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一章 佛道品
 
{返回 妙华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88

第十一章 佛道品 
 

  菩萨发心共有二种:一、上求佛道,二、下化众生。在上一品中专门阐明如何广度众生,在这一品中,阐明怎样上求佛道。这就是这一品的来历。
  佛有二个含义:
  一、自我觉悟。
  二、使他觉悟。
  道也有二种:
  一、虚通、自在、无碍;
  二、关闭众恶之门,使各类邪恶不在心身自由出入。
  在此,佛是能证的人,道是佛所证的法,名字虽然有二个,但体是一个。即“觉虚通为道,即觉虚通义名佛“。故此,这一章名为佛道品。
  这一品共由三部分组成:一、示明佛道;二、说明佛种;三、辩明眷属。

  一、示明佛道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通达佛道?”维摩诘言:“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佛说法度众生的通途是三归五戒四摄六度,即修善法得善报,行恶法得恶报。五逆十恶通三途,戒善禅定通人天,四谛十二因缘通二乘。就是说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诸佛说法度众生的正范。而在这里,维摩诘却回答得使人吃惊,竟然说“非道是佛道“,这并不是说维摩诘不通佛法的正范,而是他一片苦心,为了让我们明了法界的本来面目,即:“法界之中,是非双泯,邪正同趣,“细语粗言,皆成第一义谛。正因为这样,才能顺逆常顺,无所阻碍,正是龙象蹴踏,非驴所堪。
  又问:“菩萨云何行于非道?”答曰:“若菩萨行于五无间,而无恼恚,至于地狱,无诸罪垢;至于畜生,无有无明骄慢等过;至于饿鬼,而具足功德;行色无色界道,不以为胜;示行贪欲,离诸染著;示行嗔恚,于诸众生无有恚碍;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伏其心;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乃至小罪,犹怀大惧;示行嗔恚,而常慈忍;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示行乱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痴,而通达世出世间慧;示行陷伪,而善方便,随诸经义;示行骄慢,而于众生,犹如桥梁;示行诸烦恼,而心常清净;示于诸魔,而顺佛智慧,不随他教;示入声闻,而为众生,说未闻法;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众生;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示入形残,而具诸相好,以自庄严;示入下贱,而生佛种性中,具诸功德;示入羸劣丑陋,而得那罗延身,一切众生之所乐见;示入老病,而永断病根,超越死畏;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示有妻妾彩女,而常远离五欲淤泥;现于讷钝,而成就辩才,总持无失;示入邪济,而以正济度诸众生;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文殊师利,菩萨能如是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非道,即不合乎客观规律的思想言说,也就是违背真理的去行事,所谓背道而驰。
  有三种内容:
  1、烦恼;
  2、恶业;
  3、苦迫。
  经文中从五无间地狱、畜生至饿鬼,以五逆十恶的非道通于佛道,意在树立“染净俱行“的大乘法门,即:在五浊恶世的烦恼苦迫中,体悟佛法的第一义谛。共分三个阶段:
  1、对治门,断除一切恶,广行一切善。如以上经文所说:“不善不生,善法不灭“。又即常言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断恶向善向上。
  2、息相门,远离和超出善和不善的相对,不立一法。如《金刚经》所言:“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3、立相门,这是和前二种截然不同 的修行法门,即“染净俱行“,不舍一法,在烦恼中大做佛事,救度众生,成就佛法。
  修行本来行净行是人所希望的,为什么要行于非道呢?这是专为对治二乘人“畏染偏净“的毛病,以使他们回小向大领悟“非染非净,是菩萨行“。而且在菩萨所化的众生当中,也有染有净,如果仅仅度净弃染,这就和菩萨不舍众生的本怀不相应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避苦向乐,提起烦恼困惑,终是将其和黑暗等联系在一起。其实,痛苦、烦恼和磨难,正是生命成长的阳光和土壤,生命因其变得坚强而智慧,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
  在修行的过程中,种种痛苦和磨难,培植了我们的同情心和慈悲心,同时也使我们由此洞彻到事物的本然,悟到事物的本质。
  经文中从色到无色,是以十善禅定的非道,以此示入其通于佛道。凡夫和外道以为生到色界天和无色界天,就是一种解脱,其实,依然在六道之中,福尽还堕,不是究竟的解脱之道。目前社会上所流行的所有没有传统文化根基的功法,不出附法外道和相似佛法之类,这在佛教的发展史上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事。贪恚痴是众生普遍的精神障碍,也是堕到地狱恶鬼畜生三途的因子,从正修来说是要出离的,但是菩萨以方便力,示现贪欲等而远离染污,如出水芙蓉一般,与众生和光同尘。这也正是菩萨和罗汉在功德上的差别之处。如《妙法莲花经》中的常不轻菩萨,就是我们在五浊恶世修行的典范。有人轻慢他,诽谤他,他说,我不如你们,你们都是菩萨,当来之世你们都能成佛。又如文殊和普贤的化身,寒山和拾得,他们示迹人间,活得解脱自在,不被人间的名利、烦恼所困,以口宣法,以身示法,教育救度众生,也是我们光辉的典范。
  从悭贪至愚痴,是以六种蒙蔽我们真心的非道来示入佛道。即在和芸芸众生的交往中,虽然示现出象众生一样贪心悭吝的样子,实则可以舍去一切,当然包括心身性命。在和众生共同的生活中,示现破戒的外象,实则心中连极小的过失也不曾有所犯。正如《梵网经》所说:勿谓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所以,这种逆行菩萨的所作所为,如果没有广大的愿力,度生的方便,谁敢有这番做为?菩萨在现实生活中示行懈怠、乱意等也是这个道理。

  二、示明佛种
  为什么偏要问烦恼为佛种性呢?因为二乘人力图断烦恼以证取涅槃,不能发心作佛,所以不是佛种。为了叹大褒圆,今偏斥小乘,有意说有烦恼人名为佛种。
  于是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何等为如来种?”文殊师利言:“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种,贪恚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入为种,七识处为种,八邪法为种,九烦恼为种,十不善道为种。
  维摩诘问文殊菩萨什么人才是如来的种性,这并不是说维摩诘不知道,而只是明知故问,使修道的方法(逆行)和成道的人(正因)不相抵对,以资印证。因为一般人对于正道和非道的道理,以及辩证关系,一时很难彻底明了,希望文殊能为到会的各位将“烦恼即如来种“的深刻道理阐明。文殊果然和维摩诘心心相印,说出如来种性不离烦恼的道理,使到会的各位深受教益。从教化的方法上来讲,前文以“行邪达正“为方便,怕人生起疑心,现在明知故问文殊,因“人异解同“,后学理应信受。
  起句文殊回答,有身为种,是指凡俗的五阴有漏身,虽然是众恶之本,同时又是众善之源,都可以成佛作祖。有身是因为有身见,身见是三有之本。破除身见,打破五阴之身悟到斯身如幻,从而契入法界,转身见为佛见,发心求佛,即此身不就是佛种吗?
  无明和有爱,是由过去的无明为因,现前的爱心为缘而生发的.因缘会合便有烦恼,烦恼的体性便是无明和爱。了达这二法都是因缘所生,就和如来种性一如了。
  无常的事物认为是有常,苦的事物认为不苦,无我的事物认为有我,不于净的事物认为是于净的,这就是凡俗的四种颠倒认识。因为执迷在颠倒之中,而不得觉悟。如果能反过来以顺于如来的正见认识事物,便是如来种。
  五盖就是贪欲,嗔恚,睡眠,掉举,疑惑这五种东西,之所以叫五盖,是因为这五种东酉能遮蔽覆盖我们的真性。仅以贪欲为例,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如果贪心炽烈,名利当头的时候,他就很难保持一个冷静的头脑,和一颗平常心。对于修道人来说,失之一物,增之一道。损之又损,才能与“空“的大道相应。这五种都是凡夫的精神现象,其中睡眠一般人不会认为是什么不好的事,其实,也是心理惰性的一种表现,即烦恼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如果说睡眠是以昏沉表现烦恼的话,掉举则是以轻举妄动来表现烦恼的,是生命不能安住本真的两种相反的表现。菩萨以其大智,明了这五种精神现象和其它事物法则一样从缘而生,了无自性。即五盖的当下体认真如自性,当然如来种也就在其中了。
  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之所以叫做入,有窗口之意,外部的形色,无一不是通过这六个渠道,收摄在意识深处,实则它们只是工具而已。通常称它们为六贼是不大公平的。“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正是说的修道人从六根入手见到真性的情境。《楞严经》中的观世音菩萨也是从六根门头入手,返闻闻自性而悟入法界真如。至此,六入不就是如来种了吗?
  且看梅花尼的悟道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从这首悟道诗可以看出,习静尼师就是由“嗅“梅香而悟道,《柳亭诗话》的作者宋长白说她已“得禅机三昧“,评价是很高的,也被当成悟道的公案常常提及。由此可见,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既可以根尘相接而悟道,也可根尘相接而迷心。正所谓落花流水,风声雨声皆是佛法。
  相传布袋和尚有诗说:“低头觑破水中天,摄住六根向福田。世人只知向前去,原来退步却向前。”也是教人在六根门头修佛法,只是世人不会,并没有其它出人意料的手段。
  七识处即众生七识的住处,它们分别是:欲界的五趣杂居地是一识处,色界的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的定生喜乐地,三禅的离喜妙乐地,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合起来共七识处。菩萨虽处五趣杂居之地,但不耽住于五欲,如出水芙蓉。更不贪眠于禅乐之中,而是定水清明,彻见自性。依此类推,故言七识处是如来种。吉藏在义疏中说:识所乐生,识所安住,故名识住。
  以上两段是从众生的生死因上,和众生的生死果上来说可以为如来种。以表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大乘至道。
  八邪法即八正法的反面,也有人认为是:我人众生寿者断常有无这八种是八邪法。至于九恼处,则是把爱我怨家,憎我知识,恼我已身的三种,合一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成为九恼处。世人以此处为恼害处,菩萨却以此处为成就如来种的温床。在现实生活中,善言善语往往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反而恶言恶语成了激励人们上进的无上法宝,越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我们的意志会变得更坚强,智慧会更加犀利。从修道来说,顺境和增上缘是一般人修道的通途,而逆境却是大乘菩萨的试金石。这些也只是从妙用这一方面来立说的。从体上来讲,九恼处也是缘生缘灭,罪性本空,冤亲平等,悟此,同样可以入于如来的毗卢性海。这岂不是如来种乎?
  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
  以要言之,就是总结概括起来说,六十二种不正确的见解和一切的烦恼都是如来种子。意在张扬凡俗是佛种,而真佛非佛种。太虚大师总结说:佛种从缘起,最初欣求佛道之心,即如来种,而彼最初发心者,实具足一切烦恼众生,非佛非菩萨,尤非二乘圣人。故曰:一有身,二惑,三毒,四倒,五盖,六入,七识处,八邪法,九恼处,十不善道,以至一切烦恼,皆为佛种.畏烦恼,离生死,住无为,守空寂,则不能生佛功德(维摩诘经讲义第十一)。
  注一:四颠倒:1、于身不净计净;2、于受非乐计乐;3、于心无常计常;4、于法无我计我;
  注二:七识处:五趣杂居识处;离生喜乐识处;定生喜乐识处;离喜妙乐识处;空无边识处;识无边识处;无所有识处;
  注三:八邪法:我;人;众生;寿者;断;常;有;无;
  注四:九恼处:爱我怨敌(过去);憎我亲友(现在);恼我自身(未来);
  曰:“何谓也?”答曰:“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污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
当时到会的弟子中必然有人会有疑问,维摩诘深知其意,代众生故设此问。“佛为至极之慧,而用众患为种(吉藏注)”,这一疑情是值得我们一破的。反过身来的时候,便是我们圆通无碍的时候。无为就是涅槃,因为在唐前后译经的时候,在中文词汇中没有相对应的词语来表达。大乘佛法以不住在涅槃中为真正的大涅槃,所以,如果认为有涅槃可见可证,便落入小乘之道,不会发起真正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了。同时,于法也有染著了,这就象缺水的高原、陆地,是生不出莲花的。反而,在低下的、潮湿的、充满污圬的地方才会长出鲜艳夺目的莲花。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也正是在这样的地方得到显现。大乘菩萨正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
  在此,心证无为涅槃,喻之高原,莲花比喻菩提心。莲花必然生出果实,菩提心必成佛道。污泥比喻凡俗,既能发爱种,必能发佛种。不是蕉芽败种,才是最宝贵的。蕉芽败种是佛所呵斥的。现实生活的苦难,往往激发出人的智慧,使人悟入佛法。五欲的生活享受却往往使人迷昧、沉沦,远离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众生生于苦海中,有可能一念回光返照而觉悟佛法,二乘人一旦住于涅槃,便无由出期了。苦难是智慧之母,故经文中言:烦恼泥中才有众生起佛法想。下巨海得无价宝,须入烦恼海得大智宝。这段经文思想的辩证,文辞的优雅,可以说是佛经中的名言佳句了。
  又如植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坏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无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于我见,如须弥山,犹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终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为了将事理阐明,又用空中不能种植,只有变质变坏的地里才会生长物种来作比喻,意指滞空住寂不能生起大乘佛法,在烦恼的污泥中才会认识佛法的真理,实践体证佛法。俗话说:薪高火大,水涨船高。凡夫虽然我见如妙高峰一样,也会发起菩提心来。因此说一切烦恼是如来种。就象下海的商人,他如果只在浅海中作业,怕担风险不愿到深海中去作业,他理所当然的不会采拮到巨大的宝贝。修道的人如果怕生烦恼,不敢深入生活,或逃避生活,以为在泉边林下才可取证道果,则不能如佛陀一样获得一切智。由此看来,烦恼不但不可怕,反而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我们所需要做的是,正确的认识生活,正直的面对人生,由此也可见出大乘佛教积极而又理智的入世精神。
  尔时大迦叶叹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快说此语,诚如所言,尘劳之俦,为如来种,我等今者,不复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无间罪,犹能发意,生于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发。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复益,永不志愿。
  大迦叶在佛陀的十大第子中是苦行第一,灵山会上佛陀拈花,迦什破颜微笑,得付心法。在此,大迦叶之所以欢天喜地的叹言善哉善哉,一方面是因为听文殊说一切烦恼是如来种,这样的道理实在是深奥难说,可是文殊却能说;二是入于偏空守寂的法位,不能再生起大乘佛法,这样的理难知,文殊却能知。二乘罗汉们一向沉空守寂,这恰如坏了眼根和耳根乃至意根的人,不能触物生意。坏了五根人比喻二乘住涅槃者,五欲比着大乘佛法,二乘趣证偏空,对于大乘佛法永远不能弘扬,对于佛法没有大利益。
  但是迦什听了文殊这段理论,已经“自知已心微弱,不能发大道意“,为自已不堪大任而悲伤。
  五无间是由众生罪业感生的地狱,无间有四个含义:一、前念舍此身,紧后一念受地狱报。二、身形无间,阿鼻地狱,宽八万由旬,一人入者则身变满,没有空余,故名无间。三、寿命无间,在地狱中多次生死,没有间隔,故名无间。四、受苦恒续,唯苦无乐。
  此一段经文在太虚大师看来是:大迦叶与文殊师利合唱,其所以奖励尘劳之俦,发大心者至矣。愿居尘劳者,勿生退屈,而辜负迦什之苦心也。据实小乘证涅槃者,亦非不能回向大乘。但以生死之畏既离,亲爱之恩先舍,无足生其欣厌,起其慈悲,又有涅槃之安,三昧之乐之可自居,故未易回心耳。   
  是故文殊师利,凡夫于佛法有反复,而声闻无也。所以者何?凡夫闻佛法能起无上道心,不断三宝,正使声闻,终身闻佛法,力无畏等,永不能发,无上道意。”
  凡夫听闻信受佛法,发菩提心,能绍隆佛种,则为报恩。这是失而复得,得而复失,是有反复的。而二乘人则不同,可以说是“一劳永寂“的,是没有反复的,这就没有失而复得的希望了。在有些情况下,凡夫有可能发大心,证大果,说大法,使三宝绵延不绝,而声闻则不然,纵使给他说十力四无畏等,他也是不能接受的。要他们发无上道意,也是缘木求鱼了。

  三、摄尘缘为佛事
  尔时会中有菩萨,名普现色身,问维摩诘言:“居士,父母妻子,亲戚眷属,吏民知识,悉为是谁?奴婢童仆,象马车乘,皆何所在?”
  普现色身是一位菩萨的名字,因为他能于十方法界普现色身教化众生,又能于自已的色身中普现十方法界,有这样的神力,所以得名。维摩诘是一位大富长者,自然应该有自已的父母、妻子、儿女以及亲朋好友。这位菩萨现在问说:你的亲朋好友都在什么地方呢?我们怎么没有见到?对于菩萨们来说这显然是明知故问。其含意有二意:
  1、从远的讲,为维摩诘空其丈室暗故铺张,以引出“空“义。
  2、从眼下讲,在问答中,阐明通达佛道的义理,即入世和出世的圆融不二。并指示出菩萨之所以能够遍入一切邪道,是因为具备了众德。
  于是维摩诘,以偈答曰:“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出。
  维摩诘真是智慧无碍,辩才无碍,即通达佛法,又通达世法,他见菩萨们问这样有意义的问题,便“随物所乐“的用长行和偈语等方式来宣扬佛法。
  偈语的思想内容共分四部分:
  一、从正面回答普现菩萨提出的问题。
  二、阐明体用不二,功用无方。
  三、称叹.
  四、劝发心。
  (一)、正答佛法眷属
  在南传佛教的《月上经》中说,维摩诘俗姓雷,儿子叫善慧,妻子叫金姬,女儿叫月上。在季羡林所注的《大唐西域记》中,也说到玄奘法师在印度时,亲眼看到了维摩诘示疾的故居。
  在此普现虽以世间的亲朋而问,维摩诘却以出世间的法眷相答,看是答非所问,实则是为了让众生因迹悟本。
  菩萨以智慧为生命的根本,这个根本是性具的能够内照的实智,即般若之智。般若清净而又妙湛,必假权巧方便才能实现。方便有二义:
  1、解空而不取证。
  2、实相无相之理甚深,一般人很难信受,需要以方便诱引,才能得悟。
  吉藏法师说:“前明顺理之巧,此辩适机之妙,胜于实智,故称为父“,又因为虚实相生,动静相宜,空有相资,所以以父母为喻。佛和菩萨,一切导师也由此而生。
  折衷疏说:证真(实智),所以助悲离染,涉俗(权智),所以助智行悲。悲行于外,如父亲主持外政。智冥于内,如母亲主内务。智满悲圆,成就正觉。我们修菩萨行不外上求佛道(大智)以利他,下化(权巧)众生以利他,以期悲智双运,权实并行,福慧具足。
  法喜以为妻,慈悲心为女。善心诚实男,毕竟空寂舍。
  俗世以贤妻良母为美好,为欢喜,如能了悟诸法的实相,则能生起欢喜,所以将法喜比喻成妻子。也有菩萨顺于法行,不违不抗,相依为伴之意。
  女儿其性柔弱,虚盈易于适外,在此比喻菩萨的慈悲之心。因有如女儿一样的慈悲,就能“随物入于生死”,和众生和光同尘。折衷疏说:“慈悲者,女德柔顺,承敬无违。菩萨慈悲,与物无争”,也是这样的。
  “诚实男”有三义:
  1、质直无曲。
  2、力有强用,以降伏众魔。
  3、绍隆继承佛种。
  诚实固然没有错,但因 男儿有善有恶,所以以“善心“加以区别。
  “毕竟空“有四义:
  1、无患可障。
  2、悟空,无德不备。
  3、寂灭永安。
  4、体性深博。
  以上所标识的四空义的实境是至人(圣人)所栖之处,故称为舍。前面的内容以明智度,现在以显空慧,张扬其德。
  弟子众尘劳,随意之所转。道品善知识,由是成正觉。
  弟子,是洒扫庭院,打水劈柴,服役于我的人。八万四千尘劳亦然。凡夫为尘劳所转,菩萨能转尘劳。从这个意义上讲,尘劳众生是真正意义上诸菩萨的弟子,他们随着菩萨的教化,以转恶而从善。
  世间的知识,可以增进我们的学问,提高我们在人世间的道德和修养。出世间的三十七道品,才能够“开涅槃门,离生死路,义同三益。”所以三十七道品是我们的善知识,藉由三十七道品,我们可以降伏其心,成等正觉,获得真理。
  诸度法等侣,四摄为妓女。歌咏诵法言,以此为音乐。
  “开悟由师,夹持须友”,以六度为伴侣,远离六蔽。以四摄法如承和柔顺的妓女常随身边,以善顺众生。歌咏三宝,宣布法音,乐不可言。
  (二)、明佛法资具
  总持之园苑,无漏法林树。觉意净妙华,解脱智慧果。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浴此无垢人。
  总持本是指在修行中,对经咒的学修,总而不遗,持而不失。这正如一个多彩多姿物产丰富的大园林,里头花草树木奇山曲水,美不胜收.没有污秽,没有毒草。在这个纯一不杂的园林里,鲜花和秀草得到了保护,而杂草和毒草得以清除。有总持善法不失,使另恶法不生之义。所以吉藏法师说:“普遮恶令不生,如园之除秽。遍持善令不失,若园之有众物”。
  修行的法门有无量无边,不可尽数,但无非是为了摄受我们的心身。正如人世间的园林,是人们的栖心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可怜有的众生心性弱小,只忙于选择工具和方法,而忘失了目的。
  无漏是相对于有漏讲的,一切有求的,有为的,也就是有动因的,都是有漏的。漏,是漏失法财之意。反之,则是无漏的。故此吉藏法师说:无漏根深,不可倾拔。无漏之理,高耸扶疏“,因其如树有阴蔽烦恼之意,故称为树。   
  菩萨的法园里,不但有无漏的法林,而且还有七觉意的清净妙华。“华“和“花“在古文中是通用的。华有三义:
  1、感生果义。
  2、清净义。
  3、庄严义。
  维摩诘居士就是这样漫步在法林中,欣赏着七觉净花,调和心意,净化头脑,明利智慧。
  七净花有七个方面的意义:
  1、戒清净,三业无秽。
  2、心净,制烦恼,断结使。
  3、见净,见法真性,不起妄想。
  4、疑净,见解深广,没有疑惑。
  5、分别道净,见非道便舍,见善道便行。
  6、行断知见净。
  7、涅槃净。
  上文“花”为因,下文“解脱”和“智慧”是果,这个果是指二种:解脱是无为果,智慧是有为果,如此以示体用圆满。
  八解,即八解脱,又名八背舍。背舍即背尘合觉之义。修八背舍,得八解脱。浴池中的水能洗去我们身上的污圬,八解脱如水,能除去我们心上的热恼,离众惑垢。
  上说能除烦恼之圬,“必贮以禅定之水,布以七净之花,无圬主人以无浴之浴,浴于其中。定水净花者,谓禅定寂湛如水,七净晶莹如花,能破烦恼”(折衷疏卷四)。
  注七净华:戒净;心净;见净;度疑净;分别道净;行断知见净;涅槃净。
  七财宝:信;进;戒;惭愧;闻;舍;定慧。
  四魔:欲;身;死;天。
  象马五通驰,大乘无有上。调御以一心,游于八正路。
  菩萨犹如象马驾驰着五种神通的大乘之车,以清净心为导向,奔跑在八正道的路上,精进不息。
  在此,我们会发现,为什么不提六通,而只讲五通呢?原来菩萨的本怀是不舍众生的,他还要留惑润生。如果他清清净净走了,众生便无由得度。菩萨必须表现出和众生一样的在烦恼中生活,众生才会以菩萨为向导。这正是先以欲钩牵,令其归正道的理论依据。
  折衷疏说:五通运用如象马,大乘的运载之功如车,“然非善调”,哪能远行呢?如果不善于驾驭的话,“焉至道场”?所以必须“一心为本”,“应用随宜”,才能策进于八正道的路上。
  罗什法师对“一心”的解释是:道有三品,一发动,二摄心,三名舍。如果发心过猛过大,反而会出现心散的情况,这时候就必须摄心,摄心如果太过,又会沉没,所以精进令心发动,动静相适,才是对的。舍,是调御的意思,比如“善御”,“迟则策之,疾则制之,迟疾得宜,放之令去也”!
  相具以严容,众好辞其姿。惭愧之上服,深心为花蔓。
  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不能以形象的好坏来选择朋友,但是人的相貌,确实从一个侧面,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社会家庭环境和本身的修为。菩萨虽然不贪恋华贵的服饰,和美味佳肴,但因为他久植善本,感生得内外庄严,具足相好,又有上好的服饰,众生见之,必生信仰敬爱之心。我们在各名山大寺、碑塔石窟中,见到的菩萨像都是花蔓饰首,珠宝俨身,以别于罗汉,这正反映出菩萨不舍众生的本怀。“惭愧明息恶,深心信乐,故能修善”(吉藏语)。将惭愧心置于上首,以惭愧服为上服,说明在众善中“惭愧”的重要性。
  富有七财宝,教授以滋息。如所说修行,回向为大利。
  菩萨拥有七宝财,即:信、戒、闻、舍、慧、惭、愧。因为通达诸法实相,信心清净,信念专一,又能持戒止恶,得以众善生长。其中前五个是财,后二为守财人。世人以玉帛等为财,而菩萨以七法为财。世间的财宝有散尽之日,菩萨的七宝财没有用尽之时。菩萨并以此教授众生,使之七宝之财增长,故名“滋息”。滋,是滋生,生长之意。息,是繁衍生息之意。继而,众生仅以此如说修行还是不够的,并要将此众善回向于佛道,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大利。在此以别于三有、二乘的小利。
  竺摩法师的《维摩经讲义》中列举的七法财略有不同,列出以增长见闻。
  1、闻财。
  2、信财。
  3、戒财。
  4、定财。
  5、精进财。
  6、舍财。
  7、惭愧财。
  并指出菩萨以此七圣财为本,教授一切众生,使众生也得此七宝财,并以此七宝财所获得的利益回向无量众生和无上菩提,这比起世间的有钱人建起几所慈善设施的功德要大得多了。
  四禅为床坐,从于净命生。多闻增福慧,以为自觉者。
  世人为避地下潮湿,毒蛇之类的叮咬,伐木为床,以求安乐。菩萨则以四禅为床,以示下界之苦。
  苦即是三种患:
  1、离毒螫。
  2、离尘垢。
  3、离湿冷。
  这是世间的三患。
  以四禅为床,则能离众生三种过患:
  1、离嗔恚毒。
  2、离贪欲尘。
  3、离睡眠冷。
  修行人离此三毒安稳快乐。
  同时,也不为了活命而不择手段的坑蒙拐骗、烧杀抢劫的事。更不以十种邪命而自活。以正当的,对众生没有伤害的生存方式来生活。又,吉藏法师注说,“净命”就是持戒,由持戒而得禅定,所以叫“生”。言外之意,不持戒则是死。不是生命的生死,而是法身慧命之死,断善之死。因为有定无慧,堕于痴禅。所以必须广学多闻,以增智慧。古代印度富贵人家,睡眠醒来时,乐师先奏一段乐曲,以使其清醒。菩萨安稳四定,则以多闻法音,觉其禅寝。
  甘露法之食,解脱味为浆。净心以澡浴,戒品为涂香。
  菩萨真是令人颂扬,以甘露为食,解脱为浆,清净心为澡,戒香为涂香,实在是妙不可言。
  罗什法师说解脱有四种味:
  1、出家离五欲味。
  2、行禅离愦乱烦恼味。
  3、智慧离妄想味。
  4、涅槃离生死味。
  戒香为五:
  1、戒香。
  2、定香。
  3、慧香。
  4、解脱香。
  5、解脱知见香。
  摧灭烦恼贼,勇健无能越。降伏四种魔,胜幡建道场。
  烦恼蒙蔽我们的法身慧命,因其具有隐没和偷盗的性质,如小偷一样,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心的光明。现在我们为了保护自已的法身慧命,必须以智慧为武器,将烦恼摧灭。通过自利灭见思惑,通过利他灭尘沙惑,通过证法身灭无明惑。   
  菩萨在断烦恼和降伏四种魔时,所表现出的无私无畏的精神风范,是凡夫和罗汉不能望其项背的,故此叫“无能越”。四魔分别是:天、死、欲、惑。对于烦恼和四魔,有伏断和灭断二种方法。“摧灭”是灭断烦恼。
  在古印度的风俗中,两军作战,胜者将自已的战旗高挂在占领的疆土上,以示胜利。菩萨和修道人在灭断四魔以后,也在法身道场中高树胜利的法幢,以示正法的胜利。
  (三)、示佛法的大机大用
  虽知无起灭,示彼故有生。悉现诸国土,如日无不见。
  菩萨虽然知道无生和寂灭的道理,但众生未度佛道未成,还是要加行用功的修因,不能因为悟到无生和寂灭的道理而无所事事。“悉现诸国土”,正是他依报的庄严,以此来显示正报的庄严。只要菩萨示现,有缘的众生,就会有目共睹。
  这段经文大致分两层意思:
  一、称叹菩萨二慧巧用。一种是“无起灭“的实慧。一种是“无不现“的方便慧。有此二种慧,便有度众生之心,也有度众生之能。
  二、显现“神通益物”。菩萨知到法界如如不动,证得法身,不生分别。为了教化众生而又神迹妙用,无处不现,一理一事正是一般修道人不能圆通之处,恰巧也是用功办道须着力处。
  供养于十方,无量亿如来。诸佛及已身,无有分别想。
  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过去现在有无量众生成佛,未来世还有无量众生当成佛,菩萨从不间断,毫不厌倦的供养,但是他从不做功德想。因为他深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既表明“尊卑宛然”,又昭示“师资不二”。
  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众生。   
  菩萨证知常寂光净土是无形的,清净法身是无相的,佛土和众生都是空无所有。但是空中不空,具足恒河沙的功德。如此,才能不落断见,以所修三土功德自他庄严,以化报二身来教化众生。故此,折衷疏说:“虽知一偈,了众生国土皆空”,但,“不住于空,而严土化生”。
  吉藏法师则说:以上是明供佛之理,现在是明下化众生之道。再此就“空”和“有”显示权实二慧,即明知依报和正报皆空,但不失方便,庄严自他,以化导众生。
  诸有众生类,形声及威仪。无畏力菩萨,一时尽能现。
  在此以下的几个偈中,专门称扬菩萨的神通妙用,即方便度生的本领。这一偈首先就菩萨在众生世间如何显示神通妙用,方便度生而论。
  菩萨为了化导众生,以十力四无畏等本领,能在一时显现三乘六道的各种形象,以及音声和威仪。就象前面的普现色身菩萨一样。这也是菩萨证得普现色身三昧的明证。   
  觉知众魔事,而示随其行。以善方便智,随意皆能现。
  菩萨以其“火眼金晴”,随时随地能够觉知众魔的起心动念,但是为了教化他们,菩萨依然要和他们一起共事,并以方便智在其不知不觉间,受到教育,使之归心佛道。一般修行人对于魔可以说是谈虎色变,可是菩萨,从不舍众生的本怀出发,知难而进,这正揭示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古训。
  在本经中就记载了魔王用天女诱惑持世,被维摩诘捉住,并传以无尽灯法门,使天女和魔王得到教益的事迹,这对我们的启发应该是巨大的。   
  或示 老病死,成就诸众生。了知如幻化,通达无有碍。
  菩萨已经断了生老病死的根源,为了教化众生,他也示现出生老病死的样子,让众生从他的身上悟到色身如幻如化,从而远离得失、名利和争斗。维摩诘本人,正体现了菩萨,不舍众生,入于红尘,救度众生,示老病死的生平事迹。
  或现劫尽烧,天地皆洞然。众人有常想,照令知无常。
  众生由于心智的局限性,以为主体世界和客体世界是恒常的,故此,菩萨为了将此心身世界和大千世界的真实相状揭示出来。一方面示现生命的生老病死,一方面示现世界坏灭时劫火燃烧,天地空洞的样子。众生往往是平日不烧香,监时抱佛脚。太平时世,放纵心身,贪图色声,造诸恶业,劫难来时,反而生起向善之心。此时菩萨观“苦”之机,施“空”之教,将众生摄归佛道。   
  劫,是劫波的省称。意为:时分,即时间。短至一刹那劫,长至无数微尘劫,都叫劫。我们通常所说的“劫“,是就娑婆世界的器世间说的。有三意:
  1、小劫。是以阎浮提人寿来计算的。从八万四千岁每过百年减除一岁,减至十岁。再从十岁每过一代倍倍增加,再增至八万四千岁。如此一减一增,为一小劫。减至十岁前有瘟疫饥饿兵刀三灾。人死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叫小三灾。
  2、中劫。积二十小劫为一中劫。中劫是人世间能够生存的期限。
  3、大劫。合四个中劫为一大劫。是这个世界经历成住坏空,各二十个小劫的期限。我们现在生活在住劫,住劫共二十劫,满此入于坏劫,人类和有生命的东西先空,然后植物矿物也随之坏灭。
  至时有三种大灾:
  1、水灾。
  2、火灾。
  3、风灾。
  无数亿众生,俱来请菩萨。一时到其舍,化令向佛道。经书禁咒术,工巧诸技艺。尽现行此事,饶益诸众生。世间众道法,悉于中出家。因以解人惑,而不随邪见。
  菩萨知已知彼,百战百胜。知道众生对于能够滋生的书咒工技很感兴趣,他也营营于此,为众生谋福利.世间有人随外道出家,他也混迹于外道之中,并以佛理的正知正见开导他们。不但自已不堕邪见,还要让外道生起正见。这正如《持地经》中所说:“菩萨求法,当于五明处求”!   
  或作日月天,梵王世界主。或时作地水,或复作风火。劫中有疾疫,现作诸药草。若有服之者,除病消众毒。劫中有饥馑,现身作饮食。先救彼饥渴,却以法语人。劫中有刀兵,为之起慈悲。化彼诸众生,令住无诤地。若有大战阵,立之以等力。菩萨现威势,降伏使和安。
  此段经文是说,菩萨不但能以种种性相化度有性的众生,而且也能以种种方便化度权现器世间,即无情世间。使“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关于无情也有佛性,也能成佛的说法,在历史上有很大分歧,也曾引发了一场大辩论,这也是见怪为怪的事。东晋时的道生法师就主张阐提也能成佛。因为他认为,如果阐提不能成佛,便和佛性平等的主张有矛盾。“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公案就源于此。
  日月地水火风都是些无情之物,在劫难的时候,菩萨为了救度众生,也显现成它们来治疗众生的疾苦。正如怡山然禅师的《发愿文》中所说:饥馑时化作稻粮,济诸贫馁。疾疫时而现为药草,救疗沉疴。
  如果世间的众生因争斗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战争,菩萨便以神通之力,使战争的双方势均力敌,不能战争。并做一个不顾生命安危的和平使节。
  五台山邓隐峰曾多次力参马祖和石头希迁的法席。后来在马祖的启发下开悟。隐峰禅师冬居湖南的衡山,夏至五台山。唐元和中,禅师欲到五台,见两军打仗,一时难分胜负,便掷锡空中,飞锡而过,一解战乱之患。军中有人梦中境界正和此情景暗合,知此两军争斗之心顿消。禅师至五台后,以为显现神通有惑众之嫌,便欲示寂。在金刚窟前,他问同道说:你们见过坐化、卧化(死)的,还见过站化的没有。回答说:有。师又问:见过倒立着的没有?回答说:没有。师便立而化去,其衣平贴身上,及至火化,推之不倒。师有一个妹妹是比丘尼,见到这个情景,用手一推说:生世不循世间的法度,死时还不“本份“,火化后烧出很多舍利。
  一切国土中,诸有地狱处。辄往到于彼,勉济其苦恼。
  佛陀为我们表述的宇宙,是一个无量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国土。众生无明业力感生出八寒八热地狱,并在其中受尽无量的苦难,没有出头之日。菩萨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无畏精神,满怀慈悲之心,拔济地狱众生的苦难。正所谓:“刀山剑树,变成七宝林。杻械枷锁,化作清凉风”。将地狱的众生救出暗无天日的地方。
  一切国土中,畜生相食啖。皆现生于彼,为之作利益.
  畜生是迷失了理性的动物,被情欲蒙蔽了真性,相互残杀、食啖。菩萨见此生起大慈悲之心,入于同类之中,教之以佛法,令其福慧增长,发明觉性。
  示受于五欲,亦复现行禅。令魔心愦乱,不能得其便。
  示,是示现之意,即装出接受五欲的样子,使魔失去惊觉,以为(菩萨)和他一样,贪爱五欲的生活。“行禅“,意即虽身动而心不动,常在禅定之中,心性不迷之意。有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又如佛在最初成道之时,魔女虽大行淫技,而佛入于金刚王三昧,不为所动。
  火中生莲花,是可谓希有。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
  莲花只生于污泥与卑湿之地,高原陆地不生莲花。火中更不可能有莲花。但是,如果把三界比喻着烦恼火宅的话,维摩诘便是火中莲花.这是更为可贵的.也是更为稀有的。有些人将回避困难,不敢正视现实,以求得清净,当成是学佛应有的人生态度,这和维摩诘出世而又入世的大乘菩萨精神,显然是格格不入的。五欲的生活是迷乱的,禅是清清净净的,入于五欲而又有一颗不动的清净心,这才是禅的大机大用,也是入世、出世、出世而又入世的根本区别所在。一个人如果因为学佛,领悟到世出世法不二的道理,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之中,希有也如维摩诘一样?
  或现作淫女,引诸好色者。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淫女,即旧社会以卖淫为业的女人。她们或被生活所逼,或因业力所牵,流落街头。她们是众生,也是人,之所以成为淫女,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值得人们同情的,也是菩萨的教育对象。菩萨为了救度那些好色之徒,有时也示现成妖艳的淫女模样,先以爱欲之钩牵引,然后指示佛法。这种现身说法,往往较之从理论到理论收效更为明显。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再来人和逆行菩萨,如思想超前的思想家一样,他们往往不被世俗所容纳和理解,在生时倍受逼迫和磨难。如济公(道济禅师),寒山和拾得(文殊和普贤的化身),布袋和尚(弥勒菩萨的化身)等等,都为我们做出了光辉的典范。
  或为邑中主,或作商人导。国师及大臣,以祐利众生。
  菩萨在城镇中示现成德高望重的长者或拥有权贵的人,或在航海中为探宝者指引航向,或示现成一国之师和在国君身边进谏的大臣,其目的不是贪图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是为了福佑于众生。同时也藉此来圆满自已的功德。
  诸有贫穷者,现作无尽藏。因以劝导之,令发菩提心。
  菩萨为了教化众生,不但现着达官贵人,也现示贫穷下贱,更能对于生产资财缺乏的人,示现出无穷无尽的宝贝,以此来布施,使他们欢喜发心。杜工部有诗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开颜“!正是人间菩萨精神的真实写照。
  我心骄慢者,为现大力士。消伏诸贡高,令住无上道。其有恐惧众,居前而慰安。先施以无畏,后令发道心。
  菩萨对于狂妄自大的,以大力士的雄伟,降伏他的贡高我慢,让其在大力士面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然后再平心静气的展示佛法的平等,使其归心佛法的无上大道。而对于心性怯弱的,先以软语安慰,然后告诉他,不必贪生怕死,生命本来就是无常的,无私才能无畏。以此来扩充心性怯懦众生的心智。
  或现离淫欲,为五通仙人。开导诸众生,令住戒忍慈。
  五通仙人只有五通,而没有漏尽通。在没有佛法的地方,那些贪恋神通的人,容易以五通仙人身得度的,菩萨便显现为五通仙人,并以正法开导他们,令住在持戒、忍辱和慈悲喜舍之中。
  见须供侍者,现为作童仆。既悦可其意,乃发以道心。随彼之所须,得入于佛道。以善方便力,皆能给足之。
  供侍者,即供人差使之人。菩萨为利益众生,有时以威勇之力,战胜罪恶和蛮横,有时以仙道五通给以开导,有时是人的奴仆,细心服侍,见其心中欢喜,借机示以佛法。并以权巧方便的大智,因机施教,将其引入佛道。如寒山、拾得,在天台山期间又行堂煮饭,以苦行供奉众僧,就是一例。
  (四)、张扬自利利他
  如是道无量,所行无有涯。智慧无边际,度脱无数众。假令一切佛,于无数亿劫。赞叹其功德,犹尚不能尽。谁闻如是法,不发菩提心。除彼不肖人,痴冥无智者。
  佛法济世的法门是无量的,菩萨救度众生的事业也是没有穷尽的,智慧更是没有边际,众生无数,权巧方便,应化无方。如果无数佛,用无数劫的时空,来称叹菩萨度众生的功德,都不能说尽。在这样的大慈大悲大智大勇的人面前,如果还有人,不能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的话,这个人要么是不孝的人,要么是无知无识的人,要么是顽愚的人。
  大海虽大,不漂死尸;佛门虽广,不度无缘之人。

 


{返回 妙华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二章 入不二法门品
下一篇: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章 观众生品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七章 四大菩萨问疾
 金刚之智 第四章 佛教与经济真的势不两立?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一章 概论
 关于“戒律的精神与特色”讲座的总结
 《六祖坛经》的人生哲学意义题外别谈
 和尚感受金融风暴
 金刚之智 第八章 八正道中修行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三章 佛国品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八章 文殊问疾品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八章 《维摩经》及其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叶片落尽,梅花绽放;烦恼叶落,涅槃花开[栏目:和佛陀赏花去]
 成人之美的智慧[栏目:蔡礼旭老师]
 女儿出家[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什么是圆教的菩萨?[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标月指[栏目:济群法师·微教言]
 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二篇 狮子吼声 第十章 怖畏金刚秘密主[栏目:莲花生大士全传]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栏目:白话佛经]
 六斋日要受持,是不是要向诸佛禀报以及作回向?[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三果迈向四果,一定要现出家相才能达成吗?[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Ministering to the Sick[栏目:The Buddha, His Life and Teaching]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