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七车喻
 
{返回 修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42

七车喻

有一年的夏天,佛陀来到王舍城弘化,与众比丘在竹林精舍结夏安居,当时富楼那尊者也参与其中。三个月的结夏安居期满,佛陀问比丘们:「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来这里结夏安居?」

比丘们都回答:「从生长的地方来,为求得到涅槃解脱之乐而来。」

「比丘啊!既然如此,你们都能少欲知足吗?你们能精进向道吗?你们能诚心正念,欢喜修道吗?」佛陀提出一连串的问题。

「佛陀!有的,经过三个月的结夏安居以后,我们都感到身心轻安,获得无比的法喜安乐。」

「比丘们!这只是修行过程之一,不能算是解脱之乐。」

此时佛陀从禅定中得知富楼那尊者在此结夏安居期间已经得到解脱之乐,于是说道:「富楼那!你不妨说一说这三个月结夏安居的心得吧!」

「是的,佛陀!弟子向大家报告,富楼那先观心,再除欲念,后修知足。如此循序精进,提起正念,乃至一心不乱,如是心净见道,得解脱之乐。」

「是啊!富楼那说的没错,从前波斯匿王因闻法心切,于是在一天之内,从舍卫国先后换了七种车,赶到北拘罗萨国的婆鸡帝城闻法,这是因为波斯匿王有智慧,懂得运用权巧方法,才能及时赶到,听闻佛法。因此,凡事要懂得方法,才能达到目标。」

比丘们听了佛陀的开示后,才知道修行除了精进之外,还须要有正确的方法,才能进入修行之道。于是比丘们依次第法要,再次进入禅坐,终至开悟。

修行要有循序以进的次第方法,也要有持之不懈的恒心耐力,修行不是一蹴可几,更无法剎那速成。圣人如佛陀尚须雪山六年的苦行,贤达如波斯匿王也要七易马车,才能听闻到佛法。佛法难闻,因此更要敬法重法,切莫怠慢轻法,错失殊胜因缘。

 


{返回 修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香和臭
下一篇:烦恼如树影
 不可救药
 安稳修行之道
 说不如行
 摄服狂象
 观四食
 善生归化佛陀
 四种弟子
 佛陀探病
 何事最快乐
 八大人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上师的行为一切都是圆满的吗?[栏目:择师知见]
 经济与环保的创新作为—台湾青年领袖促进和平论坛 和大自然永续共生[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美丽与丑陋[栏目: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可以用什么比喻‘法’?To what may the Dhamma be compared?[栏目:一问一智慧 Buddha-Dhamma for Students]
 第八回 施绫绢乞儿受恩 化盐菜济公被逐[栏目:济公活佛传奇录]
 「止心一处」是修行的秘诀[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如果选择出家,丢下家人不管有罪吗?请慈悲开示。[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增支部1集273经[栏目:增支部1集]
 《楞严经》轻松学 卷六(之三)[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长膝经[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