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参禅先需信得及
 
{返回 明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49

参禅先需信得及

参禅首先要有信心,信有生死可了这件事,信有这么一法可行,信佛佛祖祖已了,这样方才有些样子,才有禅可参,才有生死可了。所以,祖师说:“信得及,放得下,守得住”,这样功夫才能上路,否则不过是徘徊在门外之汉。下面我们看看博山和尚是怎么说信与做功夫的关系的。

做工夫不可在古人公案上卜度,妄加解释!纵一一领略得过,与自己没交涉。殊不知古人一语一言,如大火聚,近之不得、触之不得,何况坐卧其中耶?更于其间分大分小、论上论下,不丧身失命者几希?此事不与教乘合,故久修习大乘业者,不知不识,何况声闻缘觉诸小乘耶。三贤十圣岂不通教说,此一事三乘胆战,十地魂惊,等觉菩萨说法如云如雨,度不可思议众生,入无生法忍,尚唤作所知愚,与道全乖,又何况其余耶。盖此事从凡夫地,顿同佛体,人所难信,信者器,不信非器。诸行人欲入斯宗乘者,悉从信而入。信之一字,有浅有深,有邪有正,不可不辨。浅者:凡入法门,谁云不信,但信法门,非信自心;深者:诸大乘菩萨,尚不具信。如华严疏云:见有能说法者,有所听法众,尚未入乎信门;如云即心即佛,谁云不信,及乎问汝是佛耶?则支吾排遣,承当不下;法华云: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何以有尽思度量之心,盖信不具耳。邪正者:自心即佛名正信,心外取法名邪信。即佛要究明自心,亲履实践到不疑之地,始名正信;如颟顸儱侗猜三谜相似,但云心即佛,实不识自心,即名邪信。古人摘桃便定去,锄地便定去,作务时亦定。岂是坐久遏捺,令心不起,然后为定耶?若如此即名邪定,非禅者正意。六祖云: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然须彻见本体,方与此定相应。释迦老子下兜率、降皇宫、入雪山、睹明星、开幻众,未出此定。不然,则被动境漂溺,孰名为定。动境中求起处不可得,静境中亦求起处不可得;动静既无起处,将何为境耶?会得此意,总是一个定体,充塞弥亘,无余蕴也。


{返回 明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不执不废共修证
下一篇:悠游静坐白云洞
 坚固妄想不用怕
 如何忏悔业障? 六 忏悔的方法
 掉进陷阱新天地
 “觉的能力”被迷惑
 禅修中的四个拐棍
 无事生非
 明一法师观心文集 二 五种心性可观察
 如何忏悔业障? 八 功德及回向
 禅修好处戒律说
 生命生存的惭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生善良,临终果报现前,前功尽弃,不能往生,岂不可惜?[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何谓忏悔——有相忏 无相忏[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06-071四无量心[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提升心的品质——禅修心钥(上)[栏目:班迪达尊者]
 你是不是具足被佛度化的因缘[栏目:净界法师]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五)不能诽谤因果缘起法[栏目:圣者言教]
 坐禅的姿势[栏目:宣化上人]
 菩萨学处·第一讲 富贵心[栏目:普献法师]
 平常禅 内容简介[栏目: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
 怎么如法称谓僧人?[栏目:月悟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