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七二卷
净空法师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81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九七二卷)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经文第三大段偈赞分,第五小段「东北方精进慧菩萨。我们看偈颂,从第一首,我们念一遍:
 
  【若住于分别。则坏清净眼。愚痴邪见增。永不见诸佛。若能了邪法。如实不颠倒。知妄本自真。见佛则清净。有见则为垢。此则未为见。远离于诸见。如是乃见佛。】
 
  这个三首是一段,这一段讲「所执无相」。第一首偈是举「分别过」,分别的过失,这个过失就是『清净眼』没有了。我们讲阿罗汉的慧眼、菩萨的法眼没有了,愚痴增长了,邪见增长了,永远见不到诸法实相,『见佛』就是见到诸法实相。今天我们来看《钞》里面清凉大师的开示。「初三」,就是第一、二、三颂,这三首颂,「所执无相观者,然此中明于三性上修三无性观,言三性者,一徧计所执性,二依他起性,三圆成实性,三无性者,一相无自性性,二生无自性性,三胜义无自性性」,这个是三无性。三性、三无性,前面我们依《三藏法数》节录下来,我们在一起学习过了。可是三无性最后一条,因为时间到了没有能说出来,现在把这一段我们补上,就是「胜义无性」,在《疏钞》里面讲「胜义无自性性」,是一个意思,一个是把这名词全说出来,《三藏法数》是把它简化,意思完全相同,「胜义无性」就是「胜义无自性性」。
 
  什么叫胜义?胜义就是真实义,也是佛法里面所讲的第一义谛,这是胜义;第二义、第三义就不能叫胜义。第一义是什么?第一义是自性,纯净纯善的性德。第二义是什么?第二义是阿赖耶,就是你起了一个念头,所谓是迷唯一念。这一念起来就把胜义变成第二义,就变成阿赖耶识。我们知道,真如本性一念迷就叫阿赖耶,阿赖耶一念觉就是真如自性。你这样细心去思惟阿赖耶跟真如自性的关系,是一不是二,就是一个是在悟,一个是在迷。悟了就是真如本性,它真有,它不是无。不是无,为什么佛又说胜义无自性性?胜义真有自性,怎么会说无自性性?这个话怎么讲?底下就有解释,「谓前相无性、生无性」,相无性是对遍计所执性说的,生无性是对依他起性讲的,前面说这两种无性,佛为什么说这个?「因破众生妄执之情」,这是为这个。众生有执着,所以佛说法没有别的,是破执着。你执着空,佛说有,有破空的,破空执的。可是众生烦恼习气很重,他不执着空,他又执着有了,这麻烦大了,佛再说空,说空是破有执的。凡夫听了之后又再迷惑,到底是空还是有?佛说法真实义,教我们空有二边都不要执着,这就对了。所以,凡夫总要着一边,不执着空,他就执着有,要不然就执着亦空亦有、非空非有,他总是有执着,众生难度!
 
  这也就是说如来真实义不好懂,开经偈里面讲「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果真懂得佛的意思,一句话问题就解决了,就能够破迷开悟,就能够转凡成圣。所以这叫凡夫,六道都是凡夫,都有执着。阿罗汉虽然知道人我空,他对法我还有分别,所以不能见性,阿罗汉没见性,辟支佛也没见性,权教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都没见性。空有二边都不执着,不执着也不能执者,如果说「我不执着」,他还是执着,执着个不执着。那是什么境界?那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你根本不能起心动念。这个时候你真的一心现前,一心这是真心,这个虚妄的,妄念,妄想分别执着完全放下,这是如来境界。到这个境界,在《华严经》里面至少是初住菩萨,圆教初住菩萨,别教是初地菩萨,别教讲登地,圆教是初住。往上去还有没有?往上去,实在讲没有阶级,就圆满了。为什么圆满还说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清凉跟我们说得非常清楚,是这些菩萨们无始无明习气没有断尽,他带着习气多少不一样,把他分成四十一个阶级。带得最多的,初住菩萨;二住就又少了一分,四十一分少了一分;三住是又少了一分,这个习气渐渐化解。这个东西不能用任何方法去断,为什么?无论用什么方法你都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堕落,就退转,退到十法界里面。所以不可以起心动念,决定不能有分别执着。我们学到这个地方,对于佛经上所讲的法界,它的形成、它的原理,我们知道一些信息了。
 
  如果连习气都没有,这个法界是真正的一真法界。在净土里面讲它是「常寂光净土」,大乘教里也称这个境界叫「大光明藏」,这里面什么都没有,就是一片光明。起一念,这是经上讲一念不觉,这一念不觉就迷了,这一迷,大光明藏就变成阿赖耶。诸位要知道,阿赖耶里头光明没有了,还是一真法界,不是纯真,叫相似的一真法界。这是四土里头什么土?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华藏世界是这个境界,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这个境界。为什么?它有相,它真有土、真有佛,就像我们现在这个世界一样,真的有有情众生,真的有山河大地,它真有。虽然有,它没有分别,它没有执着,所以这个世界我们也能说得上纯净纯善,这是诸佛的实报庄严土。所以我们知道这个东西是自己自性变现出来的,你能够明了,这是真实智慧,你能够证得,那是你真实的功夫。实报庄严土谁造的?是自性变现的,你看「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但是这虽然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它不起作用,它只现相,没起作用。作用是什么?作用就起分别,这一分别,实报庄严土不见了,实际上它变了,这一变,变成方便有余土。
 
  诸位要知道,方便有余土是四圣法界,十法界里面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四个法界都是方便有余土,有分别,没有执着。如果再一起执着,起执着,方便有余土不见了,就变成什么?变成六道轮回。我们现在是在六道里,在六道里搞轮回,什么原因?妄想分别执着统统具足。无论你修学什么法门,你不能够把执着放下,统统舍掉,你就出不了六道。你要想出六道,你就要把对于,六道里头也可以说世出世间法,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总的名称叫一切法,不再执着,永远不执着,六道就没有了。六道又变成方便有余土,会变出什么?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佛法界。他们没有执着,声闻没有执着,缘觉执着的习气没有了。声闻没有执着,有执着的习气;缘觉习气没有了,但是他有分别。分别没有了,还有分别习气,那是菩萨。分别习气没有了,就叫做佛,他妄想没断,妄想就是起心动念,他还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如果起心动念也放下,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睁开眼睛就像什么?像镜子照外面东西一样,用心如镜。你看镜子照外面清不清楚?清清楚楚,有没有分别?没有分别;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起心动念。我们就晓得,诸佛如来,《华严经》上讲的法身菩萨,他们就是用心如镜。
 
  真正到不起心、不动念,虽然不起心、不动念他还有习气,他不是真的起心动念,还有起心动念的习气,这个习气可不好断,为什么?它时间太久,无量劫来的熏习。所以佛把这个习气分为四十一个阶级,就是四十一等,轻重不同,分为四十一等。破一品,升一级,四十一品破尽,这才是无明习气断干净,那叫究竟佛果,《华严经》也称为第四十二个阶级,叫妙觉位。第四十一个等级,菩萨最后一个等级叫等觉菩萨,等觉菩萨再提升叫妙觉。我们把这些事相境界搞清楚、搞明白了,然后晓得成佛真正功夫在哪里?真正功夫在放下,不放不行!尤其在我们六道凡夫位,不放怎么样?不放就是迷惑,就是邪见。一切作为,作为是造业,无论是善、无论是恶都是造业,造善业感三善道的果报,人天福报,造恶业感三途的苦报,地狱、饿鬼、畜生。你生生世世就在这里头打滚,出不去,真的是苦不堪言。所以要想提升,你就要懂得,决定要放下。佛法要学,佛法是胜义,要学,不能执着、不能分别,也不能起心动念,那你就成佛了。
 
  真的明白了,行善不着行善的相,善的功德圆满。这个事实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了。众生的情执太深,佛是破众生的情执,跟你说无性、说三无性。「假说无性,非性全无」,所以佛说话善巧方便,不是真的无,真的无它怎么能现相?你看六祖给我们讲自性,讲出自性的样子,自性「本自清净」,它要没有,那怎么能说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要是说它根本完全是没有的话,这都不可能,怎么会有这些现象?所以有,有不能执着。给你讲自性本自清净,你不要执着本自清净,你一执着就变成第二义,就不是第一义,不是胜义。可以言说,不能执着言说;可以思惟,不能执着思惟。凡夫这个习染非常之重,说有,他就执着有,真有;说空,他就执着真的是空,麻烦在此地。
 
  二乘人,就是声闻、缘觉,他知道万法皆空,确实像《般若经》讲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他就执着这个。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回什么事,他不知道,他知道万法皆空,根本没有这些形相存在。可是这个事相是有,有,他知道不存在,为什么?有就是空,这是阿罗汉的境界。也很难得,所以他没有轮回,六道轮回没有了。菩萨比他就高明,菩萨知道一切法皆空,他也知道一切法是假有。为什么会有假有,菩萨能说得出,也就是声闻知道空,不知道有。真空,菩萨知道真空妙有,有是妙有,有即非有,空亦不空。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菩萨知道,虽知道,没有圆满,到成佛这才真正圆满。所以,佛的智慧是圆满的,知道真空跟妙有是一不是二,真空就是妙有,妙有就是真空,空有不二,这是佛。在《华严经》里面,初住菩萨就是这个境界,所以初住菩萨就是真佛。
 
  近代,居士里面有位大德江味农居士,他老人家一生功夫都用在《金刚经》上,四十年,一部经用四十年的功夫,所以他成为《金刚经》的专家。他给《金刚经》写了一部《讲义》,现在学《金刚经》你就不能不读他的《讲义》。他这部《讲义》是集古今研究、修学《金刚经》这些大德们的集大成,这《讲义》讲得好。《金刚经》里所讲的「诸佛」,江味农注解里面就告诉我们,那个诸佛是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四十一个阶级叫「诸」。所以,《般若经》上讲的诸佛,是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那就成佛了。虽然成佛,他还带着妄想习气,多少不一样,这才分成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才分这么多位次。带着习气到四十一,到等觉;妙觉没有,习气完全断了,所以称为究竟即佛。我们对于佛要认识清楚,那个「诸佛」不是说很多的佛,不是这个意思,是讲四十一个阶级。这是真佛,可不是假佛。
 
  我们在《华严》学到这个地方,也逐渐明朗了,就是以初住菩萨他所证得的境界,跟究竟果位上所证得的,实际讲没有丝毫差别。没有差别里头,总还有一点差别。古人有个比喻,说这些法身菩萨跟究竟佛的境界,如同什么?「隔罗见月」。像晚上看月亮,究竟佛果没有障碍,什么障碍都没有,看到月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看的月光是隔一层罗网。「罗」大概现在人也不太清楚,罗是丝织品,很细的纱,虽然隔着一层,还看得很清楚,像我们隔一层玻璃片一样,但是你总是隔一层看,用这个来做比喻。所以见法界虚空界依正庄严,圆教初住菩萨跟究竟佛果所见的,实在讲没有两样。所以他有能力「随众生心」起感应道交的作用,随心应量,「应所知量」,这是《楞严经》上讲的。所以,我们见到一切诸佛,应身、化身是随着我们的心量,换句话说,我们所见的都是自己心量所变现的。《三时系念》中峰禅师讲得好,你见到阿弥陀佛,是真的,不是假的,阿弥陀佛从哪里来的?唯识所变。所以是自性弥陀,我们见的;你见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唯心净土。所以佛在大乘教里面常讲,「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能够如是见、如是现,叫真见、正见,大乘教上佛常讲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这个才是事实真相,叫诸法实相。
 
  了解这个道理,我们现在看到眼前这些灾难,有没有办法化解?肯定有!在佛法,这个理论说得这么清楚。灾难的现象还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个道理,是什么?是我们不善的心变现的。你看我们有自私自利的心,我们有贪瞋痴慢的心,这个东西心现出来是灾难。这就是我们现在是有妄想分别执着,而且分别执着非常严重,所以灾难是愈来愈多。假如我们能够把执着淡化,执着天天减少,分别天天减少,灾难就少了。灾难少了,到灾难化解,这个世间跟极乐世界就接近了。人民都有仁爱之心,仁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性德。常常能够将自己比别人,我不愿意受的,别人也不愿意受,我喜欢的,别人也喜欢。能推己及人就真正能爱人,爱人如爱自己。知道对一切人谦卑,这个很重要,这是一个人觉悟,真正觉悟,第一个反应,性德流露第一个反应就是谦卑。你看经典里面记载的,释迦牟尼佛的谦卑,在中国你看孔子、孟子、老庄的谦卑,你能看到。谦卑是自性流露,自自然然尊重别人,敬爱别人,关怀别人,照顾别人,帮助别人,你说这个世界多美好。
 
  所以社会本来是祥和的,世界原本是和谐的,变成不祥、不和,是我们违背了性德,烦恼在作祟。烦恼是什么?烦恼是自性的迷惑,自性迷了就变成烦恼。自性里本具的般若智慧,迷了就变成烦恼;自性里面本具的德能,迷了就造业;自性里面的相好,迷了之后就变成三途、六道,就这么回事情。所以佛才跟你说真话,怎样度众生?你度自己,自己得度了,众生就得度。自己没有得度,要想度众生,佛说了一句话,「无有是处」。这句话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没这个道理」,自己没有度,你怎么能度人?自度就是度人,为什么?人是你自性里变现出来的,能生万法。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哪里来的?从我自性变现的,这是真理,这是事实。
 
  要多讲,讲一遍、两遍、十遍、百遍、千遍、万遍,不够,为什么不够?没有回头,真要回头,一句就够;没有回头,万句不多,句句呼唤你回头。这是我们看到世尊一生示现的无尽的慈悲,他跟世间这些老师教学不一样,世间老师教学没有那么大的耐心。你这个人太笨,教你一遍、两遍、三遍,还不会,算了不教你,放弃了。这是世间古今中外我们见得很多。可是佛菩萨不是的,佛菩萨教化众生真有耐烦心,永恒不变,生生世世追着你,一定帮助你开悟,「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慈悲到极处。所以这说明胜义是有,不是无。
 
  「是故佛说胜义无性者,谓真如胜义之性,远离遍计妄执之性,故名胜义无性」,这几句话说得好。所以佛说这话的用意,就是教你不要对佛的言说分别执着,不要对佛说的这些名词术语分别执着。你听不懂,你也不要去想,听懂就悟了,不懂不要去想,为什么?你愈想愈错,想是落在分别执着里头,分别执着见不到真性;必须放下分别执着,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圆圆满满都在你面前。所以宗门大德开悟之后,很感叹的说了两句话,有心去想学、想求明心见性,到处去参访,「踏破铁鞋无觅处」,铁鞋都踏破了,找不到;「得来全不费工夫」,一下开悟,原来就是,迷悟是一念之间。可是他那个「踏破铁鞋」对于他的开悟还是有帮助,你们想到帮助什么?他要不到处去参学他不死心,不死心他不肯放下;到处去参学遍了,这个心才死,才放下,这一放下就开悟。
 
  这个法子谁带头?你知不知道?释迦牟尼佛带头。你看他十九岁出去参学,到三十岁,十二年。这十二年间,印度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学派这些高僧大德们,他统统都见到,都去拜访过,都去请教过,那不就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怎么无觅处?问题不能解决,六道轮回真的见到了,那不是假的。因为印度无论是宗教、学派都修禅定,佛经里面讲的四禅八定,就是那时候的印度社会普遍流行。释迦牟尼佛不例外,也修四禅八定,所以上他到过非想非非想处天,下面他到过阿鼻地狱,哪样不清楚?这不是幻想,这是定中亲见的境界,现量境界,不是幻觉。可是要再问,为什么会有六道?六道从哪里来的?六道之外还有没有境界?这个问题在当时印度,无论是宗教界、学术界,没有人能解答,这就是无觅处。释迦牟尼佛在这时候只好放弃,我不再去学了,没地方学了,死了这条心,彻底放下,这一放下就成功了。放下什么?妄想分别执着全放下,不起心、不动念,菩提树下入定,不起心、不动念。这一放下,豁然大悟,叫明心见性,所有问题全解决了,这得来,「得来全不费工夫」,原先十二年去求学就是为这桩事情。所以佛才告诉我们,原来放下就是,你不放下,到哪里求你都求不到。
 
  在中国惠能大师,第二次给我们做个榜样。释迦牟尼佛是认识字,到处去学习;惠能大师不认识字,一天也没学过。但是他有本事,什么本事?他能一下放下,他放下分别执着,一下放下。原来一放下,也开悟了。惠能大师开悟的境界跟释迦牟尼佛是相同的,是平等的。能大师是一部经都没学过,你拿着佛的经典,无论什么经典,你去问他,他跟你讲得头头是道,没有丝毫障碍。他给你讲经,你看他不认识字,他也没有准备,你随问他就随答,你把经文念给他听,他讲给你听。无尽藏比丘尼拿着《涅槃经》向他请教,无尽藏感到很惊讶,你没有学过,不认识字,你为什么能讲《涅槃经》?他告诉无尽藏比丘尼,这个事情与文字没有关系。不但一切佛经他通达,一切宗教经典他也通达,一切世间的学术他也通达,没有一样不知道,世出世间法他全通了。为什么?世出世间一切法是自性流露出来的,你见了性,哪有不通达的道理!不见性就是不通,见性的人全通了。
 
  我们今天在学教,学教的目的在哪里?这个要知道,目的是在见性。见性用学教的方法行吗?行,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学教是里头的一门,门门都能见性。我们学,学了一辈子,生生世世都在学,都没有见性,什么原因?是你学了没有放下,你没有看到释迦牟尼佛那个样子,所以你不会。释迦牟尼佛学了十二年,放下,就见性。我们今天学十二年、学二十年,不肯放下,那你就永远见不到;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见到。而且还不必要完全放下,完全放下,真的我们只看到两个人,古印度我们见到释迦牟尼佛,在中国我们见到惠能大师。这是妄想、分别、执着全放下,成佛了,转凡成圣。佛教给我们次第放,慢慢的放,这个很多。教你先放下执着,证阿罗汉果,超越六道轮回;然后再教你放下分别,证菩萨果;最后再教你放下妄想,放下起心动念,证究竟佛果。于是我们就明白,放下执着是正觉,放下分别是正等正觉,放下起心动念是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真的与文字没有什么大关系,你学也可以,不学也可以。与什么有关系?与放下有关系。因为无量无边的智慧,无量无边的德能,无量无边的相好,是你自性里本来具足的,不是外头来的。
 
  本来具足,现在不能现前,它不起作用,其实它不是不现前,不是不起作用,它的作用歪曲了。这个我们在学习当中都讲得很清楚,讲得很明白。我们现在得人身,六根能接触六尘境界,能分别、能执着、能打妄想,这不都是起作用吗?只是这个作用是跟性德相违背的。我们有很多烦恼,那烦恼是什么?经上说得好,「烦恼即菩提」,菩提是觉性、是智慧,我们把菩提变成烦恼,就是自性里本具如来智慧,把这个智慧变成烦恼;把德能变成造业,你看一天到晚打妄想,言语、造作,这是自性本具的德能;相好,显现出来的是极乐世界、是华藏世界,也就是现在胡主席所说的「和谐世界,和谐社会」,这是相好。我们把相好扭曲,变成六道轮回。不是不起作用,哪有不起作用的道理?为什么会搞成这个样子?那个过失总是妄想分别执着,就坏在这三样东西。这三个东西要知道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们错在哪里?错在以为它是真的,就错在这里,所以全盘就错了。真的要放下,这个不可以不知道。
 
  所以佛说的这些话,这个密义,它真正的意思你要能体会到。不可以从文字上去解,不可以从言说上解,要体会他的意思。怎么能体会?放下就能体会,执着不能体会,分别不能体会,这个是圣贤之学跟世间之学差别就在此地。世间的学术,他用分别、他用执着,也就是说他用心意识。圣贤的学说不用心意识,心意识是迷,心是阿赖耶,阿赖耶一般讲的是记忆,分别是第六意识,执着是末那识,这是佛家讲的三心,三心二意,三心就是讲这三样;二意,二意就是讲分别、执着,因为末那叫意根,分别叫意识,二意。你用的是三心二意,你就把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统统变了。不是不起作用,变了,变成烦恼、变成造业,变成六道的果报,就这么回事情。与外面实在讲是毫不相关。所以要转境界,从自己本身转起,本身转了,外面境界都转了。纵然有大灾难来,我转了,我不受这个灾难。这个灾难来的时候,很多人伤亡,还有人还没有挨到一点伤。你真正能通达明了,是自己转掉,什么样大灾难没你的事情。而你以大慈悲心在这个地方劝导众生,帮助众生,这就是能把灾难减轻,大灾难减轻,小灾难就化解。这有道理,不是迷信,我们在大乘教里头没有白学。
 
  我们再看清凉大师在此地所说的,「三性之义,已见上文」,我们前面所学习的就是三性、三无性。「今疏科文」,《疏》也是清凉大师做的,今疏科文就是「举分别过」。「名中一一含二」,这个名词里面一一都含两个意思。我们接着看,「今言所执无相观者,所执,即遍计所执,无相,即相无自性观」,这是第一首偈。所执着的,能执着,所执着,能执着的是什么?是末那识;所执着的是什么?就是遍计所执。什么叫遍计?遍是普遍,这个计不好懂,计的意思通常讲计度所执,度是度量。计是什么?计就是起心动念,而且里面是严重执着,我以为怎样怎样、我觉得怎样怎样,这就是你在计,你在计算,你在计划。度是度量,度量就是有标准,这是大小、长短,甚至于是非、善恶,你都在想这些,这就叫遍计。这个范围太大了,普遍的,对人、对事、对物,现在讲的是科学家对太空、对量子力学,全都是遍计所执。谁执着?末那,末那的执着,第六意识的分别,他们两个当家作主。这两个都是虚妄的,都不是真的。
 
  前七识全是虚妄的,阿赖耶可以说是真妄和合,一半真,一半妄,为什么?因为阿赖耶它没有分别执着,它只是动了一念无明,把自性的光明障碍住,自性光明没有了,变成黑暗。黑暗跟光明是一不是二,觉了,黑暗变成光明;迷了,光明变成黑暗。所以,人有没有证到正觉,这个不必问人,自己知道。自己果然放下起心动念,也就是我们一般讲无明破了,无明破了,自性的光明现前,你永远没有黑暗。晚上,凡夫看到天是黑的,见性的人看到天是光明的,这就不一样,这就知道你是不是真的见性。这桩事情跟神通不一样。神通,初果须陀洹,在《华严经》初信位的菩萨就有天眼通。有天眼通的人,晚上出去走路他看得很清楚,他不需要照明,什么原因?这个道理我们现在懂。你看现在夜间战争,现在士兵戴上什么?紫外线眼镜,他晚上就能够在黑暗当中看得清清楚楚。那我们就晓得,他是加一个仪器,让你能够看到紫外光,肉眼看不见的。初信位的菩萨,小乘须陀洹果,他有能力看到各种不同的光,他能看到X光,那就能看透明。我们现在一定要用X光来照,在画片上看到人内脏的透明,他不需要,他直接就能看透你,你什么都挡不住。能看到紫外光,黑暗当中他没有障碍,那属于神通。神通也是自己本能,局部本能的显发。到如来果地,这称为三明,菩萨称为六通,你本能现前了。所以这是另一桩事情,完全从修定当中可以证得,定功愈深你的能力愈强,六通的能力愈强。
 
  我们今天讲自性,自性原本是光明的,这个光明遍照,没有任何障碍。我们今天见不到光明,是自己本身发生障碍,而不是外面境界有问题,这个要知道,外面境界毫无问题。自性也没有问题,法相也没有问题,大乘经上讲法性、法相都没有问题。问题都出在一念不觉,这是问题的根源,由一念不觉就演变成分别、演变成执着。一念不觉就是阿赖耶,演变成末那的执着,第六识的分别,佛真的把原因找出来。我们真正知道这些原因,对佛所说的一丝毫没有怀疑。所以诸位要记住,大乘教里佛常说,疑是菩萨最大的障碍。菩萨为什么不能提升?就是怀疑。我们今天如果对极乐世界怀疑,你决定不能生净土。对念佛这个法门怀疑,你没有办法化解灾难。现在是乱世,灾难非常多,传递灾难信息的也非常之多,这里头还有一些鬼神传递,我们讲灵媒传递。你心要不清净,你很容易受他们影响,这就不好。特别是念佛人,他说他有更好的方法能救这个世间劫难,你看到了、听到了,怎么办?是不是把我们所学的方法放下,用他的办法?给诸位说,那就错了。你用的这个方法比他殊胜,他不如你。不学佛的人可以用他的方法,已经学佛的人,如果还觉得他的方法有效,对自己佛法怀疑,就完了。这些事情要有高度智慧去观察。但是他提来的讯息,不管是真是假,对我们学佛的人讲都是好事。我们接触到,我们听到,我们会提高自己的警觉。处理,处理一定用正法,用经典的教诲,就不会错。
 
  我们相信慈云灌顶大师的教导,慈云灌顶大师是清朝干隆时候的人。这个法师也了不起,通宗通教,显密圆融,著作等身,而且着得非常好。他的著作多半收在日本《卍字续藏》,《卍字续藏》大概收了有二十多种。我所见到的,他的著作在目录上来看超过五十种,最重要的一半,《卍字续藏》里头收藏。他注《观无量寿佛经》,这是净宗的经典,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他说我们学佛的人,遇到最大的困难,最大的灾难,所有经教里面讲的方法都失效,所有一切忏悔法门都忏不了的重罪,包括像《梁皇忏》、《大悲忏》、《水陆大忏》、《华严》、《法华》这个忏统统都失效,都没有法子了,最后还有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是把执持名号捧到顶点,没有比这个再高了。这一句佛号能化解一切经教、一切忏悔法门忏不了的罪业,这句佛号行。问题这句佛号还是忏除不了,那什么原因?因为你不相信,你没有信心,你的心不清净,你的心不诚恳,不是这句佛号没有效果。我们从《弥陀经》里面来看,佛早就告诉我们,我们实在叫粗心大意,没有体会到。经文在哪里?《弥陀经》里面说「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若一日,你念一天佛号就成功了。这是根性利的,什么叫利?真信,真干。大家在《地藏经》上看到,婆罗门女念佛,念多久?一天一夜。她念到什么功夫?她念到得一心不乱,至少事一心不乱,为什么?她在定中,她不是作梦,到地狱去了。无毒鬼王接待她,见到她合掌称菩萨,问菩萨你到这里来有什么事情?她向无毒鬼王询问,听说大地狱,无毒鬼王都给她做出报告。她说她的母亲听说堕地狱了。他就问她母亲是什么名字?叫悦帝利女。他一听,他说这个人听说是她的女儿很孝顺,为她做佛事,她已经在三天之前生忉利天,离开地狱了。就是说,婆罗门女一发心,念头一动,她母亲就生天了,至诚感通,没有一点怀疑。这个经论,经论的目的就是这一句话,帮助你断疑生信,你的信心为什么生不起来?你对事实真相了解的不清楚,半信半疑。如果把事实真相真搞清楚、搞明白,你的疑就断掉。疑断掉,真性才能现前,那个效果就不可思议。佛法里面给我们讲的事实真相讲得透彻,因为它六方面都讲到,性、相、事、理、因、果,六方面都讲得透彻。真正能体会到的,哪有不信的道理?哪有怀疑的道理?
 
  昨天晚上齐居士给我打个电话,告诉我两桩事情。我们在此地为了护国息灾,做一百个七的《三时系念》法事,我们这也是配套,我们学经教的同学,每天讲经教学八个小时,这是道场;我们的念佛堂,二十四小时日夜不间断,轮班念佛。大殿每天一堂《三时系念》,全堂的,我们做七百天,一百个七,七百天,他们听到非常欢喜。东天目山开始做了,也是七百天,山东庆云海岛金山寺也做七百天,感应不可思议。第二桩事情,就是他们庆云那边的麦子丰收,是小麦。她说麦田里面有虫,有病害虫,很多人就劝她一定要喷洒农药。她想了很久,还是相信佛的话,宁愿我今年的收成不要了,虫真的要吃我就供养它,决定不用农药。她带着一些法师、居士到麦田里面去念佛,围绕着麦田去念佛,跟这些小虫们沟通,请它们离开。她说他们念佛完了之后,真的,有一阵风一吹,小虫全没有了。他们今天收割,大概收成估计好象是一百万吨,产量非常之多,今天她就开始收割了。当地的农民看到这个现象,感觉得不可思议,不需要用农药,你看老天也帮忙,一阵风一吹,小虫就没有了。告诉我这么两桩事情,所谓是诚则灵,你得相信。一般人他不肯相信,麦田里面,这么大的一片麦田遭到虫害,怎么办?你要是信心不坚定的话,你肯定用农药,用农药也能保住收成。但是她不用,她带着一群人到麦田里面去念佛,同样能收到这个效果,你说这多好!
 
  所以佛在经教里一再告诉我们,信心决定一切。你能不能往生不要问别人,问你自己有没有信心,你有信心,你决定往生;你半信半疑,他来问我,我就告诉你,你这一生决定不能往生。为什么?你不相信,你对他有疑惑。还有人问,他生病,我的病能不能好?我说你的病不能好,他说为什么原因?你不相信能好。你要是坚定相信,「我身上没有病,我病一定会好」,那你决定好。这是我,很多年了,我在美国的时候,大概是二十多年前,二十五年前,有一次我感冒看医生。这个医生也是中国人,在美国开业,给我诊断,拿一点药。我跟他聊天,我说病人跟医生要有缘,病人相信医生能治我的病,医生相信病人,我一定能把他治好,这个病就没有问题。如果病人怀疑医生,医生怀疑病人,这个病只有加重,不会好的。那个医生相信我的话,他说你讲得很有道理。我说病人病怎么好的?是他的自信心把他治好的。医药只是个帮助,所以叫增上缘,佛家讲增上缘,那是少分,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信心。你信佛,佛法能把你治好;你信鬼神,鬼神能帮你治好。是不是佛治好的?是不是鬼神治好的?都不是,是你的信心把你治好的,这个道理要懂。真的搞清楚、搞明白,原理搞清楚了,回归到佛法,佛法是无上真正之法。为什么称它无上真正之法?佛法是从自性里头流出来的,是不是从释迦牟尼佛?不是,也不是从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从哪里来?自性弥陀,释迦也是自性释迦。所以,佛法回归到自性。自性,惠能大师讲得很清楚,自性是什么样子?「何期自性」,没想到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佛菩萨教化一切众生,只有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帮助一切众生回归自性,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你要是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你才晓得这个法门的可贵。所以这个法门称为法宝,名称的来由,名称的含义,你可想而知。
 
  千言万语,无数次的叮咛,就是教我们不要执着、不要分别,不要起心动念,这不起心不动念难,对凡夫来讲非常困难。如果我们把执着分别降低、减少,你所收获的就非常之多。世间人盲目、无知,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为什么?贪财、贪名、贪利。佛告诉我们,「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看你求作佛、求作菩萨都能做得到,求发财、求升官是轻而易举,鸡毛蒜皮小事,哪有求不到的?真求得到。怎么求?佛告诉我们,财从哪里来的?财从财布施来的。你要想求大财富,你就拼命去布施,愈施愈多,这是真的,一点不假。你要求聪明智慧,你就修法布施;你求健康长寿,你修无畏布施。这是三样东西,哪个人不求?哪个人不想得到?但是搞错了,用种种手段去夺取财富。你想求财富,用的方法、手段恰恰相反,把你命里面财富,不但没有增加,把它亏折掉了,这个可惜。你看云谷禅师教导了凡先生怎么样求财?怎么样求升官?怎么样求儿女?他依照方法,统统得到。所以佛法不是假的。
 
  我在年轻的时候,人家算我的命,不只一个人,至少有十几个人。命里没有财库,财库空空,是什么命?说的是真不好听,乞丐的命,没有财富,没有地位。我相信,也短命,我统统都相信,全都没有。接触到佛法之后,老师教我,好在有点善根,对佛法相信,不怀疑,老师教导的,依教奉行。老师教我去布施,我说没有钱,哪有钱?生活都成问题。老师问我,你一个月能不能有一块钱?这行,一个月一块钱可以:有没有一毛钱?这个可以。你就从一毛、一块开始布施,我就真干。学佛了,也到寺庙走动,看到寺庙里常常有放生,我们就赞助一毛、两毛放生,那多少不拘。印经的,还有布施医药的,有人发起,我们做随喜功德,愈做愈多。当年台湾印《大藏经》,就是日本的《大正藏》,预约的价钱,那个时候台湾的钱三千块钱,我一个月的收入才五十块钱,你说三千块钱多么艰难。很多朋友们帮助我,那都是借我的,不要利息,我很不容易请了一部《大藏经》。书店看到我这么真诚,也给我打了折扣,我花三年的收入,那个三年当中真叫省吃俭用。一个月最少花多少钱?花八块钱,最多不能超过二十块钱,钱才能省下来付《大藏经》的费用。怎么会想到六十年之后,我能够赠送一万套《大藏经》?这一次台湾商务印书馆再版印《四库全书》,我又跟他订购了一百套,一套《四库全书》等于十五套《大藏经》。这么多年来,老师教导我愈施愈多,愈多愈施,自己什么都不留,自己什么都不要,你得要相信才行。身体愈来愈健康,烦恼愈来愈少,智慧好象年年都有增长,你们诸位听经的人就了解。
 
  经教,学习经教,扎根要紧,根扎稳了,一生学一门,一门通了一切都通,《华严经》上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怎么选择?选择自己欢喜的,就好修。你自己欢喜的,肯定是过去生中学过的,这一生又遇到了,很亲切、很欢喜。如果很生疏的,学起来困难;很欢喜的,很容易学习,不要舍弃。一部经里头是修戒定慧,依照规矩去学习,这就是持戒;一门深入,没有杂念,就是修定;心地清净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开智慧,智慧开了之后就通达,一经通一切就通。不要去求,不要求多,不要求广学多闻,那个念头不好,那个念头是障碍,那是杂念、是妄念。学经教也是修清净心,我学一部经,把杂念、妄想统统都放下。所以专心学一部,他是修戒定慧,不能学杂,不能学乱,这是古大德修行证果的秘诀。初学的人一定要有信心,如果没有信心,我学一样,好象看到别人学很多,很羡慕,那你就错了。你对于经教没有信心,对方法没有信心,对老师的指导没有信心,那么你用的时间长,下的功夫深,所得到的是经教的皮毛、常识,真正的东西你得不到。要知道经上讲的话是句句真实,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尤其惠能大师给我们的示现,给我们做出的榜样。真正通了,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样不通,不需要学,临时人家拿来问,你一听、一接触就通。这个道理很深,但是它是真的,它不是虚妄的。
 
  所以在第一首里面,我们执着的,所执着的就是遍计所执。遍计所执都不是真实的,全是假的,我们用现在的话说,无非是一个抽象概念而已。在《百法》里面,这属于不相应行法。所谓不相应,它跟心法不相应,跟心所法不相应,跟色法也不相应。因为心心所、色法是依他起的,就是因缘所生法,好象还比较有一点真实的样子。遍计所执是抽象概念,完全不是事实,全是假的。但是,你看有多少众生把这桩事情认作真实,决定不肯放。不相应行法里面第一个是「得」,它把它摆在第一个,妙极了。你看我们世间人哪个不想得到?得就是遍计所执,你得个什么?你得到什么?你细细想,譬如得钱,钱你真的得到没有?没有!尤其是现在,现在说得多少钱,是银行里的阿拉伯数字,什么都没有,全是假的。能得之心不可得,所得之法也不可得,说实在话,连身体都不可得,身外之物哪一样东西你可得?你得财、得名、得色,得什么,全是遍计所执。你总得要把这个看开,把这个看开要放下,放下什么?放下随缘,随缘是最自在的。
 
  佛教我们施财,财自然就来了。来了做什么用处?帮助一切需要的众生,这就对了。如果你用这个财来享受,那你就堕落,为什么说是堕落?这些东西增长你的自私自利,增长你的我执。自私自利、我执是烦恼,就是说增长烦恼,这个经上讲的,你看愚痴增长,邪见增长。愚痴、邪见是六道生死的根,你在这个根上又给它加肥料,又给它添土,那根更深,你怎么能出生死?这个话要不是佛说出来,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想不到,我们以为那是好事。所以世间人看,表面上是好事,实际上不是好事。觉悟的人那就无所谓了,底下一首讲,觉悟的人你得到,得到不为自己,会帮助许多苦难众生,这是对的。所以决定不能享受,不享受,你才会健康,才会快乐。你要享受,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贪图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福报完了,你所有一切病痛、灾难统统都现前。这是我们只要冷静细心去观察,这些事情都在我们周边。可是佛不说,我们没有注意;佛一说,我们注意一看果然不错,这是讲业因果报。
 
  由此可知,因果教育也非常重要。对于诸法实相认识不深的人,用因果帮助他。诸法实相通达明了,那因果这个事情他自然清楚,他不会作恶。事实真相不了解,往往他认识不清楚,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这种人太多了。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当作假的,善当作恶,恶当作善,叫颠倒,这叫愚痴。所以认知很不是容易的事情,这是佛法经教帮我们一个很大的忙,我们要不是透过长年的学习,哪里会知道这些事情?知识分子用经教的方法来修戒定慧,用经教的方法帮助我们放下,帮助看破,是有一定的好处。所以世尊当年在世,用经教,用讲经教学,为教化一切众生主要的方法。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这是对上中下根,上上根、下下根那是例外,那个都好教。上上根,所谓说一句、两句就开悟,他就转凡成圣;下下根,教他念阿弥陀佛,他肯定往生。这些都在遇缘不同,遇到佛的缘,哪有不成就的?无相,意思就是不要执着,给你讲到遍计所执性,你不要执着有个遍计所执性,那就是相无性。所以说相无性就是破这个执着,你才真正明白了,真正觉悟。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七三卷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七一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五六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九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六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八六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七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三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九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六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二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七二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灌顶窍诀何处得[栏目:达真堪布]
 东西三圣降魔略记[栏目:月悟法师]
 行持善法的标志[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六祖坛经讲记 第2集[栏目:六祖坛经讲记·达观法师]
 妄语具备几个条件成重罪?[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世间应当破除迷信[栏目:圣开法师]
 屠夫真言讲记五[栏目:屠夫真言讲记]
 评《禅的禅外说》[栏目:惟贤法师]
 2001年佛寺参访特色[栏目:药师山·紫雲居士]
 佛教圣众因缘集 十八、邪思退道 长沦生死[栏目:佛教圣众因缘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