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以「法」为见面礼
 
{返回 明法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48

以「法」为见面礼

明法比丘

    「法」是正法,是能导引人向上向善,乃至导引止熄一切忧恼,所以应该归依、敬礼的。因此,若听闻到正法,即如同法药现前,特别是针对自己的常(执取不变的人事物)、乐(迷恋人生是乐)、我(执取自我中心)、净(癖好净身、净地)的对症下药,会有苦苦的感觉,当勉励自己即刻接纳法、消化法、驯服于法的威德,乃至成为法的化身。

  靠自己觉悟自己,自己管自己是最好的,但是佛陀说:「我自己是最难教导训练。」自己往往会放任、袒护、包庇、不肯认错,不会自己教导自己。因此,别人的指正或僧团的举罪,使自己伏首认罪及改过,就成为修道中很重要的一环,行者应有「闻过则喜」的雅量,且应作知恩报恩之想,这样以「法」为互赠才能进行下去。  

    修行者见面,不管是偶遇或者是久久一见、或一日多见,应以正法相见,直接以法:戒律、正念、慈悲、智慧,溶入彼此的互动中,互相提携,互蒙法益。互动、交流的管道要能流畅地建立起来,不管是单纯的交谈,或对人或法有见闻的疑惑生起,要能坦然、真诚地探究,尽最大的努力排除猜疑、瞋恚、嫉妒、排挤、冷漠等杂染。毕竟养廱是不安乐的。

  「一切布施中,法的布施最殊胜。」(《法句经》第354偈)而法施有多种,以法当见面礼最殊胜的法施,因为大家都面对面,此时此刻正发生、正现前的状况的交流、回馈通常是最实时、最有效益、最贴切、最合宜的。佛陀说:「人命在呼吸间。」法的交流应及时进行,才不会失之交臂,而造成更大的遗憾。(《嘉义新雨杂志》第23期)

 


{返回 明法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师」释义
下一篇:五戒戒相
 佛门礼仪
 观心念及其果报
 《杂阿含经》出版序
 净化人心
 正法与像法
 身见
 思惟死亡
 见法
 厌离
 四圣谛 苦集圣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你可以不生气 第六章 你的“心经”[栏目:一行禅师]
 相应75经 离贪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圣境难测—道宣律师[栏目:文殊菩萨·感应录]
 六祖坛经 第十五集[栏目:六祖坛经讲记·中广电台]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六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三集]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二十九章 去奢去泰[栏目:法界法师]
 第一篇 理论 1.10 色和心[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佛教三字经》新注 密宗[栏目:唐思鹏居士]
 第十册 宗教概说 第三课 如何选择宗教信仰[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十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