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慈经(张慈田译)
 
{返回 张慈田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76

慈经

张慈田  译

 

若要得到寂静的善行者,

他应该要 1能干、2坦诚、3正直、4柔顺、5和善、6谦虚;7知足、8少欲、9少俗务、10生活简朴;11寂静诸根、12谨慎、13不粗鲁、14不耽溺俗家;15他不应该犯智者会指责的任何过失。

(他应该发愿:)愿一切有情快乐与安稳!愿他们喜乐!

无论是什么众生,弱的或是强的,没有剩余;

无论体型长、大或中等的,矮小、细的或者壮大的,

无论可见的或者不可见的,住在远的或者近的,

无论已生的或将生的,愿一切有情喜乐!

愿不互相欺瞒,愿无论在任何地方,不轻视任何人,

在忿怒或怨恨时,愿他(们)不要互相盼望对方受苦!

好象母亲保护她的独子一样,同样地,他也对一切众生修持无量(的慈心)。

他应该对一切世界修持无量的慈心:

无论上方、下方与八方,没有障碍、仇恨和敌意。

无论站立、行走、坐着或躺下,只要他没睡着,

他应当培育(慈)念,这就是人们所谓的「梵住」。

不堕入邪见,持戒并且具有如实知见,降伏对欲乐的贪爱,他必定不再投生母胎中。

(译自:Sutta-nipata, I. 8, Karaniyamettasuttam ) (《嘉义新雨杂志》第13期)


{返回 张慈田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习慈心的利益
下一篇:观感受
 你轻易迷信吗?
 破除对肉体的最后迷执
 有爱必有苦
 巧把尘劳作佛事
 五种学道资粮
 三世因果的真伪
 静坐的好处
 正确的行脚
 放下人情包袱
 对肉体的省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天台三大部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六、一心三观:以心为被观[栏目:吴汝钧教授]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五)[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何为失去戒体,(菩萨戒)?[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做面善的人[栏目:和颜爱语·山田無文]
 “三皈五戒”——顺应天命的人生观[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讲义[栏目:文珠法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九九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六)依止具德具缘上师是调伏内心的前提[栏目:圣者言教]
 律宗 伍、律宗修学层次[栏目:律宗简介]
 浅谈五戒与人生(正群)[栏目:持戒]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