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六章:五蕴─慧地之一 第二节:识蕴 第三项:八十九心的十四作用
 
{返回 清净道论导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00

第三项:八十九心的十四作用

八十九心有十四种作用,换言之,八十九心可分属于十四作用。它们的关系可以整理成表三。以下依表三的次第解释十四作用,各作用有那些心,参见表三。

表三:八十九心的十四作用(NOTE:待补)

〔1〕 结生:连结新生与前生。

〔2〕 有分:结生心入胎息灭之后,接着即是有分。有分识如同生命流,

保持个体生命的相续。

〔3〕 转向:

当对像击触六根,有分受到波动,波动灭后犹如有分断绝,接着转向于对像,这就是转向。有五门转向和意门转向。这是认识过程的开始,认识过程包括3-13这十一种作用。

〔4〕 见、

〔5〕 闻、

〔6〕 嗅、

〔7〕 尝、

〔8〕 触:前五识作用经验到感觉与料。

〔9〕 领受:领受前五识感觉到的对像。

〔10〕推度:推度所领受的境,调察、推论、度量之。

〔11〕确定:

确定所推度的境,确定、定义、决定之。9-11这三种作用只发生于五门转向的路径上,不发生于意门转向的路径上。3-11这八种作用都是由无因心的活动,也就是这阶段还没有决定善恶,只有苦乐等感受。下一种速行作用就开始决定善恶。

〔12〕速行:

心快速地行于前一对象上。

五门转向的路径,速行心有二十九心,心包括八个欲界善心(1-8)、十二个欲界不善心(22-23)、九欲界唯作心(72-80)。意门转向的路径,不经历4-11的八种作用。若属欲界的意门转向,接着就是同于五门转向的二十九欲界心的速行作用。若属种性心,色界的有十心,五善(9-13)和五唯作(81-85);无色界的有八心,四善(14-17)和四唯作(86-89);出世间的有八心,四道心(18-21)和四果心(66-69)。

〔13〕彼所缘:

在速行之后,也就是注明速行的对像。彼所缘是认识过程的结束,之后又回到转向作用,开始另一次的认识过程。

〔14〕死:

一生的有分结束,就是一般的死亡。在彼所缘之后,如果又回到新一次的认识过程,过去有分、有分波动,…就不是死。从死之后再结生,有分,…死。有情就是以这十四种作用在三界中轮回不断。

只有阿罗汉在死心灭时,即出离三界。

十四种作用的四到八是五识作用,若识为一作用,则成十阶段。中国传统佛教有所谓「上座部立九心轮」,就是对十四作用的误称。


{返回 清净道论导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六章:五蕴─慧地之一 第二节:识蕴 第四项:心路历程
下一篇:第六章:五蕴─慧地之一 第二节:识蕴 第二项:八十九心的不同分类
 第三章:修行四十种业处的方法 第六节:一界差别
 第八章 修观的五清净 第五节:行道智见清净
 第八章 修观的五清净 第二节:见清净
 第六章:五蕴─慧地之一 第二节:识蕴 第一项:解释八十九心
 第二章:定学的一般教导 第三节:修定的共通方法 第一项:修行至初禅的三..
 第一部份:戒学 第一节:戒学的一般教导
 第八章 修观的五清净 第四节:道非道智见清净 第三项:生灭随观智..
 第二章:定学的一般教导 第三节:修定的共通方法 第二项:四种禅..
 第三章:修行四十种业处的方法 第四节:四无量心
 第六章:五蕴─慧地之一 第一节:色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一章 佛道品[栏目:妙华法师]
 《楞严经》是诸经的骨髓[栏目:宣化上人]
 心经 [藏译][栏目:经论著作]
 二三四 阿西达布妃本生谭[栏目:第二篇]
 一生修持 回向净土 (隋 法喜)[栏目:释门法戒录]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3)[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三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
 别自惰,真聪明不在嘴巴上[栏目:看开]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栏目:新编佛教念诵集]
 纯正密典研究[栏目:陈士强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