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参禅先需信得及
 
{返回 明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72

参禅先需信得及

参禅首先要有信心,信有生死可了这件事,信有这么一法可行,信佛佛祖祖已了,这样方才有些样子,才有禅可参,才有生死可了。所以,祖师说:“信得及,放得下,守得住”,这样功夫才能上路,否则不过是徘徊在门外之汉。下面我们看看博山和尚是怎么说信与做功夫的关系的。

做工夫不可在古人公案上卜度,妄加解释!纵一一领略得过,与自己没交涉。殊不知古人一语一言,如大火聚,近之不得、触之不得,何况坐卧其中耶?更于其间分大分小、论上论下,不丧身失命者几希?此事不与教乘合,故久修习大乘业者,不知不识,何况声闻缘觉诸小乘耶。三贤十圣岂不通教说,此一事三乘胆战,十地魂惊,等觉菩萨说法如云如雨,度不可思议众生,入无生法忍,尚唤作所知愚,与道全乖,又何况其余耶。盖此事从凡夫地,顿同佛体,人所难信,信者器,不信非器。诸行人欲入斯宗乘者,悉从信而入。信之一字,有浅有深,有邪有正,不可不辨。浅者:凡入法门,谁云不信,但信法门,非信自心;深者:诸大乘菩萨,尚不具信。如华严疏云:见有能说法者,有所听法众,尚未入乎信门;如云即心即佛,谁云不信,及乎问汝是佛耶?则支吾排遣,承当不下;法华云: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何以有尽思度量之心,盖信不具耳。邪正者:自心即佛名正信,心外取法名邪信。即佛要究明自心,亲履实践到不疑之地,始名正信;如颟顸儱侗猜三谜相似,但云心即佛,实不识自心,即名邪信。古人摘桃便定去,锄地便定去,作务时亦定。岂是坐久遏捺,令心不起,然后为定耶?若如此即名邪定,非禅者正意。六祖云: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然须彻见本体,方与此定相应。释迦老子下兜率、降皇宫、入雪山、睹明星、开幻众,未出此定。不然,则被动境漂溺,孰名为定。动境中求起处不可得,静境中亦求起处不可得;动静既无起处,将何为境耶?会得此意,总是一个定体,充塞弥亘,无余蕴也。


{返回 明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不执不废共修证
下一篇:悠游静坐白云洞
 正确忏悔免新业
 定力增长出智慧
 生命生存的惭愧
 《华严经》中“不可说”
 明一法师观心文集 六 观心功夫难清明
 明一法师观心文集 五 观心用功难深入
 如何忏悔业障? 七 忏悔中的障碍
 如何忏悔业障? 三 什么叫忏悔
 用功方式善区别
 四祖的五个法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二十世纪的中国佛教[栏目:南怀瑾居士]
 蚂蚁和麦粒[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一、佛光菜根谭之修行[栏目:星云法师]
 唐初三阶教大德惠恭行历及其佛学思想[栏目:杨维中教授]
 法海集二 第二:安忍品 3 正文[栏目:法海集]
 不能代替[栏目:这世界无处不美]
 第五 迦叶相应[栏目:因缘篇]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阿难称誉品 7[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提高“逆商”,安度人生难关[栏目:佛教心理学·陈兵教授]
 2012年7月海南禅七隆波通尊者开示[栏目:隆波通禅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