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傲慢者戒
 
{返回 法音集·佛教典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25

  傲慢者戒

  佛在世时,有一梵志,博学多闻,通达内外典籍,说事谈理,无不周尽。因此,贡高自誉,我慢自大,以为天下之人,无一能与其论辩者。于是,日间手执火炬,遍行各城市中。众人见之,无不以为怪诞,有人问之曰:‘光天化日之下,无物不照,无微不察,何以汝独执炬而行。’梵志答言:‘我见世人,悉皆愚冥,虽于日昼,自无所见,是以执炬,以照之耳。’如是,傲睨一切,终日执著火炬,往来于市肆人丛中,竟无有一人敢与之理论者。
  是时,佛知梵志宿福应度,祗为难于世智辩聪,一昧在求胜名誉,自恃憍恣,不计无常迅速,朝存夕亡,刹那异世,一旦失此宝贵人身,则万劫难复。于是,佛即化作一贤者,迎面而问梵志曰:‘汝为何而作此举动?’梵志答意如前。贤者又问梵志:‘经中有四明法,汝知之否?’对曰:‘不审何谓四明法?’贤者即为说四明法:‘一者明于天文地理,和调四时。二者明于星宿,分别五行。三者明于治国,绥化有方。四者明于将兵、固而无失。’梵志闻贤者说此四明法已,不禁惭愧无地,顿时弃炬,谦恭礼遇,虚怀若谷。
  佛知其意已转,即还复身相,光明炳然,晃照天地,便为梵志说偈言:‘若多少有闻,自大以憍人,是如盲执炬,照彼不自明。’梵志闻佛说偈已,即便五体投地,愿为弟子,出家学法。佛即受之,令作沙门。未久,梵志即得圣果。
  按:是凡傲慢者,不但本身因轻贱他人无意与人接近,而他人亦因其盛气凌人之表情,早著敬而远之。如修学佛法者有此习气,则与大乘佛法以利人为事业之宗旨背驰。所以佛在经上,警戒傲慢之处颇多。如《法华经》云:‘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于千万亿劫,不闻佛名字,亦不闻正法,如是人难度。’又《涅槃经》云:‘壮色不停,犹如奔马,云何恃怙,而生憍慢。’如是之类文句,我人当三复读之。

 


{返回 法音集·佛教典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回头是岸
下一篇:东瓜和尚
 坚牢财库
 道学者鉴
 不求实际
 念佛立化
 因果不爽
 虔施多福
 随宜说法
 精诚相感
 常思己过
 虚心下贤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雁痛生离[栏目: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
 57 金刚经中道了义疏(慈舟)[栏目:04 经注]
 法与佛学[栏目:太虚法师]
 第十四章 近代传承 五、正果与禅悟体证[栏目:禅宗宗派源流]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十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2[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慎言慎行 自求多福[栏目:大安法师]
 010 续古尊宿语要(宋 师明 集)[栏目:05 灯录]
 心诚则灵[栏目:论语禅]
 寂止的修法和重要性[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