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修手册 修道之省思要点
 
{返回 禅修手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96
修道之省思要点

明法比库撰

佛陀及一切觉悟者,皆依循: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而成就道果。

1.知苦 生.老.病.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总说︰五阴变动不停。
苦苦(已变成苦性)、行苦(以行为苦,属不苦不乐受)、坏苦(乐受变坏)。
知一切生物必死,一切事物必灭,合会必散,崇高必堕。
2.断集

知「无明」( 无知于:善、不善法,有罪、无罪,卑劣法、优胜法,污染、清净,分别、迷糊,因果、无因果) 、「贪爱」为苦因(集),念念无明、贪爱即念念苦,念念生死,而致力于断欲贪。

3.慕灭 出离──以出离世间的贪瞋痴三毒为志向,以出离为利生的利器。
寂止──多忆念涅槃( 灭尽三毒 ) 及其所生诸功德,心生向往。
无为──对世间只做好责任,不要求什么、不成为什么。
正见──相信三世因果(非偶然论、宿命论)、善恶、圣贤(佛陀、阿拉汉等
断烦恼的圣者存在)、四谛。一切知见指向「苦、无常、无我」进而灭苦
4.修道 正见 相信三世因果(非偶然论、宿命论)、善恶、圣贤(佛陀、阿拉汉等
断烦恼的圣者存在)、四谛。一切知见指向「苦、无常、无我」进而灭苦
正志 出离(诸欲)思惟、无恚思惟、无害思惟。
正语 消极:不大妄语(未证言证)、小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积极:如实语(如见.闻.觉.知,老实说)、柔软语、爱语。
正业 不邪淫。积极:护持家庭和乐、洁身自爱。
不偷盗、剥削、骗取众生财物。积极:财物布施、法布施。
不杀、不伤、不恼、不暴力加害众生。积极:护生。
正命 经济生活合乎佛法、戒律、国法,生活即实在、可靠、安乐。
正勤 尽最大的努力断恶、修善、净意(不执着)。
正念
(四念处)
观身:见.闻.嗅.尝.触皆如实知。平常注意呼吸时在鼻端产生的触感生灭作为禅观对象。若有动作,则一并注意曲伸、起落、往来等。
观受:深观感受的实况。观乐受为苦,观不苦不乐受为无常。
观心:检证心的实况是贪、瞋、痴或无贪、无瞋、无痴。
观法:知此时此刻为欲贪向或涅槃向,而(当下)知取舍。
正定 依剎那定(片刻片刻的定力)或依观禅,没有爱恶、偏见地直接及
持续观察自他五蕴无常(生灭性)、苦(逼迫性)、无我(=空性)而得解脱。

{返回 禅修手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修手册 四念处的实修
下一篇:禅修手册 善恶分明
 禅修手册 喜心的修习
 禅修手册 观入.出息念之‘触’之修法要点
 禅修手册 修习八风吹不动
 禅修手册 修行的四大优先
 禅修手册 对治散乱的方法
 禅修手册 勤修身至念(身念住)十功德
 禅修手册 随观集法与灭法
 禅修手册 九住心
 禅修手册 从根源省思使用四资具(衣食住药)
 禅修手册 安般念(入.出息念)修法要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五节 警策法器 一、禅杖与禅镇[栏目:佛教丛林观]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