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死不可避
 
{返回 法音集·佛教典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49
  死不可避

  从前佛在世时,王舍城中有梵志兄弟四人,均已各得五通。一日,各人自知再过七日,皆当命尽,于是,大家聚首,商讨治死之方法。因为凡得五通者,其力量能移山住流,手扪日月,入地如水,履水如地,或现大身,或现小身,甚至反覆天地,靡所不能。梵志自以为神通广大,宁当不能避此一死。一人言:我入大海,上不出现,下不至底,无常杀鬼,安知我处。一人言:我入须弥山中,还合其表,令无出现,鬼使神差,无奈我何。一人言:我当轻举,隐虚空中,届时无常,寻我不得。一人言:我当藏至大都市中,人多广众,无常鬼子,如何寻获。四人共议,主意已定,遂相偕至王所辞行,异口同声曰:我等寿限,只有七日,为避死故,特来告别,俟过期后,再来觐省大王,王遂首允。于是,梵志各诣避死之地,当七日期满一天,市监忽来报王,今有一梵志卒死市中。王闻是言,自思惟曰:前四梵志避死,今已一人死于市中,谅余三人,岂得幸免。于是,王即往诣佛所,作礼问安后,即将来意启白如来。佛告大王:人有四事不可得离,何谓为四,一、在中阴中,不得不受生。二、已生不得不变老。三、已老不得不受病。四、已病不得不受死。犹如树果,熟时必定会落。尔时世尊,即说偈曰:‘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死。’

  按:人之有生,必归于死,生为人之起点,死为人之终局。出曜经云;‘命如果待熟,常恐会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死既不可免,我人当早为之准备才是。比如有昼必有夜,于昼时即要准备夜间灯火,有春必有夏,于春时即要准备夏季衣物,若待临渴掘井,则于事无补矣。如何为死准备?最好将死字时刻挂在心头,著为念佛工夫之前方便,死念愈切,念佛工夫则愈有进益,如是累月积年,即使三十夜到来,亦无用著急与恐惧矣。古德云:‘闲时准备应时用,免得临期手脚忙。’印光大师于生时住处,总书一死字挂著,并且说:学道之人,念念不忘死字,则道业自成。

{返回 法音集·佛教典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方便教化
下一篇:虔施多福
 视金如贼
 行解得失
 发心贵胜
 戒疤放光
 何者最乐
 一偈得道
 一字之差
 优劣之分
 有无相争
 恭敬长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智慧语滴[栏目:佛教手机短信]
 第三章 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第四节 深信业果[栏目:菩提大道]
 十不二门的生态意蕴(韩焕忠)[栏目:佛教与环保]
 唯识研究 第十章 物质是甚么[栏目:周叔迦居士]
 《属于我的年代》中的九句话,大家喜欢哪一句?[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福德日记6月6日─受持十善戒的功德(下)[栏目:福德日记]
 《道德经》里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我想这里把二元对立的美与不美破掉了,这种“既不是美也不是..[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第二十二 哈提品[栏目:譬喻经]
 《四十二章经》白话(上)[栏目:超然法师]
 享福与消福(达真堪布)[栏目:福慧修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