智谛现观:谓现观智谛现观后,诸缘安立世、出世智。
【疏翼】
第二总别答中,第五别答第五现观。
【述记‧卷五十五】
此通有漏、无漏。一切见、修道,缘安立智。七十一等[123]说:缘安立谛境慧,是此自性等故。
【论文】
九‧一五六 六、究竟现观:谓尽智等究竟位智。
【疏翼】
第二总别答中,第六别答第六现观。
【述记‧卷五十五】
即「尽智等究竟」位中所有诸智。即通十智,然皆无漏。七十一说:尽、无生智等,为自性故,或此俱行菩提分法为自性[124];六十九说:无学十智皆是无漏,可勘彼文[125]。
此等义门,可取如上所说诸论广明和会,增减不同等[126]。
【疏翼】
以上第二与六现观相摄中,第二总别答讫。
【论文】
九‧一五七 此真见道摄彼第四现观少分,此相见道摄彼第四第五现观少分;彼第二、三,虽此俱起,而非自性,故不相摄。
【疏翼】
第二与六现观相摄中,第三辨相摄。
【述记‧卷五十五】
以真见道摄六者,「真」摄「第四」[127]少分。第四之中,亦有相见道缘非安立谛,亦通修道等故。其相见道[128]收第四少分,亦摄真故。第五少分,亦通修故,余文可知。
【疏翼】
以上第二广释上﹝第二十八﹞颂中,第三解见道真相差别讫。
慧沼《义林章补缺》卷六〈见道章〉最末义门云︰
九、诸门相摄者,略有五种︰
一、与六现观相摄者,一、思,二、信,三、戒,四、现观智谛,五、现观边智谛,六、究竟。且大乘摄。《成唯识》说︰此真见道摄彼第四现观少分,此相见道摄彼第四、第五少分。以第四观通见、相修;第五、六,通见、修位故。若二乘人,真见道摄第四少分;相见道摄第五少分,相见道中,唯安立谛,不摄第四;此据克性。若相从说,三乘真、相俱摄第二、第三少分;信通前后;戒通修故。
二、与十现观相摄者,一、法,二、义,三、真,四、宝,五、不行,六、后,七、究竟,三乘为三。大乘摄,彼彼真现观,全通真、相见,名真现观。出见道已,余修名后故。宝及不行,各少分。若依初证及正对治三恶趣业异熟不行,即真见道摄彼二全──正证断故。若据后起及以远分,即二见道各摄少分,并摄第十现观少分。前七通名菩萨现观故。若二乘摄,后三现观,各取自乘。真、宝、不行,同大乘说。
三、与七地相摄者,七谓种姓、胜解行﹝地﹞等。此唯大乘真相见道摄。彼第三地之少分。通入、住、出,名净胜意乐故,不依二乘立七地故。
四、与九地相摄者,一、资粮,二、方便,三、观行,四、见,五、修,六、有学,七、无学,八、圣者,九、异生。远近、定散、趣圣位别,创证后起,学无学、圣者、异生三位别故,三乘真见摄彼见全,有学、圣地,二各少分。相见摄修,有学、圣者,三地少分。
问︰相何不摄见地少分?
答︰彼约真见名见,后起名修,非出见道方名修地。若出见道方名修者,应云:修地次后渐立三沙门果,不应言四!初已得故。言证离生已,一切世间渐圣进道名为修地者,通说后言及世间智,不唯世间。不尔,如何证沙门果?又言修地立四果者,或随转门说。第十六心亦名为修道,立初果故。准此,真见摄见地少分,余如前说。
五、与十三住相摄者,谓种性住等,亦唯大乘真、相见道,摄彼第三住之少分,通三时故。更有多门,略陈且止。
【论文】
九‧一五八 菩萨得此二见道时,生如来家。
【疏翼】
第二广释上﹝第二十八﹞颂中,第四解得见道时功德有异。于中分六︰一、生如来家,二、入住初地,三、得平等心,四、生大法众中,五、多门自在,六、知近大觉。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自下第四、入地功德[129]。
世亲第六云︰由此能令诸佛种姓无断绝故[130]。无性云︰谓佛法界名如来家[131]。于此证会,故名为生──于此所缘,胜智生故[132];转先所依,生余依故[133];绍继佛种,令不断绝,乃至般若证真[134]法界,名于中生、名真佛子──由此般若,于佛法界能正作证、树自相续故[135]。
【论文】
九‧一五九 住极喜地。
【疏翼】
第四解见道时功德有异中,第二入住初地。
【述记‧卷五十五】
于十地中「住极喜地」也,下当释此。
四十七说:分十王位,多作转轮圣王[136]王此洲,华果也[137]。
【论文】
九‧一六○ 善达法界,得诸平等。
【疏翼】
第四解见道时功德有异中,第三得平等心。
【述记‧卷五十五】
无性:于此法界深作证故[138]。
「得诸平等」者,《佛地经》说得十平等[139]。
《摄论》第六云:得一切有情、一切菩萨、一切如来三种平等心性故[140],广如彼释[141]。
【论文】
九‧一六一 常生诸佛大集会中。
【疏翼】
第四解见道时功德有异中,第四生大法众中。
【述记‧卷五十五】
即常生在他受用土中。如《梵网经》[142]、《十地经》说[143]。至下十地中广说。
【论文】
九‧一六二 于多百门,已得自在。
【疏翼】
第四解见道时功德有异中,第五多门自在。
【述记‧卷五十五】
四十七说︰一剎那顷、瞬息、须臾证百三摩地;以净天眼,见诸佛国、见百如来、动百世界;身亦能往彼佛世界,放大光明[144]、成熟百种所化有情;若欲留命,能[145]住百劫;于[146]前后际百劫中事,智见能入;百法[147]门,化作百身,身身皆能现百菩萨眷属;安住如是极欢喜住,诸菩萨众愿力增上,能引无量殊胜正愿所作神变。如是正愿乃至俱胝那庾多百千大劫,不易可数。当知是名略说菩萨极欢喜住,善决定故;四相发心故;发起精进引发正愿故;净修住法故;开晓余住故;修治善根故;受生故;威力故[148];即于十百「自在」,名「多百门」。
广说此相,如《十地经》第三卷[149]说。彼说有十二「百」[150]。彼[151]加三种︰一、如知百佛神力,此中即见百佛[152]摄。二、加能入百佛世界,即此中动百世界中摄。三、加照百佛世界,亦动百世界中摄。彼又少此成熟百类,所化有情[153]。
《论》有十「百」,彼[154]翻者失。彼论[155]中亦合入,照百佛界等一处为释。读者勘之[156]。[157]
【论文】
九‧一六三 自知不久证大菩提,能尽未来利乐一切。
【疏翼】
第四解见道时功德有异中,第五知近大觉。
【述记‧卷五十五】
既证真如,便自知证;自利行也。六十九等说:预流果尚能自知,况此菩萨[158]!
「利乐一切」,利他行也。如四十七[159]说此位菩萨有十种发心[160],如《十地》第一[161]中说十大愿,如《十地》第三[162]卷说。
「十种净修住法」[163],既见诸佛,听闻正法,皆如《十地》第三卷[164]广说。
《瑜伽》四十七、八、九等,皆并广解[165]。一一细勘文义差别。
又作阿赖耶识依他性观,如五十一「三乘差别」[166]。
【疏翼】
以上第二举颂文正释五位即别举五颂别解五位中,第三段别举第三﹝第二十八﹞颂别解第三见道位讫。
--------------------------------------------------------------------------------
[1] 即初中初也。
[2] 《瑜伽》卷五十八云︰
问︰升见道圣者,智行有何相﹝藏文作「de la mthov ba'i lam la yav dag par źugs pa'i 'phags pa'i gav zag gi wes par spyod pa ni ji lta bu yin/」﹞?由几心故,见道究竟﹝藏文作「sems du źig gis mthov ba'i lam yovs su rdzogs par 'gyur/」﹞?云何当舍见所断惑?顿耶?渐耶﹝藏文作「ci mthov bas spav bar bya ba'i bon movs pa ni cig car ram rim gyis sam ji ltar spav bar byed ce na/」﹞?答︰升见道者,所有智行﹝藏文作「wes pa'i spyod pa/」﹞,远离众相﹝藏文作「mtshan ma med pa yin te/」﹞。尔时,圣智虽缘于苦,然于苦事,不起分别谓此为苦,取相而转﹝藏文作「de ni wes pas sdug bsval la dmigs par byed mod kyi/ de de'i tshe na sdug bsval gyi dvos po de la sdug bsval lo sbam pa'i rnam par rtog pa'am mtshan mar 'dzin pa ni mi 'byuv vo/」﹞。如于苦谛,于集、灭、道亦复如是。尔时,即于先世俗智所观谛中一切想、相,皆得解脱,绝戏论智,但于其义,缘真如理,离相而转﹝藏文作「de'i tshe na svon kun rdzob kyi wes pas rnam par dpyod pa'i bden pa dag la svon 'du wes dav mtshan ma las rnam par grol bas rnam par grol ba'i wes pa spros pa med pa don tsam 'ba' źig wes pa'i de bźin bid la dmigs pa mtshan ma med pa 'ba' źig 'jug par 'gyur te/」﹞。其于尔时,智行如是。
建立见道,由二道理﹝藏文作「mthov ba'i lam gyi rnam par gźag pa ni rnam pa gbis te/」﹞:一、广布圣教道理,有戏论建立﹝藏文作「bstan pa gnas pa'i rgyas pa rnam par gźag pa spros pa dav /」﹞,二、内证胜义道理离戏论建立﹝藏文作「don dam pa rnam par gźag pa so sor rav gis rig pa spros pa med pa'o/」﹞。依初建立增上力故,说法智品有四种心,种类智品亦有四心﹝藏文作「de la rnam par gźag pa dav po'i dbav du byas nas chos wes pa'i phyogs dav mthun pa'i sems bźi dav/ rjes su rtogs pa wes pa'i phyogs dav mthun pa'i sems bźi dav/」﹞。随尔所时,八种心转。即尔所时,总说名一无间所入纯奢摩他所显之心,如是总说有九种心见道究竟﹝藏文作「dus ji srid du sems brgyad po de dag 'byuv bar 'gyur ba'i dus de srid du de'i mjug thogs su yovs su bsgoms pa'i sems źi gnas 'ba' źig la źugs pa gcig kav 'byuv bar 'gyur te/ de dag bsdus na sems dgur 'gyur bar de dag gyis mthov ba'i lam yovs su rdzogs par 'gyur te/」﹞。随尔所时,如所施设苦谛之相,了别究竟,即尔所时,说名一心﹝藏文作「dus ji srid kyis sdug bsval gyi bden pa ji ltar btags pa'i rnam par rig pas yovs su rdzogs par 'gyur ba de ni sems gcig ces brjod par bya'o/」﹞。
第二建立增上力故,说有一心,谓唯依一证真如智相应心类﹝从心自性说﹞,见道究竟﹝藏文作「rnam par gźag pa gbis pa'i dbav du byas nas de bźin bid wes pa dav mtshuvs par ldan pa gcig kho nas sems kyi rav bźin las brtsams te mthov ba'i lam yovs su rdzogs par 'gyur ro/」﹞。此中亦有奢摩他道,如前应知﹝第三答文,今不具引﹞。
[3] 即第一师说。
[4] 「五」字,本论《述记》原作「八」,今改。
《瑜伽》五十五云︰
云何名为第四﹝现观智谛﹞现观?谓于加行道中先集资粮,又善方便磨莹心故﹝藏文作「sems yovs su sbyav ba legs par byas pa na/」﹞,从世间顺决择分边际善根无间﹝藏文作「'jig rten pa'i ves par 'byed pa'i cha dav mthun pa'i dge ba'i rtsa ba mthar thug pa'i rjes la/」﹞,有初内遣有情假﹝之﹞法缘心生,能除软品见道所断烦恼粗重﹝藏文作「so so'i bdag bid la sems can gyi brda bsal ba'i chos la dmigs wiv/ mthov bar spav bar bya ba'i bon movs pa'i phyogs dav mthun pa'i gnas van len chuv vu dav bral ba'i sems dav por skye ba dav/」﹞;从此无间第二内遣诸法假﹝之﹞法缘心生,能除中品见道所断烦恼粗重﹝藏文作「de'i rjes la so so'i bdag bid la chos kyi brda bsal ba'i chos la dmigs wiv/ mthov bar bya ba'i bon movs pa'i phyogs dav mthun pa'i gnas van len 'briv dav bral ba'i sems gnis pa skye ba dav/」﹞;从此无间,第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之﹞法缘心生﹝即缘除遣一有情假(「假」,梵文为「sajketa」;藏文为「brda」),及除遣一切法假所有法心生﹞,能除一切见道所断烦恼粗重。又此现观,即是见道﹝藏文作「de ltar na/ de ni mthov ba'i lam yin no/」﹞,亦名双运道﹝藏文作「de yav zuv du 'brel bar 'jug pa'i lam yin te/」﹞。此中虽有毗钵舍那品三心,及奢摩他品三心,然由双运,合立三心﹝藏文作「de ltar gyur pa de yav gsum ni lhag mthov dav mthun pa'i sems yin la/ gsum ni źi gnas dav mthun pa'i sems yin yav zuv du 'brel bar 'jug pa'i phyir gsum kho nar rnam par gźag ste/」﹞,以于一剎那中止观俱可得故﹝藏文作「skad cig gcig la źi gnas dav lhag mthov gbi ga dmigs pa'i phyir ro/」﹞。当知此诸心唯缘非安立谛境。
又前二心,法智相应﹝藏文作「dav po gbis ni chos wes pa dav mtshuvs par ldan pa yin la/」﹞、第三心,类智相应﹝藏文作「tha ma gsum pa gcig bu ni rjes su wes pa dav mtshuvs par ldan pa yin par blta bar bya'o/」﹞,又即由此心势力故,于苦等安立谛中,有第二现观位,清净无碍苦等智生。当知依此智故,苦、集、灭、道智得成立﹝藏文作「sems de dag gi mthus de'i 'og ma gbis mvon par rtogs pa'i gbis pa la/ sdug bsval la sogs pa rnam par gźag pa'i bden pa rnams la sdug bsval la sogs pa wes pa rnam par dag pa bar chad med pa skye ba'i phyir de dag kyav sdug bsval dav/ kun 'byuv ba dav/ 'gog pa dav/ lam wes pa bid yin par rab tu grub pa yin par rig par bya ba'o/」﹞。即前三心,并止观品,能证见断烦恼寂灭﹝藏文作「de ltar źi gnas dav/ lhag mthov gi phyogs dav mthun pa'i sems gsum po de dag gis mthov bar spav bar bya ba'i bon movs pa be bar źi la mvon du byed pa dav/」﹞,能得永灭一切烦恼,及所依事出世间道,是名现观智谛现观﹝藏文作「bon movs dav phuv po thams cad źi bar byed pa 'jig rten las 'das pa'i lam thob pa gav yin pa de ni mvon par rtogs pa'i wes pa bden pa mvon par rtogs pa źes bya'o/」﹞。
[5] 《瑜伽》卷五十九云︰
复次,见断烦恼顿断,非渐﹝藏文作「bon movs pa ni cig car spav bar rig par bya'i rim gyis ni ma yin no/」﹞。所以者何?由现观智谛现观故,能断见道所断烦恼。然此现观与坏﹝梵文为「sajvarta」;藏文为「'dres pa」。汉译为「坏」或「总」﹞缘谛作意相应﹝藏文作「mvon par rtogs pa de'av bden pa 'dres pa la dmigs pa'i yid la byed pa dav mtshuvs par ldan pa yin pas/」﹞,是故三心顿断,一切迷苦谛等﹝藏文作「sdug bsval la sogs pa la log par źugs pa thams cad/」﹞见断烦恼。修断烦恼,渐次而断,数数修道方能断故。
[6] 《对法》卷九云︰
云何见道?若总说,谓世第一法无间无所得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藏文作「mdor bsdu na 'jig rten pa'i mchog gi mjug thogs su mi dmigs pa'i tiv ve 'dzin dav wes rab mtshuvs par ldan pa dav bcas pa ste/」﹞,由无分别奢摩他、毗钵舍那等为体相故﹝藏文作「rnam par mi rtog pa źi gnas dav lhag mthov gi mtshan bid du rig par bya'o/」﹞。又所缘、能缘,平等平等,智为其相﹝藏文作「dmigs par bya ba dav dmigs par byed pa mbam par mbam par skes pa'av de yin te/」﹞,由此,通达所取、能取无性真如故﹝藏文作「gzuv ba dav 'dzin pa dav med pa'i de bźin bid rtogs pa'i phyir ro/」﹞,又遣各别有情假、法假,遍遣二假所缘法智为相﹝藏文作「so so rav la sems can gyi brda chos kyi brda bsal ba'av thams cad du gbi ga'i bsal ba la dmigs pa'i chos wes pa'av de bźin no/」﹞。云何遣各别有情假所缘法智为相?由此智于自相续中,不分别我相故﹝藏文作「des rav gi rgyud bid la bdag gi mtshan mar rnam par mi rtog pa'i phyir ro/」﹞。「不分别」者,是除遣义。
云何遣各别法假所缘法智为相?由此智于自相续中,不分别色等法相故。云何遍遣二假所缘法智为相?由此智于一切处,无有差别、不分别我及法相故﹝藏文作「thams cad du gbi ga'i brda bsal ba la dmigs pa'i chos wes pa ji lta bu źe na/ thams cad du bye brag med par bdag dav chos wes pa'i chos kyi mtshan ma la rnam par mi rtog pa'i phyir ro/」﹞。
复次,若别说见道差别﹝藏文作「yav mthov ba'i lam rab tu dbye na/」﹞,谓世第一法无间﹝藏文作「'jig rten pa'i chos kyi mchog gi mjug thogs su/」﹞,苦法智忍、苦法智﹝藏文作「sdug bsval la chos wes pa'i bzod pa dav/ sdug bsval la chos wes pa dav/」﹞、苦类智忍、苦类智﹝藏文作「sdug bsval la rjes su rtogs pa'i wes pa'i bzod pa dav/ sdug bsval la rjes su rtogs pa'i wes pa dav/」﹞;集法智忍、集法智﹝藏文作「kun 'byuv ba la chos wes pa'i bzod pa dav/ kun 'byuv ba la chos wes pa」﹞、集类智忍、集类智﹝藏文作「kun 'byuv la rjes su rtogs pa'i bzod pa dav/ kun 'byuv la rjes su rtogs pa'i wes pa dav/」﹞;灭法智忍、灭法智、灭类智忍、灭类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类智忍、道类智;如是十六种于诸圣谛中,法、类智忍,法、类智﹝藏文作「chos dav rjes su rtogs pa la bzod pa dav wes pa rnams so/」﹞,是见道差别。
「苦」者,谓苦谛。
「苦法」者,谓苦谛增上所起教法﹝藏文作「sdug bsval gyi bden pa'i dbav du byas pa'i chos bstan pa rnams so/」﹞。「法智」者,谓于加行道中,观察谛增上法智﹝藏文作「sbyor ba'i lam la sdug bsval gyi dbav du byas pa las byuv ba'i chos la rnam par dpyod pa'i wes pa'o/」﹞。「智忍」者,谓先观察增上力故,于各别苦谛中,起现证无漏慧﹝藏文作「svar rnam par dpyod pa'i dbav du byas nas/ so so rav la sdug sbval gyi bden pa mvon sum du gyur pa'i zag med pa'i wes rab ste/」﹞。由此慧故,永舍见苦所断一切烦恼﹝藏文作「gav gis sdug bsval mthov bas spav bar bya ba'i bon movs pa spav ba sdug bsval la chos wes pa'i bzod pa źes bya ste/」﹞。
今于此中所说义者,谓于方便道﹝即加行道﹞中,观察依止苦谛所起契经等法,如理作意所摄智增上力故,于自相续苦谛中,现证彼真如,出世间慧正见体生﹝藏文作「sbyor ba'i lam la sdug bsval gyi bden pa'i dbav du byas pa'i mdo la sogs pa'i chos la rnam par dpyod pa'i wes pa tshul bźin yid la byed pas bsdus pa'i dbav du byas nas rav gi rgyud la yod pa'i sdug bsval gyi bden pa la de bźin bid mvon sum du gyur pa'i 'jig rten las 'das pa'i chos wes rab yav dag pa'i lta ba'i rav bźin 'byuv ste/」﹞。由此慧故,永舍一切见苦所断、三界所系、二十八随眠,是故名为苦法智忍。
苦法智者,谓忍无间,由此智故,于前所断烦恼解脱而得作证。所以者何?先由忍故,永断一切见苦所断烦恼,令所依转,从此无间,由如是智生,证得转依,是名苦法智。
苦类智忍者,谓苦法智无间无漏慧生,于苦法智忍及苦法智各别内证言︰后诸圣法,皆是此种类﹝藏文作「sdug bsval la chos wes pa'i mjug thogs su sdug bsval la chos wes pa'i bzod pa dav sdug bsval la chos wes pa 'di gbis 'phags pa'i chos rnams kyi rgyu'o źes so so rav la mvon sum du gyur pa'i zag pa med pa'i wes rab bo/」﹞。所以者何?由初二种若忍、若智,是后一切学与无学圣法种类,从此彼得生故,是故无漏慧生,各别内证缘此为境,言后诸圣法皆是此种类,是故名为苦类智忍。
苦类智者,谓此无间无漏智生,审定印可苦类智忍。所以者何?由苦类智忍无间无漏智生,于苦类智忍内证印可,故名苦类智。如是于余谛中,随其所应诸忍、诸智,尽当知。于此位中,由法忍、法智,觉悟所取;由类忍、类智,觉悟能取。所以者何﹝如是结文,藏文无﹞?出世间道有二境界︰谓真如及正智。法智品道,真如为境;类智品道,正智为境。由此诸忍、智,如实了知故。
[7] 如《显扬》卷十七云︰
如是已得暖等善根,当知从此入于现观。……从此无间,无有加行、解脱、见道所断随眠,三心智生︰一、内遣有情假缘智,二、内遣诸法假缘智,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此中前二,是法智;第三、是种类智。如是三智能断一百一十二烦恼。如是烦恼,十种所摄。一百一十二烦恼者,谓欲界,见苦谛等所断各有十种,色、无色界,见苦谛等所断各有九种,各除瞋。如是名为一百一十二烦恼。何等十烦恼所摄?谓五见自性、五非见自性。如前﹝卷一末「烦恼杂染」中﹞已说。
[8] 「为」字下,《金藏》衍「颂」字。
[9] 「断」字,《金藏》缺。
[10] 《金藏》作「此以」,余作「以此」。
[11] 泰《抄》有「理障」二字。
[12] 「障」字下,《金藏》有「理障,证断」四字,余无。
[13] 「复」字,《金藏》有,余无。
[14] 《枢要》卷下云︰
有义:渐者,依《疏》以三心为「渐」。五十九说三心为顿,准此文释,顿通一心、三心。诸释顿、渐,如别抄﹝即《杂集论述记》卷二十﹞多少别引,三心别粗细如第一﹝别﹞抄﹝末﹞显﹝如云「问︰见道不断,名为细者;见道断者,应是其粗?解云︰若对俱生,应作此释。若尔,何故三心见道,初有情假称为软品?次明法假名为中品?修道断惑亦称为微细难断?解云︰粗细据义不同。见道所断理应是粗。名『软品』者,约能断道劣,故名软;非谓烦恼细,故名软。修位所断,理实断道明利强威,约能断道应说粗强。约彼烦恼行相,微细,故不相违」﹞。
[15] 「二心究竟」四字,《金藏》有,余无。
[16] 《枢要》卷下云︰
见道一、二师说「胜进道」,以何为境?即缘解脱道境,更无别行相。思之!
[17] 《大乘法苑义林章》原有〈见道章〉。如〈断障章〉末「说见修断
障顿渐」看〈见道章〉,但已佚。
[18] 《了义灯》卷十九中云︰
顿断师义有十一释︰且断二障各三品中,各有下、中、上共合为三,有其四说︰一云七心︰三无间、三解脱、起一胜进入相见道。二云六心:除胜进道。三云五心︰即后无间为前解脱;第三无间后,起解脱及一胜进。四云:四心,除胜进。
问︰既有七、四剎那差别,如何名「顿」?答︰二障同断,名之为「顿」。
若尔,云何五十五等说三心耶?答︰同前渐断释。彼三心就断二障各一品中,有其三说︰一云三心,一云二心,一云一一,义说为二。无间解脱能断障故,名无间道。证无为故,名解脱道。此论「虽多剎那」者,是余师义。
灵泰《抄》两次略引〈见道章〉,同《了义灯》义。《了义灯》说玄
奘并有渐断师十四释或十六释。
[19] 如《瑜伽》卷五十八云︰
第二建立增上力故,说有一心︰谓唯依一证真如智相应心类,见道究竟﹝藏文作「de bźin bid wes pa dav mtshuvs par ldan pa gcig kho nas sems kyi rav bźin las brtsams te/ mthov ba'i lam yovs su rdzogs par 'gyur ro/」。意谓「唯由真如智相应心类,以心本性为依,说见道究竟」﹞。
[20] 「及别」二字,《金藏》有,余无。
如《杂集论述记》卷二十云︰
云何见道?依此论及《大论》五十八有一心见道;及五十五、《显扬》十七有三心见道;五十八复有九心见道;此论下文复有十六心见道、四心见道。
何以如此不同者,西方二说︰一云︰ 其真见道离戏论唯只一心,如五十八说﹝《略纂》卷二十九解三心见道云「然法师云︰遣有情假者,是方便道中行也。(遣)法(假)缘心生者,无间道心生,从因为论。由无间道不别作(遣)有情观等故」。慧沼〈见道章〉云「若入大乘,要作安立非安立谛、二空、三性唯识观等」﹞。
其三心等,皆假说。相见道何以名缘非安立谛?云何言从世第一法生?何用三心各皆言断粗重?十六心等复言世第一法生,而何所因?述曰︰引时、证异,故说不同。其真观中,唯一心是。故知初菩萨前加行,先学人观,后学法观,入真观中,双为二观。后相见道前之二心,学前加行,第三双观仿真观中。又即真观中,人法各异,粗细不同,先学断粗,后方学细,第三双仿。义析真如有异,故有三心,故菩萨相见道三心不同。真观相难知,相观相易说。义析三心,唯说三心。假言断粗重,假﹝原作「故」,今改﹞言从﹝世﹞第一法生,缘非安立谛。
又为十六心者,一菩萨相观亦仿前真。前真之中,分义用异︰无间、解脱道,皆缘相分生,返照自体,名自证分。故相见道法忍、法智,学前二道﹝缘相分﹞;类忍、类智,学自证分,但缘前心。类智虽缘忍生,可以拟学解脱道之自证。
又二乘之人加行作十六心观,其真观亦唯生空心。后相观中亦仿加行,学真观者已如前说。亦以真观难说,但说相观之心。假说为真,故言从世第一法无间十六心生。或十六心观,唯二乘相,为非菩萨行。
其言九心者,于中三释︰一说︰谓四忍、﹝四﹞智品,别有八心。忍智合论,故说为四,类忍、智亦然。复依一止说,故有九心。
又说法智品有四者,既云「品」言,明非一定。此中意取四法忍,类忍亦然。合说忍数,故有八种。依法类、智品,复有八心,俱解脱道故,依一心说,唯说一心,故合有九。
又说法忍、智,计合八心。断下界惑故,故合说为四。类忍、智品者,亦八心。断上界惑故,故合说为四。后重观前十六心事究竟故,依一止说,唯说一心。总名九心。其四心者,此乃分谛而论,非观为四,至﹝卷十一﹞文﹝如云「然不依名言戏论门,见此是无常义,如无常行于无常义,余行于余义,随其所应,亦如是」﹞可知。其此会释,二家同此。
第二说︰说三心为真见道者,即取彼五十五文缘非安立﹝谛﹞等为证。后十六心是假相见道,三心皆言断粗重者,粗重有多种,今说无妨,思之可知。
云何五十八言一心文?释曰︰见道断惑,非如修位作九品,见断束烦恼为一品。事究竟故,总名一心,亦无妨难。诸余相违,一如前说。
[21] 《金藏》作「为」,余作「有」。
[22] 《略纂》卷二十九解三心见道文中云︰
那烂陀寺﹝梵文「nalanda」﹞海慧﹝梵文「sagara-mati」﹞论师释此三心,非唯菩萨见道,亦是二乘。所以者何?初别观法上无我,故作无我行观,名「遣有情假」。次作空行,遣属我法假,除我所执,名第二「遣法假」。第三假我及属我法,重观我、我所下品空故,名遍遣二假。然今取唯大乘为胜。
[23] 《金藏》作「有」,余作「又」。
[24] 谓初中初,即「辨三心」。
[25] 「有情假」,藏文作「sems can gyi brda/」。
[26] 「解」字,《金藏》作「计」。
[27] 「假」,梵文为「sajketa」;藏文为「brda/」。
[28] 即能缘之智。
[29] 见本论《述记》下文。
[30] 「劣」字下,《金藏》有「后」字。
[31] 「能」字,《金藏》误作「然」。
[32] 《对法》卷九如云︰
又遣各别有情假、法假,遍遣二假所缘法智为相。
[33] 即《瑜伽》卷五十五。
[34] 《瑜伽》卷六十九原文为:
又前二心,法智相应;第三心,类智相应。
[35] 如《对法》卷九文。
[36] 《瑜伽》卷六十九原文为:
问︰一切类智现在前时,皆能了别色、界无色界耶?答︰若有曾于色、无色界所有诸法,善闻、善思、善取相者﹝藏文作「thos pa dav/ bsam pa dav/ gzuv bar 'gyur na ni/」﹞,即能了别﹝藏文作「rtogs par byed do/」﹞,若不尔者,不能了别。
[37] 「心」字,《金藏》有,余无。
[38] 「等」,取《瑜伽》卷五十五、《显扬》卷十七初。
[39] 谓下界。
[40] 即人空、法空,或所取、能取空。
[41] 谓法空见分。
[42] 《对法》卷十一如云︰
问︰于诸谛中,有十六行。皆通世间及出世间。世、出世行,有何差别?答︰于所知境,不善悟入、善悟入性差别故;有障、无障性差别故;有分别、无分别性差别故﹝藏文作「wes bya la legs par mi źugs pa dav legs par źugs pa dav/ sgrib pa dav bcas pa dav sgrib pa med pa dav/ rnam par rtog pa dav bcas pa dav rnam par rtog pa med pa'i phyir 'di ni bye brag go/」﹞。所以者何?于诸谛中,无常苦等世间行,于所知境界不通达真如性故;烦恼所随眠故;依名言门起戏论故﹝藏文作「de bźin bid ma rtogs pa dav/ bon movs pa'i bag la bal yod pa dav/ mvon par brjod pa'i sgo nas spros pa'i phyir te/」﹞。如其次第,不善悟入、有障碍、有分别;出世间行与此相违︰善悟入、无障碍、无分别。
云何出世行无有分别,而善悟入所知境界?由彼诸行,现在前时,虽复现证,见无常义,然不依名言戏论门,见此是无常义﹝藏文作「ji ltar 'jig rten las 'das pa'i rnam pa las 'jug pa na mi rtag pa'i don mthov gi/ mi rtag pa bid ces bya bar mthov ba ni ma yin no/」﹞。如无常行,于无常义,余行于余义,随其所应亦如是。
[43] 「一」字,《金藏》有,余无。
[44] 即《大乘法苑义林章》〈见道章〉,已佚。《了义灯》卷十九中有解,
乃玄奘所传。
[45] 如「别抄」云︰
三藏解顿、渐二师,合二十五释﹝顿断师十一解,已见上引﹞。且渐断师有十四释。且烦恼、所知,各分三品,总有五解︰一云︰即各三品:先断烦恼三品之中,各有无间、解脱,成其六心。次断所知,既起种类断道,即起胜进,复有一心,总有七心。次断所知三品,亦有六心,欲入相见,起一胜进,亦总七心,合十四心真见究竟。
何故入相﹝见道﹞,起胜进道?以相见道未曾得故。
问︰准第十﹝初﹞云「﹝菩萨利根渐断障位,非要别起无间、解脱。剎那剎那能断证故。加行等四,﹞剎那剎那前后相望,皆具四道﹝原作「皆容具有」﹞」即不别起,何故今说有十四心?答︰彼别师义。又释︰彼据修道,非创初说。
又云︰
又传二十六释︰渐断十六,顿断有十。且渐断十六释者,如断二障各三品中,分为四释。于前﹝即第一﹞释中,但除断烦恼已,起胜进道,方断所知,余释同前,故但四解﹝以除第一解故﹞。断二品中,同前除胜进,亦只四释。又二﹝障﹞下品别断、上品合断中,亦同前四解﹝中第三解﹞。各一品中,亦有四解︰一云五心,一云四心,除胜进;一云四心,即后无间为前解脱,别起胜进入相见道;一云三心,亦除胜进。总十六释。顿断十释者,各分三品合顿断中,同前顿断除一胜进,亦为四解。各分二品,亦同前渐分为四解。各分一品中,但为二解。无「唯一心义说为二」之中解也。如渐顿各分为三,俱非正释。各分二中,第二二中,后二释正,顺教文故。顿中各一,初二解正,第三及余,皆不正释。
[46] 如言:
然今此中,人、法二障,各分上、下︰粗者为上,细者为下,合为四类。
[47] 「实」字,依下文,疑应作「当」,即所治分当体。
[48] 即所治当体。
[49] 即前顿证顿断师义。
[50] 「决」字,《金藏》作「故」。
[51] 「卷」字,《金藏》无。
如《对法》卷九解「十六心」云︰
苦者,谓苦谛;苦法者,谓苦谛增上所起教法;法智者,谓于加行道中,观察谛增上法智;智忍者,谓先观察增上力故,于各别苦谛中,现证无漏慧。由此慧故,永舍见苦所断一切烦恼。
[52] 如《瑜伽》卷五十五云︰
又前二心法智相应,第三心,类智相应。又即由此心势力故,于苦等安立谛中,有第二现观位,清净无碍苦等智生﹝藏文作「sems de dag gi mthus de'i 'og ma gbis mvon par rtogs pa'i gbis pa la sdug bsval la sogs pa rnam par gźag pa'i bden pa rnams la sdug bsval la sogs pa'i wes pa nnam par dag pa bar chad med pa skye ba'i phyir/」﹞。当知依此智故,苦、集、灭、道智得成立。
[53] 即《对法》卷九。
[54] 「法」字,原作「正」。
[55] 《对法》卷九原文:
﹝于此位中,法忍、法智,觉悟所取(藏文作「gzuv ba rtogs so」);由类忍、类智,觉悟能取(藏文作「'dzin pa rtogs so」),所以者何?世间道有二境界︰谓真如,及正智﹞。法智品道,真如为境;类智品道,正智为境。由此诸忍智,如实了知故。
[56] 即二十八种分别随眠。
[57] 「者」字,《金藏》有,余缺。
[58] 同《对法》卷九所说:
法智品道,真如为境;类智品道,正智为境。
[59] 即「出世智后所得」。
[60] 《瑜伽》卷五十五为:
云何名为﹝第五﹞现观边智谛现观﹝藏文作「mvon par rtogs pa'i mtha' las byuv ba'i wes pa bden pa mvon par rtogs pa gav źe na」﹞?谓此﹝第四现观智谛﹞现观后所得智名现观边智。当知此智,第三心无间,从见道起,方现在前﹝藏文作「wes pa de yav sems gsum pa'i mjug thogs su mthov ba'i lam las lavs pas mvon du byas nas/」﹞。缘先世﹝间﹞智,曾所观察下、上二地,及二增上安立谛境、似法类智,世俗智摄﹝藏文作「rnam par gźag pa'i bden pa sa 'og ma sa 'og ma'i dbav gis byuv ba dav/ sa gov ma sa gov ma'i dbav gis byuv ba rnams la/ chos dav rjes su rtogs pa'i wes pa dav 'dra ba kun rdzob wes pa/」﹞,通世出世,是出世间智后所得﹝藏文作「'jig rten pa dav 'jig rten las 'das pa'am 'jig rten las 'das pa'i rjes las thob pa'i wes pas/」﹞。如其次第,于一一谛,二种智生︰谓忍可欲乐智,及现观决定智﹝藏文作「bden pa re re la yav go rims bźin du 'dod pa'i wes pa dav/ mvon par rtogs pa ves pa'i wes pa gbis gbis 'byuv ba ste/」﹞。如是依前现观起已,于下、上诸谛中,二二智生﹝藏文作「de ltar mvon par rtogs pa sva ma las lavs pa la gov ma'am/ 'og ma'i bden pa dag la wes pa gbis gbis 'byuv ba gav yin pa de ni/」﹞,是名﹝第五﹞现观边智谛现观。
此中前智遣假法缘故,是无分别﹝藏文作「de la wes pa sva ma ni brda bsal ba'i chos la dmigs pa'i phyir rnam par rtog pa med pa yin no/」﹞,后智随逐假法缘故,是有分别﹝藏文作「wes pa phyi ma ni brda ma bsal ba'i chos la dmigs pa'i phyir rnam par rtog pa dav bcas pa yin no/」﹞。又前智于依止中,能断见断烦恼随眠﹝藏文作「yav sva mas ni mthov bas spav bar bya ba'i bon movs pa'i bag la bal gnas las spav bar byed do/」﹞;后智思惟所缘故,令彼所断更不复起﹝藏文作「phyi mas ni dmigs pa yid la byed pas de dag bid kyi 'jug pa spav bar b, yed do/」﹞。又前智能进趣修道中,出世断道﹝藏文作「yav sva mas ni bsgom pa'i lam la 'jig rten las 'das pa'i lam gyis spav bar byed do/」﹞,第二智能进趣世出世﹝间﹞断道﹝藏文作「phyi mas ni 'jig rten pa dav 'jig rten las 'das pa'i lam gyis spav bar byed do/」﹞,无有纯世间道能永害随眠﹝藏文作「'jig rten pa'i lam 'ba' źig gis bag la bal yav dag par 'joms pa ni med de/」﹞。由世间道,是曾习故,相执所引故﹝藏文作「'jig rten pa ni 'dris pa'i phyir dav/ mtshan ma la mvon par źen pas 'jug pa'i phyir ro/」﹞,如相执所引,如是亦不能泯伏诸相﹝藏文作「de ni ji ltar mtshan ma la mvon par źen pas 'jug pa de ltar mtshan ma rnam par 'jig par 'jug par mi 'gyur la/」﹞。如不能泯伏诸相,如是亦不能永害粗重﹝藏文作「ji ltar mtshan ma rnam par 'jig par mi 'jug pa de ltar gnas van len yav dag par 'joms par yav 'jug par mi 'gyur te/」﹞,是故彼道无有永害诸随眠义。
[61] 《显扬》卷十七原文为:
当此智真证觉分,非方便位,亦是六种清净智相︰所谓法智、种类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相。此智无分别故,但随所作建立六智相。不由行差别故,建立六种应知。
[62] 《金藏》作「又」,余作「文」。
[63] 「下、上」,《金藏》作「上、下」。
[64] 如《显扬》卷十七下文云︰
从此谛现观以上,于修道中,有十六行世出世清净智生︰谓于欲系苦谛生二智︰一、现观审察智,二、现观决定智;于色、无色系苦谛亦有如是二智。如于苦谛有四智,如是于集、灭、道谛,亦各有四智。如是总有十六种智。
[65] 见《瑜伽》卷五十五「第五现观边智谛现观」处,如云:
于一一谛,二种智生︰一、谓忍可欲乐智及现观决定智。下、上二地,四谛一一各有二智,故亦成十六智。
[66] 具意云:从第四现观智谛现观,三心非安立见道起,作此安立谛第
五现观边智谛现观观。
[67] 即《显扬》。
[68] 《枢要》卷下云︰
「现前不现前」言,依欲界身入现观论,非即于色界入现观亦尔。彼言下上界故。
[69] 《枢要》卷下云︰
二种十六心,上、下谛境在前作,初十六心在后作。初粗,观事;后细,观理故。又诸教唯说,道类智名已知根,建立预流果故。今以相粗显故,所以先说,观智后说。
[70] 《枢要》卷下云︰
此十六心,独觉一坐圣者如何不说亦作?彼不出观,期心未满;虽至第十六心,不名第三果。若非想﹝非非想﹞断九品障无间解脱剎那,思之可知。若不作此相见道者,有何意也?思之!
[71] 「此」字,《金藏》有,余无。
[72] 如《瑜伽》卷五十八云︰
建立见道,由二道理﹝藏文作「mthov ba'i lam gyi rnam par gźag pa ni rnam pa gbis te/」﹞:一、广布圣教道理,有戏论建立﹝藏文作「bstan pa gnas pa'i rgyas pa rnam par gźag pa spros pa dav bcas pa dav/」﹞,二、内证胜义道理,离戏论建立﹝藏文作「don dam pa rnam par gźag pa so sor rav gi rig pa spros pa med pa'o/」﹞。依初建立增上力故,说法智品有四种心,种类智品亦有四心﹝藏文作「de la rnam par gźag pa dav po'i dbav du byas nas chos wes pa'i phyogs dav mthun pa'i sems bźi dav/ rjes su rtogs pa'i phyogs dav mthun pa'i sems bźi dav/」﹞。随尔所时,八种心转,即尔所时,总名一无间所入纯奢摩他所显﹝应依藏文作「修」﹞之心﹝藏文作「dus ji srid du sems brgyad po de dag 'byuv bar 'gur ba'i dus de'i srid du de'i mjug thogs su yovs su bsgoms pa'i sems źi gnas 'ba' źig la źugs pa gcig kyav 'byuv bar 'gyur te/」﹞。如是总说有九种心,见道究竟﹝藏文作「de dav bsdus na sems dgur 'gyur bas mthov ba'i lam yovs su rdzogs par 'gyur te/」﹞,随尔所时,如所施设苦谛之相,了别究竟,即尔所时,说名一心﹝藏文作「dus ji srid kyis sdug bsval gyi bden pa ji ltar btags pa'i rnam par rnam par rig pas yovs su rdzogs par 'gyur ba de ni sems gcig ces brjod par bya'o/」﹞。
[73] 「品」字,《金藏》无。
[74] 《略纂》卷三十二中云︰
此明相见道也。略有三说︰一云︰「法智品」等者,「品」者,品类,品类之言,即并摄忍。即四法忍、法智一品类,合名「四心」。类智亦尔。此是「智品」有八种,能有断惑之功。此说次后入如智品时节,八定品能寂静心故,住心故,总名为一奢摩他之心,故言「九心」。前智品八心,后定品一心,以定品无断惑之功,不为智故,但总名「一心」。虽智时有定,定时有智,功能别故,智时隐定,定时隐智,不论。
问曰︰初四法忍、法智为四心,类智亦尔者,应随顺小乘解,以断上下界惑别故。又解大乘别者,如《对法》﹝卷九﹞初无间﹝「由法忍法智觉悟所取」﹞、后无间﹝「由类忍类智觉悟能取」﹞别,故云各为一类。
二说︰今言「品」者,是品类义。论云:「法智品」者。不取其法智,意取法忍,即法智之品故。此法忍为四,类忍为四,故「八心」。以能断惑是无间道,故得智名,四法智四类智,合为「一心」,名纯奢摩他道。以不能断惑,非无间道故,总名「九心」。
三说︰即法忍智为四,类忍智为四心,名「八心」。见道双运故,此八俱时有定品,亦八心。但以功能令心住寂静,不同于智能断惑故,言总得「一心」名。智为八心,故合有九。
初解,前后别故,合三十二心总为一故,总言九心。此解但有十六心,定慧别故,名为「九心」,三说之中,后解为胜。
初解三十二心者,论云:「即尔所时」,故定慧同时但有十六,何得言三十二?
第二解,论云:「法智品」,「类」故,何得言取忍为四?
第三解为胜。真见道定、慧,或前、后,或俱,三说同上。或无间解脱别故;或断、慧思别故;或俱义故;如前叙诸家见竟。
[75] 《对法》卷九云︰
谓世第一法无间苦法智忍,……道类智。
[76] 《显扬》卷十七初云︰
如是已得暖等善根,当知入于现观。……从此无间,无有加行解脱、见道所断随眠、三心智生。……
[77] 《瑜伽》卷五十五云︰
从世间顺善决择分边际善根无间,有初内遣有情假法缘心生。……
[78] 《金藏》作「之」,余作「云」。
[79] 「相」字,《金藏》有,余无。
[80] 即无间而生。
[81] 如《显扬》卷十七云︰
当知此智真证觉分,非方便位。亦是六种清净智相︰所谓法智、种类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相。此智无分别故,但随所作,建立六智相。不由行差别,建立六种应知。
[82] 智周《演秘》云︰
「三心相见」非安立故。故不得以「非安立因」以证三心非真见道。
如理《义演》云︰
以三心相见道是非安立故,故不得将「非安立因」证于三心非真见道,但可以「非安立因」证十六心非真见道。
[83] 《显扬》卷十七〈成现观品〉次文续云︰
在此现观位中,诸菩萨由先修习胜资粮力故,于自他相续苦中,起五种平等心︰谓粗重平等心、无我平等心、断精进平等心、一切菩萨现观平等心。
又云︰
当知此平等心性,即是大我阿世耶及广大阿世耶﹝「阿世耶」,梵文为「awaya」;藏文为「bsam pa/」﹞。于遍计所执性无所得故;于有漏、无漏二性,过失、功德亦无所得,由无分别故。
[84] 「后者」二字,《金藏》有,余无。
[85] 相见道或自证见分。
[86] 谓不及前亲证唯识性,观照真如。
[87] 《瑜伽》卷五十五末云︰
此中前智遣假法缘故,即不分别二取诸法而缘故,是无分别。后智随逐假法缘故,是有分别。又前智于依止中,能断见断烦恼随眠。后智思惟所缘故,令彼所断更不复起。又前智能进趣修道中出世断道,第二智能进趣世出世断道。无有纯世间道能永害随眠──由世间道是曾习故,相执所引故;如相执所引,如是亦不能永害随眠;是故彼道无有永害诸随眠义。
[88] 「智摄」二字,《金藏》及余本缺。
[89] 本论卷十简别云︰
《集论》等说十五界等唯有漏者,彼依二乘粗浅境说,非说一切。谓余成就十八界中,唯有后三通无漏摄。佛成就者虽皆无漏,而非二乘所知摄。
[90] 如《佛地经论》卷三云︰
如是所说四智相应心品,为有相分、见分等耶?定有见分照所照境,有自证分通照见分,证自证分,证自证分照自证分,故亦定有。若无如是三分差别,应无所缘,应不名智!相分不定。有义:真实无漏智品,无障碍故,亲照前境,无逐心变似前境相。以无漏心说名无相,无分别故,又说缘境不思议故。
彼中三说均许为智,非无见分等三,只有无相分为不同耳。即如《疏》
说「有相见」或「无相见」等。
安慧《唯识三十论》卷下,解「见道位」,第二十八颂末句曾云︰
即断所取、能取执着随眠,心亦安住自心法性。
[91] 《瑜伽》卷五十五末云:
后智,随逐假法缘故,是有分别。
[92] 《佛地经论》卷三,说三师,其中第二师,有部分文云「无执计故,
言无能取、所取等相」,但「非无似境缘照义用」,与此中第二师实异。
[93] 「思惟」,藏文作「yid la byed pa/」。
[94] 《瑜伽》卷七十一云︰
问︰若思惟真如,即观真如耶?设观真如﹝藏文作「de bźin bid mthov bar 'gyur ba gav yin pa de/」﹞,即思惟真如耶?答︰应作四句︰有思惟真如,非观真如,谓以分别所摄如理作意思惟真如﹝藏文作「rnam par rtog pas bsdus pa'i yid la byed pas de bźin bid yid la byed pa na/」﹞,但见真如相,不见实真如﹝藏文作「ji srid du ma rtogs kyi bar du de bźin bid kyi mtshan ma ni mthov bar 'gyur/ de bźin bid mthov bar mi 'gyur źiv/」﹞,乃至未至正通达位,及通达后,作意思惟,安立真如﹝藏文作「rtogs par mi 'gyur ba'i bar dav/ rtogs par 'gyur na yav de'i 'og tu rnam par gźag pa'i de bźin bid yid la byed pa'o/」﹞。有观真如,非思惟真如,谓通达真如时,由胜义故思惟无﹝汉译作「其」,今改﹞相﹝藏文作「de bźin bid rtogs par byed pa'i tshe na don dam par mtshan ma med pa yid la byed pa'o/」﹞。有思惟真如,亦观真如,谓通达后,相续思惟非安立真如﹝藏文作「rtogs pa'i 'og tu rnam par ma bźag pa'i de bźin bid rgyun du yid la byed pa'o/」﹞。有不思惟真如,亦不观真如,谓离如理所引作意思惟诸相﹝藏文作「rigs pas bskyed pa med pa'i yid la byed pas mtshan ma yid la byed pa'o/」﹞。
问︰若思惟相,即观其相耶?设观其相,即思惟其相耶?有思惟相,不观其相,谓前第二句。有观其相,不思惟相,谓前初句。﹝汉藏两译初及第二例﹞有思惟相,亦观其相,谓前第四句;有非思惟相,亦非观其相;谓前第三句﹝汉藏两译第三及第四例﹞。
[95] 如《佛地经》卷六〈妙观察智品〉云︰
又如世界,大小轮山之所围绕。如是如来妙观察智,不愚一切自相、共相之所围绕。
《佛地经论》卷六解云︰
如是如来妙观察智,遍知一切自相、共相,能断世间一切疑惑。自共相愚,是疑惑因。知自共相,无此愚故,自无疑惑,能断他疑。大圆镜智永离二障,不愚一切自相、共相,能生此智,摄护此智,故名「围绕」。镜智虽能知一切自相、共相,无分别故,不能为他说法断疑。此智能知,有分别故,能为一切说法断疑。
如《摄论‧无性释》卷九〈彼果智分〉第十一云︰
应知法身由几佛法之所摄持?略由六种︰一、由清净:谓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五、由言说:谓转一切见、闻、觉、知言说戏论,得令一切有情心喜辩说智自在故。
又前文云︰
复次,法身由几自在而得自在?略由五种︰……三、由辩说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由转想蕴依故。
[96] 如《佛地经论》卷三云︰
若无漏心全无相分,诸佛不应现身、土等种种影像。如是,则违处处经论。转色蕴依,不得色者,转四蕴依,应无识等!则成大过。
卷七又云︰
金刚喻定现在前时,灭一切障,善根势力量无边故,所得色身充满法界,遍实净土。大圆镜智相应净识所变身、土无限量故。诸佛识变同处、同时,其相相似,不相障碍,尽未来际无间无断。依此能令诸佛受用广大喜乐,是故说名受用身土。
《摄论‧无性释》卷九〈彼果智分〉第十一又云︰
复次,法身由几自在而得自在?略由五种︰一、由佛土:自身相好,无边音声,无见顶相自在,由转色蕴依故……。四、由现化变易引摄大众,引摄白法自在,由转行蕴依故。
[97] 如《摄论‧无性释》卷九〈彼果智分〉第十一,说「法身由五自在
而得自在」中云︰
二、由无罪无量广大乐住自在,由转受蕴依故……。五、由圆镜平等观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转识蕴依故。
[98] 《金藏》作「既」,余作「即」。
[99] 如遍计所执自性。
[100] 即出真、相差别讫。
[101] 「五」字,《金藏》有,余缺。此下依次为:五十八、五十九。
[102] 「五」字,本论《述记》原作「九」,今改。
[103] 窥基〈六现观章〉已佚,慧沼《义林章补缺》卷六〈见道章〉第
九:「诸门相相摄略有五种」,其中第一,即「与六现观相摄」;第二「与十现观相摄」;第三「与七地相摄」;第四「与九地相摄」;第五「与十三住相摄」。或慧沼所列五门,即本六现观章。今只得依之。
[104] 「扬」字,《金藏》无。
[105] 如《对法》卷十三云︰
建立现观略有十种︰谓法现观﹝藏文作「chos mvon rtogs/」﹞、义现观﹝藏文作「don mvon rtogs/」﹞、真现观﹝藏文作「de kho na mvon rtogs/」﹞、后现观﹝藏文作「rjes la mvon rtogs/」﹞、宝现观﹝藏文作「don mchog mvon rtogs/」﹞、不行现观﹝藏文作「kun mi 'byuv ba spyod pa'i mvon rtogs/」﹞、究竟现观﹝藏文作「mthar thug mvon rtogs/」﹞、声闻现观﹝藏文作「ban thos kyi mvon rtogs/」﹞、独觉现观﹝藏文作「rkyen gcig gyis rtogs pa'i mvon rtogs/」﹞、菩萨现观﹝藏文作「byav chub sems dpa'i mvon rtogs/」﹞。
「法现观」者,谓于诸谛增上法中,已得上品清信、胜解,随信而行﹝藏文作「gav bden pa'i dbav du byas pa'i mdo sde la sogs pa'i chos rnams la spyod pa na/」﹞。所以者何?由于诸谛增上契经等法中,从闻他音增上缘力,已得最后顺﹝信﹞解脱分善根所摄、上品清信胜解﹝藏文作「dad pa dav thar pa'i cha dav mthun pa tha mas bsdus pas mos pa dav dad pa chen po thob par 'gyur ro źes gsuvs pa yin no/」﹞。由得如是清信胜解故,说名以法现观﹝藏文作「'di ltar de mos pa dav dad pa chen po thob pas bden pa de dag la chos mvon par rtogs par 'gyur źes brjod do/」﹞。
「义现观」者,谓即于诸谛增上法中,已得上品,于诸谛境谛察法忍﹝藏文作「bden pa rnams la chos la ves par sems pa'i bzod pa chen pa thob pa ste/」﹞。此忍,居顺决择分位。所以者何?由即于如上所说法中,如理作意增上缘力,于苦等谛境已得最后顺决择分善根所摄、上品谛察法忍。此谛察法忍,由三种如理作意所显发,复成三品︰谓上软、上中、上上﹝藏文作「bzod pa de yav tshul bźin yid la byed pa'i chen po'i chuv vu dav/ chen po'i 'briv dav/ chen po'i chen por bsgrub pa rnam pa gsum mo/ bzod pa de yav chos la ves par sems pa tshul bźin yid la byed pa rnam pa gsum gyis phye ba ste/ chen po'i chuv vu dav/ chen po'i 'briv dav/ chen po'i chen pos so/」﹞。上软者,谓即此生时暖位﹝藏文作「tshe de'i dro bar gyur pa rnams so/」﹞;上中者,谓顶、忍位﹝藏文作「chen po'i 'briv pos ni rtse mo dav bzod pa rnams so/」﹞;上上者,谓世第一法﹝藏文作「'jig rten pa'i chos kyi mchog rnams so/」﹞。
「真现观」者,谓已得见道十六心剎那位,所有圣道﹝藏文作「gav mthov ba'i lam gyi sems kyi skad cig bcu drug po dag thob pa'o/」﹞。又于见道中,得现观边,安立谛世俗智﹝藏文作「mthov ba'i lam ni yav bden pa rnam par 'jog pa mvon par rtogs pa'i mtha' las byuv ba kun rdzob wes pa rnams thob ste/」﹞,由出世智增上缘力,长养彼种子故,名得此智,而不现前。以见道十六心剎那无有间断,不容现起世间心故﹝藏文此处简略,只作「des mvon du byed pa ni ma yin no/」﹞,于修道位,此世俗智方现在前﹝藏文作「de dag ni bsgom pa'i lam la mvon du byed do」。此下即云「de kho na mvon/ par rtogs pa ni mthov ba'i lam ste/ de ni bden pa rnam par 'jog pa mthov bar rtogs pa'i mtha' las byuv ba kun rdzob wes pa rnams thob ste/ 'jig rten las 'das pa'i ye wes kyi dbav gis de'i sa bon gsos pa'i phyir yin gi/ mvon du byed byed pa ni ma yin te/ mthov ba'i lam gyi sems kyi skad cig bcu drug po dag rgyun mi chad pas 'jig rten pa'i sems kyi/ skabs med pa'i phyir ro/」﹞。
「后现观」者,谓一切修道。由见道后,一切世间、出世间,皆名后现观故﹝藏文作「mthov ba'i lam gyi gov du 'jig rten pa dav 'jig rten las 'das pa thams cad do/」﹞。
「宝现观」者,谓于佛证净﹝藏文作「savs rgyas la wes nas dad pa dav ldan pa dav/」﹞、于法证净、于僧证净。由佛圣弟子于三宝所,已得决定证清净信︰谓薄伽梵是真正等觉者;法、毗奈耶,是真善妙说;圣弟子众﹝藏文作「ban thos kyi dge 'dun/」﹞是真净行者﹝藏文作「legs par źugs pa'o źes de ltar wes te ves nas savs rgyas la sogs pa la 'phags pa ban thos dad pa'o/」﹞。
「不行现观」者,谓已证得无作律仪故,虽居学位﹝藏文作「gav gis mi(德格版原缺) bya ba'i sdom pa thob pa'i 'phags pa slob pas(德格版原作「pa'i」)bsdus pa'i slob pa/」﹞,而谓我今已尽那﹝应作「捺」﹞落迦、旁生、饿鬼、颠堕恶趣﹝藏文作「bdag gis sems can dmyal ba zad do/ dud 'gro zad do/ yi dwags zad do/ van sov van 'gro log par ltuv ba zad do/」﹞。我不复能造恶趣业、感恶趣异熟﹝藏文作「bdag kyav van sov ba'i las byas nas van sov rnams su rnam smin mvon par 'grub pa'i skal ba can ma yin no sbam mo/」﹞。已得无作律仪者,谓已证得圣所爱戒所摄律仪,由得此故﹝藏文作「mi bya ba'i sdom pa 'phags pa dgyes pa'i tshul khrims kyis bsdus pa de thob pas/」﹞,此所对治那落迦异熟等,必不复行。由那落迦等永尽不行,故名「不行现观」。
「究竟现观」者,如道谛中究竟道说﹝藏文作「ji ltar lam bden las mthar phyin pa'i lam bstan pa lta bu'o/」﹞。谓「已息一切粗重,已得一切离系得」,如是等。
「声闻现观」者,谓前所说七种现观,从闻他音而证得故,名「声闻现观」。
「独觉现观」者,谓前所说七种现观,不由他音而证得故,名「独觉现观」。
「菩萨现观」者,谓诸菩萨于前所说七现观中,起修集忍,而不作证﹝藏文作「yav dag par 'byuv ba'i rtogs pa'i bzod pa ste/ mvon du byed pa ni ma yin no/」﹞。为于声闻、独觉调伏方便中得善巧故;哀恋有情不于下乘而出离故;然于菩萨极喜地中,入诸菩萨正性决定﹝藏文作「byav chub sems dpa'i skyon med par źugs pa/」﹞;是名「菩萨现观」。
已说现观,差别今当说。问︰声闻、菩萨现观有何差别?答︰略有十一种︰境界差别﹝藏文作「dmigs pa'i khyad par dav/」。《摄论》卷二作「所缘差别」﹞、任持﹝藏文作「ber rton gyi/」。《摄论》卷二作「ber brten pa'i/」。汉译作「资持」﹞差别、通达﹝藏文作「rab tu rtogs pa'i/」﹞差别、誓愿﹝藏文作「khas len gyi/」。《摄论》作「于自他平等心」﹞差别、出离﹝藏文作「ves 'byuv gi/」。《摄论》作「地」﹞差别、摄受﹝藏文作「yovs 'dzin gyi/」。《摄论》作「涅槃」﹞差别、建立差别、眷属差别﹝藏文作「gnas dav g·yog 'khor gyi khyad par dav/」。《摄论》作「清净」﹞、胜生﹝藏文作「mvon par skye ba'i/」。《摄论》作「生」﹞差别、生﹝藏文作「skye ba'i/」。《摄论》作「受生」﹞果差别。
「境界差别」者,谓缘方广﹝《摄论》无此二字﹞大乘为境故﹝藏文作「win tu rgyas pa la dmigs pa'i phyir ro/」﹞。
「任持差别」者,谓满大劫阿僧企耶福智资粮圆满故。
「通达差别」者,谓由补特伽罗、法无我理增上法,方便所引出世间智,俱通达二无我故。
「誓愿差别」者,谓能通达一切有情与己平等,犹如自身誓愿摄受故﹝藏文作「bdag dav sems can thams cad mbam pa bid du khas len pa'i phyir ro/」。《摄论》作第八差别,非第四。第四为「涅槃差别」,相当《对法》第五摄受差别。如云「八、由于自他得平等心差别。成熟有情加行,无休息故」﹞。
「出离差别」者,谓依十地而出离故﹝《摄论》作「五、由地差别。依于十地而出离故」﹞。
「摄受差别」者,谓无住涅槃所摄受故﹝藏文作「mi gnas pa'i mya van las 'das pa'i dbyivs yovs su 'dzin pa'i phyir ro/」﹞。
「建立差别」者,谓善修治诸佛净土故。
「眷属差别」者,谓摄受一切所化有情为眷属故﹝藏文作「savs rgyas kyi źiv yovs su sbyov ba dav/ 'dul ba'i skye bo be bar sdud pa'i phyir ro」。《摄论》作「六、七,由清净差别。断烦恼习净佛土故」﹞。
「胜生差别」者,谓世间腹所孕子,继父种族,令不断绝,如是菩萨绍隆佛种,令不断绝,是名佛真子相故﹝《摄论》作「九、由生差别。生如来家故」﹞。
「生差别」者,谓于如来大集会中生故﹝藏文作「'khor gyi dkyil 'khor rnams su skye ba'i phyir ro/」。《摄论》作「十、由受生差别。常于诸佛大集会中摄受生故(藏文作「skye 'byuv gi khyad par ni savs rgyas kyi 'khor gyi dkyil 'khor du dus thams cad du skye 'byuv yovs su 'dzin pa'i phyir ro/」)」﹞。
「果差别」者﹝《摄论》作「十一、由果差别者,十力、无畏、不共佛法、无量功德果成满故」﹞,复有十种︰谓转依差别﹝下文解云「谓染、不染一切种所依粗重永断故,一切无上功德所依永转故」﹞、功德圆满差别、五相差别﹝下文云「谓清净等五相差别︰一、清净差别:谓永断一切烦恼并习气故。二、圆净差别:谓遍修治佛净土故。三、身差别:谓法身圆满故。四、受用差别:谓一切时处大集会与诸菩萨受用种种大法乐故。五、业差别:谓随其所应起种种变化,遍于十方无量无边诸世界中作诸佛事故」﹞、三身差别﹝下文云「谓证得圆满自性、受用、变化身故」﹞、涅槃差别﹝下文云「谓于无余涅槃界,为欲利乐一切有情,一切功德无断绝故」﹞、证得和合智用差别﹝下文云「证得和合智用差别者,谓证得最极清净法界一味故(藏文作「'dres wiv ber 'dres kyi ye wes kyi nus pa thob pa'i khyad par ji lta bu źe na/ win tu rnam par dag pa'i chos kyi dbyivs ro gcig pa bid dav/」),于彼能依一切种妙智用(藏文作「de la brten pa thams cad kyi mchog wes pa bid la/」)一一佛功能等一切佛功能故(藏文作「savs rgyas thams cad sems so sor mthu dav ldan pa'i phyir ro/」)」﹞、障清净差别、和合作业差别﹝藏文作「'dres wiv 'dres kyi las byed pa'i khyad par/」。下文云「谓化导一一有情作用,皆一切佛增上力故」﹞、方便示现成等正觉入般涅槃差别﹝藏文作「mvon par rdzogs par byav chub dav mya van las 'das par ston pa'i thabs kyi khyad par/」﹞、五种拔济差别﹝藏文作「yovs su skyob pa rnam pa lva'i khyad par/」。下文云「谓拔济灾横等五事︰一、拔济灾横(藏文作「be bar 'tshe ba las yovs su skyob pa ni/」):谓如来入城邑等时,令盲、聋等得眼、耳等。二、拔济非方便(藏文作「thabs ma yin pa/」):谓令得正见、远离邪见故(藏文作「'jig rten pa'i yav dag pa'i lta ba thob pas lta ba van pa thams cad bral bar byed pa'i phyir ro/」)。三、拔济恶趣:谓令生见道(藏文作「mthov ba'i lam bskyed pas/」),越诸恶趣故。四、拔济萨迦耶(藏文作「'jig tshogs las yovs su skyob pa ni/」):谓令证阿罗汉果,永脱三界故。五、拔济乘:谓令诸菩萨不乐下乘故」﹞。
[106] 《显扬》卷十七〈成现观品〉第八云︰
问︰思现观以何为体?答︰以上品思所生慧为体,或此俱行菩提分法为体。
问︰戒现观以何为体?答︰以圣所爱身语等业为体。或此俱行菩提分法为体。
问︰现观智谛现观以何为体?答︰以缘非安立谛圣慧为体。或此俱行菩提分法为体。
问︰现观边智谛现观以何为体?答︰以缘安立谛圣慧为体。或此俱行菩提分法为体。
问︰究竟现观以何为体?答︰以尽智、无生智等为体。或此俱行菩提分法为体。
又此现观差别有十八种︰谓闻所生智现观、思所生智现观、修所生智现观、顺决择分智所生现观、见道现观、修道现观、不善清净世俗智现观、善清净世俗智现观、胜义智现观、不善清净行有分别智现观、善清净行有分别智现观、善清净行无分别智现观、成所作前行智现观、成所作智现观、声闻等智现观、菩萨等智现观。
[107] 见《瑜伽》卷五十五、七十一、卷十末等。如卷七十一云︰
问︰思现观有何相﹝藏文作「bsam pa mvon par rtogs pa'i rtags gav źe na/」﹞?答︰若有成就﹝藏文作「dav ldan pa/」﹞思现观者,能决定了﹝藏文作「de ltar ves par gyur pa/」;五十五云「决定义是现观义(藏文作「ves pa'i don te/」)」﹞「诸行无常、一切行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住异生位,已能证得如是决定。非诸沙门、若婆罗门、若天、若魔、梵及余所,能如法引夺﹝五十五云「此则于诸谛中,决定智慧,及彼因、彼相应、彼共有法为体(藏文作「de yav bden pa rnams la ves pa'i wes rab lhan cig 'byuv ba rgyu dav bcas pa ste/ de ni re źig mtshan bid yin no/」)」;又云「云何名现观?谓于诸谛决定思惟(藏文作「ves par sems pa/」)」﹞。
问︰信观现有何相﹝藏文作「dad pa mvon par rtogs pa'i rtags gav źe na/」﹞?答︰若有成就信现观者,或是异生、或非异生,于现法中及后法中,经不妄称余是大师,余法善说,余僧正行﹝五十五云「谓三宝所三种净信。由于宝义已决定故,及闻所成决定智慧」﹞。
问︰戒现观﹝藏文作「tshul khrims mvon par rtogs pa'i/」﹞有何相?答︰若有成就戒现观者,终不复能乃至故心断傍生命、不与而取﹝藏文作「wes bźin du brdzun gyi tshig smra ba dav/」﹞、习欲邪行、知而妄语﹝藏文作「'dod pa rnams la log par g·yem pa dav/」﹞、饮米等酒、诸放逸处﹝藏文作「chav dav bcos pa'i chav dav sbyar ba'i chav dav bag med pa'i gnas la brten mi srid pa yin no/」﹞。
问︰现观智谛现观有何相?答︰若有成就现观智谛现观者,终不复能依诸妄见而有所作﹝藏文作「lta ba'i gnas byed pa dav/」﹞,于自所证而有疑惑,于诸生处而有贪染,现行世相计为清净﹝藏文作「mtshan ma spyod par rnam par dag par yid ches pa dav/」﹞,诽谤﹝藏文作「skur ba 'debs wiv spov ba/」﹞声闻、独觉、大乘,作恶趣业﹝藏文作「van sov ba'i las byed par yav mi srid pa yin na/」﹞,何况能造害父母等诸无间业?乃至不能生第八有。
问︰现观边智谛现观有何相?答︰若有成就现观边智谛现观者,终不于彼他所诘问而生怖畏﹝五十五明以上二现观相状,已于前具引,此则明二者标志之相﹞。
问︰究竟现观﹝藏文作「mthar thug pa'i mvon par rtogs pa/」﹞有何相?答︰若有成就究竟现观者,终不复能犯于五处﹝藏文作「gnas lva la spyod mi srid pa」。《显扬》作「五种犯处」﹞,亦不复能,乃至故断诸傍生命、不与而取、行非梵行习淫欲法﹝藏文作「mi tshavs par spyod pa 'khrig pa'i chos la brten pa dav/」﹞、知而妄语、蓄积财宝诸妙欲具而受用之﹝藏文作「gsog 'jog gi lovs spyod kyis 'dod pa rnams la lovs spyod pa dav/」﹞,亦不怖畏不可记事﹝藏文作「luv du bstan pa'i dvos po dag gis mi(德格版原缺) skrag pa dav/」﹞,亦不妄计所有苦乐──自作、他作、自他俱作、非自非他为因而生﹝藏文作「bde ba dav sdug bsval rav gi byas pa'am/ gźan gyis byas pa'am/ rav dav gźan gyis byas par yid ches pa dav/ bde ba dav sdug bsval rav gis kyav ma byas/ gźan gyis kyav ma byas par rgyu med pa las byuv bar yid ches mi srid pa yin te」。藏文意为「不妄信苦乐由自作,或由他作,或由自他俱作;亦不妄信苦乐非依自、非依他,无因而生。」藏文较佳﹞,如是等类,当知是名诸现观﹝标﹞相﹝藏文「rtags」。汉译有时作「相见」﹞。
[108] 见《摄论》卷二、两《释》卷六。
[109] 《摄论》与《对法》卷十三中有十一种,已略对比。
《杂集论述记》卷二十七云︰
现观十一种中与《摄论》﹝两《释》卷﹞第六,次第、名字不同。此中增眷属,彼处无处;此少彼「断烦恼﹝习﹞」,彼第六、七总名「清净差别」,与修治佛土﹝即「净佛土」﹞一处明故;此以少净﹝如云「建立差别者,谓善修治佛净土故」﹞,因中未足,在果方圆,「断烦恼习」在果差别;彼明清净有二︰所治净、所修净,二体别故,不论眷属﹝无「眷属差别」。只「八、由于自他得平等心差别」与《杂集》中第四「誓愿差别」相似,但亦因果有别﹞;此中「胜生」别名「生﹝差﹞别」、「生如来家故」,此中「生差别」,彼云「受生差别」,意不相违。
[110] 原有〈六现观章〉已佚。如理《义演》云︰
「义」者,谓能观心上无常义;「事」者,观心同时俱有之法,同一事业故;「所缘」者,谓四谛非安立等。﹝以上灵泰《抄》文同,盖出一源。﹞谓此等法义,如〈六现观章〉广明,故云︰「如别抄说」。
《了义灯》卷十九云︰
此思等六,出体有四︰一、克性,二、据胜,三、相应,四、眷属。如思现观等说是慧者﹝如五十五云︰「此则于诸谛中决定智慧,及彼因、彼相应、彼共有法、为体」﹞,即克性体;及﹝七十一云:﹞「俱行菩提﹝分﹞法」即后二体。五十五云「﹝云何名初现观?谓于诸谛﹞决定思惟」者,「思惟」即「思」,据胜出体。
《略纂》卷二十九解《瑜伽》卷五十五文云︰
法师云「于诸谛中,决定智慧」,谓思现观;「及彼因」者,谓有漏见道以前信;「彼相应」者,谓无漏信;「彼共有」者,谓戒现观。
若作此释,摄现观不尽。又此中文,「及彼因」者,即于谛决定之因,岂无无漏信因耶?若尔,「彼共有」,是谁之彼耶?
今别解云︰「决定智慧」即是﹝现观﹞智谛,及﹝现观﹞边智﹝谛﹞、究竟现观等三种,皆缘谛生故。「及彼因」者,即思现观,是智谛﹝现观﹞之因故。若如胜军,即此以为苦法忍之正因等,护法、护月等合之释,准知。「彼相应」,谓无漏信观,皆是心所法故。信﹝原作「依」,今改﹞等,故名曰相应,据无漏胜者,隐有漏信而不论。「共有法」者,即戒现观,此但名彼共有因故。
若尔,何故先说﹝现观﹞智谛﹝现观﹞等耶?
此中初问「谛现观有几﹝种﹞」,今正答谛之现观︰谓﹝现观﹞智谛﹝现观﹞及﹝现观﹞边﹝智谛现观﹞、究竟﹝现观﹞等。余非正现观。若是思现观,「因」故,名现观;信从「相应」,得名现观;戒是「共有」等,名现观。非正现观故,今不次、越次而答,以初正出现观体故,如余处﹝卷七十一、卷十末等﹞文。
先明思信等者,此位,地分齐,故不同也。此中六现观,如下文自当广辨。与《对法》第十三「十现观」相收,故下论云︰「﹝云何名为第二现观?﹞谓三宝所、三种净信。由于宝义,已决定故,及闻所成决定智慧」等。若据实,此信通漏、无漏。此中但据无漏胜者为言,何以知者?以有漏中说闻、思故。思慧前初缘教,必先闻慧故,此中隐有漏论闻慧也。
若尔,闻慧何不别立也?
义曰︰若据初缘谛宝,要信为导首,即信用增者,以简择法为胜,即思慧胜故。准据信及与思、闻慧,即信中摄。修慧通有漏、无漏,胜者是﹝现观﹞智谛﹝现观﹞等收。有漏如何?如闻慧说,用非增故,亦在信中收,此未见文。闻慧,信中收,此文为证也。即以闻、信二法为体。然信义初增,闻从信说。
此中﹝现观﹞智谛﹝现观﹞等,唯约见道初得为论。然下文亦有胜道等至无学位,总名究竟观。﹝原作「于现法中,一切烦恼永断决定故,于当来世,一切依事永灭决定故,名究竟现观。」﹞
「别抄」卷五中云︰
问︰六与十种,如何相摄?
解云︰六中,思﹝原作「慧」,今改﹞观,摄十中法义二种。彼思现观,虽言思相应慧为性,此约方便为名。据实,即以决择分善为性。或思﹝现观﹞不摄义现观。以唯决择分故,前释为胜。
六中,信﹝现﹞观,彼十中宝现观也,彼举所信,故作是说;六中,戒观摄十中不行;六中,智谛现观,摄十中真全、后一分,以六中第四、五以后得为其性故;六中,第五唯摄后﹝十﹞中缘安立谛一分义,并能摄后世俗智;六中,究竟摄十中四究竟,一名六、十同有。若声闻有,名声闻;独觉,菩萨﹝有﹞,准此应知。
问︰几有漏?几无漏?
解云︰六中思,十中法、义,克性有漏;以是地前故,各据所生无漏方便相从,亦通无漏。六中信、十中宝,通漏、无漏,以彼信通二种故。六中戒、十中不行,唯无漏,以用圣所爱戒为性故。六中智谛、十中真观,一向无漏,根本、后得二为体故。六中边观、十中后观,通漏、无漏;缘安立谛边,无漏所摄;通世俗智,故摄有漏。六中究竟、十中究竟及声闻等三,通漏、无漏,以用前五及以前七为其性故。别别行相不及于思种种思惟观察等也。
《了义灯》卷十九云︰
释名者,如思现观是邻近释。如四念住,体实是慧,由与念俱,名为「念住」。忍现观,亦尔。
又云︰
信、戒,释名者,或亦有财。虽体非观,能助现观故。或依主释,助现观之信、戒,令观明净,名信、戒现观。或如「念住」,亦是邻近。
[111] 即思现观。
[112] 如《瑜伽》卷七十一云︰
初唯喜俱行,余通喜、乐、舍俱行。
[113] 《瑜伽》卷五十一说:
上品思所成慧为自性。
「思所成慧」,梵文为「awaya」;藏文为「bsam pa/」。汉译作「思」或「意乐」。
[114] 见《显扬》卷十七〈成现观品〉。
[115] 「观」字下,《金藏》有「道」字。
[116] 《瑜伽》卷七十一原文为:
问︰无边际智﹝藏文作「wes pa mtha' yas pa/」﹞及顺决择分善根,何现观摄?答︰非诸现观摄,但是现观等流。
[117] 《瑜伽》卷七十一云︰
缘三宝境上品──世间、出世间──清净信为自性。
[118] 《瑜伽》卷七十一云︰
信现观由意乐故,于三宝中,能生不动胜解为业、正行清净为业,一分能往善趣为业。
[119] 本论卷一云︰
表既实无,无表宁实?然依思愿善恶分限,假立无表,理亦无违。谓此或依发胜身语善、恶思种增长位立,或依定中止身、语、恶现行思立,故是假有。
[120] 「等」,取《显扬》卷十七〈成现观品〉。
[121] 「缘非安立谛境慧为自性」,藏文作「rnam par ma bźag pa'i bden pa
la dmigs pa'i wes rab kyi vo bo dav/」。
[122] 如前屡引《瑜伽》卷五十五云︰
从世间顺决择分边际,善根无间,有初内遣有情假法缘心生,能除软品见道所断烦恼粗重;从此无间,第二内遣诸法假法缘心生,能除中品见道所断烦恼粗重;从此无间,第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法缘心生,能除一切见道所断烦恼粗重。
又云︰
即前三心并止观品,能证见断烦恼寂灭,能得永灭一切烦恼及所依事,出世间道,是名现观智谛现观。
[123] 「等」,取《显扬》卷十七〈成现观品〉。
[124] 《瑜伽》卷五十五云︰
何等名为出世尽智?谓若智于尽、无分别智﹝藏文作「de la 'jig rten las 'das pa'i zad pa wes pa gav źe na/ zad la rnam par mi rtog pa'i wes pa gav yin pa'o/」﹞。
何等名为世出世尽智?谓若智于尽有分别﹝藏文作「'jig rten pa dav 'jig rten las 'das pa'i zad pa wes pa gav źe na/ zad pa las rnam par rtog pa dav bcas pa'i wes pa gav yin pa'o/」﹞。
何等名为出世无生智?谓即此依世灭因义故,于当来世,依事不生中,所有无分别智﹝藏文作「'jig rten las 'das pa'i mi skye ba wes pa gav źe na/ smras pa/ phuv po 'gag pa de nid kyi rgyu'i don gyis phyi mar phuv po ni skye ba la rnam par rtog pa dav bcas pa gav yin pa'o/」﹞。
何等名世出世无生智?谓当来世,依事不生中,所有有分别智﹝藏文作「'jig rten pa dav 'jig rten las 'das pa'i mi skye ba'i wes pa gav źe na/ smras pa/ phyi mar phuv po mi skye ba la rnam par rtog pa dav bcas pa gav yin pa'o/」﹞。
《枢要》卷下前文云︰
三十七品以九法为体︰遍行一──谓喜受;别境三──念、定、慧;善有四──谓信、进、舍、轻安。色法一──谓道、共无表。
[125] 如《瑜伽》卷六十九云︰
法智、类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能知胜义所知。知胜义故,能证见修所断法断。尽智、无生智,能知所作究竟所知﹝藏文作「bya ba'i mtha' rab tu wes so/」﹞,知所作究竟故,心得决定,无有疑惑,于自断中,离增上慢﹝藏文作「rav gi spavs pa la mvon pa'i va rgyal med do/」﹞。他心智能知他心净不净行所知﹝藏文作「pha rol gyi sems wes pas de gźan dag gi sems kyi rgyu ba dge ba dav mi dge ba rab tu wes so/」﹞,由知此故,如实知他所有意乐、界及随眠﹝藏文作「gźan dag gi bsam pa dav khams dav bag la bal wes so/」﹞。十力智能知一切种别所知﹝藏文作「stobs bcu'i wes pas ni wes bya'i rnam pa thams cad rab tu wes so/」﹞,由知此故,能正于他,起一切种教诫、教授﹝藏文作「gźan dag la yav dag par gdams wiv rjes su bstan pa rnam pa tham cad 'jug par byed civ/」﹞;能断一切有情疑惑;能善安置一切有情于善趣果及解脱中﹝藏文无后四字,只作「sems can rnams mtho ris dav bde ba'i 'bras bu la 'god par byed civ/」﹞;有大势力能作一切有情利益及安乐事﹝藏文作「sems can thams cad kyi bya ba thams cad la mthu yod pa yin te/」﹞。如是名为五品所知,及五种业。
又云︰
无漏者,谓于一切无学身中可得。此及所余,总名俗智,亦唯世间。当知所余法类智等,是出世间,亦唯无漏。尽、无生智,当知唯于漏尽中生。若不分别尽及无生,谓我已得诸漏永尽,我未来苦不复当生者,唯是无漏,唯出世间。若作如是分别者,唯是无漏世出世间世俗智摄,是未曾得,是阿罗汉相续中生﹝藏文作「ma 'dris pa yin źiv dgra bcom pa'i rgyud la yod pa yin par yav blta bar bya'o/」﹞。他心智唯是世间。若在异生及有学相续中者,是有漏。若无学相续中者,是无漏。
问︰何因缘故,清净身中诸世俗智说名无漏?答︰由彼身中,诸漏随眠已永断故﹝藏文作「'di ltar de dag gis zag pa'i bag la bal gav yin pa de yav dag par bcom pa dav/」﹞。又此诸智是他心智现所行境﹝藏文作「wes pa de yav pha rol gyi sems wes pa kho na'i mvon sum gyi spyod yul yin la/」﹞。此他心智,非染污性,非余染污现所行境﹝藏文作「de ni bon movs pa can gźan gyi spyod yul ma yin pa dav/」﹞,又彼自性不与一切烦恼相应﹝藏文作「de ni rav bźin kyav bon movs pa dav mtshuvs par ldan pa ma yin pa'i phyir te/」﹞,是故此智由随眠故,由所缘故,由相应故,皆成无漏。十力智,在如来相续中是未曾得,唯是无漏世间智摄﹝藏文作「de bźin gwegs pa'i thugs kyi rgyud la mva' ba'i mkhyen pa ma 'dris pa dav/ zag pa med pa dav/ 'jig rten pa yin par blta bar bya ste/」﹞。何以故?由此一切种智皆带戏论而现行故﹝藏文作「'di ltar wes pa dag thams cad ni spros pa dav bcas par rgyu ba yin pa'i phyir ro/」﹞。
[126] 《枢要》卷下云︰
下明十现观等﹝以上已引,今再和会﹞。《对法》十三说十现观︰
一、法现观:最后顺解脱分善根所摄「清信、胜解」。若准《瑜伽》﹝卷七十一﹞六现观,唯取喜受相应思所成慧;若准《显扬》﹝卷十七〈成现观品〉﹞十八现观,通闻、思、修最胜三慧。然《对法》解「义现观」──由即于如上所说法中,如理作义增上缘力,故知法现观亦即思慧,如理作意故。今依《唯识》,唯取思。二、义现观:即最胜「顺决择分」。其暖为下品;顶、忍,为中品;世第一法为上品。三、真现观:谓见道。四、后现观:谓修道。此二共《唯识》别︰《唯识》约安立非安立别。《对法》约道位别,亦不相违。五、宝现观:即信现观,得四不坏信,唯取无漏。《瑜伽》﹝卷七十一初﹞宽通有漏故﹝如云「缘三宝境上品──世间、出世间──清净信为自性」﹞。戒能越生死恶道法,俱说「宝」名。《唯识》通取一切信。六、不行现观:谓戒能遮犯戒,于非不行。七、究竟现观:同唯识。八、声闻。九、独觉。十、菩萨。此三约能证乘别故。
《唯识》但约所证行明,广明现观,所以除决择分。不约人论,所以无三乘别。《对法》不约广、略,但明了观得,名「现观」。约人法论,所以有十。亦不相违。
《显扬》第十七说六及十八。六同此论,十八者,一、「闻」,二、「思」,三、「修」,四、「决择分智」,五、「见道」,六、「修道」,七、「究竟道」,八、「不善清净世俗智」,九、「善清净世俗智」,十、「胜义智」,十一、「不善清净行有分别智」,十二、「善清净行有分别智」,十三、「善清净行无分别智」,十四、「成所作加﹝原作「前」﹞行智」,十五、「成所作智」,十六、「成所作后得﹝原无﹞智」,十七、「声闻等智」,十八、「菩萨等智现观」。
此十八中分五位︰初七,约五道以明现观;次三,约真俗智以明现观;次三、依有漏、无漏,有分、无分别,以明现观;次三:依加行、根本、后得三智以明现观;后二:依上乘下乘以明现观。然此唯明慧观,观察诸法故;不取信、戒。然解脱分智、定、散有殊,三慧类异,故分三种。真俗智中,有漏唯世俗,无漏通二种,故合分三种。有分别、无分别中,亦有漏无漏别,无漏通二,有漏唯有分别。依三业行,以显智殊。此中「成所作」,非四智中成所作智,乃是本期愿所作智。加行、根本、后得,如诸无漏。上乘、下乘,因果通论,故但二种。故与《唯识》六现观、《对法》十现观,亦不相违。
《摄论》﹝卷二、两《释》﹞第六说现观十一种差别,即《对法》第十三,声闻菩萨现观差别有十一,更无别体。
[127] 现观智谛现观。
[128] 「道」字,《金藏》无。
[129] 《摄论》卷二〈入所知相分〉云︰
如是菩萨悟入唯识性故,悟入所知相﹝藏文作「de ltar na byav chub sems dpa' 'di wes bya'i mtshan bid la rnam par rig pa tsam bid du 'jud pas źugs pa yin te/」﹞,悟入此故,入极喜地──善达法界﹝藏文作「der źugs pas sa rab tu dga' ba la źugs pa yin te/」﹞,生如来家﹝藏文作「de bźin gwegs pa'i rigs su skyes pa yin/」﹞,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藏文作「sems can thams cad la sems mbam pa dav/」﹞,得一切菩萨平等心性﹝藏文作「byav chub sems dpa' thams cad la sems mbam pa dav/」﹞,得一切佛平等心性﹝藏文作「savs rgyas thams cad la sems mbam pa thob pa yin te/」﹞──此即名为菩萨见道。
[130] 《摄论‧世亲释》卷六原作:
由此能令诸佛种姓无断绝故﹝藏文作「gav gis savs rgyas kyi gduv rgyud mi gcod par gyur pa'o/」﹞。
[131] 《摄论‧世亲释》卷六原作:
谓佛法界,名如来家﹝藏文作「de bźin gwegs pa'i rigs ni chos kyi dbyivs yin te/」﹞。
[132] 《摄论‧世亲释》卷六原作:
于此所缘,胜智生故﹝藏文作「de rtogs pa dav/ de la dmigs pa'i ye wes khyad par can bsked pa dav/」﹞。
[133] 《摄论‧世亲释》卷六原作:
转先所依,生余依故﹝藏文作「svon gyi gnas gyur pa dav gnas gźan bkyed pa'i phyir der skyes pa yin te/」﹞。
[134] 「真」字,原作「佛」。
[135] 《摄论‧无性释》原文:
谓佛法界名如来家,于此证会,故名为生;于此所缘,胜智生故。转先所依,生余依故,绍继佛种,令不断绝,如余续生,余众同分,所生能生,相续不断,托所生家﹝藏文作「phal pa rigs mthun par skyes pa bźin du savs rgyas bid du biv mtshams sbyor ba'o/」,较汉译为略﹞。如是般若波罗蜜多证佛法界,名于中生,名真佛子。由此般若波罗蜜多,于佛法界能正作证,树自相续,自在现前,故名为生﹝「如是」以下藏文又略,并有异文﹞。
[136] 「转轮圣王」,藏文作「'khor los sgyur ba'i rgyal po/」。
[137] 如理《义演》云︰
若实佛果,即是菩萨四智心品及大涅槃,并一切智、一切种智,及无漏离系果等也。此皆是菩萨未成,不得果实。﹝灵泰《抄》作「此皆是菩萨所得实果也。」﹞「花果」者,即入地以去由无漏势力傍资地前资粮,以前有漏故一切业,令感得十王位,乃至﹝疑「是」﹞菩萨花报果。花,即是果也。若至初地以上,更不造新业,故资旧业也。
十王诸名未详。
又《瑜伽》卷四十七原文为:
又住于此,在在生处,多作轮王,王赡部洲,得大自在;远离一切所有悭垢;威被有情,调伏悭垢﹝藏文作「de la gnas pa de ni phal cher 'khor los sgyur bar 'gyur te/ tshe rabs tshe rabs su 'dzam bu gliv gi dbav phyug ser sna'i dri ma thams cad dav bral ba sems can rnams kyi ser sna'i dri ma thams cad sel ba'i bdag por 'gyur ro/」﹞。
[138] 《摄论‧无性释》卷六原文作︰
善达法界者,于此法界深作证故。
[139] 如《佛地经》卷五云︰
复次,妙生!平等性智﹝藏文作「win tu 'dus nbam pa bid kyi ye wes/」﹞者,由十种相圆满成就。证得诸相增上平等、喜爱平等法性,圆满成故﹝藏文作「mtshan dav/ bdag po dav/ dga' ba mbam pa bid khov du chud pa yovs su grub pa las dav」。汉译亲光《论》释云「『增上』者,谓富贵自在。色等诸蕴,各别皆非富贵自在;和合亦非富贵自在;即别性故。诸法合时,不舍自性,离此无实补特伽罗。是故一切富贵自在远离遍计所执自性,说名平等。故契经言︰『世尊!我今解了︰一切以无我故,无贫、无富。』『喜爱』者,谓所有喜爱。由遍计力,于顺彼法发生欢喜,于违彼法发生忧戚。遍计所执诸法无故,于彼一切遍计所执喜爱亦无,说名平等。达解如是所说诸相(即大士相及诸随好)增上、喜爱平等法性,故名『证得』」﹞,证得一切领受缘起平等法性﹝藏文作「rten civ 'bral bar 'byuv ba rnams su myov ba mbam pa bid/」﹞,圆满成故﹝亲光解云「缘起有二︰谓内及外。内缘起者,谓无明等十二有支;外缘起者,谓种芽等一切外物。内者,应以杂染、清净二分行相顺逆观察;外者,应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行相观察,谓种等有故,种等生故,芽等得有,芽等得生。此二缘起一切皆由因有,故果有,因生,故果生。无作用义,是缘起义。空无我义、无补特伽罗义,是缘起义。如是等义,缘起自相,是所领受,故名『领受』。或假有情能领受故,名为『领受』。缘起诸法,是所领受。如是一切领受缘起,无作用故,空无我故,无补特伽罗故,远离遍计所执自性,说名『平等』。达解如是所说一切领受缘起平等法性,故名『证得』」﹞。证得远离异相非相平等法性﹝藏文作「mtshan bid dben pa mtshan bid med par mam pa bid/」﹞,圆满成故﹝亲光解云「色等诸法变坏等相,不相似故,名为『异相』。远离如是各别异相,即是共相。如是共相,以何为相?『非相』为相。如契经言︰『一切法性唯有一相,所谓非相。』『非相』即是平等法性。达解如是──遍计所执一切法性毕竟永无──平等法性,故名『证得』。由此证得,如前修习圆满成故,平等性智圆满成就。复有义者,『远离异相』,即无有相。『远离非相』,即无无相。无有、无无,名平等性。余如前说」﹞。弘济大慈平等法性﹝藏文作「yovs su skyob pa'i rnam pa'i byams pa chen po mbam pa bid」。亦有「证得」二字﹞,圆满成故﹝亲光解云「慈有三种︰一、有情缘,二者、法缘,三者、无缘。初发心位诸菩萨等,多分修习有情缘慈,多是有漏。以世俗有,为境界故。修正行位诸菩萨等,多分修习法缘之慈,亦多有漏。大乘教法为境界故。得无生忍诸菩萨等多分修习无缘之慈,虽有所缘,缘法界故。譬如眼等异熟诸法无有分别,不作加行,任运转故,说名无缘──平等性智相应大慈。或有义者,唯缘法界。所缘分别,永无有故,不缘有情及诸法故,名无缘慈。复有义者,亦缘诸法。如实义者,亦缘有情,但无分别、平等行相。了知一切假立有情性平等故,缘生等法性平等故,无我真如性平等故,名平等智。此智相应,就所缘境,得具三慈。但无分别、平等行故,说名无缘。如来地中,平等性智相应大慈众相成满,恒常现行。如来既有无缘大慈,余二不说,自然成就。如来由此三种慈故、平等救济一切有情。非但于彼少分与乐,普于一切有情、诸法、无我真如,平等性转,恒常现行,救度一切。故名『大慈』。非如声闻、异生等,暂时少分与乐行转,不能救度一切有情。以胜一切声闻等故,救度一切诸有情故,长时积集福慧资粮所成满故,说名『弘济』,如是所说『弘济大慈』,遍一切处无差别转,故名『平等』。即此平等──说名『法性』,或即所说『弘济大慈平等法性』──为所缘故,就境说名『平等法性』﹞。无待大悲平等法性﹝藏文作「yal bar mi 'dor ba'i sbiv rje chen po mbam pa bid」。亦有「证得」,汉译略﹞,圆满成故﹝亲光解云「声闻等悲不能拔济一切有情,唯缘欲界少分行相,暂时而转。如来大悲普能拔济一切有情,通缘三界遍满行相,恒时而转。言『无待』者,无所观待,恒救不舍︰谓无所待,随其所应拔济三苦所苦有情,恒转不舍,犹如长者怜爱一子。于诸有情平等而转,以有情界无边际故,成熟有情时无暂废,成熟有情曾不过时。如来常与大悲相应,不可说言暂起暂转」。又云「大慈大悲──无瞋、不害、无痴善根以为自性,与乐、拔苦,行相有异,俱有三种有情缘等。慈,是无瞋;悲,是不害。慈缘无乐,欲与其乐;悲缘有苦,欲拔其苦。『无待大悲』,无差别转,故名『平等』。此即法性。或缘『平等法性』为境」﹞。随诸众生所乐示现平等法性,圆满成故﹝藏文作「sems can thams cad la mos lta ba bźin du gzugs kyi lus kun tu ston pa mbam pa bid pa ji yovs su grub pa las dav」。亲光解云「随诸众生,乐见如来色身差别,如来示现如是色身。如来虽居无戏论位,由平等智增上力故,大圆镜智相应净识现琉璃等微妙色,令诸有情善根成熟,自心变似如是身根,谓自心外见如来身。……如是示现一切如来形相平等,如是平等,即是法性。是故说名『平等法性』。谓诸如来随同所化有情乐见色身形相,即各示现同处同时同类形相,令彼自心如是变现,作利乐事。如诸有情阿赖耶识共相种熟,各各变现世界等相。同处相似不相妨碍,此亦如是。如色身相,余事亦尔」﹞。一切众生敬受所说平等法性﹝藏文作「sems can thams cad kyis gzuv bar 'os pa'i tshig mbam pa bid/」﹞,圆满成故﹝亲光解云「若有如是种类语业,能令有情善根成熟,闻生欢喜,得净信乐,如来便现如是语业,令彼得闻。如来虽无戏论分别,由悲愿力,如是示现,所化有情自胜解力如是变异──谓自心外闻佛音声。如来所出一切语言,称机宜故,诸人天等皆无违逆,故名『敬受』。若不称机,则不示现。故说诸佛语不唐捐。虽有众生不顺佛语,此是化作;或当有益,后必信受。就总为语,故言一切敬受所说。如是语言,由前道理,诸佛同现,故名『平等』。如是平等,即名『法性』」﹞。世间寂静皆同一味平等法性﹝藏文作「'jig rten be bar źi ba dav ro gcig pa mam pa bid/」﹞,圆满成故﹝亲光解云「有漏五蕴,说名『世间』。(苦)念念、(集)对治,二种坏故,即彼息灭,名为『寂静』。由此(道),于此(灭)而寂静故,即是圣道及以涅槃。依他起性世间寂静,同归真如圆成实性,故名『一味』。又『世间』者,遍计所执,此性本无,说名『寂静』。如是寂静所显真如,无差别故,名为『一味』。此即是『平等法性』」﹞。世间诸法苦乐一味平等法性﹝藏文作「'jig rten gyi chos bde ba dav sdug bsval ro gcig pa mbam pa bid/」﹞,圆满成故﹝亲光解云「『世间诸法』略有八种︰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不现诽拨,名『毁』;不现赞美,名『誉』;现前赞美,名『称』;现前诽拨,名『讥』;逼恼身心,名『苦』;适悦身心,名『乐』。如是八种,总有二品︰四违,名『苦』;四顺,名『乐』。生欣戚故。或复此中,略说最后苦乐一对。圣者居中,恒常一味︰得利不高,逼衰不下。如是乃至乐而无爱,苦而无恚。如契经言:『圣处世间,平等一味,犹如虚空;凡愚在世,计有差别。』由彼远离遍计所执,世间八法,于一切处皆同一味。即此说名『平等法性』」﹞。修殖无量功德究竟无量平等法性,圆满成故﹝藏文作「yon tan win tu bskyed pa mbam pa bid yovs su grub pa las so」。亲光解云「『功德』即是菩提分等诸功德法。熏种、长养、成熟、解脱,说名『修殖』。平等性智,虽无分别,由佛菩萨智增上力,如如意珠,令异身中功德生长、成熟、解脱。言『究竟』者,能得三乘般涅槃故。既令解脱,令得世乐,不说自成。如是智名『平等法性』。远离遍计所执性故。或诸菩萨修殖无量菩提分等殊胜功德,乃至究竟,即此名为『平等法性』」﹞。
[140] 见《摄论》卷二、两《释》卷六。原文:
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得一切菩萨平等心性,得一切佛平等性。
[141] 世亲解第一平等心性云︰
由作是思︰如我自身欲般涅槃,一切有情亦如是故。
汉译又一解云︰
又证自他平等性故,如于自身欲尽众苦,于他亦尔。
无性解云︰
遍见一切等无我故﹝藏文作「thams cad la bdag med par mbam pa bid du mthov ba'i phyir te/」﹞。如有说言「一切诸法﹝藏文作「有情」﹞皆如来藏」,如是等﹝藏文作「sems can thams cad ni de bźin gwegs pa'i sbiv po'o źes gsuvs pa lta bu'o/」﹞。
世亲解第二平等心性中第二解云︰
谓与一切菩萨意乐、加行,皆平等故。
无性解云︰
得彼意乐平等性故﹝藏文作「de dag gi gnas gav yin pa de bdag gi yav yin no sbam pa'i phyir ro/」﹞。
世亲解第三平等心性云︰
由此位中得佛法身,证得此故,得一切佛平等心性﹝藏文作「savs rgyas rnams kyi chos kyi sku'i gnas skabs des thob par gyur pa ste/ de thob pas savs rgyas thams cad dav sems mbam pa thob par gyur pa'o/」﹞。
汉译又一解云︰
见彼法界与己法界无差别故。
无性解云︰
得彼法身平等性故﹝藏文作「de dag chos kyi sku gav yin pa de bdag gis kyav thob ba sbam pa'i phir ro/」﹞。
[142] 《梵网经》原一百二十卷、六十一品。鸠摩罗什只译其中第十卷
〈菩萨心地品〉。此品第十,经首文云︰
尔时,众中玄通华光王菩萨从大庄严花光明三昧起,以佛神力放金刚白云色光,光照一切世界。是﹝第四禅地中摩醯首罗天王宫﹞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与共。
[143] 如《十地经论》卷三〈初欢喜地〉第一初云︰
一时婆伽婆成道未久,第二七日,在他化自在天中,自在天王宫摩尼宝藏殿,与大菩萨众俱。一切不退转,皆一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他方佛世界俱来集会。此诸菩萨一切菩萨智慧境界悉得自在,一切如来智慧境界悉皆得入,勤行不息。
如是等文,《佛地经论》等大乘契经中不胜枚举。
[144] 《金藏》作「明」,余作「等」。
[145] 「能」字,本论《述记》引作「得」。
[146] 「于」字,本论《述记》原引作「见」。
[147] 「法」字下,本论《述记》原引衍一「明」字。
[148] 《瑜伽》卷四十七原文及藏文引文:
一剎那顷、瞬息、须臾,能证菩萨百三摩地;以净天眼,能于种种诸佛国土﹝藏文作「skad cig dav/ thav cig dav/ yud tsam cig la byav chub sems dpa'i tiv ve 'dzin brgya la sboms par 'jug pa dav」﹞,见百如来﹝藏文作「lha'i mig gis savs rgyas kyi źiv tha dad pa dag tu de bźin gwegs pa brgya thov ba dav」﹞;又即于彼变化、住持、菩萨住持,皆能解了﹝藏文作「de dag gi sprul ba dav/ byin gyis brlabs pa dav/ byav chub sems dpa' rnams kyi byin gyis rlabs byav wes pa dav/」﹞;以神通力动百世界,身亦能往,放大光明,周匝遍照,普令他见﹝藏文作「'jig rten gyi khams brgya yav g·yo bar byed pa dav de bźin du lus kyis kyav 'gro bar byed pa dav/ 'od kyis rgyas par byas nas gźan dag la ston par byed pa dav/」﹞;化为百类,成熟百种所化有情﹝藏文作「sprul ba brgyas 'dul ba'i sems can brgya yovs su smin par byed pa gav yin pa de lta bu'i brtson 'grus rtsom par byed do/」﹞;若欲留命,能住百劫﹝藏文作「'dod na bskal pa brgyar yav gnas par byin gyis rlob bo/」﹞;于前后际各百劫事,智见能入﹝藏文作「svon mtha' dav phyi ma'i mtha' brgyar yav ye wes mthov bas 'jug par byed do/」﹞蕴、界、处等诸法门中;于百法门﹝藏文作「phuv po dav khams dav skye mched la sogs pa'i chos kyi sgo rnams kyis chos kyi sgo brgya yav rab tu rnam par 'byed do/」﹞﹞能正思择,化作百身,身身皆能现百菩萨,眷属围绕。自兹以去,是诸菩萨由愿力故,当知无量威力神变﹝藏文作「lus brgya yav sprul bar byed do/ lus re re źiv yav byav chub sems dpa' 'khor brgya brgya ston to/ de las lhag par yav rab tu dga' ba'i gnas pa 'di la gnas pa'i byav chub sems dpa' rnams smon lam gyi stobs kyi mthu'i rnam par 'phrul ba ni tshad med par rig par bya ste/」﹞。安住如是极欢喜住诸菩萨众,愿力增上,能引无量殊胜正愿所作神变﹝藏文作「de dag ni smon lam gyi stobs can yin pas smon lam gyi khyad par gyis rnam par 'phrul bar byed do/」﹞;如是正愿,乃至俱胝那庾多百千大劫,不易可数﹝藏文作「yav dag pa'i smon lam de dag gi gravs ni bskal pa bye ba khrag khrig phrag 'bum gyi bar du yav gcad par sla ba ma yin no/」﹞。当知是名略说菩萨极欢喜住──谓善决定故;四相发心故;发起精进引发正愿故;净修住法故;开晓余住故;修治善根故;受生故;威力故﹝藏文作「de ltar na byav chub sems dpa' rnams kyi rab tu dga' ba la gnas pa'i ni sems bskyed pa rnam pa bźi dav/ yav dag pa'i smon lam gyi brtson 'grus brtsams mvon par sgrub pa dav/ gnas pa yovs su sbyov ba dav/ de ma yin pa'i gnas pa la yav byav ba dav/ savs rgyas mthov ba dav/ (此句为汉译所无)dge ba'i rtsa ba yovs su dag par byed pa dav/ skye ba dav/ mthus win/ tu rnam par rgyas pa yin te/」﹞。若广宣说,如《十地经‧极喜地》说。
[149] 「卷」字,《金藏》有,余无。
[150] 如《十地经》卷三〈初欢喜地〉末云︰
是诸菩萨摩诃萨,若欲舍家勤行精进,于佛法中,便能舍家妻子五欲。得出离已,勤行精进,于一念间得「百」三昧,得见「百」佛,知「百」神力,能动「百」佛世界,能入「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佛世界众生,能住寿「百」劫,能知过去未来世,各「百」劫事,能善入「百」法门,能变身为「百」,于一一身,能示「百」菩萨以为眷属。
世亲释《十地经论》卷三末云︰
复次,出家菩萨禅定胜业。胜业有二种﹝藏文作「bsam gtan gyi las gtso bo ste/ rnam par smin pa yovs su 'dzin pa dav/ 'bras bu'i phan yon gyi khyad par rnam pa gbis su rig par bya'o/」﹞:一者、三昧胜:所谓于一念间得百三昧,得百三昧自在力故。二者、三昧所作胜:谓「见百佛」等。以得是三昧力故,于十方佛及佛所加菩萨所,修习智慧故﹝藏文作「ye wes tshol bar byed do/」﹞。「能动百佛世界」者,令可化众生生正信故﹝藏文作「gdul bya rnams 'don par byed do/」﹞。「能入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佛世界众生」者,往至,及见、正化众生故﹝藏文作「'gro ba dav snav bar byed pa gbis kyis sov ste mthov nas yovs su smin par byed do/」﹞。「能住寿百劫」者,摄取胜生故﹝藏文作「skye ba'i khyad par yovs su 'dzin pas ni bskal pa brgyar gnas par byed do/」﹞。「能知过去、未来世,各百劫事」者,化诸众生作离恶上首,说善恶道故﹝藏文作「sems can rnams kyi svon mtha' dav phyi ma'i mtha' la sdig pa dav bral ba'i dbav du byas te/ las kyis rgyur ston to/」﹞。「能善入百法门」者,为增长自智慧思惟种种法门义故﹝藏文作「rav gi blo yovs su smin par bya ba'i phyir chos kyi rnam gravs dag gi don sems so/」﹞。「能变身为百,于一一身能示百菩萨以为眷属」者,多作利益速疾行故﹝藏文作「lus brgya kun tu ston pa dav/ lus re re yav 'khor byav chub sems dpa' brgya brgya dav ldan par ston pas ni de don mav du byed par sbyor ba dav/ don myur bar byed par sbyor bar rig par bya'o/」﹞。
[151] 即《十地经论》。
[152] 「见百佛」,《瑜伽》作「见百如来」。
[153] 原作「化为百类,成熟百种所化有情」。
彼亦有「教化百佛世界众生」。并非是少。且《瑜伽》亦有「身亦能 往」,即《十地经论》中「能入百佛世界」。亦有「放大光明,周匝普照,普令他见」,即《十地经》中「能照百佛世界」。《瑜伽》卷四十七末云「若广宣说,如《十地经‧极喜地》说」。可见《瑜伽》全以《十地经》初地为本,汉译文句难分,应依藏文及汉藏两译经文计数。
[154] 「彼」,谓《十地经论》。
[155] 即世亲所释《十地经论》。
[156] 「变身为百」及「百菩萨眷属」,世亲亦合一为释。
[157] 从「广说此相」以下至此「读者勘之」一段文,错置下节「利乐
一切」《疏》文中,今移至此。
[158] 如《瑜伽》卷六十九云︰
此则名为谛现观边诸世俗智,出见道已,生起此智,证见所断诸法,解脱昔来于彼曾未解脱﹝藏文作「mvon par rtogs pa'i mtha' la mthov ba'i lam las lavs pa de'i rnthov bar spav bas bya ba'i chos gav dag las svon rnam par grol bar ma gyur pa de dag las rnam par grol ba gav yin pa de yav skye bar 'gyur ro/」﹞。由此生故,是诸圣者于见所断烦恼断中,能正分别﹝藏文作「yovs su gcod par byed te/」﹞,谓捺落迦我已永尽,乃至不复堕诸恶趣﹝藏文作「bdag gis sems can dmyal ba rnams dav van sov gi bar dag ni zad de/」﹞。又能了知:我今已证得预流果﹝藏文作「bdag ni rgyun du źugs pa yin no sbam du yav yav dag par rig par byed do/」﹞。
[159] 「七」字,本论《述记》作「九」,今改。
[160] 如《瑜伽》卷四十七云︰
〈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二﹞十种大愿,今即于此极欢喜住,能具引发。由得清净胜意乐故﹝藏文作「dad pa'i dbav du bya ba svon du gtav ste/ phyi ma la yav byav chub kyi phyogs kyi le'u las svar bstan pa'i smon lam chen po bcu po gav yin pa de dag bsam pa dag pa la brten na sa rab tu dga' ba la gnas pa 'di la mvon par 'grub par byed do/」﹞,为欲供养最胜有情、真实福田、大师、法主,是故引发第一大愿﹝藏文作「sems can gyi mchog yon gyi go gnas ston pa chos kyi mva' bdag la mchod pa bya ba'i smon lam chen po dav/」﹞。为欲受持彼所宣说无上正法,是故引发第二大愿﹝藏文作「gbis pa ste/ des gsuvs pa'i dam pa'i chos yav dag par bzuv ba dav/」﹞。为欲劝请转未曾有妙正*轮,是故引发第三大愿﹝藏文作「gsum pa ste/ dam pa'i chos go rims bźin du 'byuv bar bya ba dav/」﹞。为欲顺彼行菩萨行,是故引发第四大愿﹝藏文作「bźi pa ste/ de dav mthun pa'i byav chub sems dpa'i spyod pa spyad pa dav/」﹞。为欲成熟彼器有情,是故引发第五大愿﹝藏文作「lva pa ste/ de'i snod kyi sems can yovs su smin par bya ba dav/」﹞。为欲往趣彼佛国土,奉见如来,承事供养,听受正法,是故引发第六大愿﹝藏文作「drug pa ste/ savs rgyas kyi źiv rnams su 'gro ba dav/ de bźin gwegs pa lta ba dav/ dam pa'i chos ban pa dav/」﹞。为净修治自佛国土,是故引发第七大愿﹝藏文作「bdun pa ste/ rav gi savs rgyas kyi źiv yovs su dag par bya ba dav/」﹞。为于一切在所生处,常不远离诸佛菩萨,与诸菩萨常同一味意乐、加行,是故引发第八大愿﹝藏文作「brgyad pa ste/ tshe rabs thams cad du savs rgyas dav byav chub sems dpa' rnams dav mi 'bral bar bya ba dav/ byav chub sems dpa' rnams dav bsam pa dav sbyor ba ro gcig par bya ba dav/」﹞。常为利益一切有情,曾不空过,是故引发第九大愿﹝藏文作「dgu pa ste/ sems can gyi don bya ba thams cad 'bras bu yod par bya ba dav/」﹞。为证无上正等菩提,作诸佛事,是故引发第十大愿﹝藏文作「bcu pa ste/ bla na med pa yav dag par rdzogs pa'i byav chub mvon par rdzogs par 'tshav rgya bar bya ba dav/ savs rgyas kyi mdzad par bya ba'i smon lam chen po mvon par sgrub bo/」﹞。
作是愿言︰如有情界展转相续,终无断尽,亦如世道展转相续﹝《十地经论》有「十尽」。释论卷三云「于中,众生界尽,是总;世界尽,乃至智转界尽,是别(藏文作「sems can gyi khams gcig nas gcig tu brgyud pa rgyun mi 'chad pa lta bu dav/ 'jig rten gyi chos rgyun mi 'chad pa bźin du/」)」﹞,我此大愿,生生相续,乃至究竟菩提边际,常不远离、常不忘失、常不乖离;如是自誓,心发正愿﹝藏文作「byav chub kyi mthar thug par 'gro ba'i bar du/ tshe rabs thams cad du bdag gi smon lam chen bo 'di thob pa dav/ mi brjed pa dav/ mi 'bral bar gyur cig ces sems kyis yav dag par smon par byed do/」﹞。当知此中,前就所应愿事起愿﹝藏文作「sva ma ni smon par bya ba'i don la smon pa'o/」﹞,后即就愿以起于愿﹝藏文作「phyi ma ni smon lam bid la smon par rig par bya ste/」﹞。如是菩萨,十种大愿以为上首,能生无数百千正愿﹝藏文作「de smon lam chen po 'di dag la sogs pa byav chub sems dpa' de'i yav dag pa'i smon lam rnams kyi smon lam gravs med pa 'bum phrag bcu skye bar 'gyur ro/」﹞。
[161] 见《十地经论》卷一〈初欢喜地〉第一之一。
[162] 即该卷前半。
[163] 《瑜伽》卷四十七续云︰
如是菩萨于当来世具诸大愿;于现法中,发大精进,复有十种净修住法,由是能令极欢喜住速得清净﹝藏文作「de ni 'di ltar phyi ma la yav smon lam dav ldan par 'gyur la/ tshe 'di la brtson 'grus brtsams pa ni gnas pa yovs su sbyavs pa'i chos bcus rab tu dga' ba'i gnas pa yovs su dag pas byed do/」﹞:
一者、于诸佛法深生净信。
二者、观诸有情缘起道理,证得唯有纯大苦蕴,发起大悲﹝藏文作「rten civ 'brel bar 'byuv ba'i tshul gyis sems can rnams kyi sdug bsval gyi phuv po 'ba' źig pa yav dag par 'grub par lta ba'i sbiv rje dav/」﹞。
三者、观见彼已,自誓愿言︰我令彼诸有情类解脱如是纯大苦蕴、得第一乐﹝藏文无「得第一乐」四字﹞,发起大慈﹝藏文作「bdag gis sems can 'di dag sdug bsval gyi phuv po 'ba' źig pa 'di las rnam par grol bar bya'o sbam du bla ba'i byams pa dav/」﹞。
四者、为欲救拔一切忧苦,自无顾恋;无顾恋故,能舍内外一切身财,于诸有情而行惠施﹝藏文作「sems can thams cad sdug bsval las yovs su bskyab pa'i bsam pas bdag bid la mi lta ste/ de la mi lta bas sems can rnams la nav dav phyi rol gyi dvos po yovs su gtov ba dav/」﹞。
五者、为欲利益诸有情故,从他勤求世出世法,曾无厌倦﹝藏文作「sems can de dag bid kyi don du 'jig rten pa dav 'jig rten las 'das pa'i chos gźan las yovs su tshol ba la mi skyo ba dav/」﹞。
六者、无厌倦故,证得一切论智清净,善知诸论﹝藏文作「mi skyo bas bstan bcos thams cad wes pa yav dag par 'grub pa rnam par dag pas bstan bcos wes pa dav/」﹞。
七者、善知论故,于劣中,胜诸有情所,如应、如宜,而修正行,善解世间﹝藏文作「bstan bcos wes pas sems can tha ma dav 'briv dav khyad par du 'phags pa rnams la ci nus ci 'os su de bźin bid du bsgrub pas 'jig rten wes pa dav/」﹞。
八者、即于如是正加行中,依应时分量等正行,而修惭愧﹝藏文作「sbyor ba de dag bid la dus dav dus tshod la sogs pa'i spyod pa las brtsam te/ vo tsha wes wiv khrel yod pa dav/」﹞。
九者、即于如是正加行中得无退转,坚力持性﹝藏文作「sbyor ba de dag bid la phyir mi ldog pas sran thub pa'i stobs bskyed pa dav/」﹞。
十者、以诸上妙、利养、恭敬,及与正行,供养如来﹝藏文作「rbed pa dav bkur sti dav bsgrub pas de bźin gwegs pa la mchod pa dav rim gro byed pa ste/」﹞。
是名十种净修住法,由此能令极欢喜住速得清净︰所谓净信、慈、悲﹝藏文「悲」在「慈」前﹞、惠舍、无有厌倦、善知诸论、善解世间、修习惭愧、坚力持性、供养如来。
[164] 见该卷后半。
[165] 谓《瑜伽》卷四十七末、四十八全、四十九前半。
卷四十九〈持究竟瑜伽处地品〉第三末云︰
云何复名如是略义?谓此十法,略显二义︰一者、显示意乐清净,二者、显示加行清净。当知前三显示菩萨意乐清净,其余七种显示菩萨加行清净。
最后复明十法如何次第。
[166] 如《瑜伽》卷五十一云︰
复次,此杂染根本阿赖耶识﹝藏文作「kun nas bon movs pa'i rtsa ba kun gźi rnam par wes pa/」﹞,修善法故,方得转灭﹝藏文作「dge ba'i chos bsgoms pas rnam par ldog par rig par bya'o/」﹞。此修善法,若诸异生以缘转识为境作意方便住心,能入最初圣谛现观﹝藏文作「dge ba'i chos bsgom pa de yav so so'i skye bo sems gnas par bya ba'i phyir 'jug pa'i rnam par wes pa la dmigs pa'i yid la byed pas brtson par byed pa ni de'i dav por bden pa mvon par rtogs pa la 'jug par bya ba'i phyir bsgom ste/」﹞,非未见谛者,于诸谛中未得法眼,便能通达一切种子阿赖耶识﹝藏文作「bden pa ma mthov ba bden pa rnams la mig ma thob pas ni kun gźi rnam par wes pa sa bon thams cad pa yav rtogs par mi nus pa'i phyir ro/」﹞。
此未见谛者修如是行已,或入声闻正性离生,或入菩萨正性离生,亦能通达阿赖耶识﹝藏文作「de de ltar źugs wiv ban thos kyi yav dag pa bid skyon med pa la źugs sam / byav chub sems dpa'i yav dag pa bid skyon med pa la źugs te/ chos thams cad chos kyi dbyivs rtogs par byed pa na kun gźi rnam par wes pa yav rtogs par byed de/」﹞。当于尔时,能总观察自内所有一切杂染﹝藏文作「der kun nas bon movs pa thams cad la yav dag par 'dus par blta źiv/」﹞,亦能了知自身外为相缚所缚﹝藏文作「de nav gi so so'i bdag bid la phi rol gyi mtshan ma'i 'chiv ba dav/」﹞,内为粗重缚所缚﹝藏文作「nav gi gnas van len gyi 'chiv bas bdag bid bcivs pa rtogs par byed do/」﹞。
《略纂》卷二十六中解云︰
此中泛解,不言入独觉见道者,略而不论。又观行同故,唯断人执相似。若说声闻,已说独觉。
此中言「缘转识为境」者,违《摄论》﹝卷一初﹞文。彼云:菩萨初学,应先学如实因缘﹝原文为「谓诸菩萨于诸法因要先善已,方于缘起应得善巧」﹞。如实因缘者,即阿赖耶识。故相违也。一解云︰其实,菩萨地前观阿赖耶识。如《摄论》说。然通三乘前见道行故,名唯观转识。转识中有离质﹝原无,今增﹞法,故能缘之,非菩萨不缘第八。又皆缘第八作唯识。然入见谛以后,即缘本质第八。若能作唯识观,此约后得智,若未入见谛,缘本质不着。无后得智故,缘自第六之影像,故名「缘转识」。非谓本质中不缘第八。《摄论》约本质,此间约影像说,无过。声闻等人观﹝原无,今增﹞,类菩萨双观,入见谛以去后得智起,方实缘阿赖耶。不然,不缘。若前不缘第八,后如何得缘?
问曰︰如何声闻亦作此观耶?述曰︰若不定声闻根已熟,要得入见谛已,方趣大乘,即容可作,此观得有,其根未熟未决定人入见道,即不然。此文约根已熟不定说。又约种子体,说三乘俱断一切集苦二谛。若有一法未达、未遍知,我终不说得漏尽。得谛观已,三乘同观。若约名随义别,是依缘者,唯双观菩萨有二无﹝原无,今增﹞我。即《摄论》约体。此亦如是,故有一切皆达。若约名中义随者,则无二我,唯观人我,故除一切烦恼障。菩萨双除二我,观别,如前说。观故,达阿赖耶,如前说无异。
又正解︰菩萨能知第八,非二乘人,二乘人此中见道,依缘转识,观后入见谛,了知一切杂染及诸缚等,菩萨地前,实缘第八,未缘着故,名「缘转识」。后入见谛,缘阿赖耶。阿赖耶,非二乘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