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0三卷
净空法师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98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八0三卷)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八段,明毛光照益三昧门,前面讲到舌清净光,后面两句因为时间到了,现在我们把它补出来:
 
  【永除粗恶不善语。是故得成此光明。】
 
  三业习气最重、最容易疏忽的是口业,所以佛在《无量寿经》里面讲三业清净,他把口业摆在第一,这个用意很深。我们看到大小乘的经论,世尊讲到三业,总是以身语意这个顺序来排列,我们也习惯,看得很多,突然在《无量寿经》上看到的,它的顺序不是这样排法,头一个是口业,「善护口业,不讥他过」,然后再「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我们就想到,佛为什么要把口业放在第一?实在讲不难懂,我们凡夫特别是在现前这个时代,口业最容易犯。我们要问,为什么最容易?应该这样说法,从小就养成习惯,现在要把这个习惯改过来,谈何容易!
 
  口业里面讲了四种,妄语、两舌、绮语、恶口。这四种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意无意都在造,结业无论是有意有罪过,无意还是有罪过,不能说无意就没罪了,无意罪比较轻一点,有意罪重。这里面也很难说,为什么?有时候无意跟人结了很深的冤仇,这事就麻烦了,古人所谓「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他把你的话曲解、误解了,这样结下的仇恨,也起了冤冤相报,这个事情就很麻烦!所以我们看,古人没看到,现代人也不容易看到了,看你有没有福分。我这样的年龄还看到,上一代的大概都是我祖父辈的,大我四十多岁以上的,我父亲这一代都不行,看不到了,祖父一代的。你看他跟大众接触,笑容多,言语少。我们接触之后,那个时候常常跟老人接触,虽然不知道学习,但是有感染,这肯定有的。处事待人接物,这个态度是正确的,笑面迎人。佛在经上教我们「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是佛教导我们。
 
  在佛门里面,教我们这一条的无过于弥勒菩萨,中国人造弥勒菩萨的像,都造布袋和尚。布袋和尚确实有这个人,《高僧传》里面有记载,南宋时候的人,跟岳飞同时代,宋高宗那个时候出现在浙江奉化这一带。每天他都拿一个大布袋,别人有供养他东西都放在布袋里面。这个法师法号叫什么,没人知道,连《高僧传》上都没有记载,也不知道他俗家姓什么。所现的形象,欢喜相,男女老少都喜欢这个法师。法师提着布袋常常出来化缘,以后他往生的时候是他自己说的,他自己透露他自己的讯息,告诉大家,他是弥勒菩萨再来的。这是可以相信的,因为他说完就往生了,也没有生病,无疾而终。从此之后,中国人寺院天王殿里面,就供养他的形像,把他供在天王殿的当中,面对着大门,教育。这个意思是说,进入佛门第一个条件是什么?笑面迎人,第一个条件。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他代表,这就是佛菩萨的形象。
 
  所以佛教寺院种种设施,无非教学,都是教育。进寺门第一个看到弥勒菩萨,这就是第一堂功课,要你学的。人人都能够展示出自己的慈悲心,这就是佛家常讲的「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满面笑容是方便。这是教我们要学的,一切时、一切处,我们都能做到,你这一生可以说是幸福美满,为什么?你欢喜别人,别人都欢喜你;你尊重别人,别人都尊重你,就这么个道理。然后才讲到四大天王的护法,不是护别人,护自己,这不能不知道。底下一首偈讲到身清净,我们四大天王在这首偈里面,给诸位说说。
 
  『永除粗恶不善语』。粗恶是什么?就是语业里面的恶口,恶口用现在的话来说,喜欢骂人。恶口是喜欢骂人,批评人是不善语。现在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性德完全相悖,这是可以理解的,决定不能怪人,为什么?从小没有学过,你怎么能怪他?在过去像我这一代,童年的时候,做错事情时,一般人不会怪小孩,责备谁?责备小孩的父母,你没教好!在我们家乡叫失教,这个责备很重!你父母没有把儿女教好。所以对于孩童的教育,家庭做父母的,不论是有没有读过书,或者是认不认识字,那是另外,虽然父母有不认识字,有没念过书的,懂得教学。
 
  五伦八德祖宗代代相传,相传没有文字,没有典籍,而是在生活当中他都做到了。我们今天讲的身教,都做到了。所以儿童从小耳濡目染,他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他就学会了。早年在私塾里面老师还教,以后私塾没有了,变成学校,学校里面老师教就愈来愈少了。像我这种年龄,小学老师教,常常勉励我们,那时还有体罚,念中学的时候体罚没有了,老师教的就愈来愈少,课程也没有了,所以就没有人教了。对于孝亲尊师这个观念愈来愈薄,最近这半个世纪,我们太清楚了,我们看看现在的家庭、学校、社会,不但是伦理道德因果全疏忽了,你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几乎都是违反了伦理道德。那么到现在,现在人认为违反伦理道德是正常的,社会怎么能不乱?冲突的频率自然是往上升,不要说消灭冲突,消不掉的。冲突不断上升,这是正常现象。人不知道怎么做人,人不懂得人与人的关系,现在没有孝悌忠信,没有尊老尚贤,没有这个意识了,都没有了。
 
  现在中国社会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西方文化是人本主义,就是个人主义,确实不知道有父母。早年我在美国住,美国的小孩满十六岁就算是成人,父母对他不能干涉。我记得有一次,这是中国人,他家小孩离家出走,一个多星期没有回来,他就报警。警察问他:你儿子几岁?他说:十八岁了。十八岁你还管他!警察拒绝,不接受他的案子。在美国十七、八岁离开家,永远不回来的很多,偶尔一年给你寄个贺年卡,家里人看到都喜欢得不得了,小孩还没有忘记我。现在是这样的社会。这叫什么?人本主义。确实像四千五百年前尧舜所说的话,人衣食住行,满足他生活的需要,如果没有伦理的教育,人跟禽兽没有两样。尧舜的话,在今天我们看到了。
 
  中国五千年来重视教育,有道理,唯有教育才能够避免人堕落成禽兽。人果真堕落到禽兽,说实在话,连禽兽都不如。为什么?禽兽是畜生道,畜生它是受报的,它这一期果报受完之后,它上升,它提升。人可麻烦了,人要堕落成禽兽,造作的恶业比禽兽严重。换句话说,来生他堕三途,他不是向上超生。三恶道都是受果报,果报受尽了,地狱道就上升到饿鬼道,饿鬼道升级到畜生道,畜生道再提升才能到人道来,是这么个道理。
 
  今天我们在此地读了这段经文,应当要学习像菩萨「永除粗恶不善语」,这个不善的意思就包括妄语、两舌、绮语,也就是《无量寿经》上佛告诉我们,「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这就对了。妄语,决定不欺骗人,不能够伤害别人,尤其是不伤害别人的自尊心,这很重要,即使贫贱到乞丐,他还有自尊心,这要知道。所以说是不容许忽略人的尊严。现在这个社会是真的,人的尊严没有了,尊严没有了,羞耻就没有了,什么事他都能做出来。人能够有尊严、有自尊,他有羞耻心,虽然作恶,他也会想到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纵然是现在人贪财,他也知道哪些钱可以要,哪些不能要。他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学佛从哪里学起?从善护口业做起,净土宗祖师大德教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你这一生决定能往生,这很重要。这个机缘就像开经偈上所说,「百千万劫难遭遇」,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机会,这一生你很幸运遇到了。遇到了当面错过,太可惜了,真可惜。所以一定要把握住。我们这一生能不能肯定的往生,这一句的关系很大。这一句关系教我们不造口业,舌根清净,『是故得成此光明』。再看底下一首偈,身光,身清净光。
 
  【又放光名身清净。诸根缺者令具足。以身礼佛及佛塔。是故得成此光明。】
 
  身要怎么清净?《无量寿经》上教导我们,不犯律仪,身清净。律是戒律,仪是威仪。我们现在一般人讲是礼节,儒家讲礼节,佛法讲威仪,现在也有人讲风度、仪表,这些不能不重视。想到戒律,学佛的同学一定会想到五戒,三皈五戒,没错。其实佛家戒律的根是在《十善业道》。总得要记住,佛在这部经,这部经不长,前后佛说了两次,那就说明这段经文重要,是世尊对弟子最重要的开示。他教给我们,话是对龙王讲的,龙王是我们大众的代表。为什么用龙王代表?中国跟印度习惯上都认为龙蛇是善变的,变化多端,所以用龙蛇来表人心。人心善变,前念灭,后念生;前念善,后念恶;前念恶,后念善,变幻无常,所以用龙王代表非常有道理。自古以来连圣贤都常常说,世道人情,变幻莫测,你没法子想象。古时候读书人,他有个规范,大家都学礼,都学圣贤的教诲,他有个范围,就是说虽然情绪上有变化,上下都有个界限,还不离谱。现在没有了,现在界限没有了,谱也没有了,确实是没有办法预测的。
 
  实际上来讲,人心是定的,是没有变化的,真心,真心永恒不变,真心从来没动过。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的真心从来也没失掉过,现在还在。在,怎么样?在,不管用,你现在用的是妄心,不是真心。妄从哪里来的?妄从真来的。真怎么会变成妄?佛说你迷失了真心就变成妄心,烦恼习气情绪全是妄心,真心里面没这些东西,真心里面是道德,真心里面是智慧,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相,那是真心。
 
  圣贤教诲,特别是佛菩萨,佛菩萨教诲目的是什么?目的是教我们反妄归真。因为迷失真心非常痛苦,在六道里。六道,古人讲这是梦幻泡影,永嘉大师讲的,梦里明明有六趣。六道轮回是做恶梦,这恶梦做得很辛苦、很痛苦,怎么都醒不过来。佛菩萨的教诲就是帮助我们从这个恶梦里头醒过来。没有别的,佛说得好,到最后你真醒过来了,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佛教你,你得到些什么?什么也没得到。醒过来得到的是自己本有的,不是佛给的,无量的智慧是自己本有的,无量的德相也是自己本有的。这一点一定要晓得,佛教化一切众生不居功,无功可言。可是受教的人,对佛菩萨的恩德永远不忘,为什么?没有他老人家教化,我们永远不会省悟过来,哪里知道自己还有个真心?不知道。这是听佛教诲之后,才恍然大悟。他是个过来人,我们走他的路,向他学习,逐渐也能够省悟过来,这就对了。
 
  诸佛如来恨不得十法界所有一切众生,都能够快速的省悟过来。可是凡夫不一样,凡夫迷失了自性,自性里没有妄念,迷失了自性就像惠能大师讲的,念念起十恶八邪,还有许多不善的习气,不善的念头。这里面最严重的贪、瞋、痴、慢、疑、嫉妒,有嫉妒就产生劫害,劫是掠夺,夺取别人的,陷害别人,造这种重罪。六道里面的现象,总而言之就是因缘果报,所谓是善有善果,恶有恶报。我们自己一定要知道,我们迷失自性太久了,六道轮回不知道重复多少次,无数次了,你有没有做过天王?肯定做过。你有没有见过阿鼻地狱?肯定也去过。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生生世世跟这些众生结下的冤仇,不知道有多少,所以佛跟我们讲,累劫冤亲债主,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些怨恨储藏在阿赖耶识里,永远不会消失,遇到缘就起现行,所以这一生当中遇到的冤亲债主不多,没有遇到的太多了,为什么?缘不足。遇到的虽然是少数,可是在我们感觉得已经很麻烦了,我们这些年当中,真的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冤亲债主有几百多人,不是少数。有些过节轻一点的,他自己有些善根福德,容易化解;有些是深仇大恨,什么条件他都不接受,就是要你命,这就没法子。无论在家出家都不能避免。
 
  看到这些现象,就想想自己,自己在这一生当中造多少罪业,伤害多少众生?纵然没有伤害人,畜生,杀害畜生,还要吃它的肉,想想它能服?它甘心情愿吗?不甘心、不情愿,这个仇恨就结下来。所以世尊在《楞严经》上讲,「人死为羊,羊死为人」。人杀羊,吃它的肉,死了之后变成羊,那个被杀的羊,它死了之后变成人,将来它变成人,遇到前世这个冤家的时候,他也把它杀掉,吃它的肉。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这个事情麻烦大!最容易,一般人都会杀害的,蚊虫蚂蚁这些小动物,想想我们这一生当中杀多少?你怎么会没有冤亲债主?现在的社会风尚堕胎,这桩事情任何宗教都不容许的,佛讲得更清楚,他投胎到你家来,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没有这四种缘,不会到你家里来。如果是报恩来的,这真的是孝子贤孙,你堕胎就杀了他,恩变成怨。如果是报怨来的,他来报仇的,你把他杀了,怨再加上深怨,有麻烦了。讨债也好,还债也好,杀了他,这一生又结了大的仇恨,所以很麻烦。世间人不知道因果报应,以为人死了什么都了了。
 
  现在人不相信因果,不相信有来世。很难得西方人在这半个世纪,很流行用催眠术来治疗一些医院没有法子治的疾病,用催眠的方法可以让病患能够记起来过去生中,甚至于过去很多世都能记起来。他在深度催眠的时候,能够说出来,你问他,他会说出来,现在用录音机把它录下来,等他醒过来之后,放给他听。他才晓得现前的这些家亲眷属,甚至于行业上的伙伴,那些关系统统都找出来,统统过去生中有缘。明白之后,就知道应该怎样相处,怎样把这些怨结来化解。化解的方法,经论里面讲得太多了。人总而言之,必须接受圣贤的教育。所谓圣贤的教育就是伦理的教育,伦理的教育就是人跟人的关系教育,凡是人,皆须爱,这些关系讲得最清楚、最明白、最透彻的是大乘经典。
 
  回归自性之后才晓得,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不能分割。《坛经》上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就是宇宙,佛法里面讲的法界。无量无边的法界,这里面依正庄严、森罗万象,全是自性变现的。理体就是真心,就是自性,自性迷了之后,现十法界依正庄严。所现的境界是真的吗?佛说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非空非有,为什么?相有,性没有,事有,理没有,而且这个相是错误的相似相续相。佛不跟我们说,我们完全不知道,接受佛陀教诲的熏习时间长了,长还要怎么样?锲而不舍,天天学习,逐渐你能体会到佛讲的意思,你再细心的观察,然后肯定佛讲的话句句真实,没有一句是妄语。初学的时候怀疑,这也是正常现象,为什么?佛所讲的不是我们常识所能理解的,连现在科学都达不到,科学的能力还是有限的。为什么有限现在我们明白了,因为他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着,这个东西是障碍。没有离开,研究得再久,再深入,在佛法里面讲是知识,佛说世间法,出不了六道轮回,你所知道的很有限。如果你真的能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那就是智慧,那不是知识,那才叫究竟圆满。诸法实相,你才能证得,你才能够真正证得清净法身。
 
  身清净,它的功德是『诸根缺者令具足』。我们看到这句好,我们很幸运六根不缺,眼耳鼻舌身意没有毛病,很欢喜。其实什么?其实人迷,为什么?我们六根不具足。六根真正具足没有欠缺,我们的眼像佛一样,五眼圆明,眼它能见的量多大?遍法界虚空界,能见到过去,能见到未来。我们没有,那这欠缺太多了,耳也是如此,六根的能力都是遍法界虚空界。连身的触,这不可思议,我们身体的接触,这个能力是遍法界虚空界。我们的身体没有办法遍法界虚空界。你有没有想到我们现在念的身清净光,身清净光遍法界虚空界,那就是接触,外国人讲磁场,身的磁场是遍法界虚空界。
 
  其实毛光照益,佛有,菩萨有,你也有,我也有,我们大家都有。每个人都有,各个不相妨碍,虽然不相妨碍,各个都能互相互传信息,所以东西要不要学?不要学,佛学得的那么多,我们信息一接通,全都收过来了,确实是这样的。《高僧传》里面有这个记载,这个名字我一下想不起来,有个法师他有能力,他能够收别人的讯息。遇到一个读书人,这个法师念一段小文章让他听,他听得非常惊讶,他说:你念的是我在考试时写的文章,你怎么知道?法师说:不但我知道,他的口袋里一掏出来,那个考试卷子,在我这里。非常惊讶!就是说他能从你那个讯息里面,像电脑一样,你传过来了,他能把它拷贝出一样的东西,拿给你看。现在电脑发明,我们相信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不要说是你写成东西,你动一个念头,永远不会消失,你这个讯息全部存在。离妄想分别执着的人,需要的时候全部拷贝出来,统统摆在你面前。于是我们相信民间的传说,人起心动念造善、造恶,阴间都有生死簿,都有记录,这个话不假。谁记录?不需要人记录,是你自己阿赖耶识里面落谢的种子,它有方法把你取出来,是这个道理,不需要记录的,记录那还能记录得了?那么多人。
 
  所以从我们今天科学工具上来体验,这事是真的,不是假的。你没有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这些记录全部存在,阿赖耶识叫藏识,仓库。我们真的肯定这个事实真相,还能起恶念吗?起恶念不是对不起别人,是对不起自己。我们现在常说没有智慧的人,把别人的垃圾装在自己善良的心里面,现在是自己装自己的,自己在制造垃圾,这就大错特错!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切法从心生,一切法就是自性,这些话佛在大乘经论里面讲得太多了。谁知道?明心见性的人都知道。
 
  我们要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明心见性的人,比我们这个世界人多得太多!不要以为现在世界人口将近七十亿就很多了,明心见性的人七万亿、七亿亿都不止。他们都有这个能力,任何一个众生阿赖耶收藏的东西,他们信息全是通的。所以人决定不能有伤害一切众生的念头。障碍算不算伤害?算,不能障碍众生断恶修善。不但不可以障碍,我们应当要成全别人,别人有善愿,我们有力量能帮忙、能帮助,尽量帮助他。尤其是三宝门中的事,帮助别人亲近三宝,无量功德。
 
  障碍别人亲近三宝,那个过失就太大,佛法里面讲,断众生的法身慧命。我们平常不知道,轻易的障碍别人听经闻法,不晓得造这个重罪,果报当然是诸根缺者,这很明显的;你见不到的,堕三途。《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讲得很清楚,那个经我记得我讲过三遍,是两位比丘,出家人,讲经讲得很不错,讲得很好。同时有几个恶比丘,生起了嫉妒心,因为看到这两个法师讲经讲得很好,信众很多,供养很多,他们看了起嫉妒心,就想方设法来破坏,说这两个法师是很会说,但是没有德行,没有修养,不是真正的好比丘;在听众当中造谣生事,听众信以为真,就不再来听经。造作罪业的比丘死了以后堕阿鼻地狱,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在阿鼻地狱里受罪,人间的时间一千八百万年。地狱跟我们人间有时差,我们一般人常讲,在苦难的时候度日如年,所以在地狱里,那是要论劫数讲的。出来之后,六根不全,盲聋喑哑、愚痴,受许多苦难。你看造作罪业的时候很容易,后果不堪设想,这多可怕!
 
  所以成就众生功德无量,很多人不懂。法师讲经有功德,我把讲经的人告诉我的亲朋好友,劝他们来听经,他们将来开悟证果了,这是我的功德。所以我们介绍的人,那个功德跟法师是平等的,这个道理知道的人不多。因为没有我介绍,他们不晓得这个地方有讲经,不知道,所以介绍的人功德跟讲经的法师没有两样,跟护持道场的人没有两样。你看看是罪是福,是上升还是下堕,都在一念之间,一念善无量无边功德,一念恶,那罪过也是无法想象的。
 
  我们今天六根,实在讲都有欠缺,皆不聪利。眼是肉眼,没有天眼,没有阿罗汉的慧眼,没有菩萨的法眼,没有如来的佛眼,本来统统有的,失掉了,这就是缺,眼根缺者。那我们要靠什么?要靠如来清净身的光明,接触到如来清净身光,使自己的身得清净,自己的身如果还不得清净,这个利益就得不到。如果自己能够学佛,学佛的清净心,学佛的清净身,那就得到了。我们业障深重的人,习气很深的人,这个事情很麻烦,自己一定要觉悟,一定要知道真正忏悔。业障没有不能够忏除的,这只有自己诚心才能忏除,别人帮不上忙。如果别人能帮上忙,我们就不要苦修了,诸佛菩萨都很慈悲,那一定帮助我们全都忏尽了。诸位晓得帮不上,这个事情一定要靠自己,经教里常讲,佛用比喻说父子上山,各自努力;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就不得。一定要自己干才行,谁都帮不上忙。这个道理你一定要懂,要知道忏除业障。
 
  从哪里忏起?最具体的方法,最踏实的方法,从弟子规做起,从感应篇做起,从十善业道做起,真忏悔!这基础,你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佛法里讲得很清楚,但是你听不懂。佛法怎么讲法?佛祖说从根本修,你不知道什么是根本。祖师大德也有注解,根本是什么?根本是心。心还是茫然,那就告诉你,你用真心去学儒释道的三个根,那就对了,真诚心学弟子规,学感应篇,学十善业道,这叫真忏悔,此地讲的内净六根。你六根虽然不净,你都做到了,做到你还不净,但是怎么样?你做到了善,你可以说是六根皆善,不恶了,先从善,然后再净。那净是什么?净要舍妄想分别执着,那就净了。
 
  净跟善是一桩事情,如果只净不善,小乘,不能利益众生也不能利益自己,自己提不上去。大乘菩萨他懂得,要修什么?纯净纯善,自行化他,自行是提升自己,纯净,帮助众生,纯善。自己做到了纯善,那就叫化他,为什么?你给一切众生做了最好的榜样,这是教化。所以纯善不碍纯净,纯净不碍纯善,两个同时并进,这是大乘菩萨道。如果没有纯净,也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没有法子断,可是这三个根做得很好,那就是《十善业道经》上所讲的人天法,你来生的果报决定不堕三途,阿赖耶里面虽然过去生中造作很多的恶业,也不会堕恶道。什么原因?你这一生把恶的缘断掉了。这一生都学善,没有恶缘了,虽有恶种子,没有恶缘,不会起现行,这是行善的人不堕恶道真正的原因。
 
  那么学佛,不仅知道要行善,行善是应该的,应该要做善人,应该要做好人,首先学这一生当中没有一丝毫怨恨,学这个。佛法里面教我们怨亲平等,毁谤我们的人、侮辱我们的人、骂我的人、打我的人、伤害我的人,没有丝毫怨恨心,修这个。这是修什么?这是修六波罗蜜,六波罗蜜统统在里面。因为这些事情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遇到,问题你会不会修。不会修的人怎么样?起怨恨心,起报复心,这就错了。这个念头行为,轮回心,轮回业,你出不去,将来是冤冤相报。真正学佛觉悟了,学的什么?这一生当中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日常所遇到的一切境界都是我修行的增上缘。顺境善缘,善缘遇到都是好人,都是来帮助你的,好人,不生贪恋,有感恩的心,永远感恩的心,不贪恋,真能放得下;逆境恶缘,环境不好,遇到的人都是要害你的,不生瞋恚,不贪、不瞋、不痴就在其中;如果你愚痴,你做不到,你一定不痴。所以贪瞋痴在哪里断?在日常生活当中,顺逆境界、善缘恶缘在这里面断贪瞋痴。
 
  学道,无论是儒、是佛、是道,或者我们今天再扩大,其他许多宗教都讲道,外国宗教也不例外,首先要学谦卑,这是根本。儒家讲礼,礼的精神,这从前李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礼的精神是自卑而尊人,这句话很重要。自己谦虚卑下,懂得尊重别人,这是礼的基本精神。佛教讲戒,我们在许多忏仪里看到,一心恭敬,一心顶礼。顶礼,佛家行的叫接足礼,这是卑下的具体表现,为什么?人头是最尊贵的,我用我的头去礼别人的足,人家的足是最卑下的,我能把头叩在人家脚上。儒家讲谦卑,不晓得谦卑怎么做法,佛做出样子来,谦卑是接足礼。天主教《玫瑰经》第一段,圣母玛利亚的谦卑,是教信徒要学圣母的谦卑,这是根。然后戒律威仪才能圆满。为什么?折伏自己的傲慢心。
 
  诸位要晓得傲慢不是学来的,叫俱生烦恼。末那识里面四大烦恼常相随,这四大烦恼就是贪瞋痴慢,叫俱生烦恼,生生世世带来的。谦卑就是对治傲慢的,人能够谦虚才能够学到东西,才能学道。如果人有傲慢习气,什么都学不到。儒释道都是教学,所以我们看到世界上许多宗教创始的、传教的人,都是教学,教学都懂得谦虚,《易经》里面所说的,「满招损,谦受益」。自以为是的,那就不行,什么好东西他都不能接受,只有谦虚,什么都没有的,他能得到很多。
 
  我们今天讲身清净,用什么来修身?儒家讲得很多,总的纲领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儒家是讲身之善,也有清净,但是那个清净并不究竟,为什么?分别执着没放下。分别执着放下了,真清净,那个清净就能够真正做到「诸根缺者令具足」。就是连身体盲聋喑哑全都可以恢复,能恢复到正常,这个例子,这种感应很多。古今中外都有,有很多例子。这些例子不普遍,什么原因?缘不同,不是没有感应。这从前章嘉大师他老人家教我,佛氏门中,有求必应,眼睛瞎了,我现在求佛让我恢复到正常,我能看,能不能做到?能。当你做不到的时候,是缘不具足。所以确实能帮助眼能恢复,能见;耳能恢复,能听;舌能恢复,能言,哑巴能恢复,会说话。这些事情断恶修善就能做到,这在佛法里小事,这不是大事。大事是什么?大事是明心见性,不但眼根能见,眼根能见到十法界,眼根能见到无量无边诸佛剎土,就像在眼前一样,那叫具足。这是什么人?法身菩萨。也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
 
  比如佛告诉我们,阿罗汉以眼根来讲,他能见一个小千世界。小千世界像黄念祖老居士所说的,一千个银河系。他老人家说一个银河系是一个单位世界,一千个单位世界是一个小千世界。一般的阿罗汉见一个小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罗果。这是说他看得清楚,没有看错,就像庵摩罗果放在手里面看,看得清楚。辟支佛那高一级,执着的习气没有了,阿罗汉执着没有了,还有习气,所以辟支佛的见量能见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那多少个银河系?十亿个,普通阿罗汉能见一千个,辟支佛能见十亿个。十亿个银河系如观掌中庵摩罗果。菩萨愈上去,范围就愈大,见十个佛国土,一百个佛国土,一千个佛国土;到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个见量就没有限量,遍法界虚空界,眼见量如是,耳也如是,六根统统如是。这不是神话,这是事实,诸佛有,菩萨有,你也有,只要你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你的能力就恢复,不必求人,到那时人家来求你。所以我们现在先学就学善,我们用善行,纯净纯善感应到现前六根具足,这是小事。譬如年岁大了,老人了,眼睛还很好,跟年轻人一样,耳目聪明,这是小事。这是什么?这是修善的感应。必须要修的。
 
  下面一句讲修因,『以身礼佛及佛塔,是故得成此光明』,这个地方你看到,是不是天天去拜佛、去拜佛的舍利塔?许多人看到之后都照这样做,这样做是有好处,不容易感到诸根具足。那要怎么样?这个「身礼」,你就要晓得,礼里面含的就是戒定慧,真正修戒定慧,你是真正在礼佛,真正依戒定慧修学,你真正在道场,不在形式,在实质。佛是谁?佛是佛性。佛性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所有一切的万物性相不二,迷了的时候性都变成相,觉悟时没有相,迷时都有相,你就晓得此地讲的佛,是《华严经》上所说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一切有情是佛,无情也是佛,用现在的话来说,有情,我们现在讲动物;无情是植物、矿物、自然现象。《华严经》上统统都是佛,统统都是佛塔。能以这样的真诚广大心,那你就见性了。真的这个时候,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就恭喜你,你已经破无明,证法身了。
 
  如果我们还没有见性,没有证得法身,能够懂得这种修行的理念跟方法,我们走的是成佛之道,为什么?你的心目当中所有一切万法,六根接触的全是佛境界,你都能够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大慈悲心修礼敬。这里面的礼敬,也就是我们平时常常跟同学们勉励的,尊重一切、敬爱一切、关怀一切、照顾一切,全心全力的协助一切,这是佛,这不是普通人,这是真正学佛,哪有不成就的道理。如果我们现在很贫寒、清苦,没有这个能力做到,没有能力做到,心做到了,那没有能力是缘不足,你心是圆满的,那个不碍事。
 
  我们必须要知道,六祖惠能是个砍柴的樵夫,他贫贱到极处,他有什么能力供养佛?而实际上来讲,他供养是最圆满的,什么人都不能跟他相比。他能够继承如来的遗教,跟如来无二无别,我们从这个地方细心去观察就明白了,真供养不是物质,不是金钱,要从这体会。要是说清楚一点,金钱、物质、地位这些,往往都造成见性的障碍,为什么?不容易放下。能大师很容易,那就是他这个生活是非常好的增上缘,他很容易放下。一天辛辛苦苦砍了一担柴,那个放下就没事了,不像富有人家牵肠挂肚太多太多了。佛法无上甚深微妙法,秘诀没有别的,就是在放下,放下就是。
 
  所以这一句意思很深很深,这个经文里头字字句句都是无量义。我们要好好读它,要细心去体会它。那我们遇到佛像,遇到道场,要不要礼敬?要。诸位要知道,这个礼敬是表演给别人看的,与诸佛如来不相干,利益众生的。见到佛像恭恭敬敬的拜三拜,见到道场,道场听经,我们现在听经的大座仪规,都不需要、都省掉了。正式升座讲经有仪规的,来听经的都要礼佛,要拜法师。如果不拜法师的,那叫什么?叫盗法。你跟法师不打招呼,偷偷的来听叫盗法。盗法有没有好处?也有好处,但是他有个严重的烦恼没有放下,傲慢。所以处处表演谦虚,法师教导我们谦虚,我们自己表演一个谦虚让大众看。听经的大众凡夫多,要长时期的教化,所以内行的人他来听经,做影响众。他自己讲得也不错,为什么要来听?人家一看某大德在这听经,那这法师一定讲得很好,所以让听经的大众对法师生起恭敬心,生起信心,他是来作增上缘的。这是真正来护持道场。
 
  我早年在台湾,台湾有些法师讲经,我如果那一天不讲经,有法师讲经我一定去听。为什么?这是从前李老师跟我们讲的,结法缘。别人讲经我不去听,果报是什么?我讲经也没人来听。所以听经与那个法师结法缘,与那个道场结法缘,与那些听众结法缘,好处太多了,不能够舍弃。所以这个机会都要抓住。以后我的法缘比别人都好,因素在此地。念念不忘结法缘,我到别人道场寺庙里面,顶礼三拜跟别人三拜不一样,愿不相同。我第一拜与这个寺庙有缘,第二拜是与这个寺庙常住结缘,第三拜是与这个寺庙所有信徒结缘。我将来会到那里去讲经,那怎么会一样?这三拜怎么个拜法,一定要知道,用意在什么地方,希望能收到什么样的效果,统统都有。我在香港道场讲经,讲经也是道场,早年三十年前,在畅怀法师中华佛教图书馆,圣一法师有段时期他天天都来听经,不但来听,他还劝他的信徒要来听我讲经。那是个讲经的法师,他懂得这个规矩,很难得。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0四卷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0二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八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0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七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七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二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七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三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五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五六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四八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盗得道德与盗德[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如来藏唯识体系(李亮)[栏目:如来藏思想研究]
 《维摩诘所说经·对照译白》序[栏目:徐恒志居士]
 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特点(王雷泉)[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二九九)[栏目:杂阿含经]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十四)人身难得之数与难得之喻[栏目:圣者言教]
 有了慈悲心,是不是就是有了菩提心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