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对工作存有敬重之心
 
{返回 包容的智慧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91

  长乐先生:

  天才的成就是上帝给的,普通人的成就是职业精神换的。我们都是普通人,所以,无论跟随谁,无论外界如何动荡不安,有了职业精神,我们的内心就有了安定的力量,有了抵抗外界压力的承受力。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则决定了人一生的成就。   

  星云大师:

  人生必须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工作要存有敬重之心。尤其工作时,必须与很多人互动、合作,所以在群众之中,一定要与人和乐相处,不可有我无人。懂得敬业乐群的人,人生才能一帆风顺。

  长乐先生:

  我认为职业精神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敬业、专业、勤业、创业。有了这四种精神的人,几乎可以肯定他事业有成。

  我们资讯台有一位名叫张洁慈的港人编译,她在“凤凰”工作多年,每天早上四点半起床,赶到公司上早班。公司因为常有加班,所以偶尔晚到几分钟也不会扣工资,但是,她在这里工作的一千多天里,没有迟到过任何一次。在她看来,迟到不是一件小事情,因为这“事关个人的名誉”;但她也从不认为不迟到就是什么大事情,所以她从来没向别人炫耀过。

  我们的办公室里贴着很多条幅。其中有一条,据说是美国一位总统对他的幕僚说的,虽带调侃,却也有深意:“如果/你受不了/这里的热/就滚出/这厨房。”

  星云大师:

  真正的愿力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它会在忍辱、持戒中萌芽,在慈悲、精进中结成奇花妙果。

  长乐先生:

  有一个真实的寓言。一位名叫阿费烈德的外科医生在对艺术院校教授的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颇有成就的教授之所以走上艺术道路,有很多是受了生理缺陷的影响,人体患病器官为了抵御病变,其代偿性往往比正常的器官机能更强。阿费烈德将这种现象称为“跨栏定律”,即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他所遇到的困难的程度。竖在你面前的栏越高,你跳得也越高。

  星云大师:

  只有不惧承担、不畏牺牲,最后取得的成功才是激动人心的。唐朝鉴真大师是江苏扬州人,他饱读经论,弘扬佛法,深为当时士民所重。有两名日本僧人荣叡、普照,久仰鉴真大师的盛名,特地渡海来请大师前往日本弘法。大师欣然应允。许多弟子劝他不要贸然前往,以免遭遇不测,他说:“为大事也,何惜生命!”但是,几度扬帆都未能成功,困在海中孤岛两年,大师双目失明。此时,他越发觉得弘扬佛法于海外的事业“舍我其谁”,因此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经过十二年的艰苦备尝,大师终于在第六次航行圆满东渡。

  长乐先生:

  牺牲是一种崇高的激情,但“凤凰”决不主张自己的员工去做无谓的牺牲。无论如何,最大限度地尊重民众的知情权,尽可能多地将新闻传达给大众,尽可能多地将客观事实展现给社会,尽可能多地瞄准民众关注的焦点,这是华人媒体取得国际“认可证”的首要条件,所以,“凤凰”始终认定,“到达现场”是迈向这条件的第一步。当“到达”存在着各种风险时,“凤凰”人的思想境界便超越了西方单纯的契约主义,不仅讲信用,讲忠诚,还包含着东方文化中最重要的友谊和感情。记得XX年,“凤凰”记者准备远赴阿富汗时,没有一个保险公司肯接受投保,我们依然上路了。当然,“凤凰”精神最后也赢得了保险公司的认同,现在已经有保险公司为“凤凰”做战地保险了。

  尽管我们不愿看到灾难和战争发生,但不可否认,一个媒体若不能真正面对重大事件,不能深入采访报道,你就是一粒无足轻重的棋子,最终不可避免地在国际传播的大棋盘中出局。


{返回 包容的智慧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信息多元遏止信息霸权
下一篇:文化血型与世界华人
 信仰可改变一国之精神格局
 规律藏在“爱和良知”的镜子里
 最不听话的是我们的心(1)
 宽恕让未来变得开阔
 上与君王同坐,下与乞丐同行
 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1)
 跋:智慧的艺术(1)
 附录:佛教智慧的真义(5)
 憨商之道是聪明
 退步原来是向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位学员因学《入行论》而对佛法生起极大信心...遭到父母极力反对...[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什么是佛法[栏目:海空法师]
 断恶修善 回归平安[栏目:仁焕法师]
 怎么才能修行得神通?[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微访谈问答]
 香灰会结成一些不同的形状?[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中国佛敎宗派之起源及其盛衰[栏目:东初法师]
 念佛非要不食油盐吗?[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一划[栏目: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49[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三种真实[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