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肆 正释经解
 
{返回 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17

肆、正释经解

  净空法师讲述

  《解》入文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三名初善。中善。后善。序如首。五官具存。正宗如身。腑脏无阙。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故智者释法华。初一品皆为序。后十一品半。皆为流通。又一时迹本二门。各分三段。则法师等五品。皆为迹门流通。盖序必提一经之纲。流通则法施不壅。关系非小。后人不达。见经文稍涉义理。便判入正宗。致序及流通。仅存故套。安所称初语亦善。后语亦善也哉。

  此段解文是说明经文的分科。中国在东晋时代,道安法师把每部经分为三大段落,前无此例。当时有人不以为然。其后印度清光法师佛地论(即华严经十地品的注解)传来中国,翻译后亦把经文分序、正宗、流通三分,从此以后一切经文均如此分法。藕益大师对弥陀经分科与古大德有些不同,所以他特别举出天台宗智者大师讲法华经之例,初善、中善、后善,三者皆善。序如首,正宗如身,流通如手足,三者皆善,不分高下。智者大师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诸位若欲知其详,请参阅智者大师传。法华经共二十八品,分前后二部,前半部讲迹门,后半部讲本门。‘迹’是讲迹相,完全显露在我们面前。‘本’是讲已往证得的果位。例如观世音菩萨,论迹他是以菩萨身份来到世间度化众生。论其本,他早已成佛,名正法明如来,倒驾慈航,以菩萨身份降世度生。又如世尊大弟子舍利弗是小乘四果阿罗汉,他也是古佛再来。

  法华经在迹门也有序、正宗、流通三分。第一品是序分,从第二品到十七品即分别功德品是正宗分,由下半至最后二十八品为流通分,故称初善中善后善。大师又将二十八品分本迹二分,迹门是前面十四品,第十五品是本门的序分,一直到十七品属本门正宗分,从十八品到二十八品属本门的流通分。由此说明经典自始至终皆善,如人食蜜,中边皆甜。从序分可以看出全经之纲要,流通可以流布十方三世而无障碍,关系非小。后人不知其重要性,见经文稍涉义理即判为正宗,致序及流通仅存故套。此三分法是后人所拟定,世尊当年讲经并无区分。

 


{返回 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序分
下一篇: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参 解经玄义 五、明教相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四十一卷)
 行策大师净土警语精华讲记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慈氏述见 第三十九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堂舍楼观 第十六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勤修坚持 第四十六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十二卷)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十八卷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四十八卷)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十七卷)
 文昌帝君阴骘文略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戒浅谈(福云)[栏目:持戒]
 如何理解与上师无别[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禅那心有三十四名法,请问为何阿拉汉观禅那心为无常、苦、无我的心有三十七种?[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虱子是什么做的[栏目:禅话禅画]
 如理如法的传法灌顶[栏目:藏密问答录]
 神忌机巧[栏目:纪文达公笔记摘要·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
 塔蜜卡优婆塞的故事[栏目:南传法句经的故事]
 故道白云 10.未出生的孩子[栏目:故道白云]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四十七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从“闲人”到“忙人” 当代佛教的社会服务及僧人的角色转换[栏目:陈坚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