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做何理解?
 
{返回 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851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做何理解?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十九)
 

  问:《金刚经》上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地所说的"心"应如何理解?

  答:这真的是很难理解,如果我在此地讲,你真的理解了,你就成佛了;我怎么样讲你都不理解,你就晓得你是六道众生。谁理解?惠能大师理解,五祖讲到这一句的时候他就豁然大悟。这一悟之后,后面要不要讲?不要讲,全通了。

  这个心是什么?这个心是智慧心,就是我们常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个心是明心见性。也就是说你的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了,这个心就是统统放下,没有丝毫障碍了。实在讲,这个心我们每个人都有,我们跟诸佛如来、跟法身菩萨、跟惠能大师没有两样。他的心生起来了,我们的心生不起来,生不起来就是妄想分别执着障碍了。所以你要放下,不放下不行,放下不吃亏,放下占大便宜,什么都知道了。所以东西不是学来的。然后你就晓得现在全世界,你看大学里头博士班写论文,每句话是从哪里出处、是从哪里来的,你就晓得他的心永远生不起来。为什么?那个论文从头到尾都是妄想分别执着,那怎么行?

  所以我们现在教学有困难,我们要想办个研究所,跟世间研究所不一样。我们要办个研究所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不搞这些,要开智慧。要真正在戒定慧三学上下功夫,这个才能慢慢的体会到,你看要"无所住",心就生了。我们现在心有住,你们知道住在哪里?住在妄想,住在分别,住在执着,住在名闻利养,住在钱。从前的钱,从前的钱当中有个洞,叫钱眼,就钻到那个眼里头去了,出不来,这很可怜。所以你们的心有住,现在的人没有一个不贪财,住在财里头、住在色里头,这就坏了。住在财、色,后果是三途,住在财色里面都是饿鬼、地狱,堕到这里头去了。所以无所住,无所住是真心,真心没有住处,真心无住,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个心是真心。


   问: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契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

  答:这个问题不答复,为什么?你不懂。如果你真正要想怎样达到这个境界,你去念《坛经》,你去念禅宗祖师的语录,你就知道了。不过这个境界可以用一句话,方东美先生的一句话来解答,"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最高的享受,得大自在。
 


{返回 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把儿女之情转为法眷属?
下一篇:听经同时落实《弟子规》,是否如法?
 学佛后脾气好了容易自责,应怎么办?
 请问如何对待学佛的逆境?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何必学佛?
 自发功能练吗?
 我要出家女朋友就要自杀该怎么办?
 教初学念佛不如听经是误导吗?
 植物没有灵魂,割、煮会不会痛苦?
 《佛说父母恩重经》等三部经是不是伪经?
 为什么每次诵《弥陀经》时都痛哭流涕
 喜欢念佛听经,发不出慈悲心,怎么办?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照见本性心地风光[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第五章 《本生经》中的舍利弗[栏目:舍利弗的一生]
 佛教对中国小说的影响(智海)[栏目:佛教与文学]
 我这几天一直做恶梦,梦到去世的老父亲,老父亲已经去世四年,我一直诵经、念佛号给他,怎么会出现?[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八十三、佛制不可改变[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禅定与佛教哲学(陈重晖)[栏目:禅宗文集]
 前行讲记 第二百一十九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悲心7[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胜行心有哪十种要求?[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生命宇宙的真相(实相)-2[栏目:高月明居士]
 参学问答趣事二则[栏目:觉明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