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本现成(林新居)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02

佛法本现成

林新居

     法眼文益禅师是法眼宗的始祖。他最初随长庆禅师参学,学了很久,总是不得其门而入。后来同绍修、法进三人开始云游四方,寻求更多的指点。
    有一天,经过地藏院的时候,因天下大雪,行程受阻,只好寄居在地藏院里休息。他们在炉旁取暖时,方丈罗汉桂琛禅师问道:“此行欲往何处呢?”
    法眼答道:“到处行脚去,没有一定的目的地。”
    罗汉又问:“什么是行脚的事?”
    法眼回答:“不知。”
    罗汉便富有深意地说:“不知最亲切。”
    ——这句话语重心长,真是说得入道了。
    雪停了之后,法眼便向罗汉辞别。罗汉送他们到门口,并问法眼:
    “上座平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罗汉于是指着庭院角落的一块石头说:“那么,请你告诉我,这块石头是在心内,还是心外?”
    法眼答:“在心内。”
    罗汉便说:“你这位行脚人,为什么要把这样一块大石头放在心中呢?”
    这话把法眼说行窘极了,没有办法回答,便放下包袱 ,决心留下来,向罗汉讨教疑难。一个多月,他每天呈上新的见解时,罗汉都告诉他说:“佛法不是这样的。”
    最后,法眼只得对罗汉说:“我已经词穷理绝了。”
    罗汉亲切地说道:“如果以佛法来论,一切都是现成的。(原文:若论佛法,一切现成。)”
    听了这话,法眼才恍然大悟。
    后来,法眼做了方丈时,常对僧徒说:
    “实体本来是现成的,就在你们目前,可是却被你们变为名相之境,你们要想想怎样才能再转回原来的面目呢?”
    ——不知最亲切!唯有自知不知,才真得到真知。
    欲界、色界、无色界是唯心所现,万法万相都是唯识所造。在一般的认知里来说,这是好的;但站在“清净心”的论点上来说,那却是多余的,那正是障,正是碍。所以,倘能“见境不思境”,则没有任何一物可障碍了。
    佛法本现成,多么无碍的一句话啊!

摘自《一味禅·月之卷》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声佛号一身轻
下一篇:什么是佛教?什么不是佛教?(黄胜常)
 禅心、佛心、本份心——当代高僧一诚长老印象记(如是)
 动物权:一个佛教向度的解读与解释(萧振邦)
 婚姻生活对修行的意义(李元松)
 《禅》──扶我上路的人(皮囊客)
 全面地认识汉传佛教(甘芳草)
 空与不空(梁乃崇)
 家人的和睦相处也是菩提心
 鹅死代亡
 阿伽陀药 早服早得大安乐(仁永)
 精通五明(如本)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杨岐方会的禅学思想及其门下弟子[栏目:杨维中教授]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十七讲[栏目:大安法师]
 净眼看世间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二 - 九 知足天王众——尽管去做,不要问结果[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四大名山[栏目: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10)[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只有“无常”才是永恒的[栏目:净慧禅语]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63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Wisdom Develops Samadhi - Sila[栏目:Maha Boowa]
 获得菩提之时还需要皈依三宝吗?[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2011年8月北京传法 第一课 禅定[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