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金刚经》讲解第二十七讲
 
{返回 慧祥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1

主讲:释慧祥
日期:2006年02月26日
讲别:第二十七讲

  请大家合掌。
  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并称念:“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并发愿:佛弟子(您们的名字)愿以今天听经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愿令一切众生:未种善根者,得种善根;已种善根者,善根增长;善根增长者,发菩提心;已发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转;菩提心不退转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广度一切众生无有障碍。
  并愿以此誓愿之福回向给佛弟子(自己的名字),愿弟子业障消除,福慧增长,身体健康,家庭和乐,事业顺利,生生世世不堕三途八难,生生世世见佛闻法,随佛修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熟众生,庄严净土,早登正觉,广度众生。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
  好!请放掌。

  【经文】“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释经】须菩提!如来所说的道理,是永恒的真理,是实际的现象和道理,是所说如事,事如所说,不是欺诳的话,不是前后矛盾的话。须菩提!如来所成就的法,这个法不能说一定是真实的,也不能说一定是虚假的。
  【说明】我先来说明,“真”、“伪”、“虚”、“实”这四个字的定义。
  一、“真”:当现象存在,如实知此现在存在。这时,称我们的认知是“真”。例如:看到塑胶花,而如实知是塑胶花。看到鲜花,而如实知是鲜花,而没有弄错。
  二、“伪”:当现象存在,但是并非是以我所认知的那样的方式存在。这时,称我们的认知是“伪”。例如:将塑胶花,看作是鲜花。
  三、“虚”:当想要现象不存在,而不能令不存在。当想要现象存在,而不能令存在。这时,称我们的认知为“虚”。例如:又要马儿肥,又要马儿壮,又要马儿不吃东西。这种希望,在实际上是不可能存在。如果有人发如此的愿,就是虚愿。如果有人如此而行,名为虚行,不能成就所愿所行故。
  四、“实”:当想要现象存在,能如实令存在。当想要现象不存在,能如实令不存在。这时,称我们的行为,为“实”。
  再深入来说:
  一、真、伪:是指“认知”上的如实(真)或不如实(伪)来说的。
  二、虚、实:是指“发展”上的无效(虚)或有效(实)来说的。
  因此,当佛陀说:“如来是真语者”时,就是指佛陀所说的话是在如实认知下所说的。
  当佛陀说:“如来是实语者”时,就是指佛陀所说的话,如果有人依之来运用,就一定是有效的。或另一种解释是:当佛陀说“如来是实语者”时,就是指佛陀已经运用这个法有效后,才说这句话的。
  再来说明什么叫“如语者”?如《长阿含经》:“如来所说如事,事如所说,故名如来。”(CBETA,T01,no.01,p.75,c9~10)。
  现在来解释,什么叫“所说如事,事如所说”?
  一、所说如事:当佛陀在说明过去及现在的事时,其所说的,是如那件事所发生的实际状况来说明的。
  二、事如所说:当佛陀在说明未来的事时,其所说的,这件事就是会如佛陀所说的那样发生。
  因此,加起来“所说如事,事如所说”,就是“说过去、现在事,是如实的;说未来事,也是如实的”,如此说话的人,就叫“如语者”。
  再来说明:“不诳语者”。先来定义这“诳语”及“不诳语”。
  一、“诳语”:为了贪求利益,而说一些欺骗的话,以便得到所想要的利益。
  二、“不诳语”:不是为了贪求私利,而是为了慈悲,拔除对方的痛苦,给与对方快乐,而说的话。
  再来说明“不异语者”。先来定义这“异语”跟“不异语”。
  一、“异语”:就是所说的话,前后矛盾,自语相违。
  二、“不异语”:就是所说的话,没有前后矛盾,没有自语相违的现象。
  因此,加起来,我们就可以重新将《金刚经》的这句经文如此来解释:如来所说的话是如实认知下来说的(真语),是有效运用的经验来谈的(实语),对三世的一切说明都是如实的(如语),不是为了贪求私利而说(不诳语),所说没有前后矛盾的现象(不异语)。
  现在再进一步来说明为什么说:“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要说明这个之前,要再让大家复习一下,在《金刚经》中的一个四句偈,那就是:“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现在来复习这四句偈的含义。
  一、“知我说法":当您知道我所教您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二、“如筏喻者”:就像有人想要安全有效过河时,被教导当用竹筏,就能安全有效过河,这样来譬喻我所说的方法。
  三、“法尚应舍”:这安全有效的过河方法,依时机的改变,有时候尚且要换方法,才能保持其安全有效。
  四、“何况非法”:更何况从头到尾都无效的方法,就不要用了。
  现在依这个道理,来说明“此法无实无虚”的观念。我们已经知道,安全有效的方法,是要依实际的现况,而作适当的调整,才能保持其安全有效性。因此,并没有任何一个方法一定是永远有效的方法(无实)。又,并没有任何一个方法一定是永远无效的方法(无虚)。我现在举一个故事来说明。
  在佛陀时代,有一个人,名叫“耆婆”。他跟着当时一位姓阿提梨,字宾迦罗的良医学医。当耆婆学了七年后,就去问这良医,还有没有什么要教他的。这时,他的老师就给他一个笼器及掘草的工具,并跟他说:您可以到方圆一由旬的地方去,找那些一定不能用做药的草来。这时,耆婆依老师教的去找,遍地找了一次后,发觉竟然没有一种草不能用来做药的。这里所有的草他都知道,都能分别,知道它的用处。于是空手而回,并将他的看法及能力报告给老师。这时老师又说:既然如此,这些草都可以用做药,您再去找一遍,有哪一种草一定可以用做药的,请您去将它带回来。这时,耆婆就又去找了一遍,这时他发觉,所有的草,如果用错了,都不能当药,都能害人。因此,没有一种草一定可以当药的。所以他又空手而回,并报告给老师。这时,老师就跟他说,您已学成了,您可以去行医救人了。故事完毕。
  《佛说大方等顶王经》:“佛犹良医,经法如药,用疾病故,而有医药,无病则无药,一切本空。”(CBETA,T14,no.477,p.594,c20~21)。
  同样的,佛陀在《金刚经》所说的法,就是为了解决众生菩提道心不坚固的问题。所以教以令坚固菩提道心如金刚,不为所坏,而能坏一切小心小愿。如果有人其心于菩提已能坚固不退,能不为任何因缘给破坏,而能破坏众生的小心小愿,令归于无上菩提心愿,则此人,无《金刚经》中所说的问题,则无需吃这药了。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这病,则无需吃这药。因此,佛陀自己才会说:“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如此,请大家要知道,当我们在学佛法时,一定要知道,法无定法。要知道,法如药,是要应病与药。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善男子,如阿伽陀药,能疗诸病。若有病者,服之必差。其病既愈,药随病除。无病服药,药还成病。善男子!本设空药,为除有病。执有成病,执空亦然。谁有智者服药取病?善男子!若起有见,胜起空见。空治有病,无药治空。”
  好了!如此大家应该知道,法,是要巧妙地安全有效运用。并没有哪一个方法一定永远有用;也没有哪一个方法一定永远无用的。
  好了!下课。祝大家进步!

  (注:已经慧祥法师初次校正。)


{返回 慧祥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金刚经》讲解第二十八讲
下一篇:《金刚经》讲解第二十六讲
 《金刚经》讲解第三讲
 《金刚经》讲解第三十二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说第一讲
 《首楞严经》讲解第十讲
 《首楞严经》讲解第十六讲
 《金刚经》讲解第十八讲
 《首楞严经》讲解第十四讲
 《金刚经》讲解第二十八讲
 《首楞严经》讲解第六讲
 《金刚经》讲解第三十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芙蓉花上现舍利[栏目:舍利瑞应篇]
 阿弥陀[栏目:净界法师]
 大穷人的布施和大贵人的布施[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改造命运 可能经历的境界[栏目:积德改命]
 老虎的政绩[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23[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无惧死亡[栏目:大安法师·微教言]
 我病得走不动路,怎么办?[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后记 -- 绘于水彩画中的佛教[栏目:春去春又来]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因果不虚(十)[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