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字:返本还原的奥秘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一日晚 讲于万佛圣城十周禅七期间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61

在这个禅堂里,有些人已经是老资格,参得有点味儿,所以没有什么话可说的,所谓‘凡有言说,都无实义’,可是对初机者,不能完全不说,否则,更摸不著边际,所以说几句话,作为参禅的一个钥匙,帮助你开启心地里的那把锁。

参禅,秘诀在专一其心,所谓: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人得一以圣,万物得一,各正性命。

所以‘一’为万物之始,可是还不是究竟法,虽然说‘得一万事毕’,但若在这个一生出执著,便落二、落三,犹不是真空。什么是真空?就是○(零)。这个○,像个圆圈,是无大无小,非内非外,无始无终,不落于数,但所有数目都未曾离开它。修行,要从‘一’修回到‘○’。从这个○,能发生无量无边的作用,虽然说:‘得一万事毕’;但到了这个○,连一事也无。这时候,‘一法不立,万虑皆空’,是究竟解脱!

想得到○,先要专一其心,不打任何的妄想,心念专一时,便发生‘感应’,所谓‘感应道交难思议’。专一就能得到○,要专一,很不容易。想回到这个○,更不容易。那么,既然很不容易,就不参了吗?要是不参,永远不能成道。这个○,就是万佛的母体,诸佛之本源。

所以大家学坐禅,首先应该学跏趺坐。起初,若是脚很硬,痛得太厉害,可以方便坐;方便坐之后,继而学单跏趺;单跏趺之后,脚不觉那么痛了,可学习双跏趺;双跏趺可以坐得住,脚不痛了,才是正式开始参禅。本来,参禅是没有事情故意找点事情来做。譬如修道人吃饱了,睡够了、穿暖了,没有旁的事,便参禅,游戏人间。

参禅要参话头。话头,就是话语刚开头,不是话尾。也就是一念未生之前的一个预兆。最普遍的话头,是‘念佛是谁?’这个‘谁’字,要把它拉长来参,细玩其味,就像一把金刚钻,要往心里头钻出一个窟窿来。找到是谁?便开悟,可是这不能靠想像、猜测,或在心意识上参,而是要细细探索到你从未到过,从未知道的领域上。一旦破本参,豁然开悟,虚空粉碎,五蕴皆空。这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所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参到了这个境界,五蕴皆空,六尘不染,才是成佛的第一步,但必须要下一番苦功。又要知道,参禅不同于拼命念佛,不是拼命口念:‘念佛是谁、念佛是谁、念佛是谁……’,好像叫救命似的。参话头,要慢条斯理,细心在自性上摸索。所谓‘参悟,参即是悟,悟必要参。’其实,‘念佛是谁?’也是一个妄想,但这是以毒攻毒,以一妄制诸妄,以一念息万念的法门。

刚才所说的○:○是成佛之道。在凡夫份上,是○。成佛后,便成为大光明藏、大圆镜智。○能生一切法,能扫一切法。返本还原,必要在○字上用功夫,即是‘什么也没有处’著手。一切法由○而生,一切法皆归于○,所谓:‘一本散为万殊,万殊仍归一本。’

今天我跟诸位讲的话,你不要以为这是个小因缘。这种法是‘泄天地未泄之秘密,发诸佛未发之本源’,是惊天地、泣鬼神。人为什么成佛?就因为懂这个○。人为什么堕地狱,就因为不懂这个○。所以,一切天魔外道、山妖水怪、狐狸精、黄鼠狼等等,都因为不懂这个○,所以背道而驰而堕落。从○生出诸数,才产生这么多种种变化异端。可是形相虽然不同,基本是一样的。凡夫因为不明白,才舍本逐末,离○甚远。可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暂时虽不明白,一旦明白过来立刻可以成佛。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性’是一切众生的本源
下一篇:无规矩不成方圆
 寿夭穷通,皆不出轮回
 老实念佛
 新年勉词
 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
 妙道
 一切众生都是佛教徒
 学习弥勒菩萨的精神
 儒教是佛教的根本
 科学—恩物耶、荼毒耶
 道场新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楞严八十分义 遮照圆妙分第三十八[栏目:乘一法师]
 高阶心行[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集]
 第八届“法门之光”福慧营随感[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女子贵德,而不在色[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问16:尊者,禅修者如何才能体验到水元素?[栏目:马哈希尊者访谈 An Interview with Mahasi Sayadaw]
 简单活[栏目:成峰法师·天堂里的梦]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九十六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菩提道灯论[栏目:菩提道次第专题·根本论述]
 放得下,提得起[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