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六章:五蕴─慧地之一 第三节:受蕴想蕴行蕴 第一项:解释五十二心所
 
{返回 清净道论导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516
第三节:受蕴、想蕴、行蕴

  受、想、行三蕴就是心所法,「心所」的字面意思就是心所有的,或属于心的。心由心所的帮助而完成认知,八十九种不同的心各有它相伴的心所,依心的善恶等而有不同的善恶心所。心不能离心所而独立活动,心所也不能离心而独立活动。它们之间的主从关系犹如国王与待从。

<<清净道论>>对受蕴、想蕴、行蕴的解释,它是以识蕴为主来,依八十九心为线索来分别解释三蕴与心法相应。但,这种方式解释心所法不易瞭解,为了易学易用,以下我们先依<<摄阿毗达摩义论>>的组识编号,依次解释五十二种心所法。最后则说明心与心所相应。

第一项:解释五十二心所

五十二种心所法可整理成表四,以下依次解释。

表四:五十二心所的分类表

遍一切心

共某些心

同他心所
13个(1-13)

(1)触 (2)受 (3)想 (4)思(5)心一境性(6)命根 (7)作意

(8)寻(9)伺(10)胜解(11)精进(12)喜(13)欲

不善心所
14个(14-27)

(14)痴(15)无惭(16)无愧(17)掉举

(18)贪(19)恶见(20)慢(21)瞋(22)嫉(23)悭(24)恶作 (25)昏沉(26)睡眠 (27)疑

善净心所
25个(28-52)

(28)信(29)念(30)惭(31)愧(32)无贪(33)无瞋(34)中舍(35)身轻安(36)心轻安(37)身轻快性(38)心轻快性(39)身柔软性(40)心柔软性(41)身适业性(42)心适业性(43)身练达性(44)心练达性(45)身端直性(46)心端直性

(47)正语 (48)正业 (49)正命 (50)悲 (51)喜 (52)慧

1:同他心所共十三个(1-13)。同他心所是指心所本身没有决定的善恶属性,随其余相伴的心所来决定善恶。可分成两类。

1.1:遍一切心的心所有七个(1-7),是一切心都必须俱有的心所,完成最基本的认知作用。

(1)触,就是接触,心由接触的心所而触接到对像。

(2)受,就是感受,包含整个受蕴,心感受经验到对像。

(3)想,就是想知,包含整个想蕴,心忆念想取对像。

(4)思,就是意志活动,统摄相应的心所而集中到对像上。

(5)心一境性,就是心集中在对像上,好人坏人都有心一境性,但发展到

   初禅的心一境性则是善心相伴的。依<<清净道论>>则称为定。

(6)命根,就是维持心理现像的机能,犹如色法的命根是维持物质现像的机能。

(7)作意,就是引心指向对像。

1.2:共某些心的心所有六个(8-13),它们的善恶亦由其余的助伴心所决定,但只是相应于某些心,不是遍相应一切心。

(8)寻,就是寻找,引心寻思对像,而作意则是引心指心对像,所以作意须遍一切心。

(9)伺,就是伺察,继续深细考察对像。

(10)胜解,就是确认信解对像,不再动摇犹豫。

(11)精进,就是勇健努力。

(12)喜,就是喜悦欢喜,使心觉得有兴趣,可以发展为禅的支分。

(13)欲,就是希望去做,如希望修行的善法欲,不是专指恶法的贪求。

2:不善心所有十四个(14-27),它们的特性是不善的,伴随着不善心。也可以分成两类。

2.1:遍一切不善心的有四个(14-17),乃十二个不善心都必须俱有的。

(14)痴,就是愚痴无知,心的暗味,乃一切不善的根本。

(15)无惭,就是对恶行不感羞耻。

(16)无愧,就是不怕恶行的结果,无惭无愧都有造作恶行的功能。

(17)掉举,就是浮躁不安稳的心态。

图十一:遍不善心的四种心所(待补)

2.2:共某些不善心的有十个(18-27),只伴随某些不善心。

(18)贪,就是渴求爱着对像,乃不善的第一个根。

(19)恶见,就是错误的见解、信念、诠释,痴则着重于不了知对像的暗味心态。

(20)慢,就是自我标榜、令心高举。

(21)瞋,就是瞋恨,包含所有排斥、生气等心态,乃不善的第二个根。

(22)嫉,就是嫉妒,见不得别人好。

(23)悭,就是吝啬,不分享自己的好处。嫉与悭都是与瞋同伴。

(24)恶作,就是忧悔所作的恶行。

(25)昏沉,就是昏昧低沉,不堪努力工作的状态。

(26)睡眠,就是想睡、昏昏欲睡的样子。

(27)疑,就是怀疑、不确定、犹豫不决。

3:善净心所有二十五个(28-52),它们是伴随善净心而起。也可以分成两类。

3.1:共善净心所有十九个(28-46),是共一切善净心。

(28)信,就是净信,由信任而净化的状态,如信任正觉真理的佛而净化内心。

(29)念,就是注意念住当下的对象,不是记忆、回忆过去的事。

(30)惭,就是心里羞耻恶行,

(31)愧,就是会害怕恶行的结果,所谓内惭外愧,它们是无惭无愧的相反。

(32)无贪,即不贪,乃贪的相反,有布施等积极的善行。

(33)无瞋,即不瞋,乃瞋的相反,有慈祥友善的德行。

(34)中舍,即不偏颇的平等态度,平衡心与心所,避免太过与不及。

(35)到(46)共十二个,依身与心分成六对,这里的「身」是指心所的总合,心就是泛指八十九种心。

(35)身轻安、

(36)心轻安,身心的轻安,消伏心所与心的不安、烦躁,乃掉举与恶作的相反。

(37)身轻快性、

(38)心轻快性,身心的轻快,消伏心所与心的粗重,乃是昏沉与睡眠的相反。

(39)身柔软性、

(40)心柔软性,身心的柔软,消伏心所与心的顽强紧绷,乃邪见与慢的相反。

(41)身适业性、

(42)心适业性,身心的适业,消伏不适业而成为堪能作善业,如能于可信乐事中取得信乐。

(43)身练达性、

(44)心练达性,身心的练达,消伏心所与心的不健全态度而成为熟练通达。

(45)身端直性、

(46)心端直性,身心的端直,消伏心所与心的屈曲折绕,成为端庄正直。

(37)至(42)可与所造色的(17)轻快性、(18)柔软性、(19)适业性合看。

3.2:共某些善心的有六个(47-52),最后六个善心所不全共同伴随善心而起,只伴随部分的善心。

(47)正语、

(48)正业、

(49)正命,这三个是离心所,<<清净道论>>称为离语恶行、离身恶行、离邪命,就是远离恶作的心所。

正语是离语恶行,正业是离身恶行,如杀、盗、淫,正命是离邪命,如贩卖毒品或武器人口、饲养待宰的动物等。

(50)悲、

(51)喜,即四无量心的两个。

悲是同情他人的苦,止息害就是悲的成就,转成悲伤是违反悲心。喜是随喜别人的成就,相反于嫉。慈与无瞋(33)、舍与中舍(34)有关,所以不再独立地置于无量心的心所。

(52)慧根,如实正知对像的机能,乃无痴,是痴的相反。


{返回 清净道论导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六章:五蕴─慧地之一 第三节:受蕴想蕴行蕴 第二项:心与心所的相应
下一篇:第六章:五蕴─慧地之一 第二节:识蕴 第四项:心路历程
 第八章 修观的五清净 第六节:智见清净
 第六章:五蕴─慧地之一 第四节:余论
 清净道论导读 目录 前言 序论
 第八章 修观的五清净 第四节:道非道智见清净 第二项:思维三相..
 第七章:处界根谛缘起─慧地之二 第一节:处
 第一部份:戒学 第二节:头陀行
 第二部分:定学 第二章:定学的一般教导 第一节:定学的基础知识..
 第三章:修行四十种业处的方法 第一节:十遍
 第八章 修观的五清净 第五节:行道智见清净
 第三章:修行四十种业处的方法 第六节:一界差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The Eye of Discernment - From Frames of Reference[栏目:Ajahn Lee Dhammadharo]
 僧肇的思想[栏目:吕澄居士]
 唯有弘扬佛教真理才能破除迷信[栏目:圣开法师]
 佛法的“神通”是什么?[栏目:卢志丹居士]
 秋夜对志工开示摘录[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第二篇 实修 2.3.6 妄想[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心六伦在台湾的实践[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颂菩提道灯论[栏目:陈士东居士]
 第二十一章 十年来的湛山回忆[栏目:影尘回忆录]
 怎样解决佛号与计数之间的冲突?[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