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讲记第二十六卷
净空法师讲述
‘七者。受持得意,唯在修行,不复寻言’。这就更高一层了,我现在还做不到,这就像六祖所传的禅宗一样,得旨归宗,他可以把经教统统束之高阁,不要了,专修了,完全离开文字言说,到这种程度。‘八者。寻教得旨,知一切无不称性,是故于教亦不待舍,即此言教称性,约教修行。’到第八下面就属于圆教了,它是无有一法不称性,法法称性,这是经论里常讲的圆教根性的菩萨。他这个教舍与不舍是一,依教也称性,舍教也称性,无所谓舍与不舍了。前面第七称是顿教的人,他完全能舍离一切经教,第八是圆教,无有一法不圆,他的修行非常地活泼。
第‘九者。常持称性之教,不舍不著’,这也是圆教,他不离开经典,他决不执著文字,不舍也不执著。‘恒观绝言之理,不弃不滞’,绝言之理是三轮体空,他不执在这个里面,这比前面更活泼了,这真正是圆到了极处了,与诸佛如来没有两样。‘此上五门犹未究竟’,它一门比一门高,一门比一门殊胜,但是没有到究竟,究竟是最后一条,‘十者,寻教得实’,实就是真实义,我们开经偈讲愿解如来真实义,他是真正得到了。这个实也是诸法实相,也就是明心见性,念佛人讲理一心不乱,这都是实的意思。真正得到了,所以‘教理无碍’,华严经里面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入这样的境界。‘常观理而不碍教,常持教而不碍理。’,这是理事无碍。‘此即理教俱融,合为一观,方名究竟。’,这时才真正到究竟圆满的境界了。
学佛实实在在讲,我们要培养出一个圆顿的根性,但是培养圆顿根性要从什么地方培养呢?最殊胜的方法还是要从华严经里面培养出来,那是以这一部分是主要的,必须要读全经才行,读全经,依照这一卷来修行,就是依十大愿王来修行。因为全经不读,理与事不能够贯通,不能融通。读全经还要去研究注解,注解自古以来有两部权威的注解,一部是清凉大师的疏钞,一部是李长者的合论,这都是相当大的分量。当年弘一大师在世的时候,他是特别提倡疏钞,华严经疏钞,而且他老人家认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应当从华严大疏下手,因为华严大疏能贯通之后,以后你看一切经都没有问题。所以在这上面多下几年工夫是值得的,华严大疏等于佛学大字典,尤其华严经是佛法的根本法錀,以后不管学那一宗,不管学那一部经都不费力气。
可是学这样东西也是相当辛苦就是了,清凉,唐朝时候人,疏钞完全都是古文;李长者也是唐朝时候人,比清凉稍微还要早一点,年岁还要大一点。所以诸位要学文言文,读经读疏就行了,实在讲用不著念其他的古文,就是常常读经,读上个三年,文言文自然就通达了。‘此上十行,前四门全不可依。’,如果我们要有前四门的毛病,赶快要改过来,要修正过来。‘次五门从浅至深,随根悟入。’,可以依靠的,可以来依靠修学。‘然但是革凡成圣之方便,犹未究竟。’,这就是你要明了后面这五种不能停在一个阶段,因为它是方便法,你要明了。明了之后你自己才会升级,才会提升,一层一层要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不要老执著在一个境界里面,那你就没有进步了。所以到第十才是究竟,‘唯第十门方为究竟也’,这得要紧要记住。提升也不是一下就能提升的了的,每一个阶段都要下工夫,都要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经历,才能真正把自己的境界往上提升。
尤其是华严经实实在在是不可思议,所以在中国历史上讲别的经,没有记载的,讲华严经历史上都有记载的,这是最为殊胜的法会。讲华严经的法会,龙天拥护,诸佛护念,跟讲弥陀经是一样的,华严经的功德跟弥陀经的功德是平等的,真正不可思议。再往下看,底下这个也非常重要,‘又贤首大师云,受持大乘经须知五法’,这一段也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要牢牢地记住。贤首是清凉的老师,是华严宗第三代祖师,实际上华严宗是在他手上建立的,所以华严宗也称为贤首宗,前面虽然有两个祖师,他的老师,但是并没有把这一宗建立起来,到他手上才建立的,所以实际上认真地讲华严开山的祖师是贤首,清凉继承,发扬光大,所以他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那么这个五法呢,第一须明其文,第一个你要懂得经文,这都是你将来研究经很重要的层次,经文,‘谓知分段起尽前后相属,次第连合,诠旨圆满,无增无减。’。实际上这就是科判,我们过去印的华严经表解,科判表解,那就是这一条,你要懂得全经章法、结构、脉络、起承,你首先要懂这个,这个懂得才通达文,文字通达了。文通达,意意才能够显;文都不通,意思怎么能显示得出来!这是第一条先通达文字。第‘二解其事,亦五’,也有五个小纲目。‘所处’,佛这个经在什么地方说的。‘说主’,什么人说的。‘徒众’,就是听众,那些人听的,跟那些人说的。‘请仪’,请法的仪式,请仪里面有启请的,像弥陀经是无问自说的,这就是不同了。
请仪不相同,里头意趣也不一样。末后‘及知圆音所说’,晓得佛说法用意之所在,这是解其事,不可以不知道的。第三‘达其义’,这个义是教义,一定要通达教义。教义里面也有五,‘谓略标纲要’,你要能在一部经上要能把纲领,最重要的大意要能够掌握住,这就是达义,纲要就是大意。‘广释除疑’,释是解释,因为解释得详细、透彻,你才能够断疑生信,所以讲解一定要透辟。‘譬喻令解’,怕讲解了你还没有法子理解,没有法子体会,再用比喻,希望从比喻当中你能够悟入。‘引事证成’,还要举事实的例子来给你作证,证明道理是真实的,行法是正确的,像我们这部经举例证成就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举益劝学’,标举功德利益劝勉修学,这是教义。‘第四得其意’,这个意是意旨,就是教理,比教义又要深一层,到这个地方才真正圆满,信心就清净了。那么第三达其义,达教义的时候,信心确立,真正信心建立了。能够达其意,底下这个意,信心清净了。
第四条如果没有,只到第三,你能够依教奉行,我们以念佛来说可以能够到事一心不乱,不能到理一心,你要能到理一心不乱,一定要能做到第四得其意。这里头也有五,‘谓令发大心’,大心是菩提心,那是真正菩提心发起来,不是口头上的菩提心。我们今天没有菩提心,怎么晓得没有菩提心?诸位要记住,如果我们心里还对于任何一个人、一个物有讨厌的,稍微有一点讨厌的意思就没有菩提心;对于一切顺的境界,还有一点点贪爱的心,你就没有菩提心。菩提心是清净心,像坛经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那是菩提心;菩提心里头什么东西都没有,一念不生,这是菩提心。所以我们念佛理一心不乱,理一心是菩提心,事一心,菩提心没有现起来,理一心才是菩提心。所以对自己是清净、无为,就是深心,自己的享受永远这个心住在清净无为上,这个快乐啊!对待别人的时候大慈大悲,就是大悲心,发愿回向心,这样菩提心才现前。所以不得教理,菩提心不能现前,菩提心现前是得其意。
‘观真理,伏烦恼,慈悲救物,勤修万行’,菩提心现前必定是这个样子。第五讲修行了,把前面文、义、理,把它变成我们实际的生活,这就是菩萨行,这才是真真实实的受用。这里头也有五种,‘第一于前四门法行,在身在心,未曾暂息。’,念念不忘啊!意持不忘啊!这是心行,意持不忘是心行。‘第二历前四门以起胜心’,胜心是菩萨心、菩提心。‘谓于前文教起难遭想’,对于经典百千万劫难遭遇啊!‘于前事相起尊重心’,就是解其事的佛说法之处、说法、那些听众,以及代代翻译流通,一直流传到我们今天,我们也能遇到,这要生难遭遇想。‘念佛难逢,伤己薄祐’,真正修行我们不容易遇到,这是自己福薄,自己福分薄、善根少。‘于前义理起爱乐心,于前意旨悲喜交集’,要能生得出这个心,这都是修行,这就是忏悔法门,这几个念头都是忏除业障。
第三‘取持正法’,这就真正要行了,要把这些东西在行为上兑现了。‘谓于前文教,书写流通,图画形相,表佛法会,撮略意旨,曲示行人’。那么在受持正法里面最要紧的就是流通法宝,要开示行人,就是要帮助别人修学,流通法宝帮助别人修学。帮助别人,你看看这个文上写的曲示,自己要委曲自己,才能叫别人得佛法利益,不容易啊!释迦牟尼佛要不委曲自己,他怎么能到人道里来受生?因为他太高了,我们见不到他,他要迁就我们。你要教化众生要迁就众生,要委曲自己,这样才能行菩萨道,才能度化众生,众生刚强难化!凡是礼都是委曲自己,你看礼记一打开第一篇的篇名叫曲礼,礼为什么要曲?委曲自己,礼才能够周全;不肯委曲自己,礼就不能周全。佛法也不例外,你要想弘法利生必须委曲自己,必须自己要受一些苦难,受一些折磨才行,否则的话你如何叫众生得佛法利益。
第四‘自行增’,自行增里面最要紧的是‘亲近善友,系念思惟’,念念不忘经论里面的教诲,要把这些教训统统要做到。所以善友第一亲,诸位要记住,善友不见得是天天跟你笑,天天喜欢你的,不是那个人;可能一天到晚板著面孔,见到你就气呼呼的,那是善友,你要明白这个道理。什么叫善呢?于我自己真正有利益的,我有过失不肯讲的不是善友,肯讲的、肯骂的,那是善友。为什么?我们觉悟了才能改过自新;看到你有过失,笑笑的不说你的,你的过失永远他在旁边笑话你,笑话你在造罪业,看到你堕落,那不是善友,所以善友是规过劝善,这是善友。所以你读法华经提婆达多品,释迦牟尼佛是以提婆达多为他第一善友,提婆达多在我们看来是他的怨家对头,释迦牟尼佛把他看作第一善友,所以他成佛了。他要跟我们一样,那是我怨家对头,释迦牟尼佛今天还要当凡夫,他成不了佛。要明白什么叫善友,真正能帮功自己改过自新,帮助自己增上道业,这是善友。所以今天一般就是善恶不能辨别,这是没有法子了,真是可怜。
第五‘成无碍行’,无碍行就是事事无碍,这个修行是到家了,达圆满了。‘谓得旨亡诠,故不可守。亡诠由教,故不可舍。是故于教生无舍无守行。’教就是经典教理,对教理不执著也不舍,不执著教也不舍教,不即不离。为什么呢?全都是自性显现之物,这是成无碍行。后面是总结,‘今此虽开为十法行’,十法行是总纲领。记住!法就是讲十大愿王,行就是要依教修行。‘但是众缘资成,正助相兼,总曰受持修习。全依此者,可为圆因,精勤不退,皆证满果。’满果就是无上菩提,满果到那里证呢?到西方极乐世界证。换句话这个满果就是讲上品上生,理一心不乱,上品上生,这是圆果。这一段的注解我只跟诸位讲到此地,我们再读下面经文。
给诸位这两种本子的注解都非常重要,自己回去要细细地去读、去研究,同学们在一起可以互相讨论。请看经文‘是故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诸位要记住这个诵字是十法行里面的一种,十法行有一条,其余九条都具足,你不要望文生义,诵此愿,我天天念就行了。你天天念,走出门来还是处处都有障碍,你要晓得一就是十,十就是一,随便举出那一种都要晓得,依照十法行修十大愿王,那你就是无有障碍了。真的无论在顺逆境界当中,待人接物没有障碍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如果有障碍,一定是你做得不圆满,或者是你修行有欠缺才会产生障碍。
第二是比喻,‘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这是举无障碍的意思。‘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皆供养。’这些这都是真实的,众生对你供养是你自己所修的福报;因为你肯供养别人,这是修因,别人愿意供养你是果报,有因有果。我们自己不肯供养别人,得到别人的帮助很困难,人家帮助你都是有因果的。我们用什么巧妙手段欺骗而得到人家来供养的,后头果报无穷,祸患无穷!那就是经上常讲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很可怕,自己要多想一想。我用不正当的手段,尤其是学佛出了家了,像十法行前面那四种搞名闻利养,享受五欲六尘,用种种非法不正当手段欺骗一切众生,得到供养来了。好,供养愈多,你这一生享受了,死了之后以后是变畜生、变牛变马还债,一个一个还;即使还清楚了,几时才能够脱畜生道?这事情麻烦,太麻烦了,所以这种供养真是得不偿失,决定不能要,宁愿饿死我也不干这事情。
我饿死能生天,我念佛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绝不能欠众生的债,这个不得了。真正明白这个道理、透彻这个道理,他不干这事情;他还干这事情,他对这道理没透彻,事实真相没看清楚,以为释迦牟尼佛讲这个话是唱高调,这是教人要老实,我不上他的当。自以为聪明,其实上了大当,凡是自以为聪明,师自愚心的没有不堕落的。堕落了恶道,堕地狱、变饿鬼,受尽了苦之后,还要变畜生还债;债不还完,你修道的修行当中障碍重重,魔障就这么来的。
再看下面经文‘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大丈夫是指佛,这是等流。意思是说明真正能够依教奉行十大愿王的人,真正照这个去修,照这个去做的人,这个人不久就像普贤菩萨一样,也入了普贤菩萨一类了、一流的人物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生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那么他是实报庄严土的菩萨。所以念佛我们想想要不要修十大愿王呢?如果不修十大愿王,老实念佛求生西方净土,行!凡圣同居土。你依照这个去修,用十大愿王来念佛,华严经的法门就是这个法门,在心行上完全是十大愿王,以十大愿王修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上品上生,确确实实提高了往生的品位。所以古大德很多念佛人以这一卷经作为日课,道理也就是在此地。
‘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这就是没有能够往生的,他照这个法门去修,为什么不往生呢?往生的意念不亲切,他就不能往生。所以往生的条件就在信愿,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讲得非常清楚,能不能往生就看你有没有坚定的信愿;品位高下,那在持名之深浅,也就是十大愿王做的多少。如果是信愿没有,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你依照十大愿王去修行,你将来果报在人天,享人天福报,这是异熟果。‘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这讲作用,必定有这个作用,现在世间法弱魔强,妖魔鬼怪太多了,如何能辨别呢?你心里面有十大愿王,你所接触的人、你所接触的环境,与你这十大愿王不相应,那就是魔境、那就是恶友,你自自然然能够辨别。而那些恶人见到你的时候,他跟你话不投机、意见不合,他当然远离你而去,这是一定道理的。
所以降伏外道有两种,第一个先降伏自心的外道,你自己心里面不会为外道所动摇,是降伏你自心外道。你自己修行得力了,你能够感动外道、能够令他回头、能够令他改过,你只要修行真正把成果拿出来给他看,他自己用了几十年功夫没有成就,你的几年工夫有成就了,他觉悟了。他最先开始学的时候不相信,他不以为你那个是真的;你的修成了,他也修他没有修成,他才晓得还是你对,我算了,我要改行了,我跟你学了,他就回头,一定要拿出成果来才能够教化外道。再看下面经文,‘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狮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这是离烦恼的果报,修十大愿王是修智慧心,是修清净心,心地清净,智慧增长,烦恼当然消除了。不但烦恼消除了,罪业也灭掉了,有资格接受一切众生的供养,这不要还债的。为什么有资格呢?他来供养他得福,因为你是世间第一殊胜福田,他供养你他得福,你是一个真正有道行、真正有成就的人,他能够消受得了,道理在此地。
再看末后这一段,这是最殊胜的果报了。‘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诸根就是讲我们身体,身体会腐烂,腐烂就是败坏,所以身体是不坚固之物。如果人神识离开身体了,身体几个小时就变坏了,就有臭气放出来了,就开始腐化了,几天统统都化掉了、都坏掉了,身体是不坚固之物。‘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亲属也是短暂地相聚,所以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一到来生这些关系统统都没有了,缘聚缘散,只是短暂相聚而已,要明白这个道理。短暂相聚要好聚,不要做怨家对头,不与一切众生结怨仇,菩萨第一个条件。如果众生讨厌我、恨我,我看他来了,我就躲避起来,他心里欢喜了。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是行菩萨道,培养自己的大慈悲心。他喜欢接近我,我就跟他接近;他不喜欢,我躲他,他心里欢喜,总而言之叫众生心里欢喜,这才是菩萨。
‘一切威势悉皆退失’,不管你有多少财富,你有多大的势力,你一死了全都没有了。‘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你一样也带不走,没有一样你能带走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你的。你要是一定说这个是我的,你是迷惑颠倒,你要执著守住这个东西,守不住啊!死了没有办法守,你连身、尸体都守不住,他还要腐烂,你有那一样东西能守住,那个是你的?其实你更应当觉悟你每天晚上都小死一次,你睡著了,你想想那个时候什么东西是你的?没有一样东西是你的。你睡熟的时候,人家把你抬走了,你都不晓得,每一天晚上是小死一番,你都不警觉。明白这个道理,晓得这个世间是一切随缘,缘聚缘散;晓得我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你要知道所有权决定没有,暂时使用而已。我一睁开眼睛,暂时这些东西都是我使用的,我受用的,我有这个享受,决定没有所有权;包括这个身体,身体也是我的使用,我使用它,这身体不是我所有的,我没有所有权。我如果有所有权,我叫这个身体千年万岁永远不坏,那我才有所有权。
身体细胞刹那刹那新陈代谢,平常还有疾病,到时候还有老死,这身体不是我的,不是的,暂时使用它,没有所有权。连身的所有权都没有,何况身外之物!一定要觉悟,觉悟之后心开意解,你烦恼就没有了,你生活就愉快了,真正能得乐了。苦那里来?不知道没有所有权,偏偏以为有所有权,偏偏执著有所有权,无量无边的烦恼、苦恼都来了,罪业都跟著来了。晓得没有所有权,得失的观念就淡薄了,很淡很淡;得到很好,我就受用;没有也好,我不受用,反正都不是自己的,与自己都不相干。可是有一样东西你能带得去的,‘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为什么?它是无漏业。‘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这一部经最重要的宗旨,也是这一部经最后的结果,所以华严经就是讲的弥陀净土。
佛在什么时候劝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最初讲经就劝我们了,你要记住啊!我刚才跟诸位说过真正的善知识,一个发菩提心的菩萨,他必定是选最殊胜的法门,也是拿最殊胜的法门来供养众生、供养大家,这是真心。佛成佛了,他在一切法里面,他一定有个最殊胜的法门,他成佛了、成就了,他今天要把这个最殊胜的法门拿出来供养给我们,什么法门呢?求生西方净土,我们在这个经上看到了,修十大愿王,为什么修的?为求西方净土而修的,修十大愿王目标就是要想求生西方净土,注解里面诸位细细去看。
再看底下这一段,不但生净土,而且是上品上生,‘到已即见阿弥陀佛’,这是上品上生,所以上品上生是花开见佛悟无生,一到西方极乐世界,花就开了,就见到阿弥陀佛,这个见阿弥陀佛是见报身佛。通常像我们一般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凡圣同居土,或者方便有余土,都是见到化身的阿弥陀佛,不是报身。因为你生在莲花里面,佛很委曲要入你的莲花,在你莲花里头化身来教你,因为你花没开你出不来,只好他到里面来教你。可是莲花很大,你不要一看到莲花,哎呀!莲花那么小,我在那里头,很可怜的样子。你看经上讲的莲花最小的一由旬,最小的是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的,造五逆十恶的,那个莲花小。小,我们看起来也很大,一由旬是直径,四十里,那么大的莲花,比我们台北市大得多了。这么大的莲花,这是最小的,大的莲花经上讲的有七由旬,比我们的地球还大。我们地球放在莲花里头那是太小了,放在莲花叶子里头大概像小玻璃珠一样,你想想看那个大莲花多大。所以我们今天要争的是什么呢?这是讲比喻的话。
凡事不能够争,真正要争要到西方世界争要大莲花,我们跟你比,我的莲花比你大,争这个;不要搞世间争,世间名闻利养你一样带不去,你就是争到全世界的总统了,你到死的时候还是一样带不去。西方极乐世界的大莲花,那真正是自己的,那没有话说的,所以要把全部的精神、全部的时间,争取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争取这个大莲花。花开见佛是实报庄严土上品上生,这是理一心不乱,见到阿弥陀佛了,‘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等就是太多太多了。有许多人也是没法子,他认为西方极乐世界太远了,十万亿佛国土大概很不容易到;弥勒菩萨很近,就在我们第四层天,娑婆世界在欲界天第四层,这个大概好去,于是乎修弥勒法门,要想亲近弥勒菩萨,其实他弄错了!修弥勒法门要修唯心识定,唯心识定不容易修,唯心识定修不成功就去不了。所以要想亲近弥勒菩萨有近路,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到那里去了,弥勒菩萨在西方世界,西方世界是个佛教大学,他在那里教唯识,他是唯识老师。所以你要到那里去了,老师,我们到你那里去参观参观好不好?老师一定很欢迎,走,跟我一道去!你看走近路一起去了,捷径啊!要想到兜率天弥勒净土有近路,稳稳当当去了,而且去得非常自在。所以生西方净土就是生诸佛净土,见阿弥陀佛就是见十方诸佛。
‘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花中,蒙佛授记。’这是上品上生,不是上品上生,不是蒙佛授记的。‘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他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这是教化众生,你就有这个能力了,花开见佛的时候就有这个能力,到十方世界有缘的众生,你就可以去帮功他,你要去度脱他。应以什么身去教化,你就现什么身相去教化,跟普门品讲的观自在菩萨一模一样,诸佛菩萨的能力,你统统都得到了。‘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錀。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这是讲究竟成佛。
这一段看起来是用八相成道来表法,其实不是的,这是成圆教究竟佛果。因为圆教究竟佛果不可思议,不能说,用藏教八相成道来代表。因为藏教八相成道的意思在前面一段,就是士用报这一段,所以我们看到这一段增上报就晓得他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是圆教的佛果。那么我们从华严经上就得到一个结论,十方三世所有的菩萨,我们今天修行不管你修那个法门,不管你到那一个世界,你将来要想成就最上的佛果,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在华严经上得到一个证明。所以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说的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最后要想成圆教佛都得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西方极乐世界不庄严,怎么能叫十方那些诸佛菩萨统统到那里去往生?你们好好地想想这个道理,这个道理想通了,你才晓得什么禅,什么密,他们成了佛还要往生西方。我们为什么不直接了当直生,何必去拐弯抹角吃那些苦头,干那些冤枉事,最后还是要去的。
所以你们今天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那里去成就了,将来以后他们学别的法门拐弯抹角,好久好久才到,你看到他,我等你等了好久了,你怎么才来?他见到你,惭愧惭愧!没话说了,知道太惭愧了。选择法门重要啊!太重要了!今天我们的讲座到此地圆满,这七天常住虽然没有好的东西供养你,但是法供养为最,我们是以最殊胜的法供养诸位同修。诸位同修要信得过,那你真正是有大福报;如果信不过,那么信得过的人往生了,信不过的人后去的时候,就像我刚才所说的,你怎么到这个时候才来呀!那么信不过的人也只好我很惭愧,没话说了。好,我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