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请问为何这些人会在睡眠中死去?这些人在无病痛下死去,是否为好事?
 
{返回 因果轮回·净空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036

请问为何这些人会在睡眠中死去?这些人在无病痛下死去,是否为好事?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六十二)

  问:最近在新加坡发生了十几件,年轻人与中年人在睡眠中突然死去的事情。请问为何这些人会在睡眠中死去?这些人在无病痛下死去,是否为好事?念佛人该如何确保在这种状况之下顺利往生极乐世界?

  答:这个问题最好也不要放在心上,这是各人的业障不相同,因果律告诉我们,"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现在世间很混乱,我们从灵媒那里得来的讯息,这个时代是法弱魔强,魔来破坏正法,魔加持你。你有一个恶念,他会把你这个恶念扩大,变成十个恶念;你有十个恶念,他会把你扩成一百个恶念。你要是没有恶念,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你总有引子去引导他,这个道理不难懂,我们听了之后能理解。所以,灵界给我们的讯息,要我们在平常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待人接物,尽量避免跟别人冲突,心要能包容,不要分别自己跟别人,对什么人都能一视同仁,魔对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如果你有分别,对人有分别、对事有分别、对物有分别,你很难脱离魔掌。为什么?这些东西都是跟妖魔鬼怪的媒介,这媒介就是你有分别心,你有是非人我的这种念头,这个不好。佛法里头修行,这也是很大的忌讳。你看,念佛修什么?这要知道。念佛所修的是清净心,《弥陀经》上讲的目标是一心不乱,平常要修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清净心、平等心,临命终时能不能往生在心不颠倒,心不颠倒是福报,那是临终的时候讲的。正念现前,没有邪念,一心一意求生净土。

  所以我们分别执着是非常的麻烦,一定要在日常生活,特别是人事里面。接触最多的是家庭,一家人要和睦相处,这比什么都重要。纵然家人这个人、那个人有些错误,绝对不要放在心上。哪个人没有错误?古德讲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我们佛门讲没有过失的,只有佛一个人,菩萨都有过失。为什么?菩萨无明习气没有断干净,还有过。所以要能包容,不要去责备。看到别人过失,立刻就要警觉到我有没有?他来提醒我,他是我的一面镜子。人不容易发现自己过失,很容易看到别人,所以别人是我的镜子,看到别人过失,就照照镜子,我有没有过失?有,赶快改;没有,勉励自己记住不要犯这个过失。完全对自己,不要去对别人,这就是《坛经》所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叫真修行。

  常常想着别人过失,说着别人过失,就是自己最大的过失,那你自己怎么会有成就?哪一天学到了,看看别人都没有过失,他是示现给我看的,是我的善知识。要想到那不是真的他的过失,他是来给我看的。你这样想,那就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他在你面前表演,是佛菩萨化身。化身是来度你的,来警告你的,你觉悟了,他就走了,他就离开。如果你细心,真的想这样学,你会常常遇到,你会天天在进步。让你的心永远处在一个清净、平等的境界里,世人所讲的安和乐利,佛家讲的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你真可以得到。喜乐不是从外头求,从自己内心里面去求,有真的喜乐。

  新加坡这些人这个事情,我没有听说过。如果真有这些事情,必定有它的因果。如果这些人在这种情况之下死去,要是念佛人不能往生。为什么?往生的人在临终的时候,神智清楚才行,就是心不颠倒。这个神智不清楚,昏沉,那就难了。所以念佛的人还是依照经典教训好好去修,就不会遇到这些障碍,这些魔事。


 


{返回 因果轮回·净空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因病多年靠领取社会保障金过日子,会不会有“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的果报?
下一篇:自杀之人每七天重复受自杀之苦,不知那是中阴身、人间、还是鬼道。
 横死、自杀的都得找替身吗?
 为何只见人类在地狱中受罪?
 有人以老法师名义贩卖皈依证。请开示
 雍正帝再来的大菩萨,是否代表他所做的都是正确无误?
 善恶因果是谁判决、控制和运作的?
 如何消除感觉自己即将死去的现象?
 关于安乐死是人为的结束生命?
 下面是有关魔王波旬的提问!
 宠物以人道毁灭处理有何因果?
 植物也有生命,为何不在六道轮回之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来藏与唯识学关系问题之分析(慧仁)[栏目:如来藏思想研究]
 第卅九回 离间[栏目:自然的代价]
 声声佛号,莲花放光[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五十六世 绝学世诚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佛学的组织法 第一篇 三藏十二部[栏目:佛学的组织法]
 如何选择具格上师( 东宝·仲巴仁波切)[栏目:择师知见]
 Earth Store Bodhisattva (地藏菩萨本愿经)[栏目:佛教经典·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Sutras · Bilingual Reading]
 法句经[栏目:南传经典]
 佛教中的象征、观想[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
 《七支供》讲记 普贤行愿品(七支供)[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