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今天又是我们一次殊胜因缘聚在一起学习讲说听闻研讨《菩提道次第广论》,首先让我们做加行。(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今发心为救度尽法界遍虚空界一切如母有情于生死大海中拔苦与乐而成佛、为求成佛方便,而学此菩提道次第广论,愿广论昌明,正法久住!
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今天又是我们一次殊胜的因缘聚集在一起学习讲说听闻研讨《菩提道次第广论》,首先让我们祈请历代传承师长、本尊诸佛菩萨加持我们在听闻讲说中破除一切内外障碍,使每个人能迅速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清净见,速即成佛,为利如母有情,为使正法久住,发菩提心学此广论。
我们前面已经讲完了皈依境以及普贤菩萨七支中的第一支“礼敬支”(身语意礼敬)。今天讲第二支“供养支”。
在开讲之前,有同修提出了三道问题,这三道问题我认为可以作答也可以不作答。因为见地是邪执邪见,今天为了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就回答一下。以后象这种问题在实修班里研讨,学《广论》道理就要明了,如果学了半天还认为佛菩萨说的话是不正确的,自己还有另一方面的认识,那你就不必在这儿学。因为论是有传承的,这话不是我本人讲的,是从世尊释迦牟尼佛一直辗转到今天讲的。下面是同修在善知识方面提的三道问题:
第1问、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识和依法不依人有没有矛盾,两者如何理解 ,这里的善知识是指的谁? 是不是是自己有所悟有所觉的一切的事物?你的善知识不一定是别人的善知识
根本就没有矛盾。首先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识,那么善知识有哪一点不如理不如法呢?既然是善知识,就有善知识的标准和德相,不是一般的人就可以称为善知识。依止善知识与依法不依人没有矛盾,你说的是从了义上讲的,但是请问:你在开始不依善知识,不依世俗谛,如何到达胜义谛?如果依法不依人,那么佛的这些法-三藏十二部讲了那么多道理,请问没有善知识和老师给你讲,你能不能学明白,能不能证悟、成就?世间的学问尚且要靠老师来引导,更何况我们成佛的这条道路,所以说这两者之间没有矛盾。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是指在修行的道路上有经验、过来人可以引导我们。前面讲的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识、依止善知识的轨理,这是佛亲口宣说的。你认为是依法不依人,好象善知识是依某个人,说明你没有了解一个善知识的标准和德相。你认为有矛盾,我认为没有矛盾。依法不依人,那么法建立在哪儿?法不能建立在框架上、虚幻上,还需要从一个人的体质来表示,就象我们说佛一样,虽然我们眼见的画像、佛像都是假的,都是一个塑像、代表。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塑像光有一个“佛”字,没有一样物品去给你指着-这个就是佛,你就没有见过,在你的脑海里怎样认识这个问题?这里的善知识当然就是指的成就者啊,更重要指的就是佛,还有就是有成就的,还有《广论》上讲的十德具足的师长。当然不是自己所领悟、觉悟的一切事物。你的善知识不一定是别人的善知识,善知识是自己的师长,既然依止了,建立了师徒关系,他就是你的老师,别人承认不承认,你自己的信心要不动摇。自己所觉悟的一切事物是怎么来的?是通过闻思,闻思从何而来啊?还是在善知识引导下。
第2问、善知识只是一盏明灯,不是固定的概念,只是某一种意思上的、时间性的善知识,其实世上根本没有什么善知识也没有什么恶知识,善知识恶知识都是不清静心的分别,不能把善知识当神来崇拜
明灯也好、概念也罢,说根本没有什么善知识也没有什么恶知识,善知识、恶知识都是不清净心分别的。那你就好坏不分了,你这种境地我还达不到呢,最起码我学了这点教理,还能明辨是非。你说我是分别心所限也好,去分别是非善恶也好,难道只要什么不分别,什么不执着就是善知识了?就是佛或者是成就者了。那说句不好听话,猪啥也不分别,它所知障和烦恼障都不去分别,他为什么投生为猪啊?一天到晚就知道吃、睡啊?你可以去想一想。所以这个道理是无稽之谈,什么空啊有啊。我觉得不要谈这么深的道理,我们学就掌握一个宗旨:象这种问题以后不要再拿上来提问了,再提问不作回答,为什么?耽误讲正题,因为这件事去辩论有什么用啊?你认为对也好错也好,我现在这个概念不是强压在你身上叫你来听我这套。我讲的是原封不动根据这部论、根据传承师长所教导的而讲的,何必去分辨这些啊?没有用。善知识一盏灯也好、固定的概念也罢,但万善根本从师出,没有善知识引导,绝对不会有成就。包括世间的道路也一样,你上北京去也得问一下去过的人路线怎么走,搭什么车,你才能到北京,你总不能莽撞地就上北京,那说不定到南京去了。更何况成佛、修行的道路不是儿戏啊,更不是世间那么简单的事情。你想想,三藏十二部博大精深,佛菩萨的智慧成就所流露出来的甘露智慧,岂是一般的凡夫众生能够了知的?象这种问题拿上来的人也是没有脑筋,在这分别这些有什么用啊?你已经了解了什么是善知识,十德也给你说的很清楚。什么是恶知识、什么是善知识,《广论》上给你说的很清楚,目的就是让你在学佛的道路上,知道好人、坏人,然后去依止好的人学法,远离恶知识、恶友,因为他给我们带来的过患已经很清楚。这不存在把善知识当神来崇拜的概念,善知识本来就是佛,不用当作神来崇拜。你看神字是个衣字旁,他连人都不是。佛、善知识就不同了,善知识就是个人,什么人啊?高尚的人,模范品行、思想端正,是我们修行的榜样,是我们走路引导的一盏明灯,是三界的导师、四生的慈父,你能把佛不看作善知识吗?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无稽之谈,不应该理睬这个。再一个辩论这个有什么用?就是弄清楚也好、不明白也好,对我们的身心根本不受用啊。你说我们不去学善知识的道理,我们会不会走错路?如果你不去学这些教理,你就能成佛,那说明你是大根器的人。作为我这个薄地凡夫来说,我必须依靠老师来指导修行的道理,必须按善知识的教诫,按佛的教授教诫。善知识说的法也不是凭他自己的想法,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个法是从佛亲口宣说、辗转承传下来的,对一个出家人、法师也好,可以怀疑,但是对佛的法绝对不能怀疑,佛是证悟者啊!佛是觉者啊!佛讲的东西难道还有错误吗?佛传给菩萨,菩萨传给祖师,一代一代承传到现在,如果这些东西我们还要认为有问题的话,那这种人也简直是太愚痴了。何必争论这个呢?学习《广论》的目的就是把我们的眼睛擦亮,在我们修行中,如何把握暇满的人身,能够使他义大,不要失去这个闻法的机会,闻法的殊胜,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是苦,为了解脱。所以掌握好在修行的道路上找到一个具德的善知识,不是一般人就可以指导我们修行了、脱生死的。如果我们找一个不是善知识的人,他泥菩萨过河-自身都难保,他怎么样帮你解脱生死啊?也就象我们找人看病一样,我们不管这个医生有没有医术,有没有本事,找个蒙古大夫,随便来看一看这个病,那说不定看不好病还加重了病,甚至治着治着就治死了。所以善知识岂是一般儿戏,能随随便便拜的?就是通过这个教理认真串习,分辨是非善恶,善者修、恶者断,改毛病、去习气,这就是修行嘛。如果你说世间本来就没有善、本来就没有恶,是人的心所分别出来的。那么说句不好听话,现在这个社会你杀人不属于恶,不属于恶那为什么要枪毙他?这是一个原则法理的概念。
3、师父正在讲加行部分,有人觉得非常麻烦罗嗦,觉得只要内心清净了,一切是平等的,自性是佛嘛,没必要追求形式上的东西。这样对吗?
只要内心清净了,一切是平等的,这个道理是对的。问题是你能不能马上就清净、马上就平等、马上就证悟佛果?你能不能做到佛、我、众生三无差别?说没必要追求形式上的东西,那不通过形式,你如何能了知:什么叫佛,什么叫法,什么叫僧。这些邪执邪见,这些习气毛病还拿上来,上这来讨论讨论,有什么可讨论的?要是我,这个问题就势把他封死。为什么?我们学习佛法的东西,绝对不能掺有我执我见,佛说的话是什么我们就要听,因为我们是凡夫,佛是智者、觉者,通过修行的经验道理给我们宣说的,这是无可非议的,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不妄语者,对我们这些习气毛病、邪执邪见,绝对是不能客气的。以后象这种问题,尤其作网管的,不要拿上来再讨论了,可以说耽误讲正法,也算是浪费光阴、浪费暇满的人身。这种观点无非就是空啊、有啊、妙啊,都是吹得很高的那种人、大彻大悟大成就者,但是作为一个薄地凡夫,如果每个人都认为,我本来就是佛,何必修啊?佛说了嘛,人人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那众生本来就是佛,那还修什么行啊?不需要修了,你现在就是佛,那为什么你现在这个业还能牵扯你到三恶道受苦呢?你就是佛嘛,你还受什么苦啊?佛是永久的安乐,究竟大乐都得到了嘛,还受什么苦啊?有人说了,烦恼即菩提,那你天天还生什么气啊?你应该越烦恼越高兴啊,你是佛嘛,你为什么越烦恼越生气呢?越心理不舒服呢?不能这样理解啊,这样理解那还得了啊,烦恼断尽,皆是菩提,烦恼即菩提不是说烦恼就是菩提啊,而是指你把烦恼运用好、转化好、断掉,这就是成就佛果啊。人人都是佛,都是平等的,那何必还要修啊?不用修了,我们本来就是佛,也不用看经、也不用打座,也不用磕头了,庙也拆了吧,佛像也砸了吧,那能行吗?那种见解可以说是邪执邪见,毫不客气,我最反对的就是这种人,什么教理也不学,就要来这争辩是非,要想讨论这个道理,为了断习气、为了去毛病,应该理不说不清,话不说不明,那去讨论有意义,这有什么意义啊?在这徒浪费时间,半个小时过去了,有什么用啊?这就是我们佛法传统说的“教油子”,弄点大道理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佛法常讲“通宗不通道,满口胡乱道”,这就是这种人,就整一点佛法中胜义谛的东西就来这断章取义,就来评论一下佛法,来评论一下佛说的话不对,有问题、有矛盾。你想想,这么部大论流传了几千年,又有承传、又有次第、又有步骤,你不认可,你不生惭愧心,你还觉得它有问题啊?实际上是自己有问题,自己根本就没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什么地方。我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不要被这些东西所诱惑、堕落,作为我们修道人,不要一上来就空啊、有啊,你不了解缘起,你怎么能达到自性空呢?你不能一上来就空吧?那就是断灭空,不管是缘起还是自性,这两者都是相辅相成的。再发表这种言论,不要拿到论谈上来,耽误正题,你看看,半个钟头过去了,不说了。我就给你们打这一针预防针,你们自己也可以通过这话去思维、理解一下,看给你们说的教理,跟《广论》上说的、跟佛说的、跟祖师大德说的,一样不一样。这个问题不仅是在我这说通不过去,你随便找一个老修行人来,有点教理、有点修行的人,拿他那里去一说,绝对不认可,这毫无疑问。我们都认为这些复杂的,都不去执着,那佛也不要拜了、供也不要上了、经也不要念了,就成佛了,那娑婆世界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没成佛啊?还在生死轮回当中流转受苦啊?自己这些邪执邪见搬到佛法里来那可要不得,那就断了自己的慧命了。把这些道理灌输在初学佛的人耳朵里、思想上,那就误已误人啊,把众生牵入到火坑了,断人慧命,这种见解可以说句不客气的话,构成谤法罪啊。认为佛说的东西还有疑惑,还有非议嘛,佛是个觉者,不可有非议啊,我就说到这吧,不多说了。
今天我们接着往下讲,下面讲的就是七支的第二支——供养支。
供养,在《速道·念诵次第仪轨》中,法都是有用的,都是对治我们的习气烦恼毛病的。我们众生没有烦恼的毛病,佛不必给我们说这么多法门。这些法、这些道理,无非就是一盏灯,指引我们去恶行善,走解脱道路的智慧光明,“戒为无上菩提本,佛是人间智慧灯”啊!通过学习佛法,破愚痴、破邪见,趋入解脱。不要认为佛法里头哪些法有用、哪些法没有用,佛说的法都有用,这些法都是佛陀无量劫以来行菩萨道、舍头目脑足换来的,我们不能产生邪见,不能象刚才提出来的那些问题一样,那些问题可以说是拨无因果啊,无因无果了。这里面否认了佛陀乃至承传大成就者他们的话,我们一个薄地凡夫难道比成就者还有修行吗?不能这样看,而且可以想一想,成佛哪有这么简单呢?就连世尊-释迦牟尼佛还要六年苦行呢,佛陀因地多生累劫,三大阿僧祗劫,修集福慧二种资粮才能有所成就,更何况我们凡夫俗子啊。
前面讲到了礼敬支,为什么要讲礼敬呢?为的就是折伏我慢。就是要对治人的我慢、嫉妒、嗔恨这种意乐,这个发心不清净。如果我们没有习气毛病,这个法也就没有用了,所以佛说的哪个法都是有用的,把它立为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就有佛陀的密意,就有它的重点,包括祖师也这样讲。我们不能以凡夫之见,世俗谛还不了解呢,就要了达胜义谛了,这就是佛法讲越次第了。你在五楼住,一楼还没上,就直接上五楼了?天上掉下来的?那不可能,必须要有次第。再提这些问题没有次第概不回答啊,先跟你说清楚。这种邪见,导致自己堕落,还会误导很多人,所以我多说点。
今天要讲的就是供养支,在《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速道前行念诵次第仪轨》中说:
以诸妙华妙华蔓,伎乐涂香胜伞盖,最胜灯明妙烧香,我悉供养诸如来。
诸妙衣服最胜香,未香积等妙高峰,一切最胜庄严具,我悉供养诸如来。
所有无上广大供,我悉供养诸如来,深心信受贤行力,顶礼供养诸如来。”
供养,在普贤支原文:以诸最胜妙花蔓,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这段原文给我们讲解的就是供养,有上供养和无上供养。
最胜妙花最胜曼,伎乐涂香及伞盖,最胜灯烛与燃香,我悉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聚如妙高山,一切严具皆殊胜,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无上供,胜解一切诸如来,以普贤行信解力,礼敬供养诸如来。
这段文讲的就是供养。供养是对治吝啬心的最好法门,吝啬-悭贪不舍,以上为供养支念诵的内容。由于事前早就已经供上了供品,这个时候只需要口作念诵,在心中上供就可以了,不必离开座位去上供。此供养支,就是对治我们悭贪不舍的心,供养在普贤七支里讲了:最胜衣服最胜香,最胜妙花最胜曼,伎乐涂香及伞盖,这就是供养的东西。有上供与无上供两种,妙花指的就是人天中殊美的花朵。曼就是很多花朵贯穿在一起,一切的真花或假花都可以。伞盖,就是华美的华盖,有上供养指的就是世间的供养;无上供养指的就是诸大菩萨以大威神力变化出的种种的美妙资具。这一诵最后两句就显示了礼敬供养的动机和所供养的境。就是消除我们的吝啬心,由于事前已经供上了供品,这个时候就只需要念诵、在心中上供就可以了。
再往下就是蔓茶供,就象我们讲经和讲经结束之前献的这个蔓茶、蔓荼罗,下面念诵供的蔓荼罗文:“嗡曼茶补弥啊吽,金刚大地自在基”一直到“遍地香涂鲜妙杂花敷,须弥四洲日月顶庄严,以此所缘诸佛佛土献,愿诸众生清净佛刹行”。
在《念诵次第仪轨》里是:嗡班杂普弥啊吽,大自在金刚地基;嗡班杂惹克啊吽,外铁围山围绕;中央须弥山王,东胜身洲,南瞻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
身及胜身洲,拂与妙拂洲,谄及胜道行洲,俱卢与俱卢月洲;
众宝山,如意树,满欲牛,自然稻;
轮宝,珠宝,妃宝,臣宝,象宝,马宝,将军宝,宝藏瓶,
嬉女,蔓女,歌女,舞女,华女,香女,灯女,涂女;
日,月,众宝伞,尊胜幢;
其中人天圆满富乐无不具足,以此奉献具恩根本传承诸吉祥上师正士;以及善慧能仁大金刚持诸天众眷属。为利众生,愿哀纳受。又愿受已,以大悲心加持自他一切有情。香涂地基遍敷众鲜花,须弥四洲日月为庄严,观为清净佛土而奉献,愿诸众生受用清净利.自他身口意三受用三世善资粮,微妙宝曼荼罗以及普贤供养聚,以心摄取供养上师本尊并三宝,惟愿悲悯纳受加持自他众有情。
伊当 姑茹 惹那 曼札拉冈 尼雅达雅弥。
伊当 姑茹 惹那 曼札拉冈 尼雅达雅弥。这就是念蔓茶供养咒语-蔓茶咒。这段供养文翻译不同,但跟我们讲经之前和讲经结束之后念的是一样的,代表供养的内容。
在这三段、六句供养颂中加了这个供蔓茶,有关蔓达供仪轨后面会再次讲述,现在先跳过去不讲,后面会细讲。
这就是供养方面,后面就是忏悔,若愿意可诵《堕忏》、《总忏》等,略者如下:我由贪嗔痴增上,从身语意之所起诸所造作恶不善,我今一一皆悔除
也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讲: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忏罪必须要配合依止心、追悔心、对治力和发誓不再做不善业的决断这四力忏悔才会有效果。四力忏悔-依止力、追悔力、对治力和发愿誓不造做。在忏罪的时候我们应该发露、陈白无始劫轮回以来,以至今生,多生累劫身语意所做的恶业。比如十不善业: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嗔、痴,以及破犯居士戒、菩萨戒、密乘戒或者出家戒等等。只要配合这四力而一心忏罪,没有什么罪业是不可以被净化掉的。只要四力用到了,功夫下到了,就会受用的。如果把这个仪轨与加行合修的话,诵到这个地方便是加插金刚萨垛念诵的地方地方了,或者修三十五佛忏悔仪轨都可以,既可以把它插在这个单元,也可以加插在前面礼拜那个单元之后。忏悔身语意的恶业、罪障,必须通过在三宝、本尊、诸佛菩萨面前陈白、发露,愿罪障清净,所以说忏悔很重要。忏悔支是对过去所作的罪,就象肚子里有毒一样,数数要发起追悔心,就象身上长了瘤子一样,必须要开刀把毒弄出来,不弄出来就好不了了,所以要忏悔啊,要发起追悔心,以后舍命也不再犯了。数数生起防护的心,有空闲的时间,就应该对三律仪别别忏悔,不管是菩萨戒、密乘戒还是别解脱戒、三皈五戒,不管受的什么戒,在家人就把在家人的戒守好,出家人就把出家人的戒守好,犯了什么就应该按什么仪轨别别忏悔,修习“上师金刚持”颂以及《菩萨堕忏》等,以四力而修这个忏悔。如果不对往昔劫所作的罪至心发起追悔心、对未来至心生起防护心,你忏悔了还会再造,自己内心没有生起的功德不会生起,已经生的功德也会慢慢退失。所以忏悔掉了一定要防护,生起防护心,看着自己的身语意那才对。如果对自己过去所作的罪至心追悔,以后舍命也不再造恶,至心生起防护,那么没有生起的功德会慢慢生起来,已经生的功德会辗转增长。因此,过去所有的大成就者,连佛陀、诸先觉都包括在内,他们都极为重视忏罪。我们末法时期,能海老上师也讲:忏罪乃是我们修行,无论出家人、在家人终生不可缺离的法门。终身都要忏悔,因为你在未成佛前都因为有业障、有习气、有烦恼没断尽,都需要忏悔,什么时候圆满佛果了,那就不需要忏悔了,障净了嘛。只要障不净,就要多多地积聚资粮、忏悔罪障,所以积聚资粮和忏悔罪障这是我们终身不可远离的。无论在家人、出家人,我们修道当中有种种违缘罪障,都是因为我们的罪障不净。包括我们与法不相应,于法法师不能生恭敬心,乃至对佛法的东西有些邪见和颠倒,皆因我们习气和业障所致,所以无论出家人、在家人,必须将积聚资粮、忏悔罪障,放在我们学佛的第一位来修习。阿底峡尊者来西藏的途中,稍微有一点小的过失,立即就住下来,供养蔓茶、至心忏悔,然后才重新启程。你想想,阿底峡尊者还要这样做,更何况我们薄地凡夫啊。他说:“这个过失,如果没有来得及忏悔,我就死去了,必入恶趣”。所以我不能走,这造罪了,马上就在这忏悔清净,不忏悔清净,万一等到了别的地方再忏悔,中途我要死了怎么办?就象《地藏经》上讲的:“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刹那造罪,殃堕无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恶业小一点你不要觉得无所谓,积累多了那就成了大的恶业。所以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命无常,过于山水,今日虽存,明亦难保。所以说: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刹那之间造的罪,积累到一起就成大恶业了,就可以殃及你堕落五无间地狱,非常可怕啊。就这样,阿底峡尊者无论走到哪里总是手托着木塔,随时忏悔。说:“与罪堕不可共处过一昼夜”。就是手里拿着木塔,罪堕犯了随时就发露、忏悔,不过夜,我们讲话就是不叫这罪有利息。宗喀巴大师在曲隆寺的时候,道力大进的时期,非常精进地积聚资粮、忏悔罪障。首先亲见龙尊王佛,随后又亲自见到三十五佛的真容。我们应当随学过去大德的高尚品德和行为,来对治我们的恶业、习气毛病。所以普贤菩萨行愿品讲:“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这一颂就是对于心中的三毒贪嗔痴,以身语意三为体,又有自作、教他作、见作随喜三种,尽此一切的罪过合在一起就是“诸恶业”,心中忆念这一切过失,忏悔前面杜绝后面,“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至诚忏悔,已经造下的恶业,不令它增长并断它相续,将来成熟果报那就麻烦了。如果没有猛力的不复作罪的防护心,就是忏悔了誓不再造了,我改了,虽然念《三十五佛忏》当中:“无有覆藏,不敢更作,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五无间罪”……文中也讲: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应堕地狱,饿鬼、畜生及诸恶趣,边地下贱,及蔑戾车,如是等处,所作罪障,今悉忏悔。虽然你念熟这段忏悔文,但是如果你只是念,忏悔了,没有防护心理,也绝对灭不除你的罪障。别看你念《三十五佛忏》当中这些句子,罪过不但不能清净,还有妄语的过失。为什么呢?你念了“或有覆藏,或不覆藏”,在佛前忏悔说不做了、不造这恶业了,可你又去做了,所以不但罪过不能清净,还打了妄语。在《戒律大疏》中有讲述,因此有大德说:“心中须念,易断之过失永久不犯,难断的罪至少一昼夜间不令染犯,数数发起这样的防护心,这样,遮止力的要点就完备了”。
往下就是随喜支十方一切佛菩萨,独觉有学及无学,一切趣中诸有情,所有福善我随喜。
原文讲了: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随喜是对治嫉妒的最好法门,而且简单利大,不用投本钱。随喜的对象,可以是任何圣者、凡夫、自己、他人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大小善业功德,都可以随喜。随喜这支中,对圣人、凡夫、自他所集的一切善根,无有轻慢之心,至心发起欢喜随喜之心,这样,过去所造的一切善品,将更加增长广大。在《律经》中说:波斯匿王供佛及僧,有贫者至心随喜。看到波斯匿王供佛和僧、供养三宝,有穷的人供不起啊,他们就至心随喜,这样他们就获得了广大的善品,也因此缘故。所以随喜是不需要投本钱就能得便宜的大事,何乐而不为啊?宗喀巴大师说“以少利而生广大福德”等语。就是对于随喜来说的,如果对他人所行的善心怀有轻慢和蔑视的心理,那么自己的善品不但不会增长,反而损耗没尽。就是自己的功德不但不会增长,而且会损失自己的福报。在《集学论护善品》中说:“断贪自异熟,则护一切善,不应生忧悔,莫宣昔所作。”过去所作的不要去宣说,不要执着所作的功德,随喜五种补特伽罗所行善法。善的应随喜,恶的不能随喜,恶的随喜那就成了大恶了。学佛法的道理,把道理、教理搞明白,就是为了遮止恶业,擦亮眼睛,明辨是非,明断善恶,善应作,恶应断。
再往下就是请转法 轮十方所有世间灯,现证菩提得无滞,我今劝请诸世尊,旋转无上妙法 轮。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 轮。
这一颂为请转法 轮念诵的内容,就是对大善知识,要祈请长久住世,他们长久住世可以利益众生。就象世间灯一样光明,最初成就菩提者,圣者能照亮众生解脱的黑暗。“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 轮”,请求他们转法 轮。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以后,本来也没有说法,后来因为有大梵天王等劝请,才有因缘为众生说法。虽然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界已经转过法 轮了,但我们仍然需要劝请别的宇宙当中没有转法 轮的圣者开示佛法。前面讲过,在没有人请法的情况下,是不适宜主动作开示的。法不请不说,否则容易造成轻法慢法的罪过,故此我们应常劝请圣众为众生转法 轮、说妙法。如果要研究细节的话,准确地说,请佛转法 轮的对象是指佛的三身中的应化身,因为法身和报身不必我们劝请。常常请转法 轮,会令我们感得生生世世生于有佛法之地的果报,你请转法 轮可以生生世世遇到佛法。
下面就是请不入涅槃,就是请住世。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合掌而劝请,利乐一切有情故,唯愿久住刹尘劫。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我们在祈请诸佛住世而不入灭的时候,是在向他们的应化身祈请,这并不包括他们本来就不会入灭的法身和报身。如果他的化身都可以不生不灭了,那坏了,不现生老病死了,那还行啊?常生不死就打破了因果规律了。法身和报身是永远不会灭的,我们劝的是化身。诸佛本来就没有死亡可言,可是他们的应化身却会因众生的因缘而示现生灭之相。佛的八项成道,最后是示现涅槃。祈请诸佛长久住世,会令我们有长寿的果报。
最后一支就是回向支敬礼供养悔露罪,随喜劝转请住世,尽我所积少善根,一切回向大菩提。
也就是在仪轨,行愿品中所讲的:所有礼赞供养佛,请佛住世转法 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虽然整个仪轨及全座的法尚未修完,但这里是把七支修持之前六支汇合回向了。回向与发愿很接近,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回向是发愿的一种,但发愿并不一定是回向,发愿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进行,但回向必须有善根作为“材料”的情况才可以进行。我们把修持前六支所生的功德,汇集在一起作为种子,为了求这个种子以后发芽、生长,令功德永远不会失去,所以就要回向。劝转法 轮支,谓“十方所有世间灯”一颂,观自身变现为佛刹微尘数的化身,前往十方世界中,向所有初成就菩提果位的成就者、未转法 轮默不说法的诸佛世尊,一一供养千辐金轮,祈请利乐众生,转大法 轮。诸佛世尊慈悲摄受允许了,转无上深妙法 轮,如“诸天齐至导师前”至“祈请大转妙法转”中所说。这样,依请转法 轮的功德,自己往昔所造的悭贪法的恶业,以及障碍他人修法的过失,皆能得到清净。障碍别人了,在修行过程中,本来别人精进,由于我们引导不善巧,认为人家修的多了、杂了、成就不了了,给人家瞎指点,障碍人家的修行、对法师的信心,这样的过失就自然而然通过修行可以消除清净了。请佛住世这一支,谓“诸佛若欲示涅槃”一颂,观想自身化为佛刹微尘数身,于十方世界所有欲示现涅槃的诸佛世尊前,祈请诸佛为了利益一切有情,历劫乃至永远不要示现涅槃,然后念诵这个颂子。如果你能够亲自对自己说法的上师数数供养,祈请他们长久住世,是修习长寿法的最好的方便。最后一支回向支,谓“所有礼赞供养佛”一颂,思惟前面六支当中的一切善根,愿与一切有情共有,以猛力的欲乐回向圆满菩提,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将一切善根回向,是圆满菩提之因。每一个有情所获得的即使小如针尖,因为善根力大无比,直至菩提也不会枯竭,正如《慧海请问经》中所说:“犹如滴水入于海,海若不枯滴水存,如是善根回菩提,直至菩提亦无尽”。犹如一滴水入到大海里,海如果不干,那一滴水永远存在海里面,如果你这点善根回向菩提了,直到成佛,这点善根永远不会失去。所以一定要回向,这就象转轮王的宝藏一样,随意受用也不会穷尽。为了成办自己所希愿的事情,应当供享蔓茶,就象向国王启禀大事的时候,先供奉大量的礼品,然后说“有如此这般的事情请求恩许”等等而委婉相求。蔓茶材料上品为金银,中品为青铜、黄铜,条件不具备的,用木器也可以,象宗喀巴大师用石头也可以。根据情况来说的,条件不具备的也可以用木器,用牛奶和香水涂过,供物也应当先以香水浸泡过以后再供养。供养时,观想三千大千世界放在蔓茶盘上供养,而蔓茶没有变大,三千大千世界也没有变小。如果自己的心具有堪能,可以观想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如果自己的心没有堪能,可以清晰观想自他的一切受用、四洲须弥,以及自他一切善根等至心供养。有些人误以为不执着就等于不求功德,这是一种误解。我们固然不为自己的利益而求功德,却必须为了众生的利益而发愿成佛。而功德和智慧就是成佛的资粮,缺了这个资粮是不可能成佛的,所以他们是很重要的。在这七支修持以后,我们再一次供养蔓茶,就象我们讲完经后回向念的一样。蔓茶供养文在前面已经说了,后面也要念,所以并没有在仪轨中重复给大家说。只要大家认真地修,六个前行仪轨把蔓茶部分放在七支部分的前面、后面是无有分别的。蔓茶供分为外、内以及秘密蔓茶供,这个地方只是说的外面的蔓茶。还有秘密蔓茶呢,把自己的身体可以观想为蔓茶供养,这我们在前面讲第二遍《广论》时都细说了,现在就不说了。外蔓茶供是把宇宙中的一切供奉,这是一种能迅速积集无量功德的修行,所以阿底峡尊者在年老体弱的时候,一再坚持每天亲手供养蔓茶,而不允许他的弟子来代劳。在座的听众,未必方便供蔓达,但各位以后在实修时,尤其是在闭关时,最好请购一套蔓茶盘。西藏许多修行者一般不带很多的东西到关房里闭关,但他的物品中必定会有袈裟、一本广论、一本律经、食具、坐垫和一套蔓茶盘。由此可见,供蔓达的重要性。包括藏地的很多出家人,走到哪都带一套蔓茶盘,到哪参加听经、法会,没有别的供养,就念一个蔓茶,这就是最好的供,无上的供,发心清净的供养。所以是非常殊胜的,就看我们怎样去看这个问题,怎样去发心,这是很重要的。供蔓达分为七供、二十三供、二十五供以及三十七供这好几种供养方法,也就是七堆、二十三堆、二十五堆和三十七堆蔓茶,他的目的是一样的,只是有广的、有略的,程度上有异而已。在仪轨当中所说的,象我们讲经之前念诵的、讲述的这都是三十七供的蔓茶文,蔓茶应该购买底盘不少于一手撑开这个阔度,最起码应该是二十公分这个阔度,最起码不能小于自己吃饭的碗。你吃饭的碗都那么大,你供的蔓茶那么小,心量不具嘛。供盘用金银、黄铜、磁器、玻璃、琉璃或者石头造的圆盘都可以,看自己的经济条件去做。供物用碎宝石,就是碎水晶、五谷、米粒都可以,就是我们说的都可以。这些供物除了长期使用偶而需要填补之外,并不需要更换。在供养蔓茶的时候,首先左手握一点点供物,碎水晶或者米啊,以避免空手,以这个手托着底盘,再用右手拿一点供物撒在盘上,以右手肘在蔓茶盘上顺时针方向擦三次,又要取一点点供物,再撒在盘上,以手肘在盘上逆时针方向再擦三次,在顺时针方向擦的时候观想正在祛除障碍,在逆时针方向擦的时候要想一切的加持正在入已,要想着一切善法增长。然后我们开始诵蔓茶文,同时先在中央撒上一点点供物以表示大地,在第一圈沿着里边撒一圈供物以表示铁围山,然后一边念诵每一个供品,一边把供物堆满第一个圈,然后再放第二个圈,仍然把它填满,然后是第三个圈,也把它填满,最后加上顶饰-日月珍宝伞,这个时候应该刚好念到文中的中央具足日月珍宝伞。再以右手拿一点点供物,双手托着已经装好了的蔓茶供盘,把其余的文诵完,心中观想着整个宇宙,包括我们念的蔓茶文中所描述的须弥山王、四大部洲、八小胜洲、日月、歌女、舞女、七宝等等,把他们全部供养给上师、佛菩萨、三宝。蔓茶供诵的这个文仍依《俱舍论》所说的宇宙观而撰写。这与现代被广泛接纳的宇宙观并不相同,但这并不是问题,因为我们是为了积聚功德目的而作蔓达供养。此外,各个供品有具体方向和位置,我们撒供物的时候也可依它的方向和位置来进行,这些大家日后修法就会明白。目前以上讲的就够了,就不细讲了,没有蔓茶盘的修行者诵这个文的时候至少要用手印来作供养。大家将来就会学,同时念诵供养蔓茶文,这就可以了。
再往后就进入了三要义,应以三要义至心祁请,祈祷道次第传承上师文:祈请惟愿赐予加持,破除从不恭敬善知识起,直至执著二种我相间的一切颠倒心;顺利生起恭敬善知识等一切无颠倒心;息灭内外一切障缘。这样至诚猛力地一心祈祷。这样来作祈请,然后做祈请加持。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讲到这里
(回向………)
界恒、寒冬恭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