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密宗法义精要 八、发菩提心 2、正发菩提心
 
{返回 密宗法义精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18

密宗法义精要

八、发菩提心

2.  正发菩提心

  正发此心,分三:(一)如国王先得威权,次施号令,是自利而后利他。(二)如舟子渡人,有同登彼岸之意。(三)如牧人先令牛羊不缺水草,不被兽伤,务使离苦得乐,如诸大菩萨之愿力。此为最上发心,(二)为中等,(一)较浅也。

  就十地五道说:发心又分四种,矢愿度生,为入资粮道,因一切作为,皆是大乘资粮故。即说前刹那发菩提心,后刹那已是菩萨,是为初地;初地以上为入加行道,七地以上清净究竟发心,为入见道。八地以上不退转发心,为入修道。十地以上直至菩提,为入究竟道,以无垢圆满发心也。

  又就发心次第说,有愿菩提心,及行菩提心。入佛子菩提行论云:“发心虽有二,此二仍为一。”如我将往拉萨,此为愿心,驱车前进,即为行也。又说为利众生愿成佛,与不离愿心广修六度、四摄而底于佛果之二也。

  吾人为大悲挠动其意,最上发心,为令一切有情离苦得乐,故决定誓愿,愿趣十地五道通达无我,直至佛位,此为胜义菩提心。发誓愿已,以仪轨受戒领法,如理作意而修,是为世俗菩提心。一谓发愿受戒为世俗,领法进修为胜义也。发愿如播种子,倘播后不问凶、荒、旱、潦,及牛羊践踏,此为有愿无行,是故得戒后,应修此心。于皈依境中,一心清净,想有情众苦,为无明蔽覆,未遇善知识,如生盲失导,当如父母行乞,我居宫殿,作是思惟,发八大菩萨之愿,度尽众生而后成佛。

  “释尊初转*轮时,即说八万四千法门,当以菩提心为总摄门。”因众生病多,此如万应甘露。已发心者,虽念一颂,或说一句,亦有功德,以菩提心威光炽盛故。“阿底峡尊者入藏,常思受戒领法之师觉生领巴,一思其名,必合掌流泪。弟子询之,则云:‘为众生事,师恩最大,且曾教我发菩提心也。’”此谓传菩萨戒之上师恩德甚大,以曾示我度生成佛之道路。巴祖仁波车云:“一切尊重之世尊,是真以清净三门行持而成就者,此法真实,吾人当真修也。”


{返回 密宗法义精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密宗法义精要 八、发菩提心 3、发愿行持
下一篇:密宗法义精要 八、发菩提心 1. 四无量心
 密宗法义精要 五、明解脱道之胜利
 密宗法义精要 三、观六道众生的痛苦 4、人道
 密宗法义精要 二、念死无常 2、念内有情世间无常
 密宗法义精要 二、念死无常 4、天帝人王无常
 密宗法义精要 七、皈依上师三宝 5、皈依上师三宝的功德
 密宗法义精要 二、念死无常 6、死法无定
 密宗法义精要 六、依止善知识 2、依止方法
 密宗法义精要 八、发菩提心 2、正发菩提心
 密宗法义精要 八、发菩提心 1. 四无量心
 密宗法义精要 二、念死无常 7、死决定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天的证悟和佛法的源流[栏目:林崇安教授]
 中伤[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老年人与年轻人学佛的著重点[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增壹阿含经卷第一[栏目:增一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人生的敌人[栏目: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04-104《净宗法语摘录》[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唐法成《瑜伽师地论释》科[栏目:王孺童居士]
 《佛说阿弥陀经》开示八[栏目:常福法师]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一)于善知识作名医想[栏目:圣者言教]
 《菩萨优婆塞戒经》对重戒轻戒如何称为?[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