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二章 内观的成熟 尊者的亲人
 
{返回 舍利弗的一生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57

【尊者的亲人】

◎舍利弗的手足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舍利弗尊者是生于王舍城附近的优婆提舍村(Upatissa),或是那罗卡村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他父亲名叫瓦干达(Vaganta),母亲名为舍利(Sari)。他有三个兄弟——纯陀(Cunda)、优波先那(Upasena)和离婆多(Revata),还有三个姊妹叫遮罗(Cala)、优波遮罗(Upacala)和尸须波遮罗(Sisupacala),他们六位全都出家,也都证得了阿罗汉果。

纯陀即使在成为比丘之后,仍然以「纯陀沙弥」之名为人所知晓,这是为了便于区分他与摩诃纯陀长老(Maha Cunda)的缘故。舍利弗入灭时,纯陀是他的侍者,而向佛陀报告舍利弗入灭的事,并将舍利弗的遗骨带给佛陀的也是他。这故事记载于《纯陀经》(Cunda Sutta),本书后面的章节会说明此经的大要。

优波先那是以「瓦干达弗」(Vagantaputta)之名为人所知,即瓦干达的儿子,如同「舍利弗」即是「舍利的儿子」一般。佛陀说他是普端严者(samantappasadika) [35] 中的翘楚。《六处相应》第七品、第七经(SaLayatana Samyutta, Vagga 7, Sutta 7)则记载他被蛇咬死。

离婆多是舍利弗最小的弟弟,他们的母亲企图阻止他出家,当他还年幼时就要他娶妻。但在结婚那天,他看到未婚妻一百二十高龄的祖母,被她各种老迈的模样吓到,当下对世俗生活感到厌离,想了个办法从婚礼的游行队伍中逃了出来,他逃到一间佛寺并在那儿出家。此后数年,他前往寻找当时住在坚木林中(khadira-vana)的佛陀,在那儿度过雨季并证得阿罗汉果,此后他就以「坚木林的离婆多」(Revata Khadiravaniya)而著称,佛陀赞叹他是最杰出的「林中住」者。

遮罗、优波遮罗和尸须波遮罗三姊妹,希望追随他们兄弟的典范,在成婚以后都出家为尼。她们婚后各生有一个儿子,都以母亲遮罗或遮利(Cala or Cali)为名。这三个儿子后来也都出家,被「坚木林的离婆多」收为沙弥。舍利弗尊者在探望他最小弟弟的病时,曾遇见了这三人,舍利弗对他们良好的行为赞叹有加,这记载于《长老偈》第四十二颂的注释中。

据说遮罗、优波遮罗和尸须波遮罗出家为尼时,魔王(Mara)曾以侮辱和诱惑的难题考问她们,而她们都回以绝佳的答案。这些都记载于《长老尼偈》和《比丘尼相应》(Bhikkhuni Samyutta) [36] 两部经中。

◎奉外道的母亲

相对于此,舍利弗的母亲却是一位冥顽不化的婆罗门,而且对佛陀的教法及佛教徒没有好感。在《法句经》第四○○颂的注释中提到:有一次舍利弗尊者与一大群随行的比丘来到那罗卡村,沿路托钵到他母亲的房子前,他母亲给他一个座位并送上食物,但当她这么做时,却咒骂着说: 你这吃别人剩菜剩饭的家伙,当你要不到吃剩的酸稀饭时,你就挨家挨户地去舔陌生人饭勺背后的残渣!你就是为了这个而放弃了八亿的财富去当比丘!你毁了我!现在继续吃你的吧!

同样地,当她送食物给僧众时,她说: 是呀!你们就是把我儿子变成你们侍者的那些人!现在吃吧!

她就这样持续地辱骂他们,但舍利弗尊者一句话也没有说,他拿起食物,吃完就默默地回到僧院。佛陀从当时也在场的罗目侯罗尊者那儿得知此事,只要听过这件事的比丘都十分惊叹于尊者坚忍的功夫,佛陀在集会时,说了以下的诗句来赞美他: 没有愤怒的他,忠实地尽自己的义务,

持守戒律的他,无有贪欲,

调服了自己的他,顶戴着最后的色身,

他就是我所说的婆罗门(brahmin)。[37]

一直要到舍利弗入灭时,他才能够改变母亲的信仰,这个故事我们会在后面提到。而这里所叙述的事情,引领我们思考这位伟大尊者令人喜爱的特质:他谦逊、有耐心,并且宽容大量。

【译注】

[35]

《增支部》中提及成就八法之比丘为「普端严,一切相圆满」。其八法为:有信;有戒;多闻;说法;以众为境界;无畏而于众中说法;随乐欲得四静虑增上心之现法乐住,得而无艰难,得而无梗涩;依诸漏尽而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在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见《汉译南传》vol. 23, pp. 228-232。

[36]

《比丘尼相应》,见《汉译南传》vol. 13, p. 224。

[37]

见《汉译南传》vol. 26, p. 54。

 


{返回 舍利弗的一生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二章 内观的成熟 没有怨恨的人
下一篇:第二章 内观的成熟 转-法-轮-者
 第二章 内观的成熟 尊者的亲人
 第四章 与舍利弗有关的经典
 第二章 内观的成熟 转-法-轮-者
 前言
 第三章 彼岸 《纯陀经》的记载
 第五章 《本生经》中的舍利弗
 第一章 出生至证得阿罗汉
 第三章 彼岸 偿还最后的债
 第二章 内观的成熟 救助者
 附录二 向智尊者略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六家七宗的般若思想[栏目:黄忏华居士]
 十一、什么样的磕大头姿势才算标准?[栏目:密宗五加行十七种疑难汇解]
 不空摩尼供养咒[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付嘱品第十之八 香烟指处是师归所[栏目: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永明延寿对“真唯识量”的分析(徐东来)[栏目: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藕与田螺[栏目:小和尚的白粥馆·释戒嗔]
 禅茶无非一味(明奘法师)[栏目:禅茶文化]
 因明——佛家逻辑的特定术语[栏目:郑伟宏教授]
 觉照在当下[栏目:修行笔记]
 藏传佛教中的生死与中阴[栏目:参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51La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