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三章:修行四十种业处的方法 第八节:结语
 
{返回 清净道论导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857

第八节:结语

1:定学在整体清净道的地位。曾试着修定的人都会同意,修定必须持守净戒,有和善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成就定只是世间的功德,切莫因为或浅或深的定境而自得自乐,迷失方向。进一步修观,成就智慧才能解除烦恼,这将于慧学教导。

2:四十种业处与定的关系。这四十种方法都可以修成近行定,三十种可以达到安止定,不得安止定的十种是前七种随念、第十种随念、食厌想、四界差别。只有四种可以达到无色界定,即是四无色。

3:业处与止观之关系。

3.1:这四十种方法中三十八种纯为修止(奢摩他)的方法,只可以成就定,十遍,十不净,九种随念(除了第九出入息念),四无量心,四无色,食厌想。这三十八种业处所成就的定境都是观想所成的。它是在修定,因为是集中心于所观想的对象上;它不是修观,因为不是正观如实存在的名色的变化生灭。

3.2:由于修定的妙善与各种超越常情的经验,易于误认修止为修慧,这是古今共有的。例如,修十遍成就,得定时,一色遍一切处,往返没有边际;有误认为是如实观的色不生、色不灭。又如属于白遍的月轮观,有误认为是自性清净心。又像十不净的青瘀相成就,境随心转,境由心现,有误认为就是如实的世界。十不净的白骨相,定境成就,转为净想,观想白骨流光;有进一步误认为自身庄严清净,或生起净土的妙相,误认定境观想的理想世界为佛身、净土。又如,修佛随念而不知以随念佛功德为主,重于称名,着实可惜。即使以观佛相的观想念佛,其方法同于修十遍的观想,成就的定境也都是观想而成;有误认为是真佛现前,甚而说自心是佛,再推为我就是佛则是慢心的表现。不知定学,竟误以为就是解脱,甚而自以为是佛,那就太离谱了。这些人,就像迷乐于清净道旁的美丽田野,赞叹土地上的花果之甘甜、佛像之庄严雄伟,有的还沾沾自喜。弃舍定境的美妙,修观断除身心的苦,则如看到真正目标的人,继续走向涅槃城。

3.3:其余二种可开展为修毗钵舍那观。四界差别是修观的业处,可以灭除我想。出入息念修的十六特胜,前四特胜(第一种四法)有七妙门的阶段,观察开始的后四阶段属于修观。第五至十二特胜(第二、三种四法)可转为修观,第十三至十六(第四种四法)纯依修观。

4:修止如何转为修观?修观不是在假想定境上任运定境。在假想的对象上下功夫都只是想蕴的强化,是自心的作用,唯只是心识的显现。转成修观有两个必要条件。

(1)运作方法的改变。观是分析、抉择、切入事物真相的方式;而修止是以心来忆念想念业处,藉所想取的特定内容来集中心,心的集中则更强化观想的清晰明净,渐至于定。

(2)业处的转变。修观的对像是如实存在的诸法,五蕴按它们自己的样子如实生灭,只是观察而不是观察者。修定的所缘是心力观想的内容。例如念息法,安住明了呼吸,这是修定。转而修观,观察息的各种样相,息就是四大的聚合变化,息没有固定相。

 


{返回 清净道论导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四章:修定的功德 第一项:修定的五种功德
下一篇:第三章:修行四十种业处的方法 第七节:四无色
 第六章:五蕴─慧地之一 第四节:余论
 第六章:五蕴─慧地之一 第三节:受蕴想蕴行蕴 第二项:心与心所的相应..
 第八章 修观的五清净 第七节:修智慧的功德
 第三章:修行四十种业处的方法 第八节:结语
 第一部份:戒学 第二节:头陀行
 第三章:修行四十种业处的方法 第三节:十随念
 第八章 修观的五清净 第三节:度疑清净
 第八章 修观的五清净 第五节:行道智见清净
 第三章:修行四十种业处的方法 第六节:一界差别
 第二章:定学的一般教导 第三节:修定的共通方法 第二项:四种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0一集[栏目: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空法师]
 走上智慧型的佛法(上)[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相应23经 独子经[栏目:相应部 17.利得恭敬相应]
 酷爱垂钓,吉相变凶[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07-099生命的觉醒[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共修的方式与步骤[栏目:杨云唐居士]
 闲话暑假[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