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种观点,认为佛教不是宗教,是佛陀的教育。如何理解?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75

居士:有一种观点,认为佛教不是宗教,是佛陀的教育。法师您认为该如何理解?

法师:回答这一问题之前,先要弄清何为宗教?何为教育?在佛教看来,宗教二字是分开诠释的,佛陀为适应教化对象而说的教法称为教,教法所出之源称为宗。永明大师云:“举一心为宗。”故佛教常称宗门教下。宗门指传佛心印、教外别传之禅门;教门指依大小乘之经论等言教而立的教宗,诸如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等。故知宗教一词涵盖着一代时教全体的义蕴。

  自西方学术思想东传之后,一般将佛教所习用的“宗教”一词作为英文religion的译语,表达对超自然事物的畏怖与不安,并进而专指团体性与组织性信仰、教义、礼仪之体系。其中分为多神教、一神教、泛神论等。如是考辨,作为佛教徒宜从宗教原有的义理来理解、接纳。释尊以大悲愿力示现娑婆八相成道,一代时教之终极目标,无非令吾辈浪子就路还家,永脱轮回,悉成佛果。这是佛教之所以成为宗教的本质内涵。而教育一词,广义来说,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是指由专职人员和专职机构进行的学校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更多属于世间法的范畴。那么,佛教有着世间道德教育的内容,然更多的是指向生命的终极关怀,即“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出世间的本怀。所以,不能将佛教的宗教内蕴与世间教育等量齐观。佛教是一门崇高而圣洁的宗教,提升生命,完善道德,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吾人能闻信佛教,当生稀有难遭之想,而那类将宗教视为迷信者,是不足与语的。冀诸同仁明辨之。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净业修习总是进进退退,如何对治这一烦恼?
下一篇:为什么天天拜忏,业障还是那么重?
 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修苦行和往生有直接关系吗?
 《文昌帝君阴骘文》也属佛法?为什么要讲这本书呢?
 如何净化心灵,克制物欲私欲,排解各类烦恼?
 念佛需要持戒吗? 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会讲“六字洪名”呢?念佛应念六字还是四字?
 专注念佛时就会昏沉,妄想多时却很精神。请问法师,这是怎么回事?..
 人是从哪里来的?
 请问我们将如何保持平静的心态?做到淡定,甚至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境..
 弟子受了菩萨戒,但上班后,没持过午不食,持斋日也没有,是不是犯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皈依与加持[栏目:成峰法师·天堂里的梦]
 佛教哲学与京都学派:吴汝钧与赖贤宗对谈[栏目:吴汝钧教授]
 凡、圣的区别,全在于对一切法的运用[栏目:月悟法师]
 佛陀分半座[栏目:永海法师]
 《曲肱斋全集》序[栏目:方广锠教授]
 福德日记2月11日─节制饮食[栏目:福德日记]
 红炉一点雪[栏目:圣严说禅]
 六祖坛经 第四集[栏目:六祖坛经讲记·中广电台]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一)佛教不同教法是相应弟子根机树立的[栏目:圣者言教]
 精进修行的动力[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