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金刚三昧经一波记 入实际品第五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76
入实际品第五
     
 
「于是如来作如是言。诸菩萨等本利深入可度众生。若后非时。应如说法时说利。不但顺不顺说。非同非异。相应如说。引诸情智。流入萨婆若海。无令可众挹彼虚风。悉令彼庶一味神乳。世间非世间。住非住处。五空出入无有取舍。何以故。诸法空相。性非有无。非无不无。不无不有。无决定性。不住有无。非彼有无。凡圣之智。而能测隐。诸菩萨等若知是利。即得菩提。」
 
实际者,亦名真际、本际、真如、实相、本觉性地等,一义而有多名也。
 
如来作如是言,诸菩萨等,既已深入实际,获得本利。则可度一切众生矣。
 
若后非时,应如说法时说利。
 
正法时期曰时,末法时期曰非时。应如说法时说利,应为「应如说法时利」。令闻法者,皆获本利也。
 
不但顺不顺说,非同非异,相应如说。
 
无论顺善性易调众生而说,或逆恶性难调众生而说。不顺说,即是逆说。应不住于同而为说法,亦不住于异而为说法,应心无所住,不以我见而为说法。如果住于同则碍异,如果住于异则碍同,说法有碍,则不能如也。云何无住说法?云何无我见说法?云何无碍说法?若了达一切法性空,则可如如说法了。故曰相应如如而说。《金刚经》云,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相应如说者,即此义也。
 
引诸情智,流入萨婆若海。无令可众,挹彼虚风。
 
如此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说法,能导众生情智,流入萨婆若海。萨婆若译曰一切种智,即佛智也。
 
勿令可众,「可」为虚字,勿令众生也。虚风者,虚妄无明之风。虚妄无明风,能令众生起惑造业。以惑业因缘,至于受报。勿令众生挹彼虚风者,勿令众生妄起无明也。
 
悉令彼庶,一味神乳。
 
皆令彼群庶众生,入于实际,得佛法一味,无上之法乳。
 
世间非世间,住非住处,五空出入,无有取舍。
 
世间与出世间,曰世非世间。住处及非住处,住处者善道也,非住处者恶道也。这一切皆是虚妄于五空出入。(五空者,下文自有解释。)无有取舍,以一切世出世间,善道恶道,其性皆空,故无有取舍。
 
何以故?因为诸法空相,悉无自性,故性非有非无。诸法空相者,即诸法实相。
 
非无不无,不无不有,无决定性,不住有无。
 
非无,非不无,曰非无、不无。诸法空相,不是无,亦不是有,故曰不无不有。既然如此,故无决定性,不可住也。故曰不住有无。
 
非彼有无,凡圣之智,而能测隐。
 
如此一觉智地,不可住着。非彼执有执无凡圣之智,所能测度。测「隐」,应为测度之误。
 
凡夫执有,落入分段生死。小圣执无,落入变易生死。故曰非彼有无凡圣之智,而能测度。
 
诸菩萨等,若知如是本利,即得无上菩提。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曰大力。即从座起。前白佛言。尊者。如佛所说。五空出入无有取舍。云何五空而不取舍。佛言。菩萨五空者。三有是空。六道影是空。法相是空。名相是空。心识义是空。菩萨如是等空。空不住空。空无空相。无相之法。有何取舍。入无取地。则入三空。」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曰大力,具仪请法言,佛说五空出入,无有取舍。云何五空而不取舍?
 
佛先答何为五空,次明五空无取舍之所以。菩萨五空者,一、三有空,二、六道影空,三、法相空,四、名相空,五、心识义空。
 
三有者,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即三界受生也。三界如空华,故曰三有空。
 
六道影空,众生以惑业因缘,而现六道之相。故知六道如影,无有实体。如果六道实有,便不须待惑业因缘而现了。例如家庭以夫妇子女等因缘而有,则知家庭性空无有实体。若有实体者,应离夫妇子女等成员,仍有家庭存在。今离夫妇子女等因缘,不见家庭实体,故知家庭性空。所以六道之现,犹如影现,曰六道影空。
 
法相空,因为一切法相,因缘所现。相属因缘,故无自性。以无自性,故知相空。犹如丛林之相,由树成故,是知丛林相空。
 
名相空,因相而立名,相空自然名空。例如人之名,非人。山之名,非山。河之名,非河。苦之名,非苦。乐之名,非乐。……故名相空。
 
心识义空,心若不空,不能造万法。心随缘而造万法,故知心无定性。是知心空,即此空性,名之曰心。故知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与万法唯心造,同义异说而已,唯识宗所谓,唯识无境,即此义也。
 
识者了别义。了别必借缘,既以境缘而有了别识,故知心识义空。
 
菩萨如是等空,空不住空,空无空相。
 
菩萨证如是空性,平等无二,无有分别,一相无相,故曰等空。
 
以平等无二,一相无相故,所以空不住空。空不住空者,无所住着也。因为空即无分别,以无分别,故空无空相。既无有相,云何可住?无取之法,有何取舍?以有取有舍者,住着于相也。如是入无取之地,则入三空。
 
「大力菩萨言。云何三空。佛言。三空者。空相亦空。空空亦空。所空亦空。如是等空。不住三相。不无真实。文言道断。不可思议。」
 
空者非是有其空,而是不可得曰空。所以佛言三空者,空相亦空,空空亦空,所空亦空。其实此三种空相,皆是有法,不得谓空。
 
若谓空相,此空相是有。若谓空空,此空空是有。若谓所空,此所空仍是有。当知一切法悉毕竟空,毕竟空中,无空相可得,无空空可得,亦无所空可得。
 
若人着于空,便是着于空相。当知空即不可得,故空相亦空。
 
空其「有」曰空,空其「空」曰空空。然若有空空可得,此「空空」便是有。故曰空空亦空。
 
以空相不可得,空空亦不可得,总而言之,凡有所空皆不可得。因为毕竟空中,更无可空故。所以说所空亦空。
 
如是等空,不住三相,不无真实,文言道断,不可思议。
 
空相不可得,空空不可得,所空不可得。即是不可得空,无所有空,毕竟空,第一义空,平等空。如是平等空,不住空相、空空、所空三相也。
 
虽然如此,又非断灭空。所谓有佛无佛,诸法性相常住,故不无真实。虽真实常住,却是离文字言语相,离心思口议相,文言道断,不可思议也。
 
「大力菩萨言。不无真实。是相应有。佛言。无不住无。有不住有。不无不有。不有之法。不即住无。不无之相。不即住有。非以有无而诠得理菩萨。无名义相。不可思议。何以故。无名之名。不无于名。无义之义。不无于义。」
 
大力菩萨言,佛言不无真实,则此真实相应该是有。
 
佛言,菩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于无不住无相,于有不住有相。这样便是不无,亦是不有,有与无皆不可得,即毕竟空。
 
所谓不有之法,即是无住,故不即住于无。不无之相,即是无住,故并非住于有。旨在明乎无住,并非以有无而诠解有所得的道理。并非诠解有时,「有」即有所得,诠解无时,「无」即有所得也。
 
当知菩萨不住于无名义相,言语道断,不可思议。何以故?因为第一义中无名无义。然第一义空则无碍,故不碍世谛以名义流布世间。一切法以世谛流布世间,皆悉缘起无性。即此无性,便是第一义也。故菩萨于无名义相法,以名义相宣说。虽以名义相宣说,而体即缘起无性。故曰无名(第一义谛)之名(世谛),不无于名。言第一义谛不碍世谛也。无义(第一义谛)之义(世谛),不无于义。
 
菩萨无住,不住第一义谛,于是不碍世流布。不住世谛,故世流布当体即毕竟空。虽曰毕竟空,却是十法界宛然。十法界宛然,却是毕竟空湛然。
 
「大力菩萨言。如是名义。真实如相。如来如相。如不住如。如无如相。相无如故。非不如来。众生心相。相亦如来。众生之心。应无别境。佛言。如是。众生之心。实无别境。何以故。心本净故。理无秽故。以染尘故。名为三界。三界之心。名为别境。是境虚妄。从心化生。心若无妄。即无别境。」
 
大力菩萨深领佛旨,于是说己心得。
 
「如」者,不异也,平等也,无碍也。由于如此无名义不碍名义,名义不碍无名义。则知一切法皆不异、平等、无碍。
 
真实如相。真实者,法性也。谓法性与相,是不异的,平等的,无碍的。
 
如来如相。如来者,佛之法身。谓法身与相,是不异的,平等的,无碍的。
 
如不住如。不异、平等、无碍,便是无住。如果住于不异,则非不异。如果住于平等,则非平等。如果住于无碍,则便是碍。
 
如无如相,相无如故。
 
所谓不异、平等、无碍,是无相的。如果有相,便是差异,便不平等,便是有碍。所以说,如没有如相,因为有相,便非如故。
 
非不如来,众生心相,相亦如来。众生之心,应无别境。
 
虽然有相便是不如,但是并不是说没有如来。而是众生心相,即如来故。
 
一切相非是真实,而是唯心所现,故曰众生心相。然众生心相,皆以缘现,无实自性。众生心相无性,即是诸佛法身。故曰众生心相,相亦如来。
 
漫说众生心所现诸相不异如来,纵众生之心,亦无别境。因为众生之心,本来空寂,本来无定性,本来随缘而有,本来无有自性,故众生之心,无有别境。
 
如果众生心有别境,必然有自性。若有自性,必不能具造万法。故知众生之心,无有别境。
 
佛言如是,众生之心,实无别境。首先允可大力菩萨的说法,接着解释心无别境的道理。
 
因为心本净故,心本净者,心本空也。理无秽故。理即心也,理无秽杂,以心本净故。
 
以染尘故,名为三界,三界之心,名为别境。
 
以染于尘故,方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之分别。如果不染于尘,三界便转名法界。以心有染着,方有三界。以有三界染着之心,方现三界分别之境。
 
如是分别境,皆是虚妄。以有分别,便无自性。如家有父母子女等之分别,故家非实有体性。故曰是境虚妄,从心变化而生。如果心无虚妄,即不现别境了。
 
「大力菩萨言。心若在净。诸境不生。此心净时。应无三界。佛言。如是。菩萨心不生境。境不生心。何以故。所见诸境唯所见心。心不幻化则无所见。菩萨内无众生。三性空寂。则无己众。亦无他众。乃至二入。亦不生心。得如是利。则无三界。」
 
大力菩萨言,心若在净,诸境不生,此心净时,应无三界。
 
心生则法生,心若在净,便无起心动念,于是诸境不生。所以此心净时,三界之境自然不生,故曰应无三界。
 
佛言如是,如汝所说。菩萨心不生境,不虚妄起心造作也。境不生心,对境不起心也。如是心境如如,心不碍境,境不碍心,平等不动,是为大觉。
 
何以故下,说明一切法唯自心现。自心现境,还以自心虚妄取之。如果知道万法唯心,自心不起幻化,万法本来清净。所见一切法,唯是自见心,以万法唯心现故。若心不幻化,则无所见。
 
本来一切法,唯因缘假现,无人无法。而自心现有相分,相分者因缘假施设也。凡夫不知,以自心之见分,取着假施设之相分为实有,于是便成遍计执。
 
若知诸境,唯心所现,见境即是见心。则心无幻化,便无所见了。
 
菩萨内无众生,三性空寂,则无己众,亦无他众。
 
众生有二种解释,一种是所谓六道众生,此是狭义的解释。一种是广义的解释,众因缘所生法,皆名众生。
 
菩萨内无众生者,是菩萨不执着因缘所生法也。因为因缘所生法,皆是假现,皆是无性,皆是有体施设假法。菩萨已离遍计执,故内无众生想着。
 
三性者,善性、恶性、无记性。菩萨既知众因缘生法是假施设,于是心无计着。以无计着故,所以不住善、不住恶、不住无记。于是三性空寂。甚至无己众,无他众。鸠摩罗什大师译五阴为五众。故己众者,己之五阴也。他众者,他之五阴也。色受想行识即身心二法,故无己众,即不执着己之身心。无他众,即不分别他之身心。
 
乃至二入,亦不生心,得如是利,则无三界。
 
何为二入?下文自有解释。
 
「大力菩萨言。云何二入不生于心。心本不生云何有入。佛言。二入者。一谓理入。二谓行入。」
 
大力菩萨请问于佛,何为二入不生于心?心本不生,云何有入?因为心本空寂,无生无灭,云何有入呢?
 
佛言,二入者,一谓理入,二谓行入。
 
「理入者深信众生不异真性。不一不共。但以客尘之所翳障。不去不来。凝住觉观。谛观佛性。不有不无。无己无他。凡圣不二。金刚心地。坚住不移。寂静无为。无有分别。是名理入。」
 
佛于二入中,先释理入。理入者,深信众生不异真性。深信即安住不动,得法忍也。众生系因缘生,深信因缘生法,不异真性。真性者法性也。众因缘生法假有,而法性真空。众生法缘成无性,无性不异真空。真空不归断灭,故真性不异众生。如此真空妙有,妙有真空,成一真法界。故众生真性不一不共,不一不共者,不一不二也。众生之法不碍真性,真性不碍众生之法。二者互不碍则互存,是曰不一。众生之法不碍真性,是众生全是真性,于是真性夺众生。真性不碍众生,是真性全是众生,于是众生夺真性。以互夺故,所以说不共。但以客尘之所翳障,凡夫见有差异而已。妄见差异,便成遍计执。若明互成互夺义,便知诸法依他起。知依他起性者,终归圆成实。
 
不去不来,凝住觉观,谛观佛性,不有不无,无己无他,凡圣不二。
 
如是之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无住心契无相法,假名入也。
 
于心粗思名觉,于心细思名观。故觉观者,分别心也。凝住觉观者,心不生分别也。心不生分别,则不来不去。
 
观有二种,一者缘观,二者直观心性。缘观者借缘止想,即修住心一缘。直观心性者,以无住心,契无相法,冥然一真法界也。
 
谛观佛性者,即直观心性也。能观者不生不灭,所观者非有非无。心境一如,廓然大净,名谛观佛性。故曰不有不无,无己无他,凡圣不二。
 
金刚心地,坚住不移。
 
毕竟空中,寂静无为,寂静无为者,不生不灭也。无有分别,此是金刚心地坚住不移。是名理入也。
 
「行入者心不倾倚。影无流易。于所有处。静念无求。风鼓不动。犹如大地。捐离心我。救度众生。无生无相。不取不舍。菩萨心无出入。无出入心。入不入故。故名为入。」
 
总而言之,行入者心无所住,不取不舍也。心不偏倚,影无流易。净心无住,等同虚空。不偏不着,无所依倚。心不偏倚者,不生我见,无所住着也。犹如月印清池,池月分明,却是水中无月。虽然水中无月,却是池月分明。故曰心不倾倚。
 
影无流易。影者六尘缘影也。众生心本清净,但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以后,心中留下六尘的印象,称为六尘缘影。六尘缘影,亦称为妄识。心中若留下六尘的印象,于是妄识便扰乱清净心。六尘缘影便流动变易不停,令众生心不得静止。如果心不倾倚,六尘缘影便无流易了。
 
于所有处,静念无求。于色声香味触法诸所有处,知是因缘假现,无有实体。知六尘无有实体,皆是自心所现。既知一切法唯是心现,如幻如化,自然便能静止妄念,而不起愿求了。
 
风鼓不动,犹如大地。犹如大地安住不动,不被风所鼓动。风者,用喻无明风也。
 
捐离心我,救度众生。捐弃远离住着心,及与我执见。只为救度一切众生。此是菩萨行无缘大悲也。
 
无生无相,不取不舍。菩萨行无缘大悲,于内不生心动念,心无所住故。于境无取无舍,无有分别,平等而行,知诸法无相故。
 
菩萨行无缘大悲,以心无所住,心不倾倚。所以心无出入,无有生灭,无有增减,无有爱憎。
 
菩萨如此行道,心无倾倚,不取不舍,无出入心。证入此不出不入故,假名为行入也。
 
换句话说,入于无入,假名为入。住于无住,假名为住。《金刚经》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又说菩萨但应如所教住。即是说菩萨但应安住于无住也。意思与「入不入故,故名为入」相同。
 
以上分别说明何为理入,何为行入。
 
「菩萨如是入法。法相不空。不空之法。法不虚弃。何以故。不无之法。具足功德。非心非影。法尔清净。」
 
菩萨如是入于法性,法相不空。菩萨如是无所住入于法性,则一切法无碍。虽入有而不住有,不住于有,则有不碍空。虽入空而不住空,不住于空,则空不碍有。如是方入实相,方入第一义。如果入碍空之有,此有即是定性有,定性有则落常边。如果入碍有之空,此空即是断灭空,断灭空则落断边。常断二边,不入中道。入中道者,不落断常二边,不住空有。菩萨不住于空,于是以悲导智,法身不动而普度十方。菩萨不住于有,于是以智导悲,虽入生死而法身不动。所谓一月印千江,千江只一月也。
 
菩萨以悲导智,行乎于俗谛,成诸功德,故法相不空。菩萨以智导悲,证乎于真谛,成就法身,故法性不失。如果行于俗谛而无真谛,便是凡夫。如果行于真谛而无俗谛,便是二乘。菩萨行乎中道,故虽入法性,而法相不空。
 
不空之法,法不虚弃。佛法所谓空者,即横遍竖穷也。以横遍竖穷,不可分别,无有能所,无有能得所得。不得谓有,故名曰空。然横遍竖穷,亦不得谓空。以横遍竖穷者,无法不赅,无法不是。故曰不空之法,法不虚弃。
 
何以故?不无之法,具足功德,非心非影,法尔清净。
 
不无之法,即不空之法。不空之法横遍竖穷,能成就一切法,故曰具足无量功德。
 
是知空者法性也,不空者缘起也。缘起性空,则泯一切;性空缘成,则成就一切。故曰空即无量,无量即空,此是中道义。
 
非心非影,法尔清净,下文自有解释。
 
「大力菩萨言。云何非心非影法尔清净。佛言。空如之法。非心识法。非心使所有。法非空相。法非色相。法非心有。为不相应法。非心无为。是相应法。非所现影。非所显示。非自性。非差别。非名非相非义。何以故。义无如故。无如之法。亦无无如。无有无如。非无如有。何以故。根理之法。非理非根。离诸诤论。不见其相。菩萨如是净法。非生之所生生。非灭之所灭灭。」
 
大力菩萨问言,云何是非心非影,法尔清净呢?
 
佛回答说,空如之法,非心识法,非心使所有。
 
一切法性空,以性空故能随缘幻现诸法。法随缘现,故其性空寂。既然其性空寂,故无法不空。犹如水随缘现波,而波全是水。虽然波有差别,水原不二。以水望波,则波波不同。以波望水,则波波无碍。法亦如是,缘起诸法,无性空寂。诸法性空,则法法无碍。无碍之法,谓之如如。故曰空如之法。
 
诸法一相所谓无相,是其理性。诸法差别,法法不同,是其事相。无相之理,借事而现。以理收事,则无法不空。既然理借事现,所以事全是理,见事即是见理。事以理融,则相无不尽。相尽理融,故法法皆如。所以说空如之法也。
 
空如之法,无有实体,皆因缘所现。既是因缘所现,故其性皆空其相皆如。性空相如,故非实有,只是心识变现之幻相。非是心识所生实有之法也,故曰非心识法,非心使其为实有也。
 
然心识亦非实有,心识者即是空性,空性即是缘起。若心识不空,便不能变现诸法了。既能变现一切法,故知心识无有定性。无定性故法空,由空变现之相,皆空华相,故法法皆如。如是空如之法,非心识所生,非心识使之实有也。
 
法非空相,法非色相,法非心有,为不相应法。非心无为,是相应法。
 
空如之法,无所有不可得。性空不可得,以性空即缘起故。缘起不可得,以缘起即性空故。所以法非空相,以空相不可得故。法非色相,以色相不可得故。法非心有,以心不可得故。以一切不可得,一切法性空,所以不是相应法。若法相应,必是不空法,必是有所得法。
 
然性空不可得,则不碍缘起。性空之法,故能随缘和合,依他相应而起。所以由于性空,非心无为故,方成因缘相应而起。故经云法非和合不和合,即是法非相应,非不相应也。因为相应不可得,则不碍不相应;不相应不可得,则不碍相应。不相应则一性清净,相应则万法繁兴。万法繁兴,不碍一性清净;一性清净,不碍万法繁兴。故前言为不相应法,后言非心无为,是相应法。
 
非所现影,非所显示,非自性,非差别,非名非相非义。
 
以法性空不可得故,所以非所现影。因为影以形现,法性无形,故一切法非性所现之影。以法性空不可得,故亦非法性所显示。所以一切法无有自性。以无自性故,所以一切法无有差别。终至非名非相非义。
 
何以故?义无如故。
 
空如之法,如幻如化,无所有不可得,无有差别。义者,诸法各各差别之谓。一切法各各具有差别之义德义用,故曰义无如故。如者,实相也,平等性也,无分别相也,不二不异也。
 
无如之法,亦无无如。无有无如,非无如有。
 
「无」如之法者,即空如之法也。前云「义无如故」,但空如之法,亦没有「无如」。换句话说,「无如」只是假名,而非实有,故曰非「无如」有。以空如之法,无所得故,离四句绝百非故。
 
所以空如之法,没有「无如」。非是「无如」为有也。
 
何以故?因为根本理性之法,无所有不可得,无有决定。所以非是决定性的理,亦非有决定性的根本。如果是决定性的理,便不能随缘而起万法。如果有根本,根本是「生」义,于是便成生灭法,生灭之法,非为真实。同时如果根本生出万法来,试问何法生根本?若有法生根本,则根本即非根本了。若无法生根本,根本自己便有,那么万法亦可自有,不必待根本。所以说空如之法,非理非根。此说明空如之法,自性清净,自性无性,自性平等,自性无碍。吾人所知所见一切法,皆空华相也。
 
以空如之法,清净、无性、平等、无碍故。所以离诸诤论,亦无相可取。
 
菩萨如是清净诸法,空如诸法。则亲证一切法,非能生者所生之生法,亦非能灭者所灭之灭法。于是一切法离能离所,不生不灭,空如无碍了。
 
「大力菩萨言。不可思议。如是法相。不合成不独成。不羇不绊。不聚不散。不生不灭。亦无来相及以去住。不可思议。佛言。如是。不可思议。不思议心。心亦如是。何以故。如不异心。心本如故。众生佛性。不一不异。众生之性。本无生灭。生灭之性。性本涅槃。性相本如。如无动故。一切法相。从缘无起。起相性如。如无所动。因缘性相。相本空无。缘缘空空。无有缘起。一切缘法。惑心妄见。现本不生。缘本无故。心如法理。自体空无。如彼空王。本无住处。凡夫之心。妄分别见。如如之相。本不有无。有无之相。见唯心识。菩萨如是心法。不无自体。自体不有。不有不无。菩萨无不无相。非言说地。何以故。真如之法。虚旷无相。非二乘所及。虚空境界。内外不测。六行之士。乃能知之。」
 
大力菩萨言,佛说之法诚不可思议!如是法相,不是合成,不是独成。如果合成,便是共生。如果独成,便是自生。共生自生皆是生法,有生之法便是无常。无常之法,非为真实。此不思议法相,是无生法,故不合成亦不独成。
 
以法相无生故,所以空无所有。以空无所有故,自然解脱,所以不羁不绊。以空无所有故,所以不聚不散,不生不灭,亦无生住灭相。来相者,生相也。去相者,灭相也。无来相及去相住相者,无生住灭三相也。
 
最后大力菩萨赞叹曰,如是法相,诚不可思议也。
 
佛印可曰,如是!如是法相不可思议。
 
不但是不思议法相,亦是不思议心。因为心亦如是,不合成,不独成,不羁不绊,不聚不散,不生不灭,亦无生住灭三相。
 
有人说因缘和合所生法,便是和合而成者,怎可说不合成呢?当知既是因缘和合所生之法,便无自性,无自性法当体即空。空法云何有合成?所以龙树菩萨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何以故?如不异心,心本如故。
 
如者不二不异,同一法性。既然一切法不二不异,自然心亦不二不异。故曰如不异心。心性本空,空性无碍不二,故曰心本如故。因为心与诸法,一体皆如,所以说万法唯心。心不异法,法不异心,心即是法,法即是心。
 
若知是理,则知空如之法,圆融无碍。云何圆融无碍?一如一,一如一切,一切如一,一切如一切。
 
众生佛性,不一不异。谓众生虽未成佛,然其佛性与诸佛本如也。所谓未成佛时本是佛,已成佛后还是佛。那么何以众生不是佛呢?只为众生妄起无明,妄造诸业,惑业为障,智慧功德未具,故不名佛。所以说不一不异,佛具智慧功德,众生未具,故曰不一;佛与众生同一法性身,故曰不异。
 
众生之性,本无生灭,生灭之性,性本涅槃。
 
众因缘生法,其性本空。空无生灭,故曰本无生灭。生是因缘生,灭是因缘灭,生灭只是因缘幻现,其中无法可得。如果其中有法可得,则此法既非生亦非灭。故知生灭俱是因缘,既是因缘,当无自性。即此无性,便是涅槃。故曰生灭之性,性本涅槃。
 
性相本如,如无动故。
 
性空即缘起法相,故经云空不异色,空即是色。缘起法相无有实体,当体即空,故经云色不异空,色即是空。空本不动,而缘起法相当体即空,故亦不动。是知性相本如,如无动也。
 
一切法相,从缘无起,起相性如,如无所动。
 
法相从缘而起,然而缘起则性空。约性空言,故曰从缘无起。因为相随缘起,而性本如如,如如则无所动。
 
因缘性相,相本空无,缘缘空空,无有缘起。
 
由因缘的关系,诸法各各现其个别性相。然而一切法相,本来是空无的。因缘起诸法相,而「因缘」亦是因缘所起,故曰缘缘。法相由因缘而起,故其性空。而「因缘」复以因缘而起,所以「因缘」亦空,故曰空空。当知缘起即空,空即缘起,说缘起时,当会性空,说性空时,当会缘起。此是一法,不纵不横,不二不别。智慧者闻缘起即明是性空,闻性空时即知是缘起。愚痴人闻缘起,则执着缘起而分别性空。闻说性空,便执着性空而分别缘起。此人纵经百千劫,不知真如法性也。
 
一切缘法,惑心妄见,现本不生,缘本无故。
 
一切缘起之法,本来空无所有。然迷惑之心,虚妄见有。不知缘起之法,皆幻现非实,所现之法,本来无生。因为因缘性空,本来无故。
 
心如法理,自体空无。如彼空王,本无住处。
 
心与如是空如法理,不二不异。心的自体,亦是空无的。如彼空王,王者自在义,谓心本空如自在也。如此之心,无有所住,故曰本无住处。心无所住,得大自在,故曰如彼空王也。
 
然凡夫虚妄之心,虚妄分别见实有诸法相也。
 
如如之相,本不有无,有无之相,见唯心识。
 
如如之相,一相无相,无相无不相。约性空言,一相无相;约缘起边言,则是无相无不相。约无相言,则不有;约无不相言,则不无。法则性空缘起,缘起性空,非是有相,亦非是无相。至于见有见无者,皆众生之见。若离乎见,则不见有亦不见无。
 
法本无相,法相者唯识所现。自之心识现诸法相,还以自心起见取着。彻底来说,实是自心还取自心。故曰见唯心识。何为心识?心识者即毕竟空性。以自性空故,乃能随缘现一切相。既现相已,还以自心起见取着之。依体起用,用不违体。体者性空也,用者随缘也。体用一如,一时俱起。既无体外用,亦无用外体,此乃法尔如是也。
 
菩萨如是心法,不无自体。自体不有,不有不无。
 
菩萨如是知,法者全以心现,心者全因法而能了别。故心识即是空,空故能现相。相现实是心影犹如空华,故是假施设。而空即心体,故所现假相,名有体施设假。所以说如是心法,不无自体。因为体即是空,故又曰自体不有。空即缘起,缘起即空,故曰不有不无。
 
菩萨无不无相,非言说地。
 
菩萨深证实相,故知法无相,亦非无相。如是无相无不相,言语道断心行亦灭,故非言说地。
 
何以故?因为真如之法,虚旷无相。虚旷者空也,空而无相也。因为真如即毕竟空现一切法,一切法皆归毕竟空,故虚旷无相。如此境界,非二乘所及。
 
虚空境界,即真如法性。真如毕竟空不可得,不可得其内,则内不可测;不可得其外,则外不可测。内者心识也,外者境法也。如是之法,唯六行之士,乃能知之。
 
「大力菩萨言。云何六行。愿为说之。佛言。一者十信行。二者十住行。三者十行行。四者十回向行。五者十地行。六者等觉行。如是行者。乃能知之。」
 
大力菩萨请问何为六行?佛回答六行者,即菩萨六位。信、住、行、向、地、等觉。此六行是大乘人所行,非声闻缘觉境界。真如之法,是菩萨境界,非二乘所及也。
 
「大力菩萨言。实际觉利无有出入。何等法心得入实际。佛言。实际之法。法无有际。无际之心。则入实际。」
 
大力菩萨言,既然实际之觉利,无有出亦无有入,那么何等法,何等心能入实际呢?
 
实际即是真如,亦曰真际,亦曰无际,亦曰本际。实际觉利者,无上觉也。无上觉既无出入,云何法心,可证无上觉?
 
佛先答法,次答心。实际之法,即是无际也。无际之心,即实际之心,亦即是无住之心。若以无住心,契合无际法,心境一如,则入真如实际了。
 
「大力菩萨言。无际心智。其智无崖。无崖之心。心得自在。自在之智。得入实际。如彼凡夫。软心众生。其心多喘以何法御。令得坚心。得入实际。佛言。菩萨彼心喘者。以内外使。随使流注。滴沥成海。大风鼓浪。大龙惊骇。惊骇之心。故令多喘。菩萨令彼众生存三守一入如来禅。以禅定故。心则无喘。」
 
大力菩萨言,无际心智。心谓其体,智言其用。其智无崖(应为涯,边涯也)。心无际智亦无际,故曰无际心智。无际心智,是无量无边的。
 
心既无量无边,于是便无罣碍而得自在。心得自在,智亦必自在。此自在之智,便得入真如实际了。
 
但是如彼凡夫,软心众生。众生心志无坚,动乱无常,谓之软心。其心多喘。喘者其心粗重无常也。其心惊动不安,六识动乱不停,说名心喘。如是众生,以何法调御,令其心志坚定,无有退转,入于真如实际呢?
 
佛言,彼等心粗重无常者,因为内根外尘之随逐。末那识内缘第八为自我,起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种烦恼,意识缘外境起诸烦恼,是为内外使。「使」者,譬如世间公门之吏使,随逐罪人不相舍离。根尘亦复如是,随逐众生,令众生不得自在,故曰内外使。
 
因为贪着根尘的原因,于是众生妄识,随根尘而攀缘流注。乃滴沥而成识海,再经无明大风的鼓动,因而波浪翻天,导致其心惊骇,不得安隐之乐。大龙惊骇者,譬喻说也。住地无明,其力最大,住在本识随眠海底,名为大龙。无明违反寂静,增长粗动之心,名惊骇。惊骇之心,失去安隐故,所以动乱无息。
 
菩萨对于这些众生,须令彼等存三守一,使入如来禅定。以禅定力故,乃能令心无喘矣。
 
「大力菩萨言。何谓存三守一入如来禅。佛言。存三者。存三解脱。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来禅者理观心净如。入如是心地。即入实际。」
 
大力菩萨问言,何谓存三守一,入如来禅。
 
佛回答说,存三者,存三解脱。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来禅者,理观心净如。「如」者,不二不异,平等无碍也。若入如是心地,即入实际。
 
「大力菩萨言。三解脱法是何等事。理观三昧。从何法入。佛言。三解脱者虚空解脱。金刚解脱。般若解脱。理观者心如理净无可不心。」
 
大力菩萨再问,何谓三解脱法?何谓理观三昧?从何法得入是理观三昧?
 
佛回答说,三解脱者,虚空解脱、金刚解脱、般若解脱。
 
虚空解脱者,如实知一切法性空,不为法缚,故曰解脱。金刚解脱者,如实知一切法无相,不被法所动摇,故曰解脱。般若解脱者,如实知一切法空不可得,自性清净,故曰解脱。
 
理观者,心无所住,心不碍境,谓之心如。性理本空,故曰理净。以此无住心、无碍心,契合空、无相、清净之理。不生可与不可之分别心,这便名为理观。
 
「大力菩萨言。云何存用。云何观之。佛言。心事不二。是名存用。内行外行。出入不二。不住一相。心无得失。一不一地。净心流入。是名观之。菩萨如是之人。不在二相。虽不出家。不住在家。虽无法服。而不具持波罗提木叉戒。不入布萨。能以自心无为自恣。而获圣果。不住二乘入菩萨道。后当满地成佛菩提。」
 
大力菩萨请问,云何存用,云何观之?
 
佛言,心事不二,是名存用。
 
心事不二者,心境不二也。凡有所作,心不碍境,境不碍心。心中无事,事中无心。空空一如,是名存用。
 
内行外行,出入不二,不住一相,心无得失,一不一地,净心流入,是名观之。
 
内行者内根也,外行者外尘也。根尘相接时,六识出于六根,于六尘中,来去自如无罣碍无染着,是谓出入不二。
 
不住一相者,于一一相皆不住着。换句话说,不取于相也。心不住于相,便无有得失了。
 
一者同也,不一者异也。一者合于己意也,不一者与己意相违也。对于同异之地,对于和己意相合相违之处,皆以清净心流入,不取相不染心也。如是而行,是名观之。
 
如果菩萨能如是存用观之,便可不住于分别好恶的二相。如是之人,虽不出家,但亦不住在家。因为虽处世间,不染世间故。
 
虽无法服,而不具持波罗提木叉戒,不入布萨,能以自心无为自恣,而获圣果。
 
法服者袈裟也。波罗提木叉,译别解脱戒。如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皆别解脱戒。谓戒功德别别解脱,持一戒有一戒之解脱功德。如果毁破一戒,余戒功德依然光洁,故名别解脱戒。与定共戒道共戒不同。定共戒道共戒名总解脱戒。如果定退则戒失,道退则戒失,不待别别解脱也。
 
布萨译净住。佛制比丘比丘尼,半月半月说戒。各各检讨砥砺忏悔,名曰布萨。入布萨者,须是受具戒的比丘比丘尼。简别白衣,及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前言出家,此言受具。初为沙弥是出家,受具足戒名受具。受具以后,方为比丘比丘尼。
 
能以自心无为自恣。佛制比丘结夏圆满日,任人举过,以便对众忏悔,名为自恣。此处自心无为自恣,有随意无犯之义。以自心清净,故随意无犯。任运无为,而获圣果也。
 
不住二乘,入菩萨道。起化他行,度众生也。后当满地,成佛菩提。满地者,十地满足也。十地满足,即当成佛。
 
为何不住二乘,入菩萨道度众生,即能十地满足,成就佛道呢?因为度众生,即是净己法身。法身清净,即证菩提。何以故?因为众生者,缘生无性。即此无性,便是法身。所以度众生,即是清净己之法身也。法身清净不二,故佛与众生,同一法性身。
 
「大力菩萨言。不可思议。如是之人。非出家非不出家。何以故。入涅槃宅。着如来衣。坐菩提座。如是之人。乃至沙门宜应敬养。佛言。如是。何以故。入涅槃宅。心越三界。着如来衣。入法空处。坐菩提座。登正觉地。如是之人心超二我。何况沙门而不敬养。」
 
大力菩萨赞叹言,不可思议也,如是之人。如是之人,非是出家,非不出家。何以故?如是之人,入涅槃宅,着如来衣,坐菩提座。
 
入涅槃宅,着如来衣,坐菩提座,见于《法华经》〈法师品〉。不过《法华经》所说,与本经,略有小异。《法华经》〈法师品〉说:「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欲为四众说是《法华经》者,云何应说?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尔时乃应为四众广说斯经。」
 
入如来室者,即入涅槃宅。坐如来座者,即坐菩提座。如是之人,乃至沙门,宜应敬养。沙门者,出家修道人也。
 
佛言如是,如汝所说。何以故?因为入涅槃宅者,心越三界。心越三界者,其心已解脱生死也。着如来衣者,入法空处,心无所碍也。坐菩提座者,登如来正觉地。
 
《法华经》〈法师品〉则曰:「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安住是中,然后以不懈怠心,为诸菩萨及四众,广说是法华经。」
 
于一乘佛法中,其文虽略有小异,而其义则一。于一切众生中起大慈悲心,即是入生死不住生死,度三界而不染三界。故与心越三界义同。柔和忍辱者,其心无碍也。故与心入法空处义同。一切法空者,空二我也。即空人我法我,唯佛如来究竟空二我,故与登如来正觉地义同。
 
如是之人心超二我,超二我者佛也。空二我││人我法我。除二障││烦恼障所知障。了二死││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如是之人,称之曰佛。故心超二我者,佛也,故与登正觉地义同。所以何况沙门而不敬养?
 
「大力菩萨言。如彼一地及与空海。二乘之人为不见也。佛言。如是。彼二乘人。味着三昧。得三昧身于彼空海一地。如得酒病惛醉不醒。乃至数劫犹不得觉。酒消始悟方修是行。后得佛身。如彼人者。从舍阐提。即入六行。于行地所。一念净心。决定明白。金刚智力。阿鞞跋致。度脱众生。慈悲无尽。」
 
如彼一地者,佛一觉地也。空海者,菩提海也。毕竟空性,谓之菩提,故空海者菩提海也。如是一地空海,二乘人为不能见吗?
 
佛言如是,二乘人为不能见。因为二乘人味着三昧,得三昧身。味著者,贪着也。三昧者,定也。二乘人贪着于定,所以于彼空海一地,不能得见。
 
如得酒病,是譬喻说。如人醉酒,惛醉不醒。二乘人亦复如是,乃至数劫,犹不能觉悟。酒消以后,始能觉悟。觉悟以后,方能修此菩萨六行,然后乃得佛身。
 
从舍阐提,即入六行。一阐提译为断善根,断信。总之,无成佛之性者,名一阐提。见《大般涅槃经》,有多解释。断善根之恶人,不得成佛者,名一阐提。菩萨起大悲心,普度一切众生,众生不尽誓不成佛者,亦名一阐提。定性二乘,唯重禅定不起化道,不得成佛者,亦名一阐提。二乘人如能舍彼阐提,起化道,入菩萨六行,度化众生,方能成佛也。
 
于是于菩萨行地,一念净心不味着禅定,其心决定,其心明白。金刚智力,佛智也。阿鞞跋致译为不退转。于佛金刚智力,便不退转了。且能度脱一切众生,慈悲无尽。
 
「大力菩萨言。如是之人应不持戒。于彼沙门应不敬仰。佛言。为说戒者。不善慢故。海波浪故。如彼心地。八识海澄。九识流净。风不能动。波浪不起。戒性等空。持者迷倒。如彼之人。七六不生诸集。灭定不离三佛。而发菩提。三无相中。顺心玄入。深敬三宝。不失威仪。于彼沙门不无恭敬。菩萨彼仁者。不住世间动不动法。入三空聚灭三有心。」
 
如是之人,应不持戒。因为持戒犹有修行,彼清净心地,已过修行境界,无持戒无不持戒,无功用道故。所以说如是之人,应不持戒。如是之人,行不逾矩,不失威仪,故于彼沙门,应不作意敬仰也。于彼沙门,应不敬仰者,非谓轻蔑沙门也。
 
佛言,因为说戒者,以有不善故说持戒。而持戒者,于犯戒者则生我慢。故曰因为彼说戒者,不善慢故。所以如是之人,应不持戒。
 
海波浪故,犹如波浪虽有起伏,而水性湛然不动。持犯亦复如是,虽有持戒犯戒,而清净心地,却无持犯之相。故曰海波浪故。
 
以下佛便合法而说。如彼清净心地,亦如水性湛然不动一样。八识海澄,九识流净。第八阿赖耶识,性本清净,犹如水性澄静不动。第九庵摩罗识,性本清净,故其流亦净。僧肇大师云,江河竞注而不流。谓江河之波相虽然竞注,而水性则静止不流。此言诸法万相纷陈,而法性空寂不动也。故曰八识性海澄静,九识性空不流也。
 
风不能动,波浪不起,戒性等空,持者迷倒。
 
无明风不能动摇清净心地,犹如水性不动,不被波浪所起。戒性亦复如是,戒性等于虚空,不可持,亦无犯。若作意持戒者,便是自己迷倒也。
 
但是我们要知道,这话是于得大成就之人而说的。我辈障重凡夫,不可执着。凡夫修道,应以戒为师,戒为三乘初业。如果凡夫亦执着此说,便有诃戒之罪。故法无高下,对机则妙。
 
如彼已得清净心地之人,七六不生诸集。七者第七识,六者前六识。如是之人,第七识及前六识,已不生惑业不造作诸集。
 
灭定不离三佛,而发菩提。
 
虽入寂灭定而不离三佛。三佛者,本为法佛报佛化佛。但此地亦可作正觉解。三者正也,佛者觉也。虽入灭定,而不离正觉也。故能起大悲,发菩提心。
 
三无相中,顺心玄入,深敬三宝,不失威仪,于彼沙门,不无恭敬。
 
三无相者,无生死相,无涅槃相,无「无相」。如此离有离无,即无即有,合于中道。于此三无相,顺心玄入。顺心者,心无违逆也。玄者幽远也,深入之意。于三无相,以无违心深入。如是则契乎中道,不违三宝,故曰深敬三宝。
 
不失威仪,具说应为律仪,戒律威仪也。以不失威仪故,所以于彼沙门不无恭敬。
 
彼菩萨仁者,则不住世间动不动法。不住世间动不动法者,不住三界也。欲界之法,无常迅速,故为动法。色界无色界之法,历时长久,名不动法。
 
入三空聚,灭三有心。
 
三空者,三解脱门也。即空解脱、无相解脱、无愿解脱。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灭三有心者,灭三界心也。
 
「大力菩萨言。彼仁者。于果足满德佛。如来藏佛。形像佛。如是佛所。发菩提心。入三聚戒。不住其相灭三界心。不居寂地。不舍可众。入不调地。不可思议。」
 
大力菩萨言,彼菩萨仁者,于果足满德佛,福慧两足,因圆果满之佛也。如来藏佛,一切众生本具佛性,佛性圆显之法身佛也。形像佛,为度众生,随缘化现形像之佛。又如木雕泥塑,彩画形像之佛。于如是诸佛所,发无上菩提心,修六度万行也。六度者,即菩提行。
 
入三聚戒,不住其相。
 
三聚戒者,断一切恶,行一切善,度一切众生。行三聚戒,而不住戒相。
 
灭三界心,不居寂地。
 
不居寂地者,不住涅槃也。言如是菩萨,虽不染三界生死,复不住涅槃寂地。
 
不舍可众,入不调地,不可思议。
 
如是菩萨,以不舍众生故,入不调地。入不调地者,不取无上菩提,入生死也。如是之人,诚不可思议。
 
「尔时舍利弗从座而起。前说偈言
 
具足波若海  不住涅槃城  如彼妙莲华  高原非所出
 
诸佛无量劫  不舍诸烦恼  度世然后得  如泥华所出
 
如彼六行地  菩萨之所修  如彼三空聚  菩提之真道
 
我今住不住  如佛之所说  来所还复来  具足然后出
 
复令诸众生  如我一无二  前来后来者  悉令登正觉
 
尔时佛告舍利弗言。不可思议。汝当于后成菩提道。无量众生超生死苦海。尔时大众皆悟菩提。诸小众等入五空海。」
 
尔时舍利弗从座而起,至佛前而说偈言。舍利弗为佛弟子,智慧第一。
 
具足波(般)若海,不住涅槃城,如彼妙莲华,高原非所出。
 
此一偈赞菩萨行。前半偈赞菩萨行空不证,后半偈以譬喻说,赞菩萨入生死不染。
 
第二偈颂,赞佛无量劫修菩萨行,不舍烦恼,入世间而救度世间。化缘尽后,方证菩提。犹如妙莲华,从污泥中而出,不由高原所出。故诸佛菩提,从众生烦恼中得。
 
如彼六行地,菩萨之所修,如彼三空聚,菩提之真道。
 
信、住、行、向、地、等觉,此六行地,是菩萨所修。如彼空无相无愿,是菩提正真之道。
 
我今住不住,如佛之所说,来所还复来,具足然后出。
 
舍利弗是回小向大声闻,法华会上,佛曾授记作佛。故曰虽住声闻涅槃,而实不住。以发愿度众生故,如佛之所说也。来所还复来者,谓往来生死,度生之愿不息也。功德具足以后,然后出生死也。
 
复令诸众生,如我一无二,前来后来者,悉令登正觉。
 
此偈言令一切众生,皆如我一样发无上菩提心。无论前来者或后来者,皆令证无上正等正觉。
 
佛赞叹舍利弗,发大乘心不可思议。当来成佛时,无量众生因之得超生死苦海。
 
舍利弗当来成佛,佛于法华会上,曾予授记。《法华经》〈譬喻品〉说: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昔曾于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长夜随我受学。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舍利弗!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谓,已得灭度。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所行道故,为诸声闻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舍利弗!汝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曰华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严饰,安隐丰乐,天人炽盛。琉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
 
其傍各有七宝行树,常有华果。……其劫名大宝庄严。何故名曰大宝庄严?其国中以菩萨为大宝故。……」
 
此经仅是略说,谓汝当于后成菩提道。佛未予详说,可知此经于《法华》以后所说。
 
尔时大众,皆悟菩提道。诸小乘众等,入五空海。
 
五空海,未见解释。不过参照龙树菩萨所造《十八空论》中,有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空空。不知契佛意否?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金刚三昧经一波记 真性空品第六
下一篇:金刚三昧经一波记 本觉利品第四
 妙法莲华经讲记 讲述经题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讲记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四期 第四天 佛号功德力截断生死流
 般若义理的探究 修习方便
 金刚三昧经一波记 真性空品第六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一期 第三天 起心动念皆为是非
 佛藏经描仿卷中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三期 第二天 放下有为听清佛号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一期 第四天 念佛回向历代父母历劫冤亲
 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一期 第四天 慈心不杀具诸戒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念观世音菩萨可以保平安吗?[栏目:教育孝道·净空法师问答]
 增支部1集72经[栏目:增支部1集]
 蕴护经(明法比丘译)[栏目:明法尊者]
 中国的僧教育应怎样[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