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六三七卷)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现相品」,精进力菩萨偈颂第八首:
【十方所有佛,尽入一毛孔,各各现神通,智眼能观见。】
在没有讲这首偈之前,前面第七首清凉大师在注解里说得很多、说得非常好,非常值得我们做参考。他在《疏》里面讲:「言如空者,不可取等故,故虽现形,犹如水月,平等如空。」大师很慈悲,怕我们读这几句话还是很难体会到里面的意思,所以再加以注解,这个注解就是《钞》。这首偈《钞》里面讲,它有五个意思,「五义如空」。第一个是「不可取」,为什么不可取?实在讲「无物可取」,也就是没有东西可取,没有一样是实实在在之物。所以我们常常要想到《金刚经》上佛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既然是虚妄,哪有可取的?哪有可得的?必须要有广大智慧人,他才能看得出,迷惑颠倒的人看不出事实真相。大智慧人,他能看出事实真相,知道事实真相,这个事实我们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没有一法是例外的。为什么?《金刚经》末后四句偈总都包括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梦幻泡影」都是虚妄的,可以说皆是虚妄,不可取。《般若经》上讲「无所有,毕竟空」,所以不可得,不可得就是此地讲的不可取。为什么?它有相无性。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是缘生缘灭。实在讲,缘也不可得,这第一个意思说如空。
第二个讲「无生,非从无之有故」。我们常讲有从哪里来的?有从无生的,无中生有,佛在经上也常常这么说法。但是要晓得,这是佛的方便说,是教初学不得已,绝对不是真实说。佛这个说法是不是妄语?不是的,佛是教学的一种手法,我们今天讲的手段,一步一步的引导你彻悟事实真相。所以这是佛的权说,权巧方便,我们不能执着,执着权巧方便那就错了,你不解如来真实义。马鸣菩萨讲:「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你才真正懂得如来所说义,不简单。但是这绝对不是初学能做到的,初学还是学佛的方便法,依照方便法修学,决定有好处、有利益。利益是什么?小的利益出不了三界,不堕三恶道,这是小利益;大的利益,藉这个方便能够契入真实,用方便入真实,这是大利益、殊胜的利益。这也是修学佛法的难处。
无生,为什么说不是从无中生有?你们想想无中生有,你还有两个实在东西,还有一个「无」、还有一个「有」;「本来无一物」,你心里头有个无、有个有,你就有了二物,不是一物,换句话说,你的自性清净心已经动了、已经迷了。自性清净心里头,一法不立;有一法那就是无明的根。所以在契入自性状况之中,有没有言说?给诸位说,没有言说,不但没有言说,念头都没有。这个心不得已给它说一个名词:寂静,或者经上讲寂灭、圆寂。圆寂是圆满的寂灭相,这是真心,如来圆满的证得,我们一般讲恢复了。菩萨是分证,这个菩萨是法身菩萨,他是证得了,但是不究竟、不圆满。既证得了,他的受用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所以告诉你真的,这个相「无生」。无生怎么会有这么多相?这么多相还是无生,无生而生,生而无生。佛这样重复几遍,你有没有明了?你有没有觉悟?所以佛讲到最后,告诉你「法尔如是」,法尔跟自然相似,但是不是自然。为什么?自然跟因缘是相对的。法尔是什么?自然跟因缘两边都离开了,这两边都不执着了,法尔的义趣深邃。这讲无生,无生如虚空,如空不可取。
第三个「无起作」,清凉大师讲「非新成故」。起作是新成立的,这个意思我们很难懂,如果有新成,就真的有生灭了。这个意思是愈讲愈深,愈讲愈不容易体会,讲得最好、讲得最究竟、最圆满的就是「法尔如是」这四个字。但这四个字很不好懂,比较接近一点的,我们现在人讲的自然现象,跟法尔如是比较接近,但是还不是法尔如是。那你要问,怎么样才能体会到?佛法里面讲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你就会了,你就体会到了。由此可知,这个事实真相是言语说不出的,言语的能力有限,达不到这个境界。言语达不到,我们的思惟能不能达到?思惟也达不到。思惟能达到的,法相宗里面讲的阿赖耶识,思惟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功能最大,内可以缘到阿赖耶,外可以缘到虚空法界。为什么它不行?因为这是自性,它能缘到阿赖耶,它缘不到自性,真如本性它缘不到。所以用这个方法也不行,所以才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是什么境界?寂灭的境界。这不是很明显的告诉我们吗?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着。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像《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个真相大白了,事实真相你就见到了。你才真正晓得「不可取」、「无生」、「无起作」,佛讲的话一点没错。
如空不可取第四个意思,「应物现前」,清凉大师注解「无有一物不对空故,随器大小孔隙之异故。」这一句话,在唐朝时候说出来不容易,现在要说的话,我们不感觉得奇怪。器是物质,不管物质大小,都与空相应。现在科学技术发达,把这个事情为我们解开了,不要说是一般的这些物质,就是以密度最大的金属,金属的密度最大;像黄金我们知道,这世间人认为七宝之一,它的密度大,所以体积很小它就有很重的重量。但是在高倍的显微镜之下,它跟空就相应,它像网一样,许多孔隙。佛法里面讲最小的物质,都把它说作尘。金尘能够在金属孔隙自由通过,没有障碍。为什么?显微镜之下,发现金属里头很多孔隙,那个很小的物质就在孔隙里头走来走去,一点障碍都没有。所以现在讲我们好懂,唐朝那个时候讲这话,很奇妙,他怎么晓得?所以再坚牢的物质挡不住空,科学家到近代才发现,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上就讲得这么清楚、讲得这么明白,这是应物而现的深义。诸佛菩萨随类化身,随类化身也不可取。佛的随类化身不可取,我们的身相也不可取,我们的身相,皮肤、骨胳、脑髓在显微镜之下,那个空隙不晓得有多大,微生物在里面毫无障碍,这个意思说得深!
第五个意思,「平等」,如空,「十方虚空皆不可量,三际虚空同一相故。」三际是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的虚空、现在的虚空、未来的虚空,那个相是相同的。十方虚空这是讲量,皆不可量,广大而无边际,都是在说明不可取,佛身不可取。
大师后面又跟我们讲,如来也有五义,这些意思真正是博大精深,我们要细心去体会。前面讲「如来解脱力」,如来五个意思:第一个「离相故」,第二个「真常故」,第三个「湛寂故」,这三个合起来寂然不动,这是讲的真心,也是讲的真性。真的身是法身,真心是本性,佛经上也常称为法性,或者称为佛性。
我们如果懂得「离相」,就跟真心相应;着相就相背,背道而驰。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一样现的这个身,父母所生之身。释迦牟尼佛就是个例子,一样穿衣吃饭,一样在一同共同生活,那有什么两样?没有两样,从相上看不出来。从心行上,那就不一样。凡夫有妄想分别执着,佛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凡夫着相,佛不着相;凡夫攀缘,佛不攀缘,佛随缘;凡夫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一无所知,佛菩萨他是清清楚楚、明明了瞭,这里不一样。所以凡夫的生活,说实实在在话,就是生到天上做大梵天王、摩醯首罗天王,唯苦无乐!这个意思很深,一般人听不懂。只有苦没有乐,何况人间?又何况三途?
佛在经上把苦说为三大类:苦苦、坏苦、行苦。天有二十八层,也分为三大类:欲界有六层天,这三种苦统统有,比我们人间稍微淡薄一点;色界天里面,没有苦苦,它有坏苦、有行苦,色界十八层天;无色界天,坏苦也没有,它有行苦,所以佛说三界统苦。唯有广大智慧人,他清楚、他明白。六道众生觉悟的少,迷惑的多;真正觉悟,自然就发心出离,发心学道。迷惑颠倒的人,从来没有想到出离六道轮回的念头。我们之所以晓得,是遇到佛法、读到佛经,从佛经里面知道释迦牟尼佛说过,我们从他这个地方才知道、才明了。我们到底是真的明了还是假的?说实在话,多分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我没有悟;如果我觉悟了,释迦牟尼佛引导我,为我开示,我接受他的引导、接受他的开示,恍然大悟,那这个觉悟是真实的,这种契入不是假的。闻法要能够悟入,不是一桩容易事情,难在哪里?难在我们的心境不空,不知道心境是湛然空寂的。我们不能够离相,念念粘在相上;不要说着了,粘在相上,拔都拔不开,你说有什么法子?
所以我们跟如来,经上讲如来就是我们的性德,相背!总而言之,要常常提醒自己,要能够觉察到,真心离相、妄心着相。用真心是诸佛如来、是法身菩萨,用妄心是六道凡夫。我们想继续当六道凡夫还是想作菩萨?如果要继续当凡夫,那你可以随顺你的烦恼习气;不想当凡夫,我在这一生当中希求出离,出离六道轮回、出离十法界,那你必须放下烦恼习气,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要随顺佛菩萨的教诲,要离相。一切时一切处,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决定要学不着相,这叫真学佛。什么时候我们像善财童子一样,看到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给我示现,这你要记住:给我示现,给我一个人,不是给别人;你用这种心态去学佛,你肯定跟善财童子一样,一生当中成无上道。这个修行的理论跟方法,问题就是你会不会?你要会了,那就值得诸佛如来赞叹,法身菩萨向你贺喜;你要不会,那只能说这一生当中,阿赖耶识里面种个善根,什么时候开花结果很难讲。至于怎么修学法,各人自己去参,佛在经上讲得太多太多。离相是头一个,与性德相应。
第二个「真常」,这两个字我们都要学。「真」,一切搞真的,不能搞假的;「常」是永远保持。真常是什么?我们单讲那个「真」,我学佛五十年总结佛陀的教诲,我写了二十个字,这二十个字是真;你能够永远保持,那就是常。对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念念相应,我们用真心、用诚意,没有一丝毫虚假掺杂,永远如是,那就是常。心像虚空一样,心决定没有成见,所以能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佛菩萨为我们示现的就是真常,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历代祖师大德给我们示现的;再跟诸位说,我们没有学《华严》不知道,学了《华严》这晓得了,所有一切众生都是给我们示现的,不思议解脱境界!你要会了,给诸位说,当下就解脱了。迷悟真的是一念之间,一念觉悟就入华严境界;一念迷惑,这就是六凡三途。
第三个「湛寂」,湛寂就是我们讲的清净平等,清净平等到极处就是湛寂,寂然不动。这个不动诸位要知道,不是身不动,身一天到晚都在动,为什么?为众生服务。什么不动?心不动。什么心不动?真诚心不动,清净心不动,平等心不动,正觉心不动,慈悲心不动,这个说法你才能懂得一点意思。不动,就是常。真诚平等的爱心,绝不因为众生对我有误会,我们就动摇,我们就退转了,这不是菩萨。绝对不因为众生对我毁谤、众生对我陷害,我的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心就退回来了,就不再向他了,这是大错特错!那你还是有分别执着。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叫大慈大悲。众生伤害我,众生杀害我,我对他的慈悲心没有丝毫动摇,没有丝毫增减,大慈悲心没有减一分。如同太阳光一样,你对于太阳尊敬,太阳照你;你对于太阳怨恨,太阳还照你,绝对不会说,你尊敬它,它多照你一分;你毁谤、侮辱、不敬它,它少照你一分,没有!平等的普照。这是如来的意思,这叫寂然不动,我们这二十个字念念相应。一念相应,念念相应,那是寂然不动。
第四个意思「感而遂通」,众生有感,佛就有应。其实感应的意思很深很深,我们都体会不到,我们体会的是很粗浅的。我们举个比喻,从比喻当中细心去思惟、去体会,像我们敲鼓,鼓槌敲上去它就响,敲得重它声音大,敲得轻它声音小。我要问:不敲的时候有没有声音?我们敲是感,鼓的声音是应,我不敲的时候,我这里没有感,没有感它有没有应?我们细心去思惟这个问题。实实在在讲,不敲它也应,这是真的。不敲它以什么应?无声应,无声之声这个微妙!你敲击它的时候有声应,不敲它的时候无心应,那个无心周遍法界!然后你就懂得,「无」周遍法界,「空」周遍法界;无中生有,「有」也周遍法界。但是,有周遍法界是缘起的,是有为的;无周遍法界,它不是缘起的,是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这是性德。
第五个意思:「体相用等,佛佛相望,平等无二故。」体相用等,「等」的含义无限的深广,世出世间一切法都包括在其中。佛与佛知道,完全平等;众生因为有妄想分别执着,好象看到不平等,那个不平等是你错误的见解、是你错误的观察。诸佛如来境界不如是,平等平等!清凉大师在第七首偈里的含义,这样的开示,确实帮助我们悟处,无量的功德。
20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三七卷) 2002/03/0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6371
精进力菩萨偈颂第八首:
【十方所有佛,尽入一毛孔,各各现神通,智眼能观见。】
末后这三首偈,赞叹佛神变自在德,德就是它的作用。这一首是赞叹「毛孔广容」,真的现大自在。『十方所有佛,尽入一毛孔』,前面我们讲到的是微尘,微尘容十方剎土,这是依报入依报;这个地方是说正报入正报,毛孔是正报最小的,「十方所有佛」是正报里头最广大的。「十方所有佛,尽入一毛孔」,一毛孔里头不是一尊佛,无量无边佛,每一尊佛『各各现神通』。现什么样神通?各各展现八相成道,转*轮度众生,展现自性本具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十法界依正庄严,佛在那里变现出来的。谁能见到?『智眼能观见』,如来十种眼的智眼。《金刚经》上讲的五种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眼圆明能看见。华严境界决定不是二乘、大乘,二乘、大乘没这个境界。小乘经、大乘经里面佛讲数量之多,都是用恒河沙数,我们今天看到一乘圆教,没有说到恒河沙数,这个经上讲「十方所有佛」,恒河沙不能形容,恒河沙是有数量的,「十方所有佛」是没有数量的,恒河沙这个数量太小了。佛讲世界,世界海微尘数。「各各现神通」,神通我们不要说别的,就是讲他随类化身、随机说法,这两个大的项目给众生无尽的恩德,八相成道都是表演,都在演戏。
佛从什么地方下来?从兜率天下降。为什么从兜率天下降?兜率是梵语,翻成华语的意思是「知足」。由此可知,人如果一切都能知足,你就是兜率天人,兜率天是知足天。凡夫不知足,古大德常讲知足常乐,不知足你就常苦,苦于不知足。乐从哪里来?乐从知足。你看看佛从哪里来的?佛从知足常乐来的,我们有没有体会到这个意思?这是佛在这里现神通。佛可以无中生有,他不!他还要从兜率天;所以,处处你想他的那个意思。我们要学佛,头一条要学佛的知足。知足到什么程度?可以过最简单的生活。佛示现这样的知足,你看看他一生为我们示现的日中一食、三衣一钵、树下一宿,做榜样给我们看。他示现出生在王宫,就是世间最有权势、第一富贵之家,全都做样子给我们看。世间人所追求的荣华富贵,梦寐以求,佛给我们示现的,荣华富贵现成的,一切都具足,舍掉!过最简单的生活。我们学佛的人明了,佛是二足尊,「二」是什么?足就是满足、圆满,智慧圆满、福德圆满。智慧、福德圆满之相是什么?是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福慧圆满之相。
我们天天在读佛经,佛所现相的义趣,我们茫然不觉,真的是无知。现在建的庙宇就跟皇宫一样,宫殿楼阁富丽堂皇,当中供释迦牟尼佛的像,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世,一天也没住过。他做给我们看的,提醒我们,真正福慧具足,决定是这个样子的。那我们要问,这个形相里头怎么能看得出圆满的智慧、圆满的福德?我们从经典里面去观察,在当时印度并没有统一,那个时候中国也没有统一,中国的统一是秦始皇;以前中国这个地区大大小小的国家很多,这诸侯。在印度大国,小国就不提了,十六大国王都以释迦牟尼佛为老师,受到帝王大臣、一切人民的尊敬,这是福德、这是智慧。教化一切众生,从帝王到庶民,没有不尊敬佛的,没有不听佛教诲的。佛教导大家平等对待,印度是有四姓阶级,学佛同修都晓得很不平等;佛陀在极不平等的地方,示现平等,感化社会大众,教导大家要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相尊敬、互助合作。这些是佛陀教学的内容,我们要在这些地方体会,要在这些地方学习,佛在表演。
中国古人常说:「人到无求品自高」,所以高,古人常讲的是清高,高人;凡是高人,古今中外物质生活都非常简单,叫清贫。出家人称为贫道,清贫浊富,这些名词里面所含的义趣,我们要懂。唯有清高,才能够不着相,才能离相,才能够解脱。如果贪恋世间五欲六尘,出离之志自然就腐蚀掉,哪里还有出离的修行?诸佛如来给我们的示现,是真实教诲。后世学佛的弟子们应当晓得,印光大师这些祖师大德们著作里面我们常常看到,现在我们所过的物质生活,比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真正是大幅度的提升,不知道用功,没有惭愧心,怎么能出离?人生在世最殊胜的利益是什么?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十法界。你对于六道、十法界还有贪恋,你怎么能出离?佛做出这个样子,一丝毫贪恋都没有。做出这个样子来给我们看,不是单单口说,如果释迦牟尼佛天天劝导我们要放下,还过这种富裕的生活,像现在出家人一样,讲经谁相信?谁听你的?谁会尊重你?我们并不是求人尊重,尊师重道,他对老师的尊敬没有别的,他对道重视。怎么晓得他对道重不重视?看他对老师尊不尊敬,他对老师有一分尊敬,他还有一分尊重道的念头;他对老师十分尊敬,他对道就有十分敬仰之心。从这里看,从这个地方来考察。老师考察学生,从这儿来看。
古时候老师教学生,学生十分恭敬,你教他九分,你对不起他。为什么?他能接受十分,你教九分的时候,你吝法,对不起学生。学生只有一分恭敬心,老师教他两分,老师错了。为什么?他只能接受一分,你教他两分,你不叫白费口舌吗?浪费你自己的时间、精力。这些话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老师教学首先观机,你能接受多少,我教你多少;你不能接受,那见面欢欢喜喜、恭恭敬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不教,教你不能接受。这个事情李老师给我们做出榜样,我在台中跟他十年,他老人家确实是如此,身边的学生很多,有的真教,有的很马虎,有的一切随他去。为什么有这么多分别?老师是不是有分别心?我们问他,他给我们说出这些道理,我们这才明了。那个不能接受的人、贪图世间五欲六尘享受的人、根本不能舍弃的人,怎么劝他都不能够回头的,不必再劝,劝了人起反感,随顺他。真正有心想学,想在这一生出离的人,你要是不帮助他,你对不起他。讲经说法教化众生,第一桩事情是观机,要认识人,这些都是在现神通。
我们再看佛的求学,出家、修道、苦行,不怕苦,所以世尊在末后留给后世的学生两句话,「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你不能持戒,你不能吃苦,你怎么能成就?不能持戒什么?不愿意守规矩,用现在的话就是要作特权阶级,一定要与众不同。纵然有条件,允许你这样做,可是你的损失很大。为什么?别人当面不敢讲你,背后批评你,亏还是自己吃了。你那个特权失掉之后,没有一个人理你。享受特权是享受福报,把你多生多劫的福报统统享尽,到后来没有福报,没有人理会。真正有智慧的人、真正聪明的人,有特权也不享受,我一定跟大众完全一样,和光同尘,与众生广结法缘。人人尊敬你,人人欢喜你,你永远得到一切大众的帮助,这是你成功之道。你要晓得享受特权招惹嫉妒,那个嫉妒障碍的严重,不仅是现在,自古以来都不例外。中国、外国你看看古时候历史上,享受特权,那个特权一下失掉之后,下场的悲惨,可怜!在我们现前也不例外。读书人、明理人、学佛的人懂得,不干这个事情,热心为大众服务,你准得利益,准得好处。
儒跟佛都教导我们谦卑,你看看孔老夫子、看看释迦牟尼佛,我们在书本上看到的记载。夫子,学生们对他的赞叹,恭敬的话;如果说得不客气的话,学生对老师的批评,这是我们现代人讲的话。古时候人讲的是赞叹,夫子日常生活「温良恭俭让」,学生们都看到的,夫子表演给学生看的,温和温厚、善良、恭慎,对人对事对物恭敬小心谨慎,恭敬,节俭,换句话说,一丝毫不浪费;后面礼让,今天我们讲忍让,样样都能让别人。所以他得到天下人的尊敬,得到后世人的尊敬,一直到今天,中国人心目当中,还是仰慕夫子、尊敬夫子。释迦牟尼佛的大德,表现在六和里头;不遵守六和,那就是特权阶级。所以马祖、百丈这两位大德,在中国发起佛教的一个改革运动,要用现在的名词来讲,就是佛教革命,提倡丛林,提倡共修。也就是说把从前释迦牟尼佛教学的方法,世尊教学方法跟孔老夫子的教学方法,都是私塾教学法,没有建立一个什么制度,没有;丛林就有制度,定了规矩,有了制度,就是学校正规的学校。那个时候叫丛林,现在称为大学,正规的教学,走向了学校。
丛林里面纲领执事,纲领执事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重要的组织,有教务、有训导、有总务。现在的学校,学校的最高领导人是校长,校长下面有这三个主要的单位。丛林也是这样的,丛林称主席,就是校长;或者称方丈,那是谦虚,他住的寮房是一丈;后世人也称为住持,住持实际就是主席的意思。他下面三个单位,首座是管教学的,就是教务;维那管训导的,监院管总务的,跟现在学校没有两样。这三个大单位,每一个单位里面它又设几个小的单位来办事。所以,佛教教学制度化是从马祖、百丈开始。这两人都是禅宗的祖师,是六祖惠能的徒孙,惠能是第六代,马祖跟百丈是第八代。丛林制度是中国佛教的特色,从前方东美先生非常赞叹,他多次提醒我,如果真正要恢复佛教,一定要恢复丛林制度。这个意思是什么?一定要把佛教拉回教育,丛林就是大学。我们今天在此地建净宗学院,因为我们人少,还不够这个规模,但是这个理念我们要懂得,我们从小慢慢来做起,希望将来发展成为一个大学。
我们今天在这边学习《华严经》,将来要发展成为一个大学,这个大学名称可以用华严。华严包括了全部的佛教,希望将来中国大小乘总共八个宗派,八个宗派就成立八个学院。这八个宗派没有包括小乘,所以小乘我们也可以建一个「阿含学院」,这九个学院了。除这个之外还有一个,要培养护法人才的,就是培养这些执事。所以将来希望能有十个学院,其中有一个学院专门培养各个寺院管理的人才;有专门学习教学的,有专门学习管理的,担任常住各个部门工作的,这就非常圆满的一个大学,都是神通。教学的方法各个不相同,总的来说就是宗门教下。宗门完全从悟入下手,你不开悟,不准你读经,也不准你听讲,是要悟后起修。没有开悟之前,在禅堂里面至多听听堂主讲一点开示、勉励的话,不讲经的,这是一个非常的教学方法。
但是教下就不一样,跟普通学校一样,有教科书,经典就是教科书。佛法的内容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森罗万象,决定不是一个人一生当中能学得完的。就像一个大学一样,大学里面开了许许多多科系,每一个科系修学期间都是四年,你要念十个科系就是四十年,你要念一百个科系就四百年,你哪有那么长的时间?所以我看现代有一些人读两个科系,三个科系还有,再以上我们就看不到了。佛法也分科系,你看看分宗,宗是大分,所以每一个宗将来可以建立一个学院,每一个学院可以开很多学系。就以净土宗,这是最少的,也能开十几个学系;从经教上五经一论,这六个学系,除这个之外,还可以专门研究莲池大师的,也有人专门研究蕅益大师的,或者是专门研究印光大师的,都可以成为一个学系,每一个宗派都如是。华严那就更丰富,华严前面五位祖师,他们的思想、见解、智慧都了不起,都非常伟大;就《华严》本经来说,每一个单元都可以成为一个学系。清凉大师分判本经,信解行证是四大分,每一分里头有不少大的单元,都非常值得爱好的同学们深入去研究,深解义趣,然后把它落实到我们生活当中,落实到处事待人接物。总的纲领、总的原则就是一切大众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我们看到华藏世界。
今天我们的社会产生最严重的病态,不是小病,大病,要命的病!这个病是什么?冲突不和。你看看人与人的相争,族群与族群之相争,现在学校称为冲突,宗教与宗教的冲突,国家与国家的冲突,这还得了吗?我们读《华严》、看《华严》,《华严》是一片祥和,我们读了生无限的向往、仰慕之心。为什么人家这个社会那么祥和?人人有智慧,人人有德行,人人都知道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礼让、互助合作。我们为什么做不到?我们要向它学习,这里面有圆满的智慧启发我们,有精细的方法,无论是用在生活上、用在工作上、用在处事待人接物上,都妙不可言,令人叹为观止!又何况到末后,还以善财童子五十三位善友表演给我们看。
所以我读《华严》之后,我就想到中国儒家有一部《四书》,《四书》是宋朝朱熹编的,朱熹跟佛法缘分也很深,我想他编《四书》的灵感,很可能是得自于《华严经》。为什么?它很像《华严经》。《华严经》有理论,《四书》有理论,《中庸》是讲道理的;《华严》有方法,《四书》里也有方法,《大学》是讲方法的;《华严》有表演,《四书》也有表演,《论语》是孔子表演,也就是说,怎样把理论、方法落实在自己生活上,孔夫子做到了。孔夫子一生所行的那个道理,没有离开《中庸》,我们佛法讲中道,儒家讲《中庸》。夫子一生表现出来的这个方法,没有离开《大学》,三纲八目。三纲就是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实在讲就是佛家讲的三学:戒、定、慧。
你们想想看,明德是定学,亲民是慧学,止于至善是戒学。戒律是定慧的落实,儒家讲的八目。「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得」,这是讲功夫的造诣,然后再讲到这八目。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夫子做到了。这些就是佛法里面所说的,《华严经》上称「文殊菩萨的十波罗蜜,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释迦牟尼佛做给我们看。所以,孟子是贤人,做个榜样给我们看;夫子是圣人,做个榜样,两个人都表演,举这两个例子。所以他那个编辑跟《华严经》可以说是一模一样,所以我很怀疑是朱夫子从《华严经》上得到的灵感、得到的启示,编这一部《四书》,这是儒家的精华。《华严》是佛法的精华,《四书》是儒家的精华,不能不重视,不能不在这下功夫。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