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3)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67

子五、无间超越入诸定别(分二科) 丑一、无间入诸等至(分二科)

寅一、征

复次云何无间入诸等至?

「复次云何无间入诸等至?谓如有一得初静虑乃至有顶,然未圆满清净鲜白」。前面是第三科「修习所缘诸相作意」。在这一大科里面分二科,第一科「能作四事」,第二科「能入诸定」,能入诸定里面第五科,一共是六科,现在是第五科「无间超越入诸定别」,这是第五科。

「无间」和「超越」是两个意思。「无间」是没有间隔,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非非想定,中间没有其他的间隔,按照次第这样入定。「超越」就是不同了,它不按次第,所以和「无间」是不同的。所以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无间入诸等至」,这一科先是「问」。

「复次云何无间入诸等至?」就是这个修行人,他怎么样没有间隔的能够入诸多的定?不只是一种定。这是「问」,底下就回答这个问题,分两科,第一科「举种类」,「种类」就是入定的人。

 

寅二、释(分二科) 卯一、举种类

谓如有一得初静虑乃至有顶,然未圆满清净鲜白。

「谓如有一」,就是说比如有一类的人得「初静虑乃至有顶」,他能够放得下,也不怕辛苦,他成就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无色界的非非想定,叫做「有顶」,「有」的最高,三有中的最高的地方,就是非非想定。

「然未圆满清净鲜白」,成就是成就了,但是还不是「圆满」的「清净鲜白」,就是其中还有一些烦恼,有爱烦恼、见烦恼、或者是慢烦恼、高慢的烦恼。因为有这些烦恼,所以不是清净,不是鲜白,清鲜洁白,也还是清净的意思。这是说得到了色界四禅和无色界的四空定,可是成就是成就还不圆满,是这样的修行人。

 

卯二、辨顺逆

先顺次入,乃至有顶;后逆次入,至初静虑。

这是第二科「辨顺逆」,就是说明无间入定的相貌。

「先顺次入」就是成就了这个四禅八定的人,这件事并没有能够毕业。他还要续续地用功修行。续续修行怎么样修行法呢?「先顺次入」,随顺次第来入定;就是由未到地定入初禅、由初禅入二禅、由二禅入三禅、三禅入四禅、四禅入空无边处定,由空无边处定入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处定;这是随顺这个次第,由浅而深,是「先顺次入」,这样顺次入到最后,就是「有顶」。这是无色界四空定的最后一个定,非非想定。

「后逆次入」,先是顺次入,后来就是倒过来,逆其次第,「反其次第入至初静虑」,就是先入非想非非想定,然后就从非想非非想定出来,入无所有处定;无所有定出来,入识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出来,入空无边处定,然后再入第四静虑、第三静虑、第二静虑乃至初静虑,也是「后逆次入初静虑」,这样子去用功修行。

我们这个懈怠的人,我们也可能上早晚殿,另外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做,很自在的,没事情做。实在那个修行人事情很多,每天静坐得欲界定,也不容易,费了多少辛苦可能欲界定成功了,成功了还是很微小的,还要得未到地定,还要续续辛苦;得了未到地定还要续续努力,就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非非想定。初开始成就的定都是不是那么圆满,都是不圆满的。

像我们初开始把楞严咒背下来了,背是背下来了还不熟。有时候背一背那几句又忘了,要特别地还要去念,要天天背、天天背,背久了才就能熟了,现在得禅定的人,亦复如是,也是。他是由初禅乃至到非非想定,由非非想定乃至初禅,一直这样训练,没能够圆满清净鲜白,就需要续续地用功才可以。这上面《坡寻记》可以看一下。

 

《披寻记》四○五页:

得初静虑乃至有顶等者:得三摩地及三摩地圆满,此名为得。然于尔时其心犹为三摩地生爱味慢见疑无明等诸随烦恼之所染污,是故说未圆满清净鲜白。

「得初静虑乃至有顶等者:得三摩地及三摩地圆满,此名为得」,就是你成就了,就叫做「得」。「圆满」了,乃名为「得」。你得了三摩地,只得一个未到地定,这是不圆满的。只得初禅也不圆满,要四禅入定都成就了,才圆满。

「然于尔时,其心犹为三摩地生爱、味、慢、见、疑、无明等诸随烦恼之所染污」。虽然是成就了四禅八定,但是从禅定里面生出来的爱着心、高慢心,还有一些我见、还有疑、还有无明,这么多的烦恼染污其心,这个修行人还有这个。我们欲界的人为欲所烦恼,为欲所染污,这个色界天上、无色界天的定成功的人,他定也会生出来烦恼,仍为烦恼所染污。「是故说未圆满清净鲜白」,原来是这个原因,就是还有烦恼的关系。

 

丑二、超越入诸等至(分二科) 寅一、征

复次云何超越入诸等至?

前面是「无间」,无间分两个意思,一个顺无间,一个逆无间。这底下就是第二科「超越入诸等至」。前面是「无间入诸等至」,现在是超越,「超越入诸等至」分二科,这一科是「问」。

「复次」,复次的意思,前面说了一个大义,还没有说完,还有不同的意思,续续下去要讲说的,所以叫做「复次」。怎么叫做「超越入诸等至」呢?

 

寅二、释(分二科) 卯一、明超越(分二科) 辰一、举顺超

谓即于此已得圆满清白故;从初静虑无间超入第三静虑,第三无间超入空无边处,空处无间超入无所有处。

「谓即于此已得圆满清白故」,就是这底下回答,分两科,第一科「明超越」,先说「顺超」。

「谓即于此」,就是说这个修行人,就在他所成就的四禅八定上面,所成就的什么定呢?就是「已得圆满清白故」,就是前面所说的四禅八定,现在是圆满地清白了、清净了。就是经过长时期的入定,经过长时期的修行,当然这是指佛教徒,佛教徒得了这个定的时候,他会修四念处的智慧的观察,就能破除去这个爱、味、慢、见、疑、无明的烦恼。当然初开始是没有现行,没有烦恼的活动,烦恼的种子还是在,然后续续努力才能把烦恼清除,烦恼种子才能灭除去,那就是无漏定了。

现在这是说,这个佛教徒,「即于此」,已成就「圆满清白」的四禅八定。「从初静虑无间超入第三静虑」和以前不同了。他从未到地定,入到初禅的时候,「无间」没有其他的间隔,就起入「第三静虑」,是超过第二静虑,就直接地入第三静虑;由初禅出来就入在第三静虑了,不入第二静虑,第二静虑是超过去了。这还是不是容易的事情。

「第三无间超入空无边处」,由第三静虑出来,没有其他的静虑的间隔,就直接地入于空无边处定,超越了第四静虑;第三静虑和空无边处定,中间有个第四静虑的间隔的,现在把第四静虑超越了,没有第四静虑的间隔,就能入空无边处定,这还是不容易的。

「空处无间超入无所有处」,空无边处定和无所有处定中间有个识无边处定,现在把识无边处定超越了,由空无边处定直接就入无所有处定,超一个,中间的一个定超过去了,超一个定。

 

辰二、例逆超

乃至广说,逆超亦尔。

「乃至广说,逆超」,这第二科是「例逆超」。这个「逆超」在这里只是说这一句话,没有详细说出来。「逆超」就是先入非想非非想处定,然后就入识无边处定,中间那个无所有处定超越了;由识无边处定出来,又入色界的第四禅,到空无边处定又超越了,就这样子乃至到初静虑,这样子超越。「乃至广说,逆超」,由逆的次第也能超越,顺也能超,逆也能超,「乃至广说,逆超亦尔」,是这样的。

 

卯二、简极远(分二科) 辰一、明边际

以极远故,无有能超第三等至。

这是第二科「简极远」,简别这个「极远」,就不能超了。前面说是超越,是一个逆超,一个顺超。现在简别这个「极远」还超不超呢?分二科,第一科「明边际」。

前面说「超」,只能超中间一个,逆也好、顺也好,只超一个,为什么不能超二、超三、超四呢?「以极远故」,那是太远了,距离太远的时候就不能能超。「无有能超第三等至」,没有能够由初静虑超越第三静虑入第四静虑,不能超二;若是由初静虑出来,入第四静虑,中间超越两个静虑,那就是超二。现在说「无有能超第三等至」,第三等至,这不能超,不能超越它。

 

辰二、简差别

唯除如来,及出第二阿僧企耶诸大菩萨,彼随所欲入诸定故。

「唯除如来,及出第二阿僧企耶诸大菩萨」,这是第二科「简差别」。前面说这个边际,它超越的能力到此为止,就是边际。这底下「简差别」,还有不同的情况,怎么的?「唯除如来」,就是佛不在内。佛是可以超,佛可以超二、超三、超四、超五、超六都可以,由初静虑就入非非想定也是可以。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初静虑也是定,二、三、四、五、六、七、八都是定,由定入定,或者由初禅入非非想定这是超,但是另外超,根本没有入初禅,由散乱心就入非非想定,这是不得了,这是超得更是远了,这是佛就是能这样子。

「及除第二阿僧企耶」,就把佛简别出去。第二个人呢,出了第二阿僧企劫,初阿僧企劫、二阿僧企劫,到了第三阿僧企劫的菩萨、诸大菩萨也是能超越的。

「彼随所欲,入诸定故」,这两类人,一个佛和第三阿僧祗劫的诸大菩萨,他能随心所欲,「入诸等至」。他就由散乱心,我要入第四静虑,就入四静虑;我要入非非定,就入非非想定;由非非想定我愿意出来直接入初静虑,就入静虑,不管是那一个静虑,那一个定随意地可以入,随意地可以超越。不管是逆、不管是不逆,都能这样子。《披寻记》:

 

《披寻记》四○五页:

乃至广说逆超亦尔等者:谓从无所有处无间超入空无边处,空处无间超入第三静虑,第三无间超入最初静虑,是名逆超。顺超逆超皆唯超一,故言亦尔。无有超二能入第三等至者,以彼彼处缘相悬远不邻近故。

这个所缘相距离得太远了,他这个力量不够,「不邻近故」。邻近就是初禅和二禅是相邻近,二禅和初禅也是相邻近,那么初禅和三禅、四禅距离就是远了,所以太远了的时候不能超,当然这还是功夫的问题。

 

子六、熏修静虑别(分二科) 丑一、征

复次云何熏修静虑?

「复次云何熏修静虑?谓如有一已得有漏及与无漏四种静虑。」这个能「入诸定」一共是六科,现在是第六「熏修静虑别」。他们得到定的人他还不断地要训练自己,这里面还有很多的差别的,第一科是「问」。

「复次云何熏修静虑?」在修行里面有所谓「熏修静虑」的话,这句话是什么意义呢?这是「问」,底下回答,回答就分两科,第一科「辨杂熏修」,分两科,先是「标成就」,标示出来他们成就了这个境界的人。

 

丑二、释(分二科) 寅一、辨杂熏修(分二科) 卯一、标成就

谓如有一已得有漏,及与无漏,四种静虑。为于等至得自在故,为受等至自在果故,长时相续,入诸静虑。

「谓如有一已得有漏,及与无漏,四种静虑」,这个人成就了有漏的四静虑,也成就了无漏的四静虑。这个无漏的四静虑,就是他对这个四静虑的定的境界,没有爱、见、慢、疑各式各样的烦恼,没有这些烦恼,烦恼的种子也没有了,那么就是无漏的四种静虑。有漏的就是还是有烦恼的,他若成就了无漏的四种静虑,当然是有漏的四种静虑也是成就的。

「为于等至得自在故」,说这个人,他成就了有漏、无漏的四种静虑,他现在还不能够就算是毕业了,他还要续续地要修行的,为什么呢?「为于等至得自在故」,因为他还想要,他在四静虑和四空定能够得到自在,我要入定的时候,我要入就能入,我要住在定里面就可以住,我要出定就能出定,就是随心所欲的自在,那么这也不是容易的。

「为受等至自在果故」还有为了享受这个禅定里面的果报,这个果,所以他要续续地「长时相续入诸静虑」,他要长时期地相续地不断地入诸静虑,要入初静虑、二、三、四、五,乃至到非非想定、有漏定、无漏定,要「长时相续地入诸静虑」的。有的时候入24小时,有时候入三天,有时候五天,有时候七天,常常地入定这样子。《披寻记》:

 

《披寻记》四○六页:

为于等至得自在故等者:若于等至得随所乐得无艰难得无梗涩,名得自在由此自在,于诸等至数数入出,领受现法,身心乐住,转更明净,终无退失,及净修治胜功德道,是名彼自在果。

「为于等至得自在故等者:若于等至得随所乐得无艰难得无梗涩」,没有困难,没有阻碍,若有阻碍就有困难,若有困难也就是有阻碍,想要入定不行,总觉有点障碍,你要慢慢调,你才能入定。要住定的时候,要出定的时候,都有可能有问题。现在这个人没有这些事情了,「名得自在,由此自在,于诸等至数数入出,领受现法,身心乐住」,这个人入出等至数数入、数数出,「领受现法身心乐住」,「现法」就是现在,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面,它有乐住,受想行识是心,色是身。一入定的时候,里面特别的安乐,和我们没有得定的人不同,所以他有这种享受,乐住。「转更明净」常常入定,常常出定,入住出、入住出,常常这样训练就对于禅定里面的境界,明而又净,就是里面特别的光明而清净。

这个「明净」这里面的问题,比如说这个灯,光是80度,那么就和60度不同,这个60度和80度中间差20度,这20度的光就破除去20度的黑暗,80度的光就是比60度增加了20度的光,这样说60度的光虽然是很光了,它若照80度来说,它还和20度的黑暗共住是这样的意思,乃至到更高尚的光明都是这样子。得到禅定的人,里面也有同样的情形,「转更明净」,你初得禅定的人,到最后纯熟了,常常训练自己,对入、住、出纯熟了的人,中间还有这些问题的;「转更明净」,那就是初得定的人,还不是十分明净的。

「终无退失」,你常常入、住、出这样训练,长时相续入初静虑,你这个定就特别牢固,而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因缘,使令你退失、失掉了,就不会退。「及净修治胜功德道」,你常常入定,不但不退而还具足了更殊胜的能力,什么能力呢?「能净修治胜功德道」,这里面简单的说就是有神通,这个神通后面有解释,这个神通的力量是由禅定来的,没有神通是没有禅定的。

所以那「净修治」,就是清净的来修治这一念心,我们欲界的人,在欲上有执着有烦恼。这个得到色界定、无界定的人,他在定里面也有执着,这个执着就是障碍,使令他得到的功德不是那么理想,所以要时常的用佛法来修治它,就是修四念处了,才能得到殊胜的功德。功德之道,这个「道」就是因,由因而得功德的果,「是名彼自在果」。这样说「得身心乐住」,这也是果,「转更明净」也是果,「不退失」也是果,还得到其他的神通、四无碍辩各式各样的功德果。

 

有漏无漏,更相间杂,乃至有漏无间无漏现前,无漏无间还入有漏,当知齐此熏修成就。

这个「标成就」,这里说完了。「有漏无漏,更相间杂」,他长时相续入出静虑的时候,怎么样入法呢?就是有漏、无漏互相间杂的入定;这样子就是入初静虑也是有漏地,然后就是入无漏的初禅,这样子,又由无漏的初禅出来,又入有漏的初禅,这样子,入二禅、三禅、四禅,乃至非非想定都是这样子。

「更相间杂,乃至有漏无间无漏现前」,这就是这个意思,详细地乃至初禅、二禅是这样子,三禅、四禅也是这个样子,乃至非非想定也是这样子,所以有漏的四禅八定,不间隔就入无漏的四禅八定;那么无漏的四禅八定在你心里面现前了,这个无漏的四禅八定不间隔又入有漏的四禅八定,这样子不断地训练训练自己。「当知齐此熏修成就」,我们应该知道,就是到了这个程度,你这个熏修禅定就成功了,是这样的意思。

 

卯二、释自在(分二科) 辰一、等至自在

若于是处是时是事欲入诸定,即于此处此时此事能入诸定,是名于诸等至获得自在

这是第二科「释自在」。前面是「标成就」,这地方成就自在了,分二科,第一科「等至自在」。

「若于是处是时是事」,这个修行人在这个地方、在这个时间,为了这件事「欲入诸定」,他想要入初静虑,假设的话,「即于此处此时此事能入诸定」,他想要这样子,就能这样子能办到,「是名于诸等至获得自在」。我心里面想要入空无边处定,想归想不能立刻入定不行,那就是不自在,看《披寻记》:

 

《披寻记》四○六页:

若于是处是时是事欲入诸定等者:四种静虑地地差别,名之为处。若昼若夜时分差别,名之为时。诸所知事境相差别,名之为事。于静虑中随所乐欲多所成办,是名获得自在。

「若于是处是时是事欲入诸定等者:四种静虑地地差别」,四种静虑,每一地都是有差别的,初静虑地和二禅就不同,二禅、三禅、四禅都是不同的,这叫做「名之为处」。「若昼若夜时分差别,名之为时」,这是「时」,说是我白天,随时愿意入什么定,或者黑夜也是一样,随时可以入什么定,这是时间。

「诸所知事境相差别,名之为事」,很多所要知道的事情,境相是不一样的,就叫做「事」。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有人来出家,要来出家,阿阇黎,我想要出家拜你做师父可不可以?我们没有得定的人,有什么办法知道可不可以的呢?是不知道的,若得了禅定的人,他随时可以入定,他就入初禅,随时入初禅,入了初禅以后,在禅里面,他有天眼通,或者宿命通,一下子就知道了,这个人是有善根,他这一生可以得无生法忍的,立刻就知道,那么他立刻答复说可以,可以收你做徒弟。

说是这个人他入初禅的时候,他不知道,由初禅发出的天眼通和宿命通,不知道,看不出来,那么入二禅、入三禅、入第四禅的时候,发的天眼通、漏尽通才知道。由初禅里面发的天眼通和宿命通所知道的境界有限度,就不如二禅,二禅不如三禅,三禅还不如四禅,第四禅是最圆满了,但是他随时就是很迅速地,一下子就能入定,一入定神通就现出来,立刻就知道。但是我们若和这种人说话,我们不知道他在入定,里面有这些事情,不知道。就看见他,你这么一问,他就回答了,其实他那么短的时间内,他已经入了很多定了,已经现出神通来了,但是我们还不知道。所以这是「是名于诸等至获得自在,名之为事」。

「于静虑中随所乐欲多所成办」,很多事情都能知道,那你功夫不够就不行,就是不知道,说我要出家或者怎么地,或者说这个人有病了,医生也看不好,没有办法,来问问师父病什么时候好,一样,无论什么事情,他很自在的,随时入定就能知道。

我们去问佛菩萨,当然这也是我们要有那种因缘,看上去他是由父母所生的身体,他已经做我师父做了20年了,我们肉眼又不知道他是怎么回事,但是他有那么多的神通道力,是多少年、多少生,或者是多少劫了,修行来的功德,不是说没有什么修行,就有这个功德的,不是那么回事,「名之为事」,这就叫做「若于是处是时是事欲入诸定,即于此处此时此事能入诸定,是名于诸等至获得自在」,获得自在的。

我们出家人的广律上,那些阿罗汉有些在家佛教徒,或者非佛教徒,有时候请问比丘一些事情,有的答复得很对,有时候答复得不对,也有这个事情,目犍连尊者大神通的境界,有时候也会说错话,说得不对了,也有这个事情。

 

辰二、等至自在果(分四科) 巳一、乐住明净

等至自在果者:谓于现法乐住,转更明净。

「等至自在果者」,前面说「等至自在」。色界四禅就叫做等至,无色界四空定也叫做等至,那是第一科。第二科「等至自在的果」,有什么好处呢?分四科,第一科「乐住明净」。

「等至自在果者:谓于现法乐住,转更明净」。这个杂修静虑的这位修行人,「有漏无漏更相间杂」,这样的天天用功的修行,修行有什么的好处呢?「谓于现在乐住,转更明净」,是现在,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就是现在;现在他一入定的时候,就有特别高尚的、高深的享受,有乐的住,住在安乐的境界里面,住在非常快乐的境界里面。

我们社会上的人,非佛教徒或者是佛教徒,没有努力用功,没有去静坐,只是散散乱乱地用功的人,散散乱乱用功的人,对于静坐成就的人的事情不知道,只是表面上看他在那里坐一坐,走走路睡觉吃饭,就是看他的表面,他真实的境界,他不知道,一点也不明白,不知怎么回事。其实那个大修行人,是不可思议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不要说佛的境界,就是一般有多少修行的境界,你表面上也是不能知道的,『若以色见我』,从表面的形象去看,他说话的音声,这是不能知道的,何况佛的境界。

「谓于现法乐住,转更明净」,辗转地深入到最高的境界,更加的「明净」。那个「明」的境界,那个「净」的境界都更高深,你常常静坐你也会感觉到这个明,静坐的时候,心里面明的成份不是很高,有明的成份;有寂静、净的成份都是由浅而深的,明也是由浅而深的。已经成功了的人,已经得了无漏的四静虑的人,他的明也还是要继续深入的,到佛的境界才是圆满的,所以他「转更明净」,使令他的「现法乐住」更大,更到高深的境界去了。

我们若是常常地多读经论的话,对于佛菩萨这修行人的境界,虽然不能体会到,但是可以推想,这里面是有享受的,但是这是更高明的境界,不是世间上的欲乐所能及的,不是欲乐所能及,所以也应该能够放得下,能把世间上的事情能放得下,容易向上,向上去进步的,这件事也应该容易办的,是这样的意思。

 

巳二、得不退道

又由此故,得不退道。

这是第二科「得不退道」。成就了高深的四禅八定,当然也不是那么容易退,可不是说决定不退,也不是。有一种特别原因也可能会退,怎么样才能不退呢?你要不断地入定,不断地熏修,「有漏无间无漏现前,无漏无间还入有漏」,这样子,不断地训练自己。「得不退道」,你才能成就不退转的圣道,成就了以后不会再退了,不会再退失的。所以那个不退,也是由修行来的。

 

巳三、引胜功德

又净修治解脱胜处,及遍处等胜品功德能引之道。

这是第三科「引胜功德」。前面说有漏无间、无漏无间这样的熏修,不但是能够得不退道,又能够得到「解脱胜处,及遍处等胜品功德能引之道」。由「净修治」,因为初得到这种禅定的时候,就刚才说过,还是有一些烦恼,有爱烦恼,感觉到禅定里面,这个轻安乐很可爱,就是有爱烦恼,爱、见、慢、疑各式各样的烦恼。现在修,你常常这样入定,在定里面修四念处的时候,就能够清净地,能对治出去这一切的烦恼。这样子你的道力就更加的深奥了,就会得到解脱的功德、得到胜处的功德、或者遍处的功德,还有种种的功德「胜品功德」。「能引之道」,或者能引之道成就了,所引的功德也就出现了,是这样的意思。

 

《披寻记》四○六页:

又净修治解脱胜处及遍处等者:此中解脱,谓八解脱。胜处谓八胜处。遍处谓十遍处。如下自释。等言、等取无诤愿智无碍解等;如是等类,名胜功德。引此方便,名能引道。由净修治解脱为先,方能引彼诸胜功德。是即修习解脱为能引道,诸胜功德为其所引,如是差别应知。

「又净修治解脱胜处及遍处等者:此中解脱,谓八解脱」,八解脱这个法门,「胜处」就是「八胜处」,「遍处谓十遍处。如下自释」,下面不远的地方就有解释了。「等言」这个「等」字是怎么说的呢?「等取无诤愿智无碍解等」,无诤三昧,须菩提尊者无诤三昧第一,这无诤三昧还有一个愿智三昧,这愿智三昧也是不可思议。「无碍解等」,就是四无碍辩,四无碍解,这些就是叫做等至,这个等至就是代表这些意思在里面。「如是等类,名胜功德」这个胜功德。

「引此方便,名能引道」,就是引发出来这么多功德的方便,用这样的方便就能引发出来这么多的功德,那就叫做「能引道」。「由净修治解脱为先,方能引彼诸胜功德」,怎么样才能引发呢?就是你要净修治,清净,用佛法的四念处,来对治那么多的烦恼,你才能得到八解脱,先得到八解脱以后,「方能引彼诸胜功德」。这八解脱很重要,八解脱就是圣人修行的法门。「是即修习解脱为能引道,诸胜功德为其所引,如是差别应知」这是说这一段。

 

巳四、生五净居(分二科) 午一、略标

若有余取而命终者,由此因缘,便入净居。

这是第四「生五净居」。这个得自在果,第一个自在果,是「乐住明净」,第二是「得不退位」,第三「引胜功德」,这是第四「生五净居」,就是你在人间这样用功修行,等到命终了的时候,就生到色界天、第四禅天以上「五净居天」,就生到那里去了。这个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

「若有余取而命终者」,「余取」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这个「取」,十二因缘里面说,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就是十二因缘里面的取,这个取、这个爱着心,你常常地在禅定里面修四念处,是断爱缘取,但是还没有全部的断掉,还有剩余的取着,有剩余的烦恼,若是完全断掉了,就入无余涅槃了,因为你没能够完全断,还有剩余的执着,没有完全断,那么这个圣人死了到那里去呢?

「而命终者,由此因缘,便入净居」,就是往生到色界天的第四禅以上的五净居天,到那里去了,那就是三果圣人,三果圣人在那里。也不是在初禅,也不是二禅,也不是三禅,超越了三禅,也超越了第四禅,到那个地方去住。那全是圣人的境界,而没有凡夫的,那全是三果圣人,初果、二果也不能去,「便入净居」,这底下解释。

 

《披寻记》四○六页:

若有余取等者:由有色界爱为缘取未全远离名有取余。由如是取摄受先所积集行等种子功能现前,是故命终当生五净居处:谓无烦、无热、善现、善见、及色究竟,如前有寻有伺地说。(陵本四卷三页)

「若有余取等者:由有色界爱为缘取未全远离」,这个你有初禅的爱取,你想到二禅去还是不行的,初禅的爱取就把你困住了,你想超越二禅,你一定要把二禅的爱取灭了才能到三禅,这都是要经过修行的。说这个三禅天的爱取的烦恼,你没能够对治,你想到四禅还是不行的。所以他这就是若「由有色界爱为缘取未全远离,名有余取。由如是取摄受先所积集行等种子」,你以前修戒定慧、修四念处所栽培的功德,种子的「功能现前」,「是故命终当生五净居处」,「谓」,五净居天是什么呢?「无烦、无热、善现、善见、及色究竟」,这五净居。「如前有寻有伺地说」,这一段文,前面(陵本四卷三页)已经说过了。

 

午二、别释(分二科) 未一、举余品类(分三科) 申一、标差别

中上品,修诸静虑有差别故,于一切处受三地果。

前面生五净居是「略标」,底下「别释」,分两科,第一科「举余品类」,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差别」。

「由葌中上品,修诸静虑有差别故」,由于这个杂修静虑,这里面分葌品有中品、有上品的不同,这样修诸静虑有差别故。「于一切处受三地果」,由初禅乃至四禅这一切处,受三种不同的果报,什么呢?底下第二科指「前说」。

 

申二、指前说

如前有寻有伺地,已广分别。

这一段义前面已经说过了,底下已说。《披寻记》上说。

 

《披寻记》四○七页:

中上品修诸静虑等者:由中上品修初静虑有三果生:谓梵众天、梵前益天、大梵天。如是第二静虑亦有三果:谓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净光天。第三静虑亦有三果:谓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第四静虑亦有三果:谓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如前有寻有伺地说。(陵本四卷三页)由是故说于一切处受三地果。

「由葌中上品修诸静虑等者:由葌中上品修初静虑有三果生:谓梵众天」是一个果,「梵前益天」是一个果,「大梵天」是一个果,这是初静虑三品的修行就得这三种果。「梵众天」就是一般的人民,「梵前益天」就是那里的,像帮助大梵天王的人,等于就是臣,大臣似的。「大梵天」在初禅是最高的一个修行境界。「如是第二静虑亦有三果:谓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净光天」,这是第二禅。「第三静虑亦有三果:谓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这是第三禅。「第四静虑亦有三果:谓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所以这段文说,由葌中上品修诸静虑有差别故,于一切处受三地果,这样的意思。「如前有寻有伺地」说过了,「由是故说于一切处受三地果」。

 

申三、辨最胜

修习无寻唯伺三摩地故,得为大梵。

这是第三科「辨最胜」,辨别那个三品修行里面最殊胜的果。「修习无寻唯伺三摩地」,就是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还有无寻无伺地这三种三昧,现在这里说是第二种,「修习无寻唯伺三摩地故,得为大梵」,成功了你就可以为大梵天王,初禅的天王了。

 

未二、例此受果

中上上胜上极品,熏修力故,生五净居。

这是第二科「例此受果」。由于这个修行人,他这个杂修静虑,由葌品的修行,中品的、上品的、上胜品、上极品,有这五种差别故,生五净居天,这样的意思。

 

寅二、料简静虑(分三科) 卯一、于彼生

当知因修清净静虑定故,生静虑地,不由习近爱味相应。既生彼已,若起爱味,即便退没;若修清净,还生于彼。或生下定,或进上定。

「当知因修清净静虑定故,生静虑地,不由习近爱味相应。既生彼已,若起爱味,即便退没」,这是第二科「料简静虑」。这「料简静虑」就是重新再解释这个静虑的差别,分三科,第一科是「于彼生」,就是于彼的境界已得生去,得往生了,能够往生到那个地方去,叫做「于彼生」。

「当知因修清净静虑定故,生静虑地」,应该知道是「因修清净静虑」,因为你修成了,清净的「静虑定故生静虑地」,你才能往生到那个静虑地那个地方去的,就是清净的静虑。「不由习近爱味相应」,不是因为你对禅定的乐,你数数的爱着,你有这样的爱着心相应的话,是不可以的,是有问题的。

「既生彼已,若起爱味,即便退没」,说是我得到初禅,得到二禅了,得到了成就了。若在人间修行成就了,寿命到就死了,死掉以后就往生到初禅,就往生到二禅,就这样。「若起爱味」,如果你若是生到那个禅天以后,你对禅的轻安乐,你有爱着心的话,「即便退没」,那么你就由天上又死掉了,就回到人间来,又退没了,就是寿命短了,所以「若起爱味」,还是不行的。

「若修清净,还生于彼」,虽然是退了,也不要紧,还不是说永久是没有希望,不是的。你再继续修,又得到清净禅了,「还生于彼」,那么你死掉了,又会生到天上去,又生到初禅、或者生到二禅、或者生到三禅,「还生于彼」。

从这个地方就会知道一件事,说是我们人间有的人,我们看见他也没有修行过,他若遇见因缘一静坐,一静坐就成功了,好像没有受过很多的辛苦,他就得初禅、得二禅、得三禅、得四禅了,就是前生修过。修过,但是有爱味的关系,他从天上退下来了,退下来了,但是那个力量还是很大的,今生他遇见好因缘他就能成功,不遇见因缘还不行,不一定,所以现在可以知道这件事。

所以人与人,各有因缘莫羡慕人,哎呀!我已经修了多少年都没有成功,他修三天就成功了,你不能和他比的。但是他也不是侥幸来的,还是经过多少年或多少生努力来的,不过他已经成就了,但是他若有点过失,退下来了,是这么回事的。「若修清净,还生于彼」,他还是容易地,虽然是退了,但是还是容易成功的。

「或生下定,或进上定」,那他在人间初禅修好了,就生到下定,就是初禅。「或进上定」,这是最高的,就是第四禅,是这样子。

这是卯一「于彼生」,卯二「于修习」。

 

卯二、于修习(分三科) 辰一、标

先于此间修得定已,后往彼生。

这是「于修习」。「先于此间修得定已」,这个事情先要在人间,多数是在人间还不是欲界天,先要在人间修得成功了定,然「后往彼生」,才往生到天上去,「往彼生」,然后才能生到天上去的。第二科是「征」。

 

辰二、征

何以故?

什么原因呢?

 

辰三、释

非未离欲,得生彼故;非诸异生,未修得定,起离欲故。

「非未离欲,得生彼故」,这是第三科解释,因为我们若是对于欲界的色声香味触这个欲、这个执着,爱着欲界的色声香味触。如果若是这样的话,你就是没有离欲,对于欲界色声香味触的执着心,你没有能够对治,欲界的色声香味触你没有对治。没对治,你就没有离欲。没有离欲,你是不能生到色界天去的,是不能的。所以「非未离欲,得生彼故」,是不能的。

我们就说我们的苦恼境界,我们也出了家,也是修行,或者没有出家也能修行,用功修行,忽然间得个好梦。这个好梦也可能告诉你,什么什么吉祥的事情,也可能警告你一下,有什么事情你要谨慎,也可能这样子。这个梦从那里来的?这个梦就是你的善知识,谁是你的善知识,也可能是你的父亲,也可能是你的母亲,也可能是你的哥哥、你的弟弟,也可能是你的儿子,他们出家修行成功了,到天上去了,到天上去的时候,但是他和你以前是有过关系的,有关系,他有时候还照顾你,他就会来告诉你,但是他没有出名,他告诉你是告诉你,你不知道他是谁,你不知道的。当然也可能是佛菩萨,也可能是佛菩萨告诉你,但是这件事情就是不知道。但是我们从这经论上,从这些佛菩萨的这些大慈悲教化众生,这些事情上看,道理就是这样子。

比如说这个人用功修行有人捣乱,有个鬼或者有个魔王,他来捣乱,那就是你前生有缘的人,你们变成冤家了,本来感情很好的,变成冤家了,变成冤家的时候,怎么样呢?你用功修行若有成就的时候,他就来障碍你,道理是一样的。因为有恨,这个恨也要发生作用的;如果有爱,将来也会发生作用,就是这样子。你和他以前结过好因缘,他现在修行成功了,生到天上,他不会忘掉你的,有时候来帮助帮助你,就是这些事情。所以有爱也是有事情,有恨也是有事情。

所以从事实上看,或者从我们的智慧来推论这件事,不要同人结恨,要同人结善缘,他若是修学圣道的时候,成就他,不要障碍他。他有过失,你告诉他,你不可以做错事,做错事将来不得了,这也是好。做功德的时候,成就不要障碍,不要障碍人。所以是「于此间修得定已,后往彼生。何以故?非未离欲,得生彼故」,你没有离欲,没有离欲你出不去的,你不能从这里到天上去,到色界天,也不能去的。

不能去这个道理很明白,比如说是你欢喜这个地区,这个地方令你满意,你就不愿意离开这里,这个道理是一样。那地方都是治安不好,很多苦恼事,你当然不愿意去,你不愿意去就是不能去,一样,我们到天上去,你欢喜去,但是这个地方实在来说要去,还舍不得,舍不得那就是不能去,所以「非未离欲,得生彼故」。

「非诸异生,未修得定,能离欲故」,不是这个异生,就是我们凡夫,我们凡夫没有修得定,没有得定就不能离欲。这个欲和定是不能够并存,在我们的一念心里面,若有欲就不能有定,若有定就不能有欲。所以我们说不管出家人、在家人,大家都可以静坐,严格地说在家居士你若是欲放不下,这个定是修不好的,小小的是可以,你想要有成就是很难的,非要把欲放下,先勉强自己,然后你去静坐,慢慢、慢慢才能成功的。这《披寻记》把它念下来:

 

《披寻记》四○七页

或生下定或进上定等者:最初静虑是名下定于一切定最为下故。如是渐次胜进乃至第四静虑,是名上定;于初静虑皆为上故。身生欲界,名于此间;依欲界身,修诸静虑。离下欲故,上爱得起由是为缘,于当来世,往彼受生。

「或生下定或进上定等者:最初静虑是名下定」,就是色界四禅的初禅是下定。「于一切定最为下故」,他也在二禅以下,也是三禅以下,四禅,这个初禅在四禅以下,也在三禅以下,也在二禅以下,也在一切定以下,所以是名「最为下故」。

「如是渐次胜进乃至第四静虑,是名上定」,说三禅以上,也是二禅以上,也是初禅以上,「第四静虑,是名上定;于初静虑皆为上故」,于三静虑是上,于二静虑也是上,于初静虑皆为上故。

「身生欲界,名于此间」,这个文上说,「身生欲界」,我们这个身体是生在欲界这个范围内,叫做此间,「名于此间」。「依欲界身,修诸静虑」,依止欲界的果报身,我们修诸静虑,或者初禅乃至四禅。「离下欲故」,修成功了,就把下界欲界的欲,弃舍了。「上爱得起」,得到了初禅的时候,对于初禅的爱才出现,没得初禅这个爱也生不起了,上爱得起。「由是为缘,于当来世,往彼受生」,你成就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将来寿命尽了的时候,你就生到色界天去了,不然是不能生的。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2)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三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1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四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五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7)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融化冷漠的坚冰(学诚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抬头就是天空[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五百罗汉 493、得定通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佛教普传之前古印度文明之研究(曙智)[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般若净宗学苑·答疑解惑第003期[栏目:疑问解答]
 净空法师访问记[栏目:净空法师]
 菩萨与六度波罗蜜之关系(如本法师)[栏目:六度万行]
 读经随笔[栏目:倓虚法师]
 巡礼佛陀的故乡[栏目:开仁法师]
 学会分担[栏目: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