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五九五卷)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
我们接着看「开章」这段清凉大师的注疏,接着前面的文,我们把《疏》文念一遍,「此初发心,与下文十住初发心住,及发心功德品,有何别耶」,这是假设一个问答。因为《华严经》里面发心讲了三次,这个地方的初发心,与下文,这个下文是第三会第十五品,三会第十五品就是十住菩萨,十住菩萨初发心。以及「发心功德品」,这是三会第十七品,就是「初发心功德品」,十住。这三个地方讲的初发心有什么差别?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问得很好。
下面清凉大师就为我们解答,「此中发心,该于初后,取其成德,乃是信终,取其为本,乃在初发,虽如轻毛,功德初篑故,十住初发,即是此终」。到这个地方是一段,我们先看这段。此处讲的初发心是十信位,下面两处讲的初发心都是十住位,十住初发心。一个是发心住,一个是十住圆满,就是「初发心功德品」,那是十住圆满。差别就是这个地方初发心,「该于初后」,该就是包括,包括初,也包括最后,后就是讲后面所说的初住。十信圆满,位子向上提升就是初住菩萨。我们晓得十信心满没有离开十法界,而是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在十法界里面这个位子最高,天台大师说这个地位叫相似即佛。
相似还不是真的,为什么不是真的?无明没破,像我们前面画的图一样,无明破了之后才是真佛。真佛就是妄想分别执着统统都没有了,无明就是此地讲的妄想。无明没破是菩萨,这个菩萨大乘教里面也称之为权教菩萨,也就是说不是真菩萨。真菩萨,诸位要晓得就是佛,分证即佛,那是真的,不是假的。真菩萨不在十法界,十法界里面的菩萨不是真的,相似的菩萨,相似的佛,都是属于相似的,不是真实的。他破一品无明就脱离十法界,往上提升就是初住,所以初住也叫发心住。发什么心?菩提心。换句话说,从此而后,他用心都是用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就是真佛,他用真心。
真诚就没有虚妄,清净决定没有污染,平等就没有高下,诸位想想,相对的境界没有了,这叫真佛,在《华严》里面也称他作法身菩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解释经文里面所讲的诸佛,他的注解,诸佛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个注得好!诸是多,哪些?就是大乘教里面讲的这四十一个位次。这四十一个位次,我们在讲席里面跟诸位多次报告,希望大家一定要记住。这四十一个位次到底是真的,是假的?你们诸位想想看,你的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断掉了,还有阶级吗?如果说还有阶级,真的还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诸位想想是不是还有分别?是不是还有执着?如果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哪来的四十一个位次?这我们不能不知道。
为什么佛在经上又要说四十一个位次?清凉大师在前面开示讲得好,说四十一个位次,是他的妄想的习气没断。跟诸位说,执着的习气断了,阿罗汉执着没有了,有执着习气;菩萨执着的习气没有了,分别断了,有分别的习气,这十法界里面的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分别的习气断了,妄想没有断,所以他不是真佛。妄想一旦要是断了,他就超越十法界,到一真法界去了。这就是我们此地所说的初住菩萨,初住菩萨就是宗门里面常讲的,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个一分你要记住,《华严经》所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这个境界我们六道里面的人,不但是六道,就是连四圣法界的人也没有法子想象。这个境界祖师大德给我们说,这叫不思议解脱境界,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不能不知道!
因为每一位破无明、证法身的这些佛菩萨们,他们带着有妄想习气多少不一样,但是妄想习气不碍事。所以这四十一个位次,你不能说它有,你说它有,一真法界真的是平等法界。既然平等,哪有什么高下?有高下就不平等,平等法界,所以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为什么不能说它无?每一位法身菩萨习气有厚薄不相同。习气厚的,我们讲地位就低,十住、十行,这是习气厚的;十回向、十地,是习气薄的;到习气完全断了,没有了,这叫究竟圆满佛。实在讲,究竟圆满佛他们在法相上来讲,跟初住菩萨真的是没有两样。究竟圆满佛应化在十法界,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初住菩萨亦复如是,他也应化在十法界,应以什么身得度,他也现什么身。所以,我们讲他的智慧、他的德能跟究竟圆满佛差不多!
我们十法界里面的人,不但是我们六道凡夫,就是四圣法界的人看他们也没有办法辨别出来,这个道理要懂。往后要细说这四十一个位次,细说就是说他们差别在哪里?差别非常微细,绝不妨碍他普度众生。我们在四弘誓愿里面来讲,他们圆满了,烦恼无尽誓愿断,他断尽了,只留着无明的习气。无明的习气没有法子断的,你要起个念头,我要断它,就错了。你不是又起心动念了吗?又堕在分别执着里面去,哪有这个道理!向上一着,这个话是禅宗里常讲的,这就是讲法身菩萨们的修行。他们怎么修?真的是无修,无修而修,修而无修;无证而证,证而无证,这个话是法身菩萨的境界。我们千万不要误会,我们误会「无修就是修,修就是无修,算了,我什么都不要修了」,那你肯定堕三途。这些话实在讲我们望文生义,把意思全都解错了,这绝对不是我们的境界,不是十法界四圣的境界,何况我们。
同样一个道理,西方世界诸位都知道有四土三辈九品,这个说法跟《华严经》上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有什么差别?真的没有差别。我们从《华严经》上就悟到了,悟到什么?悟到西方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因为西方世界有很多是带业往生的。虽然带业,凡圣同居土带业,方便有余土带业,实报庄严土就不带业了,跟大乘、一乘里面所讲的法身菩萨没有两样,完全相同。可是它的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确实得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本愿威神的加持,它跟法性土圆融!也就是跟实报庄严土跟常寂光净土融成一体,这是不可思议境界。这个在十方诸佛剎土里面,释迦牟尼佛没有说过;只讲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个非常特殊的地区。我们要懂得、要明了,不要产生疑惑,对我们念佛往生就不会产生障碍了。
如果有疑,疑就是障碍,那还不如什么?不如那些乡下不认识字的阿公、阿婆们,你叫他念佛,他就老实念,他不怀疑,往往他真的成功。他不认识字,他也没有听过经,他也没念过经,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居然念到一心不乱,他能够预知时至,能够站着往生,能够坐着往生。令人羡慕!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谓「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老师教学,两种学生最好教,一种叫上智,一说他就懂了,没有怀疑,他也没有问题;一种是下愚,他也没有问题,他也不怀疑,老师怎么教,他就怎么相信,就怎么做,绝对没有疑惑。这两种人好度。
最难度的是当中的,上不上、下不下,问题可多了,这个难度。那个问题多,所以世尊当年住世四十九年,天天为大家讲经说法,为哪些人?就是为这些人。这批人难度!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慈悲到极处!讲经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帮助中间这些人,占大多数,帮助他们破迷开悟。迷破了,悟开了,信心才坚定,像《金刚经》上所说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清净,真的信心生起来,愿心生起来,能老实念佛了。什么叫老实?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就叫老实。这个样子就有功夫,就得力了,他能成就。这是讲到发心住,就是真佛,不是假佛了。
此中发心,该于初后,就是通前通后,前面是十信位的初发心,后面是十住位的初发心,通前通后。「取其成德」,本经所说的就是十信位菩萨修行成就的功德,这叫成德。「乃是信终」,就是此地贤首菩萨给我们做的报告,三百五十九首的偈颂,这是信终。
再看下面文,「取其为本,乃在初发」,这个初发就是今、现在,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本是根本,凡是修行,如果没有根本,像植物一样,没有根本,这个植物就是我们讲的花瓶里的插花,盆景里面所种的小树,这就是没有根本,怎么长也长不大。所以根本太重要了,根本在初发心,初信位的菩萨。诸位想想,从初信到十信圆满,菩提心才长成,所以初住菩萨叫发心住,住就不动,他有了定位。菩提心绝对不会退转,绝对不会变形,也就是我们讲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永恒不变。
我们今天这十个字有没有?我们同学自己想想,若有若无,有时候想起来,有时候忘记。而在日常生活当中你再细心去检点一下,我们对人有没有做到真诚?真就不假,诚则不虚,我们跟一般人相处还是虚情假意,真诚心没有!什么叫虚情假意?虚情假意有时候自己不知道。凡是会变的就不是真的,我们的起心动念,你就晓得变化多大!前念跟后念,前念灭、后念生,前念欢喜、后念忧愁,变化太大了。变化就不是真心,真心没有变化,真心叫一味。我们讲什么叫真?什么叫诚?清朝末年曾国藩先生在「读书笔记」里面,把诚做了个解释,解释得很好,跟佛法里面讲的相应。什么叫做真诚?「一念不生谓之诚」。你想想看,一念不生,那还有什么变化,没有变化了。我们今天还有前念、还有后念,就没有真诚。有前念、有后念,这叫什么心?妄心;没有前念、后念是真心,你就晓得我们到底用的是真心、是假心。有前念、后念的又叫做轮回心,你在六道里头搞生死轮回。
诸位要晓得,起心动念这叫妄想,我们的真心已经失掉。真心的作用,就像《心经》上所讲的,「照见五蕴皆空」,真心是照见,像一面镜子一样。大乘教里头常说,「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或者说一念才动,觉性就失掉,觉性就是佛性。所以起心动念就无明起来了,无明是不觉,但是这个还很淡薄。从不觉生分别,分别是什么?分别就是觉,这不是真的觉,这个觉的根从哪里来?从不觉来的。所以这个觉就不是正觉,叫什么?邪觉,它的根是八识,正觉的根是法性,那怎么会一样?法性是真心,正觉是真心;妄觉是八识,也就是妄心,根不一样,学佛不能够不清楚,不能不把它搞明白。
所以我们今天用的心不是真心,是妄心;要想用真心,虽然有,人人都有,太难了。佛讲得很轻松,放下妄想分别执着,真心就现前。放不下!这三大类的烦恼,一个比一个严重。最轻的是无明,就是妄想,妄想最轻,再严重的就是分别,最严重的是执着。佛教给我们,最严重的先放,对于一切人事物不再执着,为什么会不执着?因为你肯定,虽然自己没有证得,肯定佛所讲的是真的,不是假的。佛给我们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晚上作梦,梦醒之后有没有执着梦中境界?一般人不会执着。为什么?梦是假的,有什么好执着!容易放下。佛告诉我们,现在这个世间六道轮回,六道就是个梦境,六道里面的一切,随缘就好,不要再执着。能把执着放下,在佛法讲,你就证得阿罗汉,你的障碍去掉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所以你出不了十法界。但是执着没有了,六道超越了,有执着,不能超过六道轮回,你说这个东西多麻烦!
超越六道轮回之后,你到哪里去?到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这个佛是四圣法界里面的佛。我们讲这个经讲得很详细,大乘教里佛说,七信位的菩萨,十信位,从初信、二信、三信、四信、五信、六信、七信,七信位的菩萨执着断尽,没有执着了,所以他超越六道。七信在哪里?七信就相当于阿罗汉,在四圣法界的声闻法界里头。他还有习气没断,习气要断掉了,他就又升一级,声闻往上面升一级,缘觉,或者是菩萨。这个位子里面执着的习气没有了,他们在那里修什么?他们在那个地方断分别。分别断掉,没有了,菩萨!十法界里面的菩萨法界,分别没有了,他有分别习气;分别习气也断掉了,他就又升一级,十法界的顶头,佛法界。
到把分别的习气断掉,分别习气没有了,破一品无明。我们一般讲,放下起心动念,于一切法里面不起心、不动念,这就叫破一品无明,十法界没有了,超越了。到哪里去?到一真法界去了,《华严经》上讲的华藏世界,到华藏去了,念佛的人到极乐世界去了;诸位要知道,极乐跟华藏是一不是二。超越十法界。可是走华藏世界这个路,难!太难了,非常困难,不要说别的,就是执着就不容易。我们今天怎么修?执着淡一点,分别淡一点,起心动念这个事情先不去管它,只能把分别执着淡一点,我们只能做到这个。淡一点是什么?淡一点就是带业,你没断!只有一个方法,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这个能做到。
所以《华严》末后也不例外,文殊、普贤这两位大菩萨,劝导,劝谁?劝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做给我们看的!让我们看了这个现相一下省悟过来。你看看最后人家的修行,真的是不容易!从四圣法界向上契入一真法界,这叫竖出,从六道、声闻、缘觉、菩萨、佛,再到一真法界,竖出,难!这难行道。净土法门叫横出、横超,我不经过这个道路,我从旁边就出去了,这就容易。旁边出去之后就是极乐世界,所以这叫易行道。不管是横出也好,竖出也好,根本在发心,我们有没有发?甚至什么叫菩提心,学佛的人能讲得清楚的不多!
古大德有方便说,最常讲的方便说是四弘誓愿,四弘誓愿就是菩提心。你想想看「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心有没有发?这句话如果我们用现代的话来把它翻译一下,度就是服务,我们要发心为一切众生服务,这就叫众生无边誓愿度。你发心为他服务,你能伤害他吗?如果对一个众生你还伤害他,你这一愿就没有。伤害人不必说,有人他不伤害人,他认为众生是人。蚊虫、蚂蚁是不是众生?你有没有为它服务?这要问问自己!蟑螂、老鼠是众生,你有没有为它服务?再往深处讲,花草树木是众生,你没有为它服务?自然生态是众生,你有没有去破坏它?你从这个地方去观察,菩提心难!我们没有为众生服务,我们没有本!所以功夫怎么会有进步?
为什么我们这个根本得不到?根本还有根本。这是大乘教,大乘教的根本是什么?小乘。佛说得很清楚,「佛弟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佛不承认。你要循序渐进,像念书一样,总是要先念小学,再念中学,再念大学,再念研究所,佛承认的。小学、中学、大学都不念,一下就念研究所,那佛不同意。小乘里面教什么?教你做人。人都做不好,你怎么能作佛?怎么能作菩萨?所以小乘教里面都讲人天法。中国可以说是唐朝中叶以后,我们就不学小乘了,为什么不学小乘?我们学儒,我们学道。儒家、道家代替了小乘,这行,你有儒、道的基础,可以一下就得到大乘的根本。所以,今天我们的麻烦来了,小乘不学,儒也没有,道也没有,剩下只有一个老实念佛的人能得度。可是老实人难找!几个人老实?
我们想想都不是老实人,为什么不是老实人?妄念太多;老实人没有妄念,老实人没有怀疑,老实人能一切放下,老实人一心归向净土,决定没有杂念。我们今天的修行,有疑惑、有杂念、有怀疑、有忧虑,不老实!又没有根本,怎么能成就?所以这些年来,我们特别强调从根本修,儒家的根是《弟子规》,道教的根是《感应篇》,佛的根是《十善业道经》,希望从这三部经上去扎根。然后你就有本了,你的初发心就真发了,那就不是假的发。虽然发了,发了之后要好好去修,怎么修法?「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眼前要学的是当中这两样,要学断烦恼,认真断烦恼,认真的去学法门。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初学的阶段,学法门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到什么时候法门无量统统可以学?烦恼断尽。
学习还是有次第,烦恼没有断尽,不能学很多法门,所以学一门。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真正的用意还是在断烦恼。烦恼慢慢减少,慢慢断了,智慧慢慢开了,一旦烦恼尽了,豁然大悟!宗门讲明心见性,教下叫大开圆解,你一下就开悟,开悟之后就法门无量誓愿学。没有开悟之前不行,没有开悟之前我们学一个法门,一门深入,这一个法门帮助你开悟,帮助你断烦恼。佛、菩萨、祖师大德给我们设定的这些方法,巧妙极了。最怕的是我们自以为聪明,故意不遵守佛菩萨的教诲,以为自己很行,现在就要涉猎许多法门,结果搞一辈子一门都没通,这叫真正可惜!妄想分别执着丝毫没有减少,那麻烦就大了。将来的生死,在六道里头轮回,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没有用处,那就全错了。你要明白这个道理,取其为本,乃在初发,我们今天初发心学弟子规,学十善业,学感应篇,取其为本,那就帮助你初发心。
底下的比喻说,「虽如轻毛,功德初篑故」,这个事情虽然很轻,不值得一提,轻如鸿毛,它有功德,功德是什么?初篑。好象我们用泥土堆成一个山,那山是很多泥土堆的。刚刚没有堆成山,我这是一铲的土、一瓢的土倒下去,这是初篑。只要功夫不间断,慢慢累积,它自然就成山。所以初篑是起步,我们今天讲弟子规、十善业、感应篇,初步。「十住初发,即是此终」,十信圆满,就是十信初发的圆满,终就当作圆满讲。十信位初发心的圆满就是初住。初住了不起!超越十法界了,这道理不能不知道,我们用功的顺序先后就明白了。现在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着看后面这一行,「成彼初发,此终为能发,彼是所发,此正是发起之发,义兼开发,彼是开发之发,义兼发起,其发心品,正显十住初心之功德耳,以斯甄别,非无有异」。到这里是一段。成是成就,彼初发就是十信位的初发心,这是十个位次初发心,到十信心满成就初发心;信位的初发心成就圆满,到第十信成就圆满。这一句里面含的意思很广很深,我们必须要知道。十信位的初发心是在凡夫,就像我们现在这个地位,他成就圆满,是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诸位想想看,从我们人间、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再到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句话里头包含这么多的位次。
此终,这个终是现在讲的十信心满,十信心满这是能发,「此终为能发」。「彼是所发」,彼,这个要记住,彼是讲的初住,初住菩萨是初发心住。就是菩提心真的发出来了,从此以后不再用妄心,不再用轮回心,用真心。由此可知,十信位都是在培养菩提心。菩提心发了,发了怎么样?若有若无。发了之后你要好好把它培养起来,正像种树一样,那个种子,像种桃树,桃树的种子种下去之后,这时候才发芽。发芽很嫩,稍微不谨慎,这个芽就会被摧毁掉,所以你要好好的保护它,要好好的去灌溉它。一直到它长成小树,风吹不倒了,确实根长了力,那就好比是初住的发心,叫发心住,真正能够长成,不再需要人照顾了。我们在没有成小树之前,是要小心照顾它。
由此可知,我们在《金刚经》里面看到,世尊嘱咐菩萨,要常常护念小菩萨,常常照顾他们。这个很难得,他发了菩提心,他将来就能成菩提道,诸佛菩萨都有义务来照顾他。所以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一直要帮助你到发心住。这个帮助的阶段、过程就是在十法界,离开十法界不需要照顾了,那就成就了。由此可知,十法界里面的菩提心有进有退。到初住就不退,菩提心绝对不会再退转,那就成功了,所以那个发是开发的发。十信位呢?十信位是发起的发,当然里头有开发的意思,可是偏重在发起。到初住菩萨,他是开发的发,虽开发他也离不开发起。他是从十信位这个基础再提升到十住,所以开发里面有发起的意思,发起里面有开发。可是它的偏重不一样。在十信位的时候是发起,十住以上是开发,菩提心开花结果,那真的是开花结果了,这个比喻比得很好。
「其发心品」,这就是「初发心功德品」,「初发心功德品」就是初住菩萨。「正显十住初心之功德耳」,这品经里面要跟我们讲的,是显示十住,十住初心就是初住菩萨,初住菩萨的功德。「以斯甄别,非无有异」,前面问这三个有什么差别?这把三种不同,清凉大师为我们讲清楚、讲明白了。它的异同我们都清楚、都明白。
下面引经来说,「故璎珞云」,《璎珞经》上讲,「发心住者」,这就是讲初发心,十住菩萨的初发心,发心住者。「是人始从具縳,未识三宝,乃至值佛菩萨教法中,起一念信,便发菩提心,既云始从凡夫最初发心,明知此中发心,该于初后」。引用经文的意思,说这个人(这个人是初住菩萨)始从具縳,具縳是烦恼,这个烦恼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开始从烦恼。「未识三宝」,三宝是自性三宝,就是自性觉是佛宝,自性正是法宝,自性清净是僧宝,这是要注意到的,这是讲自性三宝。「乃至值」,值就是缘分,我们讲遇缘,遇到哪些缘?遇到「佛菩萨教法中」,这个很重要,遇到佛菩萨教化当中,佛是圣人,菩萨是贤人、是君子,「起一念信」,这一念信是一念净信,便发菩提心。这什么人?确实在我们凡夫当中,他过去生中十信修满了。修满了,无明还没有破,他遇到了缘分。在中国最好的例子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我们在《坛经》上看到的,他很年轻父亲过世,他养他的母亲,非常孝顺。自己没有念过书,住在农村里面,每天砍柴度日子,砍一批柴挑到城市里面去卖。
这桩事情我在童年的时候,抗战期间当中,我们住在城市里面,烧柴火,有卖柴的。所以这是生活相当艰苦。挑一担柴到城里卖,卖了柴之后,拿这个钱买一点米回家,能大师是卖柴的。在那个时候卖柴、卖水,挑水的,城市里面没有自来水,一般的水都在河里面、小溪里面,去挑水,挑一担水挑到城里面卖水。那时候生活相当不方便,所以这些苦力总是卖柴的多,卖水的多,这是生活必需品。另外出门旅行,在那时候拉黄包车,现在看不到,现在连三轮车都很少,那时候人力车、黄包车都是属于苦力。
你看看惠能大师虽然是卖柴的,他听人念经,一听就开悟。听客人念《金刚经》那就是缘,乃至值佛菩萨教法中,念《金刚经》,里面在念经,他在窗外听。从前的窗户不隔音,窗户用纸糊的,没有玻璃,所以窗里面有人读书,窗外听得很清楚。听到念《金刚经》,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好象开悟了。回到里面去找这个念经的人,问他,你念的是什么?这个人很客气的说,我念《金刚经》。他就把他听经的感想、感触讲给他听。那个张居士一听,这个人根太利!他念了多年,都没有办法晓得《金刚经》的奥义,居然他听听就能懂。所以对他很尊重,并没有把他看作是个卖柴的,不认识字,觉得这个人是个了不起的人。于是就劝他。他说:你的经是从哪里来的?我是从黄梅五祖那里得来的。他就介绍他,最好你到黄梅去参访五祖。这是缘分,这段所讲的我们用祖师修行证果来做为证明。
在中国历代,凡是修行成就的,在禅宗里面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六祖以后在他一生教学当中,达到这个标准的有四十三个人。这四十三个人,绝对不是这一生才修行的,这一生才修行不可能,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他们从初信位修到十信位。十信位没有离开十法界,功夫不错了,接近初住,但是没有超越。这些相似位的佛菩萨,他们知道,哪个地方有善知识,应当到什么地方去修学,他就应化来了。阿罗汉以上都有这个能力,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来现身;一方面是帮助众生,一方面是提升自己。没有出十法界的,以提升自己为第一优先,帮助别人是其次。已经超越十法界,到一真法界了,他们到十法界里面来,第一个是帮助众生,提升自己是列在其次。自行化他是一不是二!
可是这两个他有偏重,没有证到初住的,偏重在自利;已经证得初住以上的,就是破一品无明以上的,偏重在利他,决定是把利他摆在第一,自利没有这个念头,都是利他。因为他的自利是破无明习气,无明习气这上面没法子用功,所谓无功用道,随着时间慢慢自然习气就消失了。这个时间,大乘经里面讲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可见得断这个习气是多么困难。三大阿僧祇劫是自然成就,你没有办法提前,不像前面十信位的修行,十信位修行里面确实有快有慢,都是很长的时间!我们看是看到果报,好象我们去参加人家毕业典礼一样,参加博士班毕业典礼,今天都拿到学位,这四方帽子戴上。你没晓得他博士班念了多少年!前面还有硕士班,还有大学士,还有中学,高中三年、初中三年,小学六年,念了二十几年才拿到学位。
我们看到惠能大师,看到许多禅宗大德,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看到教下的这些大德们,大开圆解;净土宗里面得理一心不乱,名词不一样,境界都相同。这些就是我们参加他的博士班毕业典礼,前面累劫的修行,不是一世、二世、三、五世,不是!真的是累劫修行。佛经里面常讲,无量劫的修行,才把执着、分别断掉了,习气也断掉,只留着一品无明在;也都是差不多了,遇到缘他立刻就断了。惠能大师是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我们一看就知道,这种人佛法里面通常讲是再来人,不是这一生开始修的。
所以他到黄梅跟五祖一见面,谈话那种态度言论都不是凡人。初见面,五祖问他:你是哪里人?岭南的。岭南我们讲蛮子。五祖也是开玩笑说一说,也就是说那个地区文化落后,没有开化的地方。而惠能大师接着答复,那个地方虽然是蛮荒,没有开化,但是那个地方人的佛性跟一般修行大德的佛性没有两样。这个答复就是很出乎人意料之外的,佛性没有南北之分,没有开化不开化之分。所以五祖一听这个人的根性,确实跟一般人不一样。而当时惠能才二十四岁,我们今天讲年轻小伙子。虽然没念过书,没受过教育,但是他的礼数很周到,非常谦虚,非常恭敬,对任何一个人都谦虚恭敬。五祖一看,这就是法器,派他到碓房去破柴、舂米。破柴,他是砍柴的,他很熟悉,你看分配他的工作,知道他以前干什么的!这个工作他干起来轻松,破柴、舂米,八个月磨炼他,修福,为大众服务。没有上过禅堂,也没有听过讲经。
八个月之后,五祖年岁大了要传位,叫大家跟他学的这些学生,每个人写一首偈子送来看看,看有没有明心见性的。有见性的,把衣钵传给他,他就是禅宗第六代祖。故事就从这么引起来的。这么多的学生,谁也不敢作偈,因为什么?他们有个学长神秀大师,也是五祖的学生,等于说他们的大学长,常常代替老和尚讲经教学。人家一想传位,肯定是神秀,那还能是别人吗?所以没有一个人作偈子,逼着神秀不能不作偈,他也知道。神秀偈子作出来之后,大家都念,惠能听到了,一听就晓得没开悟。「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他一听,没开悟,所以他找人,他也很赞叹,这首偈子好,我也要到偈子前面拜一拜。于是有人带他,偈子是写在墙上的,到墙那边去拜。拜完之后,他对别人说,他说我也有首偈子,但是不会写字,哪个人代我写一写。
这时候有个张居士,是个做官的,感觉到非常惊讶,怎么从南方没有开化地方来的人,你也会作偈?张别驾确实就帮他代写了。写了以后,果然大家看到都感觉得非常惊讶,他的偈子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一传诵,五祖听到之后,马上把这个偈子擦掉,告诉大家,没开悟。为什么?怕人害他,嫉妒障碍很多!过了几天大家都平了,觉得什么?也没有开悟,老和尚说了没开悟。过了几天之后,到风平浪静,老和尚到碓房去巡视。巡视走到碓房,看他在舂米,就问他「米舂熟了没有?」他们的话这是禅机,话中有话。你不会听的,真的以为他舂米,老和尚问米舂熟了没有?
惠能大师一听知道,他们两个心心相印,问他米舂熟了没有?意思就是说,你的修学有没有到圆满?是这个意思,熟就是圆满成就。惠能答复说早就熟了,只是还没有筛。筛是什么?印证。我早就成熟了,没有人给我印证,我在等着印证。老和尚拿着拐杖在他碓上敲三下就走了,人家不知道什么意思。他晓得,叫他半夜三更到方丈室去找他,给他印证。你看他们的动作,很多人跟在面前不知道,只有他们两个人心里晓得。半夜三更到方丈室,老和尚给他讲《金刚经》,也是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豁然大悟。以后就不要讲了,一切就通了,衣钵就给他,半夜叫他赶快走,怕有人害他。逃到南方去避难,避了十五年,躲在猎人队里头没人知道。十五年之后,缘成熟了才出来。出来的时候就是现在广州的光孝寺,印宗法师在那边讲经,他去听经。看到外面风吹着幡,风动、幡动,从这个地方身分暴露了,已经十五年。这个时候他将近四十岁,二十四岁成就的,三十四岁、四十四岁,差不多他将近四十岁。
这就是起一念净信,便发菩提心。他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浮现前,从此之后绝对不会退转。这叫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超越十法界。境界虽然超越十法界,身体还在人间,这就是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在那个时代,应以禅师身得度,惠能大师就现禅师身;应以法师身得度,他就现法师身。像清凉大师、贤首大师、智者大师,这是现教下的法师的身分;终南山的道宣律师,现律师的身分,戒律;庐山慧远大师,示现净土宗的身分。各人接引一类根机,不同的根机。他们这些人至少都是十信心满,示现大彻大悟、大开圆解、理一心不乱,示现。你要说他们的地位,最低限度我们知道在发心住这个地位。当然很可能他们在发心住之上,二住、三住、四住、五住,乃至于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于十地,那些菩萨都很可能。应化在我们这个世间,度什么人?度有缘人,佛度有缘人,没有缘的他就没法子度;不是他没有能力,是没有缘的人不接受。
你看看信徒们都是这种样子,古今都不例外,有人羡慕惠能大师,到他的会下做他的弟子,这修禅去。有人欢喜学《华严》的,到贤首大师那里去,到清凉大师那边去,他们是专门学《华严》的。有些喜欢学《法华》的,到天台山去,智者大师在那边讲《法华》。这就是众生爱好不一样,兴趣不相同!这些爱好跟兴趣与前世都有关系。前世就学这门功课,没学得好,这一生来接着再干。所以,修行是生生世世,不是一世。
只要真干、好学、勇猛精进,你决定遇到好老师。好老师是谁?就是这些法身菩萨到这个世间来应化,你要相信佛氏门中,不舍一人。真干,佛菩萨要不来帮忙,他发的愿就不能兑现了,众生无边誓愿度。你跟他有缘,他一定会照顾你。有人说找不到好老师,那是错误的,为什么找不到好老师?你没有真正发心。真正发心,就有真正好老师来帮助你;不是真正发心,遇到好老师也枉然。不肯学,懈怠、懒散,学了一生都空过,没有成就,这种人就遇不到善友。所以这是说明起一念信,便发菩提心,菩提心一发就成就了,这一发就成佛了。
「既云始从凡夫最初发心,明知此中发心,该于初后」。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的,我们就事相上来看,惠能大师是个凡夫!许多宗派里面的祖师大德,年轻的时候示现也是凡夫。最近的,近代的虚云老和尚,年轻的时候刚刚学佛,凡夫!我们净土宗第十三代的祖师印光大师,很多人都知道这是西方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没有接触佛法之前,他谤佛、谤法,示现的是凡夫,始从凡夫;接触佛法之后,他很快的就契入境界,真的菩提心现前。从什么地方能看得出来?从他能万缘放下。你看他的生活,看他教人,教化众生,看他处事待人接物,跟经典上讲的佛菩萨的行持没有两样!
你细心去观察,像《弟子规》上一百一十三条,你细心观察,他统做到了。《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我们常讲的沙弥律仪、比丘戒、菩萨戒,再看看我们前面刚刚念过的「净行品」,印光大师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做到?做到了。惠能大师做到了,贤首大师、清凉大师、智者大师做到了。要从这些地方微密观照,我们才能学到东西。所以说「此中发心」,此地讲的「该于初后」,初,十信位的发心;后,十住初发心,初住发心通前通后。
下面则假设的一个问答,「问,此既是初,何得乃具后诸行位,及普贤德耶」。这个问得好!既然是初,这个问实在讲是代我们问的,我们今天是初发心。实在讲连这个初还没得到,我们在准备的阶段,希望我们这一生能够得到初发心;可是我们实在讲,我们的方向、目标是另外一条路。这个经我们要学,使这个里面的理事、境界我们能够彻底明了。我们走路是走另一条,持名念佛,求生净土;我们走这条,因为这条太可靠,肯定能成就。但是这部经对我们的帮助很大,让我们走那条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会走错,不会走到歧途。所以我们的解门依《华严》,我们的行门依《弥陀经》,依《无量寿经》。这样好!
所以他问:此既是初,为什么他能够具足后面的诸行位及普贤德耶?这就问得多了。诸行位是三贤,及普贤德是十圣,初发心里头就具足了究竟圆满。正如同种树,这一个核桃仁种在泥土里面,刚刚发芽,我们就晓得它将来会长成大树,开花结果,果实累累,这就通前通后。这个小树苗通前是什么?前面那个桃仁埋在土地里,那是前;后面,将来它会长成大树,贯通的。我们今天一念发心,这是初心,确实能通,贯通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真的贯通。几时能成就?那在于自己的努力。
大乘教里面,佛说世法善根有三,世间一切善法你要成就,它有三个根,这三个根是无贪、无瞋、无痴,所有一切善法从这三个根里面生的。那反过来,反过来叫三毒,反过来就是贪、瞋、痴这三毒。所有一切的恶业、烦恼习气都是从三毒生的,这我们不能不知道,我们要懂得,要明了,要把它纠正过来,「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出世间菩萨善根只有一个,「精进」。那你要问菩萨什么时候有成就?就看他精进,就看他努力。我们如果能够知道好学,知道精进不退,那你的速度会很快。凡是不能成就,没有别的,都是因循苟且、懈怠懒散,这样自己就退转了,没有办法提升。但是学习,外国人讲学习,我们佛门讲修行,不是这一生一世,是生生世世,我们今天的修行也是接着我们前生宿世,哪有一生当中会有成就的?
我们看今天念佛往生的,看今天学教,在教下能有相当成就的,绝对不是这一生的事情。我年轻时候跟李老师,我跟他那年三十一岁,老师告诉我,他讲经讲得不错,赞叹的人很多。老师跟我说决不是一生,过去生中也许是法师,这一生现居士身。修持修得很好,持戒念佛,为人演说,他一生就干这个。我们是受了他的教化,受了他的感动,跟他走同样的路,所以一生没搞道场,一生也没有教诫僧徒。好在在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发达,我们有这么个缘分,利用高科技的手段把大乘佛法向全世界弘扬,总希望讲清楚、讲明白,让大家断疑生信。下面是解答问题,现在时间到了,这段问答我们明天再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