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法师著:佛法要义(3)
「戒」的随行
民国八十四年十月二十九日于凤山寺
受戒以后还要持戒,功德才能增长。正受戒时得戒体,然后依照戒法去行持,是为随行。戒论上的专有名词叫「受体」、「随行」,即所受的戒体(或者所受戒的法体),然后依体起行。这样的依戒行持,将非法的转成如法,所以随所行处,皆成功德。比如说,要从生死轮回大海的此岸,到超脱生死轮回的彼岸去,需要一个工具--船或飞机。今天所得到的戒体,正如渡海的这条船,那时人已经坐在船上,不会掉到海里,可是上了船以后,如果船不动,你还是浮在无边无际的海里。所以依体起行就如你运用这条船或飞机来渡越生死苦海,这才是增上戒学的真实意趣。
正规的随行,所缘的境很广泛。什么是随行所缘的境?用个大家所熟悉的经验来说明。我们白天随便做任何事情,任何人过日子,就是从早到晚自然而然地向前推移,不管你想或不想,时间就是分分秒秒的向前推衍。有时我们对了境,内心会有一种与境相应的明显念头现起;有时不然,只是胡里胡涂地过去而已。现在了解了佛法,以法来衡准,不管你在哪一种状态,念头起不起处,所谓不起,是好象并没有明显的心念。例如今天假若我们不是在这里打七,而是在家里面很轻松的坐在那里,觉得就是这样,说不上来是什么,以佛法讲,叫「有覆无记」,这种业不会招集引业,所召感的果是满业。另外,若将电视机打开来看,心念很明显的生起来了,看得很配自己胃口很欢喜,这是贪相应法;或者不配自己胃口就排拒它,那是瞋相应法;痴是永远随转的。这个心念明显现起的贪相应、瞋相应,以及心念似乎不现起的痴相应法(有覆无记),都是轮回生死之不善业。
我们现在没感得恶果,觉得日子还过得满好,那是因为不懂。受了戒以后,就不一样了。例如还是坐在这里,也许脑筋当中还是没什么起心动念,就如平常我们做事就这么去做了,可是现在在此,内心当中就有种警策的力量在。所以这出家之法(八关斋戒就是在家居士的出家法)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不是像平常我们要怎么办就怎么办,虽然你也可能觉得累了躺在沙发上面,可是你心里清楚。怎么清楚?即照着广论精进的四种方式中的「暂止息力」,我休息一下,我也是躺在这里、说不上什么来,这也是无记,但这是「无覆无记」,不是不善业。受戒后,每当对境时,虽与以前同样的状态,贪心起来了,心里会警觉到,嗯!今天不随着它;瞋心起来了,也认清楚,不随着它。那时候就与未受戒前有个根本的不同处,一个是无贪无瞋无痴,一个是贪瞋痴三毒;或者是无记的状态,一个是好的无覆无记,一个是不好的有覆无记。
所以持戒者,不是心里好象老有一件事情在做,而是内心当中,会有一种警策的力量在。比如诸位来到这里,内心当中不知不觉地就有个警策的力量,因为内心当中对此有个向往、有个恭敬在,你就不会吊儿啷当。为什么同样的境,一个境你会悠悠放任、吊儿啷当;一个境内心当中就有一份警惕、恭敬的心?佛菩萨根本不需要我们对他们恭敬,你吊儿啷当,佛菩萨绝对不会因此而受害,他也不会生气,可是对我们来说,这个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就是受戒后的随行,总称持戒。
戒体是什么?戒论上说:「警意之缘」。平常对了境,意念起来时,任运都是随顺旧习气,现在受戒以后,对了境,意念起来时,自己有个警觉之心,警觉到:「啊,不对!」这就是警策之意。警觉是你自己的心在警觉的,但是要受戒后再对境时内心起这种强有力的警策心,所以说是警意之缘。受戒时如何用心获得戒体,今天就不细谈了。但有一点要说明。诸位在这里,因为客观的环境在寺院里,你会警觉,回去以后就不一定能警觉了。那么你并未得戒,因为在这地方所生的警觉心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你的戒体策发的,一种是因为外面的境缘是寺庙之故而策发的,如果属于前者,你就得戒,如果属于后者,你就不得,不过功德还是有的。实际上就是我们心里的现象,这起心动念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影响,所以得体就是把握住这个。真正得到了戒体是否随体而行?得了戒体,乃是自己内心一种警觉的功能。这种功能随着外面的境界现前,而生起警戒,那时你就禁止自己不要随习气、不随贪瞋而转,那样做,你正是随戒体而行,如法持戒,反之就非,这一点我们要分得清楚。
现时大家到处去受八关斋戒,受了以后到底得不得戒体也不知道。但是,我还是很赞成,因为至少种了一个善根。现在在这里,为什么要第三天以后才受?是希望头二天先认真地忏悔,至诚恳切地皈依,渐渐将皈依的念力相续生起,你内心当中才会真正有这样的一个最基本的皈依体。若此皈依体为受戒而皈依,那就成了戒体。原则上,很多人都能达到这最基本的真正的效果。至于这两天受戒后的随行,还是偏重在皈依,因为大家本来的中心是在皈依,所以缘念的时候,还是缘念皈依,对境时,随分随力去做。
大家在正受之前先细细的想一想,随行所缘的境,就是我们平常生活中所对的那些,就表面上的形态来说没什么改变,还是早晨起来洗脸、上班、吃饭、下班回家,可是对境的心情不一样了。但是为什么以前会生起这种不相应的、让我们去流转生死的杂染业?它有一个根本推动力,觉得「这个是我要的」、「这个好」,或者有很多事情虽不是我要的,但是必须透过这个才能得到,比如上班工作,这是苦事不是我要的,但是上班工作可以赚钱,赚了钱来获得我要的,所以我还是去做。原则上我们忙世间所有的这些事情,所缘的都有这个基本的推动的力量,即「我要的」,我要的是什么呢?离苦得乐!这是根本的问题,每一个人无有例外。正受之前应该提醒自己,我信佛,所以来皈依、所以受戒,佛告诉我们:「你要的快乐,不是快乐,是苦。」这是一个根本原则,否则讲很多道理没有用,我们必须体会到我们白天所缘的境,无始以来都觉得是好的这个东西,实际上不是好的,是苦!如果这一点不认识,你来受戒也有功德,但这是人天有漏的功德,很可惜,像是拿了无价之宝却去换一个糖吃,等于糟蹋掉了。所以你是有功德的,可是你不善巧的用功,对不起你自己。但认得这是苦那就不一样了。要想离开苦,用种种方法,在这当中最殊胜的是受戒,这是必须要的,也是最锐利、最快速的工具,这才是戒的真正意义。
在受戒之前请大家仔细想一想,对世间放不下的是些什么?表面上它有相对的小小的快乐,所以我们总是放不下,较深一层实质上去看,根本是什么?你们自己想,信不信得过佛告诉我们的这个话?这是鱼饵!很好吃,但是才过喉咙三寸,下面就痛彻心肺要你命,永远如此,但是我们乐此不疲!根本问题在这里。如果这个概念生不起,你来受戒有功德,但这个功德往往是三世怨。受了戒以后,一定会有一些功德,将来也许地位更高,也许还有很多很好的,但造的恶事更可怕,堕落得更深,所以要认清这虚伪的、表相的快乐。现在大家进一步去想,是哪一样东西把自己绑得最紧?单单想那个苦还不够,也许你想到太太,也许你想到儿子,也许你想到事业,实际上,这正是绑住你的生死冤家。不是我来告诉你,应由你自己想。如果你能够想对了,那么你受的戒就受对了。但并不是说今天我回去时,要跟太太离婚,不是,绝对不是,而是想:「啊,原来是这样,以后我要认识。我应该怎样如法对待这件事情?」如此渐次渐次的,不是再照以前那样去想、去做,这才是。也许你看见的是你的儿子,也看成这是生死冤家,同样的道理,这是你以前的业是如此,一面尽你的本分,一面依所学佛法去做。应知,如果不认识苦,就不会修道;不认识苦,当然不会想要去掉苦;因为要去掉苦;所以要知道去掉苦的因;要去掉苦的因,才会修道;要修道,所以才持戒。
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对广论不但耳熟能详、言之成理,而且说起来都非常动听,这是我们修学佛法过程当中会有的自然现象,我们应该,也必须继续进步,那才是好的,假定停在这里那就可惜了。为了不停,想一想我们学了这些,当我们遇见境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懂得了这些道理,但是平常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对境的时候,我们用了多少?我并不是要你们说:「啊,我今天是一无是处呀。」我也不是说你一无是处,而是当你自己反省、察觉到一无是处时,我们要忏悔、希望能改善。能认识错误,并生起力求改善之心,那么这次就没白来。当知,不是一下就能改过来的,通常,一下改不过来,事后会很追悔,这是正常现象,也是学习过程中的好现象。否则的话,尽管讲广论--自己还很得意,只是讲的广论都是骗人家的,是为自己的名利。实际上去看,大家在此不会讲求名利,讲求名利的人也不会到这里来。拿广论又换不到钱,没有什么利可图。人家看我们学广论还说:「你们这些人怎么这么荒唐,做这种事情,又没什么名利。」我讲的不是这个名利,而是内在仍旧是随顺着世俗的名利这样的心去走的,是不知不觉当中而去的。所以广论的前面一开头就告诉我们等起心的过失,这个是有毒的!甘露中放了毒吃下去,还是受毒而不能得益的。
现在受戒时,很认真的回想这些,想到了好好去忏悔。假若不能从这里真正的去追悔,那所有忏悔的辞句只是嘴巴上念一遍,种一些远因而已。所以广论指示我们真正修是从四力忏悔开始的。对广论很熟悉的,都知道了解了整体以后,真正进去处是四力忏悔,因为如果这强盛的现行挡不住的话,所谓修行总属空话。修行是以意念为主的,可是现在它这么强盛,懂得道理,没有用!所以第一步必须忏悔,使得这样的心念不要再起现行。这里,再以譬喻说一说,譬如捉贼你要认得贼了再去捉他。平常我们一天到晚喊捉贼,贼在哪里?不知道!只是听人家喊嘛,我也喊,总归有贼呀。这样的喊捉贼,那是戏论。
所以现在重新再想一下,今天我来的目标是什么?要受戒了,戒,要戒些什么?为什么要去戒它?发现以前错了,所以我在这里痛切的忏悔,去追悔它;挡住了以后,我决心要跟着三宝告诉我的去走,依师、依法、依僧,这三个就生起来了。所以这两天仍旧继续用心,只要把正念提起来就对了,一连这几天,重要的都在这个上面。现在,稍微静一下,想一想自己现行当中最糟糕的是什么?你们可以放轻松一点,只一、两分钟,各人自己想。认真想清楚后,请大家站起来,跪下,从忏悔开始,把刚才自己观察思惟的内容,很恳切的在佛前忏悔,忏悔以后,下面就决心受皈,皈依三宝,照着世尊告诉我们的法则去做为我们行持的准则。(下面是进行仪轨)
……每位同学都要把这些放在心里,真正的去行持,这就是我们得戒以后的随行。在这个时代,我们学广论,能够得到圆满的法,不但自己,我们的父母、怨亲债主、法界众生,也都要帮他们超脱生死轮回。生死轮回的根本是业,业的根本是烦恼、惑。现在我们讲了很多道理,对境的时候还是随顺着烦恼;还有我们发愿要度法界众生,可是对境时,小小的烦恼都挡不住,这些都是要很惭愧的事情。并不是说今天我们一口气一下就都挡住了,但至少我能够认得它,随分随力的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天下的事情就是这样,当你随顺、放纵的话,那就一无是处,当你肯真正去做的话,一定会自己感觉到至少现在警惕了、明天更加强,如果你分分秒秒能够增上,那就对了。
平常我们最容易犯的是懂得道理,在做的时候却总是宽容、找很多借口,做为烦恼的护航者。我们在极大部分的情况下,乃至于我们学了对治烦恼的法门,还是用来做为烦恼的护航者,这一点是我们最应该痛心、最应该努力的地方。如果真正认识了这一点去做的话,对治烦恼并不难。所以这两天在这里正好,外面这个缘很好,对境的时候去看一看,我是不是认识烦恼?认识了烦恼时去看,我是随顺我的习气?是纵容这个烦恼?还是想办法克制这个烦恼?在这情况下,即使我没成功,实际上比以前改善了。
当我们能够认识它,努力去克制它却没成功,实际上总比以前改善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所在!如果我们真正能够在这上面努力的话,修行就对,并不需要我们一口气就挡住了。如果老师一讲,你就挡住了,明天再一讲,你挡住了,这本广论讲完,你岂不也就差不多成佛了?不是的!所以这个特点在这里说一下。
总结一句话,有无尽的烦恼,我要断,今天受了戒,对境的时候,我努力!随行也是同样的,这是「戒」的随行,那么一天的功德就有无量无边。
在家居士修学原则
民国八十二年对福智精舍僧众开示
最近由于法人整个活动推展的进度比我们预期的快很多,这可以说是众生的共业,是个好现象。从去年年底北部的班长研讨班开始,紧跟着他们又计划要学戒,但学「戒」一定要从实际上,慢慢地、真正地去行持才对。对在家居士现处的状况来说,我们要帮忙他们是绰绰有余的,可是我们的目标,如果只是凭现在所学的一点,就去帮忙他们,那我们根本就错的。能真正帮他们的,是佛菩萨。而我们要发了胜义菩提心,最好成了佛才能真正帮忙。所以现在不是真的帮他们,而是共同策励,相互扶持,以求辗转增上。
我们要了解:真的要走上去,一定要同心同愿,愿意承担如来家业,愿意拿正法来净化自己,以此大众的心力迎请师长,祈求能够感得师长的慈悲摄受。站在这个立场上,希望他们能跟大家一样,集成更强的一个增上共业团体。其次,如果正法留在世间的话,它一定要像金字塔一样,高深广大而上下次第井然,其中不但有出家人,还有在家人;不但这一代,还有下一代。这也是师长所期望我们的。
所以,在这里谈不上帮他们,只是依次第本身,将我们应该学的基础先行做好,然后随分引导他们渐次而上。实际上,居士们的出现虽然早了一点,但现在看起来是件好事情。这分两方面来说:我们僧众这方面,更要加紧用功。从去年年底开始,就已经准备学「戒」,我们走到一个相当的程度以后,把最浅近的那部分,也使在家居士跟着上来。我们的「戒行持犯」那时就开始了,而且大家也都有很好的觉受。可是,因为很多因缘并不随顺,他们却始终没有办法真正很快速的进步。
目前,重要的是,在家居士既然起了步,他们现在走到哪一步,我们怎样去辅助他们,使得彼此间不要脱节。其次,刚进来我们这里将来准备出家的同学,这一步如果走不上来,要想进入僧团,绝无可能。简单地说:原则上,我们学了广论以后,了解应该走的是「增上生道」,所谓增上生道,就是使我们生命实质上改善。我们平常都说的「离苦得乐」,但这个离苦得乐,不是肤浅的、眼前的;而是深广的、久远而究竟的。而这个,照着佛法来说,它并不离开世间,但一定是从世间更深、更广的角度去看。
增上生的根本意趣何在呢?因为既然一切都是业决定的,而业又分为善、恶、净三部分,首先要把善从恶里面分开来,第二步,要把净从善当中分出来。善恶之分,不在形相上面,但不离开形相。要在做事情的时候,把握住善净的意乐和正确的知见,这两者都非常重要。如果意乐对了,知见不对,还是不行,要意乐对、知见也对,这个方法才完全正确。而意乐跟方法上又分出:从下士只看是善是恶: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别人?为贪瞋痴所使,还是出于感恩以及尊敬?那就是广论上面说的增上生,它不但顺生受,而且现生受--现世就会现起果报。而这需要的条件是增上的意乐--增上的贪瞋痴,那这生就变坏;增上的报恩、尊敬三宝等,那这生就变好。这个完全在起心动念当中。在这基础上,进一步才谈到从善中净化。这就是我们第一步的下手处。要求增上生,其关键在业,业的中心在意乐。学广论主要需认得这些道理,不过,那时走的只是一个理论的认识,并没有实质的内容。等到对广论的轮廓有了认识以后,再开始实践。此时仍旧不离开广论,可是跟以前所学的,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完全是两码子事。以前是在文字上转,还在外头,不是真正的「内明」,现在开始体认文字的内义,这要反省观察自己。
对于在家居士来说,生活很忙碌,平常没有这种机会认识,所以虽然说了很多道理,大家不容易体验。于是给他们一个题目「观功念恩」,这个题目的重心,完全不离开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天到晚你来我往,以佛法来说,就是心对着境造种种的业。不管知道不知道一天到晚都在这个里头。知道或不知道,就造业来说,没什么关系,因为同样都在造业;就业的善恶升沉来讲,关系太大了,因为如果你不知道,就算你做对了,也永远轮回生死。当我们了解了,我们当然不愿意「受苦」,一定要向上。不但了解了这个关键,而且晓得怎么从这里改善。所以说,了解或不了解,对于我们有绝对的关系。既然我们在任何情况下,一定造业,那为什么不造善的业,让命运控制在自己手上?反而莫名其妙的,想求快乐却造了远离快乐的恶业呢?我们现在整个要学的,就是这个。虽然讲「意乐」,可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心对境的时候,大家不知道,还是照着老习惯,还是造轮回生死的业,书本上讲的道理生活中就是用不上。现在透过「观功念恩」,观察对境时的起心动念。平常我们看见任何一个人,或是处理我们面对的问题,是用什么心态?以前,要不是情染,不得不迁就,否则就是勉强地被五欲牵着而兜在一块儿,就像牛被绳子绑在那里,一点办法也没有,而自己还感觉不出来。
此外,对所对的人,心境上面所感受到的大多是「观过念怨」,但是我们并不晓得为什么,只觉得生活中这个人对不起我,那个人也对不起我,只觉得我花了这么多努力,为什么还没有办法改善呢?我们都是这种情况。所以,现在提出「观功念恩」来,学了这么多佛法,不要老在理论上面空绕,对境的时候你看看自己的心。它真正的用意,当然,你能观察到很深细的地方固然很好,而且将来走进去应该如此,而眼前的第一步是什么?当对境的时候,你才发现,以前讲了很多佛法,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用,明明所对的境,很多是对我们有恩的,可是我们却看不见。又有功又有恩,我们却看不见,只看见他又糟又坏。所以,真正重要的,我们应该定下心来,想办法把学的东西转化,产生真正的功效。也就是说,佛法是内明,业本来是内心的起心动念,我们学了佛法,要想办法真正认识业-也就是心对境时内心的起心动念,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我们叫居士观察心相,很不幸大家犯了个毛病。观察心相是不需要拐弯抹角,又分析又观察的,而是直下了当的,对境之时自己反观:「我这个心念,现在是看对方的功、念他的恩,还是我现在这个心念起了恶心?」没有什么好分析观察的,真正要认识的,就是这个。这在我们僧团来说,已经花了一段很长的时候,慢慢习惯了,理所当然的觉得:对境时,就是这个样子啊!一直不晓得在家居士们的问题在哪里,经过长时观察,仔细想,发现他们绕在文字上转,对境想错了。他们想:「他为什么对我这样?」想以前如何、以后如何。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应该对着境时直下了解你现在心里是什么状态。麻烦的是,在家居士很多都没有看到烦恼的行相,甚至不懂烦恼。虽然翻开广论中士道中烦恼的定义给大家看:「烦恼才生,令心杂染,倒取所缘…」念了很多次,我现在才了解,他们对烦恼根本看不见。回想我自己也一样,我在这上面花了好长的时间,还有我的师长一次一次给了我好大的加持,通常,有了这个认识,经过一些时日,内心当中有了相对的净化之相出现,那个时候回过头来看,才有深一层的认识。所以实际上,应该了解的是自己的心相,如果了解的只是文字相,势将越学越远。现在,居士们还看不见烦恼,那怎么办?对他们真正最重要的,就是对境的时候,看看:我是随顺着以前的习惯-潜意识里为了我而做的,还是真的要帮人家的忙而做的呢?好简单,就是这么一个念头,没有什么道理好讲。空讲道理,错掉了,已经不知道错到哪里去了,还去问人家!还去商量!如果你要问,应去问一个过来人:「我对境的时候,心中这个状态对不对?」就这么一句话,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最近很好,有些人已经回过头来,看见了「业」。现在,对在家居士最主要是看见这个「业」,并不要太深远的东西。要看见这个「业」,还要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要找真正有经验的人,第一步就这样。在家人摸索这个东西,一定要问此间几位较有经验的法师。真正重要的,是怎么样想办法认识这个东西。由于在内心当中真正反观自己而认识了业,那时候就开始了解:啊!原来业操纵在我自己的手上。这个转折较为微细,但是你认识以后,实在非常方便,对境的时候,你马上就看见了:仍旧是依自己的习气!还是它!
我再重述一遍:绝对不要停在理论上面空转。一般听到法师开示以后,理论上好象懂了,不懂的话,再去问问别人,就觉得「啊!懂了!懂了。」实际上是越走越远。学习广论的第一轮时,只了解文字是没有错的。先在文字上了解一个大纲,然后启发好乐。现在,第二轮要深入的话,就不一样了,当你真正在内心认识了这个以后,回过头看看,那时才懂得广论上全部都有。那个时候,要把皮去掉,真正吃里面的肉﹙体会内涵﹚,那才是广论真正指给我们的。但这一步,须要前面说的这个条件。所以说,不是大家再去商量,而是你一定要在内心当中照着这个方法死死的咬紧牙关去找。这对在家居士的困难是还要上班,所以列的条文要简单,先列二条:晚上一条,早上一条。也许到了晚上想不起来,没关系;今天想不起来,那明天!要把时间放宽一点。想的事情也不要多,只想一件事,而且这件事是你印象比较深的。假定你今天胡里胡涂过去了,那还宁愿在佛前忏悔祈求。生活中总常有些比较显明的、心里记忆较深的事,然后去想:「理论上告诉我的是这样,当时我对境的时候,心态是如何?」这样不断的去观察。当实际做的时候,一定要咬紧牙关集中在这个上面,千万不要偏到别的地方去。例如:理论上面说,遇见境的时候,千万不要发脾气,要忍耐。为什么自己就是忍不住,要发脾气呢?学了这个法,就要拿来用,从业的角度去看,从前面下士或后面的上士所学的法去看,都没有关系。透过这样多少可以找到一点行相,这就有实际上的内涵了。
以上这样做到了,第二天早晨做什么呢?起床以后,心里警策一下:「哎呀!我这个人生都是虚度的,现在开始不要这样,一定要想办法,今天多多少少要跟法相应。」虽然不一定能挡得住烦恼,可是如果能提起佛法来,今天再去造恶的时候,恶心就不会像以前那么刚强。造的恶可以软一点。还有,因为有了警觉心,将来,这个警觉心会帮助我们,策发我们,真正地能够从轮回跳出来的。带着这个心,慢慢的再去做。像平常这样去做的时候,因为有了早上的提醒,所以当对境的时候,有「缘」的时候,我就想办法把「法」拿出来用一下,照一照,照了以后会发觉,「哎呀!学了法又用不上!」假定有时间,再去想一想,用笔记下来,到晚上把这件事真正的去做。开始要单纯,不要准备了一大堆结果全用不上。如果今天晚上忙,那么一个礼拜一次或两次,有空时继续做下去。经过这样一来,你会真正发现:内心中的状态跟以前不太一样了。这时候,就有过来人会告诉你经论上面差别何在。所以眼前真正的第一步,就是对这一点有些认识,以后真正进步的因,就须要以这个认识作为基础。
由于大家的善根、共业,法人很快的会有比较大的道场,然后,在家居士可以抽出时间来做短期进修,而短期进修要有一个基础:就是前面说的,去观察内心的那一段功夫。有了前面那个基础的认识以后,对境的时候,他会看清楚:「哎!又被贪所使了。」贪烦恼的细的行相暂且不管,至少能认得这个是「贪」,这个是「瞋」,而认得它是贪瞋烦恼时,就不在粗猛的「痴」相当中了。这样,对于粗猛的烦恼,就能识破而得开始控制它。但往往未能调伏。此时,认得了烦恼而又未能调伏,将使自己深感痛苦。所幸这种痛苦正是皈依之因,正因为有此苦恼,才要皈依、才要学佛,如果此种心力量够,早晚皈依也就强而有力。再不,就能策发上山,到寺院来精进用功了。初始用功,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要,既然要环境来保护,所以现在不必在理论上去说,说了也没用,反正你到那个环境下,自然就可以。
我举一个简单的事实:譬如大家在此受八关斋戒,护持人员在外面,他们体会不到;在里面正式受的同学,那个气氛,会帮助他的,很多同学都有此感受。所以,这里特别说明须要两样东西:第一,必须要有心理上的认识;第二,有了这种认识,在环境相应的时候,心境配合,精进如理的用功。这样内心上的认识加上外在环境的保护,就能一步一步的深入了。现在在家居士用「观功念恩」,探索心相,是认识前面那个部分;将来到寺院里的短期进修,是配合后面那个部分,在这种情况之下,到时候,就会有另外的内涵出现。
但愿透过为他们设想的这套方式,能由此步上修行之途。所以若在理论上不清楚的,或步骤过程中还有问题的,你们提出来先行解决。欲真正深入,须环境的保护。在未得正式用功前,随分随力的多积福德资粮。另一面需防违缘。违缘千万不可以造。如果在培植福德过程中,心里老是很刚强,看不见自己的傲慢心、排拒别人,一天到晚老是想: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最好的环境给了他,他却老想人家的不对,那完了!这点大家可自省检点。同样的,我们在寺院中,有人看见了,反观自己内心的业流,就全部精神投注下去,皈投依靠;有人不然,所看的是:这个人拜得不如法,这个人怎么唱腔那样?真正用心的人,什么都听不见、也看不到,只有全心皈投;而他在那儿嫌那个人不好,这个人不好,结果弄到后来,大家受用,唯独他不受用。所以,此类违缘,千万注意,在没来之前先行拿掉,否则别人步步向上,而他在那里心里嘀咕别人,那他造的业就很可怕了。所以,对在家居士来说,真正重要的,眼前就是「观功念恩」,认得以前「观过念怨」对自己的伤害,拿掉这个违缘。同时,认得心应该怎么去安立。过患就转成功德了。
原则上就是这样。也就是说,对在家居士,做法上面,现在不要再讲道理,再停在空讲道理的话,越讲越远了。举一个简单的比喻:譬如写字,或者说小学里面做算术。老师讲解以后,有一种对老师讲的公式懂了;有一种听得迷迷糊糊。发题目叫大家去做,结果大致可分两类:有一类就去做,做了半天辛苦不堪,但是自己认真努力地只管做,慢慢的做懂了。还有一类,做了些时,没耐心,就放下来问别人,问了还弄不懂,借别人的抄一下,结果他不但抄出来了,而且也抄对了。抄别人的过程当中,似乎也抄懂了,所以弄到后来,他每次不知道的时候,就拿别人的抄一抄啊!觉得懂了懂了,实际上他永远不懂!这个比喻非常重要!说明这件事情非自己去摸索不可,因为这是心路历程。自己不从努力中依法摸索,绝对不可能认识。
对居士而言,列的条目一定要很简单,就是早晨、晚上,这个做到了,才做别的。因为刚开始时,就算看对了,反而更糟糕,他反而寸步难行。因为上班时,没有一样事情是对的,但又不能不上班。所以居士看见自己内心的行相以后,将来用功不是在生活中处处挡住它,而是短期的进修,如八关斋戒,那时一天一夜一定可以守得非常清净。首先就要认识这些。认识了以后,平常要多积功德,还是照样的上班、研讨广论,要做什么,就照常做什么。平常的时候,早晚努力祈求、皈依。假定做得好的话,到时候,皈依的心就开始不一样了,皈依的心真正有的话,祈求的效果自然而然就产生了,这是眼前我们能做到的。然后,八关斋戒一次一次的来,这是眼前真正重要的。最好第一次一定到道场来,有了一次、两次的熏习以后,我们到台北或者什么地方,遇到礼拜天,居士就集中起来受八关斋戒,那一天就好好的用功。如果这样下去的话,效果会很快出现。
眼前真正重要的,为了有所借镜,主要用《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跟《了凡四训》这两篇,至于其它的,如《德育古鉴》、《历史感应统纪》等,这一类活生生的实例,这些书的功用是:也许可以从实际例子中,能够学会使自己怎么进去。譬如像《了凡四训》,云谷法会禅师叫袁先生自己反省、检查的这些话,我们也都会立刻从自己内心上面看到,从这个地方改善。《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也是一样。这是眼前我们真正的着手处。万一还不行,那怎么办呢?种种原因总结起来,不外两个:第一个,就是理路还没有摸清楚;第二个,有人说是自己业障重,这是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始终记住一个原则:不要停!只要继续走下去,一定成功。有一个特点我们要晓得,假定我们真正业障重的话,像广论这样的书,我们根本碰不到,像广论这样圆满的教法,怎么可能让一个业障重的人碰到呢?中间过程,总有些什么违缘,这个违缘,我们没有认识清楚。所以眼前,只要耐着心慢慢的继续走下去,既然广论前面已经学了,现在放下来那太可惜!那是前功尽弃。弄得不好的话,我们往往学了广论以后会产生很多负效果,如地藏经论上面说「聪明慢」,这一点不细说它。总之如果学了广论而不走这一步,正面的效果得不到,这事情还小;反而有时候,甚至会造了很多更糟糕的违法因缘。因此,大家记住一句话:不要停。慢慢的,总是在这个地方摸索,只要继续的肯走下去,一定能渐渐增上。所以祖师一再告诉我们说:「只要肯走。」最重要的就是,如果自己放弃掉,那就没办法了。但是反过来说,这也急不来。以上大概是整个用功的过程。
依师应从依僧起-上师荟供的意义
民国八十七年二月二十二日于凤山寺
真正要走这条佛道时,还要靠我们自己平常生活当中依「法」实践,实践过程当中,总离不开所缘的境,而所缘的境,最重要的就是以同行善友为主。
请师住世,理论上各位是学生,我在这里扮演的角色是老师。不过我感觉,我跟诸位完全一样,我们有这个因缘一起在如幻如化的世界上,扮演还灭生死的角色。
生死有二种:一种是随顺轮回的生死,永远无穷无尽的轮回;另外一种,因为我们多少有一些善根,所以能够有因缘透过三宝的加持,了解事实的真相,积集少许资粮,而能够从无始以来随顺轮回的生死中跳脱出来。那么,理论上了解以后,我们怎么走呢?在还灭生死与跳脱轮回的过程中,今天我们要进行的就是「上师荟供、请师住世」。
非常随喜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总算没有白白浪费这一生。今天我扮演师长,我有个感觉:我并不是感觉在这里当老师很欢喜,也非感受到被大家尊敬的欢喜;而是一份很庄严的责任,我觉得我有责任,生生世世愿意跟各位同学,很认真地把我们该走的这条路走下去,最后要把它走完。所谓走完,是要把生死轮回的这条路走完。只要有一位同学还没有走完,我的责任就还没了。今天愿意在诸佛菩萨前面说这个话,希望每位同学提醒我不要忘记,我也会一直提醒自己不可以忘记。所以很高兴有这么多同学能够策励我,也有这么多同学可以互相扶持,成佛这条路虽然不好走,但确是无比庄严,有绝对的意义。
学了广论以后,我们早就了解理论,乃至于像《前世今生》这种书,也使我们清楚--生命是无限的,死亡并不是完结篇。最近我又刚看到一本书《死亡.奇迹.预言》,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这本书的作者白克雷先生正在打电话,那时天上打雷,雷电从电话线传进来,经过他的身体,穿过他的脚,传到地下去。结果,鞋子上的铁钉跟地板上的铁钉熔在一起,可以想见这个电流是多么强烈。这种情况下,一般人是不可能活的,但是他居然又活回来,并且带来很多讯息。其实,运用佛法的角度去看,这本书是佛法的「喻」。书中提及人死了,回顾一生,他一生所做的事情,事无大小全部出现,没有人例外,我们所有的人到濒死时一定都会看见。平常我们说「作梦」,但这不是作梦!作梦是胡里胡涂的,但是濒死回顾的时候,却非常清楚、非常明白,绝对不亚于做的当时。我们生前做很多事情,往往随顺着无明走,乃至还觉得做得很得意,但是死的时候就非常后悔。所以白白的浪费一生,为毫无意义的事情忙碌,应该是我们最痛心的事情。
我之所以举出这个例子,是因为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虽然理论了解了,但是想把理论运用在实际生活当中,却好象很遥远。佛经及论都告诉我们,第一等人,也就是善根具足的人,只要听见「宗」--也就是该怎么做,他马上就能很强烈的警愓自己:「我要这样去做!」例如佛世的时候,有人一听见佛名就汗毛直竖、眼泪直流,一心仰望要去见佛、要学佛。但是这种人绝对是少数,我们一天到晚念佛,却念得直打瞌睡,这是条件不够。而次一等人只有「宗」不够,还要有「因」--为什么要学佛?了解了这个原因后,就会强而有力的策励自己。不过,对我而言,有「因」好象也不够,还需要靠「喻」--一些强烈且实际的例子。《死亡.奇迹.预言》这本书就有非常强烈的例子,因为我是属于第三类人,我觉得同学当中大部分和我一样,所以今天在这庄严的法会当中,也藉此说明一下。
接下来才是我真正要讲的,广论上说:「依师要把老师看成佛。」在座的同学,也很认真地学习这个概念,我现在扮演老师的角色,「视师如佛」并非要你们任我使唤,我也不是高高在上,如果有这种心理,就大错特错。视师如佛有两个层次,这是我们修学佛法过程中一定要了解的,这也是完全照着《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大师告诉我们的圆满教法来说的。在道次的道前基础上面视师如佛,这是第一个层次,理论上要懂得,然后尽量去学。而第二个层次必须依菩提道次第理论实践,一步一步走上去,下士做到、中士做到、上士也做到,而且做到非常坚固的程度,例如谈到皈依,就想到三宝的功德,一心仰望;想到生死轮回中的痛苦,就无法忍受;想到菩提心,轻轻一点,心中就出现,接着还要跟空正见相应。有了这样的条件,眼看着芸芸众生沉沦生死苦海之中,心里非常不忍,便发起「我有责任去承担」之心,决心成佛。但苦海是多么的痛苦,我怎么能长时忍受下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学最快速成佛的方式,那时候就可以学密教,入密时的依师又是一种视师如佛的方式。学生已具有这么高的条件,老师需要什么条件?如果广论的内涵做到了,到这个程度去学密法时,够条件传法、灌顶的老师--一定是佛。但是我们了解,因为我是凡夫,所以我的业不可能看见老师就是佛,不过佛本来现一切身,只要意乐够,也就是由于有这个业,他就会来摄受。他虽然示现凡夫身,但确实是佛,因此那个时候必须完完全全把老师看成佛。
但是眼前我们的条件还不够,如何视师如佛?广论上明白说明,应该依三宝,这是我今天特别要说明的一点。我们真正进入佛门的第一步要靠老师,靠他指引我。老师之所以为老师是由于「法」,因此广论上说老师不能离开「法」--「住性数取趣应亲善知识」、「总摄一切教授首,是不舍离善知识」,所以这个善知识是以法的标准来衡准,实际上就是广论的内涵,亦即要依三宝。这也是往后如何真正增上的重要原则,对各位来说,就是依三宝。师是已经成功的典型例子(佛的随顺),让我们仰望,而老师告诉我们的法,是我们必须遵循的,也由于师的摄持、保护,让我们能够安全的走上去。但是真正要走这条佛道时,还是靠我们自己平常生活当中依「法」实践。实践过程当中,总离不开平常所缘的境,而所缘的境,最重要的就是以同行善友为主。同行善友广义来说--就是「僧」。
这部分对我们非常重要,如果用「感受」来依师,例如现在我扮演师,也许我们会觉得自己很尊重师父,那是因为我们离得远,正如法王曾经说过:「如果我跟你住在一块儿的话,你对我的尊重就会消失。」我觉得法王真是了不起,同理可证,大家觉得依我容易,那也是因为我并没有跟你住在一起的关系。我们已经学了广论,觉得应该要依师,然后依师,并以理智透过自己的抉择,觉得这个非常合理,这种内心可以说是宿生善根,也可以说是透过理论的分析以后产生的效果。但实际并没有跟「师」这个人真正生活在一起,在此情形下,我们依的是什么?如果仔细想想,会发觉这仍然是依自己的概念走,仅在概念上建立了:这是我要追寻的人生,我要去追寻这个人--老师。各位仔细去想,是不是这样?所以说在无法亲自与师相处的情形下,依「师」容易,可是要依僧、依同学就不是如此了,因为大家每天见面,天天见面就会牙齿咬到舌头。大家都清楚,每个人都有「我」,当两个「我」碰到一块的时候,即使不是你死我活,问题也会重重产生。
所谓「依师容易依僧难」的根本原因在这里,因为老师只有一个,而且离得远远的。然而当我们真正跟老师在一起的时候,可能就会有问题。不要说你们,凤山寺的法师及预科班同学都知道当侍者有很大好处,但侍者很难当,还没当时很想当,当的时候又好苦、好害怕,为什么?因为真正接触了以后就不大一样,这个原因就是我刚才说的。实际上,依师所以依得起来,还是因为依着「我」。
现在真正要依法,用「法」来认清楚这个「我」,用「法」来调伏这个「我」,这才是皈依的根本意趣。怎么调伏呢?就是依着「法」,在志同道合的一群人当中来互相运用。也许刚开始不一定能够真正调伏,但至少对着境时,看见「我」是这个样,而且难免会痛苦,不过,大家认清要增上只有走这条路,别无选择,遇到困境时可以停下来想想,我们会很冷静的去忏悔,然后想办法继续走下去。所以我们真正要皈依,是皈依三宝,也就是说如法去对境的时候,想办法来认识「我」的问题,进而提升自己。
这不是理论,在此简单的说明基本原则。首先,从我们已经了解的理论去想,学了广论以后,了解依师的重要,但是在没有选择、或者还没决定师长之前,我们宁愿稳一点,仔细观察他是否具足师长的德行。一旦决定以后,不管他好坏,都必须把他看成是老师,如果以广论来说,尽可能把他看成佛。如果你决定了他是老师,与没有决定跟他学之前,产生违缘时,二者造的罪是不一样的。所以,到底是依师好还是依僧好?我的感觉是依僧好。不要说老师是凡夫,就是真的有佛出现,如果你去依止他,要是依不好,问题并不在他是不是佛,而是我们凡夫身上浑身烦恼,根本看不见他是佛的那一面。我想理论上大家都了解一个事实--「境没有好坏,就在你怎么去看。」这句话特别放在今年寒假教师成长营当中去看。很多同学参加这次教师营的义工,同样的做一件事,如果在别的地方做很容易就观过;可是到教师营去做,以前观「过」的心,就转成观「功」的心。因此,境的确没好坏,而在心。但是要让「心」转过来,必须凭借很多条件,最上等人听了理论--「宗」,就转得过来,那是他已经积了很多善根;而中等人,听见「因」就相应,之所以相应是因为他以前努力过。了解了这一点,我们这些人依师一定依得好,把「僧」都能看成是宝,难道不会把老师也看成宝吗?当然不会!
但是我们反观自省,我们所谓的依师,实际上还是依自己的理念,爱怎么办就怎么办,也就是随自意乐,所以我们要依法。对境的时候用「法」,这是一个真功夫,这是为什么我说要去依僧的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理论了解以后,再加上善行做下去,每天做的时候,依僧依不好,赶快忏悔,还来得及;但是,依师依不好,忏悔很难哦!
其次,我们总是觉得很难看见对方的功德,这里有两种方式去走,一个是钝方法,另一个比较利,利的方法我们做不到,但比较容易讲,所以我先讲。广论上告诉我们无「我」,佛学院的沙弥们学了藏文以后,便开始辩论,前面的辩论是技巧,最后真正的辩论是从很深细的地方去抉择「我」的有、无,如果「我」是有,说到最后一定是说不通的,所以依理来证成「无我」。既然理论上了解无我,也了解明明没有「我」却错误地以为有个「我」,透过「我」造了种种错误而在生死轮回之中。所以当我们对境的时候,如果稍微注意一下的话,「我」其实非常容易生起,原来一直被「我」所骗。今天所以能够让我认识「我」又被骗了,是因为有师长,他是帮助我学了道理以后,真正认识「我」的行相的一个最佳助缘,他是不是我的恩人?所以师长是否真的是佛不重要,他扮演的角色就是帮助我,像面很好的镜子,在我需要的时候,让我看见,让我净化。但是这个方法比较难。
大家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最近这个成果都呈现出来,不管今年的朝礼法会或教师营,现出这么好的结果,有人问:「你们到底怎么做到的?」老实说,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多少知道一点,我们这么一大群人,看起来似乎都有一股傻精神,每个星期拿出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一天、二天、七天,乃至于弃舍世间,从理论的学习一步一步走上来,然后从事有机无农药,食品不加添加物,惜福物流,推广读经等等。以世间来说,做这些事会被人笑,可是我们坚持下去,虽然没有做好,但每个人愿意做,就凭着这股愿意做的力量,最后产生了这个效果。这就是笨方法,但容易做。关于这点,不但是我,相信每位同学也都看得清楚,尽管平常这个人我看不顺眼,那个人我也看不顺眼,但是请问团体进步少得了这些看不顺眼的人吗?少不掉!所以我们不必从看不顺眼的角度去看,而要从成果去看,大家不是都看见成果了吗?请问这个团体中能少得了这些人吗?平常看不顺眼的这些人,产生了这么强大的力量,想到这里,我想大家观过念怨的心会大大的平息。
我所以愿意在这里跟各位说明,因为这是我自己的经验,而这个经验是你们提供给我的,所以感谢诸位。相同的,我也提供你们同样的经验,所以这是互助的,每个人尽自己的力量提供,但愿我们不断的去做,去试试看。当你碰见各种情况,如果你真的愿意往好的方面去想,或许你心里已经有点不大对劲,可是碰见好的气氛,自然而然会让你的心转过来;反过来,坏的气氛就让你的心情转坏。如果大家凡事往好的方面看,经由共同努力,这个力量就在这里产生了。现在我们团体不断地藉由这个力量展开来,只要每个人从自己的生活本位上、从家庭、从公司跨出来,一步半步都可以,二步三步更好。每个人这样跨上一步、半步,乃至跨上几步,我们就这样生生世世走下去。不但是我会陪着大家,今天在座的每一位,乃至很多没有坐在这里的,都很乐意和大家一起走下去,「上师荟供」真正的意义在这里。
如何实践悌道精神
民国八十五年十月七日于台北学苑
为了一生、一生接得上去,我们一定要推行悌道,把自我放低、考虑别人,甚至于以别人为主,这样一步一步地净化自己。
如何实践悌道精神,这个题目本身是学了广论以后,要从共下士、共中士、上士一步步走上去之前下脚的第一步。因此,这个基础可以说是下士。虽然佛法是从中士开始,可是必定要从这基础上一步步深入,像造房子一样,一层楼、二层楼……往上盖,这基础虽然在地下看不见的,却是必须要的。因为真正修学佛法,一定从净罪集资开始。
一般说起来,在家人很不容易把精神贯注在修学佛法上面。最近这个时代的种种状况,表面上看起来使在家人修学佛法更为困难,实际上,对一个有志向上而且正确把握方法的人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时大」因缘,因为有一部分事情只有在家居士能够去做。在座诸位要去实践这一部分时,我特别提出实践悌道精神,有其特别的原因。我们怎么把它连贯起来呢?今天我先把理论说明一下,最大的希望是各位把这理论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实践。
面对这个纷扰的时代,诸位既修学了佛法,就应趁这个时代为佛法留下一片净土,使得人们能够保留着一颗善良的心。当社会环境每况愈下时,表面上看起来好象好人没办法去做好人,实际上是更容易做好人,因为别人不做,只要我们稍微去做一点点的话,效应很快、很容易产生,我们推展无农药蔬菜就是最显著、最实际的例子。这个时代不仅仅是我们这些修学佛法的人,大家都感觉到农药对人类的伤害这么地大,无农药食物对人的健康这么重要,但始终没办法做到,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欠缺内在的精神。现在我们因为有了内在的精神,有了中心理念,推动着我们齐心共同努力,所以,我们虽然都是外行,但是居然做到了,这现象给我们很大的鼓励。
现在世间上一般的看法,是把人类的终极目标看成外在的东西,所以去追求物质上的享受。然而佛法告诉我们人类的终极目标是内在的东西,所以称为「内明」之学。因此,修学佛法的佛弟子,虽然身为一个现实社会的人,但是能够了解现实生活只是一个辅助,能够掌握主辅的关系去努力实践;如此,在眼前,能够为自己好好地生活下去,在未来,能够为佛法留下一片净土。能够做到这样,我们岂不是积下了最好的资粮?
现在我不完全用佛法的字眼去谈这问题,但内涵上面完全用佛法的精神,为什么要这样呢?为了希望渐渐把这个概念推展开去,使影响的层面更深更广,而要影响我们周围的人,乃至更多的人,一定要使用世间共同的语言才有可能。内在的佛法很深很广,但其中有一部分是与世间共同的,因此,这一部分要去与世间人对谈时可以不用佛法的语言,但是同样能够产生佛法的效果。以世间的观点来看,儒家的「仁」的基本精神,就是佛法「下士」的根本基础。所以,我首先就引用《论语》的语言来说明。
《论语》第一篇〈学而篇〉的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是告诉我们,学习一件事情不但要学,而且学了以后还要不断地照着去做。世间的事情,对绝大部分的人来说,好象样样都要经过学习,可是以佛法的标准去衡量的话,很多事情我们不必去学,这话怎么讲呢?学了佛法以后,我们了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习性,依照着这习性去走的话,不必经过深入地学习,随便地一碰、一学,轻而易举地就会了。例如平常所说的:「食色性也」,饮食、男女这两件事情不用去学,放眼看去是人类共通的本能,甚至是有情界六道轮回当中共通的,我们仔细去看,不论高等动物、低等动物的确都可以不用去学。所以从佛法去看的话,现代的人类好象学了很多科学,可是基本上所追求的目标还是为了男女、饮食这两样东西,不管它包装得多漂亮、多完美,实际上都是为了这个需求,但是这种东西根本不用去学习!我们进一步去看,世间的人做了很多事情,例如念了书去赚钱,又为了赚钱,把所学的东西加强练习。当学了这东西,做的时候快乐不快乐呢?仔细去想,会发现一点都不快乐!
谈到这里,我要告诉各位,只有「学而时习之」这一件事情是快乐的,为什么快乐呢?因为这种快乐是内心上面的东西,我还是用《论语》上的话来证成《论语》。孔老夫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这是孔夫子所说的内心的快乐,所以孔老夫子最赞叹的是颜回,因为颜回能做到「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些话很明白地说明快乐绝对不是吃得好、穿得好,那些外在物质的表相!世间人无法了解儒家所说的这快乐是什么,现在我们学了佛,透过了佛法渐次去体验,我想各位多少会有所感受吧!即便是还没实际去实践,但因对广论理路上有了了解,内心中自然会启发一种希望,因而觉得很欢喜。如果能进一步照着去实践的时候,各位一定多多少少能够体会到这快乐。譬如各位平常很重视皈依,去精进共修时,当皈依到量生起的时候,内心之快乐一定也是与这个量具足的。佛法告诉我们皈依是皈依法,皈依法就要如法行持,这如法行持是内明之学,这一点和儒家所谓的「仁」是同样的特征。
这些理论除非内心当中有很明确的体验,否则不大容易了解,因此我举一些实际上的例子,让各位同学自己去比对、去观照自己。当我们学了广论,理论上了解了,开始去实践的时候,大家会不会有种感觉--我们的做法和世间人不一样,世间是获取,我们是付出,在付出过程当中,内心上面产生一种很大、很大的鼓励和快乐。诸位正在推行善行小点滴,不知是否有如此的经验?在团体中彼此付出,这就造了很大的善业,也是悌道的实践。
业包括身、口、意三方面。造一件善业,意乐为主,身口为副。有的时候哪怕仅仅是意乐的造作,也会有很大的效果。我举个实际的例子,有位曾居士谈到他平常在马路上常常看见有小动物被撞死,就会上前帮牠收尸掩埋。他这个善行被另一位同事听见以后,心里就一直想效法他这样做,但真正在马路上看见这种情况时,心中就会生起很多其它的念头,例如会想:马路上好危险,万一跑过去被车撞死了,怎么办;反正牠已死了,已经不是紧要的关头,总归会有人来处理这件事情;车子已经开过头,再回头很危险……等等理由而没有付诸身、口去做。想做一件善事与实际付诸行动之间,的确有段长的差距,所以虽然想了很久但始终做不到,不过也因为想了很久,不断策励、策励的结果,总有一天会做成功的!刚刚提到的另一位同事就是这样。有一次,他车子已经开过头了,就再次折回来,把那只狗从马路中间拖出来,当时旁边很多人责怪他挡住马路,他做好事虽然受了人家的责骂,但是他好高与,一路好高兴地回去,回去以后看见了曾居士,一面抱着他跳,一面说:「今天我终于做到了!终于做到了!」所以,当我们想做一件善事,事先一再告诉自己要这样做,但是真正事到临头,习性总是会找很多种理由让你不做,这时候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最必要的,否则,觉得失败而停留在那里,那就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
行为本身必须经过几个条件才能够做得到,第一个要「学而时习之」,例如我们现在学广论,学了以后要不断策励自己「时习之」,理论上面学会了以后开始去实践,这当中的过程是个拉锯战,如果能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做,最后成功时就会产生「不亦说乎」的效果。第二个「有朋自远方来」,周围的人看这件事情觉得这个傻瓜忙这件事情干什么呢?但是远方的朋友大家谈起这件事情,好高兴!最后「人不知而不愠」,遇到志同道合的固然很好,没志同道合的也没关系,因为这本来就是自己内心上头的,不要人家知道,这个快乐是内心的,所以说:「不亦君子乎?」佛法内明的特征与这个相吻合。这个特征儒家不是说「内明」,而是说「仁」。
〈学而篇〉第二章孔子的弟子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不仅仅是一个理念,它是必须去实践的。实践的时候有的人可以做到「安而行之」,天生就是如此;有的人必须「利而行之」;有的人必须「勉强而行之」。我们现在学佛是属于后者,因为我们都是了解了学佛对我们有好处以后,努力策励自己去学、去做。最后我们做到的境界一定比儒家的标准高出佷多,但在基础上仍然必须透过儒家慢慢走上去。那么从哪里走上去?从孝悌开始。仁的实践依实际对象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但是其中心问题都从内心净化开始。佛法告诉我们,伤害自己、损害别人都是因为有这个「我」。然而,现在我们不能、也不是一口气拿掉「我」,不但是理论上根本不可能立即拿掉,假定能够全部拿掉,就成了二乘,而在法华会上后悔。所以广论一再告诉我们,不要先拿掉这个「我」。那怎么办呢?从「我」去转变、从「我」去放大,先去想别人--我不要的,不给别人;我要的,给别人。这种精神对尊长来说是「孝」,对同伴来说是「悌」,这是儒家「仁」的实践,也是实践广论的下脚处!
今天有因缘介绍各位实践并推展悌道,经过前面的说明,想必大家已比较清楚其内涵,怎么把所学的广论,先在理论上面建立,然后一步一步实践,最后的终极目标--成就无上菩提。但是,要成就无上菩提不是短短的三、五个月,三、五年,三、五生,那是个无限的时间,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是基础,成了佛以后要永远的走下去,这就是增上生的特点。为了一生、一生接得上去,我们一定要推行悌道,把自我放低、考虑别人,甚至于以别人为主,这样一步一步地去净化自己,所以说眼前必须先从理论上去了解,了解内容以后实践的下手处是推行悌道。我们学了佛向佛看齐,所以真正的老师是佛。一起学佛法的人,虽然有僧俗之分,但是内涵上面是相同的,因此以其内涵来说,凡是与我们一起学佛的人,都是我们的同伴,对他们我们都要推行「悌道」精神。
关于悌道的实践,眼前我们是「利而行之」、「勉强而行之」,因为知道这样做对我们有利益,所以勉强自己去做,可是习性又与它不相应,因此要做出一点点的成效,都得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所以开始去做的时候,最好先把标准放在「下士」,然而最后目标是在上士,然后继续不断推动自己这样去做。
实践过程当中,善行小点滴也好,日行一善也好,三百善也好,名称虽不同,但都有一个很实在的问题,分总、别两方面来说。总的我建议你们先学三百善,先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我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希望把自己最显著的某样错误改正,策励自己想办法在一定时间之内改掉自己最大、最基本的缺点。行善刚开始虽然很困难,但是做习惯以后,每天都可以找到很多行善的因缘。不过,每天要行善,的确可以做到日行一善;然而每天要改过,就不可能日改一过了,若能够日改一过的话,这一生虽不成佛,但至少可成为菩萨。所以我们一定要要求自己,在一定时间内一定要改正那一个过,并且先计划好分成几个步骤去改正。通常单单从改过看的话,觉得这个过老是改不掉,此时心里会越来越沉,最后一定会放弃,然后恢复原来的老样子。所以在改过之前必须先要集聚资粮。
刚开始做的时候,为了策励自己,哪怕很小的事情都去做,做成了以后心里会想:啊!今天,我终于能够把自己平常认为大而化之、视而不见、找种种借口推拖的这些事情做好了,如此提起来以后会很明确的感觉到内心有一股力量生起,然后,这个力量会继续策励自己再出发,因此策励自己有很大的好处。我们仔细去观察每个人平常的习惯,最常见的是「无奈」两个字,做什么事都觉得没味道,只是被逼得非做不可,一生就在这样的状态当中莫名其妙地度过,很难从生活当中感到兴趣,而如果感到有兴趣的事情,以佛法去看的话却又都是轮回六道之因、三恶道之因。这一点我建议诸位做事情的时候多加反省、多加比较,平常生活当中,如果最好的就是无记,做过后内心没什么东西的,那就只是无奈了!感觉就这样一回事嘛!刚开始为了念书而拚,等到成了家以后,为了子女而拚。等到真正开始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内心当中有不同的感觉--今天我终于完成了我的理念,不要小看这一点,「水滴虽微,渐盈大器」。恶是这样,善也是这样。恶跟善不同的地方,恶初期好象无关紧要,最后下了地狱;善是小小的地方,感觉有种愉快的心情,然后常常去做,做久了以后,会感觉生活当中内在有种情趣出现;会体会到「人不知而不愠」的快乐,不要人家知道,我自己知道,遇见志同道合的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内心当中很明确的提升成这种感受。有了这种力量以后,想要改善过错就做得到了。这个时候,会体会到两件事情:想要做的净罪集资,有了力量,而且有了信心。假定不透过这样的实践,根本建立不起这信心来,也就没有实践的力量了!因此我们所期望的无上菩提不是一个空的目标,而是我们现在眼前要去实践的,脚踏实地要走的路。
了解了这个特征,现在我们要推行悌道,最难克服的就是怎么把「观过」变成「观功」,但你要慢慢地去试。在试的过程当中,我建议你们从小的地方下手,譬如看见一个人的座位下面掉了一样东西,以前你会想:这个人就这个样子。现在因为想去行善的时候,你自然会想:啊!又有一件善事可做了。如果你常常这样子去练习,以后你会体会到一个很有趣的事实:不靠团体而想挡得住烦恼的现行是非常困难的。
在座每位同学都参加过法会,在法会上面的感受,跟一个人的感受一样不一样?肯定不一样。所以我们亲自去做,能够验证广论上面说的,一个人去做是做不起来的,在团体当中自自然然就会得到这种力量。然而在团体当中,你投入的实际上也只是你平日一个人做的,但只要把一个人平常做的力量放在团体当中去做的话,自然会有一个很有趣的效果出现--付出的是一样,效果却完成不一样!这完全是因为形成团体所产生的响应!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个事实?这是不是一个团体的功德?所以「观功念恩」从个人的功德去下手会比较困难,如果从团体的功德去下手就容易多了!而且,当有了实际活生生的经验以后,根本不要观,他本身就是功德!所以去看的时候,要具有总、别相的概念,将来修行到懂得善巧的时候,会懂得在何处以总相去看容易,在何处以别相去看容易,实际上这两者是分不开的,只是在策发、提示、引发我们的时候,哪一个有力而已。
最近我常常提到为了整个佛法的久住,在家居士的地位变得举足轻重,其实以前也一样是举足轻重,因为没有在家人,哪有出家人?那为什么现在我要特别提出来呢?因为如果每个在家人都一样地好,那我们就显不出什么特别了,反正少了我一个也影响不了大局,但现在正因为这个时代不是每个在家人都一样地好,所以少掉我一个就是少掉了一个好人。以此类推,更明确的说,如果我们这个团体存在,能传承下去的话,佛法就有地方生根了!为了这样的理念,我觉得现在对各位在家居士来说,正是集聚资粮的「时大」因缘!在这「时大」因缘里,有些事情也只有在家居士能做,出家人只能做个辅助而已。哪些事情呢?就是目前提出的文教事业和慈心事业。一个是为了心理的健康,一个是为了生理的健康,身心健康提升的话,才能达到身心灵净化。前面提到无农药的事情很多人去推展,但成果很少。而我们这群外行人居然做成功了,在座每一位都是最主要的功臣。明明有这么大的功,为什么不去看它?
再来看看文教事业,不管早期所办的教师营,以及现在推展的儿童读经班,在在都显示只靠一个人是做不起来的。我提出一个例子来证明,有一位家长在凤山寺读经班成立之前就听说读经的好处,于是就教他的孩子背《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四句十二个字,背了一个月居然背不出来,家长想尽种种办法,孩子还是背不出来,家长正想放弃的时候,凤山寺读经班成立了,他很高兴把孩子送来,没想到送来没几天,孩子把整部《三字经》背出来了。那位家长在惊讶之余,特别把这段事情的始末报告出来,他就觉得这是凤山寺的加持,其实我知道这是团体的力量。
在团体提升过程当中,我所以特别提出「悌道」的实践,真正的重心就在这上头,总结起来,学广论使我们对整个人生的目标有个确定,理论认识了去实践,实践过程当中,现在跟我们相应的是「下士」部分,这部分去实践的时候,就是利用「时大」因缘去做我们要做的那一部分。对里边来说是悌道的实践,对外面来说是日行一善,然后,把功德回向给我们原来所安立的宗旨,以求共同增上。
观团体功德 净信求增上
民国八十七年六月一日于凤山寺
之前已为各位介绍过《死亡.奇迹.预言》,如果以此书的作者白克雷跟我们对比,哪一个更能改变所处的环境?以个别论,我们好象不如白克雷,可是以团体论,每个人都肯定,我们的团体是绝对超过他,这说明一个非常强有力的事实,就是团队的重要。所以平常我们讲皈依三宝﹑三宝的助伴,只是理论而已,如果你亲自去感受这件事情,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我们所以要回向,是因为要生生增上,要生生增上,团队是绝端重要的。
现在我们的目标是要救一切众生,救一切众生必须要成佛。或者你是为了先要救自己,但我们了解了佛法以后,晓得如果不能把所有的人救起来,自己也是不圆满的。进一步,若想要去救,必须要具备什么?师﹑法﹑友,缺一不可,所以从每个角度去看,都会感受法人事业的殊胜。其中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我们对三宝的信心,远程看是因为我们宿生的善根,近程是这一世学的广论,实际上现在法人事业,整个团队也有这样的内涵--只靠这一世不可能产生。平常我们说「共业」,既然是共业,它是这一生的还是前一生的?很明白!既然宿生已经花了这么大的努力,才有现在这个机会得到,以个人来说是暇满,以团体来说是法人事业,我们能不好好珍惜吗?这是很明白的一个事实。
所以前面承继着宿生的善根,我们现在再努力,后面一直不断继续下去,要到什么时候结束呢?实际上分两个:第一个,到成佛的时候结束;另外一个,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因为成佛的目的是要度众生,成了佛,度众生还是需要一个团队。世尊讲法的时候,天龙八部﹑护法等等,不晓得多少人来,而且佛座下很多大菩萨﹑大弟子,都是成了佛以后再来辅助佛的,也就是有一群人共同努力,才会产生这样的效应。成了佛尚且如此,何况在因地上!而这个因从哪来的?就是我们现在努力的结果!了解了这一点,你愿意脱队吗?愿意自己一个人去做吗?不管从理论方面或实际上的经验来说,都是如此。不过我们回头想,会觉得这个理论是不错,可是做起来很辛苦。对!所以我们永远要记得,修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假定修行很容易的话,佛法在世间就没人要学了。而且经典上也一再告诉我们,修行是苦事情,它本来就是以小苦换大苦,你信得过才来学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对「信」要不断地提升的关键。渐渐能够了解﹑克服这一点,你才有像爱迪生一样不怕失败的本事,这是我们成功必不可少的!而且一定要对境的时候,才会发现问题在哪里;也要在对境的时候才能够解决。
每一位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大体都会发现以下有趣的事情:我们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当然克服了一些难关,然后听闻了一些道理,因为宿生的善根,所以好乐心会非常强,觉得希望无穷,信心大增,就想办法要跨进去,可是通常情况是--当一脚跨进去,麻烦就来了,一个筋斗跌得半死,痛苦无比。我常常讲一个故事:「有人到僧团来,先是抱以无限希望,因为很难进来;终于进来以后,高兴得不得了;没想到前一天是希望无穷,进来以后发现不是那么好;过了一些时候,才体会并不是跨进来了,就马上能够一帆风顺﹑飞黄腾达。」实际上很多人都经验过,不只是跑到狭义的僧团,在广义的团队当中,人人都会遇见到这种情形。我也听说,很多同学本来在世间做事情做得得心应手,也为上司所赏识﹑提拔,可是一下子跨进法人来,简直是整个被绑住了,不晓得怎么办是好?心里想:「我还是回去好!」这就是我讲的跌筋斗,为什么这样?因为世间的价值概念和判断,跟佛法告诉我们的是截然两回事,不但所信的对象不一样,所信的方法不一样,判断﹑知见的邪正也不一样。现在,虽然还是用我们的信心,可是所信的刚好与世间是反过来的;然后,我们同样地用自己的见解,可是一个是正见,一个是邪见,两者完全相反。所以我们无始以来的信心与见解所形成的习性或感得的团队,要一百八十度扭过来,那是多么辛苦的事情!所以,修改是必须要的,这正是我们所学的理论可以证明﹑兑现的时候,如果遇见困难,应该思惟:我学的理论没有错,至少当我心平气和去想时,更能够证明所学的佛法没错。
如果真正要修行,在家人的确相当困难,《优婆塞戒经》或者是《善生经》,都说出家菩萨容易,在家菩萨难,我想各位都深深体会得到。但是我们了解,除了修行是没有后路的,这不是难不难的问题,而是怎么去面对这个困境,好好地思惟,找一条我们真正相应的路来走。本来你心想:修行这么难,而现在不但找到了真正的路,而且有共同努力的人,我们应该何等地珍惜!而那群人就是我们说的「助伴」。
在实践佛法的时候,刚开始觉得很好,等到一旦踏进去,往往会发现广论里面说「不要分党派」﹑「不要党执」,实际上,进去后一定会有党执,你会觉得这个人跟我相应,那个人跟我不相应。理论上面讲得这么好,一进来看见那些人面目可憎,怎么办?这个问题跟「净信」有关,所以要看对方的功德,如果个别观功德,通常是观不起来,但是以团队呈现功德的面貌去观,处处地方都显得出来,眼前不管慈心事业或文教事业,都是如此。比如慈心有机农业,有人种﹑有人煮﹑有人吃,少掉某些人行吗?如果感觉那些人在我们共同努力的过程当中,一个一个都是面目可憎的话,再以团队呈现功德的角度去观,那些人到底可憎?还是可爱?这是很明显的事实,也让我们了解,原来我们在无明当中。这个时候我们比较容易对境以后,回过头来心平气和地想一想,就会看见功德;文教事业也是如此。
刚开始要个别观同行的功德比较难,但是以团队力量的角度去看,会看不出功德来吗?如果真的看不出,你会愿意来吗?既然你愿意来,功德怎么会看不见呢?你觉得这里有各种有机无农药的蔬果,这么安全,这不是功德吗?慈心的食品没有化学添加物,是安全的,不是功德吗?这些功德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呢?不就是那些面目可憎的人共同成就的吗?我自己的感觉也是这样,我晓得我的个性并不好,可是这几年来,当真正这样去看,发现原来道理在此!这也是推动我真正努力的原因,我想我是如此,大家也都是如此。大家说常师父目光深远,实际上我跟大家一样目光如豆,可是我学了广论没忘记,我看到了这个事实,所以你们任何一个人这样去看,一定跟我看见的一样,乃至于可以比我看得更远!
当你看见了团体的功德,静下心来以后,再去看广论所讲的法,你会发现问题不在外头,而在自己。你会发现:「以前的业导致我在世间流转,而且流转到现在的邪见增上环境中。」明明是张开眼睛把自己推下地狱,还觉得自己很努力地去做,做得很得心应手。今天我们有机会能够回过头来,朝反方向去做,为什么反而觉得绑手绑脚不肯做呢?所以先是从大的﹑团队的功德去看,看见以后,惭愧心生起来时,再把「法相」好好地放在心里缘念,不是马马虎虎地惭愧,一定要很认真很实在地思惟。所以法相的内涵立得这么严密,是有它绝对的价值,我们不是含含糊糊依稀彷佛的知道就可以,必须严密地抉择以后,才能够分辨得出来如法还是非法。
这些理论我们都学过了,可是通常学过以后,书本一阖,理论不见了,放在书柜里,用的还是自己习惯的方法。现在,对境的时候,才真正把我们学的﹑书本上的、和同学研讨的东西,一一移到我们脑筋中,而真正帮助我们把理论移进脑筋来的,是不是就是这些面目可憎的同行助伴?他们既然能帮助你把书本上的东西移到脑筋里,使你对境产生最好的功效,他们到底是面目可憎的人?还是你的助伴?少了这些人成吗?少了这些人,「我」是愈来愈膨胀,愈来愈扩大,少了这些人,《死亡.奇迹.预言》上白克雷先生讲的,一百一十七件预言,百分之一百会兑现。所以当我们真正如法一一去检查,很多东西都现起来了,惭愧心也一定生起。不过这个不是空话,我本身总是想种种方法,靠着大众的力量来提升自己,因为对着各位讲说,大话已经说出去了,所以我不得不做。但愿我也靠这个力量策励自己。你们可以把所学的内涵从头到尾去检查自己,缺少什么,就在那个地方认真地努力。
接下来,再回过头来仔细地检查我们的「净信心」。净信心的本身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心识,我们称它为佛性,它有一种缘「法」的能力,不管做善事恶事,在任何情况下自然有的。那这个心要缘什么才对呢?要缘「实﹑德﹑能」。「实」就是实在的,通常我们说谛实--二谛﹑四谛,就是所有我们面对的万事万物的真相,也就是佛告诉我们的道理。但是并非离开我们所看的事情去谈二谛﹑四谛,而是在所看见的事情上面,忆念佛告诉我们的道理,这才叫谛实。亦即我们眼前所对的一切人、事、物,不管信佛之前或信佛之后,都是不变的,只是现在是以佛告诉我们的道理去看事实的真相,这个叫谛实。佛怎么看呢?把事情分成理、事二谛,为什么有这个东西的呈现呢?因为它是性空的理,所以现起缘起的相,格鲁派称「理空事有」--真实的本性是没有的;因为它没有本性,所以是缘起的事相。这对我们有什么价值呢?当我们遇见任何人,一定会有一个概念,说这个人如何,对他贴卷标﹑加框框。这个贴卷标﹑加框框是我们潜意识里的东西,实际上它并不是真的这样。任何一个境相的现起,一定是缘起的现起,昨天看它这样,是昨天的因缘,今天不一定是如此,可是我们一定会用我们的成见﹑用以前学过的﹑积在内心的东西去衡量它。各位仔细想想,所有的问题是不是这样出来的?我被人家贴卷标,其实我也贴人家卷标。请问哪一个人没有?但是你要拿掉,拿得掉吗?拿不掉!这是深入潜意识里的,所以并不是说:「既然知道了,拿掉不就好了吗?你不要去执着就好了嘛!」这个话很容易讲,但是往往就在这里犯了一个绝大的错误。
现在举一个小小的公案,各位不要从事相上去听,要真正地从这个喻来观察事实。民国五十二年,那时候我还没出家,台北莲社的佛龛前面有一个供桌,旁边有一个大磬跟木鱼,大磬跟木鱼的垫子都很旧了,有人看见了便好乐地去换成新的,有人就说:「你何必执着呢?心好就好了嘛!不要去管它!」就像广论班的同学说:「意乐好就好了嘛!不要去管它!」假定真的意乐很好,像密勒日巴尊者一样,精进地猛修,根本没时间去管,那我觉得你是天下第一等人。当时我也想:「对啊!」后来仔细想一想,不是!是懒得去动!「何必麻烦嘛!最好在这儿睡大觉,意乐好就好了。」我再想想:「也没错!睡大觉意乐一定好。」但面对事时意乐倒不一定好,各位有没有这个经验?所以「只要意乐好就好」是大错误啊!一定要对境的时候,才能够真正认识自己的问题,把它扭过来。
所以我们所信的「实」是什么?知道它是缘起之法,了解了这一点,内心中的「执」渐渐会改善。可是二谛的道理比较难,我们再浅讲四谛:我们看见世间所有的东西,觉得这是好的,而佛告诉我们,好的东西是坏苦,总结一句话,就是「苦谛」,我们认为好的东西,它的真实状态是苦的;只要有漏业所感得的所有东西都是苦的,苦集二谛是我们眼前世间的真相。我们不是要快乐吗?灭谛才是真正的快乐,你要真正的快乐必须要走道谛,因为要走道谛,所以来研讨广论﹑来参与法人事业。世间的事情表相上是乐,实际上是苦;研讨班表相是苦,实际上是乐,所以它走的是道灭二谛。当你了解了这些,去面对面目可憎的境相,才晓得要调整的不是外面的境,而是里边的心。我们所信的实是这样的实。要把净信心不断地提升,但不是坐在这里想就可以提升,除了要不断在理论上多了解,而且还要多去实践,成为内心中的感受﹑经验。
「德」是真实的功德,这种功德一定是三宝的真实功德,我们要缘佛的身﹑语﹑意(悲﹑智)功德以及业功德。刚开始的信心,一般人内心所缘到的是功德部分。比如说:平常你并不觉得法人团体有什么,可是你去参加校长营的义工以后,回来信心大增,有没有这个经验?为什么?因为你看见功德,而这个功德怎么来的?虽然没有佛那么究竟圆满,我们只做到一点点,内心就有这么强大的震撼力量,因为那是我们本来就希求的东西,我们希望得到,所以「德者,得也。」这个得到是事实的,绝对不虚假的,只有靠着正确的方法去得。所以刚开始大部分缘到的真正的功德是这个,当你缘到以后,把法用在自己内心上去试,试了以后,内心有体验,这个体验是缘外面三宝的功德为因,对你自己所生起的内心体验为果,这是因果的必然关系。我们信了佛,佛之所以成就,是因为法,法还要僧的助伴,我们眼前是不是也缘得到?这是我们信心所缘的--德。
「能」就是一切世间善法及出世间法一定会感得真正圆满的快乐。「能」就是一种功能,也就是心既然信得过谛实的道理,如果去实践,一定是去恶从善,去恶从善一定会产生离苦得乐的效应,所以缘的一定是世间﹑出世间的善法。「恶法要去,善法要增」是我们净信心所缘的。有了这样的净信心,既然了解要提升就必须靠实践,那么实践过程中,正知见对我们就变得迫不及待。佛法所缘的「实﹑德﹑能」,如果没有正知见,能缘得到吗?所以一定要正知见。有了正知见,自然精进就来了,这有它非常严密﹑必然的因果关系。不是说理论上不可以错,实际上,这套理论,我们行持中能不能有偏差?
现在我们晓得,原来所要信的是这个,这样的东西叫净信心。净信心有了,所以深忍欲乐。「深忍」就是深深地忍可在心中,平常我们叫「胜解」,对这件事情了解得非常透彻,「啊!千真万确!」我们现在所忙的一切,是不是都由心中「这个是好的」﹑「这个是坏的」的胜解所推动?当你对这个好坏产生非常强大的决定时,这个深忍的因,一定会推动你的欲乐,努力照着去做。我们做事情如果不起劲,皆是深忍的力量不够。深忍怎么产生呢?广论上面明白告诉我们,要多去如理思惟,这是很实在的功夫,并不是今天读完以后,以为自己了解了,然后又去看很多书。如果不是一件一件事情对境去思惟的话,根本是没有用。所以广论非常明确告诉我们,什么叫多闻?并不是听了很多东西叫多闻,讲起来头头是道,文章写得好,演讲讲得好,这些都不是多闻。而是内心如实地把所闻的内涵启发,生起真正正知相应的随顺,或者是真正的证得智能,这个才是闻慧!这个才叫多闻!而实践更帮我们提升,不但提升认识,而且提升太多东西。
进一步来说,正知见就是对所观的境,去观察选择它的对﹑错、是﹑非,我们前面讲的一些道理,假定不透过理智认真去看,我们会看见法人团体的人都是面目可憎,但透过理智去抉择的话,那些人异常可爱,这是不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这就是智能的抉择!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性,一定是随顺着无明,现在,透过正确的知见去抉择,是非分明,还不够,如果不去行持对治,仍然没有用。现在认识了以后,你还容许它﹑让它存在吗?还容许它继续毒害自己吗?你一定会去忏悔:「我怎么这么差!」然后,你会感觉高兴:「我今天才知道这件事情是这个样的!有机会从这里真正跳脱出来啊!」那时对三宝祈求的心﹑感恩的心才能非常强烈地生起来,那时候去拜佛就很有力了。就不再是苦苦恼恼,拜了半天浑身是汗,一点气力都没有。所以过去没有如实地去学,听了也不能真正了解,现在了解了,而且有了经验,再去想的话,忏悔就非常有力。如果能这样去忏悔,这个业一定是「不增长业」,因为你真正如实地了解、如实地行持,再去看原先认为面目可憎的人,就不那么可憎。几年以前,我也是一样,理路并没有这么清楚,只是很恳切地祈求﹑皈依,当皈依心起来的时候,再去看面目可憎的境,那个可憎的心情就消失掉了。当时觉得奇怪,皈依怎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后来继续去做才了解,如果能够如理的思惟以后,内心再恳切地去祈求,很多佛法内涵都在里面。这些道理其实都是广论的教授,平常哪里真看得懂广论?如果不去实践,连广论都看不懂,更不要谈其它了。
我在行持班曾经提到「总别」,这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如果真正想学佛,总别的概念是绝端重要的。广论科判甲二:为了对法生起尊敬的缘故,所以说「法的殊胜」。了解法的殊胜以后,应该依一个善知识,对整个的内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以后,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不要因为不能做而弃舍,正因为我们不能做,所以更应该努力地净罪集资。所谓止持﹑作持,止就是止恶,止恶最好的方法就是惭愧。作持,最重要的力量是精进,精进之前要正知见,正知见之前要净信心,这里边一定有一个整体的目标,在整体的目标中,选择自己该下脚的那一步。整体的目标是总,假定这一点把握不住,广论就无从做起。
当你慢慢地熏习了以后,怎么去面对法人事业?平常我们习惯只是以「我」的角度去看,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想,自己本身任运的,永远是以「我」一个人的观点去看。现在,一定要以整体去看,就不会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对;这个如何﹑那个如何,那都是用「我」的标准去衡量的结果。可以用另一个角度去看,拿整体的目标去看,真正要去实践整体目标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是儒家告诉我们的「仁」--推己及人,想想还有对方。我们要想得很广比较难,如果只想到对方,那比较容易。我一路学过来的过程中,不管到哪里,只有想到自己,去要求别人﹑框别人,从来没有想到对方。有时想到对方,是因为他是「我的……」还是「我」!再想想,我们小时候不知不觉依靠父母,可是并没有感觉到我依靠他们﹑多么需要他们,因为理智上面没有这个,长大了当然不要父母。等到长大以后在理智上﹑感情上所需要的,不是父母,而是夫妻,所想的是因为是「我的」先生,是「我的」太太,所以我才这样,一方面又要代对方着想,一方面要求对方,或者因为是「我的」儿子,「我的」……,完全不知道自己拿自己的框框去框别人。
现在我们修学佛法,这个框框不要吗?要!但这里会有很多的关键问题出现,以前框人家的是「非法」的,现在有佛订的戒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有个共同的点--「依法摄僧,令僧欢喜」。我们共同订出一套制度,这个制度我不框你,你不框我,大家有共同目标,所以都仰望这个制度,本来两个人是互相对立的,现在修学佛法是彼此共同增上。所以我们必须携手合作向上,互相切磋琢磨,净化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渐渐把框别人的心调柔﹑调伏。
所以真正实践一定是从「止」开始,然后才慢慢地去「作」;「止」本身就是精进,要努力去对治自己的习气。为了整体目标--成佛,所以出家或者参加法人事业,因为有共同的目标而来,当你看见对方面目可憎的时候,你想:「我来这里不是来看他,我有个远大的目标。」就像平常有人来跟你指指点点,你根本不在意,这个人对你的影响是不是就大大的减轻呢?每个人都有这种经验,可是刚开始因为我们不习惯,所以,我们要去练习,不断去练习。
为何做善行记录
民国八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于凤山寺
修行过程中 增上环境的重要
我先简单说明为何做善行记录,在说明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了凡四训》和《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两个故事。
首先我们来看看袁了凡先生跟俞净意公两人有什縻差别。袁了凡先生一生并没有吃什縻苦头,可以说过得蛮好的,但是在他遇见云谷法会禅师之后,按照禅师所指示的道理去做,除了亲身体验以外,还将自己的经验写出来,完成了《了凡四训》一书,包含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训子之文等。而俞净意公则和袁先生不一样(《了凡四训》一书的附录《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不是俞公本人写的),俞净意公虽然也想做一点好事情,但是他做的好事情,只是「因人成事」。什么叫「因人成事」?可以说是一种随波逐流的状态,就是:他内心当中虽然也晓得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可是当外面的环境改变的时候,他的心念和行为就跟着环境转了。现在我们先停下来,想想自己是不是这个样子!比较一下,自己是像袁先生那样,还是像俞居士那样?这点对我们非常重要!否则,善行记录根本无从记起,就算是记了,也是骗骗自己,骗骗别人,比不记还坏,何必浪费时间!
前面这一点如果认识清楚,接下来谈的这些问题,对我们而言就不是戏论了。这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像袁先生那样,因为我们每个人宿生带来的根性,不是那么容易改得过来,即使一生努力去改,到底能改多少,是很难下定论的。可是当我们自己衡准以后,所采取的方式就不太一样。假定自己能像袁先生那样,受外面环境的影响比较小,那么即使环境稍微差一点,还能够挡得住;但是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像俞先生,那么外面的环境对我们就极端重要了!体会到这一点,当我们有机会选择的时候,就晓得应该选择哪一种环境了。这个基本概念不但对我们极端重要,而且适用于大小不同的年龄,换句话说,在我们修行过程当中,还没有证得圣位之前,所皈依的三宝,是外在的,但我们必须要靠这个环境来增上。
我们别忽视一点小小的起心动念,实际上,「业」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假定各位条件够的话,思惟一下广论的「宗」跟「因」就可以了,否则的话,也可以用很多实际上的例子做为参考。「业」真正的中心,都在一个心念当中,一转念马上就不一样,像《了凡四训》、《俞净意公遇灶神记》,都是这样。《了凡四训》上说:我们的念头天地鬼神都看得清清楚楚,更何况是佛菩萨?
为何要做善行记录及如何做
接下来讲,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做善行记录?如何去做呢?
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性都是非善的,无始以来的知见是错误的,根据错误的知见所造的业,以及长期积累的习性,这个习性也必定要慢慢的才能扭转过来,故先从知见上面改正,然后根据正确的知见,再去改正行为,这就是我们必须要行善的一个基本原则。正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非常强盛,大事情先不谈,就拿平常习惯性的小事情来说,我们明明晓得不应该做,可是心里面就好象提不起来,或者是觉得好象也没有太大关系,就随它去了!所以,如果自己没有一个制约的力量,我们不大容易改得过来,因此善行记录真正的重点,就是要很认真的检点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把主、副(重要的、次要的)写在「善行记录」前面的准备工作里。主、副怎么分呢?这就要先谈菩提道次第了。我们知道同样一件事,因为每人的标准不一样,结果也就不一样,这话怎么讲呢?譬如我手上拿这块木头,问大家「这块木头是大?是小?」你们怎么回答?实际上,这个问题根本没办法回答。如果你也有一块木头看起来比我的大一点,那你一定会说我的这一块木头比较小,因为你心目中已经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如果木材行出身的人,因为看多了大大小小的木材,会觉得这块小木头像垃圾一样,很小;或者你用玩具积木的眼光去看,你会说「这木块很大」。所以大小都是拿自己心中一个已经存在的标准来衡量的。现在我谈这个善行,也一定要有一个标准来衡量,而衡量的标准很重要,攸关我们做善行记录的成败,以及善行记录会产生什縻结果。
第一种善行记录,是用世间眼光去做的,并不是这里所要谈的,但是我们也不忽视世间。现在我们谈的善行记录分三个层次来谈,也就是「菩提道次第」中的下士、中士、上士。认真地说,这个「下」还是世间的。那么前面说的世间跟菩提道次第中的世间,有什縻差别呢?这是第一重要的原则,大家一定要把握住:菩提道次第的「下士」,是拿佛法的标准来衡量,而世间的标准是拿世俗一般的眼光去看。中国人谈的善,跟印度人谈的善不一样;东方人跟西方人谈的善又不一样;同样在台湾,南部人跟北部人可能也有差别;客家人跟河洛人又不一样。佛法虽也有这样的差别,可是佛法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就是「业」。这个标准,是以皈依三宝之有无来衡准,也就是说,凡是皈依三宝,共同的理念就必须是佛告诉我们的基本原则,这个是佛弟子的宪法。
世间的宪法是可以改的,而佛的宪法是不能动的,为什么这样讲?佛佛道同,没有一个佛例外,如果例外就不叫佛了;如果是佛,一定没有例外,所以这个「法」,是不能动的。不是它不能动,而是因为这是真理,没有一个人例外,只要真正见到事实的真相,事实的真相都是这样,既然是这样,凡夫又怎么能改它呢?前者这个「世间」的标准,是以凡夫的眼光订立出来的,道次第的「下士」,是以圣人眼光订出来的,所以当然不一样。举一个比喻来说,在一个家庭中谈一个问题,老幺三岁,老二五岁,老大七岁,还有一个姊姊八岁,他们几个小孩所订定出来的规则,跟父母一样吗?当然不一样!所以我们首先要确定这个原则。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都是世间的,实质上却很不一样。最究竟圆满的圣者,能清楚了解整个内涵,了解我们凡夫现在只能从最基本的地方下手,所以订出了这样的法则,这也就是道次第当中世间的部分。而这个部分,实际上就是我们一步一步想要真正走上去的基础。这是一个标准,依循这个标准再往上走,达到进一步的标准就是中士,再达到进一步的标准就是上士,直到最后成佛菩萨。是谁要成佛菩萨的?是我们凡夫!而现在我们的条件跟世间所有的人一样,所以我们刚开始走的那一部分,的确是跟世间一样,了解了这一点,所以同样的订善行记录,它一定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谈的。
一般说来,做善行记录本身已经不太容易,相较之下,善行标准的订立,好象无关紧要,实际上它却是一个中心,也可以说,是做善行的关键所在,这是我们要了解的。这个就是平常我们谈的「总」、「别」问题,或者说真正去学菩提道次第的契入点就是道总建立。就好象要造一间房子并不是马上就着手去造,而是要先对造这个房子有一个非常完整的计划,这个计划需要请教一位有经验的建筑师,他会告诉我们房子整体的架构,以及如何一步一步按次第的把它建筑起来。所以做一件事情如果先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构想,然后再去做,会有比较深远的好处,不要只图眼前。这些都是做善行记录非常重要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