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魔王波旬的魔子魔孙为何来破坏佛法?
 
{返回 因果轮回·净空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7072

魔王波旬的魔子魔孙为何来破坏佛法?

摘自《学佛答问》(答澳洲参学同修之一)
 
  问:你曾经对我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人人都脱不了因缘果报。但为何魔王波旬不怕果报?叫他的魔子魔孙来破坏佛法,是否另有用意?请师父慈悲开示。

  答:魔王波旬,他不怕果报,他也没有办法脱离果报,他造的恶业,来世必堕阿鼻地狱,这肯定的。魔王他修的福很大,过去生中布施供养,为什么会变成魔王?知见不正。佛在经里告诉我们的,他烦恼习气没有断,最严重的是嫉妒障碍。看到别人做些好事,他心里就不舒服,这样的人学佛,积功累德,将来果报都在阿修罗道,阿修罗、罗剎。有福报,瞋恨心很重,所以享福的时候没有不造业;福享完了,罪果现成,就堕阿鼻地狱,道理在此地。有些人也明了,但是习气他控制不住,境界现前,自己做不了主,难在这个地方。

  如何能克服这个难关?那就是善缘,真正遇到善知识,遇到好的同参道友,遇到好的修学环境,这对他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没有这些外缘的话,他很不容易克服烦恼。这个外缘什么?天天帮助他,天天有人讲,天天有人提醒,天天有人做出样子来给他看。日久天长,他受这个熏习,不知不觉他能改过自新,但是这种缘也是可遇不可求,到哪里去找?现在不要说找别的,找个真正念佛道场就不容易。哪里有一个道场,诚心诚意提供你念佛,不附带任何条件?难,太难太难了!
  附带的条件总离不开名闻利养,人只要沾上名利,没有不堕落的。新加坡这三年的兴旺,就是把名利看淡了一点,真正肯发心帮助人。我还听到有些真的穷到没有饭吃,找不到工作,警察在查户口查到的时候:你怎么生活?你的日子怎么过的?到居士林吃饭,每天三餐都在居士林吃饭,在居士林念佛。确实有不少,真的帮助社会解决了问题,让这些人无家可归,没有饭吃的,没有收入的,真正帮助他们。这是做了好事情,好事就有好报,业因果报我们亲眼看到的。

  所以我们在图文巴,五十五号拆掉重建,我们建一个大餐厅,准备开素食餐厅。我们素食餐厅,将来看看我们外面的支持,如果财源多了,我们素食餐厅免费供应。我们对社会服务,那边低收入的人,我们供给他三餐饮食。他来不来念佛,我们不问,我们绝不强迫他来信佛教,那就错了。我们只布施饮食,你信任何宗教我们都不问,不问你的族群,不问你的宗教,我们只欢迎你来吃饭,我们非常高兴,非常喜欢,我们这样提供。如果万一我们的财力达不到,我们收成本,绝不赚钱。他在别人餐厅吃饭,一餐五块,在我这里两块五,我要做到这一点。如果做的将来有成绩,做得好,我们多开几个餐馆,免费供应。我相信居士林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开个菜园,我们来种菜。我们山上的地很多,我想不要大,我们开一英亩,那我们开几个餐馆,蔬菜就没有问题了。真的要做,各个地方都会送米来、送油来,可能一开张之后,去做之后,又不要买米,又不要买油,又不要买菜,就像居士林一样。居士林这么多人吃饭,没有买过米,没有买过油盐,没有买过菜,天天有人送,不晓得什么人送的,送来一大堆就给你了,吃不完。吃不完,这个东西不能放,怎么办?我们就送许许多多不同宗教他们办的老人院,办的孤儿院,每天用小卡车送给他们,我们吃不完的。你就从这个地方看,业因果报,丝毫不爽,种善因决定得善果。放心大胆去做,佛教给我的没错。
 


{返回 因果轮回·净空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功德与福德的区别是什么?
下一篇:功德、福德、福报三者有何不同?
 善恶因果是谁判决、控制和运作的?
 植物有灵性,我们素食植物如何解释?
 出家人的神识能附在菌类植物上修行?
 名字对人的命运有没有关系?
 有人以老法师名义贩卖皈依证。请开示
 请问鬼道与人道的时差问题?
 为何地狱中之狱卒多以蓝色来呈现?
 如何消除感觉自己即将死去的现象?
 未得清净心,或者临终时没有念阿弥陀佛,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自杀之人每七天重复受自杀之苦,不知那是中阴身、人间、还是鬼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果我们具备弘法利生的能力,那时主要弘扬宁玛巴自宗的教法,还是弘扬汉传佛教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观无量寿佛经》的观念法门(向学法师)[栏目:净土宗文集]
 社会风气[栏目: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
 加持的功用是真的吗?[栏目:圣严法师答疑]
 所谓冤亲债主,要念什么经、咒帮她回向,或修哪种法门?[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11.人 品[栏目:第三卷]
 修行的果报将会生起[栏目: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把“淡色”与“黄绿色”蔬菜分开来吃[栏目:一生要素]
 直探本源单取心体[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生命意义的不懈追求——梁漱溟佛学思想的特点及现代意义(张文儒)[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