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修手册 禅修初步(前方便)
 
{返回 禅修手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369
禅修初步(前方便)

★道次第中,修禅或修四念住之前的预备工夫或培育优良的素质,皆可视为「修道前方便」。例如︰

1 (善人)→2信→3亲近善知识(来诣→恭敬→请问法)→4听闻正法→5具信→

6受持法→7如理作意 (观法义、知法.知义→法随法行 )→ 8正念正知→

9具足惭愧→10戒清净(护诸根、三妙行)→11饮食知量→12受持警寤→【四念住…】

其中「四预流支」为修道的四大支柱──

(一)亲近善知识︰可以由(有力的)善友得到完全的梵行功德(全梵行),直至解脱。

(二)听闻正法︰对法无知、或有疑、或想深入正法,可以从人、从经典听正法。

(三)从根源作意︰包括因缘、果报的彻底思惟,可以向正、向善、向涅槃。

(四)法随法行(法向法次)︰知正法、抉择正法之后,就可实践。

 

《(应作)慈爱经》(Karaniyamettasuttam)有十五项「修慈前方便」(mettapubbabhago),也可以视为「修道前方便」(pubbabhagabhavana)︰

修道前方便

效益

免障难

1

能干(sakko)

易得成就

免顸慢、免拖泥带水

2

正直(uju) (身业、语业)

老实修行

免扭曲、免诈欺

3

坦诚(suhuju) (意业)

直趣涅槃

免虚伪、免走冤枉路

4

好教() (suvaco)

易受善法

免误入歧途

5

柔软(mudu)

带来平静

免冲突、免对抗

6

不骄傲(anatimani)

谦逊自抑

免傲慢、免自负

7

知足(santussako)

无求无欲

免多欲、免求不得

8

易扶养(subharo)

受用喜足

免索求无度

9

少俗务(appakicco)

专心行道

免愦闹、免龌龊(台语:ak cak8)

10

生活简朴(sallahukavutti)

减少负担

免复杂、免累赘

11

寂静诸根(santindriyo)

六根收摄

免污染、免纵欲

12

聪明(nipako)

心智敏锐

免愚昧昏庸

13

不粗鲁(appagabbho)

威仪庠序

免举止不雅、免无礼

14

不耽溺俗家(kulesvananugiddho)

闲居用功

免俗务、免攀缘

15

不应该犯智者会指责的任何小过失(na ca khuddamacare kibci, yena vibbu pare upavadeyyum)

正道通畅

免被责备、免懊恼


★二十五种方便(天台宗):

1

具五缘

持戒清净

衣食具足

闲居静处

息诸缘务

得善知识

2

诃五欲

诃色欲者

诃声欲者

诃香欲者

诃味欲者

诃触欲者

3

弃五盖

贪欲盖

瞋恚盖

睡眠盖

掉悔盖

疑盖

4

调五法

调节饮食

调节睡眠

调身

调气息

调心

5

行五法

精进

巧慧

一心


修法基础 具五缘
断恶生善 断恶 除前五识 诃五欲
除意识障 弃五盖
生善 调身心 调五法
生善法 行五法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T46.462.3);《摩诃止观》卷四(T46.35.3)

(一)具五缘: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止)息诸缘务、(亲)近善知识。
(二)诃(斥)五欲:诃色、声、香、味、触。
(三)弃五盖︰五法盖覆心神,使不能发定慧,故称为「盖」。
断欲贪--从根源作意不净相(asubhanimittam),或修舍无量心。
断瞋恚--从根源作意慈心解脱(metta cetovimutti),或修悲无量断害。
断惛沈.睡眠--发勤精进(araddhaviriya),或唸经、经行、论法。
断掉举.后悔--心寂静(cetaso vupasamo),或持戒清净,自然无悔。
断疑--从根源作意(yonisomanasikaro),或加强对三宝的信仰。
(四)调五事:调心不沈(重)不浮(躁)、身不缓不急、息不涩不滑、眠不节不恣、食不飢不饱。
(「身不缓.不急」,保持身的平稳。但若有必要,如运动色身,可快步前进(直至出汗);为了观察可慢慢行动。
「息不涩.不滑」,对修观禅来说,「涩」(风、喘、气),可以作为无常的预备定。)
(五)行五法:行欲(欲得解脱)、精进(勇悍)、念(正念)、巧慧、一心(专心)等五法。

★《杂阿含801经》,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何等为五?
住于净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具足),行处具足(与身、语有关的非犯罪为条件,为具足‘正行’;没有往访妓女等处为条件,为‘行处具足’。)(《增支部疏》AT﹐CSCD pg.2.36))于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是名第一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复次,比库!少欲、少事少务,是名二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复次,比库!饮食知量,多少得中,不为饮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复次,比库!初夜后夜,不着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复次,比库!空闲林中,离诸愦闹,是名五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返回 禅修手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修手册 十巴拉密
下一篇:禅修手册 修行的四大优先
 禅修手册 禅修初步(前方便)
 禅修手册 十戒之效益与免难
 禅修手册 止观说明
 禅修手册 八大人念
 禅修手册 修行的四大优先
 禅修手册 慈心的修习
 禅修手册 四界分别观
 禅修手册 行脚八大觉知
 禅修手册 修习四界分别观(cattaro mahabhuta)修习次第..
 禅修手册 具戒五利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重阳节日话敬老[栏目:心律法师]
 智惠师父家的高考生[栏目:小和尚的白粥馆·释戒嗔]
 法句经要义 第十二品 自己品 优波难陀尊者 智者珍惜个人的净化[栏目:法句经要义]
 佛教的人心关怀及其现代意义[栏目:洪修平教授]
 《安乐集》讲记 第十八集[栏目:安乐集讲记]
 人间世 自序 - 祝愿人间平安多[栏目:人间世]
 禅堂为什么叫「选佛场」?[栏目:禅名词FAQ]
 陈那以后之量论[栏目:因明与辩经]
 莲师金刚七句 第一节课[栏目:莲师金刚七句]
 修行人如何过日子[栏目:梭巴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