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个王子和他的国家——自他交换法的修习
 
{返回 吉噶康楚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70

一个王子和他的国家——自他交换法的修习

开示/吉噶康楚仁波切    译者/李香兰

       谢谢你们,谢谢所有的工作人员、与会人员及建立这座殊胜道场的人。愿你们有一个美好时光。我很高兴来这儿教学。自他交换对我而言是很重要的修行项目,我因修习它而获益良多,所以我很高兴地来与大家分享,机缘真是殊胜。

       首先我们应以菩提心(觉醒的心)来听闻开示,并将心集中于法上,不为烦恼(贪、瞋、痴三毒)所转,这点非常重要。如果心念不集中,就好比把水倒入密闭的容器,一滴水也无法注入的。又如果不反复思惟它的要点,同时深植于心,就好比注入裂壶中。或者以烦恼心来听闻开示,就如同把加持过的甘露水注入装有一滴毒液的容器中,甘露染毒后将无法使用。因此我们应摒弃上述三种过失来听闻佛法。

       今早,我想告诉各位一个与“自他交换”法有关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富有、强大又美丽的王国,国王和王后已经往生了,留下一位小王子以及对王国的全权统治责任。王子只是位小孩,不知如何治理国家,内阁也无能。因此自别国来了位自称是王子叔叔的人,他说:“我是你的叔叔,我会帮助你治国,教导你如何处事。”王子答道:“好的,你是我的叔叔,是我的至亲,我会跟你学习,尊敬你,依你的方法来治国。”

       叔叔素行不良,诡计多端,动机不善且又充满贪欲;而小王子则是本性敦厚善良、个性安静、温文有礼、仁慈善良、快乐又聪明的人。叔叔教导他如何自私,以贪欲行事,完全不顾别人,只知如何利用自己的权力来满足私欲。此后,王子也变成了腐败堕落的人。他开始赏罚不公、强暴妇女、凌辱人民、制造战端。自然地,王国渐渐败坏了。他丧失了人民对他的尊敬,冲突纷起。人民联合了别国来攻打他,他已不再拥有一兵一卒了。因此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他不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和叔叔的教导是恐怖的。后来虽然依叔叔所教行事而经历到了可怕的经验,他依然无法观照什么是恶的、不道德的,以及什么是造成痛苦的原因。他陷入了极端的困恼中,感觉完全的被击败而将崩溃。

       此时,王国来了位圣者,开始聚集群众并教导他们。由于国家已陷于无望中,因此只要来看看圣者,接近他,接受他一两句教诲,就令人感觉受益匪浅了。很快地消息传入了王宫。当王子听说有这样一位圣者的时候,深受鼓舞感动,他掉下了眼泪,并且全身毛发竖起。他极欲见圣者,便要求侍者带圣者入宫,侍者便前去安排此事。

       圣者说道:“我没有国王,也没有臣民,我不需要去见任何人。无论到哪儿,我都很安适;如果他想见我,他应该来这里。”信差回去报告国王,国王更加地感动了;这是第一次有人对他说实话,于是他自己前去了。当见到圣者的刹那,他深受圣者自然无矫饰的本性所感动。王子开始叙述了他的困难、问题和所受的煎熬。

       圣者说道:“这些都是由于你的错误行为所造成的,如果能割舍这些恶行,你就会开始了解并且净除这些事,所有问题和痛苦也便都会结束。”王子问道:“这怎可能会是错误的行为呢?它们都是我叔叔教我的;他是我最亲近的人呀!”圣者答道:“即使他自称是你叔叔,他仍是位腐败堕落、充满染汙不净的人。跟随他,犯下了这些错误,现在你终于尝到了苦果。”

       王子震惊了一下,但等他开始清楚地思虑圣者所开示的慈、悲、喜、舍等等后,仿佛惊鸿一瞥地见到了这些业所带来的因缘果报。他开始对圣者的开示产生了信心。他回王宫并对叔叔说,由于他的误导而致堕落,他再也不听从他的指示或亲近他了,以免重蹈覆辙。于是王子将他的叔叔赶出了宫外,并派人把守宫门口。叔叔是如此地习于使用他的权势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因此即使被告不准回宫,他仍是常常来到宫门,甚而溜进王子的房间,必须借重警卫撵他出去。

       自此,王子以圣者之教导来治理国家,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行爱心善心和布施。原来反对他的人,都改变了心意,并对他的品性和善良的本性开始有信心。那些原计划要攻打他的邻国也回心转意了。他的臣民开始忠诚地信服于他。他愈行布施,涌自四面八方的眷爱也愈多。他继续着这些善行,他的王国也慢慢地又兴盛起来了。

       以上是一个架构让我们了解修行所做的是什么。这个架构是怎样的呢?王子是我们的心——我们心的连续性或心流。我们的心流偏离了自身的轨道后,就像王子失了双亲。心离开了自身的道途后,它就不知要如何运作继续行走,所以“我执”出现。“我执”就是王子的叔父。

     “我执”开始教心如何运转、生活和思惟。“我执”取代了心流,并教导它如何产生贪欲,做出种种坏事;因这些贪执与恶行而受苦,我们成了牺牲者。圣人是佛陀的教法,或任何一位老师,他介绍我们认识“我执”以及它如何地误导我们造恶和经历种种的痛苦。

       自他交换的修习是将“我执”与“我们的自性”隔开,使“我执”“心流”完全分离并加派警卫看守。警卫就是觉性。“我执”常常会冲进来并试图干扰我们的心流。整个“自他交换”法就是要了解我们的心流与“我执”其实完全是两码事。“我执”误导我们,并在我们的心流上筑了一方坚强阵地,难以拆除它。除非我们想逐出它,并且消除它,否则我们的行为老会出错,苦难也由此而来。所以此法的主旨就是让“我执”与我们的“心流”完全分离。

      自他交换法就是菩提心的修习。我们已获得了珍贵的人身,必须确定我们是否做了些有价值的事情。我相信万物各有其价值,但我们必须确定这些价值可以永远保存。生命里没有任何可以永久持有并保值的东西。价值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价值观也随着改淡。也许它不在此生改变或淡化,但可以确定的是来世它一定也会改变的。

       因此从此生到来世,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你可以掌握,只除了一样——那就是对自心的观照了解,以及对菩提心运作的了解。各位如能专注于学习反观自心,以及菩提心的禅修,则其利益将永远与你同在,并随时影响你,不仅今生,其价值将延续至来世,这是因为除了观照已心以及从事的菩提心禅修外,其余都是表相的东西。

       心有表相及里相两种形式。当各位在学习一种语言时,首先你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思考。譬如说,你说的是英文,你的念头将全是英语的。可是当你开始学习藏文或法文,且使用这二种语言愈来愈频繁后,慢慢地,你用英文思考的方式也会转变成藏文或法文的思考方式。举例来说,当我人在美国,我以英文思考;回到尼泊尔后,很快地会以藏文来思考;而当我又回来这儿时,思路又转回了英文。就像这样,无论你做什么,随着时间的改变,心的表相会变成另外一种型式。

       但如具足了里相,就好象真实地看到了你的心在作用、运作,就算你完全不了解它是如何作用的,它仍如实的在你里面。它永远不会离开,除非你舍掉它。假设各位放下它忙于其他事情,当然它会淡化,但那不是我要说的重点,因为就算你放掉它,事情体验过程的真实感也许减弱些,但心的体悟却永不会褪色。所以藉由了解自心和禅修菩提心,里相的烙印将永随你们。它永远不会舍弃或被迫离开你们。

       任何其他的东西,例如艺术、音乐、舞蹈——我无意贬抑它们——但事实是不管你做的是什么,时空一旦改变后,也许也不再有同样的因缘环境再继续了。假如你是位舞蹈家,当你还拥有躯体时,你可以尽情地跳,但躯体不复存在时就无法跳了。又如你是位艺术家,你只能在你还拥有双手的时候画;一旦你丧失了手,就只能搁笔而一切便都不再了。

       但心永远不会这样,无论你走到哪、坐在哪、在哪儿活动,心永远和你在一起。正因你与心不可分离,当你观照心时,便会发现心一直是持续跟着你的。我并不是因自己是佛教徒或出于一种对佛教理论的盲信下,而如是说。那是由于我自己的体悟与经验,而说各位应观照自心。


{返回 吉噶康楚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性
下一篇:无我的智慧 第二十一章 伟大的可能性
 深秘之心
 无我的智慧 第十四章 区别朋友与敌人
 佛性
 无我的智慧 第二十一章 伟大的可能性
 无我的智慧 第一章 镜中修行
 无我的智慧 第十二章 存在于当下
 无我的智慧 第十六章 幽默感
 一个王子和他的国家——自他交换法的修习
 无我的智慧 第五章 老师有如明镜
 无我的智慧 第十七章 行动和意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三十七章[栏目:四十二章经讲记]
 中级佛学教本 第十二课 称念佛菩萨名号 (二)[栏目:中级佛学教本]
 日常修行(星云)[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出离与虔诚[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
 三届:妙华法师珍重道别(妙华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哪个是我的「自我」6 四禅[栏目:哪个是我的自我]
 博大精深的佛教 目录 佛法真义的重要[栏目:能弘法师]
 无死的金刚心 第20章 迦毗罗卫的血光[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大千世界一禅床[栏目:觉醒法师]
 《净土十疑论》浅讲 第十疑 如何修行疑[栏目:林克智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